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王店镇十二里初级中学2016届九年级中考第四次

合集下载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王店镇十二里初级中学中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王店镇十二里初级中学中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王店镇十二里初级中学2016年中考化学四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验证物质性质的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测硬度B.测密度C.测导电性D.测酸碱性2.今年的6月5日是第45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将农田中产生的秸秆就地焚烧B.将废旧电池深埋C.增加植树造林面积D.高炉炼铁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3.人类食物供给的总能量中,有70%左右来自糖类,下列物质中富含糖类的是()A.玉米 B.豆腐 C.牛奶 D.西红柿4.猕猴桃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的精氨酸(化学式是C6H14O2N4)能有效改善人体血液的流动,阻止血栓的形成.下列关于精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精氨酸属于有机物B.精氨酸由26个原子构成C.精氨酸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7D.精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5.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钛属于金属元素B.钛原子核内有22个中子C.在TiO2中,钛的化合价是+4价D.钛子原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486.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没有变化C.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氧化物D.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7.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吸取液体C.加热液体D.滴加液体8.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结束时,甲、丁的质量之比为8:1D.参加反应的丙、丁质量比为2:39.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稀释浓硫酸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B 除去固体氯化钾中少量的二氧化锰加水溶解后,过滤、蒸发C 测某溶液的酸碱度滴放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D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看是否熄灭A.A B.B C.C D.D10.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C.t1℃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可能相等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34分)11.电吹风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用品,如图是一款电吹风的构造.请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写出一种即可);(2)不锈钢外壳不仅美观、且可以防止生锈,生活中还有哪些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举一例即可);(3)2016年1月21日晚上九点多,张家港一个独自在家的小学生玩电吹风吹纸片,造成室内家具烧毁,险些酿成大祸.从燃烧条件分析,电吹风在纸片燃烧过程中所起作用是.(4)若将电吹风长期放在浴室等潮湿的环境中,铜质电动机上会有一些绿色物质.这是由于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了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的缘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化合”或“分解”).1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及检验相关性质的装置图,椐图回答问题.(1)指出①、④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X 、Y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需要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标号,下同),反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检验二氧化碳的装置应选用.(3)氧气的收集装置可选用.(4)实验室常用加热NH4Cl与Ca(OH)2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要制取并收集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其溶于水),可选用的发生、收集装置依次是.13.工业生产产生的烟气中通常含有二氧化硫,若直接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因此在排放前需要经脱硫处理.如图是两处常用脱硫工艺中含硫物质的转化路径(部分产物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二氧化硫的排放会形成“酸雨”,“酸雨”的pH (填“>”、“<”或“=”).(2)反应Ⅱ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已知原料NaOH的价格为2.9元/kg、Ca(OH)2的价格为0.36元/kg,两种工艺中,处理相同质量的SO2,双碱法所需的原料成本更低,其原因是.14.某校进行化学实验考查时,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小包黑色粉末,这种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炭粉或是这两者的混合物,让他们通过实验探究来确定.某同学探究过程如下:[提出问题]假设1:黑色粉末是炭粉;假设2:;假设3:黑色粉末是氧化铜和炭粉的混合物;[查阅资料]碳与稀硫酸不反应.[设计实验方案]:他对实验进行了一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黑色粉末于烧杯中,并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表,请你完成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结论①黑色粉末没有溶解假设1成立②假设2成立③假设3成立[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黑色粉末为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拓展]:为了进一步探究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作了如下实验:将此黑色粉末隔绝空气加热(若木炭粉完全反应),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请你回答:①烧杯中(填“有”或“没有”)不溶物.你的理由是.②若过滤后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化学式,下同).③若过滤后溶液呈蓝色,该溶液中的溶质是.15.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稀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发现铁锈消失后铁表面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同学们对此感到很好奇,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问题一:为何产生气泡?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用化学方程式产生气泡的反应.由此你认为在用稀盐酸除铁锈时,应注意的问题是.问题二:最终溶液中含有哪些物质?猜想一:FeCl2猜想二:FeCl3猜想三:FeCl2和FeCl3你认为猜想是不正确的,理由是.问题三:溶液为何由黄色变成浅绿色?[查阅资料]FeCl3具有氧化性,能与某些金属反应,在反应中Fe3+转变成Fe2+,如铜与氯化铁可发生如下反应:Cu+2FeCl3=CuCl2+2FeCl2.