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导体与绝缘体教科版 (14)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四下《导体与绝缘体》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下《导体与绝缘体》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下《导体与绝缘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导体与绝缘体》这一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了解它们的性质和区别。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身边的物质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也接触过导体和绝缘体,但可能没有系统地学习和思考过。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特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导体和绝缘体,了解它们的性质和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区分导体和绝缘体。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和区别。

2.难点: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和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导体和绝缘体的样品、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

2.学具:学生实验器材、记录表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电线、橡胶手套等,引导学生思考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导体和绝缘体的样品,让学生观察和触摸,感受它们的区别。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区分导体和绝缘体,如使用电筒、测量电阻等。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线、电器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及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个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现象。

8.板书(5分钟)导体与绝缘体性质:容易导电不容易导电举例: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水塑料、陶瓷、玻璃、空气总时长:45分钟以上教案根据教科版科学四下《导体与绝缘体》进行编写,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导体和绝缘体》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导体和绝缘体》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导体和绝缘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导体和绝缘体》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6课。

导体和绝缘体是电学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导体的概念、导体的特点以及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能够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物体的导电性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电学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导电性能的探究,还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导体的概念、导体的特点以及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物体的导电性能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和特点。

2.实验探究不同物体的导电性能。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导体的特点和导电性能的差异。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各种导体和绝缘体物品、电池、灯泡、导线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导体和绝缘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实验和观察,展示导体的特点和导电性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导体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电池、灯泡、导线和各种导体和绝缘体物品,探究不同物体的导电性能。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PPT和黑板,总结导体的特点和导电性能的差异,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线、电器等。

让学生举例说明。

6.小结(3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导体的特点和导电性能的差异。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导体与绝缘体》参考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导体与绝缘体》参考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导体与绝缘体》
参考教案
教师活动
二、引导学生探究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物体,讨论这个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并说明理由。

2、实验操作:每组根据任务要求制定研究规划,使用电路检测器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

3、整理实验记录:每组整理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学生活动
1、学生自主讨论,探究每个物体的导电性质,并说明理由。

2、根据任务要求制定研究规划,使用电路检测器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

3、整理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
三、总结归纳
1、讨论:请各组代表分享实验结果和得出的结论。

2、讲解: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总结导体和绝缘体的特
点和应用领域。

幻灯出示: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领域。


3、板书设计: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导体:容易导电,广泛应用于电线、电路等领域。

绝缘体:不易导电,广泛应用于绝缘材料、塑料制品等领域。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入探究了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实证精神和探究惯,同时也增强了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实验操作的指导和安全保障,以确保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安全。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科学导体与绝缘体教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科学导体与绝缘体教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科学导体与绝缘体教案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导体与绝缘体》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并构建适合儿童理解的导体和绝缘体的基本概念。

2.科学探究:经历检测一块橡皮是否导电的过程,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科学规范”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检测区分常见物体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教学难点:理解从物体构成区分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

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教学手段:示范法、实践操作法教学准备:实验盒十套,每套含试验记录表一张、电路检测器1个;橡皮、小刀、钥匙、纸板、泡沫、回形针、普通布料、石头、等待检测物体教学过程:(用电路检测器)对,可以使用同学们前一课所学的“电路检测器”。

现在将每相临的前后三桌分成一小组,老师将发给每小组个实验盒。

拿到实验盒后,大家先不要乱动里面的东西。

(分发实验盒)现在大家看看实验盒里有些什么:每个实验盒里都装有电路检测器,还有橡皮、纸板、钥匙、石头等物体需要大家待会检测其导电性能。

另外还有一张“导体与绝缘体材料检测记录表”,在这张表上已经列出了一些待检测物体的名字,除此之外,大家也可以检测另外一些表上没列出的物体,但是每检测一种,都请在“被检测物体”列的空格里填上相应的名字。

2、在进行检测之前,谁来说说如何使用电路检测器。

用电路检测器的两个引脚接触被检测的物体,如果小灯泡亮了,说明容易导电,反之,说明被检测体不容易导电。

3、演示检测一块橡皮是否导电,并作下记录。

思考:在检测前为什么要检验“电路检测器”的小灯泡是否发光?为什么要重复检测一次?4、现在我们来看看这次实验的具体要求(出示要求,要求学生朗读):(1)分工合作、认真仔细。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导体和绝缘体》教案(2021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导体和绝缘体》教案(2021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导体和绝缘体》教案(2021新版)一. 教材分析《导体和绝缘体》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验和生动的图片,引导学生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特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特性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和特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性,能辨别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特性。

