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共39页文档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那个时候,流行音乐被引入中国,受到了西方乐器和音乐风格的影响。
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剧变,流行音乐在不同的时期经历了许多变化。
以下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一些重要节点。
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中心。
上海滩有着繁华的夜总会和舞厅,引进了大量的西方乐器和乐曲。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流行音乐主要以民族音乐和西方音乐的结合为特色。
到了40年代,随着国共内战的爆发,中国的流行音乐经历了一段停滞期。
然而,在抗战结束后,随着经济的复苏,社会气氛渐渐积极起来,流行音乐再次迎来了繁荣时期。
此时,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融合变得更加多样化,流行歌手和乐队开始崭露头角。
到了60年代,中国进入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流行音乐受到了严重压制。
只有官方认可的歌曲才能够被演唱和传播,音乐产业几乎被禁止。
这段时期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70年代中期,中国流行音乐开始复苏。
大批音乐人开始创作和演唱歌曲,其中包括邓丽君、邓沙利文和林忆莲等。
他们的歌曲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8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流行音乐行业开始兴起。
越来越多的音乐人涌现出来,创作了许多经典歌曲。
此时,流行音乐开始吸收国际音乐的元素,中国摇滚乐也开始兴起。
到了9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进一步多元化。
流行乐队在全国各地涌现出来,受到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此外,一些独立音乐人也开始兴起,这些音乐人通过互联网和独立音乐厂牌发布自己的音乐作品。
进入21世纪,中国流行音乐进一步融入国际音乐市场。
越来越多的中国歌手和乐队开始走向国际舞台,他们的音乐作品也受到全球关注。
同时,中国音乐市场也逐渐扩大,音乐产业开始崭露头角。
总结来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许多起伏。
在各个时期,流行音乐受到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
然而,流行音乐始终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人民特别是年轻人表达自己情感和态度的重要途径。
我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

我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西方的流行音乐开始传入中国,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然而,由于政治和社会的原因,这些音乐受到了限制,并被视为堕落的代表。
然而,到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流行音乐开始逐渐在中国得到推广和发展。
在这个时期,大量的革命歌曲和民歌开始流行起来,以表达人民的情感和社会变革的目标。
这种音乐形式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为主流。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中国的音乐界开始受到外国音乐的影响。
1980年代,流行音乐的概念逐渐引入中国,一些流行乐队和歌手开始在国内崭露头角。
然而,这个时期的流行音乐依然受到政府审查的限制,歌曲的主题和内容需要符合当时的价值观。
到了199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开始蓬勃发展。
一些独立音乐人和乐团开始涌现,他们敢于挑战主流音乐的规范,创作出更多元化、自由思想的作品。
同时,亚洲流行音乐的影响也进一步扩大,例如韩国、日本的流行音乐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
21世纪初,中国的流行音乐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电子音乐、摇滚乐和嘻哈音乐等多种音乐流派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同时一些新生代歌手和音乐人开始崭露头角。
