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详解

合集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四册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十课第二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四册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十课第二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共文化服务体系,从短缺的文化生产供给、零散的文化经营活动到
繁荣活跃的现代文化产业和市场体系,从较为封闭单一的对外文化
交流到以我为主、多层次、宽领域文化开放格局……伴随着改革
开放不断深入的伟大实践,文化领域的改革发展,走过了极不平凡
的历程,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就。
进入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高扬改革旗帜、锐意进取创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稳
步迈进。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课堂篇探究学习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以“科技创新在推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为 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 提示①科技创新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②科技创 新带来更快速、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③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而不是根本性变革
×
④ 材料没有体现“以理论究点二
知识脉络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课堂篇探究学习
典例剖析 例题1光纤科技提升了通信系统的能力,令网络传输速度大幅提 高,CCD(电荷耦合器件)则令数码相机及影像系统得到普及,两者都 是建立当今网络世界的基础。这说明科技创新( ) ①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③是认 识的根本目的 ④能提高实践的技术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课堂篇探究学习
解惑提高 全面认识创新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 面的创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 (1)理论创新是先导。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 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2)制度创新是保障。理论、科技、文化都受到制度的制约,与此相 应,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也必将受到制度创新的制约。 因此,唯有制度创新,才能为其他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十课第二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学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十课第二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学课件

收和创新,国产化率很低。而上海大众,从引进国外生产线的第
一天,就重视对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正是凭借这么高的
国产化率,大众汽车在中国的产品成本大幅度下降,赢得了价格
优势,也赢得了竞争优势。同时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还进行了大范
围的技术创新,使引进的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使企业
走在了别人的前面。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更新了人们的 1 __生__产__工__具__,促进了 2 _生__产__技__术___的进步,提高了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_劳__动__者___的__素__质__,开辟了更广阔的 4 _劳__动__对__象___
创新是引
领发展的
第一动力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实践基础上的 5 _理__论__创__新___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
思想政治 必修4
|名师解惑|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科技创新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而
广泛的影响。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
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问题探究| (1)结合材料分析,京剧为什么会形成衰落之后的又一复兴浪 潮? (2)《新京剧》为什么能提高年轻人的思维能力?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提示:(1)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京剧的繁荣是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结果。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点整理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点整理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点整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点整理3.1、唯物辩证法3.1.1、3.1.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1.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唯物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部分)3.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3.2.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2.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要求:一、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二、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2.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3.2.4、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部分是指事物的局部,是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

【原理内容】两者相互区别:①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②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

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两者相互联系:①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辩证的否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辩证的否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A
• • • • •
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敢于创新 B.要求真务实 C.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
• 作业:中国共产党多年以来都提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六大报告去掉了 “有”。党的十七改为“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 据此有人认为“否定过去的认识,实现 理论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 能取得成功”。请你用生活与哲学的知 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再 见
一、辩证否定观和创新意识
1、给孩子洗澡,孩子和脏浴水一块 儿拨掉吗?
辨证否定观
2、辨证否定观的实质 ——扬弃。 只肯定应肯定的,只否定应否定的
海尔集团是世界第 四大白色家电制造 商、中国最具价值 品牌。2009年海尔 实现全球营业额预 计突破800亿元。 海尔品牌价值为 786亿元。
①认识到冰箱在国内的需求
一、考试说明。
1.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2.坚持辩证否定观,树 立创新意识。 3.理解创新的社会作用。
主观题常用的原理: 辩证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 意识。(做到不唯上,不 唯书,只唯实) 要求树立革命批判精神
(1)辩证的否定是 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 己 肯定 自己,自己 发展 自己。 (2)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 发展 的环节 (3)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 扬弃。 。 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 肯定一切 。也 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 ,而是辩证否定, 既 。
联系和发展的中断 和停止 实质是‘‘扬弃”, 要么肯定一切,要 即既肯定又否定、 么否定一切 既克服又保留
漫 画 思 考
认识论:
认识有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 扩展、和推移的过程,创新符合人们 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在扩展、 加深的哲学道理。

