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覆盖对杨树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林木生长的影响

合集下载

根际微生态调节对杨树根系活力及土壤有效P转化的效应

根际微生态调节对杨树根系活力及土壤有效P转化的效应
r otc u l g a e t , i h c n 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 d o wo e t m y o r i a u g , l n r wt e u a or a d p a t r - o o p i g n s wh c o s s e f t c o n c r h z tf n i p a t g o h r g lt n ln e
大相 关性 ; 毛 白杨 和 北 京 杨根 际 土壤 酸性 磷 酸酶 活性 增 强 , 别 增 加 2 . 1 ~ 3 . 5 和 1 . 9 ~ 使 分 0 9 6 3 33 %
5 . 8 , 根 际 区域 的 土壤 有 效 P具 有 明显 的 富集 效 应 , 集 率 分 别 为 7 4 ~2 . 7 和 1 . 5 ~ 4 9 对 富 .9 5 6 78 %
ssa c n u e t nf r d sg o h u tn sg o t b o s , o tvg r s i a i h s h t s c it n e id c rwih u io m e i n, n t ec ti g r w h, i ma s r o io . o l cd p o p a a ea —
Th o p ig a e t lo e h n e h r n f r a in o v i b e P fo is l b e P mi e a s An h e c u l g n sa s n a c d t e ta so m to fa al l r m n o u l n r l. d t e n a
Po u u × b i i g n i c t n swe e6 7 5 3 6 a d 1 4 一 9 4 h g e h n t o eo h o — p l s ej n e ss u t g r . 1 3 . 4 i 4 n . 9 4 . 6 i h r t a h s ft ec n

林木生长与土壤微生物关系研究

林木生长与土壤微生物关系研究

林木生长与土壤微生物关系研究在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对于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促进植物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林木生长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科学家们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探讨林木生长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入了解这种微生物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一、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土壤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等。

它们生活在土壤中,通过与林木根系的共生关系,对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健康生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1. 细菌细菌是土壤中最常见的微生物,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质,将有机物转化为植物所需的无机养分。

细菌还可以抑制土壤中的植物病原菌的生长,保护林木的健康。

2. 真菌真菌在分解有机物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与细菌不同的是,真菌能够分解更复杂的有机物,如木质素。

真菌的菌丝也可以形成土壤结构,促进土壤通气和保水能力。

3. 放线菌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它们常常生活在土壤中的根际区域。

放线菌具有广泛的代谢功能,能够分解有机物质并产生植物生长的激素物质,促进林木的生长。

4.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包括纤毛虫、壳虫等微小的生物。

它们以细菌、真菌和其他有机物为食,通过排泄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养分。

二、土壤微生物对林木生长的影响1. 养分循环土壤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和转化为无机养分,为林木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

细菌分解有机物质产生氮、磷、钾等无机养分,供林木吸收和利用。

真菌能够分解更复杂的有机物,如木质素,提供更丰富的养分来源。

放线菌则通过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林木的生长。

2. 病害防治土壤微生物中的一些细菌、真菌能够对抗土壤中的植物病原菌。

它们分泌抗生素物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保护林木免受病害侵袭。

土壤中的微生物也可以与林木的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增强植物的抗病性。

3. 土壤结构和水分调控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真菌的菌丝能够形成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团聚力。

细菌通过分泌黏多糖物质,使土壤颗粒彼此粘结在一起。

生物覆盖对贵州山地杨树人工林钾素的影响

生物覆盖对贵州山地杨树人工林钾素的影响

2 S adn rvni e aoaoyo tr n o osrai n n i n etl rtco , iy hn og20 0 ,C ia .hn ogPoic lK yL brt f a r Wae adSiC nevtnadE vr m na Po t n Lni adn 7 0 5 hn ) l o o ei S
摘要: 将林 地 杂草 白茅和风尾 蕨 混合 后 按 照 0 255 07 5k/ 的覆 盖 强 度进 行 山地 杨树 人 工 、. 、. 、. gm
林 土壤 生物 覆盖 试验 , 测定 土壤钾 素动 态 , 果表 明 : 结 土壤 速 效钾 含 量 、 际速 效钾含 量 和 R S值 、 根 / 杨树 体 内钾 素含 量均 随覆 盖 强度增加 而增加 , 随覆 盖后 年 限的延 长 而减 小; 同覆 盖 强度 对杨树 又 不
Pt i im q i n m a .1 t s u u wa p l d t o lrp a tt n i eu ln r a o u z o r vn e w t e d u a u l u v r a i c k m sa p i o p p a l n ai n t p a d a e fG ih u P o i c i r i u e o h h
生 物 覆 盖对 贵州 山地 杨 树 人 工 林 钾 素 的影 响
谢 宝 东 , 徐 锡 增 方 升 佐 刘 久俊
( . 京林 业 大学 资 源 与 环 境 学 院 , 苏 南 京 20 7 ; .山 东 省 水 土保 持 与 环 境 保 育 重 点 实 验 室 , 1南 江 10 3 2 山东 临 沂 20 0 ) 70 3
第3 l卷第 2期 西南林业大

