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历史图表型材料选择题训练

合集下载

江苏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二专题2

江苏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二专题2

江苏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二专题2分)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共1.(2011年3月江苏四市一模2题)“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

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

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

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生丝B.清政府废止“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发展C.中国纺丝业使用机器生产,自然经济瓦解D.苏杭地区传统纺丝业衰弱,上海近代纺丝业发展【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变化。

“申江”是黄浦江的别称,指上海;“鬼国”是指外来侵略者,具有贬义;“番舶来银百万计”说明运来大量的资金购买物品;【结束】2.(2011年1月苏北四市期末6题)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

”这表明李鸿章强调国家走向富强最终取决于()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引进西方工业设备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兴办学校培养人才【答案】D【点拨】考查史料的解读能力。

材料中李鸿章的意思是要富强就要引进西方先进机器,而引进西方机器不如学习制造机器的方法,而要学习制造机器的方法必须培养自己的人才,故他主张“专设一科取士”,即兴办学校培养人才,选择D项。

【结束】3.(2011年1月扬州市调研9题)对于中国近代化,有人这样说:“广东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摸钱。

”上述评价中“江浙人摸钱”的本质含义是()A.江浙是近代中国财阀的聚集地 B.江浙地区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C.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江浙等地发展较快 D.江浙人具有经商发家致富的优良传统- 1 -【答案】C【点拨】中国近代化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思想领域的思辨化和科学化。

“江浙人摸钱”是指江浙人民善于经营,对中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突出的表现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江浙等地发展较快。

安徽省2011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汇编与解析 专题1 人民版必修1

安徽省2011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汇编与解析 专题1 人民版必修1

安徽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0分)1.(2010年12月安徽省百校论坛高三联考13题)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学者张传玺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

若以此为论文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论点是( ) A.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 B.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D.明朝设立内阁是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的产物2.(2011年4月皖南八校12题)右图为北京贡院遗址,是明清两代举行会试的地方。

它见证了我国选官制度的衰败,该贡院的历史使命终结于A.戊戌变法 B.清末“新政”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3.(2011年4月巢湖市二模14题)1735年,法国有位学者说,在中国“一位学者,尽管是农夫之子,也很有希望达到高位,并且还会成为国家的宰相,因为孩子都是平等的。

”这表明()A.中国当时的官员选拔农学、经学并重,强调人才的素质培养B.他看到中国官员产生方式的公平性,但夸大了它的作用C.平等的民主思想开始在中国产生并影响人才选拔D.当时“东学”、“西学”相互交融,东西方文明齐头并进4.(2011年4月宣城二模12题)《诗经•公刘》曰:“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这与下列哪个制度的思想是相一致的()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国并行制 D.中央集权制5.(2010年12月安徽皖中名校高三联考1题)西方历史上女性继承王位者屡见不鲜,时至今日,英国、丹麦等国的国家元首依然是女王,但我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普遍排斥女性,遵循父系单系世系的原则。

中西这种差异的主要成因是()A.中国宗法制的传统 B.欧洲女权至上的传统C.专制权力的强弱不同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6.(2010年10月皖南八校高三联考3题)秦始皇自称“始皇帝”被称为“千古一帝”。

2011届高考历史模拟试题汇编专题及答案

2011届高考历史模拟试题汇编专题及答案

2011届高考历史模拟试题汇编专题及答案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题组一一、选择题(安徽省怀远二中201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较早地走向完备和成熟。

回答1―3题。

1.《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上述材料反映出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 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答案 A 2.右图为秦代砖文:“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

”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国家统一,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答案 C3.《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现)。

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宰相),迥乎异矣。

”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B.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C.内阁地位等同于六部 D.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答案 B 4、(福建省三明市泰宁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行政建制――“省”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职能,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隋唐的三省又称“计相”,总管国家财政 B、宋朝的三省长官权力进一步加大 C、元朝以行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 D、明朝以军机处取代中书省的职能答案 C 5.(河北省黄骅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下列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B.军机大臣由亲王、重臣组成 C.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皇帝命令 D.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帝时答案 A 6.(黑龙江庆安三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考试)在某一学校的一节历史课上,学生这样表演皇帝处理朝政的情景:①“三公”坐着在议事,各自对自己所管辖的事情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2011届江苏梅村高级中学高三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2011届江苏梅村高级中学高三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2011届江苏梅村高级中学高三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请做在答题卡上。

