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教案设计(通用10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教案设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教案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所描绘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
教学难点:感悟诗境,指导朗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前播放李叔同的《送别》。
1、同学们,曾经跟家人、跟朋友分别的情形,你还记得吗?那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1、2生)2、在古代,交通很不方便,朋友分别后就很难再见面了,所以朋友分别时往往作诗词相赠,以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
这种诗被称为送别诗。
(板:送别诗)你们还记得李白的送别诗吗?(《赠汪伦》,生齐背)3、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李白送别诗的传世之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指导写“孟”和“陵”字。
二、理解课题1、谁能把课题读一遍?(请2生)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就有个“送”字,你能围绕这个“送”字提一提问题吗?想知道答案吗?答案就藏在题目里,让我们一起来读2次。
2、读完题目,你知道了什么?生1:从题目中我知道了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师:你读懂了送的地点。
补充:湖北的黄鹤楼是江南的三大名楼之一,它与江西的滕王阁、湖南的岳阳楼被称为三大名楼。
生2:从题目中我知道了李白送孟浩然到广陵。
师:你能从题目中知道那么多,可不简单呀!教材简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这首诗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李白。
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彼此之间情谊深厚。
诗句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却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帆影已消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15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15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1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4、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生——课前熟读古诗;收集黄鹤楼、广陵、李白孟浩然生平资料;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试着理解诗歌。
师——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一、导入师:上课前,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乐曲,看你们从中能联想到我们以前学过的,或你读过的那首诗(教师播放《送别》曲)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生说想到了什么)师:同学们,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他们分别容易相见难,所以送行就成了他们表达深情厚谊的一种方式,并且成了当时的一种习俗,也成了诗人笔下常见的一种题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很有名的送别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陵”二、解题1、师:读读看看题目中送了哪些内容?从他的回答中,我们知道黄鹤楼是送别的地点,广陵是要去的地方。
2、师:黄鹤楼知道吗?说说看;百闻不如一见,这就是黄鹤楼(课件出示图片)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使黄鹤楼名声大振。
3、师:有同学查到广陵的资料吗?(指名交流资料)4、师:黄鹤楼也好,广陵也罢,都在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流域。
(画长江简图并标出武汉扬州位置从黄鹤楼顺流而下就能到达扬州。
5、如果我们再来了解李白孟浩然的一些情况就更好了(交流李白孟浩然资料。
)师:诗题里面的关键词我们都理解了,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精选21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精选21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过程】一、缓解学生紧张气氛烘托课堂氛围同学们,与往常相比,我们的教师里发生了什么变化?班长闫兴回答说:“今天我们这节课来了几位听课老师,那作为班长,我们以何种方式来欢迎听课老师呢?班长闫兴带领大家鼓起掌来。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刚上完体育课和做了课间操,同学们累吗?今天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送别》(师唱)有的同学随同老师一起唱,唱完之后,同学交流感受,有的同学说出与亲人分别时伤心、难受……进而导入新课,今天老师与大家来共同学习一首送别诗,并板书课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三、解诗题、说诗人1、解诗题:通过思考,能说出送别的地点是黄鹤楼,送别的人物是李白的好友孟浩然,到广陵去。
2、说诗人:学生预习,知道本诗的作者是李白,学生介绍诗人李白:唐代诗人,我们学过他的诗有《早发白帝城》、《赠汪伦》。
老师补充:黄鹤楼坐落在今天的湖北省武汉市,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
四、品读诗句,走入诗的境界1、理解第一、二句诗:⑴ 点名学生读,让学生找出在第一二句诗中,提到了那些地名?学生回答:黄鹤楼和扬州。
教师板画黄鹤楼、长江水、扬州。
⑵ 图文对照,理解“西辞”:学生能够说出“西辞”的含义:诗人李白和好友孟浩然在黄鹤楼分别了,由黄鹤楼向东乘着小船经过长江到扬州去。
⑶ 抓住“烟花三月”展开现象:老师让同学们说出“烟花三月的扬州”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学生说出:繁花似锦,草木茂盛、漂亮、美丽……教师借机向导,在这繁花似锦的三月里,李白有心情去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吗?学生回答:没有。
四年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3篇)
四年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3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古诗涵盖面宽,意韵深远,本课设计侧重从搜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唱响“读”的主旋律,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在读中悟美,在读中悟情。
