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感恩行为缺失成因的哲学辨析
大学生感恩教育论析
大学生感恩教育论析[摘要]大学生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栋梁,让他们“学会感恩”成了时代和社会对大学生最强烈的呼吁和要求。
本文分析了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揭示了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表现及成因,探讨了实施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感恩感恩教育大学生感恩就是对自己拥有的一切要心怀感念,并从内心自觉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
感恩是道德养成的过程,最终生成一种道德自觉。
感恩教育就是通过教育让学生发现生活中人、事、物的美好和价值,唤起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一种认同和感激,形成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教育活动。
一、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感恩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责任感的重要基础。
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
高校是育人的摇篮,不但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1.感恩教育可以纯洁学生的心灵感恩教育可以唤起学生对人性的思考,纯洁学生的心灵,满足精神上的需求。
感恩教育可以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形成一个和谐而令人愉悦的心境。
会感恩的人,会懂得相互理解、相互关爱,会对生活和对别人心存感激,会领悟关爱的真谛,会生活得更有情趣和更有意义。
2.感恩教育有助于增强教育实效性,实现教育目标“感恩教育”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所开展教育的重要部分。
学校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体现了教育工作者为学生、家长、社会、国家着想的指导方针。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他人的帮助与关心心存感恩,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社会心存感恩,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对大自然心存感恩,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环保意识。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大学生群体中的忘恩负义现象,尽可能避免感恩心缺乏所造成的悲剧,而且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自尊意识和自立意识,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和健全的人格,从而提升其精神境界,完善其生命的意义。
论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感 恩 之 心 的 宣 传 严 重 缺 失 , 些 错 误 的观 念 充 斥 市 场 , 一
价 值 观 也 出 现 多 元 化 的 趋 势 , 如 发 生 在 南 京 的 “ 宇 正 彭
案 ” 很 多 人 不 但 不 知 道 感 恩 , 至 恩 将 仇 报 , 倒 黑 , 甚 颠 白 。这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导 致 部 分 大 学 生 缺 乏 正 确 的价 值 判 断 , 得 大学生 理想 信念模 糊 、 会 责任感 淡 漠 、 使 社 感 恩 行为缺失 。
长 期 以 来 .我 国 的 教 育 理 念 一 直 是 以 应 试 教 育 为 中
关 键 词 :当 代 大 学 生
政 治 教 育
感恩意识
教 育 的重 心集 中在 提 高学 生 的知 识教 育 上 。 学 随
着 市 场 经 济 发 展 对 人 才需 求 的 转 变 和 高 等 教 育 的 大 众 化 , 分 高 校 受 毕 业 生 签 约 率 和 就 业 率 的 驱 使 , 重 视 部 只 课 堂专 业 知 识 , 视 了道 德 教 育 、 感 教 育 和 心 理教 育 。 忽 情 很 多 高 校 对 学 生 的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就 是 开设 大 学 生 思 想 道 德 修 养 的课 程 . 学 习有 关 的 邓 小 平 理 论 、 克 思 基 再 马 本 原理 等必 修 课 程 . 使 高 校 思 想 政 治理 论 课 未 能 充 分 致
从何 而 来 呢 ? 3学 校 教 育 的 忽 视 .