1.史载:“夏氏革命,又为九州,涂山之会,亦云万国。

四百年递相兼并,殷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余国,亦为九州,分统天下,载祀六百,及乎周初,尚有千八百国,而分天下为九畿……其后诸侯相并有千二百国。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从制衡向统一的君主专制国家过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从夏到商,中央王朝控制的范围越来越小。

C.兼并战争在国家的统一方面客观上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D.为有效削弱地方诸侯的权力,中央王朝鼓励诸侯之间,相互征伐。

2.下列四幅图体现了古代山东一带地方机构设置的变化,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②①③④B.④②①③C.①④②③ D.③①②④3.宋代以来我国古代军事集团割据局面不再出现,其主要原因是A.各地联系的加强 B.民族大融合C.政治制度的改革 D.商品经济的发展4.下列对罗马法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它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B.它阐明了相关法理C.它严格界定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D.它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5.根据1787年宪法,下列哪项是违宪的A.总统是国家权力的重心 B.行政机关官员兼任国会议员C.总统统率陆海空三军 D.联邦法院的法官除非渎职任职终身6.有人认为:“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万里,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中山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也?”这反映出A.清政府舆论管制失败B.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的社会发展趋势C.实力对历史的发展无关紧要D.真正的英雄才创造历史7.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D.同僚倾轧、洋务派失误和军费不足8.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 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C.只依靠政府军队抗战D.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9.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其准确理解应为A.这些工人运动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B.有科学理论作指导C.无产阶级开始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D.无产阶级开始从资产阶级革命中独立出来10.“与先进国家相比,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容易的。

2011年山东高考题历史部分(含答案)

2011年山东高考题历史部分(含答案)

2011年高考真题山东卷——历史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10.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11.表2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

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表2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数量(家)723?100153A. 2 B.31C.73D.19312.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

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影响B.民族主义的高涨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13.图5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

它反映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14.“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此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

”古雅典的这一制度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正公平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15.图6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A.① B.② C.③ D.④16.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这表明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7.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机器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料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高三(2011级)历史综合练习试题

高三(2011级)历史综合练习试题

高2011级历史综合测试试题班级姓名总分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

造成这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B.人口素质的巨大差异C.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D.思想文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2、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广泛传播④封建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3.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察举制B.设置刺史C.取消封国D.创设御史大夫4下列文字所描述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②“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④“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A.④①②③B.④②③①C.④①③②D.②③④①5.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C.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6.“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提携1300万两(白银)。

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C.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7、近代前期,中国民族工业有两次短暂发展,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A、“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两大思潮深入人心是其发展的根本原因B、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顽强的生命力C、帝国主义的侵略是民族工业发展最大的障碍D、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工业不可能充分发展8、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B、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汲取欧洲文明,9、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福建省2011届高三各地市质检历史试题分专题汇编与解析:必修二专题5

福建省2011届高三各地市质检历史试题分专题汇编与解析:必修二专题5

2011年福建省各地市质检历史试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0分)1.(2011年3月福州市质检24题)以下对图15的解读,正确的是()A.德国工业化进程始终缓慢B.列强侵略造成中国工业产值不断下降C.工业革命开始时中国工业产值落后于德国D.社会制度的变迁造成两国经济地位的逆转2.(2011年5月宁德市质检20题)导致下图所示人口比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16—18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变化图A.商业革命B.圈地运动C.光荣革命D.黑奴贸易3.(2011年5月泉州市质检21题)下图是某一世界近代史研究者作的一幅未标记名称的柱状统计图。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图每一组柱状中的浅黑、深黑、白色柱状分别代表的是A、英国农业、工业、服务业从业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B、中国农业、制造业、商业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C、英国、法国、美国工业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比例D、中国、英国、法国工业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比例4.(2011年1月三明市期末质检23题)19世纪80年代,德国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如《疾病社会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和《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等,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最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

