临床药物合理应用1
关于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管理工作的通知
徐矿一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各科室:为促进我院临床合理用药,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办医政发〔2009〕38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江苏省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建设指导意见》苏卫办医〔2011〕111号、《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检查活动实施方案》(苏卫办医〔2011〕96号)等文件精神,现就加强我院临床合理用药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通知如下,请各科室严格按照文件规定执行。
一、严格落实合理用药原则要严格执行诊疗常规规范执业行为,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治疗、合理用药,严格控制过度治疗过度用药行为,不得使用与病人疾病治疗无关的药品。
二、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的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原则上住院医师限于一线(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使用,主治医师限于二线(限制使用)抗菌药物使用,三线(特殊使用)抗菌药物须经副主任医师以上担任医疗小组的负责人同意并签字方能使用。
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2、减少经验用药通过不断培训和督查,持续改进取样方法,提高标本送检率,做到送对标本用对药,争取短时间内将送检率提高到30%以上。
3、门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1)门诊患者需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原则上只能选择一线药。
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考核
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考核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一直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正确使用药物可以有效治疗疾病,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
为了加强对医务人员关于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培训与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临床用药水平,各级医疗机构开展了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考核工作。
一、培训内容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药物基本知识:包括药理学、药物代谢、药物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 临床用药规范:医务人员应了解不同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用药剂量、药物相互作用等规范。
3. 药物不良反应:医务人员应学会识别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避免不必要的损害。
4. 药物合理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临床案例,帮助医务人员学会合理应用药物。
二、培训形式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培训内容应结合临床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同时,培训过程中还可邀请药学专家、临床医生等进行授课,提高培训效果。
三、考核方式为了评估医务人员对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掌握程度,考核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选择题、问答题、案例分析等形式,考核题目应覆盖药物基本知识、临床用药规范、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
考核结果将直接影响医务人员的职业发展和继续教育。
四、培训考核的重要性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是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加强培训与考核对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临床用药水平至关重要。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综上所述,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考核工作的开展对于提高医务人员的临床用药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医务人员应积极参与培训与考核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国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南
中国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南一、引言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工具,但过度使用和滥用抗菌药物会导致耐药菌的出现,严重威胁公众健康。
本指南旨在提供中国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建议,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二、临床应用准则1.明确适应症:应根据病原菌的特性、感染部位和患者的临床情况等因素,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2.合理用药时间:应根据患者的感染类型,遵循疗程原则,避免用药时间过长或过短。
3.合理选药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合理选取抗菌药物的剂量。
4.个体化用药方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药敏结果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5.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静脉、口服、皮下等给药途径,避免不必要的静脉用药。
6.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应充分了解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并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产生的不良反应。
7.避免滥用预防用药:应避免将抗菌药物用于预防感染的情况下,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8.加强药物监测和研究: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监测和研究,及时发现耐药菌株,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三、其他考虑因素1.合理控制使用频率:应控制门诊、医院、兽医等不同场所使用抗菌药物的频率,减少滥用现象。
2.倡导多学科合作:应加强医疗团队的合作,包括临床医生、药师、微生物学家等,共同制定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3.宣传抗菌药物知识:应加强公众对抗菌药物的正确认识,避免滥用和误用抗菌药物,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4.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应健全抗菌药物的购销管理制度,限制非法销售和购买抗菌药物。
四、相关政策和法规1.加强药物审批:应严格审批抗菌药物的上市许可申请,确保药物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启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管:应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使用监管制度,监测和管理抗菌药物的处方和使用情况。
3.加强科研和教育培训:应加强对临床医生和药师的抗菌药物使用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合理用药意识。
五、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减少耐药菌出现的重要措施。
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考题:•1、下列关于解表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以解表药为主组成• B.麻疹、疮疡、水肿、疟疾、痢疾后期• C.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 D.辛温解表剂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证您的答案:B 正确•2、下列适用于火热邪毒引起的脏腑火热证的中成药是()•• A.麻仁润肠丸• B.防风通圣丸• C.连花清瘟胶囊• D.金花清感颗粒•3、下列关于开窍剂的描述,错误的是()•• A.以麝香、冰片、石菖蒲等芳香开窍药物为主组成• B.以神志障碍、情志异常为辨证要点• C.适用于中焦虚寒证• D.化痰开窍适用于中风、中寒、痰厥等属于寒闭之证您的答案:C 正确•4、下列关于安神剂的描述,错误的是()•• A.以磁石、龙齿、珍珠母、远志、酸枣仁、柏子仁等药物为主组成• B.具有安定神志作用• C.用以治疗各种神志不安• D.需长期服用•5、下列属于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是()•• A.杞菊地黄丸• B.香连丸• C.板蓝根颗粒• D.银杏叶胶囊您的答案:D 正确•6、以下有关解表剂说法正确的有()•• A.服用解表剂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
