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学会看病》教案打印版.doc
《学会看病》教案教学设计
《学会看病》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看病的途径和注意事项,掌握基本的看病流程。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
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增强他们关爱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了解看病的途径:医院、诊所、药店等。
2. 学习看病的注意事项:预约、携带相关证件、了解就诊流程等。
3. 掌握基本的看病流程:挂号、就诊、取药、复诊等。
4. 学习常见疾病的自我判断和初步处理方法。
5. 了解医疗保险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看病的基本流程、注意事项及常见疾病的自我判断和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选择就诊途径、了解就诊流程以及医疗保险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看病的相关知识。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看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利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采用情景模拟,让学生体验看病的流程。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如教材、案例、图片等。
2. 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 准备情景模拟所需的道具和物品。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生病时的常见症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看病。
2. 讲授看病途径:介绍医院、诊所、药店等就诊途径,并讲解各自的特点。
3. 学习看病注意事项:讲解预约、携带证件、了解就诊流程等注意事项。
4. 掌握看病流程:介绍挂号、就诊、取药、复诊等基本流程。
5. 学习常见疾病自我判断与处理:举例讲解常见疾病的症状和初步处理方法。
6. 探讨医疗保险:介绍医疗保险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保险的重要性。
7.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看病情景模拟,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看病途径、注意事项、流程等知识的掌握。
2. 情景模拟:评估学生在模拟过程中的表现,检验实际操作能力。
3.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小学五年级语文《学会看病》原文及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学会看病》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学会如何看病。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关键词句的掌握与分析。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看病流程。
2.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发学生对看病话题的兴趣。
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语气。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停顿等。
3.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
4.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简要复述课文内容,交流感悟。
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分析关键词句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品析。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
2.深入分析课文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看病流程。
3.情境模拟学生分组,模拟看病过程。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给予指导。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五、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家长签字确认。
2.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看病经历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生字词。
在情境模拟环节,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合作意识,但部分学生在表达方面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需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1.深入分析课文教师提问:“课文中,作者去看病的流程是怎样的?”学生回答:“作者先是自己观察病情,然后决定去看病,接着挂号、就诊、拿药。
《学会看病》教案文档
《学会看病》教案文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看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2. 培养学生独立处理健康问题的能力,学会正确寻求医疗帮助。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懂得尊重医疗专业人士。
二、教学内容:1. 看病的基本流程2. 挂号、就诊、取药的注意事项3. 常见病症的自测与自救4. 正确寻求医疗帮助的方法5. 就医的礼仪与道德规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看病的基本流程,常见病症的自测与自救,正确寻求医疗帮助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判断病情,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与医生沟通的有效方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看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2.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独立处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3. 采用角色扮演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分析讲解。
2. 准备小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 准备角色扮演道具,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教案(后续章节待补充):一、教学目标:(略)二、教学内容:(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略)四、教学方法:(略)五、教学准备:(略)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生病的原因,引出看病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介绍看病的基本流程,如挂号、就诊、取药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看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特定话题进行讨论,提高独立处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5. 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模拟看病场景,培养正确的就医观念。
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看病流程和注意事项。
2. 观察身边人的健康状况,尝试提出合适的保健建议。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角色扮演: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如沟通能力、就医礼仪等。
九、教学拓展:1. 邀请医生或医疗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增加学生的医疗知识。
2024年《学会看病》教案(5篇)
2024年《学会看病》教案(5篇)《学会看病》教案篇一1.认识11个生字,学习新词。
2.读好描绘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感受母亲的感情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浓浓的爱子之情。