【政治课件】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联系观)PPT

【政治课件】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联系观)PPT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
既 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 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
海宝的设计运用到了综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
()
A.从整体到部分
B.从部分到整体
C.从个别到一般
D.从一般到个别
纠错训练
B 1.下列说法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体现的哲学原理一样的是 ( )
A.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A 空前的危机。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B.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C.事物运动规律是客观的
D.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学案答案】
15.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答案(1)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
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 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 关系。 (2)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 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 然。 (3)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 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 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 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十课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十课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一、辩证否定观1.辩证否定的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否定的特点(1)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2)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试判断: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都是辩证否定观的表现。

( )提示F。

辩证否定观强调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肯定一切抹杀了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发展。

否定一切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也否定了事物的发展。

二者都是形而上学的表现。

3.辩证否定的实质: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请思考: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待向国外学习的问题上要“洋为中用”。

上述做法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实质的?提示上述做法坚持了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了传统文化和国外经验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体现了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1.理论依据(1)任何事物对它产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2)任何事物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

2.基本内涵(1)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2)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3)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3.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1)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

(2)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试判断:创新就是创造新事物,否定旧事物。

( )提示F。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2PPT课件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2PPT课件

(2)联系材科一和材料二,运用主次矛盾的有关知 识,谈谈你对“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 点”的认识。(10分)
(2)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上居支配地位,起 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应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 主要矛盾。针对现状,国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 需的战略重点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4分)
(辨证统一P71)
主次 矛盾
主矛支配、 决定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抓重点
重点、中心、关键、核心、第一要务、突破口等
辩证关 系原理
主次矛影
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统筹兼顾
响,转化
矛盾主 次方面
辩证关 系原理
矛主支配、 主导,性质
矛主次依 赖、转化
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
看问题抓主流
主流、方向、性质、大局、主体、优势、利弊等
②主次矛盾相互依赖,次要矛盾会影响主要矛盾的 解决,这要求我们应坚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在扩大消费的同时,不忽视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 动作用体现了这一要求。(4分)
③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使消 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 的统一。(2分)
(2011重庆)我国水资源短缺,合理用水,提高 用水效率意义重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单元
联系的含义 联系的普遍性
生活智慧和时代精神 联 联系的特点 联系的客观性
(哲学概论)

联系的多样性

第二单元
活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用联系的观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点看问题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与 (唯物论和认识论)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2014届《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2014届《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重要提示:
错误观点:1.质变是发展
质变与发展的关系: 区别: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质变有两种 方向,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质变,也可以是下降的、 倒退的质变。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 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联系:向上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事物的发展 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辩证 法的 革命 批判 精神 原理
原理内容
方法论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 己;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 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 的实质是“扬弃”。 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① 关注变化发展的实 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 际,敢于突破成规陈说 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和落后的思想观念。 ② 注重研究新情况,解 决新问题。
移动 笔记本 平板 掌上
个性
关 类别 系 适用 范围 和 对象
主次矛盾(办事情) 相对“许多矛盾”而言,一 般只有一个主要矛盾,可以 有一个或几个次要矛盾。主、 次矛盾指“矛盾体”,可称 为“一个”或“一种”,内 部又含主、次方面。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 进程。办事情:抓重点、 抓中心、抓关键
矛盾的主次方面(看问题) 相对“同一矛盾”而言,主 次方面都只有一方。主、次 方面指“矛盾侧面”,只能 叫“一方”或“方面”。
◆小注: ①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 造也不能消灭,但可以解 决,解决矛盾只是把矛盾 的激化状态转化成缓和状 态,并不是消灭矛盾。 ②事事有矛盾但并不是任 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小注: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一 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小注: ①离开两点谈重点,是一点论。 ②离开重点谈两点,是均衡论。 ③都是错误的。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辩证的否定观)PPT课件解析 人教课标版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辩证的否定观)PPT课件解析 人教课标版


群众观点 群众路线

矛盾观

史 观
人生价值观
如何实现
人生价值
高考要求 唯物辩证法—辩证的否定
1.理解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3.理解创新的社会作用
探究质疑【学案】
1.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所以我们要以否定一 切的眼光看问题。 2.否定是一种中断和消灭,是化为乌有的过程。 3.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4.权威往往比普通人更能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 质和规律,因此我们要崇尚权威。 5.理论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6.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 先导。
关键词体系建构
含义
辩 证 否 定
实质
创新意识
理论创新
实践创新
科技创新 制度创新 文化创新

