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四校联考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卷(word解析版)
沪教版(上海)上册期末化学试卷(word解析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B.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4:7C.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D.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2.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空气中点燃该气体,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上出现水雾,将烧杯倒转过来,向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气体成分不可能是()A.CO B.CH4C.H2和CH4D.H2、CO和CH4 3.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W X Y Z反应前质量g222340反应后质量g240待测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B.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4.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B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C检验H2中混有的CH4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D鉴别H2O2溶液和H2O分别加入二氧化锰A.A B.B C.C D.D5.某有机物6.2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6.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O2CO通入氧气点燃B Cu粉C粉在空气中灼烧C NaCl KNO3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D CaCl2溶液HCl加过量CaCO3粉末,过滤A.A B.B C.C D.D7.科学实验是人类获取科学知识,验证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其中,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很重要,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的烟雾B.CO还原氧化铁,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观察到浅绿色溶液变成蓝色D.向滴有植物油的水中加入洗洁精,振荡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8.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A.A B.B C.C D.D9.实验室中有一瓶气体,它由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用它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对该瓶气体中可能有哪些气体,某同学做了如下判断:a.可能是甲烷b.可能是甲烷和氢气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d.可能是氢气和一氧化碳e.可能是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其中判断正确的个数为()A.1个B.3个C.4个D.5个10.下列一些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A.A B.B C.C D.D11.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C.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D.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干冰,看到U型管中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12.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若增加10 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如图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示意图表示的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常温下一定能发生B.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2.符合下图装置设计意图的有(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②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③说明CO得到氧后的产物是CO2④有效地防止了剧毒的CO对空气的污染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在实验室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点燃B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水,搅拌C除去混在木炭粉中的氧化铜在空气中灼烧D鉴别空气、氮气、氧气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A.A B.B C.C D.D4.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8g,通过足量的炽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其质量增加了9. 6g,则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2. 8gB.4. 4gC.5.2gD.7.2g5.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D.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A 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样品,a中是氯酸钾,b中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B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C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DCO和过量容器中完全A.A B.B C.C D.D 7.下列实验不可行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区分氯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B除去CO2中少量的CO点燃C除去CO中少量的CO2通过足量灼热的炭层D 焊接金属时所用燃料乙炔(化学式C2H2)充分燃烧时的产物检验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一段时间后迅速倒转烧杯并加入澄清石灰水A.A B.B C.C D.D8.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判断: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O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⑤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⑤B.①②⑥C.①③⑥D.①④⑤9.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A.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B.镁在空气中加热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10.分类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重要方法,根据研究目的,采用不同的分类表中进行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类分类标准A 类别一:硅、氧气、铁类别二:二氧化碳、氯化钠、硫酸铜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多少,把纯净物分成单质和化合物.B 类别一:离子、原子核、质子、电子类别二:中子、分子、原子根据粒子能否显电性来分类.C 类别一:铁、铜、镁类別二:水、二氧化碳、氢气类别三:氯化钠根据物质通常情况下存在的状态,可分成固体、气体、液体.D 类别一:试管,蒸发皿类别二:集气瓶、量筒根据仪器能否加热,将仪器分类A.A B.B C.C D.D11.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B.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12.石墨烯是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是目前最薄、的是最坚硬、导电、导热性能最好的材料。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原量:H-1C-12N-14O-16Cl-35.5K-39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9分)1.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根本区别的是()A.食物腐败B.水结成冰C.石蜡熔化D.沙里淘金2.[2024扬州期末]大煮干丝属于淮扬菜系的代表菜之一。
干丝富含钙,补充钙元素可预防()A.骨质疏松B.甲状腺疾病C.侏儒症D.贫血病3.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C.空气中的氧气极易溶于水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5.[2024营口模拟]硫酸钡(BaSO4)被广泛用于医疗机构、核电站、工矿企业等需要核射防护的场所。
已知Ba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硫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6 C.+4 D.+5 6.[2024南宁模拟]被称为“快乐因子”的多巴胺(C8H11O2N)是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
下列关于多巴胺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中含有1个氧分子B.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1C.多巴胺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D.多巴胺由8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7.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下列灭火措施错误的是()A.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浇灭B.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C.图书馆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用湿布盖灭8.铀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浓缩铀具有放射性,会危害人体健康。
