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戊戌变法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附答案)
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1.“戊戌变法历残害,赤心肝胆辉百日。
”下列有关戊戌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辛丑条约》的签订是起因B.康有为是变法的主要筹划者C.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大力支持D.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制度【答案】B2.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
这说明戊戌变法()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答案】A3.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表现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其表现主要在于()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B.传播新思想C.开始兴办新式学堂D.筹建海军【答案】B4.“……举国欢舞,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
”这段话描述的是戊戌变法中哪项变法法令的实施()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B.创办新式学堂C.保护农工商D.创办报刊、组织学会【答案】A5.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
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公车上书D.新文化运动【答案】C6.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A.《时务报》B.《国闻报》C.《湘报》D.《万国公报》【答案】A7.1898年,紫禁城内发生政变,慈禧太后再度出面执政,到处搜捕被视为乱党的改革者,原本被裁撤的政府部门和各类官职也重新恢复,军政大权则由太后信任的权贵控制。
下列哪一选项是造成此事件发生的原因()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公车上书【答案】B8.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A.组织强学会B.《万国公报》创办C.成立保国会D.公车上书【答案】D9. 维新派的改革遭到了顽固派的激烈反对,主要是因为( ) A.改革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B.维新派反对清政府C.改革完全是错误的D.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答案】A10.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刊物中,居于南北舆论界领导地位的是( )A.《中外纪闻》《湘学报》B.《时务报》《国闻报》C.《洲学报》《知新报》D.《天演论》《变法通议》【答案】B11.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戊戌变法》课时训练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戊戌变法》课时训练题及答案【基础练习】1.1895年,假如你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你会目睹到的历史事件是( ) A.火烧圆明园B.公车上书C.谭嗣同遇害D.颁布“明定国是”诏书2.右图严复雕像坐落在天津古文化街上。
在变法维新运动中,由严复等主持的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是( )A.《海国图志》B.《时务报》C.《知新报》D.《国闻报》3.在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痛陈《马关条约》的危害,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
最终得以实践的只有( )A.拒和B.迁都C.变法D.革命4.下列属于戊戌变法主要内容的有( )①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②开办新式学堂③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④训练新式军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③④5.戊戌变法失败后,决心用自己的牺牲来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的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代有位皇帝下了一道密诏:“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不去守旧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则不能变法,但是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劝谏,太后更生气。
现在朕位几乎不保。
你们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应妥当秘密筹划,设法相救。
”(1)材料中的这位皇帝是谁?密诏中的“变法”是指什么?“太后”是指谁?(2)材料中“太后更生气”的原因是什么?她是怎样回击这次“变法”的?“变法”结果如何?【能力提升】1.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
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
前车之辙,可以为鉴。
”“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
”由此可知,他主张(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2.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下表中的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A 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B 百日维新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 “明定国是”诏书颁布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D 戊戌政变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3.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遭遇阻力,困难重重。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6课 戊戌变法》(含答案解析)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8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A.A B.B C.C D.D2.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A.福州船政学堂B.复旦大学C.京师大学堂D.京师同文馆3.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是()A.推翻清政府B.学习西方科学技术C.建立共和国D.挽救民族危亡4.“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判断这位维新志士是()A.康有为B.谭嗣同C.梁启超D.光绪帝5.近代中国许多报刊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教部编版】2019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_戊戌变法课时作业
第6课戊戌变法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公车上书(1)原因: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
(2)过程: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 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
(3)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宣传变法(1)概况: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2)表现:①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②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3)作用: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知识点2 百日维新3.背景(1)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
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
(2)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4.时间:1898 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5.6.结果: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
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7.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
”文中错误的表述是(C)A.领导人B.时间C.参加者D.地点2.公车上书后,为了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派从事的活动包括(A)①创办报刊②组织学会③创办新式学堂④领导武装起义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3.报刊是了解社会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
2019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六课 戊戌变法 练习试题(Word有答案)
2019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六课戊戌变法练习试题(Word有答案)第六课戊戌变法练习题一.选择题(共20 小题)1.献身变法,临刑时激昂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仁人志士是()A.左宗棠B.谭嗣同C.黄兴D.宋教仁2.拉开维新变法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公车上书B.创立《万国公报》C.强学会成立D.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3.下列戊戌变法的内容中,与读书人密切相关的措施是()A.鼓励私人兴办企业B.训练新式军队C.裁撤冗官D.开办新式学堂4.报刊是了解社会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
为号召变法图强,由严复等人主持并成为当时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是()A.《时务报》B.《国闻报》C.《知新报》D.《万国公报》5.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据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之一,下面关于戊戌变法的线索中,对应错误的史实是()A.序幕﹣《马关条约》B.发展﹣严复等维新派宣传变法C.高潮﹣光绪宣布变法D.失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6.弘扬英雄人物的优秀品质,有利于实现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