• B.解表取汗,以遍身持续微汗为最佳• C.汗出病瘥,即当停服,不必尽剂。
• D.服用解表剂时忌生冷、油腻之品,多饮水,注意休息。
•7、下列选项中,属于天王补心丹主治的是()•• A.心悸失眠• B.梦遗健忘• C.虚烦神疲• D.头晕目眩您的答案:ABC 正确•8、安宫牛黄丸来源于《温病条辨》,是治疗()•• A.温热病• B.邪陷心包• C.痰阻心窍• D.急救高热神昏•9、附子理中丸出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由医圣张仲景的两个方剂()合组而成。
•• A.四君子汤• B.四逆汤• C.理中汤• D.四神汤您的答案:BC 正确•10、下列适用于瘀血内阻之头痛或胸痛,内热瞀闷,失眠多梦,心悸怔忡,急躁善怒的中成药是()。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一、指导思想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保证患者合理用药的前提,也是抗菌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保障。
2.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抗菌药物,是减少细菌耐药性发展的关键。
3.抗菌药物应用必须严格遵循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实施全程监控。
二、管理原则1.分类管理:将抗菌药物分为特殊级、限制级和非限制级三个级别,根据药物的特点和临床应用需要,设置不同的管理和使用限制。
2.临床应用指南:建立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南,明确各种疾病的合理用药原则和药物选择方案。
3.科学培训:为医务人员提供抗菌药物的科学知识和临床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能力。
4.全程监控: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全程信息化监控系统,对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5.定期评估:定期评估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三、具体管理措施1.抗菌药物使用审批:限制级和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必须经过严格的药师审批,并在患者用药记录中进行详细的说明。
2.临床应用指南的实施:医院必须建立临床应用指南,并由专业组织进行审核和发布,医务人员必须按照指南进行抗菌药物的使用。
3.药物选择和应用的监测:通过电子医疗系统建立抗菌药物的选择和应用的监测机制,实时记录医务人员的用药情况。
4.多学科联合会诊:对于复杂病例和疑难病例,建议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共同确定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案。
5.抗生素限制使用:医院设立抗菌药物使用审批委员会,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限制,并设定每月和每年的使用量限制。
6.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医院设立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中心,定期对已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耐药性监测,并及时发布结果。
7.持续教育和培训:医院定期组织抗菌药物应用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医务人员的临床用药水平和科学素养。
8.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向患者和公众普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知识,提高对抗菌药物滥用和不当使用的意识。
四、管理评估1.定期对医院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一、引言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武器,但不合理使用不仅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还可能引发细菌耐药、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
为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一)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级。
1、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2、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的抗菌药物。
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具有明显或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新上市不足 5 年的抗菌药物,疗效或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用药物的抗菌药物;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二)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权限1、初级职称医师:可使用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2、中级职称医师:可使用非限制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3、高级职称医师:可使用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征(一)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二)由真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也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三)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应用抗菌药物指征。
四、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原则(一)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
(二)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
(三)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
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
(四)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为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避免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负责全院的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工作。
具体督导工作由药剂科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二、药剂科深入科室检查临床用药情况,及时反馈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提交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讨论决策,定期公布全院抗菌药品和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
三、鼓励医师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对科室药事质控考核项目中,基本药物考核项可不限制加分。
四、医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用药方案,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范围或更改、停用抗菌药物,必须在病历上作出分析记录,执行用药方案时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
门诊用药不得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
五、医师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等,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应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使用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六、医师在使用毒性药品和生物制剂时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剂量和疗程,避免滥用。
使用肝、肾毒性药品前应先进行肝、肾功能的检查,使用中应定时监测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其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七、医师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情况,强调用药个体化。