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重 要 内容 。 当今 部 分 大 学 生 感 恩 意 识 淡 漠 , 恩 行 为 缺 失 。 文 从 家 庭 、 会 、 校 及 个 人 等 方 感 本 社 学
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培养
、
大 学 生 感 恩 意 识 的 原 因分 析
1. 家庭 德 育 的 片 面性
1. 社 会 、 国 家 的救 助 之 恩 的 缺 失 对
马克 思 曾经指 出 :“ 在其 现实性上 ,人 是一切 社 会 关 系 的总 和 。 ”个 体 的生 存 和 发展 离 不 开 社 会和 他人 。国家 和社 会 的存 在是 个体 个 人价 值和 社 会价
第6 ・ 期 卷 第1
职 业 时 空
CR R OZON A E HRI E 垮甫
◇
大 学 生感 恩 意 识 缺 失 的 原 因及 培 养
彭 文 武 梁 超 赵 晓军
(. 1 湖南 科 技 经 贸职 业学 院 ,湖 南 衡 阳 2 衡 阳财 经工 业 职业 技 术 学 院 , 湖南 衡 阳 . 4 l0 ; 2 0 9 4 l0 ) 2 8 0 4 0 5 . 0 7 ;3 湖南 工 学 院 ,湖 南 衡 阳 l
摘 要 : 目前 ,部 分 大 学 生 所 表 现 的 冷 漠 和 忘 思 ,令 人 担 忧 。 文 章 剖 析 了 大 学 生 感 恩 意 识 缺 失 的 现 状 与 原 因 , 并 从 家 庭 、 学 校 和 社 会 三 方 面 提 出培 养 大 学 生 感 恩 意 识 的 途 径 。 关键 词 : 大学生 ;感思 意识 ;德 育
值 得 以体 现 的 基 础 。 然 而 ,随 着 社 会 上 - 些 功 利 主 一
当 今 ,中国大多是独 生子女 家庭 ,“ 苦不 能苦 再 孩子 ”的养子理 念 ,使得父母 们不管 经济有多拮 据 , 宁可 勒 紧 自己的 裤带 ,也要让 孩 子在 物质 消费 上跨 越 “ 级阶段 ”而享受 “ 初 小康 生活” 。父母不 仅为子 女 提供 好 的生 活条 件 ,而 且对 他们 的要 求几 乎有 求 必 应 ,使 本来 应 为双 向互 动 的父母 与子 女之 间 的情 感 ,成为 仅是 父母 对子 女 单方面 的付 出 ,在 这 种背 景 下 成 长起来 的 孩子 ,常 常 以 自我 为 中心 ,不太 考 虑 别 人 的感 受 。 而父母 对 孩子 的关 爱更多 地停 留在 物 质层 面 ,很 少涉 及精 神领 域是 孩 子感恩 意识 淡薄 的又一重 要原 因。“ 万般 皆下 品 ,唯有 读书高 ”的成 才 观 ,让 家长 往往 把成 绩 的好坏 作为 衡量 自 己孩 子 是 否进步 的唯一标 准 。孩子处于这 样 的家庭 环境 中 , 不 可避 免地 形成 了不懂 得感 激和 珍惜 ,不愿 意用 自 己的付 出回馈他 人 和社 会 的心理 。
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浅析
优 越 的生活 条件使 这些 孩 子从 小养 成 了以我 为 中心 的意 识, 他们很少站 在他 人立 场上看待问题 , 而只想 自己的需求 是否能得到满足 。因此 , 感恩 意识 的缺乏也就成为了当代许 多大学生身上 出现的教育问题和心理 问题 。 1 . 2父母 自身地位的缺失 作 为当代 大学生的父母 , 他们大多是 出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0年代初 期 和中期 , 从小 经历过艰苦 的生活 。他们在教养孩子方 面存 在着 一种补 偿心 理 , 绝不愿 意让孩子吃 自己曾经吃过 的苦 , 所 以在 “ 再苦不 能苦孩子 ” 思想 观念 的驱 使下 , 总 是极力满 足孩子各方 面的需求 。这就造成 了当代 大学 生中有不少孩 子对大把挥霍父 母的血汗钱感到心安理得 ,对父母为其提 供 的细致周 到的照顾 习以为常 , 如果有一点不如意 , 就 给父 母 以脸 色 , 甚至 以出走 、 自杀相威胁 。父母在 这样的教育观 念下把 自身 的地位下 意识 地降为孩子 的奴隶 ,心甘情愿地 为 自己的孩子付出 , 这样一来造成 了父母 自身地位 的缺失 。 家庭作为学生成长 的重要环境 ,应该是 实施感恩教育 的基本 阵地 ,而我们 当代 大学 生的父母在错误教 育观念影 响下 , 失 去了对孩子感恩教育的最 佳时期 。这是造成 目前大 学生感恩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
大学 生感恩 意识缺 失原 因浅析
刘
( 沈 阳工程 学 院
中图分类号 : G6 4 1 文献标 识码 : A
鑫
辽宁・ 沈阳 1 1 0 1 3 6 )
文章编号 : 1 6 7 2 — 7 8 9 4 ( 2 0 1 3) 2 7 — 0 0 1 9 — 0 2
摘 要 感 恩是 作 为社 会成 员的人所 应 该具 备 的基 本 品 德 ,感恩的心态也是社会 文明发展和人 与人之 间和 睦融洽 的重要因素。 为做好 大学生感恩教育, 本文作者通过访谈 , 从 家庭 、 学校 、 社 会 三个 方 面对 当 前 大 学 生 感 恩 意 识 缺 失 的原 因进 行 了分 析 。 关键词 大学生 感恩 意识 缺失
谈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
谈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代大学生群体感恩意识缺失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吃水不忘挖井人”“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些古训告诉我们的就是要感恩,然而,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今却日渐为当代大学生所遗忘。
如何让大学生成为懂得感恩的人,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1.对父母的养育缺乏感恩之心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如果对父母缺乏关爱敬重之心,那与养狗养马没什么区别的。