生物覆盖对银杏用材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生物覆盖对银杏用材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第39卷㊀第2期2015年3月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Edition)Vol.39,No.2Mar.,2015/j.issn.1000-2006.2015.02.004㊀收稿日期:2014-07-24㊀㊀㊀㊀修回日期:2014-12-30㊀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004001); 十二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21B04);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㊀第一作者:徐宏强,高级工程师㊂∗通信作者:汪贵斌,教授㊂E⁃mail:gbwang@njfu.com.cn㊂㊀引文格式:徐宏强,汪贵斌,曹福亮,等.生物覆盖对银杏用材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9(2):21-26.生物覆盖对银杏用材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徐宏强1,2,3,汪贵斌1,2∗,曹福亮1,2,曾祥东1,2(1.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㊀南京㊀210036;2.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江苏㊀南京㊀210037;3.江苏省林业局,江苏㊀南京㊀210036)摘要:生物覆盖是改善土壤性质和提高作物产量的一种重要土壤管理措施㊂笔者以东台林场银杏(GinkgobilobaL.)用材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覆盖材料(小麦秸秆㊁稻草秸秆和玉米秸秆)和覆盖量(2㊁4和6kg/m2玉米秸秆)对表层土壤(0 10cm)中脲酶㊁碱性磷酸酶活性㊁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㊂结果表明:3种生物覆盖材料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中脲酶㊁碱性磷酸酶㊁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以玉米秸秆和稻草秸秆覆盖效果较好㊂玉米秸秆覆盖量也显著影响了4种土壤酶的活性,总体来说覆盖量越大酶活性越强㊂土壤脲酶㊁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与一年中的气候变化有关,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而提高,7月份酶活性均达到最高,而土壤过氧化氢酶与其他3种酶相比,受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10月份酶活性最大㊂因此,生物覆盖显著增加了银杏用材林土壤中脲酶㊁碱性磷酸酶㊁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可用于提高银杏用材林地土壤的熟化程度和肥力水平㊂关键词:生物覆盖;土壤酶活性;银杏用材林中图分类号:S718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2006(2015)02-0021-06Effectsofbiologicalmulchingonsoilenzymeactivityofginkgo(GinkgobilobaL.)timberplantationXUHongqiang1,2,3,WANGGuibin1,2∗,CAOFuliang1,2,ZENGXiangdong1,2(1.Co⁃InnovationCenterfortheSustainableForestryinSouthernChina,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njing210037,China;2.CollegeofForestry,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njing210037,China;3.ForestryBureauofJiangsuProvince,Nanjing210036,China)Abstract:Biologicalmulchingisanimportantsoilmanagementmeasurementforimprovingsoilpropertiesandcropyield,anditiswidelyusedinforestry.Inthispaper,arandomizedblockdesignwasused,theeffectofmulchingmate⁃rials(wheatstraw,ricestrawandcornstraw)andmulchingamount(2,4,6kg/m2)onenzymeactivityofsurfacesoil(0-10cm)inginkgo(GinkgobilobaL.)timberplantationwerestudied.Wefoundthaturease,alkalinephosphatase,sucraseandcatalaseactivitieswereincreasedinadifferentdegreeunderthreemulchingmaterials,andthemulchingeffectofcornstrawandricestrawwerebetter.Mulchingamountofcornstrawhadasignificanteffectontheactivityoffoursoilenzymes,andtheactivitiesoffourenzymeshadanenhancingtendencywiththeincreasingofmulchingamount.Theactivityofurease,alkalinephosphataseandsucrasewereidenticalwithvariationoftemperatureinayear,andtheyreachedthehighestactivityinJuly.ButcatalaseownedthehighestactivityinOctober,indicatingthattemperaturehasmoreeffectontheactivityofurease,alkalinephosphataseandsucrasethanthatofcatalase.Overall,biologicalmuchingincreasedtheactivityofsoilenzymesinginkgotimberplantation,andimprovedsoilfertility.Keywords:biologicalmulching;soilenzyme;ginkgotimberplantation㊀㊀生物覆盖是应用有机物质覆盖土壤表面,改变土壤和大气界面,从而达到保持水土和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㊂秸秆等生物材料取材方便,土壤培肥改良作用效果好,能够显著促进植物的生长[1]㊂土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9卷壤酶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参与了包括土壤生物化学过程在内的自然界物质循环,在促进土壤有机质和某些矿质化合物的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2]㊂土壤酶活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土壤物理性质㊁土壤养分㊁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根系等[2],土壤耕作制度㊁地面覆盖和施肥等人为措施也显著影响着土壤酶的活性[3]㊂生物覆盖后,土壤的理化性质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着土壤酶的活性㊂研究表明:杨树人工林生物覆盖后,根际土壤脲酶与磷酸酶的活性变强,且随覆盖量增加而增强[1];不同紫云英翻压量总体提高了土壤酶活性,紫云英低翻压量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强[4];在桃园中进行秸秆覆盖,土壤酶活性显著升高[5];麦秸秆覆盖棉田后,除过氧化氢酶外,碱性磷酸酶㊁转化酶和脲酶活均有明显的提高[6]㊂银杏(GinkgobilobaL.)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多用途经济树种,已在全国各地作为果用林㊁叶用林和用材林广泛栽培㊂在近千公里的海岸线上,江苏苏北沿海拥有占全国1/4以上的滩涂面积,是非常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7]㊂近年来,银杏已成为江苏沿海生态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树种之一,在沿海地区作为果用林和用材林广泛栽培㊂由于沿海土壤结构较差㊁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较低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杏用材林和果用林产量的提升㊂生物覆盖作为沿海一种改良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措施,对于作物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8]㊂但在进行生物覆盖时,要注意覆盖量以及覆盖物的种类,以避免不良的他感效应和自毒作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同时进行覆盖时应因时因地制宜,力求达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9]㊂笔者以农作物秸秆为覆盖材料,研究了不同的农作物秸秆和同一种秸秆不同覆盖量对银杏用材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地概况试验在江苏省东台市林场进行(120ʎ19ᶄE,32ʎ51ᶄN),属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季风显著㊂常年平均气温15.0ħ,无霜期220d,降水量1061.2mm,日照年累计时长2130.5h㊂试验林为2004年定植的银杏用材林,株行距2 0mˑ2.3m㊂2012年试验前测得平均树高6.1m,平均胸径8.3cm㊂林地地势平坦,土壤为沿海砂质盐碱土,密度1 28g/cm3,pH为8 42,含全氮0 76g/kg㊁全磷0 27g/kg㊁全钾5.32g/kg㊁碱解氮34.48mg/kg㊁速效磷4.84mg/kg㊁速效钾72.13mg/kg㊂1.2㊀试验设计选用玉米秸秆㊁小麦秸秆㊁稻草秸秆3种秸秆作为覆盖材料㊂2012年10月30日收集自然风干的秸秆,并将秸秆切割成长2 7cm供用㊂试验分为两部分:一是覆盖材料对土壤特性的影响,采用玉米秸秆㊁小麦秸秆和稻草秸秆3种覆盖材料,覆盖量均为4kg/m2,以不覆盖作为对照;二是覆盖量对土壤特性的影响,覆盖材料为玉米秸秆,设3种覆盖量,分别为2㊁4㊁6kg/m2,以不覆盖作为对照㊂2个试验均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㊂每个小区面积100m2㊂2012年11月4日,将秸秆均匀地覆盖在样地土壤表面㊂各处理简称如下:Y2,覆盖材料为玉米秸秆,覆盖量为2kg/m2;Y4,覆盖材料为玉米秸秆,覆盖量为4kg/m2;Y6,覆盖材料为玉米秸秆,覆盖量为6kg/m2;X4,覆盖材料为小麦秸秆,覆盖量为4kg/m2;D4,覆盖材料为稻草,覆盖量为4kg/m2;CK为对照,不覆盖㊂1.3㊀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分别于覆盖后的60d(1月份)㊁150d(4月份)㊁240d(7月份)㊁330d(10月份)进行土样采集㊂每个小区内按S形选取5个样点,在0 10cm土层取样,拣去其中石砾和根系后混合,取混合样㊂混合样研磨通过2.0mm筛孔,放入4ħ冰箱冷藏备用㊂酶活性参照文献[10]进行测定㊂蔗糖酶活性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法,脲酶活性用苯酚钠比色法,过氧化氢酶活性用高锰酸钾滴定法,磷酸酶活性用有机基团含量法测定㊂采用Excel2003和DPS7.05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试验数据及进行方差分析㊂2㊀结果与分析2.1㊀覆盖量及覆盖材料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玉米秸秆覆盖量影响了土壤脲酶的活性㊂与对照相比,玉米秸秆各种覆盖量处理均提高了土壤酶活性(覆盖330dY2处理除外),且随覆盖量的增大,脲酶活性逐渐升高(图1A)㊂随覆盖时间的增加,各处理土壤脲酶活性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㊂方差分析表明,同一处理时间不同处理之间,土壤脲酶活性均达显著差异水平㊂覆盖处理150d时Y2㊁Y4和Y6处理与对照相比,土壤脲酶活性分别提高14.17%㊁27.94%和43.91%,覆盖处理240d时,则分别提高了19.58%㊁42.22%和72.78%㊂不同覆盖材料处理也影响了土壤中脲酶的活22㊀第2期徐宏强,等:生物覆盖对银杏用材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性㊂与对照相比,3种覆盖材料均提高了土壤脲酶活性,覆盖60㊁150和330d时,土壤脲酶活性均以稻草覆盖(D4)最高(图1B)㊂1年中各覆盖材料处理,土壤脲酶活性均在240d时最高,与对照相比,X4㊁D4和Y4处理土壤脲酶活性分别提高21 67%㊁29 63%和42 22%,而覆盖处理330d时,各处理则分别提高了20 02%㊁48 11%和42 70%㊂方差分析表明,同一处理时间不同覆盖材料处理下,土壤脲酶活性均达显著差异水平㊂图1㊀玉米秸秆覆盖量和覆盖材料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Fig.1㊀Soilureaseactivityunderdifferentmulchingquantitiesofmaizestrawandmulchingmaterials2.2㊀覆盖量及覆盖材料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㊀㊀玉米秸秆不同覆盖量处理中,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在1年中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各覆盖处理均在覆盖240d时最高(图2A)㊂覆盖量越大,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越高(覆盖处理150d的Y4处理除外)㊂覆盖处理240d时,Y2㊁Y4和Y6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1 54%㊁26 92%和48 08%,覆盖处理330d时,Y2㊁Y4和Y6比对照处理提高了28 92%㊁40 93%和58 91%㊂方差分析表明,同一处理时间不同覆盖量处理之间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㊂不同的覆盖材料显著影响了土壤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与对照相比,各种覆盖材料在不同的覆盖时间均提高了土壤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330d时X4处理除外)(图2B)㊂从覆盖效果看,在不同的覆盖时间,均以D4处理效果最好,Y4处理次之,X4处理较差㊂各处理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在240d时达最大值,此时X4㊁D4和Y4处理比对照分别提高了23 62%㊁32 80%和26 92%㊂方差分析表明,同一处理时间不同覆盖材料处理之间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㊂图2㊀玉米秸秆覆盖量和覆盖材料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Fig.2㊀Soilalkalinephosphataseactivityunderdifferentmulchingquantitiesofmaizestrawandmulchingmaterials32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9卷2.3㊀覆盖量及覆盖材料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不同玉米秸秆覆盖量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在1年中均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活性最高值均出现在覆盖后240d(图3A)㊂与对照相比,各种覆盖量的玉米秸秆处理均提高了土壤蔗糖酶的活性㊂覆盖处理60d和150d时土壤蔗糖酶活性随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㊂覆盖处理150d时,Y2㊁Y4和Y6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1 23%㊁21 83%和25 61%㊂覆盖处理240d㊁330d时,随覆盖量的增加,土壤蔗糖酶的活性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以Y4处理活性最高㊂覆盖处理240d时,Y2㊁Y4和Y6相比对照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4 92%㊁26 89%和15 