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音乐的兴起,使音乐的传播和推广更加便捷和广泛。
目前的中国流行音乐已经进入了多元化的时代。
国内外音乐的交流与融合成为了主流趋势,各种音乐节和演唱会也在中国不断举办。
音乐市场的发展也为更多的年轻音乐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总的来说,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受限制到自由创作的转变。
政治、社会以及技术的变革都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未来,中国的流行音乐市场还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

• 赏析:大家听到这首歌时可能脑海里会回忆起很多民国谍战片大上海的情景: 女人们摇曳着纤细的腰枝,拎着镶着珍珠的小包,三两成群走在大街上,华 灯初上,某某舞宴里传来热闹的人声,觥筹交错间,又是哪位风流公子邀请 了情窦初开的小姑娘来到舞池中央,在徐徐歌声中展开一场追求。这首歌很 好的反映了那个年代的民生百态—古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最佳时期。
2019/6/18
9
2019/6/18
• 代表人物:许冠杰 • 1948— • 粤曲歌神 • 试听歌曲《天才白痴梦》
10
• 歌词赏析:
• 《天才白痴梦》
• 作词:许冠杰,薛志雄
• 作曲:许冠杰
• 原唱:许冠杰
• 人皆寻梦 梦里不分西东 片刻春风得意 未知景物朦胧
• 人生如梦 梦里辗转吉凶 寻乐不堪苦困 未识苦与乐同
• 音乐风格:汇入了新鲜血液,有特点的时代曲。
• 音乐形式:专辑,唱片,电影插曲。
2019/6/18
12
2019/6/18
• 代表人物:邓丽君 • 1953-1995 • 中国流行音乐界的里
程碑 • 试听歌曲《我只在乎
你》
13
• 歌曲赏析:
• 《我只在乎你》 • 作词:慎芝 • 作曲:三木刚 • 原唱:邓丽君
• 音乐风格:多元化
2019/6/18
15
• 代表人物:周杰伦 • 1979• 具有革命性和指标性
的原创歌手 • 试听歌曲《七里香》
2019/6/18
16
• 歌曲赏析:
• 《七里香》 • 作词:方文山 • 作曲:周杰伦 • 原唱:周杰伦 • 窗外的麻雀 在电线杆上多嘴 你说这一句 很有夏天的感觉 • 手中的铅笔 在纸上来来回回 我用几行字形容你是我的谁 • 秋刀鱼的滋味 猫跟你都想了解 初恋的香味就这样被我们寻回 • 那温暖的阳光 像刚摘的鲜艳草莓 你说你舍不得吃掉这一种感觉 • 雨下整夜 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 院子落叶 跟我的思念厚厚一叠 • 几句是非 也无法将我的热情冷却 你出现在我诗的每一页 • 雨下整夜 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 窗台蝴蝶 像诗里纷飞的美丽章节 • 我接着写 把永远爱你写进诗的结尾你是我唯一想要的了解 • 雨下整夜 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 院子落叶 跟我的思念厚厚一叠 • 几句是非 也无法将我的热情冷却 你出现在我诗的每一页 • 赏析:这首歌引用了诗人席慕蓉作品《七里香》作为名称,比较有诗意的名 字哈,曲风清新,属于一首诗意浓厚的现代诗情歌,整首歌让人沉浸在热烈 的夏日,同时给人一种诗情画意,而无论夏日的热情还是诗意的美好,都在 诉说着初恋的美好,也让无数人回忆起自己的懵懂青春。
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

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第一发展阶段:1917-1936年(上海时期)从中国流行音乐先躯黎锦晖先生从事音乐活动算起,中间以其反封建的明月歌剧社为线索,先以儿童歌舞剧如《三蝴蝶》、《麻雀与小孩》歌舞表演《可怜的秋香》、《寒衣曲》等开始,继而创作了中国第一批家庭爱情歌曲,即流行歌曲《毛毛雨》、《妹妹我爱你》、《桃花江》、《特别快车》等。
本期终止于明月歌剧社音乐团体的解散,众歌星大都进入电影界为止。
第二发展阶段:前期:1937-1949年(上海时期)本期从周璇进入电影界后,在影片《马路天使》中所演唱的两首插曲,《天涯歌女》和《四季歌》传遍全国。
由她开创一代歌风影响整个中国歌坛。
此期歌坛整个情况是没有歌舞表演团体表演。
专门靠灌唱片和电台播音来演唱的歌星是少数,大多数歌星都以拍电影为主,演唱电影插曲的影歌双栖形式出现。
本期到共和国成立后,大部分主要代表歌星都转移到香港发展为止。
后期:1950-1969年(香港时期)本期从姚敏、姚莉兄妹为首,很多主要代表歌星都转移到香港发展开始。
最初还是以影歌双栖为主,随时间推移,靠演唱和录制唱片的歌星比例有所增高。
影片中不是由演员本人唱插曲,请专业歌星配唱的情况也多起来,但仍无明显有影响的歌舞团体表演。
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国语流行歌曲在香港渐趋衰落,粤语歌曲中兴,在歌坛上占据主导位置。
