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3课时)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课件
第二节(第二部分)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高压 低压
暖
空
空
气
气
冷
被
却
抬
下
升 极地东沉
风带
90 ° S 60 ° S 30 ° S 0 ° 30 ° N 60 ° N 90 ° N
极地高 副极地低 副热带高 赤道低 副热带高 副极地低 极地高 气压带 气压带 气压带 气压带 气压带 气压带 气压带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特征 气流 影响气候
低纬环流 低纬环流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 高气压带
西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低压 高压
空
暖
气
空
冷
气
却
被
下
抬
极沉地东
升
风带
低压
高压
低压
空 空气 气受 堆热 积膨 下胀 沉上 东南信风升带
空 气 堆 积 下 沉
赤
道
低
气
压带
副热带 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6.夏季,北半球的 副热带高气压带 ,被大陆上的 热低压 所
切断,其中
亚洲低压
(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从而
使 副热带高气压带 仅保留在海洋上
30°N 副
气流 上升
热 热陆亚升亚低欧温洲 压大快带
高 夏高威气压夷
亚速尔 高压
2020/5/31
西
风
带
(三)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
• 定义: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 •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3课时——全球的气压带、风带》课件
印 在 心 中 要 记 全 。
海 陆 分 布 使 其 断 ,
地 球 公 转 使 其 移 ,
地 球 自 转 使 其 偏 ,
冷 热 不 均 使 其 动 ,
《 气 压 带 与 风 带 》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怎 么学的?结合课堂小结回顾反 思,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疑问?
感谢指引我的人 感谢陪伴我的人 感谢温暖我的人
探究 活动 四
海陆分布使其断---块状分布
讨论思考以下问题,完成 导学案探究四: 1、陆地和海洋相比,陆地夏 季形成低气压还是高气压?冬 季呢? 2、陆地低气压的时候切断的 是高气压带,高气压带的名称 是什么啊?陆地形成高气压的 时候呢? 3、南、北半球气压带有什么 特点?(是块状?还是带状?) 试分析原因。
上升 下沉 上升 下沉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风带分布对气候的影响:表2 风带 信风带 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气流(较高纬 较低纬)
流向较低纬 流向高纬 流向较低纬
对气候的影响
高温 温暖 寒冷 少雨 多雨 少雨
多雨的风带
西风带
遇冷成雨
上 升 湿 润 下 沉 干
西 风 湿 润 东 风 干
探究 活动 三
探究 活动 二 假设: 地表性质均一 地球不公转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使其偏---三圈环流
——三圈环流
④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③ 副热带高气压带
②
①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② 副极地低气压带 ③ 极地高气压带 ④
探究 活动 二
地球自转使其偏---三圈环流
假设: 地表性质均一 地球不公转 地球自转
小组 探究
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以北半球为例,结合降水条件思考)
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3)
分布
成因
特征
气流运动
气流干湿性
风向 南半球
气流干 湿性
景谷一中
高一地理(鲁教版) 导学案
No:3
编写:左阳
审核:段群生
四、课堂研讨 1、根据图 2-2-11 全球气压带、风带形成与分布示意图以及书中文字,完成下列 各题: (1)在图中,标出相应的气压带名称。 (2)画出对应的风带。 (3)在下图右侧,画出北半球的三圈环流。
图1
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
图2
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
3、读图 2 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字母代表对含义: A D (2)在图中画出 B (3) E处 (4)A 处由于 (5)极点处由于 B E D 所代表的风向。 与 形成 形成 和 相遇形成 , 盛行 ,盛行 ,盛行 气流。 气流。 气流。 C
审核:段群生
课外训练——大气圈与大气、气候(3) 1、关于极锋的诉述正确的是( A 极锋产生在两极附近 )
姓名:
B 较暖的盛行西风与寒冷的极地东风在 600N 附近相遇形成锋面 C 极锋是由于空气垂直下沉运动而形成的 D 极锋是极地东风爬升到盛行西风之上的过程中形成的 2、读下图“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点位于 300N 附近 C ①是冷性气流 B 乙点位于 300N 附近 D ②是盛行西风 )
景谷一中
高一地理(鲁教版) 导学案
No:3
编写:左阳
审核:段群生
课பைடு நூலகம்:——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年级:
一、学习目标
导学案(3)
备 注
班级:
姓名: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教学设计 --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教学设计--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课标要求与分析】课标要求1、掌握大气圈的组成及结构特点2、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原理。
3、在理解大气热力状况的基础上认识气压的变化,进而用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从而解释三圈环流。
4、掌握引起天气变化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气旋和反气旋等,并能绘制简易天气图,能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课程分析天气和气候变化是自然地理环境基本要素之一,它与其他地理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认识地理环境的主线。
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大气运动的基本条件,学生学习较为困难。
本节第一部分讲大气圈的组成及结构特点,第二部分讲述大气的受热过程,第三部分讲述大气运动,第四部分几种重要天气系统,知识要求逐级上升,难度加强,对能力要求提高。
所以本节分为三个课时。
【教科书分析】教学重点:大气圈的组成及结构特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环流,季风,锋面,气旋和反气旋。
教学难点:大气水平运动的几种作用力,三圈环流的形成,季风,气旋和反气旋【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有一定难度,由于知识面窄,学生容易产生错误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方法。