2.怎样辨别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导体和绝缘体的特性,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导线、铅笔、塑料尺等导体和绝缘体的实物。

2.实验器材:电池、灯泡、电阻等。

3.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导体和绝缘体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介绍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特性。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导体和绝缘体的特性。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导体和绝缘体》是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以生活中的实例为线索,引导学生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实验和观察有浓厚的兴趣。

但在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理解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己发现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探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发现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

3.讨论:分组讨论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发现。

4.总结:总结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及其应用,强调环保意识。

5.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导体和绝缘体在新能源开发中的作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导体和绝缘体•概念:容易导电的物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性质:导体的电子自由移动;绝缘体的电子不易移动•应用:生活中的实例;新能源开发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实验、观察和讨论。

2.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解答,了解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及其应用的理解程度。

教科版科学四下《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下《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下《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导体与绝缘体》是教科版科学四下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导体和绝缘体的不同,从而引导学生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本质特征。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观察。

但是对于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导体和绝缘体的不同,从而引导学生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本质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本质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2.导体和绝缘体的本质特征。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特征。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导体、绝缘体、实验仪器等。

2.课件:导体和绝缘体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导体和绝缘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吗?它们有什么区别?”2.呈现(10分钟)展示导体和绝缘体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提问:“你们发现导体和绝缘体在实验中有什么不同?”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导体和绝缘体的不同,并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导体和绝缘体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总结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及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

8.板书(5分钟)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杭州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6.导体和绝缘体》教案

杭州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6.导体和绝缘体》教案

杭州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6.导体和绝缘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导体和绝缘体》这一节内容是杭州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 学情分析面对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物质的基础知识,对于观察和实验也有一定的经验。

但是,他们对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现象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并能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2.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和性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自主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铜线、塑料尺、电池、灯泡等。

2.课件和教学图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电线、手机充电器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为什么能够传导电流,从而引出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和性质。

同时,教师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导体和绝缘体在实验中的表现,如铜线能够导电,塑料尺不能导电等。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来验证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并解释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学语言进行表达,并纠正一些错误的观念。

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实例,如电线、绝缘手套等,让学生了解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导体和绝缘体》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导体和绝缘体》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6.导体和绝缘体【教材简析】《导体和绝缘体》是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的第6课。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获得了一些关于电,以及电是如何工作的知识,并且能够组装和正确使用电路检测器。

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将探究物体导电性能,教学内容主要分2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检测区分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导体是一种允许电流通过的物质,绝缘体是电流不容易通过的物质。

学生发现将身边的物体连接到电路中时,情况是不一样的,让学生发展对身边物质性质的认识,同时加深对电的理解。

第二部分是使用电路检测器规范地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分析电器元件各部分导电情况。

学生明白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是同样重要的组成部分,并通过案例了解导体与绝缘体并不是绝对的,普及安全用电事项。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能提出科学探究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者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做完整实验计划。

四年级学生往往会将一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认为这个物体的性质是相同的,在实验中容易出现错误数据。

并且只能借助自己原有的经验来判断,甚至想象替代实际科学实验情况,所以要强调细心观察、实测求证的培养,每一种检测都要达到两次以上。

四年级学生合作分工意识还不够强,本节课会继续在小组分工上提供帮助策略。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区别导体与绝缘体,并能够举例说出具体的材料名称,知道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科学思维]能够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先预测后检测,按照是否容易导电进行分类,理解导体与绝缘体。

[探究实践]在实验计划中学会与别人合作,养成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

在检测中尊重事实的实证,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态度责任]有积极的探究兴趣,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物体,形成细致、客观的观察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区分物体的不同材料,正确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材料的导电性。

[难点]能够正确看待导体与绝缘体,明白它们在电路中是同样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年级科学下册导体与绝缘体教案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导体与绝缘体教案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导体与绝缘体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导体的概念,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2.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三、教学重点:1. 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2.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四、教学难点:1.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五、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2.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案部分: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绝缘体的概念。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导体吗?二、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1. 让学生观察实验器材,了解实验要求。

2. 分组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3. 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得出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2. 教师进行点评,完善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

