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作用.
假设 土壤微生物能分解落叶使之腐烂.
)
灭实 菌验
组 土 壤
(
准备土壤
)
不对 做照 处组 理土
壤
(
探究1. 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作用.
准备落叶
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埋入落叶
自变量
相同时间后,检测树叶分解 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假设:土壤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制备土壤浸出液
准备土壤
浸出液静置一天
探究2. 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一段时间 后,检测淀 粉的分解 情况
贴上标签
加等量的淀粉溶液
自变量 土壤中是否含有分解淀粉的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探究活动解读摘要本文通过教学参考的形式,结合探究过程,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高中生物新教材中“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这一实验预做情况展示出来,以便于有关师生在实际教学、学习中有所帮助。
文中重点叙述了土壤微生物对落叶、淀粉的分解作用等几方面内容。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活动目标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制定以上教学目标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学生通过该实验可以探究土壤中落叶等物质的消失源于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从有机物到无机物的过程。
从而巩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生物与环境整体性等相关生态学知识,为今后开展土壤生态学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二、背景资料“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探究实验是土壤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该实验的原理是: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它们在生态系统成分中主要充当分解者,通过自身产生酶的作用,将落叶、淀粉等较复杂有机物分解成简单有机物或无机物分子,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土壤是微生物的良好生境,土壤中有多种类群的微生物,它们对自然界物质的转化和循环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根际微生物与植物的关系特别密切,不同的土壤和植物对根际微生物产生显著影响,而不同的根际微生物由于其生理活性和代谢产物的不同,也将对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土壤微生物不仅对土壤的肥力和土壤营养元素的转化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于进入土壤中的农药及其他有机污染物的自净、有毒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等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其中对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研究是最基础、最深入的,这次通过本探究实验,可以为今后研究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其它作用,更多涉足土壤生态学打下坚实基础。
三、操作指南材料用具:1.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土壤、落叶、玻璃容器、标签、塑料袋、恒温箱、纱布2.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土壤、纱布、烧杯、玻璃棒、淀粉糊、蒸馏水、碘液、斐林试剂、酒精灯操作要点:1.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注意:自然界存在着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它们可能影响实验者的判断。
土壤动物与凋落物分解
energy transfer in ecosystems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
radiation
太 辐射能 阳
热能 Heat
化学能 Chemica
l
热 能 Heat
机械能 Mechanical
有机物质的合成过程, 即生产者(绿色植物) 吸收太阳能量形成初 级生产量。
1)小型(湿生)动物(Microfauna )
主要存在于水膜及土壤充水空隙 中, (<0.1mm diameter)
▪ Occupy water films and existing water-filled pores
▪ Protozoa (原生动物), nematodes(线虫类)
2)中型动物(Mesofauna ):主要存 在于水膜及土壤充气空隙中 (0.1
土壤动物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的作用
❖ 1、土壤形成及结构(formation and structuring) ❖ 2、营养循环及土壤肥力(Nutrient recycling and
retention)
❖ 3、地上生物结构与演替(Population regulation)
1、土壤形成及结构
❖ Feed on bacteria, fungi, decaying organic matter, other protozoa
线虫Nematodes的作用
❖ 1 - 4.5 mm ❖ Up to 7 million
/m2 ❖ Bacteria
feeders, fungus feeders, predators, plant roots, parasites
“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研究
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研究一、实验背景土壤是由无机和有机物质组成的,其中有机物质主要是由植物和动物遗骸的死亡和腐烂所形成。
然而,这些有机物质不会一直存在于土壤中,因为有许多微生物,如细菌和真菌等,能够通过分解有机物质来获取能量和营养素。
这个过程称为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通过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问题。
因此,本实验旨在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的过程。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2.1 实验材料•双歧杆菌菌粉•番茄叶片•磨砂纸•滴定管•烧杯•氢氧化钠(NaOH)•盐酸(HCl)•色谱管2.2 实验方法1.采集土壤样本,并将土壤放入培养皿内。
2.在土壤中添加5g的双歧杆菌菌粉,并与土壤充分混合。
3.取番茄叶片,用磨砂纸磨碎成小颗粒。
4.将磨碎的番茄叶片加入培养皿内,并充分混合。
5.在烧杯中添加10ml的NaOH溶液,并将滴定管插入NaOH溶液中。
6.在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