【设计理念与思路】部分知识采用探究式教学,探究学习的基本思路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讨论--汇报总结--教师小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大气圈的组成及结构特点2、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3、说出风带和气压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4、会分析简单提起系统示意图。
过程与方法1、运用课本插图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联系生活实例讲授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原理。
2、利用示意图和多媒体将受大气的运动形式。
3、探究活动方法用所学知识原理解释一些大气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大气活动对气候的直接影响,探究我国气候变化的原因。
2、理解气候的全球性,人类活动对气候的间接影响。
【教学方法】讲解法、探究法【教学媒体】语言、板书、多媒体【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由课本探究活动引入大气受热过程板书第一课时一、大气圈的组成1.低层大气的组成有干洁空气、少量的____和________。
2.2.3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2.2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三)学习目标: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2、了解以气压带风带为基础,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而形成的复杂多样的气候。
3、理解东亚季风、南亚季风的成因、性质、分布。
重点难点: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和理解;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季风的成因。
【学习内容】练习巩固:1、由动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2、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A、向西北飘扬B、向东北飘扬C、向西南飘扬D、向东南飘扬3、北半球等温线图上的等温线是()A、7月份海洋上向高纬凸出B、7月份大陆向南凸出C、1月份大陆上向低纬凸出D、1月份海洋上向南凸出4、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基本上是块状分布B、北半球基本上是条带状分布C、7月,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被海洋上的热低压切断D、1月,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被海洋上的冷高压切断5、当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时,下列哪些现象发生()①北半球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凸出②亚洲东部盛行西北风③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成低压区④地球公转速度变慢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6、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A、B气压中心的名称:A ,B 。
(2)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3)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风,D点盛行风,我国的天气以为主要特征。
(4)D地7月盛行风,其形成原因是,由此可见,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外,还有等。
013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3)
地理学科“探究释疑”新授课教案课题: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三)年级:高一姓名:_____编号:013时间:[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掌握大气环流运动的规律。
(2)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了解季风的形成和分布,知道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了解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
(2)读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
(3)读“东亚季风”图,会分析季风的形成。
3、态度、情感及价值观(1)通过三圈环流的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的形成,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2)理解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从而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过程]导入:我们知道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因为太阳辐射在全球各纬度分布的不均,使全球的大气在不停地运动,大气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由于大气有规律的运动和温度不同使地球各个部位产生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到底全球有哪些气压带和风带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一、自主探究(一)导学提纲1、预习提纲已单发。
2、检查自学情况。
(二)查找疑难1、全球的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是怎样形成的?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有什么影响?二、合作释疑1、全球的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形成可分为两步来看:第一步个性加工假设:①地表均一②地球不自转赤道空气受热上升→到高空形成高气压,极地空气冷却下沉→高空形成低气压,赤道大气由高空流向极地,极地大气则由地面流向赤道,形成单圈环流。
第二步 假设:①地表均一 ②地球自转(1)、低纬环流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赤道地区空气上升由赤道上空流向北极上空(南风) 右偏成西南风、 气流下沉流到300N 附近上空偏转为西风 300N 附近在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压带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一支向南流向赤道低压(北风) 东北信风 东北信风与南半球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
高中地理《大气圈与天气 、气候》优质教学课件设计
能力达标
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 1 ~ 2 题。
1 .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B.