下列诗句抒发的思想情怀和抱负与英雄人物对应正确的是()A.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文天祥)B.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岳飞)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戚继光)D.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7.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
站在北京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A.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这里签订B.公车上书在这里进行,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C.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D.这里最早开放为通商口岸8.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时期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一个缺口。
这主要说明戊戌变法()A.维护了封建统治B.得不到群众支持C.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D.传播了革命思想9.面对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奔走呼号,掀起了救亡图存的()A.太平天国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10.125 年前的这场战争让中国蒙受了巨大损失,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论,而是奋起,毫不犹像转身向东,向打败过自己的敌人学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课时训练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究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6课戊戌变法一、单项选择1.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为中国近代化开拓了道路B.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D.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A.?时务报?B.?国闻报?C.?湘报?D.?万国公报?3.中国近代史上哪位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承受新思想,不甘作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A.康熙帝B.道光帝C.光绪帝D.宣统帝4.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痛陈?马关条约?的危害,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最终得以理论的只有()A.拒和B.迁都C.变法D.革命5.1898年,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
以下最能表达维新派开展资本主义愿望的是()A.裁撤冗官冗员B.创办新式学堂C.训练新式军队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6.某中学八年级要排演一场?戊戌变法?的历史剧,某同学饰演变法时期的一位商人,那么他应最赞同以下哪项法令()A.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B.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D.训练新式军队7.1898年,北京城各茶馆里的人都对右图中的人物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D.他没有地方可逃8.有人曾经这样评价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B.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二、辨析改错9.戊戌变法是近代化探究中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
区分以下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洋务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半学期)第二单元第6课 戊戌变法 课后作业
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课后作业第6课戊戌变法1.有人将1895年春一群举人的行动当作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
这次行动是( )A.强学会成立B.《万国公报》创办C.公车上书D.百日维新开始2.右图严复雕像坐落在天津古文化街上。
在变法维新运动中,由严复等主持的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是( )A.《海国图志》B.《时务报》C.《知新报》D.《国闻报》3.在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痛陈《马关条约》的危害,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
最终得以实践的只有( )A.拒和B.迁都C.变法D.革命4.1898年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
以下内容最能体现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是( )A.裁撤冗员B.开办新式学堂C.训练新式军队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5.戊戌变法失败后,决心用自己的牺牲来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的人物是 (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6.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
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
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
”由此可知,他主张(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7.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下表中的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推论A 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B 百日维新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 “明定国是”诏书颁布维新派掌握了国家实权D 戊戌政变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8.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遭遇阻力,困难重重。
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
该措施是( )A.奖励发明B.废除八股C.精简机构D.裁汰冗员9.有人认为,戊戌变法虽然仅仅持续了103天,但它却将影响中国人几千年的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撕开了一道口子。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练习(含解析)
第6课戊戌变法一、选择题1.“甲午战败损失惨,洋务运动弊端显。
中国面临被瓜分,民族危机特空前。
”这首歌谣描写的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洋务运动的影响C.戊戌变法的背景D.公车上书的结果2.有人将1895年春一群举人的行动当作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
这次行动是()A.强学会成立B.《时务报》创办C.公车上书D.百日维新开始3.1895年春,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的主要人物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A.《时务报》B.《国闻报》C.《湘报》D.《万国公报》5.某同学将课本内容整理如下,其中“康有为”适合填写于哪一横线处()6.中国近代史上哪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作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A.康熙帝B.道光帝C.光绪帝D.宣统帝7.某班同学编导的一场历史剧涉及以下材料,请判断,此剧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主A.1894年(农历甲午年)B.1901年(农历辛丑年)C.1898年(农历戊戌年)D.1911年(农历辛亥年)8.光绪帝颁布的变法法令中没有涉及的是()A.知识分子参与政事B.发展实业C.开办新式学堂D.解决土地问题9.假如你是生活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一位民族企业家,你最赞同下列哪项变法诏令() 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B.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C.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D.训练新式军队10.光绪帝于1898年6月下令:“(从)下科开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以前)用四书文者,(今后)一律改试策论。
”这体现了维新变法哪一方面内容() A.开放言论B.废除八股C.训练新军D.裁汰冗员11.1898年,紫禁城内发生政变,慈禧太后再度出面执政,到处搜捕被视为乱党的改革者,原被裁撤的政府部门和各类官职也重新恢复,军政大权则由太后信任的权贵控制。
下列哪一选项是造成此事件发生的原因()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公车上书12.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公车上书②颁布“明定国是”诏书③创办《时务报》④光绪帝被囚禁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③②④D.①②④③13.“政变之总原因,盖出于光绪帝之怯懦,无权无勇,积威所施,不克自拔,慈禧以玩偶视之,一有异动,则随其喜怒而置焉!”这是萧一山在《清代通史》中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叙述,他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A.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B.皇帝没有实权C.改革在地方执行难度过大D.帝国主义强加给慈禧的压力14.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课时作业1:第6课 戊戌变法
第6课戊戌变法一、选择题1.制作学习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
下边这张学习卡片记录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公车上书 D.辛亥革命2.康有为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记录了组织公车上书的行动。
下面与公车上书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废除科举制3.了解历史人物,一定要探究相关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