7.将培养皿密封好,并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温度设置为25℃,保存30天。
8.每天观察培养皿内的情况,记录并拍照。
9.将培养皿中的样品取出,挥发水分,然后进行质量分析。
10.对样品进行分析时,可以使用气相色谱(GC)和质谱(MS)等设备进行分析,以确定分解产物的类型和含量。
三、实验结果经过30天的培养,观察发现土壤中的番茄叶片明显减少,形态也发生了变化。
在实验的早期阶段,番茄叶片被微生物附着和固定在土壤表面,但在后期,叶片被完全分解并转变为土壤中的有机物质。
根据样品检测结果,可以发现产生了大量的有机酸(如苹果酸和柠檬酸)和糖类物质。
这些物质不仅可以为微生物提供能量和营养,还可以为土壤提供养分和改善土壤质量。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土壤中微生物参与了有机物质的分解过程,将有机物质分解成简单的有机酸和糖类物质。
2.分解产物可以为微生物和土壤提供能量和养分,有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提高土壤的质量。
2020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实验专练:(11)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实验专练:(11)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能探究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灭菌,因变量是土壤的湿度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D.预期结论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分解2、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3、某同学完成了“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对照实验,对照组( )A.土壤不做处理,自然状态B.土壤进行处理C.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D.尽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4、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取样,应选取肥沃、湿润的土壤B.先铲去表层土3cm左右,再取样C.取样用的小铁铲和信封在使用前不用灭菌D.应在火焰旁称取土壤5、将某地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于7月20日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种方式的处理,3次重复,每隔15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①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应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②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天,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上移趋势③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④从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性微生物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使用催腐剂(含腐生细菌、真菌)有助于解决由焚烧秸秆、稻草等带来的环境污染、士地肥力下降等问题。
枯枝落叶的分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技术总结
森林枯枝落叶分解及其影响因素杨曾奖1,曾杰1,徐大平1,李尚均2,卢建2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广州510520;2. 雷州林业局林科所,广东遂溪524348摘要:枯枝落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枯枝落叶的分解是一个以生物为主要参与者的过程,土壤动物使粗枯落叶实现物理性分解,土壤微生物则使枯落物碎片进一步分解为简单无机分子或转化为腐殖物质。
土壤微生物的分解受枯落物自身成份的影响,粗脂肪与可溶性糖等在前期分解,木质素与纤维素等在后期分解,低wC/wN比枯落物易于分解,枯落物内的有机氮最终将降解为NH4 和NO-3,用于描述枯落物分解的最常用模型是指数方程x/x0e-kt。
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烧也是引起地面枯落物消失的重要因素,它有很强的负面效应,造成有机氮的损失。
影响枯落物分解的因素很多,它们主要是通过影响分解生物而起作用,这些因素有树种、温度、湿度、酸碱度、污染等。
阔叶树枯落物通常比针叶的分解快,温度与有机氮的矿化有线性关系,硝化作用可在大幅度的温度范围内发生,但最适温度通常在25 ℃。
碳矿化的最适含水量约60,在过于淹水条件下易于出现反硝化作用而造成氮损失。
森林枯落物分解以真菌为主,适于在较高pH 条件下进行,但与枯落物种类有关,云杉最适分解酸度为pH 57,多种阔叶树最适分解酸度在pH 3.5,土壤变酸时通常造成细菌数量显著下降,而以真菌占主导。
枯落物的处理方式影响森林土地的生产力,移除地面枯落物或采伐剩余的枝叶可造成土地肥力的显著下降,相反,则有利于维持土地肥力。
关键词:森林;枯落物;分解;动态变化中图分类号:S71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7)02-0649-06 森林枯枝落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占有极其重有机体,经过初步分解形成粗腐屑,成为某些动物要的地位,枯枝落叶的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和其他微生物的食料,动物将枯枝落叶腐屑分解成环的一个重要环节,林木每年产生大量的枯枝落碎片,增加微生物有效利用面积,其排出物为微生叶,成为死地被物,覆盖于林地表面,通过分解变物的活动增加了蛋白质、生长物质,从而刺激微生成可吸收的矿物离子归还土壤,才能被植物体吸收物的生长,加速了枯枝落叶的分解。
新教材 人教版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 知识点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项目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自养异养异养实例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光合自养:绿色植物和蓝细菌等;化能合成:硝化细菌大多数动物、寄生植物、寄生细菌、病毒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腐食动物作用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通过分解作用将生物遗体、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地位必要成分基石、主要成分。
最活跃的成分、非必要成分。
关键成分、必要成分。