A .① ②
C .③ D .④
2 .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
A .Ⅰ层顶部
B .Ⅱ层底部
C .ⅡⅢ层层中部 D
7/16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提出问题: 1 、太阳辐射包括哪几类电磁波? 2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在哪个光区?
A 处多于 B 处。 大气层对于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2 、大气怎样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11/16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 阳 辐 射
地 面 吸 收
地面增温
射向宇宙空间
大
大
气
气
辐
吸
射
收
大气上界
大气逆辐射
地面
“ 太阳暖大地” “ 大气还大地” “ 大地暖大气”
学以致用
利用大气受热原理解释下列现象:
1.阴天的日温差要比晴天的日温 差 小。
2.大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是否会发生变化?请举例说 明. 3.根据大气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 异,大气可分为哪几层?各层的气温变化有何特点?
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度 (KM)
50
高层大气 平流层
12
对流层
-100 -80 - 60
-40 -20
0
20 气温 ( ℃ )
合作探究 一
高层 大 气
2.全球气候变暖。
网络构 建
14/16
当堂达 标请同学们完成市编学案 37 页
, 当堂达标检测第 7 题。
7.(1)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3课时)
(1)1月份弗里曼特尔的气
候特征是______;丙的气候
类型为
,形成原
因是
。
(2)影响南美洲西部热带
沙漠气候狭长分布的因素有
______、______。
丙
(1)炎热干燥 热带雨林气候;位于来自海 洋的东南信风迎风坡;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2)洋流 地形
图5
11
考点诠释2: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判断。
12
9
自主探究:头脑风暴,说出下列图例代表的气候类型。
11
热带雨林气候 5 5
亚热带季风气候
99
温带大陆性气候
22 33
热带草原气候 6 6 热带季风气候 7 7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1100 温带带季风气候 1111
极地气候 高原高山பைடு நூலகம்候
44
热带沙漠气候 8 8
温带带海洋性气候
10
[典型例题]((2015年扬州调研卷)) 2013年9月,竖版世界地图 正式出版发行,它以崭新的视角展示世界。图5为“竖版世界地 图和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是
。
③地处于东非高原,地势高 ④地受沿岸寒流影响,湿度 减少
27
【课后检测】 三、综合题
5.读非洲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3)⑤⑥两地相比,年降水量相近,成因不同:
⑤地
;
⑥地
。
⑤地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形成 降水; ⑥地夏季受北移的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产生降水
28
课堂评估
反思:收获与疑问…… 活动:绘制概念图
栖息地 ●
哈瓦那
B 越冬地
8
7月
图2
答案:南北球东南信风
高中地理《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三课时)精品教案 鲁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教案: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三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时主要包括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季风环流等重要问题。
是对上一节课时大气运动的一个应用。
又是接下来所要学习的全球气候的形成和分布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知道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名称。
(2)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3)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4)掌握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2.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三圈环流示意”图,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
(2)读“亚洲季风图”会分析季风的形成,特别是东亚、南亚季风形成的区别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2)理解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从而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3)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季风环流形成原因,东亚和南亚季风区别难点: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季风环流形成原因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有些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能力都是比较差的,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要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课时的内容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问:什么叫大气环流?大气环流的形式有哪些?问:大气环流的意义是什么?(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挪威森林大面积遭受酸雨危害,却将英国告上法庭。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三课时)课件 鲁教版必修1
3.锋面气旋
(1)锋面位置:多形成于__低__压__槽__处
(2)冷暖气团:来自高纬度的为__冷__气__团__,来自 低纬度的为__暖__气__团__ (3)锋面附近的风向:冷气团一侧多为___偏__北_风, 暖气团一侧多为__偏__南__风 (4)雨区的位置:多位于__冷__气团一侧,图中位 于雨区的是__甲__、__丁_
二、综合题
5.读右图(图中P1、P2、P3表示等压线,甲处箭 头表示风向),回答下列问题。
(1)该天气系统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反映 的是________(近地面还是高空)的情况,判断理 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系统属于________气压中心,从气流运动 状况看属于________。
答案: (1)C (2)D
1.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m地的风向是(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2)此时,m、n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
A.m、n两地都晴
B.m、n两地都有雨
C.m地有雨,n地晴 D.m地晴,n地有雨
(3)下图中,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n 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
气团和锋
读“冷锋与天气图”和“暖锋与天气图”,完成下列 要求。
(1)观察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位置有何不同?两图中 冷气团和暖气团的移动方向有什么不同?
