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学论
(完整版)地理教学论要点(参考)
绪论一、地理读物及期刊1、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主编:卢文石2、地理教学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主编:段玉山3、地理教育主办单位:重庆师范大学主编:李晴4、《国家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官方杂志5、《中国国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识》,是中国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二、地理教学论的发展历程1、地理教授法阶段(1904——1922)特点:①这一阶段,对于小学地理教学的研究比较重视,而研究中学地理教授法的论著比较少见。
②在初创时期,人们认为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是教师,只是教师的教,而学生,学生的学不属于研究对象。
2、地理教学法阶段(1922——20世纪80年代)1919年,陶行知先生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提出将“教授法”改名为“教学法”。
表明这一时期地理教学思想由重“教”向重“教和学”方向跨出了关键的步伐。
3、地理教材教法阶段(20世纪60—70年代)20世纪60年代,有人认为地理教学法就是研究地理教学方法的著述,不够全面,并认为地理教材分析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也要体现在学科名称中,所以一度将地理教学法改称为地理教材教法。
4、地理教学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地理教学论的研究也无人问津。
文化大革命以后,很多学者认为“地理教材教法”的名称有失偏颇.又重新改名为“地理教学法”。
5、三足鼎立阶段(20世纪80-90年代以后)地理教育学、地理教学论、地理课程与教学论2003年夏志芳教授主编《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这是我国第一部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具有标志性意义。
总结:以上名称的变化反映了由单纯的研究“教法”转变为“教法”和“学法”并重;由单一的研究“方法”发展为研究地理教学的“法则和规律”;由“具体的、操作性的功能”过渡到“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
三、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重点)1、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地理教学论,陈澄,上海教育出版社)2、地理教育系统(地理教育学,袁书琪,高教)3、地理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地理教学论,卞鸿翔等,广西教育出版社)四、地理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重点)——八要素说1、学生——核心要素、根本要素2、地理教学目的——基本要素3、地理课程——最实质性的要素4、地理教师——主导要素5、地理教学方法——较活跃的要素6、地理教学评价——不可缺少的要素7、地理教学管理——保障因素8、地理教学环境——重要但易被忽视的要素关系:八个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
关于初中地理教学论文(精选13篇)
关于初中地理教学论文(精选13篇)大文斗范文网会员为你整理了“关于初中地理教学论文”13篇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篇1:初中地理教学论文初中地理教学论文分享【摘要】近几年来,中学地理教育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学校中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教学水平处在低谷状态。
特别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师资、课时、质量不令人满意,经过几年上百课时的地理课堂教学,仍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判读经纬度、量算实地距、判断方位等实用技能,没有具备基本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
可以说,初中地理教学是目前中学地理教育中最需要突破的薄弱环节。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教育1 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
非地理专业的地理课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
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
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老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
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那么学生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
欢声笑语是指师生之间在地理学习上的共鸣,是师生双方的一种地理学习的愉悦。
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
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产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
其实应该更多的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初中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
2 让学生动起来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
中学地理教学论文6篇
中学地理教学论文6篇【篇一】摘要:地理教学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学科是一门逻辑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如果学生只学习地理理论知识没有进行实践课程的学习,就会对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有所影响。
因此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实践课的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教学;实践课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关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行实践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本文针对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实践课的落实提出几点有效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进一步促进高中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提升,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地理教学加大了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关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能力也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