由此推测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是由于生成的氯化铁与铁反应转化成氯化亚铁的缘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但有同学提出质疑: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刀可能是反应中产生较多的氯化亚铁,其浅绿色将黄色掩盖掉了.[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到FeCl3溶液中,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滴入到Fe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然后迅速转变成灰绿色,然后变成红褐色沉淀,KSCN溶液滴入FeCl3溶液中,溶液变红,滴入FeCl2溶液中,没有变化.[实验验证]小李同学准备选择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同学们认为这种方法不妥,理由是.于是,他们选用另一种试剂进行实验,否定了那位同学的质疑.[反思提高]在探究铁、铜的活动性强弱时,不能选用氯化铁溶液与铜,可选择的试剂是(写出试剂的名称即可,每写出一组正确的试剂,奖励2分,奖励总分不超过4分.)①;②;③;…三、计算题(共1小题,满分6分)16.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1)a、b的数值分别为、.(2)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第二次加入ag 14.6%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下列验证物质性质的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测硬度B.测密度C.测导电性D.测酸碱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测硬度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测密度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测导电性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测酸碱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今年的6月5日是第45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将农田中产生的秸秆就地焚烧B.将废旧电池深埋C.增加植树造林面积D.高炉炼铁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分析】解答此题可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方面分析,凡是节能减排的措施都是正确的.【解答】解:A、秸秆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这一主题.故A不正确;B、废旧电池要进行处理,而不能深埋,会污染土壤,故B不正确;C、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进生存环境,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故C正确;D、高炉炼铁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要处理达标后排放.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绿色化学的理念.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符合绿色未来的理念.3.人类食物供给的总能量中,有70%左右来自糖类,下列物质中富含糖类的是()A.玉米 B.豆腐 C.牛奶 D.西红柿【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分析】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根据各营养素的食物来源进行分析.【解答】解:A、玉米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物质,故选项正确;B、豆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故选项错误.C、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故选项错误;D、西红柿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4.猕猴桃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的精氨酸(化学式是C6H14O2N4)能有效改善人体血液的流动,阻止血栓的形成.下列关于精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精氨酸属于有机物B.精氨酸由26个原子构成C.精氨酸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7D.精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解答】解:A.精氨酸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B.精氨酸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C.精氨酸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6):(1×14)=36:7,故错误;D.精氨酸(化学式是C6H14O2N4)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4):(16×2):(14×4)=72:14:32:56,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钛属于金属元素B.钛原子核内有22个中子C.在TiO2中,钛的化合价是+4价D.钛子原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48【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其质子数,而相对原子质量在周期表中已标出;根据元素的名称判断元素的类别,则“钛”为金属元素;由钛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为2,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变成阳离子.【解答】解:A、钛的名称中含有“钅”字旁且最外层电子数小于2个,所以是金属元素,故正确;B、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中子数不是22,故错误;C、在TiO2中,由于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推出钛的化合价是+4价,故正确.D、由钛子原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48,故正确.故选B.【点评】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会识别和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掌握元素的简单分类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没有变化C.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氧化物D.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构成写出化学式、反应的方程式,据此判断有关的问题.【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乙醇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5OH+3O22CO2+3H2O.A、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有氧气,属于单质,故A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每4个分子变成了5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了变化,故B错误;C、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都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D、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了对微观示意图的认识,根据化学式可以确定分子中原子个数,可以确定元素质量比.7.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吸取液体C.加热液体D.