因为本课是以母亲的口吻写的,学生在理解上有一些差距,所以我把教学的重难点定为:读好描绘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感受母亲的`感情变化,体会浓浓的爱子之情。
在那里我为什么没有用“理解”而用了“读好”这个词呢?〔教参上是“理解”〕怎样样才算是“读好”了呢?我认为读好不仅仅是指读正确、读通顺,还要读出课文的味道,读出情感。
所以我觉得“理解”是“读好”的目的,“读好”是“理解”的前提,“读好”是一种根本的学习方式,这样安排教学就利于学生在读中理解。
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中我期望能站在“生本”的角度,经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运用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学习方法,使自我“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匆匆过客”,教学反思《学会看病》教学反思》。
所以这节课我主要经过“读”与“说”,“读”与“悟”,“读”与“写”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读书、考虑、讨论、交流,以对母亲和儿子的印象为线索贯穿其中,学生每读一次课文,就会对母亲和儿子印象有所改变,直至体会到母亲的感情变化是因为母亲有一颗爱子之心,层层深化,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课后,我觉得课堂上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1.“读”的训练仍不到位。
作为阅读教学,大家都明白“读书是第一要务”,这节课中,我安排了很多时间,也采用了不少形式让学生充分的去读,从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来看,读的效果有了,学生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但没有读好,学生的感情朗读没有到位,课堂上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好好去引导。
2.课堂的深度不够。
在这节课的最终,我安排了一个小练笔,就是让学生把学完这课后的感悟写下来。
说实在的,我很期待孩子们写出多角度的、个性化的感悟。
因为这是情感的升华,是由课内到课外,由文本到生活的一个很好的连接,是课堂的点睛之笔。
《学会看病》教案文档
《学会看病》教案文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看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医疗素养。
2.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在生病时正确寻求帮助。
二、教学内容1. 了解病情:认识常见病症的名称、症状及病因。
2. 看病流程:学习挂号、就诊、取药等环节的注意事项。
3. 健康素养:掌握预防疾病的方法,提高健康素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看病流程。
2.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会正确寻求医疗帮助。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讲解和分析。
2. 准备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 准备情景模拟道具,模拟看病场景。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看病流程和注意事项。
2. 学生能正确识别常见病症,了解其病因和症状。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看病话题的兴趣。
2. 讲解病情:介绍常见病症的名称、症状及病因,让学生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
3. 看病流程:详细讲解挂号、就诊、取药等环节的注意事项,让学生熟悉看病流程。
4. 健康素养:引导学生掌握预防疾病的方法,提高健康素养。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病时正确寻求医疗帮助,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列举出自己在生病时应该采取的行动。
2. 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预防疾病,提高健康素养。
八、情景模拟1. 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模拟看病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正确寻求医疗帮助。
2. 邀请校医或专业人士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看病方法。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家后向家人讲解看病流程和注意事项。
十、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分析教学效果。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完善教学内容。
3. 思考如何在后续教学中继续提高学生的医疗素养和健康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难点解析: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生病时能够正确寻求医疗帮助。
《学会看病》课堂教案设计
《学会看病》课堂教案设计第一章:认识疾病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常见疾病的名称和基本症状。
让学生了解疾病的分类和病因。
1.2 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疾病的名称和基本症状,如感冒、咳嗽、发烧等。
介绍疾病的分类和病因,如传染病、慢性病、遗传病等。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案例等形式展示疾病的相关信息。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疾病的了解和经验。
1.4 教学评估学生能正确回答常见疾病的名称和基本症状。
学生能理解疾病的分类和病因。
第二章:看病的流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看病的流程和步骤。
让学生学会如何与医生沟通和配合。
2.2 教学内容介绍看病的流程和步骤,如挂号、就诊、取药等。
教授如何与医生沟通和配合,如清晰描述症状、回答医生问题等。
2.3 教学方法使用流程图或图解展示看病的流程和步骤。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与医生沟通和配合的场景。
2.4 教学评估学生能正确回答看病的流程和步骤。
学生能展示与医生沟通和配合的能力。
第三章:自我健康管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让学生学会基本的自我健康管理方法。
3.2 教学内容介绍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如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等。
教授基本的自我健康管理方法,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3.3 教学方法使用案例或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我健康管理的方法和经验。
3.4 教学评估学生能理解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学生能展示基本的自我健康管理方法。
第四章: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让学生学会如何预防和治疗疾病。
介绍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如感冒、咳嗽、发烧等。
教授如何预防和治疗疾病,如接种疫苗、及时就医等。
4.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案例等形式展示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相关信息。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了解和经验。
4.4 教学评估学生能正确回答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学生能理解如何预防和治疗疾病。
《学会看病》教案文档
《学会看病》教案文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看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医疗素养。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正确寻求医疗帮助。
二、教学内容:1. 了解病情:认识常见病症的名称、症状及病因。
2. 看病流程:学习挂号、就诊、取药等环节。
3. 注意事项:掌握就诊时需携带的资料、遵守医院规定等。
