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戊戌变法(人民版)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戊戌变法课件 人教版

高一历史戊戌变法课件 人教版

2.历史意义:
(1)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2)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3)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3.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半封中国行不通
康有为写好《上皇帝书》后,约请各省的举人 在北京宣武门外松筠庵商议上书问题
宣 武 区 维 新 变 法 活 动 旧 址 分 布 示 意 图
谏草亭
杨椒山祠(松筠庵)
(三)维新思想的传播
1.讲学:广州万木草堂
2.上书:1895年春,“公车上书”
3.创办刊物:1895年夏,《中外纪闻》
4.成立政治团体:强学会
2.袁世凯的出卖
慈禧
荣禄
袁世凯
3.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宣布 “临朝听政”,囚禁光绪,屠杀戊戌六君 子,惩处倾向、参与新政的官员
4.结果:
新政中除保留京师大学堂外,其余全
部废止
六、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1.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a.缺乏彻底反封的勇气,采取改良的办 法,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b.脱离广大群众; c.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2)客观原因: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
(1858-1927)
宣 武 区 维 新 变 法 活 动 旧 址 分 布 示 意 图
康有为故居
书中康有为在维护孔 子的名义下,把被认 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古文经斥为伪经,动 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 祖训、反对变法的理 论基础。
书中宣称孔子是托古 改制、主张变革的先 师,六经都是孔子所 作。其目的是利用孔 子的权威,来论证资 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 合理性,为维新变法 思想制造历史根据。
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的简表
国别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9.4《戊戌政变》参考课件1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9.4《戊戌政变》参考课件1
课标要求: ⑴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⑵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 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⑶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 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阅读思考: 一、为什么要变? 二、变什么? 三、康梁为变法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四、怎样变? 五、变的结果如何? 六、变的意义是什么?
袁世凯
慈禧 太后 召荣 禄来 京的 电报
慈禧太后废除新法
1898年9月21日,慈 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 光绪帝,重新 “ 训政 ”, 继而大肆搜捕维新派。
谭嗣同、杨锐、刘光第、
行刑之地——菜市口
林旭、杨深秀、康广 仁等六人被杀于北京 菜市口,史称“戊戌 六君子”。
光绪帝被囚禁之地——瀛台
乐 寿 堂
2.法国启蒙思想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形成了 完整体系,而维新思想则是在中国社会封建传统十分顽强和 民族危机急剧加深的条件下仓促形成,缺乏比较成熟的理论 基着变法的深
入,新旧势力冲突日
益尖
锐。
维新
派想
争取
光绪帝接见外国使节
列强
的支持,但未成功;于是寄希望
于在天津小站练兵的袁世凯。
⑵重要原因 ①领导无力: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 ②缺乏群众基础:脱离人民群众; ③存在依赖幻想:只是寄希望于没有掌握实权的光 绪皇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列强抱 有不切的幻想;
④新政无法落实:地方官员的阳奉阴违;
⑤变法手段单一:采取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和 平”“合法”方式。
认识: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
②逮捕维新人士,屠杀“戊戌六 君子” ※
京师大学堂
三、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
思考一: 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这说明了什 么? 思考二: 戊戌变法有何历史意义?

2019精选教育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九戊戌变法课件(共58张PPT).ppt

2019精选教育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九戊戌变法课件(共58张PPT).ppt
材料4、面对着山河破碎,群雄环伺,国将不国的危局,“救亡图 存”成为中国当时压倒一切的社会主题。因此有强烈民族 主义意识的变法者们变得十分的焦灼、亢奋和激进,以至 于病急乱投医,因邻国日本变法的成功而希图依样画葫芦, 据此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 ——周嫦妮 《现代化视野中的戊戌变法》
政治争权和民族危机妨害现代化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结合中国20世纪初的史实说明戊戌变法“构成了中国现代 化的逻辑起点”,并概括戊戌变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 地位。
作品名称:戊戌六君子祭 作者:杨参军 材质:画布 油彩 规格:260x230cm 创作年代:2009年 收藏:中国美术馆
探究三:失去的改革
现代化视野中的戊戌变法
本 课
首次提出现代化的系统方案
小 结