(2)相互关系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2)食物网(5)不参与食物链组成的成分: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7)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第二节能量流动一、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及过程注意流入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指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流入人工生态系统(如人工鱼塘)的总能量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人工输入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第一营养级能量流动3.第二营养级及其后营养级能量流动(1)由图分析可知①输入该营养级的总能量是指图中的 b (填字母)。
②粪便中的能量(c)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应为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中流向分解者的部分。
③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b)=呼吸作用消耗量(d)+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 。
(同化量的“2个”去路)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分解者利用的能量(f) +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i)⑤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⑥同化量的“3个”去路(定量不定时,足够长的时间内能量去路):其中最高营养级无b(填字母序号)⑦同化量的“4个”去路(定量定时,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比“3个”去路多的是未利用的能量。
土壤生物在土壤研究中的意义
土壤生物在土壤研究中的意义1、形成土壤结构微生物的区系组成、生物量和它们的生命活动对土壤的形成与发育关系密切。
在土壤中,微生物会通过代谢活动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以及分泌有机酸等有助于土壤粒子形成大的团粒结构,并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土壤。
2、分解有机质这一点是微生物对于土壤作用更显着的一点。
微生物有着分解作用,对于作物的残根、烂根、落叶等微生物都可以使其腐烂并分解,然后转化为营养元素供给于作物。
并在这些过程中形成腐殖质,从而改善土壤的结构。
同时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还可以分解矿物质,通过分解作用从而产生磷、钾等元素提供给作物吸收利用。
3、固氮作用有些微生物可以通过转化空气中的氮元素,为作物提供“氮肥”。
这就像是当人处于高原环境出现缺氧反应时,我们用氧气瓶来提供氧气。
如果没有氧气瓶我们很难呼吸到足够的氧气从而缓解缺氧症状;同样的,如果没有微生物,这些空气中的氮元素就会白白浪费掉。
4、整治病害有些病害是由病原菌微生物所导致,这时我们就可以用与它们会产生克制作用的微生物来进行防治。
不光绿色环保,效果也更为出众。
问题出在哪里,就用相对应的办法解决无疑是更好的解决方案。
换句话理解就是:杀鸡焉用宰牛刀?当然用杀鸡刀是更顺手的。
5、防治虫害在自然界,存在着许多对害虫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利用这种致病性来防治害虫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
利用微生物防治害虫的研究始自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逐渐进入开发实用阶段。
发展较快的是真菌和细菌杀虫剂,目前,应用较多的细菌有苏云金杆菌,真菌主要有绿僵菌、白僵菌等。
6、降解有害物质的残留常年耕种的土壤,难免会积累残留农药,甚至是各种垃圾,这对作物的生长百害而无一利。
微生物群可以对这些有害物质进行分解,使它们变的低害、甚至无害。
实验02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实验02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提出问题:落叶、落花和淀粉在土壤中为什么会消失?2.作出假设:①落叶、落花是在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腐烂的。
②淀粉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了。
3.实验原理微生物能分泌多种水解酶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如纤维素酶、淀粉酶分别将纤维素、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然后被微生物吸收到细胞中利用,这样就导致落叶腐烂。
4.实验器具(1)实验器材:玻璃容器、标签、塑料袋、恒温箱、纱布。
(2)实验材料:土壤、落叶。
5.实验设计步骤:①取两个圆柱形的玻璃容器,分别标记为甲、乙。
②将准备好的土壤分别放入两个塑料袋中,将其中乙组放入恒温箱内,60℃灭菌1h。
③取大小、形态相同的落叶20片,平均分成2份,分别用纱布包好,埋入2个容器中,深度约5cm。
④将2个容器放于实验室相同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取纱布包。
⑤观察比较甲组与乙组落叶的腐烂程度。
6.注意事项及解决措施①取土壤是在落叶多的地方还是落叶少的地方取,为什么?落叶多的地方,这个地方微生物密集。
②取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为什么? 取表层土,大部分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
③该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是什么?自变量是微生物的有无,因变量是落叶的腐烂程度。
④甲、乙两组哪个是对照组,哪个是实验组? 甲组是对照组,乙组是实验组。
⑤试验中无关变量有哪些? 温度,水分,空气。
7.实验结果记录表 组别 腐烂程度 天数 0d4d8d12d16d甲组 乙组8.用坐标曲线表示实验结果(以天数为横坐标,腐烂程度为纵坐标)9.实验报告示例 班级 姓名实验日期 实验名称指导教师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用品四、实验结果及步骤腐烂 程 度时间(天) 0 48 12 16①实验结果:16d后从土壤中取出纱布包观察落叶,预期结果是:甲组:落叶腐烂;乙组:落叶不腐烂(或略有腐烂)②实验结论:落叶是在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腐烂的。
11.问题探讨:①相同时间内甲组落叶的腐烂程度大于乙组,说明了什么?微生物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第7课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课标要求 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规律。
2.举例说明利用物质循环,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
3.阐明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地富集的现象。
4.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的传递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种间关系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物质循环(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碳、氢、氧、氮、磷、硫等元素,都在不断进行着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