如图是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铀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铀235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C.铀235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3D.铀235原子的质量为235 g9.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B.物质丙的化学式是NH3C.在该反应中,甲是单质,乙和丙是化合物D.图示反应属于分解反应10.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①N、②Na+、③、④P2O5、⑤KClO3,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有①④⑤B.表示阳离子的有②③C.④中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D.⑤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1∶311.[2023扬州期中改编]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鉴别:用水鉴别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B.除杂: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C.检验: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气体D.制备:实验室用电解水制备氧气12.[2023福建改编]分别加热等质量的两种样品,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高温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下列有关物质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B.C.D.2.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四个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的数据及处理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相同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D.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固体3.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栄参与反应),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B.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C.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 D.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小4.将2.8 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 )A.3.2 g B.7.6 g C.8.0 g D.15.2 g5.完全燃烧2. 8g某有机物,生成8. 8gCO2和3. 6gH2O。
下列对该有机物的判断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且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B.该有机物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H4D.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6.下列图像对应的关系正确的是A.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B.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 2的情况下,产生O2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C.表示硫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D.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产生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7.将14.6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19610%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19g B.30.1g C.32.2g D.36.2g8.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现象的认识B、对安全的认识①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②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③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③家中天然气泄漏赶紧打开排风扇C、对鉴别除杂方法的认识D、对人物贡献的认识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②除去CO2中少量CO,通入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除去CaO中CaCO3,高温充分煅烧①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②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③张青莲--测定水的组成A.A B.B C.C D.D9.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C.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D.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干冰,看到U型管中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定C.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11.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通常情况下丙是气体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12.下列关于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铁和刚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含碳量不同B.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C.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D.金属钠和铝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铝的原子结构不同13.某同学为研究动物呼吸作用,用下图进行实验。
全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统考卷(附答案)
全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统考卷(附答案)一、单选题1.某同学对CO2、CO、O2和O3四种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原子B.等质量的CO2和O2,含分子数较少的是O2C.CO2、O2中都含有氧分子D.O2、O3分子不相同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A B.B C.C D.D3.从微观入手认识物质的多样性是学习化学必备的素养。
分析变化过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氧化物B.该反应中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发生改变D.该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结合成新的分子4.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A.核外电子层数B.最外层电子数C.核内质子数D.核外电子总数5.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惜水。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提倡使用节水器具C.工业上冷却水重复利用D.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6.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C.是银白色的固体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7.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汞B.氮气C.二氧化碳D.食盐8.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等于16B.该化学反应为分解反应C.丙一定为催化剂D.参加化学反应的甲、乙的质量之比为3:49.下列各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铝 B.金刚石 C.氯化钠 D.水10.下图为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不能得到的信息是()A.氯元素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B.氯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17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D.当时,该粒子符号是二、综合应用题11.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1)用金刚石做成的钻头开采海域“可燃冰”,利用了金刚石的______(填物理性质)。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A.B.C.D.2.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
下表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A.A B.B C.C D.D3.一定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A.木炭B.一氧化碳C.氧化铜D.氧气4.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A.A B.B C.C D.D5.下列图像对应的关系正确的是A.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B.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C.表示硫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D.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产生氧气的质量m 与时间t的关系6.A和B可发生如下反应:3A+2B═A3B2,某学生做了3次该实验(每次均充分反应),反应前A和B的质量和都是l0 g。