生产力



生产关系
族 、


思维文化


唯物辩证法—创新意识
12.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 神家园。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 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 代性。
请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你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看 法。
⑴坚持辩证否定观。辩证否定观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 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 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⑵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对立统一关系。要求坚持用一分为 二的矛盾分析法,全面地看问题。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有 精华也有糟粕,不能一概继承,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全面的分 析、批判地继承。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重难点解析第三单元课文目录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第八课唯物辨证法的发展观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重难点】1、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事物发展的趋势、途径和状态)、矛盾的观点(两分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哲学基本观点的掌握、理解和运用能力。

2、唯物辩证法的含义、总特征、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矛盾概念3、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量变与质变状态。

5、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6、辨证的否定观。

7、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ﻩ【知识结构】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联系观辩证法的发展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的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确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矛盾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特殊性原理【要点详解】 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世界是不普遍联系的(一)、联系的普遍性1、联系的含义及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是普遍的。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补充: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具有联系,还应明确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高中政治思维导图: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高中政治思维导图: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联系
联系的特征 整体与部分 系统优化方法
普遍性
客观性
多样性 联系
整体离不开部分,关键部分的功能及 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的功能状态及 其变化影响着部分
区别
整体是全局和过程,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部分是局部和各个阶段,处于被支配地位,服从 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性
有序性 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综合的思 维方法
联系的观点 反对
孤立的观点
根本内容
唯物 辩证法
内涵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 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
特征
根本动力
两点论与重点论
主次矛盾 矛盾的主次方面
发展
要求
创新
普遍性
实质 道路 状态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 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
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一旧事物 的死亡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量变与质变
发展观点 反对
静止观点
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辩证否定观
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
实质是扬弃 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创新的
辩证否定观 反对
肯定一切,否定一切观
矛盾分析方法

必修四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复习讲义

必修四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复习讲义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考点考向】【复习策略】1.本单元属于哲学的难点和高考的重点,对于本单元的复习,最好采用三步走的方法:原理罗列、深化探究、巩固应用。

联系主要掌握联系的特征、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优化法。

发展主要掌握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过程、发展的状态。

矛盾要全面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矛盾分析法。

创新要把握辩证否定观、唯物辩证法的革命和批判精神。

同时还要认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2.立足整个单元和教材,我们必须要从整体上认识唯物辩证法,特别要理解联系、发展、矛盾、创新之间的关系。

围绕矛盾这一核心,来认识联系的特征、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同时要区分开唯物论与辩证法、与唯物史观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防止原理的混淆。

更要凸显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与联系、矛盾特殊性关系的分析。

3.本单元教会我们如何认识世界,所以立足具体时事材料,考查措施类和体现类的试题较多,所以我们在复习中应该立足“如何发展”整合相应的时事素材。

①结合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世界金融体制的改革、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对世界气候的关注,来认识联系的特征。

②结合我国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黄三角规划、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城乡发展,认识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以及系统优化法。

③结合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对贸易摩擦等,认识发展的过程和状态,理解创新的必要性。

④结合包容性增长理念、社会公平的维护、我国外交活动、低碳社会的建设、能源危机的启示,明确对立统一的观点。

⑤结合各省发展经验,同时立足“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认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⑥结合科技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论坛的举办,传统文化的发展,认识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⑦结合“十二五”期间我国财政投入的侧重点以及经济发展的重点,认识两点论与重点论。

【考点解读】注:1、本单元三课共8大考点22个小考点;2、请同学们结合考点认真阅读、识记、思考、批注。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线索】本单元讲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唯物的辩证法,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第一、世界是辩证的。

即世界本身是联系、发展、矛盾着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看待周围的世界。

第二、世界是唯物辩证的。

即世界的联系、发展、矛盾是客观的,既不是“绝对精神”赐予的,也不是主观臆造的。

本单元的基本内容如下: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和根本分歧。

【知识要点】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联系的观点。

1、什么是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1)含义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提示】“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不等于“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因为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2)方法论要求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3、联系的客观性(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提示】联系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观上贯彻了唯物论思想。

(2)表现(3)联系客观性的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拓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把握联系的客观性一方面,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随意创造事物的联系。

另一方面,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互联网络等。

4、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1)表现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2)方法论要求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尤其是把握事物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疑难解析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疑难解析