(2)特点:全球性、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3)与能量流动的关系:二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4)意义:使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碳循环(1)循环形式: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
(2)过程图解归纳总结(1)碳的存在形式与循环形式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间:主要以二氧化碳形式循环。
②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形式传递。
③在非生物环境中:主要以二氧化碳和碳酸盐形式存在。
(2)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3)碳返回非生物环境的途径: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实质是呼吸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
3.生物富集(1)概念: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
(2)特点①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富集的某种物质浓度就越大。
②生物富集也具有全球性。
4.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生物富集的关系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生物富集范围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生物圈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全球性、反复利用单向流动、逐级积累、全球性形式光能→化学能→热能无机物↔有机物不易分解或排出的重金属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过程沿食物链(网) 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间往复循环沿食物链(网)联系①在群落中它们的流动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且相互联系,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②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③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间循环往返的动力,也是生物富集的动力;④某些物质在沿食物链(网)流动时会发生生物富集源于选择性必修2 P67“练习与应用·拓展应用1”:生物圈是(填“是”或“不是”)一个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不是(填“是”或“不是”)一个在“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系统,因为物质可以在生物圈内循环利用,而能量不能循环利用,它必须由生物圈外的太阳能源源不断地输入,方可维持正常运转。
生物-生物富集及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生物富集及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高中生物]1.通过分析生物富集的过程,说明生物富集的危害,认同应采取措施减少危害。
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素养要求] 1.生命观念:进一步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思想。
2.科学探究:通过探究实验增强实验设计及分析能力。
一、生物富集1.概念: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
2.实例3.进入生物体方式(1)动、植物直接吸收。
(2)沿食物链在生物体内逐渐聚集,积累在食物链的顶端。
4.在生物体的分布:形成比较稳定的化合物分布于多种组织细胞中,不易被排出,积蓄在体内。
5.特点:全球性。
判断正误(1)生物富集的物质会沿着食物链、食物网在生物体内聚集( )(2)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内富集的有害物质的浓度越高( )答案 (1)√ (2)√探讨点 分析生物富集现象及其成因1.资料一:不同采样点中水、水底沉积物和中国血蛤体内铅浓度请据图分析,写出分析结果:铅在中国血蛤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浓度。
2.对比碳循环,分析铅在生物体内富集的原因。
成因:铅在生物体内形成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且不易排出。
3.资料二:水体和多种水生生物体内的铅浓度示意图据图分析,写出分析结果:铅在生物体内的浓度沿食物链不断升高。
4.还有哪些有害物质也有与铅类似的现象?提示 镉、汞等重金属、DDT、六六六等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及一些放射性物质。
5.生物富集对生物体有危害吗?提示 对生物体有害,而且富集的物质会沿着食物链积累,最终威胁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包括人类)。
6.生物富集现象也有全球性吗?说出你的理由。
提示 它们可通过大气、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因此具有全球性。
7.如何有效地减少生物富集现象?提示 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排放,实施垃圾分类,种植能富集有害重金属元素的植物等。
核心归纳 重金属盐和DDT等农药的生物富集作用生物富集作用与能量流动正好相反,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而农药或重金属盐则存在“生物富集作用”,即营养级越高,该物质浓度越高。
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
结论: 土壤中的微生物不能分解叶片。
进行实验验证
叶片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叶片时 问题2: 是否能分解叶片中的淀粉呢? 假设: 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分解叶片中的淀粉。 设计实验方案: 1、土壤浸出液的制备 将沙布连 同土壤一 起取出,
取自农田或林地等 处的土壤,放入里 面装有厚沙布的烧 怀中。
或
土壤微生物能通过分泌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还原 性糖(麦芽糖),还原性糖遇斐林试剂,在加热 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
问题3: 夏初落入土壤中的叶片比秋末落入土壤中的叶片分解的 快,是夏天的温度高,还是由于土壤湿度大?或是综合 因素引起? 潮湿土壤比干燥 假设:高温潮湿土壤比低温干燥 温度高比温度低时 土壤微生物对落叶分解的
问题1: 树林中常有落叶,没人打扫,为什 么不会越积越多?难道是被分解者 分解掉了吗?