主要代表人物是许冠杰。
第三发展阶段:1970-1981(台湾时期)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台湾的流行音乐逐步发展起来。
取代了国语流行歌曲渐趋衰落的香港歌坛的位置。
其标志是谢雷的《曼丽》红遍东南亚,奠定了台湾流行歌坛的领先地位。
之前,台湾歌坛所演唱的歌曲有汉族及各少数民族民歌(包括闽南语歌曲);上海时期和香港时期的国语流行歌曲;以及受日本影响的创作歌曲。
后来逐步创作出处于上海时期流行歌曲与现代城市流行歌曲之间具有自己特点的时代曲。
这种风格的歌曲,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才渐趋衰落,而被新城市流行歌曲所取代。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

浅谈中国流行音乐通过这学期对流行音乐的了解学习,对流行乐有了新的认识,时代背景决定了流行音乐的发展方向,流行音乐同时也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因此,两者是互相影响,互相发展的。
生产力是音乐是决定性因素;面对现实,面向我国实际国情的发展,商业化运作得当是促进流行音乐发展的最好方式。
市场化,国际化是中国音乐文化走出世界的最佳方式,也合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要求。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至今已有60年左右的历史。
它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30年代至40年代是第一个高峰期,80年代是第二个高峰期在我眼里看来,中国的流行音乐,真正能称之为自己的流行音乐的时代,并不是明星云集的现在,也不再纸罪金迷的的台湾,香港。
而是在20-40年代的上海。
在真正能说上中国流行音乐黄金时期的年代,只能是解放前了。
解放以后,中国大陆本身由于政治斗争,流行音乐普遍都带有政治色彩,虽然歌曲的流行程度远远超过任何现在流行歌曲的流行程度,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流行,已经不是出于音乐本身的内涵,而是带有明显的政治需要,它是中国极其类似于中国这样的国情的国家,或者独裁国家所特有的现象,是为了生活的音乐,也是为了生命的音乐,更是表达自己政治观念的音乐。
或者对于歌唱者是发自内心的歌颂,但是不可否认,在一个大一统的社会意识形态下。
对于歌者,是没有什么选择余地的。
对于创作者,也是没有什么选择余地的,他们只能把自己的创作空间局限于钦定的范围内,而不敢越雷池一步。
在这个时期,我们可以看到左右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只是没有政治的参与,这是完全的自发的,自觉的,主动的过程,显示了中国文化阶层的主观的爱国,忧国的爱国情节。
但是这种爱国,是如此的纯真,如此的真诚流露,没有豪言壮语,就如同朋友间的倾诉一样,在不经意间,就把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了。
在这个时期歌曲层出不穷。
,有几个人,还是应当提提的。
比如白光,周旋,欧阳飞瑛,赵丹,白杨等,这些人无论在何时,都会是站在中国流行音乐,流行文艺的纪念碑的顶端的。
内地流行音乐发展史

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发展史
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迄今已有60年左右的历史.它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30年代至40年代是第一个高峰期,80年代是第二个高峰期.
中国现代创作歌曲约起始于清末至民国初.当时已有直接借用外国歌曲的曲调填词作为军歌及学堂歌曲的现象,这可说是西方音乐因素为我所用的开始.
给大家介绍一个人:中国流行音乐之父黎锦晖.黎锦晖青年时代醉心于新音乐运动,他创作了大量儿童歌剧、歌舞及歌曲.这些作品,不仅在大陆风靡一时,而且波及香港及南洋各地.
继儿童歌舞之后,黎锦晖转入了流行音乐的创作.毛毛雨、妹妹我爱你是他早期的流行音乐作品,标志着中国流行歌曲的诞生.
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的歌曲创作除少数艺术歌曲外,大致可分为两支.一支是以黎锦晖为代表的流行音乐,另一支是群众性歌曲.至此完成的类型分化奠定了日后群众性歌曲创作的基本态势.
总的来看,中国流行音乐从产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发展,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条件下进行的.由于特定历史环境的限制,它的发展是不完善的.一方面,它带有浓重的殖民地气息,存在先天不足的软弱;另一方面,由于不发达的社会经济文化,流行歌曲只面向人数不多的小资产阶级及市民阶层.
新中国建国后17年间的创作歌曲随着全国解放,群众歌曲领域形成了一支阵容强盛的创作队伍.中国内地流行音乐至此完成了发展.