30%㊂方差分析表明,同一时间不同玉米秸秆覆盖量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㊂覆盖材料对土壤蔗糖酶活性也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不同覆盖材料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土壤蔗糖酶活性(图3B)㊂覆盖处理60㊁150和330d时,D4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较高,而覆盖处理240d时,则Y4处理活性最高㊂各覆盖处理土壤中蔗糖酶的活性在1年中均以覆盖240d时最高,此时X4㊁D4和Y4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5.79%㊁24.27%和26.89%㊂方差分析表明,同一时间不同覆盖材料处理之间,土壤蔗糖酶活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㊂图3㊀玉米秸秆覆盖量和覆盖材料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Fig.3㊀Sucraseactivityunderdifferentmulchingquantitiesofmaizestrawandmulchingmaterials2.4㊀覆盖量及覆盖材料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㊀㊀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玉米秸秆各种覆盖量处理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且在处理330d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达到最高值(图4A)㊂氢酶活性比对照分别提高了9 09%㊁18 18%和22 73%,处理330d时,比对照分别提高了6 67%㊁20 83%和25 01%㊂方差分析表明,同一时间不同覆盖量处理之间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处理前期(60d和150d)未达显著差异水平,而在后期图4㊀玉米秸秆覆盖量和覆盖材料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Fig.4㊀Soilcatalaseactivityunderdifferentmulchingquantitiesofmaizestrawandmulchingmaterials42㊀第2期徐宏强,等:生物覆盖对银杏用材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㊀㊀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图4B)㊂在不同覆盖时间,3种覆盖材料处理土壤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均以X4处理最小,但3种覆盖材料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土壤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㊂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种处理土壤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㊂3种覆盖处理在330d时,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达到最高,X4㊁D4和Y4处理过氧化氢酶活性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6 67%㊁29 16%和20 83%㊂方差分析表明,同一时间不同覆盖量处理之间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处理60d未达显著差异水平,而在150㊁240和330d则达显著差异水平㊂3㊀讨㊀论土壤酶活性的高低反映了土壤的熟化程度和肥力水平,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12]㊂脲酶属于水解酶类,广泛存在生物体中(细菌㊁真菌和高等植物),主要作用是水解土壤中的尿素,释放出供作物吸收利用的氨[11]㊂磷酸酶也属水解酶类,可促进土壤中有机磷转化为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形态[12]㊂土壤蔗糖酶可以把土壤中高分子量的糖分子逐渐分解成能够被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吸收利用的葡萄糖和果糖,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生长[13]㊂过氧化氢酶能酶促水解过氧化氢,其活性水平高,表明土壤解毒能力较强[14]㊂因此,土壤蔗糖酶㊁脲酶㊁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均与土壤肥力和健康程度有关,可以作为土壤质量评价的生物学指标[15]㊂笔者发现,采用稻草㊁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等不同生物覆盖物,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土壤中蔗糖酶㊁脲酶㊁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330d时的Y2和X4处理除外),这与各种材料覆盖后改善土壤的温度㊁水分和土壤有机质的状况,从而提高了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等有关[16-18]㊂但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酶活性的提高程度出现一定差异,这与不同秸秆养分含量及分解速度不同等有关[19]㊂此次研究表明,玉米秸秆覆盖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因季节和酶的种类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总体趋势是随玉米秸秆覆盖量的增大,土壤碱性磷酸酶㊁脲酶㊁蔗糖酶和过氧化氢活性逐渐升高㊂这是因为随着玉米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土壤表层具有更多的腐殖质,土壤中有更多的有机质,因而土壤中有充分的营养源以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也改善了土壤表层的水热条件和通气状况,提高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1,20-21]㊂季节的变化也影响了土壤中各种酶活性的高低㊂在所测定的4个时段(1月㊁4月㊁7月和10月份),4种土壤酶的活性均以1月份最低,脲酶㊁碱性磷酸酶㊁蔗糖酶的活性均以7月份最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则以10月份最高㊂这个结果表明,土壤脲酶㊁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与一年中的气候变化有关,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而提高[22]㊂这个结果同时也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与其他3种酶相比,受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受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大㊂因此,生物覆盖显著增加了银杏用材林土壤中脲酶㊁碱性磷酸酶㊁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提高了银杏用材林土壤的熟化程度和肥力水平㊂参考文献(References):[1]刘久俊,方升佐,谢宝东,等.生物覆盖对杨树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林木生长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6):1204-1210.LiuJZ,FangSZ,XieBD,etal.Effectsofbio⁃mulchingonrhi⁃zospheresoilmicrobialpopulation,enzymeactivityandtreegrowthinpoplarplantation[J].ChineseJournalofAppliedEcology,2008,19(6):1204-1210.[2]徐雁,向成华,李贤伟.土壤酶的研究概况[J].四川林业科技,2010,31(2):14-19.XuY,XiangCH,LiXW.Advancesinsoilenzymology[J].JournalofSichuanForestryScienceandTechnology,2010,31(2):14-19.[3]BalotaEL,MachineskiO,TruberPV,etal.Effectoftillagesystemsandpermanentgroundcoverintercroppedwithorangetreesonsoilenzymeactivities[J].BrazilianArchivesofBiologyandTechnology,2011,54(2):221-228.[4]林诚,王飞,林新坚,等.不同紫云英翻压量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11,32(6):1020-1023.LinC,WangF,LinXJ,etal.TheeffectofAstragalussinicusmanureapplicationonsoilenzymeactivitiesandlevelofmicrobialbiomassCandN[J].ChineseJournalofTropicalCrops,2011,32(6):1020-1023.[5]张桂玲.秸秆和生草覆盖对桃园土壤养分含量㊁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11,35(12):1236-1244.ZhangGL.Effectsofstrawandlivinggrassmulchingonsoilnu⁃trients,soilmicrobialquantitiesandsoilenzymeactivitiesinapeachorchard[J].ChineseJournalofPlantEcology,2011,35(12):1236-1244.[6]李春勃,范丙全,孟春香,等.麦秸覆盖旱地棉田少耕培肥效果[J].生态农业研究,1995,3(3):52-55.LiCB,FangBQ,MengCX,etal.Effectsofstrawmulchingonsoilfertilityunderminimumtillagesysteminrainfedcottonfield[J].Eco⁃AgrilcultureResearch,1995,3(3):52-55.[7]王资生,阮成江,郑怀平.盐城滩涂资源特征及可持续利用对策[J].海洋通报,2001,20(4):64-69.WangZS,RuanCJ,ZhengHP.Featuresoftida1⁃flatresourceofYanchengandmeasuresofsustainableutilization[J].Marine52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9卷ScienceBulletih,2001,20(4):64-69.[8]张建兵,杨劲松,姚荣江,等.有机肥与覆盖方式对滩涂围垦农田水盐与作物产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15):116-125.ZhangJB,YangJS,YaoRJ,etal.Dynamicsofsoilwater,saltandcropgrowthunderfarmyardmanureandmulchingincoastaltidalflatsoilofnorthernJiangsuProvince[J].TransactionsoftheChineseSocietyofAgriculturalEngineering,2013,29(15):116-125.[9]谢宝东.南方山地杨树人工林生物覆盖效应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6.XieBD.Astudyonbio⁃mulchingeffectsofpoplarplantationinsouthernmountainousregion[D].Nanjing: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2006.[10]关松荫.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11]BurnsRG.Soilenzymes[M].NewYork:AcademicPress,1978.[12]崔荟萍,赵桂琴,刘欢.除草剂对燕麦田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14,36(1):37-43.CuiHP,ZhaoGQ,LiuH.Effectsofherbicideontheactivitiesofureaseandalkalinephosphataseinoatfield[J].ChineseJour⁃nalofGrassland,2014,36(1):37-43.[13]曹慧,孙辉,杨浩,等.土壤酶活性及其对土壤质量的指示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9(1):105-109.CaoH,SunH,YangH,etal.Areview:soilenzymeactivityanditsindicationforsoilquality[J].ChineseJournalofAppliedandEnvironmentalBiology,2003,9(1):105-109.[14]贾继文,聂俊华,李絮花,等.蔬菜大棚土壤理化性状与土壤酶活性关系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2(4):427-432.JiaJW,NieJH,LiXH,etal.Studyon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soilphysical⁃chemicalpropertiesandsoilenzymaticac⁃tivityofplasticgreenhouse[J].JournalofShand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2001,32(4):427-432.[15]方晰,田大伦,秦国宣,等.杉木林采伐迹地连栽和撂荒对林地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9,49(12):65-71.FangX,TianDL,QinGX,eta1.NutrientcontentsandenzymeactivitiesinthesoilofCunninghamialanceolataforestsofsucces⁃siverotationandnaturalrestorationwithfollowafterclear⁃cutting[J].ScientiaSilvaeSinicae,2009,49(12):65-71.[16]季立声,贾君永,张圣武.秸秆直接还田的土壤生物学效应[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2,23(4):375-379.JiLS,JiaJY,ZhangSW.Biologicaneffectsofstrawdirectap⁃plicationintosoil[J].JournalofShand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1992,23(4):375-379.[17]王磊.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微生物量与酶活性的影响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1.WangL.Theeffectsofstrawturnoveronsoilnutrition,microbialbiomassandenzymeactivity[D].Hefei:AnhuiAgriculturalUni⁃versity,2011.[18]罗珠珠,黄高宝,LiGuangdi,等.保护性耕作对旱作农田耕层土壤肥力及酶活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5):1085-1092.LuoZZ,HuangGB,LiGD,eral.Effectsofconservationtillageonsoilnutrientsandenzymeactivitiesinrainfedarea[J].PlantNutritionandFertilizerScience,2009,15(5):1085-1092.[19]彭娜,王凯荣,王开峰,等.不同水分条件下施用稻草对土壤有机酸和有效磷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6,43(2):347-351.PengN,WangKR,WangKF,etal.Effectofricestrawincor⁃porationonconcentrationoforganicacidsandavailablephosphorusinsoilunderdifferentwaterregimes[J].ActaPed⁃ologicaSinica,2006,43(2):347-351.[20]李倩,张睿,贾志宽.玉米旱作栽培条件下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4):152-154.LiQ,ZhangR,JiaZK.Effectofdifferentamountofstrawmulc⁃hingonsoilenzymeactivitiesindryland[J].AgriculturalRe⁃searchintheAridAreas,2009,27(4):152-154.[21]刘秀英,黄国勤.不同覆盖条件下旱稻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酶活性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2):15-20.LiuXY,HuangGQ.Studyonsoilmicro⁃organismcommunityandenzymeactivityofuplandricefieldunderdifferentmulchconditions[J].JournalofYangtzeUniversity:NatSciEdit,2009,6(2):15-20.[22]朱越雄,曹广力,尚加飞,等.桑园土壤酶活性与化能异养细菌的年变化[J].江苏蚕业,2000(1):7-9.ZhuYX,CaoGL,ShangJF,etal.Annualvariationofsoilen⁃zymeactivityandchemoheterotrophybacteriainmulberryplantation[J].JiangsuSericulture,2000(1):7-9.(责任编辑㊀刘昌来)62。