下列人物对应项对其贡献的概括有待考证的是()A.兴办洋务,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B.把“启蒙之水”(指民主与科学)洒向“孔孟弥漫的大道上”C.希望在中国完成从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掀起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D.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使民主主义成了正统4.1898年6月,光绪皇帝在诏书中说:“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
”与创办京师大学堂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5.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
他们的意图是( )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 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C.维新变法推翻淸朝 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6.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
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限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
这说明( )A.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 B.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C.维新派缺乏经验 D.顽固派反对变法7.以下是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情况表。
其数据变化说明(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A.洋务运动已彻底失败 B.戊戌变法取得重要成果C.国人对日本一无所知 D.救亡图存成为时代需要8.近代某报刊曾报道:“闻近月以来,凡都中士大夫有谈及西学新法者,同僚之中均闻面却避。
盖恐人指之为康党,以致罹于法网。
2019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戊戌变法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第6课戊戌变法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公车上书(1)原因: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
(2)过程: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 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
(3)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宣传变法(1)概况: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2)表现:①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②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3)作用: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知识点2 百日维新3.背景(1)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
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
(2)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4.时间:1898 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5.戊戌变法6.结果: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
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7.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
”文中错误的表述是(C)A.领导人B.时间C.参加者D.地点2.公车上书后,为了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派从事的活动包括(A)①创办报刊②组织学会③创办新式学堂④领导武装起义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3.报刊是了解社会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
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 课时练习 第二单元 第6课 戊戌变法-精选文档
2019秋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课时练习班级姓名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6课戊戌变法一、单项选择题1.19世纪末,中国社会奏出“时代的最强音”——变法图强。
下列历史人物中,符合这一历史潮流的是()A.康有为、梁启超、严复B.洪秀全、石达开、萧朝贵C.道光帝、慈禧、李鸿章D.曾国藩、奕、张之洞2.有人将1895年春一群举人的行动当作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
这次行动是()A.成立强学会B.创办《万国公报》C.公车上书D.变法维新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下列选项中,与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无关的是() A.拜上帝会B.强学会C.《时务报》D.《国闻报》4.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
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
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
由此可知,他主张()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5.“戊戌变法”因发生在“戊戌”年而得名。
“戊戌”体现的是干支纪年法,如果换算成公元纪年,这一年是()A.1897年B.1898年C.1899年D.1900年6.以下关于戊戌变法内容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发展农、工、商业B.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C.废除八股,开办新式学堂D.创办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7.“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允许创办报纸,并且说报纸“宣国是而达民情,必应官为倡办”,要求“各报体例,自应以胪陈(陈述)利弊,开广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
光绪皇帝此举()A.开启了工业化的序幕B.倡导出版、言论自由C.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8.“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这是“戊戌六君子”中的哪一位在就义之前说的()A.谭嗣同B.康有为C.梁启超D.丁汝昌9.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
2019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6课戊戌变法习题新人教版.docx
2019 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 2 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 6课戊戌变法习题新人教版1知识管理知识点 1康有为与公车上书公车上书: 1895 年春,《________》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________等联合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 ________,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维新思想的传播: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________》和天津的《________ 》。
知识点 2 百日维新背景: 1897 年,德国强占胶州湾, ________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
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开始: ________年 6 月 11 日,清政府颁布“ ________”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变法诏令:裁撤冗官冗员,允许________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________,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________,改试策论,开办________;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________”。
结果: 9 月 21 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________,废除变法诏令。
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__________”。
这次变法历时103 天,因此又被称为“________”。
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________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02基础过关知识点 1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
”由1300 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 )A.鸦片战争的炮声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马关条约》签订 D .清政府腐朽统治2.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 ( ) A.曾国藩B .康有为C .邓世昌D .左宝贵3.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刊物中,居于南北舆论界领导地位的是( )A.《中外纪闻》《湘学报》B.《时务报》《国闻报》C.《洲学报》《知新报》D.《天演论》《变法通议》知识点 2百日维新4.某班学生编导一场历史剧涉及以下素材。
初二上册(人教版)历史课时同步练习:第6课 戊戌变法
初二上册(人教版)历史课时同步练习:第6课戊戌变法C.政治腐败D.急需改革4.(2019年广东)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
他们的意图是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C.维新变法推翻淸朝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5.(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下列事件与结果关联正确的是选项事件结果A 1895年春,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维新变法思想开始传播B 康、梁成立强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C 1898年6月,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变法运动的序幕从此揭开D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废除变法法令维新派全面退出历史舞台6.(2019年河北)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
