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对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从工作领域看 , 高职教育培养 的学生主要从事生产 、 技术 、 营 销、 服务等领域的工作 , 他们不仅应当能够从职业 岗位的第一
线起 步 。 胜任一线工作 , 而且还能 够脱 颖而 出, 展示 自己的学 习和工作潜力 , 具备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 的能力 。因此 , 高等 职业 院校机械类专业培养 的学生应是从事机械方 面技术应用 型, 技术技能型 , 熟练操作型 、 具有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高
20 , 3: 4 1 . 0 7 ( )1- 5 1 [] 惠英 . 于五 年 制 高职 数 学课 程 考试 改革 的 思考 【. 苏 4叶 关 J江 】 广 播 电视 大 学学报 , 0 , ) 7 7 . 2 4(: —8 0 67
的“ 灌输式” 的教学方法 , 学生没有 自主性 , 教师只管在讲 台上
讲 得热火朝天 , 可同学们在下 面已昏昏欲睡。
2 课堂上全用媒体播 放。有的教师在尝到多媒 体的甜头 1 后, 便对此奉 若神明 , 于是在一些课上从头 至尾都用多媒体 , 对其它常规媒体不屑一顾 。 在使用多媒体课 件的教学 中, 常有
《 械 设 计基 础 》 程 教 学方 法 及 手段 进行 探 讨 。 机 课 关键词 :高职 机械 设 计 基础 教 学 方法
d i036 6i n10 - 5 4 00O . 9 o 1. 9 .s. 6 8 5. 1.1 2 : 9 s 0 2 0
高等职业教育的 目标 是“ 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 务为宗 旨。 ” 高职教育培养 的学生应 当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 ,扎实系统 的 专业应用知识 , 走上职业 岗位之后还应当具备持续发展能力 。
技 术 与 市 场
毒= 碗 襄 9 膏
雨 磊两瓣
高职机械专业《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探析
零 件 的选择 与专 用零 件 的结构 设计 ;通 过课 程 的学 习 ,
使 学生 具有运 用标 准 、规 范 、手册 和查 阅有 关 技术 资料 的能 力 ,具 有设 计 一 般 简单 零 件 和简 单 机 械 装 置 的能
0教 学 改 革 ’
f … ~ … … ...~~ ,
面 , 随 着 社 会 发 展 与 科 学 技 术 进 步 ,新 技 术 、新 工 艺 不
必 修 的 一 门技 术 基 础 课 ,是 培 养 学 生
具 有 初 步 机 械 设 计 能 力 的 一 门 技 术 基 础 课 程 。 该 课 程 为
机 械 类 各 专 业 学 生 提 供 机 械 设 计 的基 本 知 识 、基 本 理 论
业 生 从业 岗位 要求 不 相适 应 ,理论 教学 与实 践活 动也 不
的 需 要 ,毕 业 生 必
须 获 得 车 工 ( 中
能融 合 。为提 高教 学效 果 ,需要 探 索新 的课 程体 系 ,实
践新 的教学方 法和教学手段 。
一
级 ) 、 数 控 车 工
(中 级 ) 、 加 工 中
.策 略 与 应 用
二 、 课 程 教 学 中 需 注 意 的 环 节
的组 合设 计 、零 件 的材 料 及许 用 应力 、零件 的精 度设 计
及 绘 制零 件 图 时均 不 同程 度上 要 应用 前述 横 向课 程 的 内 容 ,应用 时 有 意不 断提 示 与重 复 ,提 高 学生 综合 应 用 的
面 中 需 注 意 的 环 节进 行 了初 步 探 讨 。 【 键 词】 关 高职 机 械 设 计 基 础 教 学 改 革
孝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是指对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改革,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
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主要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 passively
接受知识。
而项目化教学则是通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项目任务,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
学生需要在项目中进行实际的设计实践,包括设计方案的制定、CAD 绘图、工艺分析等。
通过项目的实践性任务,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并且培养了问题解决和协作能力。
此外,项目化教学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有更多的空间进行创新和发散思维。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项目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中,教师也需要扮演导师的角色,引导学生在项目中进行学习和实践。
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项目成果的评价,来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供指导意见。
通过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项目化教学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这种改革探索可以为高职教育提供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浅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思路
浅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思路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工科院校机械类和机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对学生工程系统训练、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主要课程。
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的机械结构设计,选择常用零件并对其进行强度计算的能力。
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将很大程度地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尤其是专业课的学习。
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与高等职业教育不相适应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思路。
ﻭ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培养目标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大多是面向生产第一线.所以,学生应具有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能力,而不需要象本科生那样,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综合设计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应学生对工程实际中常用机构、零件等知识的学习和结构的拆装等动手能力的培养.ﻭ(2)教学内容及教学时数目前,课程所选用的教材普遍存在内容不符合必须与够用的原则,有的教材重理论分析,轻实际应用,而与工程实际结合的相关内容偏少,且实例少;有的教材则是在本科教材基础上的压缩和删繁就简,而导致所含内容不够或教学时数较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求性教学环节的课时数高于理论教学课时数。
