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化学

合集下载

2009年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解读-化学部分解读

2009年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解读-化学部分解读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说明》化学部分解读《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说明》化学部分(以下简称《化学考试说明》),以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为依据,充分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新课程理念;落实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化学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整体要求,贯彻了《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综合改革方案》精神;对天津市2009年高考化学科命题的指导思想、考核目标和能力要求、考试内容与要求、考试内容与试卷结构等作了较为详尽的阐释和说明。

本说明符合天津市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实际,有利于充分发挥高考的选拔功能及导向作用。

一、命题指导思想充分体现学科素质教育要求《化学考试说明》明确提出:“化学学科命题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为考查重点和载体,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测量考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用化学视角关注、观察和认识社会、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的能力”。

化学学科命题指导思想,充分体现学科素质教育的要求,即“化学学科命题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要求,突出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和时代性”。

二、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为充分落实这一要求,《化学考试说明》指出:“化学学科考试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将来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并将以往对考生要求的四大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习能力)调整为接受、吸收和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和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理综化学部分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理综化学部分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H)理科综合化学部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H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5页,第H卷6至14 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卷共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126分。

6.物质的量之比为2:5 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 ,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4 B.1:5 C.2:3 D.2:57.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

B. 向Na2 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 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2.C. 等质量的NaHCO3和Na? 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体积相同D. 向Na2 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 有NaHCO3结晶析出9.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它是副族元素B .它是第六周期元素C.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 D .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10.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①醋酸、②苯酚、③苯酚钠、④碳酸、⑤碳酸钠、⑥碳酸氢钠。

按溶液pH 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B .④①②⑥⑤③C .①④②⑥③⑤D .①④②③⑥⑤11. 2H 2 (g ) +O 2 (g ) =2出0 (I )△ H=-571.6kJ mol -1 CH 4 (g ) +2O 2 (g ) = CO 2 (g )+ 2H 2O (I )△ H= -890kJ mol _1现有H 2与CH 4的混合气体112L (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 CO 2和H 2O (I ),若实验 测得反应放热3695KJ 。

(完整word版)2009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考试大纲

(完整word版)2009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考试大纲

2009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考试大纲(送审稿)一、考试目标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以高中教育培养目标和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为指导,通过检测学生化学必修学分模块的学习状况,考查学生的核心化学知识、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运用化学知识与科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了解高中教育培养目标和三维课程目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现的程度。

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达到促进中学化学教学改革,促进全省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

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根据《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试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学科特点,将考试能力由低到高分为“知道”、“了解”、“理解”和“应用”四个层次(用A、B、C、D表示),一般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了低层次的要求。

A:知道(包括说出、识别、描述、举例、列举等)——对学习过的化学基础知识内容能记忆和再认。

即知道“是什么”。

B:了解(包括认识、能表示、辨认、区分、比较等)——对所学的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即知道“为什么”。

C:理解(包括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概述等)——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计算和论证一些具体的化学问题。

即能够“应用”。

D:应用(包括设计、评价、优选、使用、解决、检验、证明等)——在理解化学原理和知识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对多因素的化学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论证、评价和计算,能综合应用所学的化学原理和知识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09年高考考试大纲(课标实验版)——物理

09年高考考试大纲(课标实验版)——物理

09年高考考试大纲(课标实验版)——物理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课程标准实验省区2008年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考试的能力与要求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

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2009年高考考试说明

2009年高考考试说明

四、命题特点
1 平稳过Leabharlann ,和谐高考 稳中求变,变中出新(新增内容,新题型 --科学探究、开放性、新情景) 现考试说明没有的知识均不涉及 以纲为纲,消除使用不同版本教材的疑虑 内容比例、题型、难度与考试说明一致

2 . 强化基础性,凸现学科的时代性

着重考察学科主干知识
不回避传统的经典题型 考纲考点覆盖率高


3 突出考查新课程理念下的基本能力 重视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考查 。 重视过程方法目标的考查。 试题凸显了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体现化学学科思想方法。 新增内容成为考试重点。
4


突出实验探究的考查 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了 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 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 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科学探究的8个“基本要素”
三、提高或注意的内容
●“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分数、物质的量浓度 溶液的方法”由了解提高到掌握。(与新 考纲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增加了“掌握氧化反 应与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物质 的氧化性与还原性的强弱判断”。(与新 考纲比) ●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与老考纲比)
●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不要求计算)。(与老考纲比)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 数进行简单的计算。(与老考纲比)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 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 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老考纲比) ●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 解其简单应用。(与老考纲比) ●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设计、评价或改进 实验方案;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分析或处 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绘制和识别典型的 实验仪器装置图。(与老考纲比)

精品文档 (117)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甲)

精品文档 (117)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甲)