中 国



代 化



路 的



折 性
全面追求近代化的启蒙阶段

1.19世纪末,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包括

①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

②甲午战争加深了民族危机

③近代民族工业的初Hale Waihona Puke 发展④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应诏统筹全局折》
示例:
经济探上:究维二新派:提倡走兴向办近现代工代业、的交系通运统输业方,设案立农工商 局、路矿总局,改变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为民族资本主 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走经济工业化的道路。
材料1、第六书为《应诏统筹全局折》,在提出进行财政、经济、 文化、政治、军事方面的改革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要 进行政治改革必须做的三件事:一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立 “对策所”以征贤才,三开制度局而定宪法。 ——杨宁一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高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2 人民版选修1

高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2 人民版选修1

这一年,一个年仅30岁的青年只身来到北京,上书万言,“极言时危,请及时变法”。

材料二:材料三:【课本第121页“材料阅读与思考”】试根据以上材料和本课所学内容,简要分析戊戌变法发生的历史根源。

答:……(板书)一、背景(板书)国际大势:发展资本主义国内局势:①社会背景:民族危机日益加深;②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③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登上政治舞台;④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和发展。

(板书)二、康梁维新派的主张及特点:代表思想主张特点、意义康有为主张变法,建立君主立宪(1)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思想,(2)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梁启超明确提出兴民权的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严复翻译西方进化论思想,阐述维新变法。

用来解释维新变法,为维新变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板书)三、戊戌变法的基本线索和过程:1、第一阶段:宣传维新变法思想2、第二阶段:爱国救亡运动——1895年的“公车上书”3、第三阶段:百日维新:(高潮)施政纲领:康有为的《》1898年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是。

4、失败:年的戊戌政变:(1)、戊戌六君子:(2)新政的措施中惟有等得以保留。

(板书)四、内容与特点(1)内容:根据课本知识,完成下表:内容进步性和局限性政治上书办报裁冗员进步: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局限:没有涉及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经济投资厂路开矿产进步: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局限:没有触动到封建土地所有制军事裁汰绿营西法练进步: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有利于培养维新人才文教废八留学改书院进步: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抵抗外来侵略(2)特点:1、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其政令基本上反映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并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加政治的可能性。

2百日维新显示了光绪帝和维新派除旧布新的决心,损害了顽固势力的利益,但又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改革是不彻底的。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专题九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专题九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专题九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包括民族危机、康有为的“公车上书”等事件,理解戊戌变法发生的必然性。
2.掌握戊戌变法的主要过程,包括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戊戌政变等重大事件,分析戊戌变法的改革措施及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3.认识到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其失败的原因,从而培养对历史事件的辩证分析能力。
4.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互动性。
针对以上学情,本章节教学设计将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认识到改革与发展的艰难曲折,培养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4.告诉学生,历史的发展充满曲折,我们要从中汲取教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对戊戌变法的理解程度,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教材内容,整理戊戌变法的时间线,标注出关键事件,并简要说明每个事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3.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人物的决策过程和心态,提高对历史事件的感悟。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戊戌变法的相关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历史图片、纪录片等,增强学生对戊戌变法的直观感受,提高教学效果。
要求:不少于500字,结合教材内容,对史料进行解读。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九《戊戌变法》优秀课件(27张)(共27张PPT)-PPT文档资料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九《戊戌变法》优秀课件(27张)(共27张PPT)-PPT文档资料

“商战”(郑观应) 兴办学校、
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④ 思想特点:
王韬
郑观应
体现了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为康、梁的维新思想 奠定理论基础,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并且没有付诸 于实践。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1、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2、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经济基础 3、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阶级基础
除 旧 、
军事方面: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裁汰旧军。