【教学目标】1、学习“孟、浩、陵、辞、唯”5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在老师的指导下,借助工具书、注释、图片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3、激发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感悟诗歌的内容,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能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意。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阅读了解古代送别诗相关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相关内容。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情景导入,揭示诗题1、播放《送别》名曲,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
2、指名背诵《赠汪伦》、《别董大》。
【设计意图】未成曲调先有情。
为学生创设一种情景,铺陈一种调子,使学生较快进入到“送别”的氛围,初步感知古人送别的深情。
3、介绍诗歌创作的背景: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送行就成了人们表达深情厚谊的一种形式,也成了诗人争相歌咏的题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堪称送别诗中极品,被人们传诵至今。
4、板书诗题,学习“孟、浩、陵”三个生字,了解诗题中有关“送”的内容:谁送谁?在哪里送?朋友要到哪里?【设计意图】40分钟的课堂是有限的,教师应珍惜每分每秒的时间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此环节紧扣题目,随文识字,从诗题入手,设计几个问题,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讲述的故事。
二、互动交流,分享信息1、课件展示黄鹤楼名楼风采,认识这座江南名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6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6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方案篇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之一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留。
[浅注]黄鹤楼:在今湖北武汉。
烟花:指春天的繁荣景象。
[简析]这是一首送别诗。
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去,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行,作了这首诗时间应当在李白出蜀漫游以后。
李白从27岁到35岁的将近十年之间,虽然也到处漫游,但却比较固定的居住在今湖北安陆境外,这时,他认识了当时著名的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他大11岁,本是襄阳(今属湖北省)人,隐居鹿山门,常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
这时他正想出游吴、越一带,两位大诗人在黄鹤楼分别,留下著名诗篇。
诗题中之广陵的之就是至的意思。
诗中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意思是老朋友要告别黄鹤楼向东远行了。
因为黄鹤楼在广陵之西,所以说西辞那么去的地方也就必然是在东面了,接着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既广陵,由武汉乘船到扬州是由长江下行所以说下扬州。
这句说孟浩然在阳春三月的时节去,那景如烟花的扬州。
扬州本来就以风景美丽而著称,特别是春天花木繁盛,景色艳丽,所以李白用烟花来形容孟浩然即将去到的地方,也多少透露了孟浩然对此行的羡慕之意。
以上两句写送别情况,还没有写离别之情。
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留。
,写作者送走了好友,独自在黄鹤楼遥望风帆远去的情景,江面上一只载着过人东去的船,渐行渐远,终于在水天相接的碧空中消失,能够看到的只剩下滔滔不绝的长江流水作者的感情随着视线远去,直望到船儿都已经在碧空中消失。
他还伫立着凝望天边的长江流水,可见他对好友的惜别之情了。
这种离别之情,倘不是在文字知音之间,是不会如此深刻的。
而写离别之情的手法,也只取离别之地的眼前的景物。
把感情藏在景物之中;并不直接抒写感情,却越发使人体会到真味情切。
着首诗中的第三句,在宋朝人编的《万首唐人绝句》中写成孤帆远影碧山尽,在陆游的《入蜀记》中,则写成孤帆远映碧山尽,并且竭力称赞他描写入微。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设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鹤、孟、陵、辞、唯”,会写“孟、浩、陵、辞、唯”5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注释、插图、想象、诵读,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谈话法导入新课古时候,交通很不方便,朋友分别后就很难再见面,所以那时候朋友要远行,是一定要送别的,送别后还会作诗词纪念。
这种诗被称为送别诗。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送别诗,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新课,亲切自然,同时不露痕迹地交代要学的古诗是一首送别诗。
(二)了解题目、了解作者1.读准课题中四个生字“鹤、孟、陵、浩”,重点读音是“陵”后鼻音,引导学生想办法记忆字形。
2.写一写“陵”字。
广陵还叫什么?课题中还有一位诗人的名字,你知道孟浩然吗?通过让学生汇报查找的资料了解两位著名诗人间的情谊。
3.注意恰当的停顿,理解“之”的意思。
读懂题目。
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
解题目、知作者。
这样我们就能知道诗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要求,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
对于“陵”字的指导既复习了汉字的识记方法,又给予了学生写法的指导。
广陵和扬州的关系大多数学生不明确,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明确了广陵就是扬州,为学生理解诗句扫清了障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优秀8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优秀8篇】小学音乐课《送别》教案篇一一、教学内容:由于影视音乐与影视剧情密切关联,因此,与其他类型的音乐相比,影视音乐更易于理解。
影视音乐在传播渠道上也比其他仅通过现场演出或录音的音乐更为顺畅,随着相关电影或音乐剧的播放,影视音乐会很快得到传播。
本单元力图让学生对影视音乐及其不同类别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使学生能够结合所熟悉的电影及电视剧,能够自主分析其中音乐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分类,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演唱歌曲《送别》。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情感目标: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分类,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正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送别。