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X∶Y的比值可能为()序号反应前A的质量反应前B的质量反应后A3B2的质量①8 g 2 g 6 g② 4 g 6 g 6 g③X g Y g9 gA.1∶1B.2∶1C.1∶4D.3∶27.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8.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CaCO3中加入稀盐酸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C.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D.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9.质量相等的锌、铝、铁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A.锌最多,铁最少B.铝最多,锌最少C.铁最多,铝最少D.三者一样多10.木炭与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杂质不参加反应,不含铜、氧、碳、氢元素)的混合物26.2g,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只有铜和杂质)质量为15.6g,混合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则孔雀石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提示: Cu2(OH)2CO3Δ2CuO +CO2↑+H2O]A.4.8% B.9.6% C.50% D.51.2%11.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g该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将水通电一段时间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D.一定质量的木炭在密闭容器中燃烧2.已知由CuS、CuSO3、Cu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3xB.1-2xC.1-xD.无法计算3.已知某气体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点燃气体,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火焰,烧杯壁上有浑浊出现。
那么对该混合气体成分作出的以下推断中,合理的是()A.可能是H2和CH4B.可能是CO2和COC.一定含有CO2D.一定含有CO4.小希设计如图的实验,并完成下列的操作步骤:①未点燃酒精灯,观察白磷未燃烧②点燃酒精灯片刻,观察到白磷燃烧③熄灭酒精灯,冷却到室温,观察到水位上升到刻度 1 处④点燃酒精灯,剩余的白磷不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灯加热铜丝,白磷燃烧,铜丝变黑,可见白磷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B.操作②中除了观察到白磷燃烧,铜丝也变黑,会使“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结果大于 1/5C.对比①②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D.对比②④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B.一定量的红磷在密封容器中燃烧C.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D.碳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6.下列实验不可行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区分氯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B除去CO2中少量的CO点燃C除去CO中少量的CO2通过足量灼热的炭层D 焊接金属时所用燃料乙炔(化学式C2H2)充分燃烧时的产物检验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一段时间后迅速倒转烧杯并加入澄清石灰水A.A B.B C.C D.D 7.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镁与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C.比较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D.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8.下列示意图与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A.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B.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C.氯化钠的形成D.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9.给量筒内液体读数,开始时仰视读数为29.0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12.3mL,则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A.16.7 mL B.大于16.7 mLC.小于16.7 mL D.无法计算10.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列于下表中。
2022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A4版)
2022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A4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2H B.2H+ C.H2D.2H22、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B.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C.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只含一种分子D.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3、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8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A.1.1g B.2.2 C.4.4g D.5g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t1℃时,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0gC.要将甲溶液的状态由a点转化为b点,可以加适量溶剂D.分别将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均有晶体析出5、如图所示,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闭合电源开关后利用电阻丝放热引燃白磷。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倾斜U型管,若管内液体始终水平,则装置气密性良好B.白磷燃烧时,可观察到右侧管内液面降低C.装置未冷却时,左侧管内液面始终低于1刻度处D.若电阻丝本身消耗氧气生成某种固体,则实验结果偏大6、“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A.熟石灰B.碳酸钾 C.乙醇D.烧碱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8、下列四组溶液,只用紫色石蕊溶液就能鉴别的一组是()A.NaOH KOH HCl B.NaCl NaOH HClC.H2SO4HCl NaOH D.NaCl Na2CO3Na2SO49、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
2022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2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2、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A.丁一定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3、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瑰宝。
下列成语的原意中蕴涵化学变化的是()A.星火燎原B.水滴石穿C.积水成渊D.披荆斩棘4、有一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剩余气体经浓硫酸洗气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符合上述现象的气体组合是()A.H2、CO、CO2B.N2、O2、CO2C.H2、CH4、CO D.H2、CH4、CO25、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D.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6、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
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4 B.+3 C.+2 D.+57、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A.氨水B.汽水C.冰水D.糖水8、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9、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A.Na2CO3和H2B.Na2O和O2C.NaOH和O2 D.Na2CO3和O210、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A.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2B.手于生产氮肥的N2C.用于医疗急救的O2D.用于飞艇的He 11、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12、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A.铁+稀盐酸B.铜+稀盐酸C.银+稀盐酸D.铜+硝酸银溶液13、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A.稀有气体 B.氧气C.二氧化碳 D.氮气14、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生活中节约用水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15、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16..、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8 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g17、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B.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18、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19、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火烧赤壁B.刻舟求剑C.司马光砸缸 D.铁杵磨成针20、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2022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2022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炼铁炉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2、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A.C60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C.金刚石、石墨、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60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火烧赤壁B.刻舟求剑C.司马光砸缸 D.铁杵磨成针4、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时,集气瓶装满水A.用排水法收集O2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C.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D.用排水法收集O25、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用盐酸除铁锈 B.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6、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密度C.挥发性D.可燃性7、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8、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A.H2O B.NaHCO3C.Ca(OH)2D.H3BO39、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到许多含氮的物质,如:N2、NO2、NH3、NO、N2O3、N2O4、NaNO2、NH4NO3,则这八种物质中氮元素显示的化合价共有()A.4种B.5种C.6种D.7种10、下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C.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D.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11、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12、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13、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2022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版】