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含综合思维能力、学生区域认知能力以及人地协调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这四个方面,其中地理实践能力是学生掌握高中地理知识,学会灵活运用高中地理知识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高中地理教学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地理实验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核心素养能力。
高中地理老师可以根据课堂学习内容来设置课堂实验活动,通过实验来向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在实验教学中,老师应该从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出发,不断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在设置地理实验时需要针对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理解能力来设置实验内容,提升实验的趣味性和针对性。
例如在学习《地理形态的塑造》这节课内容时,地理老师可以针对教材这节课中的教学难点和重点来设置地理实验,例如有针对性的设置“河流侵蚀模拟实验”,让学生通过地理模型和实验来不断提高自身的地理综合实践能力。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利用侵蚀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对学生提出疑问,让学生结合河流的流速以及流向来对河流的侵蚀地点和沉积地点进行预测,提高实验的趣味性,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河流侵蚀实验情景加深了对河流侵蚀作用的理解,加深了对地理形态等内容的理解。
地理教学论重点
地理教学论重点地理教学论知识点第一章绪论一、地理教学论学科名称的演变二、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P5(一)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地理教学活动中一切对象和问题以“学”为出发点去研究“教”(二)地理教学活动诸8要素1、学生(核心要素)占据中心地位2、地理教学目的(基本要素),是地理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3、地理课程(实质性因素)受教学目的的制约4、地理教师(主导因素),学生的学习活动、自学活动都需要地理教师的指导5、地理教学方法(活跃因素)6、地理教学评价(不可缺少的因素)具反馈、调控、改进教学的功能7、地理教学管理(保障因素)建立教学秩序及教学管理制度8、地理教学环境(重要却易被忽视的因素)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教学环境。
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八个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
地理教学活动为学生而存在,所以学生占据着中心地位;地理教学活动的最终任务是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也是学生学习地里的根本结果;为达到地理教学目的,必须由起主导作用的地理教师来组织,并且只有通过地理课程和地理教学方法作为中介,运用教学管理手段,才能完成此任务;地理教学目的是否完成,或达到什么程度,还必须从学生身上得到体现,通过教学评价反馈的信息来判定;在整个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学目的、课程、方法、评价、管理都要不同程度地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同时,以上要素也可以对教学环境产生反作用。
三、地理教学论的研究任务1、地理学科性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功能,在学生整体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研究地理教学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方面应达到的基本目的。
2、国内外地理课程的开发研究,探索地理课程与社会需要,地理科学的发展、学生身心发展之间的联系,为我国学校地理课程的设置,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提供理论依据。
3、研究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特点、作用和分类,认识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适用的条件和场合,寻找地理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的优化组合,探索设计新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地理教学论重点
地理教学论绪论1、地理教学论研究对象:地理教学活动中一切现象和问题。
【书:地理教学过程各构成要素相互关联的本质和规律。
】2、地理教学现象包含因素:①学生、②地理教学目的、③地理课程、④地理教师、⑤地理教学方法、⑥地理教学评价、⑦地理教学环境。
3、地理教学过程:地理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地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统一的活动过程。
【书:是以师生间积极的相互作用为前提的,教学过程是一种运动发展的过程,教学主体和客体(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互为主客体)以及教学得以进行的条件,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教学系统诸要素。
】4、地理教学论理论基础:①地理学理论②教育学理论③教育心理学理论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书P8-11】第一章1、地理教学目的的制约因素:(一)社会需要地理学科的产生是一定社会需要的产物,这种社会需要又往往集中表现在地理教学的目的上。
基于不同的社会需要,也就存在不同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价值观教学价值观则是人们对教学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确定的行为取向标准。
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学价值的取向是不一样的;即使处于同一历史阶段,不同的阶级和民族对教学的价值取向也不一样。
由于人们所持有的教学价值观念不同,因此对地理教学目的的看法也不同。
(三)地理学科特点在制定中学地理教学目的时,必须紧密结合地理学科的实际情况,以发挥地理教学所具有的教育职能和作用。
(四)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确定地理教学目的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即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确定地理教学可能取得的结果。
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阶段性,二是个别差异性。
2、地理教学目的的功能:(一)动机功能是指地理教学目的作为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力量,引起或推动各类地理教学活动的进行,以达到预期结果的作用。