难点切分音,长音的演唱及休止符的停顿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1、课前播放《喜羊羊与灰太儿狼》【设计意图】调动情绪,创设一个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愉快、兴奋地开始音乐课。
2、师生问好(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电影吗?那谁知道刚刚听到的是哪部动画片的音乐?请告诉老师,有哪些影视剧的音乐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指生回答,并请学生唱唱他们所熟悉的影视歌曲)(2)聆听影视歌曲片段片头曲《黑猫警长》:黑猫警长主题歌《上海滩》:上海滩背景音乐《还珠格格》:有一个姑娘插曲《浪漫满屋》:ithink情节音乐《微笑百事达》:北极星的眼泪片尾曲《神话》:美丽的神话(3)音乐常识:归纳影视音乐的分类(主题歌、片头曲、插曲、情节音乐、背景音乐、片尾曲等。
)同学们真棒!那么请大家根据音乐在影视剧中出现的不同位置,想一想影视音乐有哪些不同类型?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是一部电影中的插曲。
【设计意图】以流行影视歌曲引情激趣,将学生生活中已有的音乐感受带进课堂,既拉进了师生距离,体现了教学活动与生活相结合的课改新理念,又揭示本节课的主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15篇)范文精选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15篇)【设计思路】这首古诗大致按照读诗文──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进行教学。
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古诗多读几遍,读通读熟。
再引导学生借助课后的注释试着弄懂每句诗的意思。
在此基础上,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进入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心情,入情入境地诵读古诗。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营造诗意氛围1、背诵《赠汪伦》:初步感知古人的送别深情,引出另一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品读诗题:题目告诉我们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谈谈对古诗题目的理解。
)3、教师小结:(一边讲述,一边板书。
)送孟浩然去广陵的,这是谁呀?──(李白)孟浩然是李白的好朋友,也是一位著名的大诗人。
这一次,孟浩然去的地方是──(广陵),广陵也就是诗中的扬州城,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在黄鹤楼的下游。
说起黄鹤楼,那可是武汉的骄傲,(课件出示黄鹤楼图片)谁来给大家自豪地介绍一下?(学生简单介绍黄鹤楼。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诗意1、教师引导:一位大诗人送别另一位大诗人,从江南名楼到江南名城,那将是一场怎样的送别呀?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碰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看看注释,还可以问问同学,问问老师。
开始自己学习。
2、自读自悟:学生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种方式了解诗的大意。
3、查读正音:通过指名朗读古诗,及时正音。
4、集体交流:你读懂了这首诗的哪些地方?(教师重点提示:“西辞”、“碧空尽”、“天际流”的意思。
)理解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的意思。
三、重点引导,入情入境1、赏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⑴教师引导:不仅仅是两位大诗人,不仅仅是名楼名城,这场送别还发生在一个美好的季节,什么季节?──(烟花三月)⑵展开想象:想象一下,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引导学生对春天美好景象进行充分的想象。
)⑶观看欣赏: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个季节里的扬州城。
(课件播放扬州风景,教师在《春江花月夜》的曲调中介绍:在唐朝,扬州是江南最繁华最迷人的城市,唐朝的诗人都向往到扬州一游。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教案(通用10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教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教案(通用10篇)品味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诗作中的景色的描写,感受诗人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友情。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故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案,欢迎阅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所描绘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
教学难点:感悟诗境,指导朗读。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你们想听吗?播放。
这是李叔同的《送别》。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因为送别而忧伤落泪,并挥笔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
诗仙李白曾经写过的一首送别诗你们还记得吗?(《赠汪伦》)指名背。
这情谊比桃花潭水还要深啊!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
齐背后两句。
今天我们要学习李白的另一首送别诗。
二、解题1.齐读课题。
你从题目读懂了什么?2.指名说。
3.齐读。
4.古代交通不方便,朋友分别之后就很难再见,于是呀写诗送别就成了一种风俗,当时的送别诗就和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多。
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这一送别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堪称千古一别啊。
为什么这么著名呢?这里有三名,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
论年龄,李白比孟浩然大十二岁,然而一样的兴趣爱好,一样的才华横溢,使他们互相仰慕,相见恨晚,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
三、听古诗朗诵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注意听准字音。
四、学习生字1.我们先和生字朋友打声招呼,谁愿意读?容易读错的再给大家提个醒。
2.齐读。
五、初读古诗1.指名读,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