要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的成本与疗效比。
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的就不用高档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的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降低药品费用,用最少的药物达到预期的目的。
1、严格控制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比例,医院每年根据药品和诊疗价格的调整情况确定各临床科室药品与诊疗收入的比例。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应用抗菌药物应基于临床病情评估和微生物学检测结果。
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可能的病原体进行评估,同时结合微生物学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2. 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应遵循药物的敏感性、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
医生应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测试结果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并考虑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动学特征,以及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等药效学特征。
3. 抗菌药物的使用应遵循适当的剂量和疗程。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功能、肾功能等因素,以及感染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剂量和疗程。
同时,抗菌药物的疗程通常应在所用药物的半衰期内,以确保足够的疗效和避免药物耐药性的发生。
4. 减少不必要的广谱抗菌药物使用。
广谱抗菌药物应仅在必要情况下使用,且应有明确的理由和指征。
不需要广谱抗菌药物治疗的感染可以选择更窄谱的抗菌药物,以减少对人体正常微生物群的破坏和减少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发展。
5. 应遵循合理的联合用药原则。
对于某些严重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不同机制的抗菌药物以增强疗效或预防耐药性的发展。
但联合用药应基于临床评估和微生物学检测结果,并遵循相应的药物相互作用和剂量调整原则。
6. 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测和评估。
对于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应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包括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耐药性的发展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及相关政策和指南的制定和更新。
总体原则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既能够有效治疗感染,又能够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发展。
这需要医生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充分考虑患者的情况和药物特征,并遵循相关的指南和建议。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制度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工具,但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保护公众的健康,各国纷纷建立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1.抗菌药物使用指南的制定和宣传制定抗菌药物使用指南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要求。
指南应包括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用药剂量、用药时机、疗程选择、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内容,并根据不同感染病原体的耐药情况进行更新。
制定并宣传这些指南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意识,减少不必要的使用和滥用现象。
2.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审核制度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应建立审核制度,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医院可以设立抗菌药物使用审核委员会,对所有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审核。
通过审核制度,可以防止抗菌药物在临床中的不合理使用,如滥用、过量使用或未经合理检验就使用抗菌药物等行为。
3.医生职责和义务的明确医生是抗菌药物使用的主要责任人,他们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进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医生应对使用抗菌药物的理由和使用方法向患者进行解释,并了解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医生还应与患者共同选择最适合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并监测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4.公众教育和培训公众教育和培训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众须了解抗菌药物对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作用和局限性,知晓使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并对滥用和误用抗菌药物行为进行警醒。
此外,医务人员也需要不断提高抗菌药物的正确应用知识和技能,以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水平。
5.监测和评估建立抗菌药物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对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监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细菌耐药情况和感染病原体的敏感性情况,及时了解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和耐药状况,制定相应的对策。
评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效果,为制定新的治疗指南和优化抗菌药物使用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制度是保障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的重要措施。
临床合理用药的原则
临床合理用药的原则
1 临床合理用药的原则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合理用药理念及原则的掌握和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临床合理用药的原则是医患双方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也是用药安全的基本保障。
一、按病治病
临床应结合病情,以治病为中心,以病人正常生化功能及对药物过敏史为参考,按病治病,重点着重于有效治病和节约用药,并对疗效的具体要求,及早消除病痛,适当预防疾病及併症的发生。
二、安全第一
临床应做到用药安全,权衡疗效和不良反应,保证疗效确定后不断观察其安全性,对于无转移型病情,尽量减少用药剂量,尽可能采用单药给药,防止药物滥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三、规范施药
在用药方面应按照国家规定,遵守药品使用规范,谨慎施药,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病人安全,应勤于必要的药物剂量及使用次数的调整,满足病人特殊的个性化需求,防止成瘾性药物的滥用。
四、负责任的用药
合理用药,先诊断然后再治疗,防止实施不当的治疗;在用药期间,要负责任,注意药物的细节,病情变化时以合适的方式加以改变:把用药过程中每步施行记录到病历书中,做到药之安毒,究其原因,
尽可能保证病人的安全。
临床用药应认真遵循上述四项原则,做到药到病除,迅速见效,
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使患者得到最佳安全保障。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为加强我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1.1 临床合理用药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特点等因素,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合理选择和使用药物。
1.2 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具有处方权的医师。