滴加液体【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操作错误.B、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8.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结束时,甲、丁的质量之比为8:1D.参加反应的丙、丁质量比为2:3【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后甲质量增加了32g ﹣4g=28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减少了24g﹣4g=20克,是反应物;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反应物应该还少8克,所以丙是反应物,故反应物是丙和丁,生成物是甲,是化合反应.【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后甲质量增加了32g ﹣4g=28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减少了24g﹣4g=20克,是反应物;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反应物应该还少8克,所以丙是反应物,故反应物是丙和丁,生成物是甲,是化合反应.故乙中含有甲、丁中的所有元素.A.因为反应物是甲和丁,生成物是乙,是化合反应;正确;B.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正确;C.故反应中甲、丁的质量比28:20=7:5.错误;D.参加反应的丙、丁质量比为8:20=2:5;错误;故选:CD.【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9.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稀释浓硫酸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B 除去固体氯化钾中少量的二氧化锰加水溶解后,过滤、蒸发C 测某溶液的酸碱度滴放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D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看是否熄灭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分析】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把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利用酸碱指示剂可以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利用pH试纸或pH计可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通常情况下,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都不支持燃烧.【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把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不能把水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否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该选项方案不正确;B、除去固体氯化钾中少量的二氧化锰时,加水溶解后,过滤可以除去二氧化锰,蒸发可以得到氯化钾固体,该选项方案正确;C、滴放酚酞试液,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但是不能判断溶液的酸碱度,该选项方案不正确;D、因为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能支持燃烧,因此将燃着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时,都熄灭,无法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该选项方案不正确.故选:B.【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10.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C.t1℃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可能相等【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溶液质量减少,故B错误;C、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故C 正确;D、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控制t2℃时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析出晶体的质量可能相等,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34分)11.电吹风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用品,如图是一款电吹风的构造.请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不锈钢外壳(写出一种即可);(2)不锈钢外壳不仅美观、且可以防止生锈,生活中还有哪些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举一例即可);(3)2016年1月21日晚上九点多,张家港一个独自在家的小学生玩电吹风吹纸片,造成室内家具烧毁,险些酿成大祸.从燃烧条件分析,电吹风在纸片燃烧过程中所起作用是使温度达到纸片的着火点.(4)若将电吹风长期放在浴室等潮湿的环境中,铜质电动机上会有一些绿色物质.这是由于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了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的缘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O2+H2O+CO2=Cu2(OH)2CO3,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填“化合”或“分解”).【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析】(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是铁和氧气、水同时接触进行解答;(3)根据电吹风吹出的是热风及燃烧的条件解答;(4)根据反应原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解答】解:(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所以使用的金属材料是不锈钢外壳;(2)铁生锈的条件是铁和氧气、水同时接触,所以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3)电吹风吹出的是热风,电吹风在纸片燃烧过程中所起作用是使温度达到纸片的着火点;(4)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了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的缘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O2+H2O+CO2=Cu2(OH)2CO3;符合多变一,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答案:(1)不锈钢外壳;(2)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3)使温度达到纸片的着火点;(4)2Cu+O2+H2O+CO2=Cu2(OH)2CO3;化合.【点评】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金属材料、合成材料、金属活动性顺序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及检验相关性质的装置图,椐图回答问题.(1)指出①、④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X 铁架台、Y 集气瓶.(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需要选用的发生装置是②(填装置标号,下同),反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检验二氧化碳的装置应选用⑥.(3)氧气的收集装置可选用④或⑤.(4)实验室常用加热NH4Cl与Ca(OH)2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要制取并收集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其溶于水),可选用的发生、收集装置依次是①和③.【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反应的发生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的石灰水,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进行分析解答.