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

据此完成1~3题。

1.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接近A.原料产地 B.销售市场C.能源基地 D.研发基地2.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用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A.减轻大气污染 B.减轻“白色污染”C.促进生物多样性 D.减轻酸雨危害3.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A.河南省 B.山东省C.四川省 D.吉林省图1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

读图1完成4~5题。

图14.1951—2000年,该国A.是人口净迁入国 B.人口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D.人口增长了15.1%5.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B.可能位于欧洲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图2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相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

据此完成6~8题。

图26.H地与甲聚落的相对高差约为A.800米 B.1500米C.1800米 D.2100米7.上午10时,H地气温为12℃,甲聚落气温为17℃。

到15时甲聚落的气温最接近A.15℃B .18℃C.21℃D .24℃8.甲聚落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为A.晴天转阴雨 B.大风有浮尘C.晴暖有微风 D.阵风间暴雨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峰(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境。

2009年新课程化学高考基本理论

2009年新课程化学高考基本理论

2009年新课程化学高考《基本理论》复习策略鄞州中学汪纪苗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化学反应原理主题1 物质结构基础内容标准1.理解元素的涵义,认识同位素的应用。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3.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4.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5.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阴、阳离子间可以形成离子键,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共价键。

主题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内容标准5.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化学2)1.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通过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速率。

2.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3. 通过催化剂实际应用的事例,认识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4. 能说出化学反应的焓变与熵变对反应进行方向的影响。

5.描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6. 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

7.认识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主题3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内容标准1.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酸碱电离理论。

2.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

3.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知道溶液pH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

4.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归纳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了解沉淀转化的应用。

二、2008年全国高考大纲的要求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

2009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基础化学部分考纲解析

2009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基础化学部分考纲解析

2009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基础化学部分考纲解析说明:黑体字部分为考纲内容,其余为编者详解。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1.化学的主要特点2.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3.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4.定量研究方法5.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原子团的定义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粒子: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所形成的带电荷的微粒(或带电荷的原子团)。

原子团:由几个原子结合而成的在许多反应中作为一个整体参加的集团。

包括的类型有根(氢氧根、硫酸根等)、官能团(羟基、醛基等)、游离基(自由基)。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区别:物理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3.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混合物:不同物质的组合物。

纯净物:同种物质的组成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质。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所组成的纯净物。

金属: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

非金属: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

注意:(1)单质或者化合物都是纯净物,同种元素可以组合成混合物。

(2)金属和非金属的没有严格界限。

4.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由金属阳离子(含NH4+)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盐按组成分有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复盐、络盐。

氧化物:氧元素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

(二)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1)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化合价+1 K、Na、Ag、H ;+2 Ca、Mg、Ba、Zn、Hg ;+3 Al ;+4 Si ;+1、+2 Cu ;+2、+3 Fe ;+2、+4 C ;+4、+6 S ;-1 F、Cl ;-2 O、S ;-3 N、P 。

导读2009届高考化学课本

导读2009届高考化学课本

2009届高考化学课本导读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广州市真光中学化学科周健【2009年广东高考考试说明相关考点】1. 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2.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一、【阅读教材】P88-89了解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了解金属冶炼的含义,了解金属冶炼的实质,了解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

然后完成归纳和回答例1-5。

[归纳]请写出金属的冶炼方法与金属的活动性的关系Na、Ca、Mg、Al Zn、Fe、Sn、Pb、Cu Hg、Ag电解法还原剂还原(加热)加热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冶炼不一定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金属元素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C.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铝制金属铝D.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我们要提高金属矿物的利用率,减少金属的使用量,加强金属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使用其他材料代替金属材料等例2.下列化学反应在金属冶炼工业中还没有得到应用的是:A.2NaCl(熔融)电解2Na + Cl2↑B.Al2O3 +3C ===== 2Al + 3CO↑C.Fe2O3 + 3CO 高温2Fe + 3CO2↑D.2Ag2O △4Ag + O2↑例3.冶炼金属一般有下列四种方法:①焦炭法;②水煤气法(或H2、或CO);③活泼金属2125℃置换法;④电解法。

四种方法在工业上均有应用。

古代有:(Ⅰ)火烧孔雀石炼铜;(Ⅱ)湿法炼铜。

现代有:(Ⅲ)铝热法炼铬;(Ⅳ)从光卤石中炼镁。

对它们的冶炼方法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Ⅰ)①B.(Ⅱ)②C.(Ⅲ)③D.(Ⅳ)④解析:火烧孔雀石炼铜为焦炭还原法;湿法炼铜为活泼金属转换法;铝热法炼铬同样为活泼金属转换法;光卤石中炼镁为电解法。

故选B。

2009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有何调整

2009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有何调整

2009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有何调整在三年前,上海在全市中小学基础教育中已经全面推广使用了二期课程标准的教材,所以2009年的高考中,将不再延续新老教材的分叉试题。

根据《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试行稿)》的内容范围,2009年化学科高考知识点内容有所调整。