谢谢大家。
中国流行歌曲的发展概况

中国流行歌曲的发展概况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
伴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和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各地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并开设“乐歌课”,学校课堂中演唱的歌曲被称为“学堂乐歌”。
20世纪的前二十年,当时社会上最流行的歌曲就是“学堂乐歌”,歌曲内容是以唤醒民众的爱国热情,达到“富国强兵”为目的,学堂乐歌大部分歌曲都是填词作品,曲调借用日本或欧美的,填上中国的歌词。
如:《中国男儿》(石更填词)、《送别》(日本曲调、李叔同填词)等。
这是西方音乐元素为我所用的开始。
学堂乐歌首先由学生演唱,后来也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可以说,学堂乐歌就是我国流行歌曲的雏形。
1.“上海时期”(1927—1949)—早期流行歌曲的发展近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则是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具体以1927年黎锦晖创作《毛毛雨》这首歌标志着中国流行音乐正式诞生。
从1927年开始,黎锦晖先后创作了红极一时的《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等歌曲。
“他比较注重作品的通俗性,其创作是在大量吸取我国民间音调的基础上和外国的歌舞(如爵士乐等)曲调和节奏结合起来,形成我国30年代一直“洋金浜”式的风格”。
它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基本风格。
但是,这些歌曲内容多反映“十里洋场”的生活,大都格调不高,与当时社会背景格格不入,黎派音乐被称为“黄色歌曲”、“靡靡之音”,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与指责。
而以抗日救亡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歌曲和救亡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田汉词、聂耳曲);《到敌人后方去》(赵启海词、冼星海曲);电影音乐《渔光曲》(任光曲、安娥词);《天涯歌女》(贺绿汀曲、田汉词)等广为传唱的歌曲,则成为这一时期的佳作代表。
可以看出“中国早期流行歌曲的发展是畸形的、不全面的,这也是为何中国流行歌曲有‘先天不足,后天不良’一说,并且始终为主流文化所排斥的原因”。
2.“香港时期”(1949—1969)—流行歌曲的转移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原因,大陆不认可流行歌曲,中国流行歌曲从上海迁到了香港,因此称为“香港时期”。
《21世纪华语乐坛的发展》

21世纪华语乐坛的发展中国流行音乐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受着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简要地回顾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可以发现它有两个重要的个性中国流行音乐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受着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中国流行音乐的产生与发展是东西方音乐文化结合的结果。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音乐具备了良好的吸收外来因素而演进的开放性。
从30年代的流行歌曲与群众歌曲的创作中已经可以看到,我们的词曲作家很快地处理、协调了外来形式、手法与传统音调的关系,并由此产生出既不是西化,也不复是传统的新音乐。
无论从进行曲、新民歌还是舞曲化的流行歌曲和摇滚音乐中,我们都可以体验到这种特征。
而没有发生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中曾经出现过的外来文化殖民化倾向。
说明我国的传统文化根底深厚,具备很强的消化吸收新鲜养料的能力。
八十年代初就已经能听到很多港台的“旋律很好听”的流行歌曲了,邓丽君、刘文正。
许冠杰是那个时代的代表。
20世50到70年代的台湾,香港都曾产生过一些内容消极,情调低迷等作品;形成以情歌为主的流行音乐。
到了80年代后,因流行音乐以情歌为主的作品;误导人们反流行音乐的浪潮。
渴求时尚与爱情,乐坛形成了情歌为主的发展方向。
这是“现实主义”的潮流;是人与时代文化水平的客观要求!7,8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主要受港台的发展影响内地进入“模仿形”的发展。
直到90年代末期,香港由于回归祖国而经过过渡;又因“四大天皇”,天后相继退出乐坛。
乐坛进入最低潮。