然而有些大学生进入高校后,脱离了父母的约束,从高度紧张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便开始追求物质享受,放纵消费,购买高档商品,甚至通宵达旦地上网,沉迷于电脑游戏,荒芜学业。
在面对父母训斥的时候,这些学生不但不知悔改,还嫌父母多事,不懂年轻人的生活,丝毫不体谅父母的感受。
此外,在对389名在校大学生的无记名问卷调查中发现,86.1%的大学生与父母通电话从未问过父母的身体、生活状况;有26.3%的人从未在节假日主动问候父母;有73.8%的人不知道父母生日;有12.7%的人认为赡养父母的责任不应该全部由子女承担。
2.对老师的教育缺乏感恩之心葛洪说:“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意思是开明的老师对我恩重如山,简直胜过了天地的博大,比我的父母付出的还要多啊。
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无不凝结着老师的辛勤劳动,然而现在很多大学生对老师并无感恩之意,上课玩手机、吃东西、说闲话、无视老师的存在时有发生;下课见了老师连招呼都不打,形同陌路已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学生把老师的帮助完全看成理所当然,事后连句“谢谢”都不说;还有些学生由于自己不努力学习导致考试不及格,反而怪老师监考严、出题偏,甚至在网上对老师进行人身攻击。
谈对我国大学生感恩缺失现象的分析及借鉴性思考(一)
谈对我国大学生感恩缺失现象的分析及借鉴性思考(一)论文关键词:中国大学生日本感恩教育感恩意识论文摘要:文章针对最近国内讨论的“中国大学生感恩缺失”的问题,通过分析其必要性、紧迫性、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同时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希望能对我国大学生感恩教育有所启发。
最近报纸、网站都在谈论不少受助大学生对资助者态度冷漠,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活、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缺乏感恩,这种道德感令人担忧。
相比之下,日本感恩教育效果显著,不乏借鉴意义。
一、在中国大学生中推行感恩教育刻不容缓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孕育了感恩的优良传统,但现阶段不少大学生存在功利观念,情感冷漠,把他人的付出看作理所当然,表现出精神“真空”。
这种“忘恩”情绪,正成为高校里的一股暗流,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感恩之心刻不容缓。
1.感恩教育应成为大学道德教育中的一环,使其成为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之一。
当代大学生受经济社会中个人价值的影响,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倾向。
不少大学生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漠然置之;对师长的教诲缺乏感恩之意;对社会的救助毫无感恩之情。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
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懂得尊重他人。
2.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是决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
知道感恩的人受社会欢迎,更容易获得工作和岗位,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大增强。
3.感恩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近年来,不少贫困大学生依靠社会资助和国家助学贷款完成了学业,但一些人毕业后不偿还国家贷款,对学校催交学费不满甚至因此憎恨母校;有些大学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获得出国深造的机会,学成后却毁约不回国。
要增强大学生回报社会的意识,需要对其进行感恩教育。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原因分析我国大学生感恩的缺失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层面来分析。
浅谈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与对策
浅谈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与对策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感恩教育并没有得到重视。
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大学生自我教育都认识不足,同时还有社会大环境都不同程度的导致感恩教育的缺失。
形成缺失的主要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形成原因1.家长对孩子过度娇宠和溺爱,弱化了感恩教育。
从家庭教育层面来看,家长一味注重孩子的成才教育,忽视成人教育。
中国的父母有一种传统意识,认为自己对孩子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
许多家长补偿心理过重,总是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
他们没有按照一个合格社会公民的要求去塑造和培养子女,而是把子女当作实现自己意愿的“私有财产”,在生活上大包大揽,一味地宠爱、溺爱子女,却从不要求子女感知自己付出的爱,感知自己生活的艰辛,也从不要求子女回报。