德国取得这一成就的决定性因素是()A.国家统一B.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C.工业革命的推动D.法制的完善5.(2011年3月福州市质检20题)新航路开辟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

下列选项突出反映了“价格革命”影响的是()A.伦敦成为国际贸易中心B.美洲烟草出现在欧洲市场C.欧洲移民开始进入美洲D.“圈地运动”在英国兴起学.科.6.(2011年5月福州市质检21题)1879年,一则新闻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

这则新闻可能是A.爱迪生发明白炽灯 B.英荷战争爆发C.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D.纽约股市崩盘引发史上最大金融危机7.(2011年1月三明市期末质检21题)英国于1807年通过了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其他国家也相继宣布禁令。

2011年高考各省历史试题汇编

2011年高考各省历史试题汇编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课开辟新航路2011年本课时没有命制选择题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1.(2011年北京卷,21)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

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②工业革命③殖民掠夺④奴隶贸易A.①②B. ②③C. ①④D.③④【考点】早期殖民扩张【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和理解分析能力。

16—17世纪英国进行了广泛的殖民扩张和掠夺,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掠夺了大量贵金属,大量黄金白银的流入,造成了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由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工人工资开始大幅上升。

故答案选D项。

【答案】D2.(2011年全国I卷18,)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

”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考点】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能力。

从时间提示“1603年”可知是新航路开辟之后。

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与掠夺使得大量白银流入欧洲而引起“价格革命”,导致物价上涨。

故选C项。

【答案】C3.(2011年海南卷,11)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考点】早期殖民扩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

从材料信息“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

”可以反映出商业资本的发展;从时间限制“1707~1754”可以排除D,因为产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A、B项在材料中无法反映。

2011届高三历史下册第二次调研考试试卷2

2011届高三历史下册第二次调研考试试卷2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1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2011.4本试卷共12页,41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形码是否正确;之后务必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和考生号。

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

请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礼记•表记》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

”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A.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C.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13.《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文中的“他们”指的是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D.墨家学派14.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

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A.公平竞争B.以文治国C.分科考试D.学而优则仕15.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

高三历史图片图表型试题专项练习

高三历史图片图表型试题专项练习

高三历史图片图表型试题专项练习一、判断式(选择题)即根据提供的图片或图表,撷取有效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

解答此类试题关键在于—— 抓住特征,看清提示。

(一)图片类材料分析题:主要以历史照片、图片或绘画等为载体,主要考查对历史图片处理能力及依托图片信息说明历史问题的历史阐释能力。

解答关键:“审”,一是审图,要求弄清图片有几个要素和几层含义,(图片类三要素:人物、器物、文字)二是审注,注的内容是对图起补充性或解释性的作用,对理解图及组织答案有好处。

三是审设问,设问是图片题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不同的设问决定了不同的答题方向。

【经典例题感悟】1.(2008年高考江苏单科历史卷第9题)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2.(08年上海历史分叉部分A组14)下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 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3.右图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页,从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①中国当时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②电话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③在当时的教学中已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④电话的应用完全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A .①②③④B .①③C .①③④D .②③(二)表格类材料题:主要以数字表格、各种柱状图及坐标曲线等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考查学生对表格的材料处理能力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

解答关键。

一、“审”:审表、审注、审设问二、“比”:即对图片中的内容或横向或纵向比较,从表格中总结出数据的基本趋势(升或降),思考这种趋势背后的历史原因,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并简要表达你的结论。

【经典例题感悟】4:(2008年高考宁夏文综卷第30题)表2 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贷物占总进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5.右图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 清政府暂时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 .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C . “一战”期间形成了对中国有利的国际市场环境D .抵制日货等群众性爱国运动扩大了国货市场6.观察1933年~]937年美国经济活动指数表(1923~1925年月平均指数100)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7.下表是1750年——1900年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上各国及区域工业生产发展占世界份额表。