(3)教学方法注入式教学与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不相适应.注入式教学在教育目标上,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往往采用的是单向填鸭式的强制灌输,这样,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4)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的大信息量、**求相互矛盾。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特点是四多,即讲授的机构多、零件多、图表多及设计计算多,仅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陈旧教学手段显然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和知识的。
二、教学的原则及基本思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
本着理论必须与够用及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原则来实施教学。
高职院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院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分析了背景介绍、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首先对《机械基础》课程内容进行了分析,接着探讨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缺点,然后重点讨论了现代教学方法在该课程中的应用,并进行了案例分析。
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结果,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并提出了研究建议。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动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应用研究、内容分析、传统教学、现代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效果评估、结论总结、展望未来、研究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机械基础作为工科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的机械类专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机械基础》课程的内容涉及机械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是学生建立扎实的机械基础知识体系的关键。
传统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实践性操作,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如何改进《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教学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院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以期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能力提供参考。
通过分析课程内容,比较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估,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1.2 研究意义《机械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该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其内容涵盖了机械设备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等,是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
通过对《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机械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对高职类《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看法
对高职类《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看法文/黄立城高职类《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其内容广,难度大,涉及很多抽象的理论知识,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缺乏耐心和兴趣,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本文通过揭示和分析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改进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新思路,以期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理论教学部分的难点及解决办法《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体系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其中理论部分包括: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大部分。
1.机械原理部分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掌握运动副的分类和表示方法,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图解法绘制盘状凸轮机构、齿廓啮合基本定律、设计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基本尺寸以及轮系传动比的计算等。
本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比较抽象,如机构自由度计算中虚约束的判断、平面连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的判定、滚子半径和基圆半径对凸轮轮廓的影响、渐开线性质等。
这些内容学生在学习时既看不到,又摸不着,使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1)讲清重点,突破难点。