林木生长与土壤微生物关系分析

林木生长与土壤微生物关系分析

林木生长与土壤微生物关系分析林木生长与土壤微生物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林木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土壤微生物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土壤微生物与林木根系的相互作用以及土壤改良措施对林木生长的促进作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土壤微生物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最丰富的生物资源之一,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

它们通过分解有机质、固定氮气、转化营养物质等作用,对林木生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它们参与了土壤有机质分解过程,释放出大量养分供给林木吸收利用。

其次,土壤微生物还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毒物质,减少对林木的毒害作用。

此外,土壤微生物还能分泌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林木的生长和发育。

二、土壤微生物与林木根系的相互作用土壤微生物和林木根系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首先,林木根系分泌的根泌物能够提供养分和能量,吸引土壤微生物聚集于根系周围,形成根际微生物群落。

根际微生物通过与林木根系共生作用,促进了根系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

其次,林木根系也可以分泌一些物质来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从而降低土壤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和发生。

三、土壤改良措施对林木生长的促进作用土壤改良措施是为了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林木生长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其中,合理施肥是重要的措施之一。

通过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能够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林木吸收,并且有机肥料的施用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此外,合理的水分管理也是土壤改良的重要方面。

通过合理的灌溉和排水,能够调节土壤水分状况,为林木生长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另外,选择适合生态环境的耐盐碱、抗病虫害等品种也是促进林木生长的有效措施。

综上所述,土壤微生物对林木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分解有机质、固定氮气、促进养分循环等作用,土壤微生物为林木提供了重要的养分来源和生长环境。

在与林木根系的相互作用中,土壤微生物能够促进林木的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

林木生长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研究

林木生长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研究

林木生长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研究林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之一,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林木的生长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林业管理和生态恢复等领域仍然存在许多未知的领域。

本文将重点探讨林木生长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包括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养分循环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林木生长与土壤微生物的重要性林木是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它们能够提供氧气、吸收温室效应气体、净化空气等功能。

而土壤微生物则是土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参与了土壤的养分循环、有机物分解、根际互作和土壤结构形成等关键过程。

因此,林木生长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第二部分:相互作用机制探究1. 排除其他干扰因素为了准确研究林木生长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首先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干扰因素,比如气候、土壤类型、地形等。

通过在控制条件下的实验设计和采样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林木生长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2. 增加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并释放出养分,这对于提高土壤肥力和促进林木生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可以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释放,从而为林木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

3. 促进养分循环土壤微生物参与了养分的循环过程,包括氮循环、磷循环和碳循环等。

通过研究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养分的流动和转化过程,并进一步优化土壤管理措施,提高养分利用率和减少养分的流失,从而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

第三部分:影响因素及调控策略1. 土壤酸碱度土壤酸碱度对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活性,从而促进林木的生长。