四、拓展练习:1.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

2. 教师进行点评,提高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能力。

五、课堂小结:2. 教师进行点评,强调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进行实践探究。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实验操作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合作交流情况,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馈: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 针对学生在实验中的疑问,进行个别辅导,确保学生理解正确。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如导体的电阻、绝缘体的耐压等。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6《导体和绝缘体》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6《导体和绝缘体》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6《导体和绝缘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导体和绝缘体》是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导体的概念、性质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今后学习电路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能够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实例来了解和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但学生对于一些专业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比较难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导体的概念、性质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3.让学生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和性质。

2.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的识别。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和生活实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来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铜线、铝线、塑料尺、玻璃棒等。

2.课件和图片。

3.导线、灯泡、电池等电路实验器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铜线和铝线能够传导电流,而塑料尺和玻璃棒不能传导电流,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呈现(10分钟)呈现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验证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并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5分钟)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方式,巩固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电线为什么用铜做,绝缘体为什么用在电线的绝缘层等。

6.小结(5分钟)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导体与绝缘体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导体与绝缘体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导体与绝缘体》二、实验器材自制电路检测器、金属棒、木棍、橡皮、铅笔芯、泥土、自来水、新奇的树枝、周围常见材料。

三、实验创新要点/改进要点利用自制装置能较好的对人体、大地、自然界的水、活树枝进行导电与否的检测,同时声光显示,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实验趣味性。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利用周围唾手可得的废旧电器材料,制作半导体振荡电路,操纵偏置电阻,给三级管基极信号,使它导通与截止,推动喇叭发声,发光二极管闪亮。

五、实验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明白有些材料是导体,容易导电;有些材料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2、明白人体、大地、自然界的水、活树枝容易导电,是导体。

科学探究:1、引领学生依照任务要求,制订小组研究打算,并依照打算完成探究活动。

2、在探究的过程中,明确有关检测的方法,并整理实验记录。

科学态度:通过活动,学生将学会与人合作,并认识到规范操作和安全用电是专门重要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物质不断改进与探究,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

六、实验教学内容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差不多获得了一些电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在这一课的活动中,将引领学生通过探究,认识物质按照导电性能的不同,可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以及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的作用,更能明白得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一)检测周围的物体是否导电,认识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概念。

(二)利用自制的装置检测人体、大地、自然界的水、活树枝差不多上导体。

(三)查找教室里的电器设备,让学生明白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同样重要,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七、实验教学过程利用教材中的方法检测常见材料的导电性。

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经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如何会向高层次进军?专门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畴专门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刻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导体与绝缘体》公开课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导体与绝缘体》公开课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导体与绝缘体》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导体与绝缘体》,属于四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内容。

导体与绝缘体是电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理解电的传导原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使他们了解导体的特点,能够辨别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并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电的基础知识,如电流、电压等,他们对电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实验操作和观察细节的注意力和耐心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导体的特点,能够辨别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并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了解导体的特点,能够辨别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并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2.难点: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观察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导体和绝缘体的实物样本、实验器材等。

2.学具:学生实验器材、导线、灯泡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导体和绝缘体的实物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为这些物体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导体和绝缘体在电流通过时的不同表现,如灯泡的亮灭等,引导学生分析导体的特点,并得出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利用导线、灯泡等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来辨别导体和绝缘体。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引导学生注意实验操作细节。

《导体与绝缘体》教案(精选8篇)

《导体与绝缘体》教案(精选8篇)

《导体与绝缘体》教案(精选8篇)《导体与绝缘体》教案(精选8篇)《导体与绝缘体》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二)能力目标:能够设计检验装置,并检验常见的各种物体的导电性。

(三)情感目标:一个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要通过检验后才知道,任何结论都是要通过检验后才能得出的。

二、教学重点:(一)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二)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不同作用。

三、教学难点:(一)认识人体、水也是导体。

四、课前准备:(一)教师准备:1、自制教具电路板、2、电流实验盒、3、各种金属和非金属、4、新型试电笔、5、电工常用工具、6、玻璃杯、7、水、8、盐。

(二)学生准备:大号电池每人一节。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电的作用很大,但电压高时对人体有危险,所以我们家的电线外面都有物体把它包住。

包住了就没有危险。

你知道外面包裹的这一层叫什么吗?(二)新课课题:2、导体和绝缘体(三)问题:一个物体它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证明呢?学生回答:用简单电路来检验。

把要检验的物品串联在电路中,如果小灯泡发亮,说明电流可以通过,它是导体。

如果小灯泡不亮,说明电流不能通过,它是绝缘体。

(四)检验一:P33把我们常见的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导体有:绝缘体有:(五)小结:容易导电的物体(电流容易通过)叫做导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电流不容易通过)叫做绝缘体。