(2)观察两图中的左图,说明冷锋和暖锋过镜时分 别会带来什么天气?
(3)冷锋和暖锋都可以带来降水天气,读图说明冷 锋和暖锋的降水区域有什么不同?
要点1
答案: (1)北 (2)低 气旋 (3)暖 冷锋 (4)低压槽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2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3课时)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课
3.气压带或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 赤道低
副热带 西风 副极地
极地高
信风带
东风压带
对气候 的影响
湿热
干热
干热 温湿 冷湿 冷干 冷干
[体验评价] 1.图中为北半球夏季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读图完成(1)~ (2)题。 (1)图中字母 E 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 D 带风向的是( )
阅读教材 P40~P41 第 4 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大气环流 (1)概念: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 大气运动 。 (2)意义:调节 高低纬度 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分布,并影响各地的 天气和气候。
2.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1)形成原因:高低纬受热不均和 地转偏向力 的影响。
(2)分布 ①气压带ABCD....赤副副极道热极地低带地高气高低气压气气压带压压带带带
阶
阶
段
段
一
三
第 3 课时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阶 段 二
1.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并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 动规律。(重难点)
2.运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原理,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 分布,并分析其对气候的影响。(重难点)
3.掌握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分布。(重难点)
教材整理 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2)南半球: ①海陆分布: 海洋面积 占绝对优势。 ②影响:气压带基本上呈 带状 分布。
2.季风环流
(1)季风的概念: 大范围地区 盛行风向 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
(2)成因: ①东亚季风:海陆热力差异 。 ②南亚季风:海陆热力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2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1课时大气圈的组成
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2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1课时)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学业分层测评(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关于大气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②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氢③水汽和杂质集中在高层大气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解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水汽和杂质集中在低层大气。
【答案】C2.下列各地对流层高度最大的是( )A.中山科学考察站B.英国首都伦敦C.马六甲海峡D.青藏高原【解析】马六甲海峡在赤道附近,对流运动最强烈,对流层的高度最大。
【答案】C3.东京飞往旧金山的班机,飞行在8 000 m的高空,突遇雷暴天气,下列几种应急措施中最可行的是( )【导学号:63380078】A.迅速着陆B.保持原高度C.降低飞行高度D.拉升至本航线的上限高度11 000 m【解析】A措施不论其科学性如何,只考虑有无随时供飞机着陆的机场就可排除。
B、C两项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飞机的飞行环境。
飞机飞行在中纬度地区的高空,11 km已处于平流层的底部,这里大气平稳,天气晴朗,不会有雷暴天气,能够保证安全飞行。
【答案】D2015年12月份北京出现了多次严重的雾霾天气。
大气能见度很低,对北京市交通产生很大的影响。
据此回答4~5题。
4.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雾霾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B.雾霾削弱了地面辐射C.雾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D.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5.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解析】第4题,雾霾天气空气中含大量的尘埃和颗粒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使得太阳光不断被反射,地面得到的太阳光少。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2-2-3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3课时)杨清梅主备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读图、析图等,说明全球性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分布2.通过阅读、读图、析图等,说明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3.通过阅读、读图、析图等,说明季风环流的形成和分布定向自学1.什么叫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有什么作用?2.简述:假设地表性质均匀,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和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气压带的成因有哪两种?风带风向有什么特点?气压带风带随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什么?气压带风带对降水有怎样的影响?精讲精练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地球上、的大气运动叫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能够调节之间、之间的和分布,并对各地的和有着重要影响。
●气压带的形成由于赤道地区气温高,空气,近地面形成,上升气流使赤道上空相对于同高度其他区域,成为。
气流由赤道上空流向上空,在作用下,逐渐向右偏转成风,到北纬30度上空进一步偏转成,赤道向北的气流到北纬30度上空再继续北上,气流源源不断地在北纬30度上空,产生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形成。
极低地区,太阳辐射弱,气温,空气,在近地面形成,在副热带高气压和极地高压之间,是一个相对低气压带,成为。
●风带的形成由于气压差的存在,近地面大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向,向南的一支流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偏转成,称之为;向北的一支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成,成为,从极地高压向南流出的寒冷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逐渐偏转成,称为。
在北纬60度附近与较暖的盛行西风相遇,形成。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全球近地面共有七个气压带,即,南、北半球的,南、北半球的。
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了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南、北半球的极地。
气压带和风带随着的季节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冬季。
定向自学1、为什么海陆分布能影响气压带?为什么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北半球?说明北半球冬夏气压的分布特点。
2、什么叫季风?季风的形成原因有哪两种?举例说明。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3课时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3课时)※目标预览※1.明白锋面的概念、类型。
2.运用图表,简要分析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阻碍。
3.运用图表,简要分析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阻碍。