4. 用药指导:了解药物的分类、作用、不良反应及正确用药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实际看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体验看病流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采用问答法,激发学生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 准备角色扮演道具,如医生、患者等。
3. 准备问答题目,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角色扮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问答、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能力: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等环节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实际案例,引起学生对看病话题的兴趣。
2. 讲解病情:介绍常见病症的名称、症状及病因,让学生了解基础知识。
3. 学习看病流程:讲解挂号、就诊、取药等环节,让学生熟悉看病步骤。
4. 注意事项:讲解就诊时需携带的资料、遵守医院规定等,提醒学生注意细节。
5. 用药指导:介绍药物的分类、作用、不良反应及正确用药方法,引导学生合理用药。
7.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看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方案。
8.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看病流程及注意事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9.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看病过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10. 问答环节: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确保学生掌握看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学会看病》教案文档
《学会看病》教案文档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看病的途径、流程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自我诊断常见病症的能力,提高健康素养。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健康,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看病的基本流程2. 如何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3. 常见病症的自我诊断方法4. 就医注意事项5.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看病的基本流程、选择医生和医院的技巧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学会自我诊断。
3. 小组讨论法:讨论就医注意事项和健康生活方式。
4. 实践活动:模拟看病过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相关教学内容的课件。
2. 案例资料:收集典型的病例资料。
3. 医疗器械:准备一些简单的医疗器械,如体温计、血压计等。
4. 场地:安排一个模拟看病环境的场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看病,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看病的基本流程,如挂号、就诊、检查、取药等。
3. 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如根据病症选择专业医院,了解医生资历等。
4. 分析典型病例,教授学生常见病症的自我诊断方法。
5. 讨论就医注意事项,如就诊时如何向医生描述病情、如何正确用药等。
6.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关注自身健康。
7. 总结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课堂小测验。
8. 实践活动:模拟看病过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9. 课堂反馈: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10.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小测验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看病流程、病症自我诊断和就医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能力:在模拟看病活动中,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正确使用医疗器械、准确描述病情等。
《学会看病》教案
《学会看病》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看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医疗素养。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应对疾病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看病的基本流程2. 挂号、就诊、检查、取药的注意事项3. 常见疾病的自我判断与简单处理4. 正确使用药物的方法5. 就医的交通方式和时间选择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看病的基本流程,常见疾病的自我判断与简单处理。
2.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药物的方法,就医的交通方式和时间选择。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看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正确应对疾病。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药物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 准备药物使用手册,供学生查阅。
3. 准备交通方式查询工具,供学生了解就医交通方式和时间选择。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引起学生对看病话题的兴趣。
2. 讲解看病的基本流程,包括挂号、就诊、检查、取药等环节。
3. 分析常见疾病的自我判断与简单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识别疾病信号。
4. 讲解正确使用药物的方法,强调药物的剂量、用法和注意事项。
5. 介绍就医的交通方式和时间选择,提高学生就医的效率。
6. 开展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看病流程和注意事项。
7. 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模拟就医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七、课后反思:1. 学生对看病流程和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常见疾病自我判断与处理能力的提升。
3. 学生对正确使用药物方法的熟悉程度。
4. 学生对就医交通方式和时间选择的了解。
5. 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调整。
八、评价与反馈: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和收获。
2. 同伴评价:互相评价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的表现。
《学会看病》实用教案
《学会看病》实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看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医疗素养。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教学内容:1. 看病的基本流程:挂号、就诊、检查、取药、复诊等。
2. 看病前的准备:整理病情资料、了解就诊科室、选择合适的时间等。
3. 看病时的注意事项:礼貌待人、准确描述病情、配合医生检查等。
4. 常见疾病的自我判断及急救知识。
5. 正确使用药物,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看病的基本流程、看病前的准备、看病时的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常见疾病的自我判断及急救知识、正确使用药物。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看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正确看病的经验和方法。