教师首先要把握每章的重点难点,并把讲课的重点要放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上,其他部分可以简讲或让学生自学。
(2)启发思维,诱导激励。
课堂教学上可适时采用启发式教学,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
(3)师生互动,鼓励创新。
教师可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讨论,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意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精选习题,贴合实际。
习题应尽可能从各个不同角度涉及到每章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且能与学生所学的专业贴近,特别要增加实用性、实践性的内容和习题。
(5)动画演示,增强效果。
运用动画、影片等手段把难以理解的概念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
如在讲解齿轮根切时,通过动画演示后,使根切现象非常直观,从而避免了学生因为理解不了而引起的厌学心理。
《机械设计基础》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思考
《机械设计基础》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思考【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机械设计基础》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展开讨论。
在我们首先介绍了该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接着,正文部分分别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评价方式与方法等方面展开探讨。
在我们总结了这些内容,并指出了在高职院校教学中《机械设计基础》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和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推动机械设计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高职院校、教学思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评价方式、结论。
1. 引言1.1 引言《机械设计基础》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评价方式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高职院校的相关教师提供一些教学思考和借鉴。
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方面,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明确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确保教学目标能够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方面,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也至关重要,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实践教学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实践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提高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评价方式与方法方面,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实际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探讨和思考,可以更好地指导高职院校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更多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
2. 正文2.1 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堂教学方法[论文]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堂教学方法探索摘要:本文主要从围绕一条主线开展教学对《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调整书上所编章节的顺序。
上半部分以常见的往复式四冲程内燃机作为教学主线;下半部分以减速器作为教学主线。
关键词:机械设计;教学内容;教学主线。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
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各种常用机构及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条件及与本课程有关的标准、规范,选用机构及零件类型,并能对机构的运动、零件工作能力进行简单的校核,从而具有设计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对这门课程的教学,主要作了以下探索。
一、合理安排各章顺序开展教学由于机《械设计基础》所介绍的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众多,为了不使学生感到“繁杂”,合理安排各章顺序是很重要的。
“轴”在机《械设计基础》中是很重要的一章,轴的设计涉及到轴上的所有零部件。
如联轴器为标准零部件,在选择时,其轴孔直径影响到轴的最小直径;齿轮的尺寸影响到齿轮所在位置处转子的直径;在进行轴的结构设计时,轴上传动零部件的受力情况,影响到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型式的选择,进而影响支承所在位置处轴的直径及轴的结构。
因此笔者在讲授时,将“轴”的内容安排在最后讲。
先介绍各种联接、传动及支承零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设计,然后通过介绍“轴”的设计,将各种联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带传动、滚动轴承及滑动轴承等零部件综合在一起。
这样做容易使学生感到系统性强、条理清晰。
二、围绕一条主线开展教学任何一门知识都具有系统性,《机械设计基础》亦如此。
因此课堂教学应围绕一定的主线展开。
《机械设计基础》上半部分主要介绍了三大类常用机构: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其中各类机构又可划分为很多种类。
由于种类众多,容易使学生感到内容繁杂。
为了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各类常用机构,在讲解时以常见的往复式四冲程内燃机作为这一部分的教学背景或主线。
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基础》课教学方法探讨