对于过酸或过碱的土壤,可以通过添加石灰或有机肥料等措施来调节土壤pH值,以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杨树人工林连栽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杨树人工林连栽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杨树人工林连栽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随着杨树人工林连栽代数的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元素的含量均会表现为下降,同时土壤结构也会有所增加,所以为了确保后续杨树人工林正常生长,必须要注意做好营养的补给工作。

标签:杨树人工林;连栽;土壤生物学性质为了确保杨树人工林可以实现快速丰产,确保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注意保持和提升种植区域土壤的肥力。

本次研究对杨树人工林连栽过程中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变化进行了探究,取得了理想研究成效,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本地某人工杨树林种植基地为研究对象,该地隶属于平原地势,地形整体上比较平整,平均海拔高度为40m,最高不超过100m,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控制在15~17℃;年日照时长处于2000h左右,年积温处于5000~5400℃,年平均降雨量为1100~1300mm,无霜期时间处于240~270d 左右。

在土质方面,该地区的土壤肥力比较好,温度、阳光、热量和水量等均比较适合林业的发展。

分别选择一代人工林和二代人工林中的30个标准地作为土壤样本选择地;杨树品种主要选择中潜3号,杨树的平均高度为18.1m,平均胸径为17.6cm,人工林的栽种密度控制在3*4m;所选人工林的主要经营种植方式为,在前3a进行蔬菜、棉花或小麦等农作物进行间作。

2.方法本次研究中基于空间序列代时间序列法,选择2016年6月在种植基地中选择的同种立地条件的不同杨树种植代数,其中分别选择一代杨树观察区域和二代杨树观察区域各30个,每个观察区域面积为20*20m;依照S形布点的方式,在每个观测区域内选择3个土壤剖面,之后采用环刀分别选取厚度为20cm的两层土壤;将所取的土壤送到检测室去对所取土壤样本的生物学性质进行分析,然后对多次取样分析结果求取平均值即可获取本次实验中各项观察指标的平均数据值。

3.观察指标在本次研究中,杨树人工林的土壤生物学性质检测过程中的观察指标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即:(1)土壤物理性质的观察指标。

试论林木栽培中的地膜覆盖技术

试论林木栽培中的地膜覆盖技术

试论林木栽培中的地膜覆盖技术1. 引言1.1 研究背景林木栽培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土壤环境、气候等因素的限制,林木栽培常常受到影响,生长速度较慢,产量不高。

为了提高林木栽培的生产效益,科研人员一直在探索各种技术手段,其中地膜覆盖技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法。

地膜覆盖技术是指在栽培地表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通过膜的保温、保湿、提高土壤温度和改善土壤条件等功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壤水分和温度,减少土壤中杂草的生长,保护土壤不受病虫害侵害,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在林木栽培中,地膜覆盖技术可以帮助林木更好地吸收养分和水分,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增加产量和品质。

地膜覆盖技术在林木栽培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研究地膜覆盖技术的原理和优势,可以更好地指导林木栽培实践,提高生产效益,为林木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林木栽培中的地膜覆盖技术旨在探讨该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效果。

通过研究林木栽培中地膜覆盖技术的实施情况与效果,可以为林木栽培技术的改进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也可以为提高林木生长速度、改善植被生态环境、增加林木产量和质量等方面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指导。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林木栽培中地膜覆盖技术的具体应用效果和影响因素,以期为林业生产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为林木的生长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和保障。

【200字】1.3 研究意义林木栽培中的地膜覆盖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膜覆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地膜能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土壤的渗透,保持土壤湿润度,提高土壤温度,有利于林木根系的生长和吸收养分。

这样一来,林木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就会明显提高。

地膜覆盖技术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地膜可以有效阻断杂草生长,减少杂草对林木的竞争,降低了林木生长过程中对化肥和农药的需求量。

林木生长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研究

林木生长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研究

林木生长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研究林木的生长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土壤酶活性则是衡量土壤质量和生态功能的重要参数。

因此,研究林木生长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林木生长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并介绍相关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一、引言林木生长和土壤酶活性是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林木生长能够反映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潜力,而土壤酶活性则是指土壤中各种脱酶过程的活力水平,反映了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因此,研究林木生长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林木生长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1. 根系分泌物的作用林木的根系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酶的产生,从而提高土壤酶活性。

同时,根系分泌物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为林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2. 林木的营养需求林木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应。

而土壤酶活性可以分解和释放土壤中的有机肥料和养分,满足林木的养分需求。

因此,土壤酶活性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促进林木的生长。

3. 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植物根系分泌的有机物质为土壤微生物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而土壤微生物则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和脱酶过程,产生酶活性,促进植物生长。

因此,植物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土壤酶活性和林木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三、研究方法1. 野外实地观测通过设置样地和取样点,采集林木的生长指标和土壤样品,并进行实地测试和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林木生长和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室内试验通过建立人工控制的实验环境,例如设定不同的土壤类型、施加不同的养料水平等,研究土壤酶活性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通过监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和林木生长的表现,探究它们之间的关联。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1. 部分研究表明,土壤酶活性与林木生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有机物料覆盖对土壤微环境树体生长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有机物料覆盖对土壤微环境树体生长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有机物料覆盖对土壤微环境树体生长及光合速率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通过深入研究有机物料覆盖对土壤微环境树体生长及光合速率的影响,可以为进一步优化土壤管理措施、促进植物生长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目标。

1.2 研究意义有机物料覆盖对土壤微环境树体生长及光合速率的影响,是当前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如何通过有机物料覆盖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植物生长与发育。

研究表明,有机物料覆盖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水分的保持能力,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从而保持土壤湿润度,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有机物料覆盖还可以有效调节土壤温度,使土壤在高温和低温时期都能维持适宜的生长温度,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在树体生长和光合速率方面,有机物料覆盖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有机物料的覆盖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养分的利用率,从而促进树木生长,提高光合速率。

研究有机物料覆盖对土壤微环境树体生长及光合速率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有机物料覆盖的作用机制,可以为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有机物料覆盖对土壤水分保持的影响有机物料覆盖是一种常见的土壤覆盖方式,其对土壤水分保持有重要影响。

有机物料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有效避免暴雨时土壤侵蚀和水分流失的情况发生。

研究表明,有机物料覆盖可以降低土壤表层温度,减少土壤表面的蒸发散热,从而有利于土壤水分的保持和土壤水分的循环利用。

有机物料还具有保温保湿的作用,提高土壤的含水量,保持土壤的湿润状态,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在实际生产中,有机物料覆盖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减少灌溉水量的使用,降低灌溉成本,减轻土壤侵蚀和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2 有机物料覆盖对土壤温度调节的影响有机物料覆盖可以有效地调节土壤温度,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时期。

有机物料覆盖对土壤微环境树体生长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有机物料覆盖对土壤微环境树体生长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有机物料覆盖对土壤微环境树体生长及光合速率的影响【摘要】有机物料覆盖在农田和林地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文旨在探讨有机物料覆盖对土壤微环境、树体生长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研究发现,有机物料覆盖可以改善土壤微环境,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利于树木根系生长。

有机物料可以作为营养物质,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

过量的有机物料覆盖可能导致土壤通气性差,影响植物根系发育。

本文还探讨了有机物料覆盖的影响机制,结论显示有机物料覆盖对土壤微环境、树体生长及光合速率有综合影响。

未来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不同类型有机物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为有效利用有机物料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有机物料覆盖、土壤微环境、树体生长、光合速率、影响机制、优势、劣势、综合影响、未来研究、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有机物料覆盖在农业和林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它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有机物料覆盖不仅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保水性,还可以减少土壤中的温度波动,保持土壤温度稳定。

有机物料覆盖还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有机物料覆盖对土壤微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有机物料覆盖对树体生长和光合速率也有显著的影响。