3.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模拟看病过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教学分析。
2. 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3. 准备情景模拟道具,如病历本、药品等。
4. 提前与学校卫生室或医院联系,安排课堂实践环节。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现实生活中看病的例子,引发学生对《学会看病》这一主题的兴趣。
2. 讲解看病的基本流程,如挂号、就诊、检查、取药、复诊等,并强调每个环节的重要性。
3. 分析看病前的准备,如何整理病情资料、了解就诊科室、选择合适的时间等,以提高看病效率。
5. 探讨常见疾病的自我判断及急救知识,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和救助。
6. 讲解正确使用药物的知识,包括药物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提高学生安全用药的意识。
7.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彼此看病的经验和心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看病。
8. 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模拟看病过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9.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看病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学会看病》教案
《学会看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看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学会如何挂号、看医生、拿药和复诊。
(3)掌握一些基本的疾病预防和保健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学会看病的正确步骤。
(2)学会如何与医生沟通,获取有效的医疗信息。
(3)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医疗行业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3)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看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如何挂号、看医生、拿药和复诊。
3. 基本的疾病预防和保健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看病的基本流程、挂号、看医生、拿药和复诊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与医生沟通、获取有效的医疗信息。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观察看病的过程,了解基本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2. 实践法:模拟看病的场景,学会挂号、看医生、拿药和复诊。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看病的经验和心得。
4. 讲授法:讲解基本的疾病预防和保健知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具:病历本、药品样本、医疗设备模型等。
2. 材料:病情介绍、看病流程图、健康宣传册等。
3. 场地:教室或模拟诊所。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生病的原因和看病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看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看病的步骤。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模拟看病的场景,学会挂号、看医生、拿药和复诊。
4. 讨论交流:学生分享看病的经验和心得,讨论如何与医生沟通、获取有效的医疗信息。
七、课堂练习:1. 完成看病流程图的填空题。
八、课后作业:1. 观察家人或朋友看病的经历,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疾病预防和保健知识,下节课分享。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看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学生能够与医生有效沟通,获取医疗信息。
十、教学反思: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二、教学内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教学方法:五、教学准备:六、教学过程:七、课堂练习:八、课后作业:九、教学评价:十、教学反思: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如何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看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学会看病》课程教案
《学会看病》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看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就医观念和自我保健意识。
3. 提高学生应对突发疾病和意外情况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看病的基本流程:挂号、就诊、检查、取药、复诊等。
2. 注意事项:如何选择合适的医院和科室,如何向医生准确描述病情,遵守就诊规定等。
3. 自我保健意识:如何预防疾病,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的重要性等。
4. 应对突发疾病和意外情况:如何拨打急救电话,简单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看病的基本流程、注意事项、自我保健意识和应对突发疾病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正确的就医方式和应对突发情况的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
4. 实践操作法:模拟就诊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视频资料和案例。
2. 准备模拟就诊场景所需的道具和器材。
3. 安排合适的医疗机构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看病流程、注意事项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实践操作能力:在模拟就诊场景中,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进程:1. 导言:介绍课程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看病的基本流程:讲解挂号、就诊、检查、取药、复诊等步骤。
3. 注意事项:讲解选择医院、科室,向医生描述病情,遵守就诊规定等。
4. 自我保健意识:讲解预防疾病、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5. 应对突发疾病和意外情况:讲解拨打急救电话、急救措施、心肺复苏等。
6.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正确的就医方式和应对方法。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经验,互相学习。
8. 实践操作:模拟就诊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
《学会看病》课堂教案设计
《学会看病》课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看病的途径和注意事项,提高就医的效率和质量。
2. 培养学生独立处理健康问题的能力,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3.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医疗知识,以便在遇到健康问题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二、教学内容1. 了解常见的看病途径:医院、诊所、药店等。
2. 学习如何挂号、看医生、拿药等基本流程。
3. 掌握看病的注意事项:如就诊前的准备、就诊时的言行举止等。
4. 学习常见疾病的自我判断和初步处理方法。
5. 了解医疗保险的基本知识,如报销流程、报销范围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来了解看病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2. 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就诊场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疾病的自我判断和处理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采用讲授法,讲解医疗保险的基本知识和报销流程。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讲解。