提 高学 生 的思 维 能 力 , 技 能 培 养 和 素 质 培 养 相 结 合 。 牢 学 使 打 生 的专 业 基 础 , 而 既 改善 课 程 的 教 学 效 果 , 完 善 学 生 的学 从 又 习能 力 。 《 械基 础 》 程 教 学 中思 维 模 式 开 发 的 原 则 如 下 : 1 以 机 课 () 对 具 体 学 生 群 的 具 体 分 析 为 基 础 ;2 以课 程 教 学 过 程 为 基 本 () 载 体 ; 3 以 开 拓 性 的 课 程 教 学 方 式 为 途 径 ; 4 以课 程 教 学 效 () () 果 和 学 生 素 质 培 养 为评 价 标 准 。 《 械 基 础 》 程 教 学 中 思 维 模 式 开 发 的 目 的如 下 : 1 探 机 课 () 索 《 械 基 础 》 程 新 的 教 学 方 式 ; 2 强 化 课 程 教 学 的 实 际 效 机 课 () 果 ;3 改进 学生 的思 维 模 式 , () 为专 业学 习奠 定 基 础 。 二 、 维 模 式 开 发 的 具体 实 施 方 法 思 1变化 性 和 灵 活 性 思 维模 式 的 开 发 途 径 。教 师 对 学 生 变 . 化性 和灵 活 性 思 维 模 式 的开 发 . 要 利 用 课 程 的 习题 进 行 , 主 通 过 一 题 多 变 , 括 题 型 变换 、 件 变 换 两 种 形 式 , 断 使 学 生 包 条 不 转 换 对 同一 问题 的观 察 和 认 知 角度 。以习 题 “ 传 动 的工 作 原 带 理 ” 例 。 师 可 设 计 选 择 题 如 : 传 动 主 要 是 依 靠 来 传 递 运 为 教 带 动 和动 力 ( A) 和 两 轮 接 触 面 之 间 的 正 压 力 ( ) 的 紧 边 拉 ( 带 B带 力 ( ) 和 两 轮 接 触 面 之 间 的 摩 擦 力 ( 带 松 边 拉 力 ) 可 设 C带 D) ; 计 填 空 题 如 : 传 动 主要 依 靠 传 递 运 动 和 动 力 : 设 计 为 判 断 带 可 题如 : 带传 动 主要 依 靠 带 的拉 力 来 传 递 运 动 和 动力 。 然 习 题 虽 的 三 种 题 型 能 达 到 相 同 的 教 学 效 果 ,但 是 不 同题 型对 学 生 思 维 方法 的要 求 却不 尽 相 同 。 择题 侧 重 于培 养 学 生 的求 同性 和 选 排 异 性 思 维 : 空 题 侧 重 于完 善 学 生 的 逻辑 性 思 维 : 断题 侧 填 判 重 于强 化 学 生 的辨 析性 思 维 。由此 可 以 看 出 , 理 地 利用 习题 , 合 通 过简 单 的 题 型 变化 , 学 生 思 维 模 式 的 培养 能 取 得 不 同 的效 对 果 , 以开 发学 生 变 化 性和 灵 活性 的思 维模 式 。同样 , 换 同一 可 变 习题 的 前 后条 件 , 学 生思 维模 式 的培 养也 有 一 定 的效 果 。 对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项目教学探讨
斑 学
级 号
总得分 分值
得分
模 型 ,i= J铆辅 系 的功 第二阶段:轴承的选择 f 用、 点, 特 明确 设 计 内 容 和 基 本 步骤 第三阶段:轴上零件定位和固定
其 次 , 据 班 级 人 根
总得分
息得分
数 的多 少将学 生 分成 技能训练评估记录 若干个df , 组 5 6  ̄l每 l - 技能训练评估等级:优秀 ( 0分)口 良好 ( ≥9 ≥踟 分)口 学 生 , 意 彳 小 组 )注 F 股 ‘ 0 )口 及格 ( 0分)口 ≥7 分 ≥6 内 形 成 优 互 补 , 个 铒 不及格 ( 0分)口 <6 小组 白已选 定 组 } . ∈ 教 帅 置 任 务 时 , 仃 务 将 指导教师簦宇: 日期 书 及 不 同 的 数 据 肓 接 F发 至小 绀 长 , 由小 组 长根据 每 位学 生 的 特 长 , 竹: 号核 成 绩 (0 )期 术 考试 成 绩 (0 )真 正 5% + 5% , 合珲 地 分 仃 务 1 到 难 或 以解 决 的 问 体 现 “ 力 本 位 ” 育思 想 。 遇 能 教 题时 , 小 组 长 负责 召集组 员 讨论 , 时 向 老 师 及 其 中 技 能 成绩 由学 生 完 成 的项 目任 务 来 评 清教 。 定 , 仅 号查学 生 足 否达 到 r学 ) 标 , 成规 不 Jj 完 f 22引 导 : . #自己 没计 定 的 设 汁说 明 斗及 网纸 , 5 考 杏学 生 的学 习 此 阶 段 , 们 伍教 师腑 讲 授 轴 、 度 校 核 能 力 、 作 态 度 以 及团 队 协 作 能 力 。 一 强 T 具体 计 价方 以 及轴 系钻 构 设 汁 等 卡关 论 知 识 使 学 生 具 法 如 表 2所示 格 式 ,不 『 任 务 评 定 内 容有 所 ¨ 司的 备完战任务的理论 知识和技能 ,并对设计 步骤 区 别 教 师 评 价 时 要注 对 学 生 的 圳对 待 , 有 昕 了所 ; 牮 办 面 ,教 师 的 角 色 _要 是 引 导 避 免 下篇 ・ ,鼓 励 学 生 充 分 发挥 自己 的 团结 丰 律 协 助 者 , 助 学生 为 完 协作 和 创新 能 力 ,对 不 足之 处 从 欣 赏 的 角 度 给 帮 成 项 日而 7展 n主件 地 学 r 肯定, 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激 、 总结 习 ,对学 生存 学 习 中所 需 要 的 知 识和 技 能 加 以辅 通过项 目教学法讲授 《 机械 设计基础 , 将 导, 供意 见, 发他 仃学 提 激 】 论 与实践l 仃机地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树 立项 习 新知 识 的 主动 性 ,鼓 励 目意 I使学牛在兴趣 中学 , 探索中 , , 注重
高职机电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现状与对策探索
高职机电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现状与对策探索1. 引言1.1 课程设计教学的重要性课程设计教学在高职机电专业中具有重要性,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技术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作为高职机电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课程设计教学更是至关重要。
通过设计课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机械产品设计的技术要求,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程设计教学也是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能够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和提升。
关注和重视高职机电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的重要性,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机械设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2 高职机电专业的特点1. 实用性强:高职机电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注重与实际工程应用的结合,培养学生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接触到大量的实际案例和项目,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2. 技术性强:高职机电专业涵盖了丰富的工程技术知识,学生需要掌握各种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电气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这种技术性的特点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各种相关岗位的工作。
4. 职业性强:高职机电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更容易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就业率较高。