※课前预习※七、常见的天气系统1.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概念_________主动向___________移动而形成的锋_________主动向__________移动而形成的锋冷暖气团相遇,势均力敌,锋面________天气过境时____________________阴雨天气,多___________降水__________多云与降水天气过境后______、湿度降低, ______升高,天气转晴______上升, ______下降,天气转晴2.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预习测试※1.暖锋过境时,常显现的天气是 ( ) A.产生持续性降水 B.气温降低,气压升高C.天气由阴转晴 D.气温上升,气压下降※课堂生成※【探讨比较项目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图示剖面示意图符号降水区的位置气压气温变化降水强度大,多为狂风暴雨小,多为连续性降水小,多为持续性降水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①北方夏季的暴雨;②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暴天气;③冬季的寒潮;④一场秋雨一场寒①华南地区:春暖多晴,春寒雨起;②一场春雨一场暖①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②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典型例题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1)依照锋的分类,甲图是________锋与天气图,乙图是____锋与天气图。
(2)甲锋过境时的天气是________________,过境后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锋过境时的天气是________________,过境后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讨2】列表比较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的特点及对天气的阻碍气旋(低压系统) 反气旋(高压系统) 气压分布气压中心低,四周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气流气流形成(北半球)气流状况(北半球)逆时针流向中心顺时针流向四周垂直气流与天气气流形成天气状况多云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过境时气压变化我国天气典型实例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气流规律记忆方法(左右手法则)【典型例题2】1.气旋操纵地域,天气常呈现:( )A.严寒干燥B.阴雨天气 C.酷热干燥 D.高温少雨2.下列关于反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反气旋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中心气压高于周围气压C.气流由周围流向中心 D.反气旋操纵的地域阴雨天气【方式指导】锋面气旋中锋面类型的判读①锋面气旋:在中高纬度地域,气旋和锋面一样联系在一路,被称为锋面气旋。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3课时
90N
极地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总结:
冷热不均产生了 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 故成因为热力因素所致。
60N 30N 0
3.三圈环流的形成(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
环流)——实际状况 (1)假设: ①地表均一。 ②地球自转。
③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在水平气压梯 度力与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三圈环流。
(2)形成原因: ①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 ②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
1.由于 海陆分布 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往往不能呈现 出明显的 带状 分布。
2.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 布, 海陆热力差异 显著。
北
半 海平面气压图.swf
球
3.夏季,北半球的 副热带高气压带 ,被大陆上的 热低压 所
切断,其中
亚洲低压
(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从而
使 副热带高气压带 仅保留在海洋上。
低纬环流
极地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低纬环流 3D示意图:
北纬30°上空偏转成西风 气流无法北上,在此堆积
气
流
高空北上气流
堆
右偏形成西南风
积 下
沉
近地面气流 右偏成东北风
北纬30°形成高压
0°
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思考:冷暖两个气流相 交汇,会发生什么情况?
极地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气流运动
上升 下沉 上升 下沉
对气候的影响
湿热 干热 温湿 干冷
风带
低纬信风带 中纬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分布
风向 北半球 南半球
0°~30°东北风 东南风 30°~60° 西南风 西北风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第三课时 教案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3课时)四、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导入(新课引入)师:前边大家学习了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
什么是热力环流?生: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叫热力环流。
师:近地面大气的风向主要受哪几个力的影响?生: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
师:大气时刻不停地运动着,运动的形式和规模复杂多样,既有最简单的热力环流,也有规模很大的全球性运动。
那么,全球性的大气运动又是怎样运动?(板书)四、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推进(新知识传授)师: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叫做大气环流。
它会有什么样的作用呢?生:输送和交换热量。
师: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促进地球上的水量平衡和热量平衡,也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这节课我们首先要学习三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板书)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师:由于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是不同的,因而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的热量差异,会驱使大气不断的运动。
(投影)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北半球部分)师:(强调)假设在地表均匀且地球不自转,也就没有了地转偏向。
由于高低纬度获得太阳辐射不同,在赤道和极地间就会产生热量差异,那么在赤道和极地间会形成怎样的大气运动?生:热力环流。
就半球而言,是单圈环流。
师:说出图中大气运动的方向箭头,表示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并比较赤道与极地近地面气压的高低。
生:(说出大气运动的方向箭头)赤道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使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极地地面气温低空气下沉,使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
所以,高空的空气由赤道向极地流动、近地面的空气由极地向赤道流动。
师:(在学生回答后分别显示大气运动的方向箭头、高低气压的位置)想一想,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生: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大气一有水平运动,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3-4
5
6
6.(2015· 四川成都高一检测)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 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2)一般情况下,A地比B地降水 ,原因是什么?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的原因 是什么? (4)气流相对上升的纬度是 和 ,那里一般 是什么气压带?天气特点是什么?气流相对下沉的纬度是 和 ,那里一般是什么气压带?天气特点是什么?