2. 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如医生袍、病历本等。
3. 准备医疗保险的相关资料,如政策文件、报销流程图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看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学生能正确判断常见疾病,并掌握初步处理方法。
3. 学生了解医疗保险的基本知识,能正确解读报销流程和范围。
4. 学生能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提高独立处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平时是如何看病的,引发学生对看病话题的兴趣。
2. 讲解看病途径和注意事项:介绍常见的看病途径,如医院、诊所、药店等,并讲解就诊前的准备、就诊时的言行举止等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提供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看病流程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看病的相关知识。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就诊场景,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加深对看病流程的理解。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常见疾病的自我判断和初步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独立处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学会看病》教案
《学会看病》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看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培养学生独立就医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疾病,保持积极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看病的基本流程:挂号、就诊、检查、取药、复诊等。
2. 注意事项:如何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如何准备就诊材料,就诊过程中的礼貌用语等。
3. 自我防护:如何预防疾病,生病后的自我处理方法,定期体检的重要性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看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难点:如何独立就医和正确面对疾病。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看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情景模拟法:模拟就诊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生病时的经历,分享就医心得。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医疗知识资料,如挂号流程、就诊礼仪等。
2. 准备情景模拟所需的道具和器材,如病历本、挂号牌等。
3. 提前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生病时的经历,引出《学会看病》这一主题。
2. 讲解看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挂号、就诊、检查、取药、复诊等。
3.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就诊场景的模拟,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分组讨论:分享就医心得,讨论看病过程中的困惑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看病流程和注意事项的理解,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七、课堂练习:1. 完成一份关于看病流程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设计一个情景题,让学生模拟独立就医的场景,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八、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看病的注意事项。
2. 拓展阅读:推荐一些关于医疗健康的书籍或文章,让学生加深对疾病防护的了解。
九、评价与反馈: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及时的反馈。
2. 练习结果: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评价,指出错误并给予讲解。
《学会看病》课程教案
《学会看病》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看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就医观念和自我保健意识。
3. 提高学生对医学常识的认知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看病的基本流程:挂号、就诊、检查、取药、复诊等。
2. 注意事项:如何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如何正确描述病情,就诊过程中的礼仪等。
3. 医学常识:人体基本解剖结构、常见疾病的表现及预防。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看病的基本流程、注意事项和医学常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看病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医学常识和就医经验,分享学习心得。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学会看病》课程教材。
2. 课件:看病流程、注意事项、医学常识等。
3. 案例素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看病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学会看病》课程的意义和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看病的基本流程:挂号、就诊、检查、取药、复诊等,强调注意事项。
3. 分析实际案例: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看病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医学常识和就医经验,分享学习心得。
5. 总结与反思:总结课程要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
六、教学活动1. 观看医疗节目: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段的医疗节目,如健康知识讲座、医疗纪录片等,让学生通过观看了解医学知识和看病流程。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医生和病人的角色,模拟看病场景,加深对看病流程和医患沟通的理解。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医院,了解医院的布局、功能和就诊流程,使学生对看病有更直观的认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看病流程和医学常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对就医经验的理解。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医生讲座:邀请医院专业医生为学生讲解医学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2. 健康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健康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医学知识的兴趣。
第二十课学会看病(教案).doc
第二十课《学会看病》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读11个生字,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特殊的母爱。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写迁移,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最近学过的几篇课文里所包含着的浓浓的父母之爱深深地打动着我们。
我想用一首歌曲來表达内心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妈妈的爱》师:母爱的方式也不一样。
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
