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6: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所要讲的知识:第一复习天平的使用,第二学会用量筒测物体的体积,第三会用两种仪器测物体的密度。
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为主,目的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测量物体的密度。
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对本节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2)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3)尝试利用密度公式解决生活中普通物体密度的测量。
(4)学会使用量筒测量液体和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进而求出物体的密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使用量筒及密度计算公式测量物体密度的科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学习使用量筒天平测量液体的密度和不规则物体的密度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四、教学难点量筒的使用及数据的处理五、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特点,启发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的教学方法,并配合讲授、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优化,突破重点、难点。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课前准备托盘天平和砝码、水、量筒、石头盐水细线烧杯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体积较大的铁块八、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出示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问:要测这铁块和铜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和铜块的密度?出示盐水问怎样求出盐水的密度?(二)量筒的使用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平,与刻度线垂直。
1、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4篇)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4篇)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11教学目标1、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3、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物理的科学方法。
2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基本熟练了密度的计算以及单位的换算。
2、学生对天平的使用已经了解,但不清楚量筒的使用。
3重点难点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然后利用公式_________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2、量筒的使用完成下面的问题:(1)量筒上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3)?1mL= ____cm3(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3)量筒的分度值(最小测量值)是多少?(4)液体的体积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都可以用量筒来测量,使用时应先观察量筒的_______和________,如右图所示,观察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平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 .4g的位置。
这个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_,密度是___________。
4、测液体密度实验中:⑴ 原理是:ρ=__________⑵ 方法:①用天平测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1 。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__________中一部分,读出___________内液体的__________。
③称出___________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
八年级物理 6.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1、在“测定岩石密度”的实验中,将一块岩石标本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里,当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岩石的质量
为 g。
在量筒中放入水,使水面到达“30”刻度线,再将岩石放入量筒中,水面升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则
岩石的体积为 m3,岩石的密度
为 kg /m3。
2、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测量一种未知液体密度实验的测量结果:已知烧杯与该液体的总质量为130.2g,倒入量筒中的液体体积如图为,烧杯与剩余液体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质量为,该未知液体的密度。
老师提问:怎样用量筒测量漂浮在水面上的不规则木块的体积?。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1)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2)浮力是如何产生的?阿基米德原理是什么?
(3)如何运用浮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布置作业:设计一道关于密度计算的综合性题目,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解答问题。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密度知识,设计一道实验题目,要求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和实验结论等,以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
2.完成课后练习题:根据密度公式,计算以下物质的密度。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和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3)强调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套实验工具和不同物质的样品。
2.学生根据教师所讲解的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
3.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
4.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误差。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一些关于密度计算的练习题,如:“已知某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其密度。”
4.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物理概念和实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4篇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4篇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4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重点:密度的测量难点:密度的测量教具、学具:量筒或量杯,水,盐水和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天平及砝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前面学习质量、密度概念及用天平测量质量的基础上,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习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
二、新课教学(一)规则形状固体物质的体积可以用刻度尺等测量工具来测量,液态物质的体积应该使用量筒来测量,不规则形状固体物质的体积也可以使用量筒来测量。
学生活动:想想做做怎样使用量筒?在学生观察实物的基础上,通过阅读课本,回答课本中提出的几个有关问题,并动手操作,学习使用量筒测量液体和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量筒上的单位刻度多是以毫升(mL),也有一些是用立方厘米(cm3)来标度的。
2、与许多测量仪器(学过的电流表、电压表、天平等)一样,量筒也有它的最大测量值。
实验室中常用的有:50mL、100mL、500mL、1000mL等。
3、量筒的分度值也各不相同,根据你测量精度的要求和被测物的尺度等因素来选择量筒的大小和分度值。
4、视线与液面水平,与刻度线垂直。
5、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不规则固体物质体积的测量,需用量筒或量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6.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3.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测量方法。