重点解析Z H O N G D I A N J I E X I“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主要讲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以及辩证否定观和创新思维等内容,这些内容是教材的主干知识,也是高频考点。

因此,对其中疑难问题,我们一定要尽可能搞清楚。

例12012年12月22日已经过去,传说中的“世界末日”并没有到来。

原来“末日预言”是人们误把玛雅历周期的一个结束日与其先入为主的世界终结日联系在一起。

这个预言之所以荒唐,是因为()A.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B.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D.联系是客观的,具体联系必须建立在一定条件的基础上解析A、B、C项观点本身是正确的,但从材料看,人们并没有建立新的联系,也不是人为事物,不存在发现和利用规律,所以,这三项都不选。

“末日预言”属于人为臆造的联系,材料表明,这个预言是荒诞的,这就从反面启示我们,联系是客观的,不能臆造联系,具体联系必须建立在一定条件的基础上。

答案D点拨违背联系客观性有两种情况,一是臆造联系,就是事物之间本没有联系,人们把自己想象的联系强加于事物。

典型例子有“喜鹊叫喜,乌鸦叫丧”等之类的说法;二是无视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人们采取行为破坏了事物之间固有联系。

比如,滥垦乱伐,破坏生态平衡等。

例2“蝴蝶效应”不仅体现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内涵。

它揭示了()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④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偶然与必然是统一的,任何事情的发生,表面看是偶然因素作用的结果,实际上,偶然因素背后都存在必然性,不选②;③的观点违背了联系客观性原理,不选;①揭示了联系的普遍性,应选;④符合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应选。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总结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总结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总结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素质和能力,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思想方法是指个人在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而创新意识是指个人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的意识和能力。

下面我将就这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思想方法的培养对于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思想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清晰地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做出各种决策,而正确的思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去考虑问题,避免盲目行动和错误的决策。

例如,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它教导我们对待信息进行深思熟虑的态度,分析和评估观点的可信度和合理性。

这种思维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盲从和偏见,培养出理性思考和知识分析的能力。

其次,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和变化的时代,要想在这个社会中获得成功,就需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来面对和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

创新意识是指个人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的能力,能够在面对困难和问题时寻找新的方法和途径来解决。

创新意识可以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人们发现问题的根源和本质,并提出独特的解决方案。

例如,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就是一个具有高度创新意识的人,他通过创造出一系列的革命性产品,引领了整个科技行业的发展方向。

要培养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个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和提升。

首先,在知识和思维方面,个人可以注重自身的知识素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阅读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

其次,在实践和经验方面,个人可以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和项目,通过实践来积累经验和提升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创新意识需要个人对待问题的态度和习惯,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和态度,勇于尝试新的事物和方法,不断挑战自己,不断突破舒适区。

总之,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素质和能力。

7课

7课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一、综合解说【地位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它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如实地反映世界的状况。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

联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勇于批判,不断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因此,本单元在全书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我们学习唯物辩证法原理就是分清什么是唯物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形成辩证的思想方法,树立创新意识。

【主要内容】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设计为四课: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第七课包括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两个框题。

第一框共设三个目题:第一目论证联系的普遍性,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第二目论证了联系的客观性,证明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三目说明联系的多样性。

第二框共设两个目题:第一目强调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第二目强调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总之,通过本课的学习,就是要求同学们理解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第八课包括以下两个框题: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一框设有两个目题:第一目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领域证明了发展的普遍性。

第二目结合实例说明了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小初高学习]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八课 第一框 世界是永

【小初高学习]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八课 第一框 世界是永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①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初次分配效率优先、再分配兼顾公平,是我们的一大特点。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把“公平”列为对初次分配的要求,这是一个显著变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通过深层次改革,消除影响收入和财产分配的体制弊端,努力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收入财产分配秩序,使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②这一连串轨迹,反映了中央对社会公平的高度重视和追求共同富裕的目标取向。

【设问】请用“发展”的知识分析从“先富”到“共富”再到“获得感”这一理念的变化过程。

第一步:获取信息,调动知识展具有普遍性答案:(1)发展具有普遍性,人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党的不同时期分配政策的变化体现了这一点。

(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根据时代发展,党适时调整分配政策,坚持了与时俱进。

基础巩固1.我国领导人指出,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我国基本国情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风险、面临的难题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