使本来应为双向互动的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感,成为仅是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爱的“单边行动”。
正因为父母自身对感恩教育的重要性的漠视,势必影响到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
在许多大学生看来,学习是我的天职,感激父母暂时还没想到,这是父母对孩子过度娇宠和溺爱的必然结果。
2.学校教育重视学生升学和就业,忽视感恩教育。
从学校教育层面来看,虽然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主要以学生的升学率、就业率作为衡量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标准,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高校重视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忽视了高校教育的育人功能。
许多大学生表现出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等,都与高校德育工作落实不够,尤其是忽视感恩教育有关。
既然中学感恩教育没有落到实处,高校德育理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
高等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学生“先成人再成才再成功”,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这是高校德育的重点所在,也是感恩教育必须加强的重要原因。
3.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缺失。
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调 查 中显 示大 学 生的孝 心 不尽 如人 意 ,有 2 7 %的 大 学 生 不知道 自己父 母 的生 日。有 3 1 %的大 学 生 只 知道 父 母 其 中一 人 的 生 日 . 8 1 %的大 学 生 称 没 有给 父母 过生 日。 问他们 平 时在 家是 否 有做 家 务 活时 。 有1 1 %大学 生称 自己从来 不做 家务 活 。
感恩 教 育对 大学 生 完整 人格 的 培养 起 着 重要 的作 用 , 它对 德 育功 能 的发挥 , 对 社 会精 神 文 明起 着重 要作 用 。感 恩缺 失 不仅 影响 到 个人 的道 德 修 养。 而 且影 响着 社会 的进 步 。社会 呼唤 感恩 , 感恩 应是 全社 会 的必修课 。 然而 , 作 为 一名 大学 教师 , 笔者 感 到 当代 大学 生 家 庭 感 恩 教 育 和 社 会 感恩 教 育 的 缺 乏 和 不 成
大学 生 中出现 的感恩 缺 失 问题 是在 多 种 因素
学 二年 级 的学 生 。 今 年新 生报 名 时 , 他 自愿 参加 新
生 接 待服 务 , 帮 助 十 几名 新 生 报 名 , 提行李 , 却 只 收 到几 旬“ 谢谢” 。 而且都 是新 生家 长说 的 。王志 的
综 合 作 用下产 生 的 , 我们 必须 从分 析 原 因人 手 。 从 而找 到解 决 问题 的办法 和措施 。
对大学生感恩缺失行为的伦理学探析
230 ) 20 1
心 理 活动 和 外在 行 为 方式 。 感 恩是 发 自内 心 , 于 万 事 、 物 、 人 的感 激 之 情 和 感 对 万 众 恩 之 举 , 超 过 应 尽 的 义务 范 围 和程 度 , 秋 的 《 经 》 “ 它 春 诗 有 投 桃 报李 ” 说 , 人 墨 客 也 有 “ 言 寸 草 心 . 得 三 春 晖 _ 的 [ 2 3 之 文 谁 报 3 l ”
1理 性 地 对 待 竞 争 .
其 他 动 物 的血 液 为 生 , 果 两 昼 夜 不进 食 就会 饿 死 : 只饱 餐 如 一 后 的 蝙 蝠 会把 刚 刚 吸食 的血 液 吐 出一 些 来 喂 食那 些濒 临死 亡 的同 伴 , 管 它们 没有 任 何 亲 属 关 系 。 这 只蝙 蝠 也 会 在 日后 尽 而 毫 不 犹 豫 地 把 自 己吸 食 的血 液 吐 一 些 回馈 其 他 蝙蝠 。 感 恩 具 有 美 德 的价 值 .感 恩 并 不 是 一 般 的 道 德 规 范 .而是 一 种 美 德 感 恩 是 一种 处 世 哲 学 . 种 生 活 态度 。 于 发 现 美并 欣 赏 一 善 美 的 道 德 情操 , 生 活 中 的大 智 慧 。 是 在 中 国文 化 中感 恩 成 为 根 本 价 值 信 念 与 基 本 文 化 立 场 , 是 根 本 的 道德 原 则 。 然而 。 如今 的大 学 生 感 恩之 情 淡 薄 引起 了 很 多 的 社 会 问题 大学 生 感 恩情 感现 状 及 原 因 分析 大学 生感恩 意识 的淡漠 甚至缺 失集 中表现 在 以下 几个方 面 : ( ) 一 漠视 亲情 , 知 感谢 父 母 的 养 育之 恩 。 不 些 大学 生不 懂 得 体 谅 父 母 的辛 劳 .肆 意 挥 霍 父母 的血 汗 钱 。曾 一 时轰 动 校 园 的一 封 《 酸 父 亲 的来 信 》 例证 了个 辛 就 别 大 学 生 近乎 贪 婪 的索 取 。在 有 些 学 生 看 来 , 母 生 我 养 我 , 父 供 我 上 大 学 , 些 都 是 他 们 应 尽 的 责 任 和义 务 , 天经 地义 、 这 是 理 所 当然 的事 .而作 为子 女 和 学 生 理 应 心 安 理 地 享 受 这些 权 利 , 必 感 念 父 母 的 养 育 之 恩 和 辛 勤付 出 , 至 不 珍惜 自己 的 不 甚 身体 , 动辄 自虐 。 训 :身 体 发肤 , 之父 母 ”理 应 爱惜 , 古 “ 受 , 而据
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成因分析
20 .1 耄史博采@ 09 1/
L
f 变化 ,这种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学生