六、节奏朗读1.指名读2.师范读3.学着老师的样子读给你的同桌听。
看谁能读出节奏美。
4.谁愿意展示给大家听?指名读。
5.齐读。
七、感悟诗境,品读古诗。
1.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自西向东流,顺流而下就能到达广陵。
哪个同学能帮我找出黄鹤楼和扬州的位置?指名上台贴出黄鹤楼·扬州·贴对了吗?生:对。
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4篇
协同备课-教学设计模板四年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机器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收集诗人,黄鹤楼及广陵等有关的资料,做成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的送别诗有哪些?《山中送别》,生齐背。
2、在古代,由于交通很不方便,朋友分别后就很难再见面了,所以朋友分别时往往作诗词相赠,以表达彼此之间的深情厚谊。
这种诗被称为送别诗。
(板:送别诗)3、请大家打开书本第100页,第20课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都是堪称送别诗中的极品,今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们以前是怎样学习古诗的呢?(解诗题—知诗人—读诗句—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
)(板)(一)、解诗题1、生一起把课题读一遍吧。
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就有个“送”字。
2、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生1:从题目中我知道了在黄鹤楼送孟浩然(要求回答完整)师:很好,你读懂了送的地点。
生2:从题目中我知道了李白送孟浩然到广陵。
师:你能从题目中知道那么多,真不简单呀!3、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到广陵)(二)、知诗人1、谁来说说李白是一个怎样的人?李白是唐代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酒仙、侠客,如果说唐代诗人多如天上的星星,那李白就是其中最亮的一颗,他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令后人望尘莫及。
2、谁来说说孟浩然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也是唐代诗人,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他比李白大12岁,但两人一见而故,成为知己。
我们学过他的诗有哪些呢?《春晓》《过故人庄》(三)、读诗句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描述了一件什么事?2、这首诗里面有五个生字,谁愿意来读?(孟、浩、陵、辞、唯)3、齐读生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精选20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精选2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重难点:1、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欣赏乐曲《送别》,说说自己听懂了什么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
1、谈话激趣,揭示课题,(了解这是一首送别诗。
)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成为一种习俗。
因此许多的送别诗被人们广为传诵。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
(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课题)2、师生互动,交流收集到的材料,了解李白、孟浩然两位诗人。
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指名拼音较差的学生拼读生字、新词。
2、指名个别读生字,新词。
3、观察要写的生字,重点指导“陵”。
4、学生练习生字的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通读诗文,理解大意。
1、回顾以前学诗句的方法。
(如: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等。
)2、引导学生自主选用以上方法自己先思考古诗的大意再与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诗的大意。
三、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一)理解第一、二句诗。
1、请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师生互动,明确位置。
(教师课件出示课件帮助理解。
)2、图文对照,理解“西辞”。
板书:名楼送3、抓住“烟花三月”,展开想象。
(拓展学生思维,想象华美画面。
)板书:盛景送(二)理解第三、四句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5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精选5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精选5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3.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歌意境,积累送别诗.课前准备学生: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②读熟诗歌.教师:制作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是否遇到过与亲人或与小朋友分别的情形呢如果有,那么你们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学生自由的说)下面我们来看看伟大诗人李白送别友人孟浩然时的情形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二,解题:①学生读题,让学生先自己理解题目.②引导学生理解: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之"的意思是去,往;"广陵"是今天的江苏扬州;题目的意思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三,预习检查:让学生读准下列五个字的读音,记住字形:孟(mèng),浩(hào),陵(líng),辞(cí),唯(wèi).四,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唐代著名的诗人)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五,理解诗意1.学生自学古诗自学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①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②教师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诗意:老朋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花红柳绿的三月去扬州.你乘坐的船儿越行越远,驶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我眼前只有那浩瀚的长江水,还在向天边奔流.)