假设: 树林中的落叶是被土壤中的微生物 分解了 设计实验方案: 想一想这两组土壤应作何处理呢? 1、在农田或林地(肥沃)的土壤中取土壤若干,平均分成两组, A组不做处理,B组灭菌(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 恒温箱1h 灭菌)。 是否需设对照?是随便取,还 是需取微生物多的土壤?
速度快。 设计实验: 自变量是?
记录结果:
高温、 潮湿
落叶分解 的量 得出结论:
低温、 潮湿
高温、 干燥
影响土壤微生物分解的因素还可能有哪些呢? 土壤的透气性、PH、微生物的数量等。与对照组与
案例一实验 组相同
植物细胞壁主要有纤维素组成,土壤微生物能分解 纤维素吗?
与案例二基本相同
用。
从对照 组中取 2 ml
变蓝
或
从实验 组中取 2 ml 从对照 组中取 2 ml 产生动活 泼砖红色 沉淀 没有砖红 色产生
实验: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A组不做处理,B组灭菌(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 恒 温箱1h灭菌)。 是否需设对照?是随便取, 还是需取微生物多的土壤?
2 、取同种树叶若干,平均分成两份,如图处理,并编号
A份和B份。
3、A份埋入A组土壤,B份埋入B组土壤,。如图 以什么指 标判断因 变量呢? 落叶的分解量 4、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案例1 实验假设 实 验 设 计 实验组 对照组 微生物能分解落叶使之 腐烂 对土壤高温处理 对土壤不做任何处理
案例2 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A杯中加入30 mL土壤浸 出液
B杯中加入30 mL蒸馏水
自变量
土壤中是否含微生物
在相同时间内实验组落叶 腐 烂程度小于对照组 微生物对落叶有分解作 用 A
是否含有微生物
• 1.实验原理 • (1)土壤中存在种类、数目繁多的细菌、真 菌等微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为分 解者。 • (2)分解者的作用是将环境中的有机物分解 为无机物,其分解速度与环境中的温度、水 分等生态因子相关。
树林中常有落叶,没人 问题1:打扫,为什么不会越积 越多?难道是被分解者 分解掉了吗? 树林中的落叶是被土壤 假设: 中的微生物分解了 设计实验方案:
4、
从实验 组中取 2 ml
滴一 滴碘 液
结果
摇匀
说明:
土壤 中的 微生 物对 淀粉 有分 解作 用。
不变蓝
从对照 组中取 2 ml
变蓝
或
从实验 组中取 2 ml 从对照 组中取 2 ml
产生砖红色沉 淀 没有砖红 色产生
该实验应用了什么原理?