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限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
这说明A.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B.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C.维新派缺乏经验D.顽固派反对变法7.(2019年河南)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8.(2019年江苏南京)学生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话题展开讨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9.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它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C.它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D.它的失败,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革命转向改良10.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下表所列出的选项中,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推论A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B 百日维新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 《定国是诏》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D 戊戌政变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11.19世纪中后期,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他们所进行的近代化探索活动( ) A.极大地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B.彻底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C.加速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D.有利于传播西方的先进思想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第6课 戊戌变法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
第6课戊戌变法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1.“戊戌变法历残害,赤心肝胆辉百日。
”下列有关戊戌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辛丑条约》的签订是起因B.康有为是变法的主要筹划者C.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大力支持D.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制度【答案】B2.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
这说明戊戌变法()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答案】A3.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表现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其表现主要在于()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B.传播新思想C.开始兴办新式学堂D.筹建海军【答案】B4.“……举国欢舞,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
”这段话描述的是戊戌变法中哪项变法法令的实施()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B.创办新式学堂C.保护农工商D.创办报刊、组织学会【答案】A5.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
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公车上书D.新文化运动【答案】C6.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A.《时务报》B.《国闻报》C.《湘报》D.《万国公报》【答案】A7.1898年,紫禁城内发生政变,慈禧太后再度出面执政,到处搜捕被视为乱党的改革者,原本被裁撤的政府部门和各类官职也重新恢复,军政大权则由太后信任的权贵控制。
下列哪一选项是造成此事件发生的原因()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公车上书【答案】B8.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A.组织强学会B.《万国公报》创办C.成立保国会D.公车上书【答案】D9. 维新派的改革遭到了顽固派的激烈反对,主要是因为( )A.改革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B.维新派反对清政府C.改革完全是错误的D.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答案】A10.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刊物中,居于南北舆论界领导地位的是( )A.《中外纪闻》《湘学报》B.《时务报》《国闻报》C.《洲学报》《知新报》D.《天演论》《变法通议》【答案】B11.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戊戌变法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公车上书
(1)原因: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
(2)过程: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 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
(3)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宣传变法
(1)概况: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2)表现:①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②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3)作用: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知识点2 百日维新
3.背景
(1)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
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
(2)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4.时间:1898 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5.戊戌变法
6.结果: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
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7.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
”文中错误的表述是(C)
A.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地点
2.公车上书后,为了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派从事的活动包括(A)
①创办报刊②组织学会③创办新式学堂④领导武装起义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3.报刊是了解社会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
由严复等人主持,号召变法图强,当时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的是(B)
A.《时务报》
B.《国闻报》
C.《知新报》
D.《万国公报》
知识点2 百日维新
4.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诏书中的内容不包括(D)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
B.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D.创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5.观察下面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1中应试的举人们联名上书的请求有哪些?
拒和、迁都、变法。
(2)图2中的报纸创办于何地?它主要宣传什么思想?
上海。
维新变法思想。
课后巩固提升
1.“书上数日不报,各公车再联十八省同上一书。
广东举人康长素(康有为)者,素有时名,尝以著书被谤议于时,主其事,草疏万八千余字,集众千三百余人,力言目前战守之方,他日自强之道。
”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C)
A.开启了救亡图存探索的序幕
B.提出了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C.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D.标志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2.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
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
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
”由此可知他主张 (D)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3.由于戊戌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最后以失败告终。
戊戌变法的下列措施中,最直接触犯顽固派利益的是
(B)
A.鼓励兴办工矿企业
B.改革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4.组合列举:戊戌变法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
(1)戊戌六君子包括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2)发动戊戌政变,废除变法诏令的顽固派核心人物是慈禧太后。
(3)戊戌变法尽管失败了,但是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的主要原因。
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
材料二维新运动只是少数人的运动。
他们不仅不接近广大的劳动群众,而且与广大劳动群众对立,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只依靠这样一个无权无力的皇帝(光绪帝)下命令,其失败是必然的。
——摘编自荣孟源《中国近百年革命史略》(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维新运动“其失败是必然的”?
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反对,维新派力量薄弱,没有发动人民群众,支持变法的光绪帝没有实权。
(3)这次变法与洋务运动相比,在近代化探索上有何异同?
同:二者都学习西方。
异: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