一
二
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1.大气环流 (1)概念: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意义: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分布,并影响 各地的天气和气候。
一
二
2.气压带、风带 (1)成因:高低纬度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2)分布:
①气压带: A赤道低气压带,B、E副热带高气 压带,C、F副极地低气压带,D、G 极地高气压带。 ②风带: H、K信风带,I、L西风带,J、M极 地东风带。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问题导引 每年梅雨期过后,我国长江流域往往出现严重的旱灾。 结合材料探究: (1)我国长江流域的旱灾多发生在什么季节?属于哪种类型的干 旱? 提示:夏季。伏旱。 (2)此种旱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提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炎热干燥。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规律 1.“抓受热”——突破热力环流
在赤道南北两侧 ,常年吹着一个方向的风 ,风向不 变 ,很守“信用 ”,海员们称之为“信风 ”。古代的航海 家和商人 ,在多年的航海生涯中 ,逐渐掌握了这个规 律。他们在信风的帮助下 ,往来于大西洋和太平洋 , 在各大洲进行贸易往来 ,因此 ,这种信风又有 “贸易 风 ”之称。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有何分布规律 ?气压带和风带的 分布与移动对气候会产生哪些影响 ?
第3课时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情 景 导 入
学 习 目 标 1.结合三圈环流示意图, 总结气压带、风带的分 布规律;针对某种气候 类型,解释气压带、 风带 及其移动对气候的影 响。 2.通过 1 月、 7 月海平面 等压线图,分析海陆分 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 响。 3.运用亚洲季风图,分析 比较东亚、南亚季风的 成因及变化规律。
1-2
3-4
5
6
答案:(1)冬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南移。 (2)丰富 A地(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流动过程中空气 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B地(信风带)气流流向低 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的产生。 (3)副热带高气压带。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冷而重的D气 流,被迫抬升。 (4)南北纬60° 赤道地区 低气压带。多阴雨天气。南北纬30° 极地 高气压带。多晴朗天气。
解析:由题目图示可以获取以下主要信息:①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 图;②A位于亚欧大陆,B位于太平洋。第(1)题,1月份亚欧大陆上由 于气温比同纬度海洋低,形成高气压,为亚洲高压。北太平洋上的 气压中心为低压,即阿留申低压。第(2)题,1月份为北半球冬季,亚欧 大陆迅速降温,蒙古、西伯利亚一带成为寒冷中心,气流冷却收缩 下沉,形成强冷高压,将该纬度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第(3)题,图 中C点位于东亚,盛行西北风;D点位于南亚,此时受东北风控制。我 国在寒冷的冬季风影响下,气候以寒冷干燥为主。 答案:(1)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2)冬季大陆降温快,大气冷却收缩下沉。副极地低气压带。 (3)西北 东北 寒冷干燥
探究一
探究二
四、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主要区别
东亚季风 季节 冬季 蒙古—西 源地 伯利亚 风向 西北 性质 寒冷干燥 夏季 副热带 太平洋 东南 温暖湿润 南亚季风
冬季 夏季 蒙古—西 赤道附近 伯利亚 印度洋 东北 西南 温和干燥 温暖湿润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的季节移动 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我国西南地 分布 半岛等地 区 风力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1-2
3-4
5
6
解析:第(1)题,从图示看,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都在平均位置以南,尤 其是赤道低气压带已越过赤道到达南半球。根据气压带、风带随 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的规律,可以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第(2)题, 从A、B两地的气流状况来看,A从低纬流向高纬,是由温度高处流 向温度低处,水汽因降温容易凝结。一般情况下,A地比B地降水丰 富。第(3)题,C气流来自暖热的30°S上空,属于副热带高气压带,至 60°S附近与来自极地的寒冷气流相遇,因暖轻而爬升。第(4)题,从 图示看,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主要有赤道地区和南北纬60°附近地 区,两者上升的原因不同,赤道地区因气温高,气流对流旺盛;南北纬 60°因不同性质的气流相遇形成极锋,暖空气被迫抬升。气流上升 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两地多阴雨天气。盛行下沉气流 的地区主要是极地和南北纬30°附近地区,两地气流下沉的原因不 同,极地地区因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南北纬30°则因空气在高 空聚集,密度增大而下沉。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天气 晴朗。
1-2
3-4
5
6
(2015· 山东聊城高一检测)读下图,图中圆柱为空气柱,空气柱形成 的气压中心将所在的气压带切断。据此完成第3~4题。
