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1框法不可违学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5.1法不可违导学案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5.1法不可违导学案

参考答案
自我检测
1.B
2.C
3.A
4.A
5.C
巩固训练:
1.B
2.C
3.D
实践探究:
(1)材料一反映的是行政违法行为,材料二反映的是民事违法行为。

两种违法行为的共同点是:都具有社会危害性,情节较轻,都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2)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5.1法不可违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5.1法不可违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5.1法不可违导学案3、总观上表,归纳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环节:阅读“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这一目,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在全面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我们如何遵章守法?自我检测:1、因个人信息被泄露,不少人都有过被传销、诈骗电话骚扰的经历。

为此,新刑法修正案增加了违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最高可判刑7年的内容。

这体现了()A.公民享有知识产权B.我国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C.公民享有政治权利D.国家对保护公民隐私负有全责2、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罚款;瞿某因醉驾被处拘役,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A.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D.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3、小郑到某县法院工作,第一天接受了以下几个案件,哪一组属于涉嫌犯罪呢?()①周叔叔与邻居发生纠纷,一时恼怒,把对方打成重伤②在某重点文物旅游景点,小赵骑在文物上拍照,并与管理员发生冲突③高三学生小王厌学,经常逃课上网;钱不够就拦路抢劫,被公安机关抓获④王某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出纳,暗地里挪用公款炒股,累计近百万元⑤小米拾到同学的遗失物拒绝归还⑥某培训机构将当地高考状元的照片用作宣传,高考状元找来后,还拒不撤除。

⑦程某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说当地有空不袭击⑧“空怒族”,旅客越来越觉得“不闹不赔”,于是出现乘客殴打机组人员和地勤人员、拦飞机、砸机场等行为。

A①②④B②③④⑤C①④D①③④⑦⑧巩固训练:1、下列关于违法行为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B、应被逮捕判刑的行为才是违法行为C、只有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才是违法行为D、只要有了违法的思想就是违法行为2、按照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可以分为()①民事违法行为②一般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④行政违法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③④3、初中生程某沉迷于网络游戏,为筹措上网费用,偷盗他人财物,结果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法不可违课件新人教版(2)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法不可违课件新人教版(2)

违法
——《著作权法》
谩骂他人视情况严重程度不同具体分析。
轻者属于道德范畴不涉及法律问题。 情节严重的,如给受害人生活、工作带来很大影响,可能就要承
担相应民事责任了。
“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受侵害的公民,有权 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
损失。”
“购买这项服务的消费者作为谩骂活动的主要意图者应当承担相 应的民事责任,而商家提供这项活动,也构成侵权,也需应承担相
假如你的身边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你会怎么做?
想一想,这个案例给了我们 哪些警示?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 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 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盗窃、损毁或者擅自移动 铁路设施、设备、机车车辆配件或者安全标志的。(二)在铁路线路 上放置障碍物,或者故意向列车投掷物品的。(三)在铁路线路、桥 梁、涵洞处挖掘坑穴、采石取沙的。(四)在铁路线路上私设道口或 者平交过道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中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 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 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但是如果把对方打成轻伤,就会受到刑事处罚。
这些材料和图片说明了什么?
研读课本P46—P48页,思考: 1.什么是违法行为? 2. 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类?(举例)
朱某在学校操场捡到苏某丢失的 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院判决取其归还手表。
民事违法行为
我国物权法规定,拾得遗失物,应 当归还失主。
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 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体育馆工作人员多 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他们带走。 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罚。 行政违法行为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扰乱公共 场合秩序的行为,应予以处罚。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1框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新人教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1框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新人教

法不可违一、教学内容分析《法不可违》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公民》的第一框,主要内容是违法无小事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违法无小事”主要分析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违法行为,类别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主要帮助学生了解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理解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本课既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又为下一单元内容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

同时,对学生的初中阶段乃至以后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既维护自己的权益,又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分组合作讨论违法行为的类别、危害和承担的法律责任,分享展示自己的见解,感悟违法行为的危害,认识违法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增强尊法守法的自觉性,提升自主探究、分组讨论、分享展示的技能。