专业性强、技术性高是其职业性强的重要体现。
高职机电专业学生毕业后多被用人单位认可,这也是吸引学生选择该专业的因素之一。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意义是本课题的核心,通过对高职机电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现状的分析和对策探索,旨在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对教育教学工作做出有效的改进。
具体来说,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 深入了解当前高职机电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现状,掌握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等方面的特点和问题,为今后的改进提供客观的依据。
2. 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找出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症结所在,为制定有效的对策提供理论支撑。
高职新课程标准《机械基础》教学方法探讨
高职新课程标准《机械基础》教学方法探讨【摘要】随着高职新课程标准《机械基础》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讨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焦点。
本文首先通过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分析,讨论了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
接着从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的角度,探讨了如何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文章还强调了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学生评价和教师反思的必要性。
结尾部分指出了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不断探索创新适应新课程标准以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掌握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职新课程标准,《机械基础》,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学生评价,教师反思,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探索创新,学生素质提升。
1. 引言1.1 高职新课程标准《机械基础》教学方法探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高职教育在培养实用型人才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为学生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为他们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
在新的高职新课程标准下,《机械基础》的教学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以适应新的教育需求。
本文将对《机械基础》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分析、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学生评价与教师反思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不断探索创新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和发展。
2. 正文2.1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分析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分析是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设定教学目标,可以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应当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检验性,同时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学目标需要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定。
浅析《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浅析《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机械设计基础》在教学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从理论性、系统性很强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向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过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学好《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提高课堂效率,通过教学得出一些经验。
标签: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性;系统性;效率《机械设计基础》主要研究的对象为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及一般工作条件下和常用参数范围内的通用零部件,研究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运动和动力性能、基本设计理论、计算方法,以及一些零部件的选用和维护。
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综合应用各先修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生产知识,解决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的分析和设计问题。
善用适当教学方法,发掘学生自主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大量的定义、公式、原理、计算等,这些内容都需要记忆,而且都非常枯燥乏味。
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至关重要。
1.创设情境法。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不妨有目的创设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
一般地,教师通过联系生活经验或具体事例来创设情境,可活跃课堂气氛,兴奋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求知的欲望。
比如,讲到螺纹连接的预紧与防松时,就讲到自己的亲身经历,新买的自行车,骑的时候突然脚踏板掉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借此讲到螺纹的预紧与防松。