有机物料覆盖可以减少土壤中的杂草生长,减少土壤中的病虫害发生,提高植物的生长环境。

有机物料覆盖可以减少土壤表面的直接照射,降低土壤的表面温度,有利于植物根系生长。

有机物料覆盖可以促进植物株高、茎粗、叶面积的增长,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

有机物料覆盖对土壤微环境、树体生长及光合速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研究有机物料覆盖的影响机制和优势劣势,对于优化生产方式、提高农业和林业生产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有机物料覆盖对土壤微环境树体生长及光合速率的影响是当前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究有机物料覆盖对土壤微环境、树体生长和光合速率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探讨有机物料覆盖的优势和劣势,为更好地利用有机物料覆盖提供科学依据。

林业对土壤保护与改良的作用

林业对土壤保护与改良的作用

林业对土壤保护与改良的作用林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农林业产业,在土地管理和资源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林业不仅提供了各种木材和非木材林产品,还具有对土壤保护与改良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林业在土壤保护与改良方面的作用,并分析其对环境与经济的影响。

一、林业的防止土壤侵蚀和保持水土的作用林木在覆盖地面的同时,可以有效地保持土壤,防止土壤流失。

林木的根系可以固着土壤,形成坚实的结构,防止水流冲刷和风力侵蚀。

林木的树冠也起到减缓降雨对土壤的直接冲击的作用,使降雨能够逐渐渗入土壤,减少径流的产生。

这样有助于维持水土的平衡,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结构。

二、林业的保持土壤湿润和增加土壤含水量的作用森林里生长的树木通过其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并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到大气中,这有助于保持土壤湿润。

森林覆盖可以降低土壤表面的温度,减少水分蒸发的速率。

此外,森林覆盖还可以减少风速,减少水分的蒸发。

这些因素结合起来,提高了土壤的含水量,为植被和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林业的改良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林木的落叶和树皮等有机物的分解可以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

有机质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水分保持能力和保肥能力。

同时,林木的根系通过根系分泌物和腐殖质的作用,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促进土壤酶的活性,进一步改善土壤肥力。

这些过程有助于提高土壤的解决固氮能力,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

四、林业在土壤修复和恢复方面的作用林业不仅可以保护土壤,还可以帮助修复和恢复受损的土壤。

例如,林业可以通过引入适宜的树种和草本植物来修复受盐蚀和碱化的土地。

适宜的树种和草本植物可以通过吸收和分解盐分和杂质,改善土壤质量。

此外,林业还可以通过植被的恢复和土壤生物修复等方式,修复受矿产资源开采和工业污染等因素影响的土壤。

综上所述,林业对土壤保护与改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林业通过减少土壤侵蚀、保持水土、提高含水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修复受损土壤等方式,为保护土壤资源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生物覆盖对贵州山地杨树人工林钾素的影响

生物覆盖对贵州山地杨树人工林钾素的影响

生物覆盖对贵州山地杨树人工林钾素的影响谢宝东;徐锡增;方升佐;刘久俊【摘要】将林地杂草白茅和凤尾蕨混合后按照0、2.5、5.0、7.5 kg/m2的覆盖强度进行山地杨树人工林土壤生物覆盖试验,测定土壤钾素动态,结果表明:土壤速效钾含量、根际速效钾含量和R/S值、杨树体内钾素含量均随覆盖强度增加而增加,又随覆盖后年限的延长而减小;不同覆盖强度对杨树各器官钾素含量的影响较为复杂;与其他处理相比,覆盖强度为7.5 kg/m2较利于土壤和杨树钾素养分的提高.%The mixed mulching materials consisting of the cut waste of Imperata cylindrical var. major and rnPteridium aquilinum var. latiuscukum was applied to poplar plantation in the upland area of Guizhou Province with rn0, 2. 5 , 5. 0 and 7. 5 kg/m2 as the coverage intensity, and the dynamic change of soil potassium concentration in rnthe poplar plantation soil was monitor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vailable potassium content in the soil, the rnavailable potassium content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the R/S value of rhizosphere soil, and the potassium content inrnside the poplar trees all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ment of mulching intensity, whereas the above discussed potassium rncontents decreased with time prolonging. Comparatively speaking, 7. 5 kg/m2 of mulching intensity was more benernficial to the promotion of soil potassium content in the poplar plantation in the upland areas of Guizhou Province.【期刊名称】《西南林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31)002【总页数】4页(P16-19)【关键词】生物覆盖;杨树人工林;钾含量;利用效率【作者】谢宝东;徐锡增;方升佐;刘久俊【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73;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实验室,山东临沂270003;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73;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73;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7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4.6钾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三大必需营养元素之一,但喀斯特山地由于存在土壤侵蚀、养分淋溶和渗漏等因素易导致钾素缺乏[1-2],“歇地”虽然可使土壤肥力得以恢复,但所需时间较长[3]。

生物质炭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生物质炭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省东台林场的杨树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 60 d 的室内培养实验,设计不添加生物质炭的对照(CK)、添加
以水稻为原料在 300 ℃和 500 ℃制备的生物质炭(B300 和 B500)共 3 个处理,分别在培养 0、1、7、30 和 60 d 时破坏 性采集土壤样品,利用磷脂脂肪酸法(PLFAs)测定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通过比色法测定土壤 β-D-葡萄糖苷酶、
第 44 卷 第 4 期 2020 年 7 月
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自 然 科 学 版)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DOI:10.3969/j.issn.1000-2006.201911014
文章编号:1000-2006(2020)04-0143-08
Effects of biochars pyrolyz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in a poplar plantation in coastal eastern China
LU Weiwei,GENG Huili,ZHANG Yirui,RUAN Honghua
(Co-Innovation Center for the Sustainable Forestry in Southern China,College of Bi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210037,China)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影响的方向一致,但 500 ℃比 300 ℃制备的生物质炭对土壤徽生物群落的影响程

地膜覆盖对杨树林下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地膜覆盖对杨树林下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地膜覆盖对杨树林下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井大炜【期刊名称】《水土保持通报》【年(卷),期】2013(33)6【摘要】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地膜覆盖对杨树林下0—20cm和20—40cm土层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微生物量碳及活跃微生物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0—20cm土层,覆膜处理可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和碱解氮含量,而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pH值却明显降低;土壤细菌数和真菌数分别增加了44.89%和42.58%,放线菌数变化不明显;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9.25%,83.66%和28.95%,而脲酶活性却降低了13.02%;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活跃微生物量分别增加了27.44%和31.87%,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分解和有效化。

20—40cm土层与0—20cm土层土壤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规律,但覆膜与对照之间的差异变小,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覆膜的影响作用减小。

综合分析认为,地膜覆盖对杨树林下土壤,尤其是表层土壤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总页数】5页(P269-273)【关键词】杨树;地膜覆盖;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活跃微生物量【作者】井大炜【作者单位】德州学院;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4;S158.3【相关文献】1.地膜覆盖边缘效应对土壤水分及杨树苗生长的影响 [J], 吴敏;汤玉喜;徐世凤;吴立勋;李永进;唐洁2.杨树人工林幼林阶段林下植被管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酶活性的影响 [J], 张贾宇;佘婷;鄂晓伟;唐罗忠;田野3.鸡粪与化肥配施对杨树根际土壤生物学特征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J], 井大炜;邢尚军;马丙尧;杜振宇;刘方春;马海林;刘春生4.施用蚯蚓粪对杨树苗根际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J], 井大炜5.杨树低效林下土壤粒径分布与分形特征 [J], 童春元;李钢铁;卢立娜;刘朝霞;张晓娟;张玉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物覆盖对山地杨树人工林土壤容重及稳定性影响