知识与技能:知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明白违法行为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能够区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知道无论是哪种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通过平时的观察与了解,八年级学生社会生活经验不足,生活中很容易受到不法侵害;部分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对违法行为的理解还不深入,学生的守法状态与社会的要求还有差距。

在课堂上,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能力,能够积极主动的分享展示自己的想法,能够在观察、分析中有所感悟,但小组分工合作的方法、展示自己独特见解的能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等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以“让学引思”的课堂教学理念为指引,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在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体系中掌握知识,理解违法行为及其类别;在自主比较、质疑释疑中清楚的分辨不同的违法行为;引领学生在分组讨论、比较分析、分享展示、案例分析等活动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认清自己身边的违法行为,逐步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律信仰,知道法不可违、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自觉远离和抵制违法行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5.1 法不可违 导学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5.1 法不可违 导学案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5.1 法不可违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能区分违法行为的种类。

2.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3.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二、自主预习1.法律是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 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3.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4. 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三、合作探究阅读教材,填写有关违法行为的相关内容。

四、随堂演练1.违法行为是指( )A.被逮捕判刑的 B.违反刑法的行为C.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D.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2.家长和学校应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行为中的( )①旷课、夜不归宿②打架斗殴、辱骂他人③谨慎交友④收听、观看淫秽的音像制品、书刊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3.远离不良诱惑最积极的态度和方法是( )A.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B.专时专用法C.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流心得体会,筑起心理防御的堤坝D.请人监督4.下列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A.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B.违反城市管理法规的行为C.学生未按时交作业的行为D.殴打他人而导致死亡的行为5.八年级(2)班同学学习了“法不可违”的相关知识后,分小组进行了课堂讨论。

同学们的下列发言正确的是( )A.未成年人一旦沾染不良行为,必定会走向违法犯罪道路B.如果违法情节轻微,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C.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D.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受刑罚处罚6.生活在现代社会,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坚持底线思维要求,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

下列选项符合底线思维要求的是( )A.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B.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答案】二、自主预习1.最刚性2.违法行为3.民事行政刑事4.民法三、合作探究四、随堂演练1.C2.A3.C4.B5.C6.C。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 5.1 法不可违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 5.1 法不可违 教案

5.1 法不可违初二政治组教案让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填写表格:(时间5min左右)知识释疑:1、民法:指的是一类民事法律法规,如民法总则、物权法、担保法、合同法、商标法、专利费、组作权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等等2、民事责任:补偿和恢复原状的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3、行政处分: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隶属关系给予有违法失职行为的国家机关公务人员的一种惩罚措施;具体见书本。

知识运用:下列镜头中的行为是何类违法行为?镜头一:生活中经常出现捡到失物据为己有的情况,或者向失主索要报酬。

上述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展示相关法律规定:我国物权法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

——民事违法行为镜头二:我们经常在公众场所看到他人喧闹起哄,扰乱公共秩序。

镜头二扰乱了公共场所的秩序,展示相关法律规定: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应予以处罚。

——行政违法行为镜头三: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新闻里报道持刀抢夺他人财物的事情。

镜头三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展示相关法律规定:我国刑法规定,抢劫他人财物的应判处刑罚。

——刑事违法行为环节三: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展示图片过渡: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身边的这些行为。

思考:想一想,这些行为违法吗?违反了什么法律?属于何类违法行为?了解行政违法行为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具有社会危害性,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举例: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散布谣言、违反交通规则、旅游不文明行为、破坏公物等。

案例分析:镜头一: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却只发收一半货物。

镜头二:未经他人允许,将其照片放到网站使用。

镜头三: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思考:根据你的经验,上述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吗?教师总结:镜头一:触犯合同法,侵犯合法财产权镜头二:侵犯公民的肖像权镜头三:侵犯公民的知识产权——民事违法行为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和财产权(物权、债权、继承权等)。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作业: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法不可违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作业: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法不可违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法不可违课|时|提|要本课时主要讲述了四个重要内容:第一是违法行为的含义;第二是违法行为的分类及区别;第三是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异同点;第四是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预防犯罪。