土壤微生物分解淀粉的原理: 土壤微生物能通过分泌淀粉酶将淀粉分解, 淀粉遇碘变蓝,可用碘液检测淀粉是否被 或 分解。 土壤微生物能通过分泌淀粉酶将淀粉分解 成还原性糖(麦芽糖),还原性糖遇斐林 试剂,在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
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作业(9)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
下列关于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主要是依靠光合作用固定的B.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都参与碳循环过程C.光合作用固定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时,大气中的CO2即可维持稳定D。
碳循环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流动2。
碳循环是生态系统中常见的物质循环类型之一.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B.碳循环的“循环"过程发生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C。
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都参与碳循环过程D。
大气中的CO2要变成含碳有机物只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3。
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所指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一些基本化学元素B。
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往复运动D。
由于生物营养级越高得到的能量越少,故物质在循环过程中是不断递减的4。
如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缺少一个由甲到大气中的CO2的箭头B。
③④过程均可产生ATP,且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相同C。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及乙的数量都可缓解温室效应D.丙是动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并从中获得能量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图解,正确的是( )A。
B。
C。
D。
6。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循环利用的,为什么要向农田中施加N、P、K等肥料?()A。
在没有物质输出的情况下,物质在某一个封闭生态系统中是循环的B。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自给自足的前提是物质循环的全球性C.一块农田中的一些无机盐会随着农产品输出而导致农田中的无机盐减少D.一块农田不是一个生态系统,物质不能循环利用7。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⑦表示生理过程。
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
2022-2023学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2022-2023学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1.几十年前,采伐林木、垦荒种地、建设铁路等人类活动是导致东北豹从长白山迁出和消失的主要原因。
1986年国家建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2015年,我国科学家基于长期的野外观测查明:在我国东北长白山脉北部地区,共检测到东北豹42只,其中,幼体2只,雄性和雌性的成体分别为21只和17只,未能判断性别的成体2只,对上述资料分析不正确的是()A.东北豹种群数量过少,种群可能会由于近亲繁殖等而衰退、消亡B.东北豹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种群数量在未来一段时间一定会减少C.标记重捕法不适用于对该地区东北豹种群密度的调查D.采集粪便并检测DNA分子的方法也可监测东北豹等大型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2.某小岛植被丰富,科研人员将数量较少的野兔引入该岛,两年后通过开展每月一次、为期一年的标记重捕,进行其种群特征的研究,发现种群数量每月增加30%,在此期间,研究人员还对小岛上某些植物种群的特征进行了研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研究期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增长受到种群密度的制约B.研究期间野兔的数量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 t=N0·λ t,其中λ为1.3C.野兔的引入一定会使小岛的物种多样性增加D.小岛上植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天敌、干旱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3.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中,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个中方格的酵母菌分布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从静置的培养液取适量的上清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B.该计数板的一个计数室中有16个中方格C.未对酵母菌进行染色会导致计数值比实际值偏小D.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应对该酵母菌培养液稀释后再重新计数4.某地区中两种存在捕食关系的生物甲、乙种群数量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如下图所示的模型。
下列关于该模型及影响因素的分析,错误的是()A.甲种群与乙种群在数量变化上相互制约,互为因果B.若乙种群数量过小,不足以制约种群甲的增长,会导致二者数量变化不符合该模型C.乙的种群数量明显多于甲的种群数量,因此乙为被捕食者,甲为捕食者D.若捕食者种群有多种猎物或猎物种群存在多种捕食者,则二者数量变化并不都符合该模型5.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我国从2002年开始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
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教案讲义:生物富集及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生物富集及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生物富集的过程,说明生物富集的危害,认同应采取措施减少危害。
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生物富集1.概念: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
2.实例3.进入生物体的方式(1)动、植物直接吸收。
(2)沿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最终积累在食物链的顶端。
4.在生物体的分布:形成比较稳定的化合物分布于多种组织细胞中,不易被排出,积蓄在体内。
5.特点:全球性。
判断正误(1)生物富集的物质会沿着食物链、食物网在生物体内聚集()(2)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内富集的有害物质的浓度越高()答案(1)√(2)√任务:分析生物富集现象及其成因1.如图为不同采样点中水、水底沉积物和中国血蛤体内的铅浓度。
据图分析,写出分析结果:铅在中国血蛤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浓度。
2.对比碳循环,分析铅在生物体内富集的原因。
成因:铅在生物体内形成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且不易排出。
3.如图为水体和多种水生生物体内的铅浓度示意图。
据图分析,写出分析结果:铅在生物体内的浓度沿食物链不断升高。
4.还有哪些有害物质也有与铅类似的现象?提示镉、汞等重金属,DDT、六六六等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及一些放射性物质。
5.生物富集对生物体有危害吗?提示有,而且富集的物质会沿着食物链积累,最终威胁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包括人类)。
6.生物富集现象也具有全球性吗?说出理由。
提示有,富集的物质可通过大气、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因此具有全球性。