21世纪初,中国三地分别出具有影响力的创新性音乐;21世纪初,中国三地分别出具有影响力的创新性音乐:以TWINS的现代青春主义的出现为标志! 初以校园歌曲表达方式;TWINS音乐特点:简单的音乐; 清爽,自然的声音,给人一种现代女孩的潇洒,脱俗. 作品有:《明爱暗恋补习社》,《我們的紀念冊》,《女校男生》,《恋爱大过天》等;后来以舒情情歌,快歌,另类歌曲表达方式;作品分别有:《风筝与风》,《爱情当入樽》,《女人味》等.她们的特点:最以自然的唱功表达流行与时尚;小女生的声音中表达性强,表达形式多变等.自从"四大天皇",天后相继退出,香港回归又经过几年来的沉寂;空前的TWINS音乐带来有利的条件.没有出现TWINS音乐前虽有这种入元素音乐,但因影响国不大,不能形成一个时代的标志. 又因21世纪,中国进入小康水平,一些城区已进入现代化;更让TWINS音乐元素进入流行与时尚,多变的形式;慢慢地发展成熟。
关于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史

关于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史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出现了多种风格的流行音乐和大量流行音乐作品。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流行音乐的发展更为成熟且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为我们的业余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1、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和繁荣(1)改革开放初期抒情歌曲的复兴。
首先获得群众推许的作品为《祝酒歌》。
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与《歌曲》编辑部联合举办了“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产生了著名的“十五首抒情歌曲”。
它们继承了50—60年代抒情民歌的传统,抒发了大众的真实情感,旋律优美流畅,是对“文革”期间“高强硬响”音乐观念的逆反,代表了80年代初期群众歌曲的成就。
此时的抒情歌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流行音乐,而是处于“文革”之前的群众抒情歌曲与80年代中期的流行歌曲之间的一种过渡体裁。
(2)港台歌曲的传入和内地流行音乐的兴起。
随着改革开放,外面的东西开始不断涌进国内。
音乐上人们最先接受的便是港、台的流行歌曲。
伴着录音机、卡式磁带的大量进口,这些歌曲以惊人的速度传播。
尤以邓丽君的流行歌曲盒带传播最广,它们对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同时,校园歌曲作为台湾年青一代流行乐创作向现代过渡的成就也影响到内地校园歌曲的产生。
如《清晨我们踏上小道》(韩先杰词、谷建芬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张枚同词、谷建芬曲)等。
港台歌曲的传入带来了一种新的音乐文化形态。
(3)多方位的尝试和走向繁荣。
“港台风”持续了较长的一个时期后,人们变得冷静了,听久了港台歌星的嗲声嗲气,洋腔洋调,已不满足歌曲中的风花雪月,柔情蜜意,于是开始寻找自己的通俗音乐创作的出路。
这样“西北风”便应运而生。
其代表作品有《一无所有》、《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我心中的太阳》、《少年壮志不言愁》、《心愿》、《我们是黄河,我们是泰山》,以及电影《红高粱》插曲《妹妹曲》等。
“西北风”代表了自邓丽君以来的阴柔的演唱风格的转变,在音乐观念上是对港台流行音乐、南方及中原音调为主的我国音乐创作现状以及前几年流行音乐界“阴盛阳衰”现象的一种逆反。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过程简介

九十年代初的港台音乐人
王菲 代表作《旋木》 《棋子》等
王杰 代表作《一场游戏 一场梦》
任贤齐 代表作《心太软》 《伤心太平洋》
张惠妹 代表作 《牵手》《姐妹》 《站在高岗上》
90年代华语乐坛四大天 王
张学友 代表作《一千个伤 心的理由》
I ME组合
七朵组合
除此之外中国还有很多重要的音乐人 张国荣 梅艳芳 凤飞飞 苏芮 李谷一(开创了中国影视剧音乐的先河)
等等……
(因为太多不一一例举)
音乐载体
音乐载体的转换…… 由模拟音乐时代向数字音乐时代转变
数字音乐时代开始……
数字音乐
数字音乐,是用数字格式存储的,如MP3,wav,ape等 可以通过网络来传输的音乐。无论被下载、复制、播放多 少遍,其品质都不会发生变化。
老一辈音乐人撑起音乐市场
惨
赶上音乐市场兴盛的最 后一班音乐人
98年……
羽泉 代表作《最美》 《冷酷到底》等
花儿乐队 代表作 《静止》 《加减乘除》
五 《青花瓷》等
陶喆 代表作《爱我还是 他》《小镇姑娘》
林俊杰 代表作《第几个一百天》 《记得》
潘玮柏 代表作《壁虎漫步》 《不得不爱》等
此后音乐市场出现泡沫状态 ,非法盗版恶略猖獗,网络歌 手开始浮出水面,出现了《 猪之歌》《老鼠爱大米》《 两只蝴蝶》等一些口水歌