(背诵用单本小册P102)1.法律的重要性(1)法律作为一种________,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________或方向。

(2)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________。

(3)法律是________的社会规则,________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出于________违反________、法规的规定,危害________的行为。

3.违法行为的分类及区别不同点类别违反法律不同法律责任不同社会危害性不同性质民事违法行为①________ 民事责任④________行政违法行为行政法律规范③______________相对轻微⑥____________刑事违法行为②________ 刑罚处罚⑤________ 犯罪4.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相同点: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2)不同点:违反的法律不同;社会危害性不同;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5.怎样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1)我们要认识______________的危害,自觉__________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________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______________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________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亲爱的同学,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吧!1.法律也是一种社会规则,但它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2.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败力度空前加强,“苍蝇”“老虎”一起打,多位高官落马。

2019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1框 法不可违教案 新人教版

2019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1框 法不可违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重点
违法行为的种类。
教学难点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教 学方法
阅读 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前作业
自读教材,完成基础训练填空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课ຫໍສະໝຸດ 合作交流二次备课(修改人:)

节 一
犯罪嫌疑人杨某某在湖里后埔某网吧上网, 因其盗用他人帐号上网被管理员发现而被赶出网吧, 2005年1月4日, 犯罪嫌疑人杨某某纠集了两名身份不明的男青年到该 网吧为其被赶出 的网吧的事出气, 到网吧后该三人将网吧管理员李某打成轻伤, 将另一管理员黄某的手划伤,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杨某某。
5.1法不可违
课题
法不可违
课时安排
共(1)课时
课程标 准
知道社会秩序的含义,自觉维护规则、遵守法律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的种类, 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 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能力目标: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 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意识, 增强守法观念,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2.从“承担的法律责任”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下列属 于哪种违法行为。
情景一、李某等3人在电影院起哄、打闹、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 他们就是 不听。工作人 员找来民警将这三人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 某等三人警告的处罚。
情景二、 朱某在工厂于是拾到苏某的进口手表, 先说第二天还, 后来又说自己把手 表弄丢失了。苏某 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说表否则赔偿苏某损失350元。
情景三、17岁的中学生赵某, 多次手持三菱挂到, 抢夺9名小学生的财务 , 的赃款4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 一句刑罚判处其有期徒刑。

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1 法不可违教案

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1 法不可违教案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法不可违【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法律规则是人们行为的准绳;知道违法行为的类别;明确身边的行为哪些是违法行为。

2.能力目标:有强烈的法律意识,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具有辨别身边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基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学会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守法公民。

【教学重点】知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违法必然受到法律制裁。

【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教学环节】一、情景导入【多媒体呈现】今天在上学路上,小明遇见几个小青年故意“碰瓷”,被强行要走了二十元钱。

其中一个小伙子还恶狠狠地说:“小子,以后走路长点眼睛。

”另一个小伙子嘲笑道:“我很害怕,你可别去法院告我。

不过,这种小事法律也管不着。

”说完,三个人说笑着扬长而去。

小明是又郁闷,又纳闷?“碰瓷”是违法的事吗?法律到底管什么呀?请同学们一起来解答小明的困惑吧!教师点拨:我们知道违法无小事,违法必定受到法律的制裁。

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遵纪守法应成为我们每个公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谨遵法律要求,积极预防违法犯罪,学会运用法律维护权益,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依法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一)违法无小事活动1 考一考~法律知识我第一【多媒体呈现】问题:(1)上述三幅图片中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你能说出他们违反了什么法律吗?(2)你知道什么是法律吗?要求:小组内探究分享,达成共识后在班级反馈展示。

教师小结: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

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法律,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制》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一框:法不可违 (1)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制》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一框:法不可违 (1)