及时实施感恩教育。 所以, 大学生感恩意 的时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 同努力, 才能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其次, 高校基本上没有“ 感恩教育” 的价值取向i 再加上科技至上和技术第
校本课程。多数高校没有开设专 门的感 一的观念使社会 中物的法则悄然替换 了 恩教育课程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中 人的法则 ,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道德 渗透感恩教育的也相对较 少,而感恩教 法则让位于 物质对等交换 的法则。[ 这 2 】 育同专业学科的结合也几乎 为零 ,于是 种状况使 各个组织和 每个人都 关注于 自
一
母谋生的艰辛 ,逐渐形成 了权利意识 强 视 、 广播等等 , 关注 度不高。社会上关 但务感和责任感淡薄的心态。父母 于感恩的专 门刊物和读物相对较少, 】 影
首先, 于高校重科技轻人文、 F h 重专 对子女的娇惯溺爱,使得他们无法形成 视剧中关于感恩题材的也很少,只有感 I
德育上零 分的“ 天之娇子” 。在 多数 高校 权 利无限 , 义务是零。 父母 紧紧盯着 的只 恩 意识 的缺 乏。 的感恩教育 中,没有一套考核 学生感恩 是子女的学 习, 围着 智能转 , 忽略 一切 却 j 导致 大学 生感恩意识缺失的 因素很 l
意识与行为的道德标准体系,不能很好 了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
业轻德育, 德育沦为“ 说起来重要, 干起 感恩情感的空间。 恩的故事才找记者报道,媒体记者也很 l 来次要, 关键时不要” 的错误矛盾。【 F 1h 】 其次是家庭教育的重心失衡。长期 少开专栏挖掘身边的感动故事。 所以, J 置
浅析当代大学生感恩缺失的表现、成因及应对方法
浅析当代大学生感恩缺失的表现、成因及应对方法张彦博 李 凯(沈阳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辽宁沈阳 110136)摘要: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进行感恩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且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还有利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社会日渐开放多元,而学校教育却存在着品德教育不充分,家庭品德引导缺乏等诸多弊端。
为此,高校应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感恩教育,全面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社会职责。
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感恩现状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普遍认同感恩,追求感恩。
但也存在着部分大学生感恩缺失的情况。
本文列举了几种如缺少对自然、生命、父母、亲友、社会、学校等的感恩之情的例子,并针对上述情况对当代部分大学生感恩缺失的表现及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缺失原因分析应对方法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需要他人的帮助,而在接受他人帮助之后,心存感激,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就是感恩。
感恩既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生活智慧。
雨果曾说过“在人生路上,有人帮你是幸运,无人帮你是公正的命运”。
所以应该学会感恩,感恩曾向你伸出援手的每个人,感恩生活所赋予的一切。
一、大学生感恩缺失的表现(一)对自然感恩的缺失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奠基在自然给予的物质基础上。
但面对自然的给予,很多人忽视了对自然的感恩,反而对自然肆意索取,随之而来的是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大学生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本应是提倡环保的生力军,但部分学生对自然环境恶化表现冷漠。
过度使用一次性餐具、乱丢垃圾、滥用塑料制品等行为会加剧环境污染,这是基本常识,但部分大学生却无视这些基本的环保知识。
(二)对生命感恩的缺失生命对任何人都是最为珍贵的。
有的大学生对生命缺乏感恩与敬畏,对生命态度冷漠,视生命如儿戏。
往往会出现一些极端现象,在本该绽放的年龄,却如游戏般了断生命,视生命如玩笑。
对自己尚且如此,更不可能善待生灵感恩生命了。
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浅析
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浅析感恩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衡量现代大学生素养的重要标尺。
然而,感恩教育在当代大学生中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缺失,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透过一些事实内容让受教者了解感恩从而学会感恩,逐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情感,学会感谢身边的人和事物。
1 感恩的缺失1.1 对亲人养育之恩的缺失感恩父母,是衡量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标准。