7.如何有效地减少生物富集现象?提示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实施垃圾分类,种植能吸收有害重金属元素的植物等。
1.(2023·浙江绍兴高二期末)在煤燃烧、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铅会以微小颗粒被排放进入大气,然后沉降在土壤和植物表面,而铅进入植物和动物体内后将不易被排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铅能沿食物链在生物体内聚集,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铅含量越高B .铅随大气、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生态系统中铅循环具有全球性C .铅通过动植物呼吸作用、分解者分解作用和化石燃料燃烧等返回非生物环境D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清洁能源是减少铅的生物富集现象的有效措施 答案 C解析 铅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不能最终通过动植物呼吸作用返回非生物环境,C 错误。
2023届新高考考点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考点三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夯实基础】一、物质循环的概念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碳、氢、氧、氮、磷、硫等元素,都在不断进行着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
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如下图2.特点:全球性、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二、物质循环的实例——碳循环(碳元素的循环)考点解析:1.碳的存在形式 2.碳的循环形式4.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5.碳在生物之间传递的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
6.实现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关键成分:生产者和分解者。
7.碳传递的方向:碳在生物群落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碳在生物群落内部各成分间的传递均是单向的。
三、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无机环境中:CO 2、碳酸盐 生物群落中:含碳有机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CO 2在生物群落内部:含碳有机物主要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其次是某些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 ①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3.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单向传递、逐级递减全球性、循环性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并且同时进行的关系(1)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等过程。
(2)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
(3)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地循环往返。
四、快速确认碳循环的各环节五、生物富集1.概念: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
2.实例——铅的富集过程3.途径:食物链(网)4.特点:①食物链中的营养级越高,生物富集的某种物质浓度就越高②生物富集具有全球性。
五、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注:在A1、B1中加入碘液,在A2、B2中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
【易错辨析】(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的是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往复循环。
高中二年级下学期生物 选择性必修2-《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教学设计 +作业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教师姓名教研组生物No:P65.66课题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教学目标 1.通过宏观的实验现象理解微观的生物学原理,了解土壤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实验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掌握探究的一般流程与方法,学习对照实验的原则与处理方法,培养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和淀粉的分解作用教学难点分析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与流程教学方法通过讲授法、实验演示等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的一般流程与方法,掌握对照实验的原则与处理方法。
学法指导联系必修一中学习过的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以及淀粉、还原糖的检测方法,突破本节实验方案的设计教具(资料)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一、土壤与土壤微生物二、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2.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引言: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个视频。
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潜蠊正在享受它们的午餐——枯枝落叶。
潜蠊是一种蟑螂,是典型的分解者,可以高效分解土壤中的枯枝落叶。
在土壤中还有哪些像潜蠊一样默默无闻、辛劳工作的分解者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土壤来了解一下。
新课:一、土壤与土壤微生物(一)土壤的组成讲述:土壤对地球与地球生物来说都十分重要。
土壤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两部分构成。
其中,非生物成分包括水分、气体、矿物质和有机质。
矿物质是由岩石风化形成,占土壤质量的95%左右,而有机质由动物遗体、枯枝落叶、腐殖质等组成,大约占土壤质量的5%。
土壤中的生物种类繁多,包括各种动物、藻类、真菌及微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种类多、数量大、繁殖快,但由于形体微小,质量占比很少。
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生活在腐殖质层,也就是土壤表层。
覆盖有枯枝落叶的土壤往往土壤微生物资源较为丰富。
那什么是土壤微生物呢?(二)土壤微生物讲述:土壤微生物泛指土壤中结构微小、肉眼不可见的生物。
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等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甲乙两组为什么要用相同的树叶? 。
因为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细菌对植物体的分解作用, 所以在设计对照组,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 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 相同。
(3)现在由你进行实验设计,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后,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 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实验过程中不 断地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观察记录的变化。
甲
乙
处理 甲为对照组,不做处理(自然状态)乙为 实验组(将土壤用塑料袋包好,用100℃沸 水灭菌)将甲,乙两组放在相同条件下;各 放等量的大小相似的落叶(湿度,温度一定)
请问灭菌后需采取什么措施,以避免微 生物的二次影响?