1-2
3-4
5
6
3.关于a、b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a表示冬季、高气压 B.图b表示冬季、低气压 C.图a表示夏季、低气压 D.图b表示夏季、高气压 4.图a中空气柱切断的气压带是( A.极地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1月份
7月份
探究一
探究二
二、1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冬季,东亚季风区表现为西北季风,南亚季风区表现为东北季风。
探究一
探究二
三、7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夏季,东亚季风区表现为东南季风,南亚季风区表现为西南季风。 其中西南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 的影响下右偏形成的。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1.读图析图:第(1)题,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图中气压带和风带 的名称。极地高气压带是由冷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而副热带高气 压带是由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北纬30°附近下沉形成的。第(2) 题,根据各气压带和风带在图中的位置可直接判断。第(3)题,根据 图中气压带位置可以画出风向。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 2.思路展示:首先,根据图中所示的纬度数值及各气压带的位置, 准确判断各气压带的名称。其次,结合近地面大气冷热状况及大气 运动状况,理解各气压带的成因。然后,依据水平方向上空气从高 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以及所处的南北半球位置,确定气压带之间 的风向。最后,依据风向及风带的位置,进一步推知风带名称。 3.技巧归纳:(1)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 成的。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2)确定 风带时,要先确定该风带两侧的气压带,再确定风向及风带名称。
探究一
探究二
结合材料探究: (1)图中所示高气压名称是什么? 提示:亚洲高压。 (2)图中所示高气压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冬季北半球陆地气温低,气流冷却收缩下沉,形成高气压。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 一、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 海陆冬、夏季增温和冷却速度明显不同,使呈带状分布的全球性的 气压带被分割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利用图示理解海陆气压 中心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一
二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1.成因: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2.分布 (1)夏季:陆地升温快于海洋,大陆上形成低气压,海洋上形成高气压。 (2)冬季:陆地降温快于海洋,大陆上形成高气压,海洋上形成低气压。
一
二
3.影响 (1)北半球——呈块状分布。
月份 切断气压带 1 月 副极地低气压带 7 月 副热带高气压带 形成气压中心 太平洋 大西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亚洲 大陆 亚洲高压 亚洲低压
探究一
探究二
答案:(1)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 道低气压带 A C (2)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3)图略(C、D之间为东北风)。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问题导引 夏季陆地升温快于海洋,往往形成低气压;冬季陆地降温快于海 洋,往往形成高气压,从而产生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下图为某时刻 亚欧大陆气压状况示意图。
探究一
探究二
典例剖析 【例题2】 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 列各题。
(1)写出图中A、B气压中心的名 称:A ,B 。 (2)A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被切断的气压带是什么?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 风,D点盛行 风,我国的气候以 为主要特征。
探究一
探究二
)
)
1-2
3-4
5
6
பைடு நூலகம்
解析:图a中的气压中心位于北纬60°附近,将位于该纬度带附近的副 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图b中的气压中心位于北纬30°附近,将位于该 纬度带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当亚欧大陆上形成高气压时, 季节为冬季,反之为夏季。 答案:3.A 4.B
1-2
3-4
5
6
5.导学号11690026(2015· 广东汕头高一检测)读某假想区域示意图, 图中箭头表示某季节的盛行风向。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探究一
探究二
3.“抓移动”——突破季节变化 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在假设地表性质均一,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情况下,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地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探究一
探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