但是在今天的大学生中,像《卧冰求鲤》典故中王祥那样有孝心的人不多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冷漠和怨恨。
家境好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艰辛,家境差的学生埋怨父母没有给他一个富裕的环境。
道德的偏离直观的反映出当今大学里一些学生身上存在的令人担忧的倾向。
1.2 对老师和学校培育之恩的缺失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这揭示了“师生之恩”情感的美好。
但我们许多学生却缺少对老师的感恩情感,校园里见到老师像不认识一样,课堂上无视老师的存在,我行我素,煲电话,听音乐,讲小话,看课外书、睡大觉等等现象习以为常。
有的学生在网上发匿名帖,责骂甚至侮辱自己的学校和教师,严重缺乏感激的思想和心态。
1.3 对社会、国家及他人帮助之恩的缺失目前,党和政府对教育十分重视,不仅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费用,还有相应的补贴。
在高校建立了助学体系,给高校贫困生减轻了很大的负担,并让所有贫困生都能完成学业。
然而,我们有一部分大学生,在享受着国家和各界的资助之余,对于社会却没有一丝的感恩之心和回报之情,取而代之的是冷漠、抱怨!2 感恩教育缺失原因分析从古至今,感恩本是为人必备的品德,然而在当代大学生这类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却出现了感恩意识缺失的状况,难免让人担忧。
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大学生自身等方面进行分析。
2.1 家庭教育方式的缺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性格的塑造有着首要影响。
在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为人自我、独立意识差方面,家庭教育不到位是极为重要的因素,譬如对孩子过分溺爱。
试论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现状与对策
试论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现状与对策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良莠不齐的信息和道德观念充斥着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甚至动摇着大学生以往正确的价值观,他们缺少感恩之心,缺乏感恩之举,甚至不知道如何表达感恩之意。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匮乏,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通过分析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现状和原因,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重塑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的对策。
标签:感恩意识;教育缺失;德育教育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的道德素养。
其中感恩这一传统美德更是必备的基本道德准则。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应对家庭、社会和他人常怀感恩之心、常表感恩之意、常行感恩之举,才能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但在我国社会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转轨的今天,受不良教育观和社会转型期复杂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淡薄,感恩行为缺失,感恩之意淡薄。
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重塑大学生感恩教育,这不仅是培养道德健全的人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一、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随着社会转型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愈加激烈的社会竞争,加剧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崇尚。
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良莠不齐,种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充斥着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动摇着他们以往正确的价值观。
(一)缺乏对家庭的感恩意识“百善孝为先”,感恩父母、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传统孝道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
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把父母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在校期间大多学生除了跟家里要钱,很少关心家人的健康,甚至因为生活费少而怨恨父母,这些大学生既无感恩意识,更无回报意识,只知受惠和索取。