有利于传播西学

文化教方面:开办京师大学堂,兼习中西科;废除
八股文,开设经济特科等。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取士。
思考:与维新派原先的主张相比,有哪些没有实现?
慈禧 太后 召荣 禄来 京的 电报
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 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 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 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康有为的变法理论,不是直接移植外国资本主义 的政治学说,而是借发挥孔子的政治思想,利用传 统的儒学权威来宣传变法道理。
其原因何在,有何看法?
原因:减少阻力,有利于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
看法:反映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 们不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1、兴起---公车上书(1895年)
康有为联络1300多名举人给光绪帝 上书的重大行动——“公车上书”
——梁启超《戊戌变法记》
① 战前中国人自视甚高和固有的文化优越感; ② 国人对洋务运动抱有希望; ③ 《马关条约》危害太大;
天四 涯万 何万 处人 是齐 神下 州泪
熊—— 俄国 (东北)
虎—— 英国 (长江流域)
蛤蟆—— 法国 (两广 、云南)
肠—— 德国 (山东)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课件

宣扬“物 竞天择, 适者生存” 的社会进 化论思想
共 同 主 张
①变法维新,富国强兵,救亡图存;②学习西方资本 主义政治制度,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 ③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文化
2007年宁夏历史新课程卷: 材料一: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 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 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戊戌变法》 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 “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
戊戌变法是高考重点内容之一。侧重变法的方式和 内容的选择,特别着眼于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 影响。如2008年宁夏文综卷对“彼得改革”、“明 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进行了对比。
1868 日本明治维新
亚洲强国
1898 中国戊戌变法
???
俄国1861 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 新1868年起
美国南北战争 1861-65年
假设你是当时的康有为,为了进一步 宣传维新变法思潮,吸引更多的人支 持和参与维新变法运动,你会怎样做?
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以至现代史上中国军队与 入侵外敌交战时武器装备差距最小的一次战争。 它又是近代史以至现代史上中国军队败得最惨的 一次战争。 条约内容太苛刻、影响太大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危害最严 重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件
赔款(两) 增开通商 其他 口岸 《马关条约 辽东半岛、 两亿 沙市、重 允许日本在 台湾、澎 庆、苏州、 通商口岸投 》 湖列岛 杭州 资设厂 割地
1、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 2、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3、康有为等维新势力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 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人教版高中历史《戊戌变法》课件PPT人教版1

人教版高中历史《戊戌变法》课件PPT人教版1

是基于
A.王安石变法的客观事实
B.评价历史的基本原则
C.对相关史料的全面解读
√D.维新变法的舆论需要
12
解析 材料“王安石变法取尧舜以来之掣政而一扫之,实国史上、 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改革也”表明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充分肯 定,是为维新变法做舆论支持,故D正确; 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过于拔高,特别是认为将历代所有弊政 全部扫除,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故A、B、C错误。
1.中国古代就有“卫生”一词,但常与“养生”相连。1905年,在借 鉴日本等国国家卫生行政的基础上,清政府设立“卫生科”,次年升 格为“卫生司”,“掌核办理防疫卫生、检查医药、设置病院各事”。 这表明 A.“卫生”被纳入到地方行政管理
√B.近代“卫生”概念获得国家认同
C.传统意义上的卫生观念彻底消除 D.清末新政实现了卫生服务的普及
(③1)军中事国:古裁代汰缺绿乏营真,正不用意西义法否上训的练防定军疫队制过。度。去则改革无从开始,彻底否定过去则社会进入巨大的不
近代“卫生”概念获得国家认同 题干未体现“卫生”被纳入到地方行政管理,排除A项;
考中点国三 古代建就确国有初“卫定期生的”一状税词制,改态但革常,与“养其生”相结连。果必定是追求短期利益,社会动荡,生产下降,所以
12
2.戊戌新政时期,清政府在全国推行由小学、中学至大学的、与国际 接轨的近代三级教育体制。到1909年,新式学堂已达59 117所。变法 失败后,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据此分析可知 A.戊戌变法除了教育之外没有建树 B.戊戌变法建立了完善的教育体系
√C.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D.戊戌变法建立起近代代议制政体
12
返回
史学方法总结
①标志: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1)制定一系列疫时社会制度。