又如,讲到棘轮机构时,可向学生提出问题。
为什么脚踩自行车踏板向前行驶,而反转踏板时,自行车却不反向行驶而由于惯性作用继续向前,并且车后轴还有响声?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再如,带传动中为什么会出现带轮转动而传动带不动的这种现象呢?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寻找生活中是否见过这种情况,这个生活当中的例子会让学生产生很大的兴趣想弄明白怎么回事。
借此讲解这种现象称之为打滑,然后告诉学生打滑产生的原因,以及打滑对机械传动的利害。
2.温故知新法。
利用课前几分钟,对上一个章节所学内容简要回顾一遍,以便承上启下。
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习兴趣遥 在课堂教学上袁 教师可以直接给出公式袁
让学生会用这个公式即可袁 减少理论知识的推导计 算袁 强调应用袁 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一种有 效的教学方式遥 2.4 实践教学改革
理论教学是先导袁 实践教学是关键遥 这几年高 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形势良好袁 企业看中的就是毕业 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袁 到岗后经过简单培训即可 胜任工作袁 所以实践教学是教学改革中的重中之 重遥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和课程设计遥 其中课程 设计是提高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首个环节袁 也是学 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初次尝试遥 教师应在课堂上讲清 楚课程设计的步骤和做法袁 引导学生自行计算袁 同 时还必须注意学生学习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差异遥 3 结论
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进行技术改造打下基础遥 高职 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袁 它要求适度弱化理论知 识袁 强化实践操作能力遥 为此袁 笔者对高职院校 叶 机械设计基础曳 课程教学做一探讨遥 1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教学方面
高职教育在教育层次上仍属于高等教育袁 但是 生源素质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袁 因此袁 对于高职教 育的理论教学要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袁 选用的教材 在内容组织尧 编排方面袁 对理论性较强的章节应进 行适当删减和弱化遥 目前袁 部分教师似乎只注重对 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袁 致使后期 的课程及毕业设计不知从何下手曰 在工作中袁 不善 于理论联系实际袁 导致应用操作不合理甚至发生重 大错误[1]遥 但目前由于高职院校缺少相应的实验设 备袁 课程实验和理论教学不同步袁 实验效果不佳[2]遥 1.2 学生学习兴趣不够
DOI院10.3969/j.issn.1674-9146.2014.05.039
叶 机械设计基础曳 是机械类各个专业的一门主 干课程袁 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遥 该课程的主要任 务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具有应用受力分析和材料的受
谈中职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知识文库 第23期72 谈中职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法陈 黛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对口高考必考的专业课,具有涵盖面广,知识量大,章节联系松散,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理解、记忆内容多等特点。
高考更侧重于考察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此,我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思考,以期能在课堂上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重视新课引入新课引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教师对新课引入做得好,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主动地获取知识。
1.实践引入法引入新课需要精心设计,根据需要,可把实践中的问题先提出来,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揭示主题,立即把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引向对问题的探讨。
例如,在讲解《螺纹的种类及应用》时,可以这样引入:一般用手拧紧螺栓,顺时针拧就能拧紧螺栓,可液化气钢瓶要逆时针才能拧紧,这是为什么?家里安装水管接水龙头时,要在接口处裹上一层白色的密封绳,才不漏水,这又是为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今天要学的章节《螺纹的种类及应用》中。
再比如,在讲述《链传动的类型和应用特点》时,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都蹬过自行车,如果自行车的链条掉了,我们还能蹬吗?肯定不行,因为没有链条,就没法把动力传到轮子上了,可为什么链条会掉呢?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链传动的类型和应用特点》。
2.复习引入法复习上一次课的内容后引入新课,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而且有助于知识的连续和延伸。
例如,学完齿轮传动后,进入轮系的学习,可以这样复习和引入:齿轮传动有很多优点,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机械传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齿轮传动有哪些优点。
如果只有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进行传动,那么它能实现的传动比和传递的距离是有限的,如果要实现大的传动比和较远的距离,一对齿轮的外廓尺寸将会很大,假如增加齿轮的数目,既能满足传动要求,又能使结构紧凑,像这种由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称为轮系。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轮系》。
二、以兴趣为先导,突出专业特色合理地选择课程设计题目的确十分重要。