(二)缺乏社会责任感当前,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有些子女从小以自我为中心,习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亲情友情淡漠,遇事首先考虑自己,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形成扭曲的道德价值观。
【浅析当代大学生感恩行为的缺失及培养】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例子
《【浅析当代大学生感恩行为的缺失及培养】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例子》摘要:大千世界中,万事万物都是我们感恩的对象,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帮助,社会的关爱等等,但是鉴于父母对子女的生育之情,养育之恩和教育之泽,我们首先应该感恩的应该是他们,其具体体现就是对父母的孝,(一)自杀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逐年上升,据有关资料显示,大学生自杀率是同龄人的2-4倍,其中大部分学生自杀只是因为学业不理想,就业压力大,情感失落等,(一)当代大学生对父母的感恩现状首先,多数大学生对父母有较多的了解,能够体会到他们的艰辛感恩作为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已延续有几千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从“卧冰求鲤”的典故到《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床,孝于亲,所当执”的名句;从“孟宗‘哭竹’”的传说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处世信条,其中表达的感恩之情都让我们敬佩至极。
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旧价值观正产生激烈碰撞,当代大学生对感恩的理解与行为方式也存在一定问题,并有愈加严重之势。
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与行为现状,分析大学生感恩意识与行为(尤其对父母)欠缺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就显得异常重要。
一、感恩及感恩父母所谓感恩,就是对于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心理产生认可,并希望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
感恩既有物质因素,也有精神因素。
大千世界中,万事万物都是我们感恩的对象,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帮助,社会的关爱等等,但是鉴于父母对子女的生育之情,养育之恩和教育之泽,我们首先应该感恩的应该是他们,其具体体现就是对父母的孝。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与行为缺失的表现(一)自杀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逐年上升,据有关资料显示,大学生自杀率是同龄人的2-4倍,其中大部分学生自杀只是因为学业不理想,就业压力大,情感失落等。
我们可能不知道自杀者在做出放弃生命的选择时心里都在想些什么,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不是懂得感恩的人。
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及导引思路
古
人云 � "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 " . 经历了五千年历史 文化浸染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知恩图报的民族 , 中华
文 化的骨子里 就有着 " 投我以 木桃 , 报之以 琼瑶 " 的感 恩 情愫 . 然而 ,这个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却日 宝 贵的 亲情 , 友 情 , 师 生情 , 表 现出 一定程 度的 精神 " 真 空 ". 这种现象折射出长期以来我国感恩教育的缺失 . 因 此 , 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今天 , 我们有责任思考这样的问题 � 当代大学生的感 恩意 识为什么如此缺乏 � 如何发挥高校主阵地的作用, 倡导感 恩 ,让大学生学会感恩 , 重新回归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
资 料 � 唤醒 记忆 � 换位思 考等 途径 � 点拨 学生知 恩 � 引导学生 去捕捉日 常生活中 受到的恩惠 � � �培 养学生的道 德情感是 关键 � 感 恩教育 是一种情感活 动 � 实施 感恩教育 要做到 以情动情 � 以情感人 �陶 冶学生的 道德情 感 � 高校的感 恩教育应 通过开展 感恩演 讲 �写感 恩家书 � 感恩征 文等一系 列活动 �引发学 生的认同共 鸣 � 培养学生 的感恩意识 �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 如果 一个学 生时刻意识到 被爱包围 着 � 被情 感温暖 着 �感受 到了来自外 界的关爱 � 同 时又时刻想着去关爱别人 , 他就不会出现 理想信 念模糊 � 价值取向扭 曲 � 社会责任 感缺失 等诸多问题 � 情感教育 能够使感 恩教育 达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 培养学生 的道德情感成为高校感恩教育的关键 � � �让 学生感恩于 行是目的 � 高校实 施感恩 教育目的就是 要培养学 生感恩的 道 德意识 � 让学 生知恩 于心 � 感恩 于行 � 落脚到 行动上 � 让学 生用实际 行动来报 答父母 �回报师 长 �报 效祖国 � 回馈社会 � 要 引 导 学生 在 力 所 能及 的 范 围 内去 报 恩 � 不 能越过社会道 德和法律 许可的范 围 � 要知恩图报 �又要施恩不图报� 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 , 缺乏基本 的感恩意识 意识是人脑 的机能 , 是人脑对客 观存 在的主观反 映。感 恩 意识是社会道德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 中的具体体现 , 是行