套上一个塑料袋,避免空气中的微生物在土壤中 生存
将甲,乙两组放在相同条件下;各放等 量的大小相似的落叶(湿度,温度一定)
(1)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请说明理由 。
(1)方案一:不能。甲、乙两组均未进行灭菌处理。甲组落 叶会分解从而失去对照作用,在自然条件下空气不仅含有 细菌,且含有分解落叶的其他微生物,因此不能说乙组落 。在自然条件下,空气中不仅含有细菌, 且含有分解落叶的其他微生物,因此不能说乙组落叶 分解只是由细菌引起的。
③设计实验方案: (一)取材.有落叶的土壤; (二)设计对照实验; (三)观察实验现象;
1.取材是在落叶多的地方取泥土还是落叶少的 地方取?并说明理由
落叶多的地方,这个地方微生物密集
2.取表面上层土还是深入地下?
表层土 大部分微生物需要进行呼吸作用
有落叶的土壤,沸水,塑料袋
分组 将2份等量的土壤编号为甲,乙两组
二.若在测量数据时出现以下情况请做出解释? 1.为什么前三天落叶的质量变化乙大于甲?
水分的影响,落叶中水分的变化
2.若实验中甲乙到了第九天质量几乎不再变化,请说明 理由?
大部分微生物需要O2,可能实验过程 中甲乙两组都处于密闭环境下
天数 质量g
0 5 5
3 4.5 4.4
6 4 3.7 4.2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为什么落红(落叶)会化作春泥? 接下来一起去探索落叶的分解之迷
落叶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吗?
①提出问题:秋天,落叶纷飞。春天,绿草 如茵。且不见落叶痕迹!落叶去哪里了?
②作出假设: 土壤中含有多种微生物。由前面的学习知细菌 和 真菌具有分解动植物遗体的作用。
从两组落叶的腐烂程度可得出
微生物分解落叶
1.实验中对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实验材料的改变,要有 衡量标准,本实验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落叶的“腐烂程度” 2.“腐烂程度”通过什么表现出来? 落叶的质量变化,视觉感受 3.若实验中甲乙两组质量变化不大,是什么 原因造成的?
落叶中的水分,泥土等
一.该实验的自变量? 微生物的有无 二.实验过程中落叶是否需要特殊处理? 需要去除水分,避免实验误差 三.若两组落叶的腐烂程度相差小或一样,请说明 理由? 时间短或没有使乙组与空气隔离(空气 中含有微生物) 四.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哪些? 温度,水分,空气
9 3 4.2
15 2.8 2.4 4.2
甲 乙
例1
某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为实验材 料,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组合土壤处理土壤湿度控制温度( ℃) 甲灭菌湿润20 乙不灭菌湿润20 丙不灭菌湿润5 乙 丁不灭菌较干澡20 乙 (1)该实验对照组是 —— 实验组合。 (2)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_
一段时间后查看甲乙两组的落叶情况并进行比较
天数
质量g
0
3
6
9
15
甲
5
4.5
3.8
3
2.4
乙
5
4.8
4.5
4.5
4.4
1.相同时间内甲组(含微生物)落叶的腐烂 程度比乙组的腐烂程度大 则微生物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2.相同时间内甲组(含微生物)落叶的腐烂 程度比乙组的腐烂程度大 微生物对落叶无分解作用 3.是否存在与第一种预想相反的情况?若存 在请讲出理由。 微生物会释放出某种物质,延缓落叶的腐烂
用青叶与用黄叶实验的 区别(方便,优缺点)
①落叶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 乙 ②_温度和土壤湿度会影响微生物的分解速率
(3)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不能等同于微生
物的细胞呼吸,其理由是:
•细胞呼吸是指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除 •了胞内的氧化分解,还包括胞外的分解
例2 下面是某小组的同学为证明细菌的分解作用提出的 两种实验方案。他们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 验过程中不断地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方案一: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 在空气中) 。观察记录落叶的变化。 方案二: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 下(暴露在空气中) 。观察记录落叶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