生物覆盖对山地杨树人工林土壤容重及稳定性影响

生物覆盖对山地杨树人工林土壤容重及稳定性影响
谢宝东;方升佐
【期刊名称】《林业科技开发》
【年(卷),期】2010(024)001
【摘要】通过对山地土壤进行不同重量的生物覆盖以研究杨树人工林土壤容重的变化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覆盖量增加,不同深度的土壤容重均呈减小趋势,覆盖量7.5 kg/m2下的土壤上、下层容重最小,分别比对照减小12.52%和5.34%;土壤容重随时间呈S型变化趋势,覆盖量的大小不影响峰值出现的次数,但影响峰值出现的时间和幅度;随着生物覆盖量增加,土壤容重的稳定性在土壤上、下层均呈减小的趋势,且土壤上层稳定性较好;生物覆盖的次数也影响不同深度的土壤容重.【总页数】4页(P72-75)
【作者】谢宝东;方升佐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生命科学院,山东,临沂,270005;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临沂大学生命科学院,山东,临沂,27000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生物覆盖对贵州山地杨树人工林钾素的影响 [J], 谢宝东;徐锡增;方升佐;刘久俊
2.生物覆盖对山地杨树人工林根际土壤氮动态的影响 [J], 刘久俊
3.生物覆盖对山地杨树人工林根际土壤钾动态的影响 [J], 刘久俊;方升佐
4.生物覆盖对杨树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林木生长的影响 [J], 刘久俊;
方升佐;谢宝东;郝娟娟
5.生物覆盖对山地杨树人工林根际土壤磷动态的影响 [J], 刘久俊;方升佐;佘诚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有机物料覆盖对土壤微环境树体生长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有机物料覆盖对土壤微环境树体生长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有机物料覆盖对土壤微环境树体生长及光合速率的影响土壤微环境是指土壤内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的综合作用。

有机物料覆盖是一种改善土壤微环境的方法,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和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光合速率。

本文将针对有机物料覆盖对土壤微环境、树体生长及光合速率的影响进行探讨。

1. 有机物料覆盖对土壤微环境的影响有机物料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保水能力。

有机物料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以吸附水分,形成土壤结构中的微孔和毛细孔,保持土壤湿润,提高土壤的贮水能力。

同时,有机物料中的腐殖质可以促进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透气性和渗透性,有利于根系的生长。

有机物料覆盖还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和养分水平。

有机物料中含有丰富的养分元素,如氮、磷、钾等,可以通过分解作用释放到土壤中,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同时,有机物料分解产生的腐殖质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进一步促进养分的转化和循环。

2. 有机物料覆盖对树体生长的影响有机物料覆盖对树体生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根系和地上部分两个方面。

(2)地上部分生长。

有机物料覆盖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含量,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另外,有机物料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营养供应,增加叶面积、增强光合作用能力,提高光能利用效率,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

研究表明,有机物料覆盖可以增加树木的高度、胸径、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提高树木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潜力。

3. 有机物料覆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代谢过程之一,对植物生长和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有机物料覆盖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供应,为植物提供了更好的生存条件,同时可以提高土壤表面的反射率和散射率,减少光线直接照射到叶片的强度,避免过度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的积累。

研究表明,有机物料覆盖可以明显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和光能利用效率,降低植物的呼吸速率和光合产物的损失率。

土壤生态环境对木霉生存的影响

土壤生态环境对木霉生存的影响

土壤生态环境对木霉生存的影响摘要通过对山东省不同地区不同植被下土壤中木霉数量测定,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地带、有机质多的土壤木霉量多,为2.04万个/g干土,占真菌总数的6.86%;氧气密集处的土壤木霉量多,为1.8万个/g干土;有农药、化肥等污染的土壤或极端环境的土壤木霉量少,比如棉花地55个/g干土。

聚类分析不同土壤生态环境木霉的数量,生态区分为五大类,分别为一般农作物土壤、贫瘠土壤、蔬菜和绿化地水分较足土壤、草地和温室及保护地水分充足土壤、有机质丰富的常绿山林。

因此,不同生态环境的土壤对木霉的生存影响很大。

关键词土壤生态环境;木霉;影响土壤微生物是生态平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针对土壤微生物的研究将日益显示其巨大的潜力,并且测试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充分证明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木霉广泛存在于土壤,生存能力强,适应性广,具有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和强烈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其重要的开发价值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和注意,对各种木霉的分离和作用已经有很多报导。

笔者着重讨论有益微生物野生木霉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生存情况,为木霉在农业和环保上防治植物病害、改良土壤等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在山东省26个县市57个采样点,对40种不同植物植被、不同深度的土壤及其他附属物采集样品852份,晾干后装入纸袋带回实验室分离。

采用马铃薯培养基PDA为生长培养基;PDA+L(乳酸)、改良马丁培养基Mardin+T.S(孟加拉红和链霉素)为分离培养基。

0.1MPa 蒸汽灭菌20min。

1.2木霉菌株的分离及鉴定将土样用无菌水稀释,在摇床上摇匀,制成一系列浓度,用稀释平板法进行木霉分离。

将待鉴定菌种接种于PDA平板培养,置25℃培养。

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进行木霉菌株鉴定。

1.3数据分析方法木霉生态分布分析采用系统聚类法,以菌株数作为样品,木霉菌株数作为指标,原始数据不转换——欧氏距离——中间距离法,建立聚类图。

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对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对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对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影响的开题报告引言:近年来,随着森林资源的破坏,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

杨树是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人工杨树林在森林资源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本研究选取不同林龄的杨树人工林,研究其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人工林的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内容:1.研究背景和意义人工林是指经过人工管理的、计划性地种植和培育的树林,亦称人工造林。

人工造林是人们在森林保护和林业经济中采取的一种行动。

随着日益增多的人工林区,土壤的品质也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因此,在做好人工造林的同时,也需要关注人工林土壤生态环境的保护。

2.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林龄的人工杨树林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不同杨树林龄间的差异。

通过本研究的实验,可以了解人工林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并为人工林土壤改良提供理论指导。

3.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不同龄期的杨树人工林,通过取样测试各种土壤指标,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不同林龄的人工杨树林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4.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结果是明确不同林龄的人工杨树林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并找出不同林龄间的差异。