2011年全国历史高考选择题总汇

2011年全国历史高考选择题总汇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12.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③罗马法的基础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13.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

图8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14.有学者根据材料一“苜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15.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货存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碑文反应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地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16.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

”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17.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18.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19.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2011年高考文综历史(福建卷)

2011年高考文综历史(福建卷)

第Ⅱ卷 (材料分析题)
38.必做题(37分)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 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 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 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 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都 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 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出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 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图15、图16、图17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 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
2011年普通高等学 校招生全国统一考 试文科综合能力测 试(福建卷)
三明一中 历史教研组
2019/3/20
第Ⅰ卷 选择题)
2019/3/20
第Ⅰ卷 (选择题)
14.图4 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 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 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2019/3/20
第Ⅰ卷 (选择题)
20.据图5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 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图5
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走势图

2011年历史高考选择题之必修二

2011年历史高考选择题之必修二

2011年历史高考选择题之必修二1.(2011·福建文综·14)图4 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

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①在汉代就已出现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图4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011·山东文综·10)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3(2011·重庆文综·12)子曰:“管仲相恒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孔子称赞管仲,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恒公()①恢复了周礼②尊崇周王,会盟诸侯③实行了“初税亩”④北御夷狄,南制楚蛮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4(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5(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

该图反映出()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6(2011·上海单科·12)以下是某一时期的诗人分布示意图。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该是()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 D.两宋7(2011·海南单科·5)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

2011年高考文综试题(全国卷2)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选择题)

2011年高考文综试题(全国卷2)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选择题)

2011年高考文综试题(全国卷2)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选择题)12.唐初编定的《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史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解析:D“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比如“四书五经”;“史”是各种体裁历史著作,比如《史记》;“子”是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孙子兵法》属于此类;“集”是收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分为楚辞、别集、诗文评、诗词五类,故乐府民歌属于此类。

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溅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货(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C佃户与地主茅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解析:D 材料明显反映佃户与官府之间的关系,故C错误;材料中“好米换银自用”“称货完官”说明农业出现商品化和“田赋征银”,主要原因就是明朝中后期的张居正“一条鞭法”税制改革,A、B是国家税制改革的影响。

14.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品论:“呜呼!可不谓人杰”这表明作者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效仿美国发展资本主义解析:B 材料通过赞扬华盛顿来反对君主制度,并未明确提出共和制,也没有提出要全面发展资本主义思想,故A和D错误,洋务运动目的是维护以君主制为代表的封建制度,与材料思想相左。

15.《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科举考等,悉照旧制,乃以四书文试贴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

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既行停罢。

”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解析:B“废八股、乡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以及定期举行经济特科”是戊戌变法的内容,戊戌政变标志着变法失败。

安徽省2011届高三模拟历史试题汇编与解析:必修一专题5(人民版)

安徽省2011届高三模拟历史试题汇编与解析:必修一专题5(人民版)

安徽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0分)1.(2010年9月安徽合肥一中高三月考10题)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坚决反对美国的单极世界构想2.(2011年4月皖北联考18题)1972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访华的宴会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

”对材料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①交换意见的基本原则是求同存异②分歧主要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③共同点就是指双方如何处理台湾问题④新的开始指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2011年4月安徽百校论坛21题)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

”这主要是因为( )A.中苏两国制度性质相同 B.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方针 D.二战后亚非国家的支持4.(2011年3月蚌埠市质检15题)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对于新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B.是新中国根据当时形势做出的正确选择C.有利于中国的经济恢复发展和国家安全D.“一边倒”政策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5.(2010年12月安徽皖中名校高三联考14题)2011年是不结盟运动成立40周年。