专辑销量不好从最初的几百万张,几十万张,沦 落到出专辑赔钱,只卖出几万……(此数据只是中 国内地的销量情况,港澳台地区要好很多)
94年魔岩三杰和唐朝乐队代表中国内地摇滚势力首次在香 港红磡体育馆举办演唱会
中华流行音乐与乐坛动态

泰勒·斯威夫特
• 代表作品:《Shake It Off》、《Blank Space》等
• 对华语流行音乐的影响:作为一位国际歌手,她的音乐作品对华
语流行音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华语流行乐坛的经典代表作品
《月亮代表我的心》
• 歌手:邓丽君
• 影响:被誉为华语流行音乐的经典之作,传唱度极高
《吻别》
• 歌手:张学友
华语流行音乐的文化内涵
华语流行音乐的品牌价值
• 华语流行音乐作品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历史、
• 华语流行音乐作品具有较高的品牌价值,吸引了大量的
地域、民族等多种文化元素
音乐消费者
• 通过音乐作品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 对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影响:被誉为华语流行音乐的里程碑之作,对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
《青花瓷》
• 歌手:周杰伦
• 影响:被誉为华语流行音乐的经典之作,对华语流行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发展产生
了重要影响
03
音乐风格和元素的融合与创新
华语流行音乐的传统元素与现代风格的结合
将传统音乐元素融入现代流行音乐
将现代音乐风格与传统音乐元素相结合
• 音乐风格更加多元化,包括摇滚、流行、民谣等多种风格
• 这一时期的代表歌手有张学友、罗大佑、林忆莲等
21世纪华语流行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21世纪初,华语流行音乐继续保持多元化发展
• 音乐作品开始受到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流行音乐的影响
• 音乐风格更加多元化,包括K-pop、J-pop等多种风格
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

影视
二、电视剧歌曲风行的时代
七十年代中后期到八十年代中期,是香港电视剧的黄金时 代,香港最经典的电视剧绝大多数是在这期间拍摄的。电 视剧的风行捧红了一大批演员,象周润发、郑少秋、汪明 荃、无线五虎将等,成为了香港演艺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而随着电视剧的的红火,它们的主题曲和插曲迅速传遍了 大街小巷,成为最流行的曲种,一批著名的歌星就是在唱 电视歌曲中走红的。
温拿五虎
温拿五虎
1978年温拿乐队宣布解散,其成员各自发展,并相约每 五年再聚一次发行一张大碟。他们实现了诺言,其中 1988年即解散十周年之时推出的专辑最有影响,《千载 不变》打入当年的十大金曲。单飞后的温拿成员在香港 演艺界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功:谭咏麟成为香港乐坛第 一人;而温拿的主音歌手钟镇涛也走红歌影两栖;彭建 新虽成就不如上两位,但以其独特的乡村风格也在乐坛 获得一定的地位;陈友则在电影界成名,从演员到执导 都颇有成就;只有叶志强较少继续在演艺界露面。
三、谭张争霸将香港乐坛带至全盛时期
林子祥 见证了整个香港乐坛的发展,作品如《真的汉子》、《
男儿当自强》则充分展示了他的超人的歌喉。在谭、张争霸的时代, 林子祥仍然牢牢把住他在歌坛巨星的地位,显示出不俗的实力。
梅艳芳 在谭张在为最受欢迎男歌手进行贴身角逐的时候,梅艳
芳牢牢着占据女歌手的第一把交椅。梅艳芳在香港乐坛有“百变梅艳 芳”之称,她不断地变换形象,每个形象都有独特舞台造型,令人印 象深刻,张国荣宣布退隐之后,不到三十岁的梅艳芳也宣布退出。这 曾引起当时正渐入佳境的叶倩文的抗议:阿梅比我年纪还小,她都退 了我可怎么办?不过和好友张国荣一样,不久之后她又复出了。 作 品《女人花》是超级女声必唱的歌曲。
香港乐坛第一位偶像派的歌手
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共41页文档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拥有多元音乐风格的国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流行音乐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从上世纪80年代的摇滚乐风靡一时,到如今各种音乐类型的并存,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从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发展到现今的多元化发展,为大家介绍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
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西方的摇滚乐等音乐风格开始传入中国,激发了一批年轻人的音乐激情。