对感 恩的理解仅仅 是一知半解 , 并不 透彻 , 甚至走进 了感恩 的
为主体在处理 与他人 、 社会关 系行 为中所体现出来的 比较稳定 的特性或倾 向。个体是否具有感恩意识 , 对于感恩缺失行 为的
感恩 , 自古 以来 即为 中华 民 族美 德而 得 以传颂 。对 于感 恩, 古代圣 贤“ 滴水 之 恩 , 当 涌泉相 报” 、 “ 饮 水不 忘 掘井 人 ” 、
“ 投之 以桃 , 报 之 以李 ” 、 “ 一饭 之恩 , 永世难 忘” 的 至理名 言至
了大学生感恩意识 的淡薄 。由于忽视 了传统 的道德原则 , 他 们
引 言
[ 文章编号]1 6 7 1 - 5 9 1 8 ( 2 0 1 4 ) O 1 — 0 0 1 8 — 0 3 [ 本刊网址]h t t p : / / w w w . h b x b . n e t
后大学 生多为独生子女 , 长期 享受着家 人的关爱 与呵护 , 在他 们心 目中 , 劳动互惠 、 互利的传统价值观念极 为淡化 , 进 而导致
为主体形成正确 的认 知并 内化为 自觉 的 品格 。绝 大多数学 生
、
大学生感恩行为缺失成 因的哲学辨析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 证法认 为 : 个体感恩行 为的变化发展是
受到内外 因素共同作用 影响的结果 。内因是行为变化 的根本 , 外因则是行为变化 的条 件。个体感 恩行为缺失 的 内在 因素是 个体感恩缺失行为变化发展的根 据 , 决定 着该 类行为产生 的可 能性 。个体感恩缺失 行为 的外在 因素则为该 类行 为的形成提 供了外在条件 。一般而言 , 个体 自身 的内在需 求视为感恩行 为 缺失的内因, 社会 为个体提供 的外 在环境而构成 了外 因。在 内 外因的共 同作用下 , 个体感恩缺失行为的产生则成 为可能 。
湖北函授 大学学报 ( 2 0 1 4 ) 第2 7卷 第 1期 大学 生 感 恩ຫໍສະໝຸດ 行 为缺 失 成 因 的哲学 辨 析
胡 道 安
( 宿迁学 院建筑工程系 , 江苏宿迁 2 2 3 8 0 0 )
[ 摘 要] 针对 当 前 大学生感恩行为缺失现 象的扩 大化趋 势 , 本 文从哲文 的角度通过对 此类现 象发 生的 内外 因素 进行 了理性分析 , 并且提 出了相应感恩行为缺 失的教 育途径 , 希望有助于提 高高校学生工作 的教育 管理水平。 [ 关键词 ] 感恩缺 失 ; 成 因; 辨析 [ 中图分类号 】 G 6 4 o [ 文献标识 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卜5 9 1 8 . 2 0 1 4 . 0 1 -0 0 8
在接受帮助或恩惠时 , 心理坦然接受 , 却不怀 感恩之心 , 长此 以 往, 必将受到现行社会规范 的惩戒 。如果 大学生没有树 立道 德
今在深深影响着世 人的言行 。然而 随着 经济的发展 , 城 镇化进
程 的推进 , 人们 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发生着 多元 化的分化 。人 与人之间 的正常沟通与交流被高 楼与金钱所阻碍 , 继 而代之 以 时尚的虚拟空间 的键盘交 流。人与人 之间 的关 系变得 陌生而 冷淡 , 特别是 近年来媒体陆续 出现 的大学 生忘 恩、 负恩报道 , 使 社会 为之动容 , 令教育学者对之反思 。为什么受着 高等教育 的 在校大学生不思学 业、 盲 目攀 比、 追 求物质享 受呢?为什 么大 学生 在校不思 老师的教诲 之恩 , 而对老师 的尽 心尽责 、 无私教 诲视 而不见 , 甚 至肆 意埋 怨 辱骂 老师 呢?为何大 学 生对 于 国 家、 社会 、 学校给予的助学之举不 思感激 , 反 而认 为资助是社会 应尽之责 , 自身却 滋生等靠要 的不 良思想 呢?针对 此类不 良现 象, 本文现从 哲学 的角度对 当前大学生感 恩缺 失行为的成 因进
行理性 的剖析 。
一
意识 , 不能养 成按规行事 的习惯 , 感恩意识则会 丧失基本 的保 障, 感恩失信行为就会 拥有赖 以生存 的空间 。 第二 , 以个人为中心的利 己观 价值观是个 体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 观点 , 是决 定个人 行为 的心理基 础 。在 当前大 学生 中, 价 值观 总体还 是 奋发 努 力、 积极向上 的。但 由于多重 因素的影 响 , 部 分学 生中存在 着 拜金主义 、 享乐主义 、 个人主义等不 良思潮 , 究其根源主要 是 由 于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无经验可 以借 鉴 , 长期处于摸索期 , 在 制 度和法律建设过程 中存 在较 多漏 洞 。社会 上经常 出现 的救 人 反被 诬告的不公现象 , 不仅 冲淡 了人们 的热情 , 而且助 长了感 恩缺失行为的蔓延, 引发 了严重 的人情冷漠危机 , 使得“ 羔羊跪 乳, 乌鸦反 哺” 的传统道 德教育在 现实 面前显 得苍 白无 力。片 面的发展市场经济, 淡化了精神文 明建设 , 导致个人主义 、 拜 金 主义利 己观 的盛行 , 成为 当今 感恩缺失 危机 出现的重要 因素 ; 其次 , 养尊处优 的家庭教育 , 使大学生缺 乏艰 苦奋斗 , 自立 自强 的精神 , 进 而导致 了自我为 中心的行为 。他们对家庭 、 学校 、 社 会要求多而高 , 对 自己要求少而 低 , 一旦个 人欲望未予满足 , 就 会对社会 、 他人心存不满 , 甚至抱怨 、 打击 、 报复, 只 为个人 利益 而舍弃传统美德。 第三 , 错误 的感恩认知 感恩作为社会道德范 畴 , 是 一种 自我的 内在 形成 , 要求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