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师: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学会看病》。
2.板书课题《学会看病》。
二、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正一一怔、土一一坠、奇一一倚、水一一沓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课后田字格屮的字:“蔦”为上中下结构;第十笔是竖折折钩。
“涩”为左右结构;左小右大,不要丢掉右上的点。
(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
3.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
4.理解词语。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nian zhcng sc ta zhui yi die t^n tc打鳶怔住艰涩拖沓坠入倚靠喋喋不休忐忑不安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词语理解:打篤:本文指精神萎靡不振。
喋喋不休:说话没完没了。
雪上加霜:比喻由于另外的原因使祸事加深。
按图索骥: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求好马。
本文是说照样子做。
《学会看病》教案文档
《学会看病》教案文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看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医疗素养。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遇到健康问题时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疾病,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
二、教学内容:1. 了解生病的原因和症状,学会判断是否需要看病。
2. 学习看病的流程,包括挂号、就诊、取药等环节。
3. 掌握看病时与医生的沟通技巧,如如何描述病情、提问等。
5. 学习在生病期间如何照顾自己,如休息、饮食、用药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看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2.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应对生病的情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看病的情景,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采用讲座形式,邀请专业医生讲解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了解生病的原因和症状,学会判断是否需要看病。
2. 第二课时:学习看病的流程,包括挂号、就诊、取药等环节。
3. 第三课时:掌握看病时与医生的沟通技巧,如如何描述病情、提问等。
5. 第五课时:学习在生病期间如何照顾自己,如休息、饮食、用药等。
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列举自己或家人的生病经历,分析看病的流程和沟通技巧。
2. 课堂问答:教师针对所学内容提问,检查学生对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4. 模拟看病: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5.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看病流程、沟通技巧、预防措施等内容。
2. 案例材料:真实或虚构的生病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病情和看病流程。
3. 角色扮演道具:如医生袍、病历本等,用于模拟看病情景。
4. 健康知识手册:提供给学生,用于课后自学和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学会看病
导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激发学生独立面对生活、磨练意志的能力。
导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2、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激发学生独立面对生活、磨练意志的能力。
导学准备:导学案;预学单。
预学单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读熟课文。
2、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导学过程:
一、预学:
1、经典诵读:
2、导入:
师:一位母亲为了让儿子学会看病,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
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位母亲写的这个故事。
板书课题:学会看病
二、互学
1、同桌交流
(1)读读课文中生字所组的词语。
(2)说说读了课文后感受是什么。
2、小组合作
(1)小组交流
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有哪些句子,从这些句子体会到什么?;课文主
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展示点拨:
a、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
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b、说说你画出的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是哪些句子,有什么体会。
A这次,当我又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住了。
①理解“怔住”(愣住了)。
②母亲想到了什么?(应该让儿子自己学会看病了,应该锻炼儿子独立面对疾病。
)
③以前儿子生病,做母亲的是怎样做的?(结合第1、4自然段中的词语了解。
)从后面的文章对话中可以看到儿子对父母极度的依赖。
(分角色读一读。
)
正因为如此,母亲觉得儿子大了,应该自己学会看病了,因此,这位母亲让儿子独自看病的决心更坚定了。
④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责任)
齐读这句话,读出母亲的坚定。
⑤儿子生病发烧了,母亲却让儿子自己去面对疾病,此时你怎样看待这位母亲?(狠心……)
B我的心立刻软了。
①这位母亲为了让儿子独自去看病还告诉了儿子些什么?(口授了张线路图)此时你又怎样评价这位母亲?(尽责)
②即便做到了这些,但看着孩子生病的样子,想着让病中的儿子去经历那复杂的看病过程,仍然心软了。
C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
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
①儿子独自去看病了,此时的母亲心理又有哪些变化?
(后悔→担心→自责)
②导读第21自然段(理解“雪上加霜”、“按图索骥”)。
③理解“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序”。
a 时间一分一分过去了,还是像往常一样流逝着,可对于这位母亲来说,简直是“—”(用一个成语归纳一下“度日如年”)。
b 书上说时间怎样的流动着?(理解“艰涩”)
c 理解“沙漏”(一点一点、一粒一粒坠入我的心房,使人心神不灵,心中不安)。
d 这都是为什么?(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见爱子之深。
e 指名读第22自然段。
深深地“谴责”自己
①理解“谴责”(责任)
②母亲怎样责怪自己的?(想象一下)
③此时,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指名说)
儿子看病回来了,我看着他会怎么样呢?
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儿子看病回来了,他经历了,他学会了,他可以独自面对疾病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考验。
母关也在接受着考验,母亲为了让心爱的孩子得到锻炼,学会自理,她却饱含着担心和痛苦的折磨。
儿子可能还不太明白,妈妈想对他说什么呢?
齐读第27自然段。
c、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
(可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某些现象的看法。
)
三、评学
1、拓展思维,升华情感
(1)、此时你想对文中的人物说点什么呢?
(2)、想想平时你可能也有不理解妈妈的地方,你此时想对你妈妈说些什么呢?
2、小结全文
(1)、师结:是的,爱是一种奉献,爱也是一种责任。
通过学习本文,文中的母亲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被爱是同样的深重。
“学会看病”不仅是我们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是对“母爱”最好报答。
最后,让我们为我们的母亲送上一首歌。
(2)、歌曲《懂你》。
赠送以下资料
年级第周备课教案
备课日期:2016年5月22日使用日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