地理教学目的的制定,既包含对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认识,也包含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期望,这种认识与期望之间的矛盾正是推动地理教学活动开展的动因。
地理教学论课件(全)
网络地图工具如Google Earth、Bing Maps等,能够提供丰 富的地理信息和可视化效果,有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理现 象和空间关系。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地图工具,提 高地理学习的效果。
地图与地球仪
纸质地图
纸质地图是地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和相互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纸质地图,培养学生的读 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教辅资料
教辅资料是辅助教材的重要工具,包括练习册、习题集、考试指南等。教辅资 料的选择应与教材相配套,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提高学习效果。
地理信息技术工具
GIS软件
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是地理学科中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 能够实现地理信息的输入、存储、处理和分析。常见的GIS软件 有ArcGIS、QGIS等,教师和学生应熟练掌握GIS软件的基本操 作和应用。
评估教师是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有效地传递了知识。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够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态度与氛围
审视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营造的课堂氛围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学内容的调整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 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经济地理
研究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 分布及其发展规律。
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
介绍全球不同地区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及 区域发展差异。
跨区域合作与地缘政治
分析不同区域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以及地 缘政治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中国地理
系统介绍中国自然、人文地理的基本情况, 以及区域发展的特点与问题。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七篇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七篇【篇一】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寓教于乐;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论文,欢迎阅读。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跨度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怎样构建高效课堂?确保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有效自主学习;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本人通过对新课改的学习和对实际课堂教学的经验总结,认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引导环节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研读教材、教参和相关参考资料,确保上课内容的充实、完整。
在具体的备课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一个课堂的引导环节将抽象的、逻辑性强的教学知识融入课堂的导入中,做到从上课的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需要教师做到:(1)吃透教材,将教材、教参和参考资料融为一体,结合学生学情有效地制定教学目标;(2)结合教学内容的性质将教学目标实行分层次设置,()如一级识记、二级理解、三级应用、四级拓展;(3)结合分层次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课堂引导环节,要求教师要顾及学习程度、等级不同的学生。
例如,在《中国地理》中要讲的中国的人口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在调查自己家族(3~4代)、社区人口的增长变化状况,初步了解其变化的特点,并尝试分析引起变化的具体原因。
这样可以分层次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有效的补充和点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再如,在《世界地理》中,地形的形成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课堂短片展示,通过壮观的火山喷发、剧烈的地震以及模拟板块的运动过程等景象来吸引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二、通过课堂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来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效课堂要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就要确保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只将有效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并组织学生有效实践,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能应用知识。
新编地理教学论知识点
教学论知识点第一章1.地理教授法——地理教学法——地理教材教法——地理教学法——地理教育学——地理教学论2.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研究对象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
3.地理教学活动要素:学生、地理教学目的、地理课程、地理教师、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教学评价、地理教学管理、地理教学环境。
(八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4.地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
5.地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广泛涉及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地理学、信息学、系统学、管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等。