以下是调整的一些主要内容。

具体的考试范围以2009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考试手册》为准。

教材中的“拓展视野”“资料库”等内容,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阔视野而设置的,其内容不属于考试范围。

1.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了解物质在溶解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热化学方程式的内容:一期课程标准中只要求对热化学方程式意义的理解,无书写和计算的要求。

二期课程标准中改为:对热化学方程式意义的理解,同时要求书写。

2.简单的轨道表示式二期课程标准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要求的内容为:核外电子排布(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概况);电子排布式(理解1-18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能知道、识别简单的轨道表示式)。

具体要求有:理解常见几种原子核外排布表示法含义的区别;电子式:表示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是核外电子在各电子层中的排布情况;电子排布式:除了表示各电子层电子排布的情况,还表示了各电子亚层的排布情况;轨道表示式:除了表示以上内容外,还显示出在同一亚层中不同轨道中电子的排布情况。

资料库中介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最低能量原理和洪特规则。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除了原子核外电子的影响外,还存在着各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由于这种作用的存在,减弱了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作用,从而使多电子的能级发生交错现象。

3.分子构型键角此内容在一期课程标准中不作要求,二期课程标准中增加了硫化氢和甲烷分子的模型图,并要求知道它们分子中键和键之间夹角的大小。

其他多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分子的极性在资料库中介绍。

三原子分子、四原子分子、五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分子的极性则是作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设置的。

09年高考考试大纲(课标实验版)——物理

09年高考考试大纲(课标实验版)——物理

09年高考考试大纲(课标实验版)——物理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课程标准实验省区2008年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考试的能力与要求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

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09年高考化学考纲分析

09年高考化学考纲分析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比分析(理科*课程标准实验*2009年版)化学部分芜湖市三中洪莉莉一、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与2008《考试大纲》对比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2009年版)化学部分与2008年《考试大纲》相比,基本没有变化,因此我们认为平稳过渡可能是今年安徽高考化学命题的一个特点。

包括试题难度、内容要求、试题结构等估计都会保持相对稳定。

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考试大纲》前几年变化比较大,那时候新《教学大纲》刚刚使用,教材也在变化,这六年我带了两届高三学生,使用了两套新教材。

这也很正常,因为任何新生事物在开始的时候一定很受关注,有很多不同意见,所以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修改。

新课程标准从2004年开始在实验区实施,2007年新课程标准实验区第一次高考,经过几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逐步向全国展开。

在这个新老交替的阶段,频繁、过多的变化《考试大纲》不利于中学教学,不利于学生复习。

《考试大纲》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给课程标准实验省份师生一个明确的方向。

目前的《考试大纲》已经进入一个相对稳定阶段。

为课程标准改革在全国平稳顺利的进行创造了条件,《考试大纲》是高考的指导性文件,不仅是高考命题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复习备考的依据。

2009年高考是安徽省新课程标准实施后的第一次高考,是新、老考生都要参加的高考。

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对于我们更为重要。

在分析新、旧《考试大纲》基本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考试大纲》基本没有变化,并不代表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的命题没有变化,研究一下这几年课程标准实验区的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不难发现有很多变化趋势,这种趋势就是在维持中学教学稳定的前提下,更好的完成和课程标准接轨。

《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全国各地化学高考考试说明2009年高考考试大纲(课标实验版)——化学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核目标和能力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招生化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

其含义分别为:了解:对化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Ⅲ.考试范围和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科学素养的要求,按照既保证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要求基本一致,又有利于实验省区实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原则,参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将高考化学科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一、必考内容部分必考内容涵盖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

根据化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特点,必考部分的内容包括: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方面。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

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

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

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

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7)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8)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3.溶液(1)了解溶液的含义。

(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3)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5)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6)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

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5.化学反应与能量(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5)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6)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7)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7.电解质溶液(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4)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5)了解溶液pH的定义。

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7)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8)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1)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四)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5.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

6.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7.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五)化学实验基础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5.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6.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7.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二、选考内容部分选考内容涵盖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考生从中任选一个模块考试。

化学与生活(一)化学与健康1.了解食品中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的常见有机物。

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了解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3.了解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4.了解常见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5.了解药物对维护健康的作用。

6.了解毒品的危害。

(二)生活中的材料1.了解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了解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2.了解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金属防护的常用方法、防止金属腐蚀的重要意义。

3.了解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活原料及其用途。

4.了解生活中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评价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对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三)化学与环境保护1.了解水污染的危害。

了解污水处理中主要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2.了解大气主要污染物。

了解减少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生活废弃物处置的方法、“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化学与技术(一)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1.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综合利用的意义。

2.了解我国无机化工的生产资源和产品的主要种类。

3.了解海水的综合利用。

了解化学科学发展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作用。

4.了解化学对废旧物资再生与综合利用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