由于当时社会的封闭和文化的隔离,这些西方音乐在中国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知,只是在一些大城市的摇滚迷中间流行。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流行音乐才真正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这一时期的流行音乐以摇滚乐为主,歌手包括西安的唐朝乐队、北京的黑豹乐队等。
他们的音乐以批判社会现实和追求自由自在为主题,对当时的年轻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也催生了一大批摇滚音乐迷和摇滚歌手,中国的流行音乐开始有了自己的声音和表达方式。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流行音乐也在不断变化和创新。
90年代初期,中国乐坛出现了“新青年”音乐运动,代表人物包括齐秦、刀郎等。
这一时期的音乐以软摇滚和抒情歌曲为主,歌词内容多为情感的表达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悟。
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不仅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方向。
90年代中期,香港流行音乐开始逐渐进入中国的乐坛,张学友、刘德华等香港歌手的歌曲红遍大江南北,成为了当时中国乐坛的一大风景线。
这时期的音乐以情歌和抒情曲为主,成为了当时中国乐坛的主流音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逐渐深入,中国的流行音乐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2000年后,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流行音乐产业的不断壮大,中国的流行音乐也逐渐多元化和国际化。
这一时期中国的流行音乐以流行乐、电子音乐、嘻哈音乐等为主,代表人物有周杰伦、王菲、陈奕迅、林宥嘉等。
中国流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

中国流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2011-09-27 15:36:30)流行音乐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受着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和港台流行音乐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内地流行音乐的崛起和港台音乐的传入1980至1984年间,中国流行音乐歌曲创作领域以传统的抒情歌曲为主,歌曲抒发了大众的真实情感,是对“文革”期间“高强硬响”音乐观念的逆反。
在此期间港台流行音乐开始传入内地。
并对内地流行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同时,校园歌曲作为台湾年轻一代流行乐创作上向现代过渡的成就也影响到内地校园歌曲的产生。
港台歌曲的传入带来了一种新的音乐文化形态。
1980年前后成立的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是最早的流行音乐产业之一;港台歌曲不断输入。
首先是一批台湾校园歌曲。
其次是伴随香港电视剧而来的《万里长城永不倒》等。
再有是台湾流行乐作家侯德健带来的由苏芮演唱的《搭错车》插曲,尤以《酒干淌卖无》流传甚广。
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香港歌星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不胫而走,广泛传唱。
至1984年间,自港台传入走红的歌曲多以爱国主义题材为主,与内地同类题材相呼应而汇成一体,完整地表达了当时的社会心态。
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也同时为流行音乐这种商品化的音乐文化提供了发展的契机(二)、流行音乐市场的活跃及内地流行音乐创作活动的兴起1984年始,全国音像业取得了令人吃惊的发展。
内地较早活跃于音像界的作者大部分聚集在广东。
1985年,广州举行了“1985红棉杯羊城新歌新风新人大奖赛”,开了流行音乐大奖赛之先声。
1985年,国际声像艺术公司组织了《南腔北调大汇唱》及《民歌大汇唱》,金巍编写了《40首民歌大联唱》盒带。
流行音乐形式至此已成为具有控制市场实力的音乐文化。
与此同期,台湾罗大佑等年轻一代词曲作家组织港台60名歌星举办献给1986国际和平年的《明天会更好》音乐会。
这些活动均刺激了内地流行音乐界。
至此,内地流行音乐已面临从创作到表演上的一个突破契机。
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发展