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为教育学、心理学、地理学。
第三章6.学校的教育目的系统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7.地理教学目的是地理教学领域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它所把握的是地理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总方向。
8.地理课程目标由三个领域构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9.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具体性原则、灵活性原则。
10.地理教学模式:指在一定的教学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地理教学结构,教学程序,以及实施地理教学方式,策略的体系。
第四章11.教学方法是指师生活动的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
12.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教学方法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地理教学目的,根据特定的地理教学内容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
13.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继承性、实践性、多样性、创造性、“地理性”。
70页14.讲授法特点:1.将地理知识和地理信息,简洁、快速地传授给学生。
2.适应性强,方便、灵活。
3.教师进行讲述、讲解时的情感,语言的表达方式,逻辑顺序,甚至动作、姿态、风度等,都能潜移默化的感染、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力。
4.能根据地理教学内容,结合国内外时事以及当地或学校的实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地理教学论》第三章
《地理教学论》第三章第三章地理课程论地理教学活动诸要素中,地理课程是最实质性的因素,地理课程问题也是学校地理教育的主要问题。
这是由地理课程在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所决定的:地理课程集中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的要求,并为实现教学⽬的服务;地理课程具体反映了地理教学内容,也是对地理教学内容作出的安排和设计;地理课程对于地理教学⽅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地理课程也是地理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之⼀。
第⼀节地理课程概述⼀、地理课程的定义“课程”⼀词为我国所固有。
我国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说:“宽著期限,紧著课程①。
”这⾥的“课程”⼀词就含有学习范围和进程的意思。
西⽅英语中的“curriculum”⼀词,来源于拉丁语,原意是“跑道”的意思,后来引申为“学习过程”。
近代以来,随着学校的兴起,学校课程的概念也在丰富、扩⼤。
不过,迄今为⽌对“课程”的理解仍不统⼀。
正如美国学者斯考特所说,“课程”是⼀个使⽤得最普遍⽽定义最差的教育术语②。
据统计,西⽅有关“课程”⼀词的定义多达119种①。
其中有代表性的定义如:“课程是学习⽅案”,“课程是学程内容”,“课程是有计划的学习经验”,“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的构造系列”等等②。
在我国,有关“课程”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如:“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其中包括⼤纲和教材”③,“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标体系,是教学和学⽣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④,等等。
不过,“不管⼈们给课程下的定义是什么,⾄少迄今为⽌中国⼈⼼⽬中的‘课程’所指的,仍然是‘所有学科的总和’(⼴义)或某⼀学科(狭义)”⑤,这⼀观点还⽐较中肯,它和权威的《中国⼤百科全书·教育》中的定义“课程是课业及其进程”⑥也具有⼀致性。
因⽽,本书以为“课程”⼀词不妨可以通俗地解释为:“课”,指课业,就是教学内容;“程”,指程序、进程。
这样,地理课程就可以定义为:地理课业及其进程。
通常来说,它具体表现为地理课程标准(或地理教学⼤纲)和地理教材(包括地理教科书、地图册、⾳像教材)等。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论文7篇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论文7篇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论文【篇1】一不留神,半年的顶岗时光已经匆匆过去,身为实习生教师的半年地理教学路也已经走完了,收获还是颇多的。
再次,借着学校要求写一份教学工作总结的机会,谈一谈这半年来的体会。
地理是一门在初中教学中比较尴尬的学科,中考不考,在如今学校教学依然以升学为目标的情况下,很多地方学校并不重视地理教育。
但是,地理的的确确是一门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很多知识也是对生活非常有用的,学好地理,不仅仅能够走遍天下,还可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同时,作为初二学生,也必须对中国的地理状况有大致的了解,作为教师也就很有必要激发学生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因此,针对这些情况,我在半年的教学工作中进行了大量点对点的尝试。
一、加强地理知识学习,虚心求教提高基本功在地理教学方面,我除积极认真的`学习资环学院编著的地理教学指南外,还主动向指导老师学习,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水平。
为了上好每一节地理课,我在一下几个关键点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1、课前: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分析教材。
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
②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和面对新课程的基本困难,有准备的开展教学活动。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认真编写教案,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和多媒体课件。
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2、课中:激情讲课。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把课堂气氛尽可能的活跃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3、课后:反思总结。
针对课上暴露出的不足,认真反思,做好课后总结,避免类似状况再次出现。
也做到查漏补缺。
二、时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进行认真的思考,并注重将知识趣味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展示地理课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中学地理教学论
中学地理教学论
中学地理教学论是一个重要的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的