2017/10/9
15
• •
6、怎样做遵章守法的公民? 答:(1)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 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 (2)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 理的法律规定。 • (3)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 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
(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同学们阅读教材49-50页的探究与分享, 了解我们身边的违法行为。
观看下列图片,了解青少年身边发生的 违法行为。
他们做了什么
这位妇女能 卖烟给这个 小孩吗?
传播谣言违法吗?
家庭暴力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想一想
4. 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 什么的行为? 答: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5、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 答: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 合同义务的违法行为。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一、法不可为
(一)违法无小事
同学们阅读教材46—47页运用你的经验和探究 与分享。思考,学习和生活中哪些事不能做?如果 做了坏事,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观看下列图片,想一想,哪些行为是民 事违法行为?,哪些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哪些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
这是什么违法行为?
知微知著
这是什么违法行为?
这是什么行为?这样的行为可能 仪 表 端 庄 同学们在安静的观看演出 会发展成什么行为? 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 民可以告官
容留吸毒 是什么行 为? 仪 表 端 庄
抢夺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财物是什 么行为?
1. 什么是违法行为? 答: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 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 答: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 法行为。 3.哪两种违法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犯罪是什么 违法行为? 答:(1)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一般 违法行为。 (2)犯罪是刑事违法行为。

法不可违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法不可违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案教与学活动过程个性修改情境导入:第一环节违法无小事活动 1:知法律作用观看视频:球迷小伙冲进球场拥抱梅西观看视频思考评价这位球迷小伙的行为,并谈谈对我们的警示。

总结: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法律禁止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会受到惩罚。

活动2:析违法类别镜头一:6月19日,在浙江宁波,小徐丢了一部苹果7手机,联系上捡到手机的某中年妇女后,对方开口索要2000元酬谢费。

双方见面后,为表达谢意,小徐送上了一筐杨梅,但说最多给500元酬谢费,对方一口回绝,无奈之下小徐报警。

法院判决中年妇女限期归还手机。

总结:行政违法行为的特征镜头二:李某等人在体育馆场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

体育管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不听。

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他他们带走。

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

总结:民事违法行为的特征镜头三:7月2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山东省青岛市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汲斌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汲斌昌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总结:刑事违法行为的特征第二环节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活动3:谣言止于智者观看视频思考:思考:材料中大V属于什么违法行为?你还知道哪些类似行为?小结: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例如:霸座、酒驾、噪音扰民。

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等形式。

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

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活动4:众说纷纭:列举生活中的民事违法行为,思考:以上民事违法行为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小结:民法规定民事权利是公民享有的重要权利。

5.1 法不可违 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5.1 法不可违 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活动七:警惕身边的民事违法行为
学生了解教材P50“探究与分享”
思考:上述行为违法吗?
提示:镜头一:卖方不履行合同约定,根据《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镜头:照相馆侵犯了对方的肖像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①孙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③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④孙某的行为将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5.1 法不可违
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无小事 违法的类别 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
行政违法
刑事违法 犯罪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
思考:上述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提示:是违法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三)各种违法行为的区别
活动四:各种违法行为的区别
(学生阅读教材P48内容及“相关链接”再展示表格)
所属违法类别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违反的法律
承担的法律责任
民事违法行为
相对轻微
民事法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提示:1.因为在工地捡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是偷窃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小勤不懂法,做了法律禁止的事情,即违反了国家的法律。
2.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增强法律意识,学法、知法、守法。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教材习题答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教材习题答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教材习题答案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一课时法不可违(P46·运用你的经验)1.(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参考答案】(1)因为小勤在工地上捡拾铁卡子的行为实际上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触犯了法律,所以才被保安送到派出所。

【参考答案】(2)可以避免。

如果小勤懂得法律,知道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他就不会做违法的事情,从而也就可以避免上述行为的发生。

(P47·探究与分享)2.上述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参考答案】镜头一中朱某捡拾他人遗失的物品拒绝归还,违反了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镜头二中李某等人在公共场合做出不文明行为,扰乱了体育馆的观看秩序,不仅影响和侵害了其他观众的合法权益,还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妨害社会管理,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镜头三中赵某手持利器抢夺他人财物,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

(P49·探究与分享)3.想一想,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做过这些事吗?【参考答案】有或者没有。

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即可。

(P50·探究与分享)4.根据你的经验,上述行为违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上述行为均属于违法行为。