(4)实验室常用加热NH4Cl与Ca(OH)2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其溶于水,进行分析解答.。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王店镇十二里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王店镇十二里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王店镇十二里初级中学九年级(上)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巢湖位于安徽中部,濒临常见,五大淡水湖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近几年巢湖的污染日益严重,牵动江淮儿女之心,合肥市政府①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治污,下列关于巢湖治理的各项措施中,主要体现的是化学变化的是()A.打捞湖中蓝藻B.城市污水截流C.催化氧化微生物D.湖中注入清水2.建设美好安徽离不开丰富的水资源,水资源在安徽的工农业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淡水资源丰富,不必节约使用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氢气C.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可使硬水软化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3.四川雅安地震后,防疫人员使用各种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B.NaClO2是由NaCl和O2构成的C.NaClO2中钠元素质量分数约为25.4%D.NaClO2中钠、氯、氧原子个数比为1:1:24.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氧气验满B.验证质量守恒C.取用固体D.过滤5.硼是一种用途广泛、重要的化工原料,单质硬的硬度近似于金刚石.三氧化二硼可以与金属镁反应制取硼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2O3+3Mg3MgO+m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学方程式中m=2B.该反应中只涉及一种氧化物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6.关于木炭、一氧化碳、氢气分别与氧化铜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有红色物质生成B.都有还原剂参加反应C.都是置换反应D.反应都需要加热或高温7.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丙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B.汽油中加入丙,不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D.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18.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A B.B C.C D.D9.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的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生成气体的质量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横坐标为加热时间C.向一定量的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D.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二、填空题11.周末小坤和爸妈一起逛商场,看到一款新型的燃气灶,小坤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你根据如图和他一起探究下列问题:(1)图中标示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有(填序号);(2)物质在加热时,一般将铜具置于干镀铬钨钢支架上,这样做的目的是.(3)该款灶台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请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比较铁和铜活动性的强弱可用方法.12.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三套装置如图:(1)甲装置:①仪器a的名称为;②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气球大小没有变化,这步操作的目的和现象说明了;(2)乙装置:若生成气体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所装的固体物质可以是,可能发生的反应.(3)丙装置: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大,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能是.13.食品包装袋中常用脱氧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将脱氧剂封口打开,将其倒在滤纸上,观察到脱氧剂大部分为黑色粉末,其中还夹杂着少量红色粉末.【提出问题】该脱氧剂的黑色、红色粉末各是什么?【提出猜想】黑色粉末可能含碳粉、铁粉、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红色粉末可能含有氧化铁、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由实验①②可知,脱氧剂中黑色粉末肯定含,脱氧剂中的红色粉末肯定不含,肯定含,写出肯定含红色粉末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拓展延伸】小明认为铁生锈时会消耗氧气,因此可用此脱氧剂(实验室可滴几滴水)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所示,集气瓶的实际容积是150ml,量筒内盛100ml的水,当量筒内水面不再变化,且温度恢复至室温时,读出水面在73ml刻度处,由上述实验数据可以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本实验的测量结果与理论值不一致,原因可能是.14.小明选择“铝丝和盐酸反应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开展探究.下表是他分别用相同质量的铝丝和足量稀盐酸反应的三组实验数据:(1)写出铝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②和③表明:该反应快慢与有关.(3)能表明盐酸浓度对反应快慢有影响的实验编号是:和.(4)如果把实验①中盐酸的质量分数改为4%,请你推出铝丝消失的时间(用t表示)取值范围.(5)该实验除了用铝丝消失的时间来衡量反应的快慢程度外,你还能提出新的方法来衡量该反应的快慢吗?方法:.(6)小明将稀盐酸换成稀硫酸继续实验,发现铝丝和稀硫酸反应现象不明显.发现问题:为什么铝丝易与稀盐酸而难与稀硫酸反应呢?提出假设:Cl﹣的存在使酸和铝反应容易进行.设计实验: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来验证假设:.15.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在一次实验中小文不小心把硫酸铁溶液滴加到了盛有5%H2O2溶液的试管中,立即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硫酸铁溶液中含有三种粒子(H2O、SO42﹣、Fe3+),小文想知道硫酸铁溶液中的哪种粒子能使双氧水分解的速度加快,请你和小文一起通过如图1所示的两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并填写空白.(1)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哪一种粒子,理由是.(2)检验实验产生的气体是否是氧气的方法是.(3)在实验②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说明不起催化作用;(4)小明如果要确定硫酸铁是催化剂,还须通过实验确认它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5)经证明硫酸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写出硫酸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6).