4.知识讲解:讲解密度的单位及换算,介绍常见物质的密度值,引导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小组讨论:针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5.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增强课堂参与度。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密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学会使用天平和量筒等工具进行物质密度的测量,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3.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4.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利用数据分析,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
4.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
2.掌握密度公式:推导密度公式,解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3.讲解密度单位:介绍密度的国际单位制,讲解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4.举例说明: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密度值,让学生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此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的好习惯。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如水)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如石块)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有操作欲望,熟练地使用天平、量筒测算物质密度,认真按规则做好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用量筒测量物质的体积。
【教学难点】: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和砝码、量筒、石块、烧杯、水、盐水、细线。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物质的密度?(2)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3)要求出物质的密度需要知道哪些量?教师出示::用天平可以称出物质的质量,对于规则几何体我们用刻度尺就可以测量出它们的体积,要是不规则的几何物体就得需要其他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体积,首先我们学习使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
二、进行新课1、引导学生认知学习目标。
2、讲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出示量筒,介绍量筒。
观察桌上量筒的刻度。
说明: 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3.提问:(1)你所用的量筒的最大刻度(即量程)多大?(2)它每小格(即最小刻度值)为多少mL?观察读出液体的体积?怎样测固体的体积?引导学生讨论得出:(1)测量时量筒应如何放置?(测量时量筒应放平稳);(2)记录数据前应如何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筒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的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凸面相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密度知识的掌握。
五、作业布置
1.基础知识巩固:请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重点加强对密度概念、密度公式及单位换算的掌握。通过此类题目,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形成扎实的理论基础。
例题:计算以下物体的密度,单位为kg/m³。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认真观察、精确测量的习惯。
3.使学生认识到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
1.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冰块浮在水面上、油水分离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引出密度概念。
2.基本概念:讲解密度的定义、公式及单位,让学生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
2.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教学过程: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物体沉浮的原理”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观点。
(3)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决问题。
(4)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分享学习心得。
3.教学过程:
(1)教师讲解密度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介绍密度公式,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计算物质的密度。
(3)讲解密度的单位及其换算方法,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4)教师通过动画、实验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密度对物体沉浮的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探讨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物体沉浮的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数据分析等途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完整版)《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doc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平乡县职教中心张克强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课型新课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知识的体积。
教技能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学过程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方法目的方法。
情感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标2、通过了解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科学技术态度与社会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服务社会。
教学重点学习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从实验原理、仪器使用、实验步骤安排、记录数据到根据数据得出结果对学生进行全面实验能力的训练。
教学用具量筒(或量杯)、石块、细线、盐水、天平和砝码、烧杯(或玻璃杯)、清水、多媒体演示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密度概念ρ=m/V 得出若测ρ就先测回顾密回顾上节课密度m和 V 再算出。
度的概的知识,请同学们叙述学生回答:用天平测质量,用刻度尺测长度,进而算出体念,围一下密度的公式,并说积,密度可得。
绕问题出用符号表示的公式。
进行思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认考、讨识到,只要知道了某一论,体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现物理积,就可以计算出组成从生活这个物体的物质的密中来。
度,也可以说只要测量出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就可以求出它的密度。
回顾上节课如何学生回答:不能,不规则石块、盐水的体积不能用刻度尺测量规则物体的密度。
来测量,如何测量体积呢?引入量筒。
(播放课件)提出问题:如何测量任意形状的小石块和装在杯中的盐水的密度,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呢?合作探究:使学生一、量筒的使用:知道本(一)观察量筒归纳量节知识筒测量液体密度的使的原用方法。
理,(二)使用方法:学生观察本组量筒回答问题:( 1)单位 ml( 2)最大量程进一步(1)、如何测固体(石100ml ,最小分度值为 1 ml( 3)正确读数:量筒中液面呈熟悉测块)体积的方法(学生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凹液面量工具回答)底部相平,与刻度线垂直。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3《测量物质的密度的》教学设计
单元
第六章
课题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适合年级
八年级
主备教师
参与教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
2、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2、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杯;
(3)向烧杯里装入适量的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总;
(4) 将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水的体积v水;
(5)根据密度公式算出水的密度
=m总-m杯/v水
(6)整理器材、放回原处.
【评估方案一和方案二】
方案一的误差较小,方案二中将水倒入量筒中时,烧杯壁上总敷有一些水,导致量筒里水的质量减少,体积偏小,算出的密度值偏大。
方法:溢水法
课后评价与反思
备注
注:本电子备课模板,供各教研组学科备课参考,各组可据学科特点作适当修改,但每组必须统一。教学反思及批注、课后评价与反思可以课后补充。
3、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4.部分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和问题缺乏认识,需要培养他们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不断提高物理学科素养。