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国是第三世界中的最大国家,但在当时并未参加该组织。

其主要原因是() A.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政策 B.苏联霸权主义政策的推行C.国内左倾错误所致 D.《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约束6.(2011年1月合肥市高三质检19题)1971年9月22日,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提出“关于代表权的决议草案”时指出:“(一)兹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权,并且建议它得到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席位;(二)确认“中华民国”继续拥有代表权;(三)建议联合国一切组织和专门机构在决定中国代表权时考虑本决议的条款。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模拟及真题分课汇编与解析 专题六之1、1929年至l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模拟及真题分课汇编与解析 专题六之1、1929年至l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

必修二专题六:1、1929年至l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每课名题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0分)1.(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22题)图6、7、8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的是A.生产严重过剩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2011年4月肇庆市二模22题)仔细观察下表1928年4、5、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已成交高中档车已成交低档车未成交小计信贷26.3 11.2 23.9 61.4现金20.9 6.2 11.5 38.6累计47.2 17.4 35.4 100(转引自《经济衰退的历史答案》)表中所反映的占主导地位(流行)的消费方式给社会带来的最主要的消极影响是A.整个社会享乐风气盛行 B.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C.家庭负债增多,影响社会稳定 D.美国经济陷入极度萧条之中3.(2011年4月乌鲁木齐三模34题)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首次经济危机;1857年后,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1929年—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这主要是因为A.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存在B.“自由放任”政策不适应资本主义的新发展C.各国之间国际贸易冲突加剧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4.(2011年东北尔雅高考预测卷22题)有学者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为美国经济霸权的确立提供了契机。

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A.经济危机使其他国家卷入到了战争之中B.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经济先于他国恢复发展起来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乘机大发战争财D.美国为其他发生经济危机的国家提供援助,加强了对世界经济的垄断5.(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20题)图7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6.(2011年3月厦门市质检22题)下图是美国“大萧条”时期的一幅漫画,它主要反映胡佛政府采取的措施()A.对缓解危机收效甚微B.使自然环境逐渐恶化C.安抚了农民的不满情绪D.促成了福利机制的建立7.(2011年4月天津河西区一模7题)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届高三历史图表型材料选择题训练
1,下表是1750年一1900年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上各国及区域工业生产发展占世界份额表。

此表格提供的信息证明了下列哪一选项的事实?( )
B .欧洲列强对印度进行了疯狂的侵略
C .欧洲工业总产值所占世界份额快速上升
D .美国后来居上,在1900年占了相当大的世界工业生产份额 2,下列示意图,比较符合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 速度 速度 A B 速度
C D
3,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
C .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D .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4,关于下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80
C.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亚非拉国家的扼制政策
D. 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日益增多
5,据资料记载,1889年和1926年上海外白渡桥通行的交通工具变化情况如下表(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是2天平均所得)。

该表反映了近代上海()
①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②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③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④传统的交通工具仍占有
重要的地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
表格能够说明的根本问题是()
A.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B.中国冶铁业在产量和技术上长期领先
C.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D.中国古代王朝对冶铁业的重视和大力扶植
7,《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造成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经济 B.儒家民本思想 C.手工业发达 D.重农抑商政策
8,阅读下表,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比较表(1920~1936年)
货币单位1936年币值:亿元
A.国民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族资本发展的措施
B.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C.欧美国家为摆脱经济危机而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
9,表1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B.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C.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
10,阅读表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表5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B.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
C.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D.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A.抗日战争的影响B.抗日根据地扩大
C.国际援助的增多D.民营工业的发展
13,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4,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

该时期是
A.1949~1951年B.1953~1955年C.1958~1960年D.1979~1981年
15
上表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16,我国的“二五计划”对计划完成时(1962年)的粮食、棉花、钢铁产量提出了预定目标。

然而,从
①三个方案都反映出我国政府快速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愿望②三个方案都是可行的③第二个方案有冒进的倾向④第三个方案过于保守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历史图表型材料选择题训练参考答案
1-5 CADBB 6-10 AAAAA 11-16 CACDAB
史学研究方法专题训练
一、CABA
二、1、(1)BBA
(2)1-5 CCBCD 6-10 BBCDB 11-12 CD
(3)D (4)AB
2、AC
三、1-5 DABAA 6-8 CD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