地理概念和空间结构。
这一课程的核心是以实践的方式探索地理环境,通过观察和探究学习包括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
以地图、图表和图表的形式认识空间和结构,了解全球性发展趋
势和环境变迁,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变化。
中学地理教学论不仅要求学
生了解地理概念,还要求他们时刻思考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并做出正确
的选择,尊重自然、尊重地球村的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
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中学地理教学论还要求学生了解地理
的发展历史和变迁,既要考虑到实际的需求,又要考虑到未来可能发
生的变化,并从这一变化中学习如何应对和适应新的环境。
在课程的
过程中,学生还要学习和实施不同的地理研究方法,并为自己地方制
定地理研究计划,以期获得更深入的了解。
中学地理教学论不仅要考
虑到实际需求,还要把环境变化及其影响,人口增长等放入考量范围,让学生了解地理社会的交互关系,以及如何平衡和协调社会和自然环境。
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发现、引用和利用各种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
功能,培养学生的地理现代化能力。
通过学习练习,使学生能够发现
各种社会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趋势,学会分析和研究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初中地理教学论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我深感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地理学科不仅让学生了解自然和人文环境,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下是我对初中地理教学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将学生带入地理课堂,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结合实际,贴近生活。
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的实际价值。
3. 激发学生探索精神。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注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以下方面的培养:1. 人地协调观。
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2. 综合思维。
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3. 区域认知。
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培养他们的区域认知能力。
4. 地理实践力。
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1. 采用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视频、地图等资源,使地理知识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互动教学。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3. 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加强作业设计。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1. 了解学生个体差异。
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制定分层教学计划。
2. 采取不同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地理学习中取得进步。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理论7篇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理论7篇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理论7篇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总结能让人的目标更加明确,初中物理课程应注重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做好地理教案教学设计很重要。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理论篇1本学期我担任高二6个班的地理课。
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实际,认真专研课程标准,结合学校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教学任务。
具体总结如下:一、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或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落实。
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
教学中,重视学生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接受者培养。
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学才变得有意义和有希望。
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展现学生个性风采。
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这批学生在初中没有系统的学习地理,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不重视。
对高一的学生来说,由于地理是综合文科目,在会考之后,多数选学理科的学生极不重视地理学习。
地理教学论复习总结
1.地理教学论发展历史:6个阶段。
①地理教授法阶段(1904-1921)②地理教学法阶段(1922-1960)③地理教材教法阶段(1960-1982)④地理教学法阶段(1982-1992)⑤地理教育学阶段(1992-1999)⑥地理教学论阶段(1999-今)2.地理教学论研究对象:中学地理教学系统(7要素)。
地理教学现象一般说来包含以下七个主要因素:学生、地理教学目的、地理课程、地理教师、地理教学方法、教学反馈、教学环境。
地理教学现象中的以上七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
下页的“地理教学主要因素关系示意图”粗略地表示了这七个因素之间的联系:地理教学活动是为学生而存在的,所以学生占据着中心地位;地理教学活动的最终任务是要达到预期的地理教学目的,这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根本结果;为达到地理教学目的,必须由起关键主导作用的地理教师来组织,并且只有通过地理课程和地理教学方法作为中介才能完成此任务;地理教学目的是否完成,或达到什么程度,还必须从学生身上来体现,通过教学反馈的信息来判定;在整个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课程、方法、反馈以及教学目的的确定都要不同程度地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反之以上因素也可以对教学环境产生反作用。
3.地理教学论研究内容:8论。