2.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密度测量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为实验操作做好准备。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
-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涵盖密度计算、实验操作等方面。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及时反馈,纠正错误。
2.教学方法:
-采用个别辅导、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密度计算和实验操作。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提高课堂练习效果。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密度概念、计算方法、实验操作等要点。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2.教学意图:
-帮助学生பைடு நூலகம்固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1.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兴趣。
-设想:设计一系列引导性问题,鼓励学生提出假设,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验证假设。
2.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直观性。
-设想:使用幻灯片、视频和实物模型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密度的物理意义和实验操作步骤,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创设合作学习环境,促进生生互动和交流。
-通过总结,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6.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3/4
究态度,宽松、愉悦、恬淡的课堂氛围,使探索测定物质密度的实 验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通过实验过程的交流,使学生收益匪浅。 学生们都说,从实验中的发现,通过经历了科学的探究过程从而学 到了物理知识。来自这样的学习过程是深刻的,比那种通过老师讲 和做习题达到理解物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受益更深,更可贵的是有利 于今后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m1,
(3)、将石块轻轻放
入盛满水的烧杯中
(部分水溢出),称
出此时烧杯、石块、
剩余水的总质量 m2,
学生进行讨论
四、步骤:
1、盛有水的量筒中
放一个木块,水面所
对量筒的示数 V1,
2、在木块上放一石
块后木块仍漂浮,水
面所对量筒的示 数
V2
3、将石块从木块上
拿下放入水中,水面
2/4
所对量筒的示数为 V3
计
教 学 反 思
实验方案的产生,使学生沉浸在喜悦之中,他们迫不及待地要 尝试,此时就放手让学生动手去做,让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 案,自己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进行模拟科学家研究的“探索研究”, 教时适时地给予知道、点拨,使实验方案得到实施,使学生的探究 获得成功。
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兴趣,模拟科学家们的认真的探
设计意 图
回顾密度的 概念,围绕 问题进行思 考、讨论, 体现物理从 生活中来。 使学生知道 本节知识的 原理
进一步熟悉 测量工具的 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观 察能力,总 结能力,从 实际操作中 总结量筒的 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的
1/4
三、只有一种测量工具天平-----等体积法 器材:天平(砝码)、水、细线、烧杯大小 两个 用以上器材你能想出几种测石块密度的方 法 小组讨论研究测量方法
《测量物质的密度》精品教案
第六章课题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学会用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3)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通过了解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服务社会。
【教学重点】用量筒测物体的体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观察对比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量筒、小石块、盐水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
故事引入:2021年里约奥运会已经结束,中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期间表现优异,奋勇拼搏,为祖国争得荣誉。
看到运动员领奖的时刻,同学们会不会有这样的疑问,金牌会不会是纯金呢【过渡】从上节课的学习中可知,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要知道一个物体是什么物质做的,就要测量出它的密度,再把测得的密度跟密度表对照一下就知道该物质是什么了。
那么,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二、新课学习【过渡】根据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我们知道密度概念ρ=m/V得出,那么我们如果想要知道一个物体的密度的话,我们就需要先测m和V再算出。
展示规则的形状的图片(如木块等)【过渡】对于具有规则形状的物体来说,方法如下:用天平测质量,用刻度尺测长度,进而算出体积,密度可得。
教师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要测量这个铁块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量怎样测量【过渡】现在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我们能直接去测量金牌的体积吗不能.【过渡】既然不能直接测量,那么我们就需要采用间接的方法,引入量筒。
1、量筒的使用结合课本P117内容,对量筒的使用方法进行归纳。
6.3测量物质密度教学设计
课题【6.3】丈量物质的密度课型新讲课知识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不规则固体的体积2.进一步熟习天平的调理和使用,能较娴熟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教技术和液体的密度学过程在研究丈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目方法量的科学方法,领会占有空间等量代替的方法。
标感情经过认识密度知识与实质生活的联系,提高对物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态度教课要点学惯用天平易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从实验原理、仪器使用、实验步骤安排、记录数据到得出结果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课难点实验能力的训练。
教课器具刻度尺、量筒100ml、天平200g、水、盐水、石块、计算器等教学过程设计教课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情境引入:依据已学概念ρ=回首密度的概1.从阿基米德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的故事引入。
m/V得出方法以下:念,环绕问题2.展现形状规则的长方体铁块,发问:要丈量这个铁用天平测质量,用刻进行思虑、讨块的密度,需要那些仪器?如何丈量?度尺测长度,从而算论,使学生知3.展现随意形状的小石块和装在烧杯中的盐水,提出体积,再依据公式道本节知识的问:可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和求密度。
原理,并经过盐水的密度呢?不可以,体积的丈量不问题顺利的引4.如何丈量小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呢?能够,如何丈量体积入到新课。
呢?引入量筒合作研究:学生察看量筒回答熟习丈量量筒一、量筒的使用:问题:1.单位ml,2.的使用方法,(一)察看量筒回答课本P18页“想一想做做”中的最大批程100ml,最培育学生察看问题。
小分度值为1ml,3.能力、总结能追问:找不一样的学生对同一个量筒中的水的体积读正确读数:量筒中液力,从实质操数,练习正确的读数,同时说明量筒需要估读。
面稳准时,以凹形的作中总结量筒底部为准,且视线要的使用方法。
与凹液面底部相平,与刻度线垂直。
实质操作、读数,理解量筒还需要估读。
(二)指引学生阅读课本,经过议论总结后回答:培育学生的转如何测固体(石块)体积?学生阅读课本在教化思想,认识师的指引下达成口利用等量占有述空间代替的方法进行丈量,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有操作欲望,熟练地使用天平、量筒测算物质密度;
(2)认真按规则做好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学习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从实验原理、仪器使用、实验步骤安排、记录数据到根据数据得出结果对学生进行全面实验能力的训练。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
教师用:天平、量筒、水、盐水、石块、细线、烧杯;
学生用:天平200g 20个、量筒100ml 20个、水、盐水、石块等。
【教学过程】
2、实验演示:把鸡蛋放入清水中会下沉,向水中加盐后,发现鸡蛋会漂浮在盐水面,这里有什么奥秘呢?那我们就来亲自测量一下盐水的密度吧!
温故知新:
三、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引导学生思考:认识了量筒后,那么怎么用量
思维拓展:那么对于密度小于水的物体,
不能自动沉入水底,该如何测量它们的体积呢?
操作后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实验原理:
v m =ρ 二、实验器材:
天平、量筒、水、盐水、石块、细线、烧杯; 三、量筒的使用:会选、会放、会读
四、测量盐水的密度
五、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