镜头一中卖方收款却只发放一半货物,是能够履行合同义务,但却未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违反了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是典型的违约行为,造成买方损失,应承担违约责任。

我国民法典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栅栏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镜头二中照相馆没有经过他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的顾客的肖像,是侵犯顾客肖像权的行为,应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第1课时《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第1课时《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的民事责任: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 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 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 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行政拘留等。
2
与分享”。 思考:上述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说明理由。 这些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学生回答。 小结:上述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
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 会的行为。
根据所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 违法行为。情景一是民事违法行为,情景二是行政违法行为,情景三是刑事违法 行为。
二、学情分析
青春期的学生开始有主见,但往往又很片面,往往只看到法律约束自己的一 面,却不能认识到法律是正常秩序和自由的必要条件,从而不能自觉遵守法律。 同时,青少年遇事易冲动,又对法律等知识了解不多,法治观念比较淡薄。因此, 有必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法治观念。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法律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的人;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 防微杜渐。 2.能力目标 逐步形成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逐步形成分辨是非的能力。 3.知识目标 知道什么是违法,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及危害,了解治安管理违法行为的含 义、类型和危害;了解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这两种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环节二】违法无小事 (设计意图)在导入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了解什么是违法 及违法行为的分类及危害,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 学生针对导入环节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教师点拨:小勤在工地上捡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这些铁卡子不是别人废 弃或不要的,不是没有主人,小勤这样的行为涉嫌盗窃或非法侵占,是违法的, 所以要被送到派出所。只要我们知道了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 这样的事情就可以避免。 小结: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 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 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 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过渡: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要做到不违法, 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请同学们将教材翻到 47 页,我们来共同完成“探究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法不可违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法不可违学案新人教版

法不可违【学习目标】1、掌握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类别。

2、增强法制观念。

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认清什么是违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

难点: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自主学习】1、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是人们的行为底线。

2、是违法行为。

3、依据其违反的法律,违法行为可分为:、、和。

4、、的情节比较轻微,相对刑事违法行为而言,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小,因而称他们为。

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5、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

6、认识到一般违法的危害,我们应如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课时达标】1.小刚与李明、小群在观看音乐会时大声喧哗、打闹。

他们的行为()A.违反了行政法,应受行政处罚 B.违反了民法,应承担民事责任C.违反了刑法,应受刑事处罚 D.违反了宪法2.高中男生李某(17岁),平时喜欢上网。

有一天在网吧看到旁边一男生好像很有钱。

就尾随其出门,在僻静处拿出水果刀,从该男生处抢得400元。

李某的行为()A.违反了行政法,应受行政处罚 B.违反了民法,应承担民事责任C.违反了刑法,应受刑事处罚 D.不道德行为,应受舆论谴责3.黄某在公园游玩时,掏出小刀,在园内一树上刻下“X X到此一游”几个字,结果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他的行为是()①违纪行为②一般违法行为③犯罪行为④严重违法行为⑤行政违法行为⑥民事违法行为A.① B.③④ C.②⑥ D.②⑤4.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___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A.守规则B.不违法C.遵纪守法D.诚实守信5.违法行为包括()①违反宪法行为②违反《中学生守则》③刑事违法行为④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A.①②③ S.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散播限制新车牌照谣言的某汽车销售员,被拘留十天,因质量问题遭顾客起诉的某装修公司,被责令赔偿损失。

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A.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B.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C.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D.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材料分析题中学生赵小宝,小时因父母溺爱,经常顶撞父母.上学后无心学习,经常旷课、缺交作业,被学校给予记过处分。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法不可违课后习题新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法不可违课后习题新人教版

法不可违知能演练提升1.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 )A.法律守纪律B.法律不违法C.道德守纪律D.道德不违法2.下列关于违法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违法行为就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②违法行为是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③违法行为是指一般违法行为④违法行为危害社会,都要承担法律责任A.①②③B.①④C.①②④D.②④3.下面能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图示是( )4.中学生小强在上体育课时将自己的一台笔记本电脑放在球场边,踢完球忘记带走,被同学小东拾得。