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发展每一代都有让一代人感动的歌曲,每一代都有让每个人都记忆深刻的歌曲,也许一首歌影响了一代人,但更多的是影响了后人。
为什么在09年春晚上会因为小虎队的一首‚爱‛而感动的流泪,为什么当王菲又站在舞台上会让台下的人们激动不已,为什么刘德华能够创造一个不老的神话。
因为音乐的力量。
我首次接触流行音乐在小学的四年级,那时只知道听一些听不懂的歌曲,像‚九月九‛‚山下的姑娘是老虎‛什么的。
还是处于很朦胧的状态。
后来开始喜欢刘德华,因为刘德华的一首‚笨小孩‛。
那时也不是痴迷,就是喜欢听那些歌曲。
后来慢慢的长大,到了初中,台湾的歌手开始进入大陆,其中有周杰伦,蔡依林等等,因为别人跟我说起的事情,很反感周杰伦,虽然没有听过他的歌曲,所以初中的三年只有刘德华的几首歌陪伴着我。
可以说流行歌曲对于我来说变的不再流行。
等到了高中,虽然学习紧张了许多,但是渐渐的听歌的时间越来越多了,开始听到周杰伦的新专辑,并且被深深的吸引,开始去听他原来的歌曲,有些后悔当初怎么没有听。
高中的三年可以说是周杰伦的三年,开始抢先听着他的新专辑,买着CD,磁带等等。
到了大学,开始听起了经典,现在新出来的歌曲觉得太俗了,除了爱还是爱,而且是那种让我觉得俗不可耐的爱,根本无法跟经典老歌中那种含蓄,深沉的爱相提并论。
也许现在变的越来越成熟了。
自己的经历只能说是流行歌曲在大陆发展的一个推迟后的缩影,总是自己赶上了流行歌曲的尾巴。
那我就好好说说流行歌曲在大陆的发展。
流行歌曲,或者叫流行音乐,这个概念是从西方来的,我们往往照搬过来。
流行歌曲是指通俗的,盈利性的创作,受市场影响的歌曲作品。
按照这个说法,流行歌曲是跟随市场经济来的,一般是没有多少艺术价值的。
我并不认同这个说法。
我认为,凡是唱法通俗、流行广泛、民众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都算作流行歌曲。
如果按照通行的流行歌曲概念,中国大陆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没有流行音乐。
流行歌曲,英文叫popular song,pop song 或简称pop,由此定义,我们也可看出其核心内涵在于流通广泛和群众性。
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发展史

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发展史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迄今已有60年左右的历史。
它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30年代至40年代是第一个高峰期,80年代是第二个高峰期。
本文将以80年代为重点,简单叙述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概况。
由于中国流行音乐在产生、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本文也将涉及其他类型的歌曲创作情况。
一、历史的回顾一、中国现代创作歌曲的发端中国现代创作歌曲约起始于清末至民国初。
清王朝的倒台,民国的创立所经历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造成了深刻的社会变化。
在此期间,西方资本主义文化逐步东渐,并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既相冲突又逐步结合的态势。
当时已有直接借用外国歌曲的曲调填词作为军歌及学堂歌曲的现象,如:《中国男儿》(石更填词)、《汉族历史歌》(王引才填词)等。
这可说是西方音乐因素为我所用的开始。
中国初期的创作歌曲是自萧友梅、黄自、青主、李叔同、赵元任等人开始的。
萧友梅是卓有成就的音乐教育家,也是最早的歌曲作者之一。
《问》、《卿云歌》是他较著名的作品。
他的作品虽有浓重的外国音乐的影响,但已开始注意吸收中国传统音乐的因素。
黄自是受过系统的西方训练的作曲家,在歌曲创作上的成就较高,《天伦歌》、《玫瑰三愿》都是有名的抒情歌曲。
此外,赵元任的《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青主的《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陈啸空的《湘累》等等作品,都是现代创作歌曲初期涌现的优秀作品。
在这一时期,西方音乐文化通过留学西洋的音乐工作者介绍到我国,音乐教育的推行和普及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部分影响了民众。
同时,以大中城市为中心,新型的都市文化逐渐形成。
这些都为中国现代歌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在现代创作歌曲的发端期,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已经出现,即一方面,大量采用或借鉴西方歌曲创作模式,甚至多有完全“西化”的作品;另一方面,中国传统音乐,特别是民间音乐的基质也在创作中显露出来。
这种情况大体上规定了日后歌曲创作的方向。
二、中国流行音乐奠基人-黎锦晖黎锦晖(1891-1967)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