高中历史《戊戌变法》文字素材1 人民版选修1

高中历史《戊戌变法》文字素材1 人民版选修1

专题九戊戌变法素材(一)关于戊戌变法的性质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戊戌变法是不是属于改良主义运动。

坚持戊戌变法是改良主义的学者认为,19世纪末叶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要求清政府进行某些民主改革,但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局限于少数开明士绅和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士大夫圈子里,他们迷信依靠光绪帝推行其改革措施,根本不想推翻封建统治,甚至有防止农民革命的反动企图,“这种反映资本主义要求的思想潮流,进一步发展为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进步意义的。

然而就其‘变更’的性质来看,却是改良主义”。

(汤志钧:《戊戌变法与改良主义》有学者认为,先判定戊戌变法是改良主义性质的运动,然后批判凡是改良主义必然软弱、妥协和失败,已不能向人们提供多少新的思考,而在理论上与逻辑上则是一种误导。

有的学者追根溯源说,改良主义是一个西方词语,19世纪末叶出现在欧洲,是指工人运动中一种敌视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利益的政治派别,它以不触犯资产阶级剥削制度基础的枝枝节节的改良来代替反对资本主义的革命,所以说,“改良主义是资产阶级用来反对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手段”。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载《历史研究》1980年第6期)有的学者进一步指出,用改良主义来限制戊戌变法的性质是不妥当的,因为戊戌变法与欧洲改良主义的历史背景不同,虽然当时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还很幼稚,但它毕竟是代表新的生产力,反映新的生产关系追求,是封建保守势力的对立物,是先进者,所以不可照搬欧洲工人运动中的改良主义概念去硬套戊戌年间的维新派和维新运动,可以说“戊戌变法是中国资产阶级在十九世纪末发动的一次爱国救亡维新运动。

说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政治改良尚可,说是一次改良主义运动则是不妥的”。

(二)关于戊戌变法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比较流行的观点是,戊戌变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意义,但是,改良主义在本质上具有反动性,对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来说,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是没有出路的。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与回眸 专题九 戊戌变法 考点解析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与回眸 专题九  戊戌变法 考点解析

五、戊戌变法课标要求: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一、时代背景:(一)国际:西方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说明问题:变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世界潮流,也为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提供示范。

(二)国内:1、政治: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严重;2、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登上政治舞台;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运动4、思想: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及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和发展。

二、.维新思潮:(一)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冯桂芬,郑观应等人,主张学习西方进步的制度,但没有形成体系,也没有付诸实践;(二)康、梁维新思潮1、康有为:(1)内容(特点):编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托古改制”;既反映了他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的精神,和向西方学习,主张变法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也暴露了他在思想上包含的浓厚的封建色彩。

(2)原因:A中国传统思想根深蒂固;B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与保守C为减少变革的阻力;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

康有为的出身、经历、地位、尤其是他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在向西方寻求真理、进而构筑自己的思想体系时,必将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

这也反映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2、梁启超:《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呼吁中国要变法图存,实行君主立宪;要学习西方的文化教育制度,培养有用之才;发展近代工业。

梁启超文笔流畅,言辞锐利,富有感情,动人心弦,大大地推动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3、谭嗣同:谭嗣同发表《仁学》,其‘冲决网罗’主义。