(一)地理教学论总论(二)为什么教(学):中学地理教学目的,中学地理教学历史(目的论)(三)教(学)什么:中学地理教学内容(课程论)(四)怎样教(学):(方法论、形式论、媒体论)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学地理教学心理,中学地理教学原则,中学地理教学方法,中学地理教学媒体,中学地理教学形式。
(五)教(学)得怎样:中学地理教学评估(评价论)(六)如何教(学)得更好:中学地理教学科研(科研论)(七)谁来教、谁来学:地理教师、学生(主体论)4.地理教学论学科属性:教育科学。
5.地理教学论主要特点:教育性、综合性、理论性、应用性。
思考题:上述五个问题之间关系如何?1、地理教学论是如何产生的?我国的“地理教授法—地理教学法—地理教材教法—地理教学法—地理教育学—地理教学论”这样一个地理教学论学科名称的演变轨迹,反映了地理教学论的发展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 ①及时批改、发还学生的作业本和试卷,
应注意写上符合每个学生情况的简要评语或 注意项;
②不仅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正确 与否,而且还应使其了解今后的努力方向或 目前在多大程度上偏离了目标;
③避免使用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带 有讽刺、嘲笑之类词句的评语,多给予学生 鼓励。
2020/8/5
2020/8/5
3.附属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是指学生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赞许
与认可而产生的学习动力。附属内驱力既不指向地 理学习任务本身,也不把取得地理学习成绩看作是 赢得地位的手段,而是为了从教师或家长那里得到 赞许和认可,因此它也属于外部动机。
附属内驱力在低年级学生身上表现最为突出,他 们努力学习,以取得好成绩,往往是为了得到老师 和家长的肯定与表扬。
2020/8/5
(3)遵循学习知识的一般规律,正确理解地理知识。 有的教育专家将知识学习概括为三条重要的规律,即 “量次规律”“充分思维规律”和“与实际活动相结 合的规律” (二)地理知识的巩固 (1)明确识记目标。 (2)力求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地理知识。 (3)利用联想规律,提高记忆效果。 (4)充分利用地理直观手段。 (5)要合理组织地理复习。
2020/8/5
一、导入的应用范围 二、导入在地理课堂中的作用 1、明确学习目标 2、激发学生兴趣 3、建立知识联系 三、导入方法 故事法;质疑法;地图图像法;引述法;复习法; 多媒体法;实验导入法;调查展示法;
2020/8/5
第一章
2020/8/5
一、地理学习动机 二、地理学习观念转变 三、地理学习中的智力因素 四、地理知识的学习
◆学习过程:归纳、演绎
2020/8/5
3、地理规律:地理演变规律和地理分布规律 ◆记住地理规律; ◆证明地理规律; ◆运用地理规律 4、地理成因 ◆因果关系机械联结 ◆因果关系颠倒 ◆并列关系当成因果关系
2020/8/5
(四)地理学习中的智能及其培养 1、观察能力 2、思维能力 3、记忆能力 4、信息分析能力
§1.1 研究对象:中学地理教学(系统)。 §1.2 中学地理教学系统:
中学地理 教学系统
参与教学 组成教学 教学活动 活动要素 活动成分 时空序列
2020/8/5
参与教学活动的要素:学生、教师、教材、 设置; 组成教学活动的成分:目的、方法、任务、 过程、评价、改革趋势; 教学活动的时空序列:过去(我国和国外地 理教学)、现在(我国和国外地理教学)、 将来(我国和国外地理教学)。
2020/8/5
2、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的主要内容: (1)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格局的理解。 (2)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与特征的理解。 (3)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类属的理解。 (4)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各种关系的理解。 (5)对地理事物内部构成、组织的理解。 (6)对地理事物和现象发展变化过程的理解。
中学地理教学论
绪论部分 第一章 地理学习 第二章 地理教师 第三章 地理课程
2020/8/5
中学地理课程教学论 绪论
第一节 中学地理课程教学论 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二节 中学地理课程教学论的 科学属性、体系及理论基础
第三节 中学地理课程教学论 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中学地理课程教学论 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020/8/5
3.怎样使学生理解地理知识 (1)运用各种地理直观手段丰富地理感性材料。 (2)设计“先行组织者”,促使学生理解地理知 识。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之前呈 现的引导性材料。如在学习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时, 先呈现水与沙子在阳光照射下“冷”“热”的对比 实验,由此说明水与沙子的热力差异;然后再讲授 海洋与陆地的热力差异,先前呈现的水与沙子热力 性质差异的实验,即为一个“先行组织者”。
2020/8/5
五、地理学习迁移 (一)地理学习迁移概述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主要是指 先行的地理学习对后续的地理学习的影响。正迁移, 负迁移。
根据迁移的方向,有些心理学家又把迁移分为垂直 迁移和水平迁移两种类型。垂直迁移主要指处于不同 层次(难度、复杂程度、抽象和概括水平差异较大) 学习间的相互影响(通常假设为正迁移效果),也叫 纵向迁移。
2020/8/5
§1.3 中学地理课程教学论的任务
◎研究中学地理教育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研究中学地理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研究中学地理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原
则和方法; ◎研究改进地理教学的途径。
2020/8/5
第二节 中学地理课程教学论的科学属性、体系 及理论基础
一、中学地理课程教学论的科学属性 1、从科学研究对象的性质:教育科学 2、从科学探索的功能划分:应用科学 3、从学科之间的关系划分:边缘科学
2020/8/5
四、地理知识的学习
(一)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1.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的含义
所谓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是指学生在对地理事 物和现象感知觉的基础上,运用自身已有的地理知 识和经验,去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各种联系、关 系及其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如弄清一个地 理概念,认识地理事物的特征,了解地理事物和现 象的分布与变化的规律,以及明确地理事物的内部 结构等等,都属于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性 三、体现知识学习的建构性
主体(学生)主动的构建 四、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2020/8/5
五、加强教学的互动性 六、重视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七、关注学生智能的多元性 八、注重教学评价的发展性
2020/8/5
2020/8/5
案例1、 《天气预报》的教学导入 案例2、 《埃及》的教学导入
动影响的地理演变 ※教师如何教? ※学生如何学? 5、地理数据 指量数据;顺序数据 比率数据;地理常数
2020/8/5
(三)地理理性知识的学习
讨
论
1、地理特征:要素特征和区域特征
由相关资料推出地理特征?还是先给出特征, 然后用相关资料进行验证?