小华通过实验发现,硫酸铁溶液的浓度也会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常温下,他在a、b、c三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5%过氧化氢的溶液,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各滴2滴5%、10%、20%的硫酸铁溶液,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产生氧气体积和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请你观察如图2回答问题:①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②若实验中所得的曲线如图中虚线所示,请推测其中可能的原因.三、计算题(本题6分)16.将16g含有杂质的锌粒投入到盛有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杂质跟稀硫酸不反应).测得加入锌粒前烧杯和稀硫酸的总质量为200g,反应停止后,烧杯和烧杯内剩余物的总质量为215.6g.求:(1)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2)这16g含杂质的锌粒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2015-2016学年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王店镇十二里初级中学九年级(上)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巢湖位于安徽中部,濒临常见,五大淡水湖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近几年巢湖的污染日益严重,牵动江淮儿女之心,合肥市政府①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治污,下列关于巢湖治理的各项措施中,主要体现的是化学变化的是()A.打捞湖中蓝藻B.城市污水截流C.催化氧化微生物D.湖中注入清水【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打捞湖中蓝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城市污水截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催化氧化微生物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湖中注入清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建设美好安徽离不开丰富的水资源,水资源在安徽的工农业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淡水资源丰富,不必节约使用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氢气C.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可使硬水软化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考点】水资源状况;电解水实验;水的组成;硬水与软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淡水量少进行解答;B、根据电解水时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进行解答根据电解水时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解答;C、根据用煮沸的方法可使硬水软化进行解答;D、根据电解水时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解答.【解答】解:A、淡水量少,应该节约用水,故错误;B、电解水时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故错误;C、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可使硬水软化,故正确;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故错误.故选:C.【点评】我国水的面积虽然含量多,但淡水量太少,所以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还属于贫水国.3.四川雅安地震后,防疫人员使用各种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B.NaClO2是由NaCl和O2构成的C.NaClO2中钠元素质量分数约为25.4%D.NaClO2中钠、氯、氧原子个数比为1:1: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已知化学式求化合价的方法考虑.B.根据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考虑;C.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考虑本题;D.根据1个NaClO2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x=+3价,故选项说法正确.B.NaClO2是NaClO2分子构成的,故错误;C.NaClO2中钠元素质量分数:,故正确;D.1个NaClO2分子是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则NaClO2中钠、氯、氧原子个数比为1:1:2,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有关计算、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分子的基本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4.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氧气验满B.验证质量守恒C.取用固体D.过滤【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药品的取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氧气验满的方法解答;B、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注意事项解答.C、根据固体粉末药品的取用方法考虑;D、从过滤时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防止过滤时液体溅出烧杯外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氧气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应放在集气瓶口,不能深入,故错误;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在敞口容器中进行,验证不准确.故错误;C、固体粉末药品的取用方法: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故正确;D、过滤时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防止过滤时液体溅出烧杯外;漏斗的下端尖嘴要紧靠烧杯内壁,故错误;答案: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5.硼是一种用途广泛、重要的化工原料,单质硬的硬度近似于金刚石.三氧化二硼可以与金属镁反应制取硼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2O3+3Mg3MgO+m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学方程式中m=2B.该反应中只涉及一种氧化物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解答】解:由B2O3+3Mg3MgO+mB可知,反应前是2个硼原子,反应后应该是2个硼原子,包含在mB中,反应前后氧原子都是3个,镁原子都是3个,因此m=2;A、该化学方程式中m=2,该选项说法正确;B、该反应中只涉及两种氧化物,即B2O3和MgO,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6.关于木炭、一氧化碳、氢气分别与氧化铜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有红色物质生成B.都有还原剂参加反应C.都是置换反应D.反应都需要加热或高温【考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该题以冶炼铜的原理为依托,记忆氢气、一氧化碳、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现象,加以判断.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指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指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判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一定要把握其概念.