这表明( )①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②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③发展具有普遍性④事物的运动、变化就是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题中,我国不断发生变化,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

这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发展具有普遍性;故②③入选。

①与题意无关。

④错误,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与变化。

选C。

答案:C2.地震能不能预测,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到目前为止,人类虽然不能准确预报地震,但可以通过计算数据预测地震发生的可能性。

这说明( )①人的认识是发展的②人们的认识无法把握世界的本质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④任何理论都有局限性,都是不正确的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解析:④错误,经过实践检验后的真理性认识是正确的,②属于不可知论,应排除。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 从能力目标来看,本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用联系、 发展、全面的观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 养学生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学生用辩证否定观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看,本单元主要是培 养学生具有坚定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立场,自觉用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认识和改造世界,自觉反对 和抵制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超前思考,比较听课”
什么叫“超前思考,比较听课”?简单地说,就是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不仅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力争走在老师思路的前面,用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进行对 比,从而发现不同之处,优化思维。
比如在讲《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老师会提出一些问题,如林冲当时为什么要戴着枷锁?林冲、洪教头是什么关系?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
• 总之,本单元在全书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上承 第二单元“我们如何看待周围的世界”,下启“如 何认识社会,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一全书的终结和归宿,为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 确进行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方法论准 备。
•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从思想方法的角度回答 “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唯物辩证法的 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是我们对这一问题 的基本回答。围绕这一问题,本单元共设计为四课。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八课——唯物 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 核心;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老师没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就应当立即主动地去思考,积极地寻找答案,然后和老师的解答进行比较。通过超前思考,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这些“难点”的理解 上,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从而避免了没有重点的泛泛而听。通过将自己的思考跟老师的讲解做比较,还可以发现自己对新知识理解的不妥之处,及时消除知识 的“隐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改: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 4、改:联系是有条件的 。
• 5、改:“一定意义上”才是。两对关系具有共性方面,即都 强调整体性、相互依赖性,但系统更强调层次性、有序性。系 统和要素关系中讲的层次性原则等,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就 没有.
• பைடு நூலகம்、改:必须在一定条件下。
• 7、改: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性的、 进步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 (5)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①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②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③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④ 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
• 〖世界观内容〗:①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 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 系是普遍的:②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 样的联系,③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 联系的,④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 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 (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 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 新的量变。既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又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 19、改: 前对后错。后者是有区别的:世界观依据有别, 具体内涵有别。
• 20、改: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是联系的环节,实质的扬弃。
• 21、改:注意: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 特征,矛盾观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实质与核心、是事 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22、改: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根本分歧在于, 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方法论要求〗:⑴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 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⑵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 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 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联系的观点
总特征
发展的观点
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 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本质: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 (1) 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 (2) 联系是客观的要求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 随意性。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们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 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 的联系。
(3) 联系是多样的、有条件的要求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 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 (3)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 公有制为主体,以按劳分配为根本目标,能 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 (1)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 灭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因此我们既要看到 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 15、改: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16、改:这是知识的混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 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把握重点 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17、改: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 18、改: 还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三、巩固练习 (一) 选择题专题训练
•1—6 CACAAC •7—12 DABCDD •13—18 ABCBCB
• 背记:社会主义运行的制度与体制保障 • (1)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2)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8、改:前对后错。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但质变不一定 是发展,只有前进性的量变引起质变才是发展
• 9、改: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判断新事物根本标志在 于它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不能只用时间标准来判 断。
• 10、改: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 11、改:矛盾双方对立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统一是有条件的、 相对的。
• 12、改:事事有矛盾是说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具体事 物之间的矛盾是有条件的,必须处于统一体中。
• 13、改:前对后错。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人为制造的矛 盾只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 14、改: 说反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 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包含普遍 性。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 〖方法论要求〗:联系的普遍性世界观要求我们要用联系 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 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 〖世界观内容〗:①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 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违背事物 联系的客观性,会受到惩罚。②事物的联系就其 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 人为事物的联系,它们都是客观的。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坚持唯物辨证法的前提: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联系观 发展观 矛盾观 创新观
• 1、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有条件的,联系的普遍 性并不等于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 2、改: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联系存在的条件,建立新的具 体的联系
• (4) ①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相互联系、密不可分),②整 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 到部分。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 案,实现最优目标。③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的功能,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重 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