1.3 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组织管理2.1 医院成立临床合理用药管理领导小组,由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全院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督管理工作。
2.2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领导小组下设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3 各临床科室设立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主治医师等组成,负责本科室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督管理工作。
三、制度执行3.1 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特点等因素,合理选择药物。
(2)根据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因素,合理使用药物。
(3)根据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特点,合理制定给药方案,包括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等。
(4)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合理选择药物,优先选择疗效确切、价格合理的药物。
3.2 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应遵守以下规定:(1)处方开具应遵循“四查十对”原则,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2)处方开具应遵循药品说明书的规定,不得超范围、超剂量、超疗程使用药物。
(3)处方开具应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相关规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4)处方开具应遵循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草药使用规定,合理使用中药。
3.3 药剂科应加强对药品的管理,确保药品质量,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保障。
3.4 医院应定期组织临床合理用药培训,提高医师的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四、监督检查4.1 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对临床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责任状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责任状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和滥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的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更好地保护患者利益、倡导合理用药,特制定此《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责任状》。
二、守则宣言我作为一名医疗从业者,郑重承诺遵守以下守则宣言,积极践行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责任,以期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药物耐药性问题。
1. 依据指南和标准:本人将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实施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在任何情况下,决策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将仔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参考相关指南和标准,确保用药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防控感染传播:本人将积极推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加强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
在抗菌药物应用中,将优先选择狭谱抗菌药物,避免过度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有效减少感染传播风险。
3. 合理开具处方:本人将坚守药物处方的原则,注重抗菌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应症,确保开具抗菌药物时的处方准确性。
并主动限制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与疗程,严密监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4. 多学科协作:本人将积极参与多学科的会诊与讨论,倡导全员参与,共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避免片面个体的抗菌药物决策,确保医疗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5. 持续教育培训:本人将定期参加相关的抗菌药物管理培训,持续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专业素养。
并将所学知识与同事分享,共同促进医疗团队对合理应用的共识。
6. 引导患者用药:本人将主动与患者沟通、解释用药原则与方案,并告知患者抗菌药物的风险和合理使用知识。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监测和随访工作,确保患者完成疗程并获得良好的疗效。
7. 主动反馈信息:本人将及时向药事管理部门提供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信息,配合医院和政府进行合理用药监测和评估。
三、责任履行为了更好地履行以上责任守则,本人将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 参加每月一次的抗菌药物管理会议,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指南。
2. 在患者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提问-审问-再问”的用药决策原则,确保抗菌药物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眼科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眼科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答案在文末)1、眼科药物的合理应用1、托吡卡胺是眼科眼底检查和屈光检查常规用药,据统计国内有关托吡卡胺滴眼液毒副作用发生全身不良反应的新生儿和儿童病例占25%,主要症状为()A、烦躁不安B、过敏性休克C、心率减慢D、以上都是2、白内障在发展中国家居致盲眼病的首位,白内障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而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目前,发病机制有()A、多元醇通路代谢异常学说B、氧化应激损伤学说C、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学说D、以上都是3、在下面眼用抗炎药中,哪项属于非甾体抗炎药()A、双氯芬酸钠滴眼液B、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C、氟甲龙滴眼液D、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E、色甘酸钠滴眼液4、()具有抗菌谱广、毒性小、耐药性低、对绿脓杆菌敏感性高的特点A、左氧氟沙星B、妥布霉素C、氧氟沙星D、利福平E、诺氟沙星5、()对青光眼,特别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显得尤其重要A、激光治疗B、药物治疗C、手术治疗D、以上都是2、干眼症的药物治疗1、()适用于大部分的干眼症, 但其来源困难、制备复杂,限制了其应用A、自体血清B、人工泪液C、糖皮质激素D、性激素E、免疫抑制剂2、自体血清中含有许多抗菌因子, 如()有抑菌作用A、IgGB、溶菌酶C、补体D、以上都是3、()是干眼症发病机制中最关键的因素A、性激素分泌失衡B、炎症C、神经机能障碍D、细胞凋亡4、性激素疗法适用于()等引起的干眼症A、绝经B、衰老C、抗性激素药物D、以上都是5、Zoukhr等的实验结果显示,这两种因子水平的增加会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 从而削弱泪腺的分泌;同时也能影响其他调节泪腺稳定性的激素和肽代谢功能, 包括()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B、后叶加压素C、催乳素D、以上都是3、雷帕霉素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对干眼症的影响1、微球载药量的计算公式为()A、载药量=(雷帕霉素投药量-上清液中药量)/雷帕霉素投药量×100%B、载药量=(雷帕霉素投药量-上清液中药量)/微球的体积×100%C、载药量=(雷帕霉素投药量-上清液中药量)/微球的质量×100%D、载药量=(雷帕霉素投药量-上清液中药量)/微球的质量×微球的体积×100%E、载药量=(雷帕霉素投药量-上清液中药量)/总包载的雷帕霉素量×100%2、从载药量结果来看,影响因素大小顺序为()A、搅拌速率C>PHBV的质量比A>明胶浓度D>搅拌温度BB、PHBV的质量比A>搅拌速率C>明胶浓度D>搅拌温度BC、搅拌速率C>PHBV的质量比A>搅拌温度B>明胶浓度DD、PHBV的质量比A>搅拌温度B>搅拌速率C>明胶浓度DE、搅拌温度B>PHBV的质量比A>搅拌速率C>明胶浓度D3、从包封率结果来看,影响因素大小顺序为()A、搅拌速率C >搅拌温度B >PHBV的质量比A >明胶浓度DB、搅拌速率C>PHBV的质量比A>明胶浓度D>搅拌温度BC、PHBV的质量比A>搅拌速率C>明胶浓度D>搅拌温度BD、搅拌温度B>PHBV的质量比A>搅拌速率C>明胶浓度DE、搅拌速率C>PHBV的质量比A>搅拌温度B>明胶浓度D4、以三氯甲烷∶甲醇(2∶1,V/V)为溶剂,配制浓度为40mg/L的雷帕霉素溶液,用溶剂作为空白对照调零后,在波长200~500nm波长范围内做紫外扫描,测得雷帕霉素在()处有最大吸收峰值,确定该波长为测定波长B、275nmC、254nmD、365nmE、265nm5、采用球结膜下注射给药,雷帕霉素缓释微球可以()A、改善干眼症状B、增加泪液分泌C、减轻角膜内皮细胞损伤D、减轻角膜的组织学损伤E、以上都是4、眼用制剂中抑菌剂的相关问题1、()对结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大于角膜上皮细胞A、羟苯乙脂B、山梨酸C、苯扎溴胺D、以上都是2、美国FDA对常用抑菌剂的含量规定中,()的最大用量为0.0008%A、醋酸苯汞B、对羟基苯甲酸丙酯C、苯扎氯铵D、三氯叔丁醇E、山梨酸3、下面哪项不属于眼用固体制剂()A、眼膜剂B、眼膏剂C、眼丸剂D、眼内植入剂E、插入剂4、近年来,随着医药科研工作者对抑菌剂毒副作用的高度关注,逐渐有些眼用制剂已不再添加抑菌剂,但是这样的剂型需要有保证产品不被污染的前提条件。