体现了民主革命思想4、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

高二历史选修二专题九:戊戌变法【人民版】

高二历史选修二专题九:戊戌变法【人民版】

8、初步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的维新派团体 是 A.强学会 C.时务学堂 B.保国会 D.万木草堂
9、下列表述与严复无关的是
A.发表《原富》等经济学文章
B.参与创办时务学堂
C.在天津创办《国闻报》
D.介绍进化论名著《天演论》
百日维新
维新变法运动
序 幕 酝酿和开展 高 潮
失败
公车上书 创办政治团体、 报刊、学堂
老一辈革命家吴玉章回忆说:“当我 读到康、梁的痛快淋漓的议论以后, 我很快就成了他们信徒,一心要做变 法维新的志士,对于习八股、考功名, 便没有多大兴趣了。” 维新思想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强烈地冲击了传统思想。
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维新主张的异同
代表 活动 主要著述 刊 物 主要思想 地点 人物 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提出的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梁启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厚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上海 《变法 强调实行君主立宪, 超 通议》《时务报》 改革科举制度,发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展近代工业 C、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谭嗣 侧重抨击“君为臣纲” 湖南 同 D、用民主取代专制,用科学扫荡迷信 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 《仁学》 色彩 用进化论理论阐述维新 严复 《国闻报》 《天演论》 天津 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共同的政治 主张
世界改革大潮(19世纪中后期)
1、资产阶级民主运动
的发展;
2、第一次、第二次科
民主运动 的发展
资本主义 的发展
学技术的发展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 的发展
科技革命 的发展
一、戊戌变法背景
1、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社会背景) 2、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社会背景)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9.4课文注释: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9.4课文注释: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课文注释: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维新运动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兴起,具有强烈的时代紧迫感和感染力,引起社会的巨大震动。

尚未成熟的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充当历史的主角,导演了一场生气勃勃的政治改革和社会启蒙运动,从而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

这次改革虽然很快失败了,但并不意味着社会变革的停顿和历史潮流的逆转,而是预示着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维新运动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批判其理论体系,揭露君主专制政体的黑暗、腐朽,猛烈冲击封建统治,使封建地主阶级不能照旧下去。

事隔几年,镇压这场改革的封建顽固派也不得不仿效维新派,宣布实行所谓新政和预备立宪,以对抗革命,这也是戊戌维新运动使统治者不能照旧统治下去的一个侧证。

例如,新政改革废八股、兴学堂的措施,曾引起社会的极大反响。

当时京师大学堂仍然保存,各地私立学堂也“纷纷见”,已经纳入资本主义轨道的教育改革,不可能再回复到科举八股时代那种窒息、沉寂的状况了。

因此,仅仅三年,统治者便不得不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于1901年再度变革科举,废除八股。

至1906年,连科举制也正式废除了。

中国奉行千年的科举制的废除,资产阶级新式教育制度的确立,不能不归功于戊戌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再如,百日维新时期设立农工商总局的措施,是对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专制主义上层建筑的重大突破,对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戊戌政变后也将这项改革废除了。

然而,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是行政手段所能扼制的。

因此,统治者不得不在1903年重新设立商部,并制定《奖励公司章程》,1906年又将商部改为农工商部,对民族资本主义作出了让步。

这项措施也确实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方便条件。

在民族工业的兴起、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情况下,统治者不得不在政治上作出让步,这就是“预备立宪”的原由之一。