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林龄人工杨树林的土壤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保证人工林的土壤生态环境的保护。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人工杨树林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也能为人工林的改良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保护土壤生态环境,提高杨树的生长质量,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根表 ( 66 左右的土壤, 采用抖落法取根际土壤 %
, 现已成为世界上许多
[ ( & )]
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用的土壤管理方法之一
%目
前, 国内外有关生物覆盖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园 艺作物和农作物上, 关于生物覆盖在人工林培育中 的研究国内尚属空白, 国外也仅有少量报道
[ * & +]
%因
$"#1
! ! "# 世纪末和 "$ 世纪初, 随着国家天保工程和 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 木材供需的矛盾日益突出, 贵 州、 湖南、 重庆等省 ( 市) 开始在山地上大面积种植 杨树人工林, 如何使这些山地杨树人工林发挥出最 大的经济、 生态和社会效益是目前生产中急待解决 的问题% 山地杨树人工林的立地环境具有一定的特 殊性, 如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瘠薄、 气候差异大、 植被 多样性丰富等, 其中, 立地条件差是限制杨树人工林 发展的主要因素% 作为土壤管理技术之一的生物覆 盖技术, 具有蓄水保墒、 培肥地力、 减少水土流失、 调 节微域生态环境等特点
生物覆盖对杨树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 酶活性 及林木生长的影响 !
刘久俊! 方升佐 ! 谢宝东! 郝娟娟
!!Leabharlann (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南京 "#$$%& )
摘! 要! 研究了不同覆盖材料和不同覆盖量对杨树人工林根际微生物和酶活性动态变化及 杨树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采用 ( 种材料对杨树林地表进行覆盖后, 其根际细菌和真菌数量 均高于对照, 其中白茅和白栎的效果最佳, 分别为对照的 %) *+ 和 ") (% 倍’ 随覆盖量的增加, 细菌、 真菌数量增多, &) * ,-・. / " 处理的细菌平均数量分别比对照高 (0) *12 , 真菌数量是对 照的 +) #( 倍’ 生物覆盖后, 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年变化趋势相似, 均与土壤温度的变化同步, 且 & 月最大, #" 月最小’ 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也随着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强’ 不同覆盖材料间, 脲 酶、 磷酸酶活性变化均为马桑 3 蕨类 3 白茅 3 白栎 3 45’ 根际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年动 态变化与细菌与真菌的年变化相似, 且 & 月最高, #" 月最低’ 生物覆盖对杨树的树高、 胸径和 生物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杨树! 生物覆盖! 根际土壤! 微生物! 脲酶活性! 磷酸酶活性! 生长 ( "$$1 ) $+/#"$(/$&! 中图分类号! 6&#() %! 文献标识码! 7 文章编号! #$$#/0%%" !""#$%& ’" ()’*+,-$.)/0 ’/ 1.)2’&3.#1# &’)- +)$1’()4- 3’3,-4%)’/,#/25+# 4$%)6)%5 4/7 %1## 01’8%. )/ 3’3-41 3-4/%4%)’/9 89: ;<=>?=@,A7BC 6DE@->F=G,H9I JKG>LG@-,M7N ;=K@>?=K@ ( !"##$%$ "& ’"($)* +$)",(-$) ./0 1/23("/4$/*,5./63/% ’"($)*(7 8/32$()3*7,5./63/% "#$$%& ,!93: ; :!93/; <; =>>#; 1-"#’ , "$$1 , :; (+) : #"$(/#"#$’ /.) <(&%14$%:!"(3.(3. /$>.#$/)3),?*$(303,4 .@,3#3/,4 OKP’ #.*3,)-,A,4,B4>$(.*. -7#3/0(3-.# OKP’ 4.6"(,K@L C,$(-,) &.D(3- QEPE =REL KR .=STD<@- .KUEP<KSR UG RU=LV UDE<P EWWETUR G@ UDE PD<FGRXDEPE RG<S .<TPGY<KS XGX=SKU<G@ K@L E@FV.E KTU<O<UV K@L UDE UPEE -PGQUD <@ XGXSKP XSK@UKU<G@’ ZDE PER=SUR RDGQEL UDKU KWUEP .=STD<@- Q<UD UERU .KUEP<KSR,UDE XGX=SKU<G@R GW YGUD YKTUEP<K K@L W=@-< <@ PD<FG> RXDEPE RG<S QEPE .GPE UDK@ UDGRE GW UDE TG@UPGS’ NW UDE .=STD<@- .KUEP<KSR,B; -7#3/0(3-.# K@L C; &.D(3- DKL UDE YERU EWWETU,Q<UD UDE @=.YEPR GW YKTUEP<K K@L W=@-< YE<@- "%) *+ K@L #) (% U<.ER D<-D> EP UDK@ UDE TG@UPGS,PERXETU<OESV’ ZDE YKTUEP<KS K@L W=@-KS XGX=SKU<G@R <@ PD<FGRXDEPE RG<S <@TPEKREL Q<UD <@TPEKR<@- .=STD<@- K.G=@U’ [DE@ UDE .=STD<@- K.G=@U QKR &) * ,- . / " ,UDE @=.YEPR GW YKTUEP<K K@L W=@-< <@ PD<FGRXDEPE RG<S QEPE $) * K@L *) #( U<.ER D<-DEP UDK@ UDE TG@UPGS,PERXETU<OE> SV’ :@LEP Y<G>.=STD<@-,UDE YKTUEP<KS K@L W=@-KS XGX=SKU<G@R <@ PD<FGRXDEPE RG<S DKL K R<.<SKP K@@=> KS OKP<KU<G@ UPE@L ,QD<TD QKR KTTGPLEL Q<UD UDE K@@=KS WS=TU=KU<G@ GW RG<S UE.XEPKU=PE K@L -GU UG UDE .K\<.=. <@ ;=SV K@L UDE .<@<.=. <@ ]ETE.YEP’ ZDE =PEKRE K@L XDGRXDKUKRE KTU<O<U<ER <@ PD<FG> RXDEPE RG<S KSRG <@TPEKREL Q<UD <@TPEKR<@- .=STD<@- K.G=@U’ 7R WGP UDE EWWETUR GW L<WWEPE@U .=STD<@.KUEP<KSR G@ UDE E@FV.E KTU<O<U<ER,UDEV QEPE <@ UDE GPLEP GW !; /$>.#$/)3) E ?; .@,3#3/,4 E B; -7: #3/0(3-.# E C; &.D(3-’ ZDE K@@=KS OKP<KU<G@ GW =PEKRE K@L XDGRXDKUKRE KTU<O<U<ER <@ PD<FGRXDEPE RG<S QKR R<.<SKP UG UDKU GW YKTUEP<KS K@L W=@-KS XGX=SKU<G@R,YE<@- UDE D<-DERU <@ ;=SV K@L UDE SGQERU <@ ]ETE.YEP’ J<G>.=STD<@- XPG.GUEL UDE UPEE DE<-DU,]JM,K@L Y<G.KRR GW XGXSKP UPEER R<-@<W<TK@USV’ =#5 8’17&:XGXSKP;Y<G>.=STD<@-;PD<FGRXDEPE RG<S;.<TPGGP-K@<R.;=PEKRE KTU<O<UV;XDGRXDKUKRE KTU<O<UV;-PGQUD’
[ $ & ’]
‘ >?@AB=CA6DC?D’ ) , 平均苗高 "5 1 E ’ 6, 胸径 $5 1 E "5 # <6; 造林方法为插干造林, 密度分别为 每公顷 $ ))* 株 ( 株行距 " 6 F ’ 6 ) 、 $ $$$ 株 ( 株行距 ’ 6 F ’ 6) 、 +’’ 株 ( 株行距 ( 6 F ’ 6 ) 和 )"1 株 ( 株行 距 ( 6 F ( 6) ; 每种密度 ’ 次重复, 每小区面积按株 数控制, 试验林总面积 ’ ?6" % !# $" 试验方法 !# $# ! 不同生物覆盖材料试验 ! 分别以马桑 ( 0".*1 /.*/ ,(#/%(,&*& ) 、 白栎 ( 2$(.3$& 4/5.* ) 、 蕨类植物 ( !)(.*’*$6 /7$*%*,$6 GHI% %/)*$&3$8$6) 和白茅 ( 96#(1 ./)/ 3:%*,’.*3/% GHI% 6/;".) 为覆盖材料% 覆盖量均为 1 JB KL・ 6 & " , 分别于 "##( 年 ( 月下旬、 "##1 年 ) 月下旬和 "##) 年 ( 月下旬收割地上部分, 进行 ’ 次 覆盖% 以无覆盖为对照% ’ 次重复% !# $# $ 不同生物覆盖量试验 ! 以混合植物 ( 主要是 白茅, 混有少量狗尾草和菊科植物等, 收割其地上部 分) 为代表, 设 ’ 种覆盖量 "5 1 、 15 # 和 *5 1 JB KL ・ 6 &", 以无覆盖为对照, 进行不同生物覆盖量试验% ’ 次重复% 上述试验根据地形按随机区组排列, 均采用局 部生物覆盖, 树盘周围覆盖面积为 $ 6 F $ 6% !# $# % 样品采集! 分别于 "##) 年 (、 *、 $# 和 $" 月中 旬左右, 在各样地内选择平均木 ’ 株, 先用铁铲除去 覆盖物, 然后用土壤刀从树干基部开始逐段逐层小心 挖去上层覆土, 追踪根系的伸展方向, 然后沿侧根找 到须根部分, 剪下分枝, 小心将须根带土取出, 保留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