【解答】解:A、由以上三个反应可以看出,反应中都生成铜,现象为黑色变成红色.B、三个反应中都存在还原剂分别是碳、一氧化碳、和氢气.C、在CO+CuO Cu+CO2反应物不是单质与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而 C+2CuO 2Cu+CO2↑,H2+CuO Cu+H2O 是置换反应.D、在CO+CuO Cu+CO2; C+2CuO 2Cu+CO2↑,CO+CuO Cu+CO2反应中,反应物的条件相同.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对有关化学反应的现象的记忆和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判断时一定要理解相关的概念.7.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丙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B.汽油中加入丙,不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D.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1【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判断分子构成,根据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O、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可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即:C2H4+H2O=C2H6O,利用该方程式完成对所得结论的评价.【解答】解:A、依据丙的化学式是C2H6O可知该物质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2:1×6=4:1;B、汽油中加入C2H6O,由于它能燃烧,且产物是水与二氧化碳,所以可有效地降低汽油的消耗,从而减小了对空气的污染;C、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所以甲丙均是有机物,而乙是水不含碳所以不是有机物;D、该反应的方程式C2H4+H2O=C2H6O可知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1;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分子微观示意图确定分子构成,利用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考查知识运用能力.8.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A B.B C.C D.D【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A、从空气中含有氧气,但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去分析;B、从石墨具有导电性,但它是非金属去分析;C、根据在原子里质子数=电子数去分析;D、根据元素守恒分析.【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但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B、石墨具有导电性,但它是非金属;故错误;C、在原子里质子数=电子数,可知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一定为8;故正确;D、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CO2和H2O,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一定含有C、H 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故错误;故选项为: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记住常见化学知识中的一些特例,掌握概念的内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的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气体的干燥(除水);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氧气不能与灼热CuO反应,不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足量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进行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NaOH固体具有吸水性,但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C.【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生成气体的质量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横坐标为加热时间C.向一定量的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D.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考点】盐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B、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C、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杂质不会与盐酸反应进行分析;D、根据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解答】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所以生成气体的质量从零开始,然后不变,故A错误;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加热后,固体质量逐渐减少,然后不变,故B正确;C、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杂质不会与盐酸反应,所以固体质量不会减少到零,故C错误;D、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生成氢气的质量逐渐增加,然后不变,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和所代表的反应的反应原理和相关物质的定量反应关系.二、填空题11.周末小坤和爸妈一起逛商场,看到一款新型的燃气灶,小坤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你根据如图和他一起探究下列问题:(1)图中标示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有①②④(填序号);(2)物质在加热时,一般将铜具置于干镀铬钨钢支架上,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可燃物和氧气的接触面积.(3)该款灶台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请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 +2O2CO2 +2H2O .(4)比较铁和铜活动性的强弱可用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方法.【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及合金,从中找出金属材料;(2)根据增大燃烧的方法解答;(3)根据天然气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据此解答.【解答】解:(1)金属单质及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由图示可知:①②④属于金属材料;(2)物质在加热时,一般将铜具置于干镀铬钨钢支架上,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可燃物和氧气的接触面积;(3)天然气是常用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的名称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CH4 +2O2CO2 +2H2O.(4)比较铁与铜活动性可以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的表面有红色金属析出,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故填: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答案:(1)①②④;(2)增大可燃物和氧气的接触面积;(3)CH4 +2O2CO2 +2H2O;(4)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材料的分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2.