(六)检验二:P34水是导体吗?注意;要在水中多放盐和多加电池。

(七)检验三:P34人体是导体吗?注意:要用新型试电笔检验。

(八)判断:P35常见的电器、电工材料、电工工具中它们哪一部分是导体?哪一部分是绝缘体?(九)安全用电:P35注意事项:晾衣服、放风筝、搞卫生。

安全用电:在我们家或其它地方一定要注意,一个插座上不能同时插入多个用电器。

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安全第一不能忘。

六、本课小结:我们通过检验的方法,知道了电容易通过的物体叫导体,电不容易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

四年级教科版科学《导体和绝缘体》教案

四年级教科版科学《导体和绝缘体》教案

四年级教科版科学《导体和绝缘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能够通过实验区分常见材料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了解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区分常见材料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2.教学难点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本质区别。

正确使用电路检测器进行实验。

三、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和电线,提问学生:这些电器和电线为什么能够导电呢?引出导体的概念。

再展示一些不导电的材料,如塑料、橡胶等,提问学生:这些材料为什么不能导电呢?引出绝缘体的概念。

2.认识导体和绝缘体讲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举例说明一些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等是导体,塑料、橡胶、玻璃等是绝缘体。

3.实验探究:区分导体和绝缘体介绍实验材料和工具:电路检测器、各种常见材料(如金属丝、塑料棒、铅笔芯、橡皮等)。

讲解实验方法和步骤:将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查电路检测器是否正常工作。

把要检测的材料两端分别与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如果小灯泡发光,说明该材料是导体;如果小灯泡不发光,说明该材料是绝缘体。

依次检测各种材料,并记录实验结果。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分析实验结果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将各种材料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类。

引导学生分析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思考为什么有些材料能导电,而有些材料不能导电。

讲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本质区别:导体中存在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而绝缘体中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5 导体与绝缘体|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5 导体与绝缘体|教科版

《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能进行猜想、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哪些物体能导电那些不能,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能区分各种常见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明确好的导体和好的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3.情感目标:愿意与小组其他同学共同完成有关导体和绝缘体的实验,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精神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

但大部分学生喜欢实验,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于观察不仔细,实验无序操作,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有一定的基础。

三、重点和难点: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各种材料是否导电,知道区别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引出话题。

老师出示“熊出没”视频,提出问题:光头强如何把“熊二”制服的?学生观察视频的,并回答交流。

(“熊二”具有导电性)引出:什么物体容易导电?什么物体不容易导电?二、设置悬念,规范引领。

1.演示预热——复习已知内容。

今天老师带来了电路检测器(教师出示一个电路检测器),当两个检测头相接触的时候,检测器中的小灯泡应该怎么样?(边说边做)2.预测结果——激发探究兴趣老师这里有一根铅笔,铅笔是否能让小灯泡发亮呢? (出示铅笔)预设:生回答:不能。

师:能。

3.亲历实践——设置悬念铅笔到底能否让小灯泡发亮呢?我们必须进行检测,谁愿意到前面来检测一下,请同学们注意看,他是按什么样的步骤做的?老师检测铅笔,检测结果小灯泡会亮,老师先不公布答案,让学生在后面的实验中自己找出答案。

4.归纳总结——规范实验步骤。

他检测的过程是否规范呢?引出实验的注意事项。

(生说,教师总结课件出示。

)三、动手操作,实验探究。

1.预测结果老师为大家准备了11种常见材料(板书贴11种材料图片),请同学们先预测一下这些物体,哪些能让灯泡亮?并作好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

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二)过程与方法:根据任务要求制订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

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

培训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

认识到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很重要的。

【教学重难点】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判断物体的导电性。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电路检测器、人体验电球、土壤、水、抹布
学具:电路检测器、橡皮、小刀、纸板、回形针、塑料尺、铁钉和生锈的铁钉、铅笔芯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出示图片)
T:图片中的叔叔怎么啦?
S:触电了
T:对呀,我们该如何帮助他呢?
老师提供四种方法,同学们认为那种比较好呢?(ppt展示:1、直接用手去拉;2、用木棒挑开电线;3、用金属棒挑开电线;4、用水泼
说说你的理由
S:
T:小结:是啊,电线里面的铜丝是一种容易让电通过的物体,电线外面包着的塑料是一种不容易让电通过的物体。