维新运动作为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和辛亥革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高中历史戊戌变法课件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戊戌变法课件人民版必修1
23 )外国资本的入侵客观上也给中国带来 )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的运动进 了近代化的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 入高潮,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奠定 世纪末期得到了初步发展。 了社会基础;
ks5u精品课件
(三)经济基础:甲午战 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初步发展。
联系必修二知识点,并结合第117-118 页相关内容,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在这一时期初步发展的原因?
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推 动维新运动的发展。
ks5u精品课件
严复
ks5u精品课件
思考:严复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 特点是什么?
借用西方进化论学说来宣传维新变法。
再思考:他的思想起到了怎样的 影响?
为维新变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上引起 巨大反响。康有为称他为“中国西学第一人”。
日本的明治维新对亚洲国家产生了什 么影响?并以中国为例,列举事件
日本作为成功启动近代化的典 ①积极方面: 型,为亚洲落后国家提供了重 要的启迪和经验。 举例:戊戌变法 ②消极方面: 日本的对外扩张给亚洲各国带来 了深重的灾难。 举例:甲午战争
ks5u精品课件
专题九
戊戌变法
ks5u精品课件
一 酝酿中的变革
时间 1863— 1894 1895— 1898 1896年创办的 苏纶纱厂
74
1432
ks5u精品课件
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王韬和郑观应 (五)思想基础:早期维新 思想对戊戌维新变法起到一 定的思想先导作用。 ——局限性: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主要影响:
它对戊戌维新变法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 作用。
1 2 )发展资本主义、抵制洋商洋厂成 )甲午战败后,列强侵略进一步破 3 )清政府也调整政策,放宽对民间 为有识之士挽救民族危亡共识,掀起 坏中国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 办厂限制。 “实业救国”高潮。 创造某些客观条件。

高中历史:戊戌变法(人民版)

高中历史:戊戌变法(人民版)