关于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关于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摘要: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涉及知识面宽,理论性强,与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着重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论文关键词:高职;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法《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工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设计能力、创造能力、工程意识训练的主要课程,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用性,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程教学和学生日后从事设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但是该课程涉及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液压气压传动等多方面内容,知识面宽,理论性强,而学生对这些知识和理论却很生疏。
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为此,笔者着重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一、帮助学生建立总体的知识框架在几年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有感触,该课程由于理论性过强,实践性缺乏,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难以建立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难以将各章节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鉴于此,教师在讲解本课程每一章节前,首先应让学生对要讲到的知识结构体系有一个系统的总体认识,强调每一章节之间的联系及其应用,以及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应着重讲哪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其次,应在实践能力方面对学生提出设计构思和设计技能的总体要求等,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好本课程的特点,帮助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建立一个总体的知识框架。
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及挂图,通过在课堂中演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比较短的,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会引起他们的思维疲劳甚至厌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探讨1卓越工程师培养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目标要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落实我国教育改革和人才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其目的在于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才强国战略提供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保障。
高等学校作为工程教育的高地,在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
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长期以来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新的弊端,在面临工程实际问题的时候,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因此,目前高教界正在积极探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2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现状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具有涉及知识面广、理论联系实践的特点,主要由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三个环节组成。
以我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为例,理论教学依然以教师多媒体讲授为主,主要原因:①多媒体图文并茂,动画、视频丰富;②教师备课相对容易,但这也忽视了多媒体重难点不突出的弊端,学生短时无法接受大量的信息。
在教学方法上忽视案例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等方式的运用,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以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为任务,其设计对象仍为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概因减速器设计理论成熟,可以做到有章可循,而且减速器中齿轮、轴、轴承等零件的设计恰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但从课程设计教学效果看,还存在以下不足:①学生缺乏工程实践,对减速器认识也仅是“听说”,特别是结构设计时完全依靠指导书中例图,没有自己设计思路;②学生对力学、图学等先修课程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较差,特别是绘图质量不高;③教学模式单一,设计任务相同仅设计数据不同。
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缺少交流与协作,个别学生抄袭别人资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
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3.1融合实验实践内容于理论教学、引入工程实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①研究常用机构的机构组成、运动特点、设计方法等;②研究一般条件下通用零部件的类型、作用、设计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 力支撑 以维持 目前正常 的学习 ,所 以学生往 往会对机
械 设计 基 础 课 程 的学 习 感 到 力 不 从 心 , 乏 自信 心 . 而 缺 从 影 响 高职 阶 段 学 习 的顺 利 展 开 。 12 学 习 目标 不 明 确 . 不 少 高职 学 生 就 读 高 职 , 不 是 因 为 自身渴 望 学 习 , 并 而 是 无 可 奈 何或 出 于 应 付 家 长 的要 求 .他 们 对 所 学 的 专 业 并不 了解 , 习 目标 不 够 明 确 . 而 使 学 生 的 主 导 需 求 学 从 与 学 习本 身有 矛 盾 ,学 生 的 主 导 需 求 得 不 到 满 足 而 发 生 主 导需 求 转 移 形 成 厌 学 。 13 缺 乏 高效 的 学 习方 法 .
14 对 课 程 的 认 识 不 足 .