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三套装置如图:(1)甲装置:①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②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气球大小没有变化,这步操作的目的和现象说明了装置气密性良好;(2)乙装置:若生成气体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所装的固体物质可以是二氧化锰,可能发生的反应2H2O22H2O+O2↑.(3)丙装置: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大,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能是加入适量的石灰水或NaOH溶液.【考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1)根据仪器的名称和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2)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以及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分析;(3)丙中CO2气体被吸收时,装置内压强减小,内部的气球就会胀大,据此分析.【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气球大小没有变化,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2)①该装置是固液在常温下制取气体的装置,若生成O2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所装的固体物质可以是催化剂二氧化锰(锌粒),倒入的液体是过氧化氢溶液(稀硫酸);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3)丙中CO2气体被吸收时,装置内压强减小,内部的气球就会胀大,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或者加入适量的石灰水.故答案为:(1)①长颈漏斗;②装置气密性良好;(2)二氧化锰;2H2O22H2O+O2↑;(3)加入适量的石灰水或NaOH溶液.【点评】此题的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的原理以及氢氧化钠的性质等即可顺利解答此题.13.食品包装袋中常用脱氧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将脱氧剂封口打开,将其倒在滤纸上,观察到脱氧剂大部分为黑色粉末,其中还夹杂着少量红色粉末.【提出问题】该脱氧剂的黑色、红色粉末各是什么?【提出猜想】黑色粉末可能含碳粉、铁粉、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红色粉末可能含有氧化铁、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实验】。

阜阳市九年级生物中考四模试卷

阜阳市九年级生物中考四模试卷

阜阳市九年级生物中考四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2017·海陵模拟)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A的过程中,若视野从甲调整为乙,需要移动装片的方向以及应先后调节的显微镜结构一般是()A . 向上③②B . 向下④②C . 向上③①D . 向下③②2. (2分) (2017八下·万盛期末) 如图所示a→b→c→d的过程,表示()A . 细胞生长B . 细胞分裂C . 细胞交换D . 细胞分离3. (2分) (2016七上·沂水期末) 下列有关细胞生长、分裂、分化和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A . 细胞不断分裂和生长形成不同的组织B . 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遗传物质复制后平均分配C . 经过细胞分化,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会发生改变D . 多细胞生物体都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层次4. (2分) (2018七上·罗湖期末) 某同学归纳的学习笔记如下所示,内容包含植物分类及其代表植物。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 ①③B . ②④C . ①⑤D . ①②③④⑤5. (2分)蒸腾作用的过程是()。

①来自根部的水分②少部用于生理活动③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④大部分化为水蒸气⑤通过导管输送到叶A . ①②③④B . ②③④⑤C . ①⑤②③D . ①⑤④③6. (2分)(2018·湛江模拟) 在我国西南林区,林业工人在松树离地面约1米高的树干处把树皮剥开一条口子,可流出松油。

剥开的口子应深入到茎的()A . 木质部、导管B . 木质部、筛管C . 韧皮部、导管D . 韧皮部、筛管7. (2分)下面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 呼吸作用能分解有机物B . 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C . 呼吸作用能释放能量D . 呼吸作用能产生氧气8. (2分)(2018·芜湖) 下列关于西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整个西瓜是由子房发育来的B . 西瓜里的所有种子是由一个胚珠发育来的C . 西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D . 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9. (2分) (2018八下·右玉期中) 生物都有遗传的特点,以下有关遗传说法正确的是()A . 生物的隐性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B . 人的精子有含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两种类型C . 近亲结婚,其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不会增加D . 豌豆种皮的黄色(A)对绿色(a)为显性,黄色种皮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10. (2分)(2018·江西模拟) 如图是验证“种子呼吸过程中释放什么气体”的实验,图Ⅱ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是()A . 氧气B . 氮气C . 二氧化碳D . 一氧化碳11. (2分) (2017八上·文山期末) 下列不能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 . 一群绵羊B . 一片树林C . 一块农田D . 一个湖泊12. (2分)(2014·淮安) 为探究影响玉米生长的环境因素,某同学选择生长状况相仿的多株玉米幼苗,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栽种在同样大小和相同材质的花盆里,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组别阳光温度水土壤一段时间后幼苗生长状况一适宜25℃不浇水营养齐全叶片萎缩、生长不良二适宜25℃适量浇水营养齐全生长良好根据上表推断,该实验的变量是()A . 阳光B . 温度C . 水D . 土壤13. (2分) (2018七下·宜兴期中) 下列属于蕨类特征的是()A . 有根茎叶的分化,无输导组织B . 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C . 有茎叶的分化,但是没有根的分化D . 有根茎叶分化,利用种子繁殖14. (2分) (2017七下·漳州期末) 下列各项概念的逻辑关系依次与图对应的是()A . 肺泡、肺、呼吸道、呼吸系统B . 小肠绒毛、小肠、消化道、消化腺C . 脑干、脑、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D . 肾小球、肾小囊、肾单位、肾脏15. (2分)(2017·黄冈) 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B .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C . 动物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提高其存活和繁殖机会D . 动物群体间的信息交流只发生在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个体之间二、综合题 (共3题;共13分)16. (4分) (2018八上·江都期末) 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4、5、6合称为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