(板书)
二、检测身边的物体:
【设计实验及实验注意事项】
1、出示要检测的物体
过渡句:是不是和同学们预想的一样呢?咱们把这个问题留到上完这节课后在来判断。

生活中这样的物体很多,我们短短40分钟时间不可能一一去研究,课前老师准备了一些材料,都放在信封里了,想知道是什么吗?小心的取出来看看,这些物体你们都认识吗?说说都有些什么?
(1)猜测:这些物体都像铜丝一样容易让导电吗?
(2)小组活动:请你们小组讨论后将容易导电的物体和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分开,如果有不同意见的物体把它们放在中间。

(3)学生汇报猜测结果。

过渡句:看来还有很多物体大家存在不同意见,意见一致的也仅仅是你们的猜测。

那你们有什么方法知道这些物体中到底哪些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
呢?(生说,当学生提到用教室里的电来检测时:可以吗?用流到电器的电来检测电压太高了,对我们的生命有危险,绝对不能用哦)
2、出示电路检测器
(1)介绍仪器: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一种专门检测物体是否容易导电的工具----电路检测器,而且它的电压很小,我们可以放心的接触使用。

(2)(投影出示检测器)大家看
(出示电线)如果要用这个一起来检测这根电线,你认为可以怎么用?(请一生上台演示)
(边讲边演示)是啊,要知道一种物体是否容易导电,只要把这两根导线的铜丝头搭在物体的两端,如果灯泡亮了,说明……;(搭在导线皮)如果灯泡不亮,说明……,会用了吗?
(出示一块橡皮)现在老师想知道这块橡皮是否容易导电,怎么做?谁能上来演示一下。

等下我们就用这个电路检测器来检测这些物体是否容易导电。

(3)(出示表格)老师还为大家的检测准备了一份表格,大家看,每件物体检测前先预测,然后最好每种物体检测3次,再在最后一栏中做出判断。

学生检测:老师把仪器给你们,开始解决你们的疑问吧!最后别忘了在表格下面把你们的检测结果做个统计。

(给同学们10分钟时间,大屏幕上有个倒计时表,10分钟后停止实验并将材料放中间,面对前面坐好)
【学生实验】
检测完了吗?哪个小组把你们的检测结果汇报给大家?
【汇报交流总结】
1、学生汇报
2、师总结:大家看,铁钉、回形针等这些物体都容易让电通过,我们把这样容易让电通过的物体称为导体(板书:导体);橡皮、木片、塑料这样的物体不容易让电通过,这样不容易让电通过的物体我们称为绝缘体(板书:绝缘体)
3、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导体与绝缘体”
三、生活中关于导体与绝缘体的应用
1、找找教室内的导体与绝缘体
过渡句:我们通过学习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那么同学们找找教室内的导体和绝缘体?
2、出示课件(插座,电烙铁)
3、小结: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到达不需要的地方。

四、拓展
1、“人”:人是导体吗?你能用这个检测器测出来吗?
(师检测)咦,灯泡不会亮啊?有没有别的更精密的仪器可以检测呢?
(出示人体验电球)过渡句: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朋友,它一直都在听我们的课,它在哪呢?就是它了----人体验电球,可以测测人是否导电,(师演示):人导电吗?生(是导电)
总结:(出示ppt)若你看到有这种情况你还会不会用手去拉他一把呢?(生:不会,因为人是导体)正确的做法:关电源总闸。

2、刚才我们发现卫生纸是不容易导电,现在我变个魔术,让毛巾变得容易导电好吗?
(卫生纸蘸水)再检测,容易导电了。

怎么了,老师做了什么手脚?原来是水在起作用,因为水也容易导电,水是导体(边说边检验烧杯里的水)
蘸上了水的湿卫生纸变成容易导电了,那我们平时家里在用湿卫生纸或毛巾擦物体时要注意什么?(不能擦开关和插座)
(板书补充:人体、水)
总结:原来人体、水跟这些铁、铜一样也是导体,那有没有既不是导体也不是绝缘体的物体呢?它们又是什么呢?(板书:?)课后去找找资料跟同学交流交流好吗?
3、出示一组不慎用电的图片
小结:电是人们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不慎用电也带来了一些后,所以得注意安全用电。

4、回顾:前面的一个问题,你现在能否解释为什么了吗?
5、视频安全用电(《5个苹果,安全用电》)
五:板书设计
导体与绝缘体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回形针、铁钉、人、水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皮擦、塑料、木块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