(1)处在在19世纪末向帝 (1)处在19世纪中期自由资 国主义过渡阶段,成为列强 本主义时期。 瓜分对象。 国际 (2)列强入侵中国和中国人 (2)帝国主义不愿意中国成 环境 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 为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国际环境对中国不利。
相信自己,我是最棒、 最聪明的学生!
康有为:把西方资 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 国传统儒家思想结合。
①反对君主专 制; ②学习英国君 主立宪制; ③变法图存, 挽救民族危 机; ④发展资本主 义。
(1)借孔子之名减轻变法阻力。 (2)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3)根源: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不充分。 (4)儒家思想的束缚;与康有为 自身于资 产阶级参政,打击 君主立宪制等政治 封建官僚制度; 主张。
积极性:有利于资 本主义经济发展; 消极性:没有触动 封建土地所有制。
有利于增强军 事实力,抵御 外来侵略,挽 救民族危机
有利于传播西方 先进科技文化,培 养人才
变法抵制农 民起义,幻想 帝国主义支持, 不敢触动封建 统治的基础, 不敢发动农民 阶级反对帝国 主义。
材料一、近代化主要是指资 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 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过程。19 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近代 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 的环境中起步。—《中国近代 史》 材料二、有历史学家认为: “光绪的悲剧,是在他的周围 没有形成一个足以制服慈禧一 伙的力量”。 材料三、在“百日维新”短 短的103天内,光绪帝谕令合并 衙门,裁汰冗员……下令裁撤 绿营,同时让旗人自谋生计。 这些人多达100万,被突然中止 生计后没能妥善安置,以致他 们对新政怨声载道。—《中国 近代史》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合作探究: 假如戊戌变法成功了,中国会如 维新派所设计的那样走上资本主 义道路吗?为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材料:戊戌新政不只是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合作探究: 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 有人说“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 多的是洋务新政的超越。戊戌 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对吗?请 新政的口号是“保国”。…… 你说明理由。 在这个口号的后面,还有更为 • 戊戌变法的影响: 戊戌变法的影响: • 真实的“兴西学”“兴民 • (1)性质:是资产阶级改 权”“开民智”口号,和发展 • ( 4 )经济上:有利 良、爱国救亡运动和思想解 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的目的。戊戌新政已有较系统 放潮流。 的近代思想理论作指导,即从 • 推动经济近代化进程; (2)思想上:是中国第一 西方引进的进化论。戊戌新政 的内容更为广泛,也更为深入, • 次思想解放潮流,有启蒙性, (5)文化上:有利 促使中华民族觉醒,推动思 不仅已涉及洋务新政所没有的 于西方科技传播,文 想近代化进程; 政治领域的改革,即使是延续 洋务新政中的经济、文化教育 • 化和教育近代化进程; (3)政治上:是爱国救亡 领域的改革,也更有广度和深 的政治运动,有爱国性,推 度。—以上材料均摘自《层级 动政治近代化进程; 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康有为:把西方资 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 国传统儒家思想结合。
①反对君主专 制; ②学习英国君 主立宪制; ③变法图存, 挽救民族危 机; ④发展资本主 义。
(1)借孔子之名减轻变法阻力。 (2)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3)根源: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不充分。 (4)儒家思想的束缚;与康有为 自身素养有关。
(1)处在在19世纪末向帝 (1)处在19世纪中期自由资 国主义过渡阶段,成为列强 本主义时期。 瓜分对象。 国际 (2)列强入侵中国和中国人 (2)帝国主义不愿意中国成 环境 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 为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国际环境对中国不利。
相信自己,我是最棒、 最聪明的学生!
本课小结: —学习技术 (“器物”) 向 近 1、地主阶级抵抗派 (开明知识分子林则徐 魏 西 代 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方 向 学 西 2、地主阶级洋务派李鸿章 曾 习 方 国藩等人: —“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 不 学 自强 断 习 深 历 3、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 —学习制度(制度变 为等人 : 入 程 革) ——君主立宪制
影响
消极性:没有涉及 积极性:有利于资 产阶级参政,打击 君主立宪制等政治 封建官僚制度; 主张。
积极性:有利于资 本主义经济发展; 消极性:没有触动 封建土地所有制。
有利于增强军 事实力,抵御 外来侵略,挽 救民族危机
有利于传播西方 先进科技文化,培 养人才
变法抵制农 民起义,幻想 帝国主义支持, 不敢触动封建 统治的基础, 不敢发动农民 阶级反对帝国 主义。
材料一、近代化主要是指资 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 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过程。19 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近代 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 的环境中起步。—《中国近代 史》 材料二、有历史学家认为: “光绪的悲剧,是在他的周围 没有形成一个足以制服慈禧一 伙的力量”。 材料三、在“百日维新”短 短的103天内,光绪帝谕令合并 衙门,裁汰冗员……下令裁撤 绿营,同时让旗人自谋生计。 这些人多达100万,被突然中止 生计后没能妥善安置,以致他 们对新政怨声载道。—《中国 近代史》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合作探究: 假如戊戌变法成功了,中国会如 维新派所设计的那样走上资本主 义道路吗?为什么?
•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 (1)经济上(根本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 (2)政治上(主要原因): 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妥协 和软弱性); • (3)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 勾结阻挠,敌强我弱; • (4)主观上: • ①对反动势力抱有幻想,变 法策略不当; • ②没有发动群众,脱离群众。
贵州省印江民族中学 历史组 吴运江 勤奋博学出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合作探 企业比较表 究:由“器物变革”到“制度 资金额 变革”的戊戌变法是历史发展 时间 企业数 (万元) 的必然吗?请你说明理由。 1863—1894 119 680 • 戊戌变法的原因: • ( (1 3)经济上(根本原因): )思想上: 1895—1898 274 1432 • •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①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 2)政治上: • (②明清民主思想的影响; • ①政治基础:光绪帝支持; • ③借鉴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 ②主力:维新知识分子的 经验; 推动; • 4)直接原因:第二次工 • (③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 业革命推动列强瓜分中国; 级登上舞台; • 5)主要原因:民族危机 • ( ④组织基础:强学会等政 加深。 治团体建立; • (6)洋务运动诱导。
课后作业:
项目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人民反抗;新兴地主、商人 封建危机严重;封建统治 社会 不满;统治阶级内部(大名、 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 背景 中下武士)分化,幕府成为 力较强大。 众矢之的 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等 领导 力量 联合力量强大。 资产阶级力量较弱,把希望 寄托在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顽固派力量强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