2022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液体喷出B.污染试剂C.酒精溅出D.读数偏大2、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H ②2NH3③SO2④O ⑤Mg2+⑥2OHˉ⑦H2O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3、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4、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6、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A.硫酸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灭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所以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8、科学家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A.114 B.61 C.175 D.2899、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10、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A .B .C .D .11、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
2022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2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2、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来制取CO2,其中在制取时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为()A.B.C.D.3、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4、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石灰石5、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已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其中有错误的实验步骤是A.①B.②C.③D.④6、向ZnSO4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滤渣,该滤渣中含有的金属是()A.Zn、Fe B.Zn、Cu C.Fe、Cu D.Zn、Fe、Cu 7、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C.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 D.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8、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是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2.49、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
2022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
2022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2.、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8 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g3、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4、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H ②Fe2+③Cu ④P2O5⑤Fe3+⑥NaCl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B.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D.若甲为 10 g、乙为 20 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 30 g 6、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NaOH(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B.CO(CO2):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C.CuO(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D.MgSO4(Na2SO4):溶解,过滤7、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如果滤液显蓝色,则滤渣一定没有CuB.如果滤渣只含一种金属,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三种C.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两种D.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一定含有Ag和Cu8、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2022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精选】
2022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精选】(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2、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A.B.C.D.3、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
推测出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4、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A.Na2CO3和H2B.Na2O和O2C.NaOH和O2 D.Na2CO3和O2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6、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O2B.CO2C.N2D.Ne7、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8、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A.分子的质量变大B.分子的体积变小C.分子的数目减少D.分子的间隙变小9、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属于同种元素 B.甲、乙、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丁中x=8 D.乙表示阴离子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11、关于双氧水制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水的质量不变 B.只有加入二氧化锰才能制得氧气C.液体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变大 D.氧元素全部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12、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1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需要另加其他试剂才能区别的是()A.BaCl2、CuSO4、NaOH、NaCl B.Na2SO4、BaCl2、K2CO3、NaNO3C.FeC13、NaOH、H2SO4、Ba(NO3)2D.MgCl2、NaOH、HCl、Na2SO414、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生活中节约用水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15、云吞面是我国南方的一种小吃,俗称“碱水面”,因其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碱水”(呈碱性的物质)而略带涩味。
2022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最新】
2022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最新】(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A.蔗糖B.花生油 C.面粉D.冰块2、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c代表氧气 B.t2时刻,O2开始产生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取少量液体C.加热液体 D.称取氯化钠4、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纯净物中含有C 、H 元素,不含O 元素B .该反应中2O 和2CO 的质量比为14:11C .该反应中2O 和2H O 的分子数之比为7:6D .该纯净物中C 、H 原子的个数比为1:45、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SiB .AlC .OD .Fe7、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A .浓硫酸B .浓盐酸C .氢氧化钠D .石灰石8、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输氧时,a 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 .输氧时,该装置也能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C .实验室中将该装置装满水收集氧气时,气体从a 导管进入D .实验室中将该装置盛澄清石灰水时,气体从a 导管进入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9、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到许多含氮的物质,如:N2、NO2、NH3、NO 、N2O3、N2O4、NaNO2、NH4NO3,则这八种物质中氮元素显示的化合价共有( )A .4种B .5种C .6种D .7种10、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11、化学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