基本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目标
基本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目标药物是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病人的治疗作用至关重要。
因此,基本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是医护人员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实践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遵循以下几个目标,以保证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一、明确适应症首先,基本药物的应用必须明确适应症,即只有在明确病情需要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使用。
医护人员应该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和病史,合理判断是否需要使用基本药物,避免滥用或误用药物,保证药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遵循临床指南其次,医护人员在应用基本药物时应遵循相关的临床指南和规范,确保用药方案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临床指南是医学界对某一疾病或症状的诊断和治疗提出的标准化建议,医护人员应根据指南制定用药方案,不得擅自调整剂量或药物组合,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三、个体化用药另外,基本药物的应用应当个体化,即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
不同病人对同一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医护人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合理搭配应用此外,基本药物的使用也需要合理搭配,即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药物组合使用。
合理的药物搭配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应该对不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禁忌进行充分的了解,避免出现药物冲突或不良后果。
五、规范用药流程最后,基本药物的应用还需要严格遵循用药流程,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医护人员应该按照标准的用药程序进行操作,包括药品的开具、核对、配药、给药、记录等环节,杜绝因操作不当而引发的药物错误和事故。
综上所述,基本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目标是明确适应症、遵循临床指南、个体化用药、合理搭配应用、规范用药流程。
只有医护人员严格按照这些目标进行用药,才能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希望医护人员能够牢记这些目标,时刻关注药物的合理应用,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2022年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答案(综合整理)-图文
2022年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答案(综合整理)-图文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1.肾功能减退者不宜应用的抗菌药物为:D2.二重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不包括:C.革兰阳性杆菌3.甲类传染病鼠疫的病原菌是:C.鼠疫耶尔森菌4.低温冰箱需每天观察并记录一次,要求温度变化不超过设定范围的:B.±2℃5.对血液和无菌体液培养均应以急诊报告对待,实行三级报告制度,第一级报告应在初始培养出现阳性报告后:B6.对CAP可选择的药物主要有哪三大类:C7.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多长时间后并发的肺炎:D8.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发生毛细血管损害,出现“三痛”,即:A9.HFRS最有效最基本的治疗措施是:B10.狂犬病从临床发病到死亡的平均持续时间为:B11.血管神经性水肿大多由哪种抗菌药物引起:B.青霉素12.鼠疫是我国法定传染病中的:A.甲类传染病13.鼠疫中最为严重的临床类型是:C.肺鼠疫14.军团菌属临床首选治疗药物为:A.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15.我国小儿肺炎病死数约占全世界:B.7%16.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易发生的真菌感染主要是以什么感染为主:B.念珠菌17.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和头孢曲松在胆汁中的浓度均可达到血药浓度的:A.10倍以上18.成人化脓性关节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B.金黄色葡萄球菌19.为预防烧伤后出现导管感染,导管保留时间勿过长,经健康皮肤置管保留:C.7天20.成人及青少年HIV/AIDS病人的HAART一线推荐方案为:A.AZT(或d4T)+3TC+EFV(或NVP)21.大环内酯类药物不包括:C.氯霉素22.制霉菌素属于哪种类型的抗真菌药:A.多烯类23.嗜肺军团菌的生存能力较强,在下水道污水中可存活:B.1年24.慢性鼻窦炎是指病程大于:C.3个月25.肾功能不全时乙胺丁醇半衰期延长至:D.10h26.隧道感染指的是来自导管出口部位多长范围内,沿皮下隧道导管路径的触痛、红斑和硬结:C.2cm27.H7N7感染患者主要表现为:C.结膜炎28.治疗炭疽的首选药物为:C.青霉素G29.成人伤寒患者首选的经验用药是:C.氟喹诺酮类30.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必须隔离至腮腺肿胀出现后几天或腮腺肿胀完全消退:C.7天32.败血症应首选:C.万古霉素33.以下不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是:B.林可霉素类34.病人对药物过敏不宜使用头孢菌素时,针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可用:D.克林霉素35.轻度腹腔感染是指腹膜炎较局限,发病时间在:B.12h以内36.盆腔感染或盆腔炎症性疾病最常见的是:B.子宫内膜炎37.骨科人工植入物的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B.厌氧菌38.艾滋病患者发生弓形体感染首选的治疗方案为:D.乙胺嘧啶+磺胺嘧啶39.HFRS最有效最基本的治疗措施是:B.综合液体疗法40.布鲁菌病传染源主要为病畜,以什么为主:C.羊41.伤寒沙门菌感染过后约多少患者可成为携带者:A.3%42.我国存在的新生隐球菌以哪一型最多见:B.A型43.关于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不推荐静脉血直接入瓶44.关于肺结核病合并妊娠的化学治疗,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妊娠伴结核性脑膜炎者应积极治疗,不可轻易终止妊娠45.感染性心内膜炎如不治疗,死亡率为:D.100%46.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菌多为皮肤常驻菌,最常见的病原菌为:D.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7.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具体适应证不包括:A.所有Ⅰ类清洁手术48.麻疹前驱期末在口腔颊黏膜上可见到白色或灰白色斑点,最多见于:A.第二磨牙对应的颊黏膜部位49.百日咳患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至发病后:D.40天50.白喉首选的抗菌药物为:B.青霉素G51.以下属于氨基青霉素的是:A52.关于脑膜炎奈瑟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53.产碱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以哪种细菌最为常见:B54.志贺菌属中最常见且抗原结构最复杂的是:D55.甲类传染病鼠疫的病原菌是:C56.军团菌属临床首选治疗药物为:A57.人类艾滋病病毒和肝炎病毒只能感染:A58.以下属于侵袭性肺真菌病的主要临床特征的是:A59.胆道系统感染病原菌最常见的是:B60.霍乱患者静脉补液量宜根据失水程度决定,以第一个24h计,轻型者补液量为:C61.由痢疾志贺菌引起的菌痢特别严重,死亡率可高达:B62.