2、地理概念
◆分类:单独地理概念、一般地理概念、集 合地理概念;具体地理概念、抽象地理概念。
2020/8/5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心理学上把学生因自己的胜任能力和工作成就而
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称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在地理 学习过程中,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主要表现为:学生在 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因自己不断取得较好的地理学习 成绩,在班级中赢得了相应的地位(如在班级的名次 提前,获得较高的等第,受到教师的赞赏和同学的尊 重等);一定的地位又使学生体验到自尊心的满足, 为了进一步获得这种满足感,学生会产生进一步取得 较高的地理学习成绩的需要。
2020/8/5
一、地理学习动机(非智力因素)
(一)地理学习动机概述 地理学习动机是驱动学生学习地理以满足其学习需
要的动因或力量。动机产生于需要。地理学习动机则 是在地理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地理学习需要 的具体表现或动态表现。地理学习需要是社会、家庭 和学校教育对学生提出的地理学习要求在学生头脑中 的反映,其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主要包括:学习地 理的意向、愿望、兴趣,对地理学习必要性的认识和 信念,以及学习的情绪状态等。
3、增加教学的趣味性,采用变换的呈现方式 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丰富有
趣的内容和活动吸引学生。补充地理阅读材料,采用 生动贴切的地理例证,挖掘地理知识本身的趣味性等, 都是增加教学趣味性的有效方式。 4、设计地理游戏,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5、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从学生回答问题到知道回答问题的结果的时间间 隔越短,其效果越显著。另外,通过反馈,看到自己 的缺点,激励起上进心。
二、地理学习的观念转变 1、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体; 2、地理教学的“教”必须为“学”服务; 3、教师工作的特点及艰巨性; 4、明确工作定位,遵循学习规律。
2020/8/5
三、地理学习中的智力因素 (一)地理基础知识的构成 1、按认知层次: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2、按学科要素:自然地理知识、人文地理知识和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 3、按课程要求:了解、理解、掌握、运用; 4、依据微观、中观、宏观的认识层面: 地理陈述性知识、地理程序性知识、地理策略性 知识和地理情感性知识;
2020/8/5
(二)地理感性知识的学习(“是什么”的学习) 1、地名:读得准、写得对、找得到、记得住 2、地理分布:地理空间位置和地理空间分布形态特点 3、地理景观: ※分类:自然地理景观和人文地理景观 ※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景观;地理景观反映地理环境 ※学习方法
2020/8/5
4、地理演变 ※内容:自然地理演变、人文地理演变、人类活
2020/8/5
(二)地理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 据国内外研究,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集中
反映在成就动机上。所谓成就动机,是指追求成就、 希望获得成就的动机。它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 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 内驱力。 1.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学生想理解要掌握的知识、要阐 明与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的以求知为目标的动机因 素,是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的动机。
联系调查研究法 发展调查研究法 根据调查形式:问卷调查法 采访调查法 测试调查法 座谈调查法 3、研究结果的意义
2020/8/5
三、实验法 1、概念 2、步骤 (1)研究课题的选择(善于发现问题、认真评价问 题、准确表述问题) (2)建立假说团 (3)设立实验方案 (4)实施实验方案 (5)对结果的测定和统计 (6)整理、分析资料 (7)验证假说 (8)总结实验工作 (9)撰写实验报告
2020/8/5
二、中学地理课程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2、教育学理论 3、心理学理论 4、系统科学论 5、地理学理论
2020/8/5
马克思 主义哲学 系统科学理论 地理学 心理学 教育学
2020/8/5
中学地理 课程教学论
三、中学地理课程教学论的学科体系 1、地理课程教学通论 2、地理课程教学论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