22 因材 施 教 _
关键 词 : 职 院 校 ; 械 设 计 基 础 : 学 方 法 高 机 教
《 械设计 基础》 机 是高职 院校机 械类和 近机 械类 专
业 的一 门 主 要 的 专 业 基 础 课 ,是 培 养 学 生 掌 握 一 般 机 械
设计 能力 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 程 。由于 高职 生源 的特 殊 性 造 成 学 生 的 文 化 基 础 和 学 习 能 力 差 异 性 较 大 , 同 时 他 们 对 机 械 工 程 缺 乏 必 要 的感 性 认 识 和 实 践 了解 ,
为 了使学生能够适应科技不 断发展的现实 。要注 重培养 他 们 查 阅 、应 用 资 料 的 能 力 及 把 各 类 方 法 灵 活 应 用 的 实 际能力。
23 改 进 教 学 手 段 . ( ) 统和 现 代 技 术 手 段 相 结 合 。 1传 高职 学 生 是一 个 对 机械 认知有限的群体 .教师要根据不 同的教学 内容 和教 师个 性 化 教 学 需 要 , 板 书 、 具 等 传 统 教 学 手 段 与现 代 将 教 化 多媒 体 教 学 手 段 相 结 合 。 媒 体 技 术 具 有 声 画 并茂 、 多 图
教 培 育 训
襄 阳汽车职业技术 学院 陈 志华 摘 要 : 文对 高职 院校《 械设 计基础 》 本 机 课程 的教 学 现状 进 行 了分 析 ,并 探 讨 了提 高 机 械 设 计 基 础 的 教 学
方 法。
引 导学 生 设立 准 确 合 理 的 学 习 目标 。该 课 程 的 学 习 目标 是 以职 业 活 动 为 导 向 , 养 会 分 析 、 设 计 、 有 创 新 能 培 能 具 力 、 持 续 发 展 能 力 的应 用 型 专 门人 才 。 可
《 机械 设计基 础》 课程 的特点体 现在难 度较 大 、 论 理 性 强 , 以需 要 学 生具 有较 强 的 思 维 能 力 及 迁 移 能力 。 所 而 不 少 高 职 生知 识 面 窄 , 抽象 思 维 能 力 弱 , 善 于 分 析 与 归 不
纳 , 没 有 从 高 中生 的 角色 中 转 换 过 来 , 们 比较 适 应 高 又 他 中时的被动学 习 , 思想 上 完 全 依 靠 老 师 的 监 督 . 乏 自我 缺 管理 , 自学 的 能 力 , 有 富 有 成 效 的 学 习 方 法 , 习 效 率 没 学 低下。
型 车床 , 了解 其进 给机 构 以及 齿 轮传 动 机构 : 装 Y 6 10 拆 B 0 0 牛头刨床 , 了解 4杆 机 构 的 急 回特 性 。在 通 过 拆 装 之 后 。 让 学 生 有 一 个 强 化 的认 知 过 程 .弥 补 了他 们 实 践 经 验 的 不足 , 为本课程 的学 习打下实 践基础 。 24 课 程 设 计 的教 学 . 课 程 设 计 是 该 课 程 重 要 的 实践 性 教 学环 节 ,课 程 设 计 的 目的 在 于 将 理 论 知 识 和 实 际 设 计 密 切 结 合 .使 学 生
和 物 理 知 识 ,从 而 造 成 一 部 分 学 生 学 习 ,能使学 生形象直观地 了解 各 种 零 件 的 结 构 特 点 和 动 态 工 作 过 程 , “ 构 ” 使 机 部 分 的 内 容变 “ ” , 学 生 容 易 理 解 和 掌握 , 高 学 生 的 活 了 使 提 学 习兴趣 , 最大 程度提 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 2 增加实 践教学环节 。 据资源 条件采用实践教 学 根 手段 。充分利用 “ 机械拆装 实训室” “ 、机零机 构陈列 室” 、 “ 构 创 新 实训 室 ”加 深 学 生 对课 程 内容 的 理 解 . 强 学 机 , 增 生对机械零部件及机 构的感 性认识。 比如 : 拆装 C 10 A64
学 好 这 门课 有 一 定 的难 度 。 笔 者 结 合 自 己在 教 学 过 程 中 的 体 会 和 经 验 ,对 提 高机 械 设 计 基 础 课 的 教 学 方 法 做 一 下探讨 。
针 对 高职 教 育 目标 培养 的 是应 用 型 人 才 .而 不 是 设 计 师 。 因 此 对 高 职 学 生 应 因 材 施 教 , 材 内容 可 适 当 增 教 减 。 于 常 用 机 构 应 着 重 于类 型 、 择 与 应 用 , 化 设 计 。 对 选 淡
1 学生 学 习课 程 的现状
11 学 习缺 乏 自信 . 高 职 院 校 的生 源 大 部 分 是 达 不 到普 通 高 等 院校 分 数 线 的 高 中 毕 业 生 。 生 的文 化 基 础 知 识 相 对 较 差 。 意 识 学 潜
中产生 自卑和压抑 。然而《 机械 设计基础》 课程 中的很 多 公 式 、 理 的 推 导 是 以 中学 知 识 为 基 础 , 别 是 高 中 数 学 原 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