关于涂片的急诊报告,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63.革兰阴性肠杆菌肺炎治疗疗程应达到:B64.慢性心包炎的病程超过:C65.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不包括:C66.10岁以下禽流感患儿金刚烷胺用药剂量为5mg/(kgd),每日总量不超过:B67.麻疹前驱期末在口腔颊黏膜上可见到白色或灰白色斑点,最多见于:A68.HFRS常用利尿药为呋塞米,可从少量开始,逐步加大剂量,每日总量以多少为宜:B69.流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什么年龄段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B70.间日疟、卵形疟的潜伏期约:C71.卷曲霉素须采取的给药方法为:B72.奈瑟菌属中主要的致病菌为:C73.以下哪种类型的大肠埃希菌类似于志贺菌,感染后可引起肠炎症状,出现黏液脓血便:B74.鼠疫中最为严重的临床类型是:C75.沙雷菌属中的哪种细菌是引起肠道外感染的主要病原菌:D76.感染性心内膜炎常出现肺栓塞症状,多是哪侧心腔脱落的栓子引起:B77.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带状疱疹常常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多少天后出现:B78.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发生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C79.急性淋巴结炎首选的抗菌药物为:A80.治疗艾滋病病人合并PCP首选的药物是:D81.志贺菌属最适生长温度为:D82.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已于2006年5月正式开始,目前成员单位已扩大至:D83.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高峰年龄段是:B84.目前主张尽量用短疗程治疗HAP(VAP),良好的临床反应都出现在用药几天内:C85.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肺结核病的发病率较通常人群高:A86.血流感染的病原体和感染的部位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泌尿系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有:B87.发生CRI/CRBSI的危险性顺序正确的是:B88.布鲁菌病传染源主要为病畜,以什么为主:C89.在我国流行的为血吸虫病为:A90.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主要传染源是:A91.1987年问世的第1个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是:C92.药敏试验的初始质量控制应按CLSI要求连续30天测试该实验室用的抗生素各类的药敏试验,如30天内失控小于几次可转入常规药敏质量控制:A93.肾功能减退时不宜选用的抗菌药物有:C94.以下不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是:B95.对经验性治疗48h内即退热的患者,为减少感染复发,通常须待中性粒细胞回升至多少时停用抗菌药物:A96.一般公认的最适宜的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是:B97.以下哪种类型的肝炎经粪-口途径传播:D98.脊髓灰质炎瘫痪期最常见的是:C99.关于麻疹的流行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100.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必须隔离至腮腺肿胀出现后几天或腮腺肿胀完全消退:D抗链球菌的首选药物是()B、青霉素创伤或手术后脑脓肿,病原菌主要是()C、金黄色葡萄球菌急性胆囊炎首选的检查方法是()B、B超伤寒最常见的两个并发症是()D、肠出血和肠穿孔心血管、头颈、胸腹壁、四肢软组织手术和骨科手术,主要感染葡萄球菌,一般首选()A、第1代头孢菌素急性淋巴结炎多继发于四肢化脓性感染病灶,什么部位最常见()A、腹股沟部位和腋窝关于麻疹的流行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6个月以下婴儿免疫力差,很容易患麻疹AAD的症状一般出现在应用抗菌药物后()B、5~10天最常见的尿路感染途径是()A、上行感染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多长时间后并发的肺炎()D、48~72h临床以哪种类型的鼠疫最为多见()A、腺鼠疫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必须隔离至腮腺肿胀出现后几天或腮腺肿胀完全消退()C、7天百日咳的潜伏期一般为()C、7~10天风疹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B、5天霍乱患者静脉补液量宜根据失水程度决定,以第一个24h计,轻型者补液量为()C、3000~4000ml以下哪种病毒只能感染人类()C、带状疱疹病毒由于利福平、丙硫异烟胺的致畸作用,故禁止在妊娠几个月以内应用()B、3个月霍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A、甲类传染病引起硬脑膜外脓肿最常见的病原菌是()C、金黄色葡萄球菌丝虫病首选药物为()D、海群生新生儿破伤风解痉治疗首选()B、地西泮确定给药方案的三要素不包括()C、药效最常见的一类机会致病真菌是()A、念珠菌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最常见的骨感染类型,经常发生于()A、儿童关于便标本采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因粪便标本本身含很多细菌可不必用无菌容器异烟肼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可达()D、90%B群链球菌感染首选()A、青霉素或氨苄西林新生儿破伤风潜伏期通常为()C、7天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属某些病毒引起的以什么为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D、鼠类疟疾病原治疗首选()A、氯喹以下属于侵袭性肺真菌病的主要临床特征的是()A、肺孢子菌肺炎胸部CT片呈磨玻璃样肺间质浸润影,伴有低氧血症侵袭性曲霉菌感染以什么最常见()B、肺曲霉菌病我国小儿肺炎病死数约占全世界()B、7%脊髓灰质炎前驱期持续()B、3~4天1.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指征不包括:B2.关于脑膜炎奈瑟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人类和各类哺乳动物均是脑膜炎奈瑟菌的宿主3.引起瓣膜异常患者出现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D4.克雷伯菌属是条件致病菌,临床感染中以哪种细菌多见:B5.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引起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几岁以下患儿:C.8岁6.HAP的定义为病人入院时未患有,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多长时间后罹患的由病原菌引起的肺实质性炎症:C.48h7.急性胆囊炎首选的检查方法是:B.B超8.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首选:A.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9.骨科人工植入物的早期感染多发生在术后:A.1个月内10.危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生命的三种主要症状是:B.高热、抽搐及呼吸衰竭11.利福喷汀为长效利福霉素衍生物,其消除半衰期约:C12.以下哪些药物不易保留于血浆:D13.白血病化疗后粒缺感染没有明确的临床表现,什么常常为唯一的临床体征:C14.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和头孢曲松在胆汁中的浓度均可达到血药浓度的:A15.肝移植后早期深部曲霉病较少发生,但一旦发生,死亡率达:B16.盆腔感染或盆腔炎症性疾病最常见的是:A17.MOF病人的死亡率随着受累器官或系统数目的增多而升高,二个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为:B18.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抗真菌治疗应首选:A19.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多发生于病程的:C20.我国哪种细菌引起的痢疾为常见:D21.头孢吡肟和头孢匹罗属于:D22.治疗衣原体感染的主要药物不包括:C23.我国存在的新生隐球菌以哪一型最多见:B24.以下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是:D25.以下属于Ⅲ类(污染)切口的是:D26.有厌氧菌参与的胆道感染多见于曾接受过胆道手术的患者,厌氧菌中以哪种细菌占多数:D27.急性胆囊炎首选的检查方法是:B28.自发性腹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A29.艾滋病患者发生弓形体感染首选的治疗方案为:D30.胎传梅毒系母体的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多发生于:D31.以下不属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是:D32.关于葡萄球菌的形态和培养特性,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33.以下哪种病毒又称卫星病毒:D34.关于便标本采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35.对革兰阳性球菌,以下哪种抗菌药物呈中度PAE:A36.出生20天后各年龄期小儿CAP的首位病原菌是:A37.关于肺结核病合并妊娠的化学治疗,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38.