2022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
2022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C.白磷熄火、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2、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C.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12+1+16×100%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4、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A.分子的质量变大B.分子的体积变小C.分子的数目减少D.分子的间隙变小5、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6、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7、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立即收集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停止加热8、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已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4)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 三 化学(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成绩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一、(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矿石粉碎 B .冰雪融化 C .试管摔碎 D .蜡烛燃烧 2.日本地震造成核电站泄漏所导致的碘-131核辐射,引起国内少数人无知地抢购加碘食盐,其中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A .原子B .离子C .元素D .分子3.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应用于拉制灯丝,有“光明使者”的美誉。
冶炼金属钨常用到白钨矿石,其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 4),钨酸钙中钨(W )的化合价为A .-6B .+4C .+6D . +7 4.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Zn+H 2SO 4=ZnSO 4+H 2↑B .CH 4+2O 2 点燃CO 2+2H 2OC .CaCO 3高温CaO+CO 2↑D .2H 2+O 2点燃2H 2O 5.下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它们都是原子B .它们都属于非金属元素C .它们属于同种元素D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6.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7.将a 、b 、c 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 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 和c 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 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c 没有变化。
则a 、b 、c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学校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密 ………………………………封 …………………………… 线 …………………………………A .c >b >aB .b >a >cC .a >c >bD .b >c >a8.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金刚石,化学方程式为:3CO 2+4Na 一定条件xR + C (金刚石),则x 、R 为A .1;Na 2CO 3B .2;Na 2CO 3C .4;Na 2CO 3D .2;Na 2O 29.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10.2011年5月,台湾传出“毒饮料事件”,一些厂商在饮料中违法添加了“塑化剂”。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4
九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考试号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相对应的位置上。
2.考生答题必须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做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凡不在答题卷上规定的区域内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或用其他笔作答的一律无效。
3.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6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16 Na 23 Cl 35.5 S 32 K 39 Mn 55 Fe 56 Cu 64 Zn 65选择题(共60分)单项选择题(包括30题,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颁布后,各地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空气质量。
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A.控制PM2.5的排放以减少雾霾天气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C.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D.大力植树造林2.网络、报纸等媒体爆料的下列造假事件中,肯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硫磺燃烧来熏蒸粉丝使其变白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C.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 D.用铜粉和锌粉熔合成“黄金”3.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B.S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C.2Mg:“+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D.S2-:“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澄清石灰水B.碘酒C.水银D.盐酸5.人们常说菠菜中富含铁质,这里所说的“铁质”应理解为()A.铁元素B.铁单质 C.铁离子 D.铁原子6.下列有关仪器图示与名称吻合的是()7.向2mL汽水饮料中滴加5~6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颜色将变成()A.紫色B.红色C.无色D.蓝色8.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A.铝B.氧化铁 C.瓷碗D.不锈钢9.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C.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D.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10.下列实验操作图示错误的是()11.鉴别下列物质所使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A.铁和氧化铁——磁铁B.硬水和软水——肥皂水C.铝与铝合金——比较硬度D.氮气与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12.化学家创造出一种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千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期期末四校联考
九年级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成绩
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S-32、O-16、Cu-64、Zn-65
第I 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
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白玉为床,金作马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生活常识
B .物质用途
洗涤剂洗油污——乳化作用 人体缺锌元素——甲状腺肿大 氧气——用做燃料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 .安全常识
D .环境保护
油锅不慎着火——可以盖上锅盖灭火 火灾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减少白色污染——少使用塑料制品 减少酸雨污染——不使用化石燃料
3.硫酸铵的化学式是(N H 4)2S O 4,其中各元素都不存在的化合价是
A .+5
B .-3
C .-2
D .+6
4.甲醛(化学式为CH 2O)是一种对人体有毒害的物质,是室内装饰材料释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一些不法分子为了增强食品耐煮、防腐等能力,不顾人们的身体健康而经常使用的一种添加剂和浸泡剂.国家为此对甲醛的使用进行了严格控制并严厉打击不法行为.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醛中C 、H 、O 的质量比为1:2:1
B .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 .甲醛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分子、氧原子构成的物质
D .甲醛中H 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
5.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合理..
的是
A .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B .乙实验中
C 烧杯中液体变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
C .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 .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能使澄清 变浑浊,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6. 天然水需经净化才能饮用,下面是自来水厂净水流程示意图:
自来水消毒剂吸附过滤沉降加絮凝剂天然水−−−→−−−−−→−→→,常用的絮凝剂是
A. 氯气
B. 活性炭
C. 漂白粉
D. 明矾 7.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