小强得知后要小东归还,但小东却以自己拾得为由拒绝归还。

小东的行为( )①触犯了我国刑法的规定,是犯罪行为②是违法行为,因为他拒绝履行我国民法规定的义务③是不道德的行为④是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④D.②③5.陈某在校不思进取,经常与社会上闲杂人员一起混迹于娱乐场所,动辄殴打他人,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但陈某仍不思悔改。

一日,陈某潜入某商厦盗窃被抓,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5年。

青少年应从陈某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的教训是( )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②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③有错不改必然走上犯罪的道路④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A.①②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6.池某因破坏铁路封闭网被处罚款;翟某因醉驾被判处拘役。

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D.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7.谎报险情、殴打他人等行为违反的是( )A.民法B.治安管理处罚法C.刑法D.宪法8.侵犯他人的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 )A.违宪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民事违法行为D.刑事违法行为9.小强(化名),17岁,原来在学校表现良好,后来由于结识社会青年,开始变得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沉迷于网络游戏。

因无钱上网,小强开始小偷小摸。

一次,小强在公共汽车上行窃时被抓,公安机关依法给予了小强拘留10天的处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不可违
学习目标
1.了解法律的要求、作用。

2.能正确区分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3.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知识解决日常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什么是违法行为?
2.根据违反的法律,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类?
3.怎样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小A和小B周六相约去盐官古镇玩,公交车到站后两人便步行前往景点。

行至风情街附近的十字路口时遇到红灯,此时正好没有车辆和行人通过,小A心想这又不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于是叫上小B一起闯了红灯。

两人到达盐官古镇后玩得很开心,还去占鳌塔看
钱塘江,两人正打算回家的时候,小B捡起石子在占鳌塔下面刻上“到此一游”说:“今天没带相机,这样再过个三年五年,来这里还能看到我们友谊的见证。


(1)小A、小B两人在古镇做了什么?
(2)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小A、小B两人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为什么?
探究活动二:
材料一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

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

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三人带走。

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三人警告的处罚。

材料二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进口名牌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

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或者照价赔偿给苏某。

材料三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抢夺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多元。

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阅读上面材料,完成下面的表格:

三、随堂检测
1.欠债不还、损害别人的名誉、拾到他人遗失物不还等行为,属于( )
A.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B.违反教育法的行为
C.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
D.违反继承法的行为
2.八年级学生小王,一天在外闲逛,听说拨打“119”电话不要钱,于是就用一部公用电话随意拨打了“119”,谎称某地着火。

小王同学的这种行为( )
A.是违法行为
B.是犯罪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
C.是违纪行为,应受到纪律处分
D.不用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王某在公园游玩时,掏出小刀在公园的一棵树上刻下“某某到此一游”几个字,结果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他的行为是( )
A.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
4.球迷孙某在观看中超联赛时,看到泰山队进球,兴奋地跳入场内奔跑,被值勤民警抓获,后被处以拘留10天处罚。

孙某的行为是( )
A.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违宪行为
D.一般违法行为
5.陈某因违犯了法律,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罚金3万。

陈某的违法行为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
B.犯罪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一般违法行为
6.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李某原来表现较好,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后来,他常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来往,变得无心学习,不交作业,经常旷课,有时还偷拿别人的东西,打架斗殴,受到学校的多次教育。

但他不思悔改,又经常在社会上偷盗财物,还参加赌博等,被公安机关拘留,仍屡教不改,后因持刀抢劫,被公安机关抓获。

经法院审理,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1)李某的行为哪些属于违纪?哪些属于违法?哪些属于犯罪?
(2)李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发展过程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
1.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3.(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二、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答案略。

探究活动二:答案略。

三、随堂检测
1.A
2.A
3.C
4.D
5.B
6.(1)不交作业,经常旷课,偷拿同学东西,打架斗殴是违反校纪的行为;在社会上偷盗财物,赌博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持刀抢劫属于犯罪行为。

(2)李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说明一个人如果不学法、不知法就容易学坏,违纪违法,以致犯罪。

违纪、违法、犯罪三者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一个人如果不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不注意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就可能由犯错误发展到违法犯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