特异性骨与关节感染主要是:C39.临床上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真菌感染是:B40.最有效的杀阿米巴包囊的药物是:B41.婴儿应用哪种抗菌药物后可引起颅内压增高:B42.在假单胞菌属的感染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占:A4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后,临床治疗首选:A44.治疗立克次体感染的首选药物是:A45.军团菌在MH-LH琼脂上可产生什么颜色的色素:C46.真菌感染最简单也是最有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C47.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主要用于念珠菌菌种鉴定,30~37℃培养48h,如果颜色变为绿色,说明是哪种念珠菌感染:A48.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49.一旦怀疑或诊断CMV感染,应立即开始抗病毒治疗,首选药物为:C50.无菌性脑膜炎综合征在各种开颅术后均可能发生,儿童后颅窝手术后发生率达:D51.第2代头孢菌素类常用的注射品种有:B.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孟多52.肾功能减退时不宜选用的抗菌药物有:C.多粘菌素、呋喃妥因、萘啶酸53.细菌性气管支气管炎首选的抗菌药物为:A.青霉素类54.新生儿HAP以什么多见:B.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55.对于肺毛霉病,目前有确切疗效的治疗是:D.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56.根据结核菌素试验判断标准,硬结直径10~19mm为:C.中度阳性反应57.胆道系统感染病原菌最常见的是:B.肠源性革兰阴性杆菌58.肝移植后早期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是B.细菌和真菌65.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多长时间后并发的肺炎:D.48~72h66.近年来肠球菌引起的血流感染有明显增高的趋势,以什么为主:C.屎肠球菌67.CMV感染的危险因素最重要的是:D.患者的免疫系统的抑制程度68.盆腔感染的感染途径不包括:D.经消化道感染69.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常以什么为首发和主要症状:A.发热70.丝虫病首选药物为:D.海群生以下属于二线抗结核药物的是()C、对氨基水杨酸、阿米卡星我国疟疾主要在南方流行,以哪种类型为主()D、间日疟中重型AAD患者多表现为假膜性肠炎(PMC),而几乎所有的PMC均由什么引起()c.艰难腹膜透析引起的腹膜炎首选()A、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狂犬病的病死率几乎为()D、100%早发性VAP是指机械通气几天发生的肺炎()C、≤4天手术部位感染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A、15%大环内酯类药物不包括()C、氯霉素骨关节结核的化疗疗程推荐为()C、9个月对于肺真菌病,试验性治疗一般应用几天,若不见效,应停止试验治疗()B、5~10天根据2007年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美国胸科学会制定的成人CAP管理共识指南,以下属于主要标准的是()D、有创性机械通气10岁以下禽流感患儿金刚烷胺用药剂量为5mg/(kgd),每日总量不超过()B、150mg埃希菌属包括5个种,其中最常见的临床分离菌是()A、大肠埃希菌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主要传染源是()A、家鼠卡他莫拉菌引起的中耳炎常发生在()A、儿童引起尿路感染的致病微生物以什么最为常见()A、细菌病程超过多长时间以上视为慢性菌痢()B、2个月肝移植后早期深部曲霉病较少发生,但一旦发生,死亡率达()C、70%~80%儿童CMV感染的一线用药是(B、更昔洛韦慢性心包炎的病程超过()C、6个月单纯疱疹病毒主要侵犯什么部位的皮肤黏膜()A、颜面和生殖器、1、抗链球菌的首选药物是(B、青霉素)。
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药物已成为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药物的使用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因此,在临床应用药物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患者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和最小的不良反应。
下面将详细介绍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一、个体化用药原则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对同一种药物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
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必须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例如,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下降,身体代谢能力降低,对某些药物可能会出现剂量过高或过低等问题;孕妇由于胎儿安全需要,需要避免使用某些有害药物等。
二、明确适应症和禁忌证在使用任何一种药物前,必须明确该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证。
适应症指的是该药物能够治疗的疾病或症状,禁忌证则是指该药物可能会引起的不良反应或对某些人群有危害。
如果使用药物时没有明确适应症和禁忌证,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
三、合理选药原则在选择药物时,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药。
一般来说,应优先选择安全、有效、经济实惠的药物,并考虑其剂型、用量、给药途径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患者是否有过敏史、是否正在使用其他药物等因素。
四、合理用药原则合理用药是指在使用药物时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方法,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和最小副作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给予正确剂量:剂量过高可能会导致中毒和不良反应,而剂量过低则无法发挥治疗效果。
2. 选择适当时间:有些药物需要在饭前或饭后服用,有些需要在特定时间内给药,如抗生素需要按时服用。
3. 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给药途径,如口服、注射、贴皮等。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4. 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5. 避免滥用止痛药:滥用止痛药会导致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
五、监测和调整用药原则在用药过程中,必须进行监测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合理用药主要内容
• 1、适应症 • 2、用法用量 • 3、注射给药溶媒选择 • 4、用药疗程
一、适应症的合理性
适应症的内容
• 1、预防性用药 • 用于预防特定病原菌(非病毒)入侵或在某一时
间段内可能发生的感染。不宜长期连续应用。外 科手术应根据手术切口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 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 • 2、治疗性用药 • 根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 生理、病理情况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抗 菌药物的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 、疗程及联合用药
位部 皮肤 口腔 常见菌种 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绿脓杆菌、耻垢杆菌等 链球菌(甲型或乙型)、乳酸杆菌、螺旋体、梭形杆菌、白色念 球菌、(真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奈瑟氏球菌、类白喉 杆菌等 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链球菌、葡 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皮表葡萄球菌、结膜干燥杆菌、类白喉杆菌等 正常一般无菌 类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厌氧性链球菌、粪链球菌、葡萄 球菌、白色念球菌、乳酸杆菌、变形杆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 膜杆菌等 乳酸杆菌、白色念球菌、类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等 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耻垢杆菌等
II类(清洁-污染)切 口
III类(污染)切口
IV类(污秽-感染)切 口
I 类手术切口
单纯甲状腺手术、乳腺部分切除术、疝修补、未 切开肠腔的肠粘连松解术、妇科剖腹探查术、卵巢 手术、盆腔淋巴清扫术、内眼手术(白内障)、单 纯骨折切开复位术、非创伤性路脑手术 这类手术能做好无菌准备。可以做到无菌,为Ⅰ类
菌药 特点:具有较长的PAE效应,因此临床采用小剂量、 少次给药。 应用举例: 阿奇霉素每日给药1次。 万古霉素肾毒性较大,且t1/2和PAE较长采用1g,q12h 碳青霉烯类对繁殖期及静止期细菌均有强大的杀菌活 性,又显示较长的PAE,所以可适当延长给药间隔。
抗菌药物用法用量调整的原则
• 1.浓度依赖性药物
抗菌药物选择的基本原则
• 选择药物的原则是安全、有效、经济 • 选药随意或盲目以抗菌药物最为突出,如:
• 选药起点高 • 轻症用重药 • 未按照抗菌药物分级应用原则使用 • 未首选对目标菌有效的窄谱抗菌药
二、用法用量的合理性
抗菌药物按PK/PD分类
• 1.浓度依赖性 • 包括: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两性霉素B、甲硝唑 • 特点:①抑菌活性随药物的浓度升高而增强,当Cmax
2 宜选用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媒
• • • •
1、青霉素类 葡萄糖可使青霉素类发生裂解; 2、头孢菌素类 葡萄糖可使溶解度减小产生白色浑浊或结晶性沉 淀 • 3、氟喹喏酮类
• 四、用药疗程
用药疗程
• 用药疗程:抗菌药物的治疗用药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
般感染药物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 ~ 96小时; 严重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骨 髓炎、伤寒等需较长疗程(参考各种 性脑膜炎、骨髓炎、 伤寒等需较长疗程(参考各种疾病治疗指南)
常见抗菌药物抗菌活性特点
• 3 单环类 氨曲南 G-杆菌包括肠杆菌科和绿脓杆菌
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 4 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西司他定、美洛培南 ,抗 菌谱极广,对G - 杆菌、G + 球菌及厌氧菌,包括 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粪链球菌、脆弱拟杆菌均有极强的抗菌活力 。 • 5 大环内酯类 阿奇霉素、红霉素等,需氧G+球菌 ,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 • 6.氨基糖苷类 依替米星、奈替米星等,主要抗G 杆菌
•
• • • •
大于致病菌MIC的8-10倍时,抑菌活性最强。 ②有较显著的PAE,血药浓度低于MIC时对致病菌仍有 一定的抑菌作用。 ③ 宜采用大剂量、少次给药方案 应用举例: 氨基糖苷类日剂量1次给药。 氟喹诺酮类一般每日大剂量给药1次或小剂量药2次。
抗菌药物按PK/PD分类
• 2.时间依赖性且半衰期较短 • 包括:β-内酰胺类、氨曲南、克林霉素 • 特点:①当C超过对致病菌的MIC以后,其抑菌
用药疗程与给药时间
• 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给药方法应视预防
目的而定,重点是严格控制Ⅰ类切口预防用药 • 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诱导时给药; • 如 果 手 术 时 间 超 过 3 小 时 , 或 失 血 量 大 (>1500 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 • 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 手术结束后 4 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并有相关的病 程记录。
常见抗菌药物抗菌活性特点
• 2.头孢菌素类 • 第一代头孢菌素 包括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头孢
唑林、头孢拉定等。临床主要用于G+球菌 。 • 第二代头孢菌素 包括头孢呋新、头孢克罗、头 孢孟多、头孢替安、头孢美唑、头孢西丁等。临 床主要用于G-杆菌 。 • 第三代头孢菌素 包括头孢他定、头孢三嗪、头 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地嗪、头孢甲肟、头孢 克肟等。 G+球菌和 G-杆菌 均有效。 • 第四代头孢菌素 包括头孢匹罗、头孢吡肟。 G+ 球菌和 G-杆菌 均有效。
II 类手术切口
剖宫产、宫颈锥切、子宫次全切、输卵管切开和结扎术 、骨科开放骨折、断指再植术、泌尿外科输尿管切开术、膀 胱肿瘤切除、膀胱造口术、肾囊肿切开、肾取石术、肾切除 、包皮环切术、阴茎手术、胃癌根治术、总胆管切开取石、 阑尾切除、胆囊切除术;肺切除术 这些手术必须切开或离断与体表相通并有污染可能的 空腔脏器,应分为Ⅱ类。
临床药物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
处方一
• 患者,女性,55岁,支气管肺炎 • 处方: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
4g, iv.gtt, qd (3天)
处方二
• 患者,男性,44岁,肋软骨炎 • 处方:尼美舒利片 0.1g, po, bid (3天) • 头孢羟氨苄分散片0.5g, po, bid (5天) • 阿奇霉素颗粒 0.25g, po, qd (5天)
治疗性用药
临床细菌的分类
G+球菌 微球菌科 链球菌科 G-球菌 G+杆菌 G-杆菌 卡他莫拉菌 炭疽、白喉…… 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杆菌、ESBLs 肠杆菌 科 葡萄球菌 MASA、CoNS
链球菌、肠球菌 PRSP、VRE
假单胞、不动杆菌、窄食单胞 非发酵 菌科 厌氧菌:艰难梭菌 其他
正常菌群的分布
鼻咽腔 眼结膜 胃 肠道
阴道 尿道
人体部位常见感染病原菌
位部 可能病原菌
皮肤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
口 腔 颌 面 部 、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 鼻腔、眼结膜 假单胞菌 等 肠道 泌尿道 大肠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幽门螺旋杆菌、伤寒 杆菌、厌氧菌等 绝大多数为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 、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厌氧菌、少数为 肠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卡他莫 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支原体等
• 一般抗菌药物要3-4天才见效,重症感染则需要更长时间才
见效,不必急于换药。感染治疗效果进展缓慢不仅与耐药 性或抗菌药物未能覆盖病原菌有关,还有药物不能达到感 染位点或药物在感染部位浓度过低有关。
凡耳鼻喉、咽、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阴道、阴 囊、会阴部不易彻底消毒皮肤的切口也是Ⅱ类。 二期缝合、切开再止血的切口以及6h内清创缝合的切 口也是口: 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 ① 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② 手术涉 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 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③ 异物植入手术,如人 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 等;④ 高龄或免疫缺陷等高危人群. Ⅱ类切口(清洁-污染手术)及Ⅲ类切口(污染手术) 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常见抗菌药物抗菌活性特点
• 7 四环素类
现在仅用于支原体、衣原体、立克 次体及军团菌,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抗菌谱对多 数MRSA有效。 • 8 林可霉素类 包括克林霉素等主要用于金黄色葡 萄球菌和厌氧菌。 • 9 多肽类 包括多粘菌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 替考拉宁。G + 球菌有高度抗菌活性,对G - 杆菌 多数耐药。 • 10 氟喹诺酮类 抗菌谱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似而 较广,对G-杆菌抗菌活性较G+球菌强
处方三
• 某女性患者,76岁,间断咳嗽、咳痰10余年,入
院诊断为AECOPD。 • 住院当天,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 (2.5g,iv.gtt,bid)。 • 第4天,加用盐酸左氧氟沙星(0.3g,bid,iv.gtt)。 • 第9天,改为头孢噻肟钠(3g, iv.gtt,bid)联用盐 酸左氧氟沙星(0.3g,bid,iv.gtt)。
联合用药
• • • • • • • •
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指征(指导原则): 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 染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 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 等重症感染 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 感染,如结核、 深部真菌病 联合用药的药物选择:宜选有协同和相加作用药物如 β -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 注意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药物减小剂量 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以上联合仅用于结核 等个别情况
给药浓度不变,适当延长给药间隔 • 2.时间依赖性药物 给药间隔不变,适当减少给药剂量
• 三、注射剂溶媒选择
1 宜选用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媒
• 1、大环内酯类 • 氯化钠可使溶解度减小产生白色浑浊或结晶性沉 • • • • • •
淀;在酸性溶剂中可破环降解。 2、氨基糖苷类 在酸性溶剂中可水解降解 3、氟罗沙星 氯化钠可使溶解度减小产生结晶 4、两性霉素B 氯化钠可使溶解度减小产生白色浑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