六,体会诗境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结合末两句体会诗人的感情)5.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七,能力训练: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1.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分别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2.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选也最佳表演小组.3.根据表演效果,再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的意境.八,作业练习:1.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目的一,学习古代诗歌,帮助学生了解唐宋诗歌在我国诗坛上的重要位置.了解古代历史和古人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二,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三,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设想一,这首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应让学生多读,不必硬从思想性上去探究,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感情.二,采用学生自读,教师点拨辅导,自读测试的教学方法.三,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朝(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无数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样.最难得的是其中不少诗人,能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从各个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些思想,感情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另一位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二,指导自读(一)自读《送元二使安西》1.学生自读诗歌并完成以下作业:(出示小黑板)(1)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悒客舍尽故人(2)试着理解古诗的意思.2 讨论自读作业:(师生共同评定,明确)第1题:浥:悒(yì)湿润.客舍:客店,旅店.此处指饯别的处所.尽:"进".故人:老朋友.此处指元二.第2题: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送人赴边之作,被送者元二,是诗人的挚友,姓元,在族兄弟排行是老二,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表示亲切和敬重.使,指元二是奉命出使.安西,指元二出使的地点.(引导看注解①)本诗辞情意兼美,有景语,有情语,情景交融,感情深蕴,余味无穷.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天气,早晨一场蒙蒙的细雨,如丝如雾,轻轻地洒扫了昨天灰尘飞扬的阡陌交通.滋润了渭城的大街小巷,暗中酝酿送别气氛.第二句:为送别布景设色,紧承首句.一场如酥小雨,滋润了清晨初春的空气,给人以清新舒心之感,只见逆旅之余,瓦楞青青,路边柳色其新如洗.以上两句勾勒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三,四两句由写景转入送别,老朋友相送饯别,心中依亦不舍,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能频频劝酒,再干一杯吧,向西出了阳关,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以寻常话语表达了蕴藉无穷的感情.3.在自读基础上试译全诗.译文:渭城早晨的细雨,润湿了路上轻飘的浮尘,客舍边一片青翠,柳色嫩绿清新.临别的时候,劝你再喝完这杯酒,向西边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我这样的故人!4 ,试背这首诗.三,拓展练习.我还知道别的表达人间真情的古,我来给大家背一背.教后感: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引向课堂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只要能够让孩子们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并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我觉得都值.再说,背诵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教学中我不但注意了指导学生对诗的巩固,理解,感受,而且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我觉得在这方面多花点儿时间值.所以, 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过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篇2一导课:师:同学们,你最喜欢的名人是谁?你想知道老师最喜欢的名人是谁吗?李白是个什么样的人?看谁是老师的知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通用12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教案的具体内容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点)七、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八、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九、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十、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十一、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十二、教学反思(教者对该堂课教后的感受及学生的收获、改进方法)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通用12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所表现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5.积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1.课前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诗中所涉及地名的地理位置,以及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等,为学习古诗做好准备。
2.教师还可以准备乐曲《送别》《驼铃》和古筝曲《阳关三叠》。
(二)教学过程1.识字与写字这首诗中要求认识和会写的字都是这4个字,教师要引导学生随文识字,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认识这些字,并通过出示词语、诗句等方式,引导学生联系语境进行认读。
这四个字在结构上都是左右结构,笔画也较多,在认读上有一定的难度,其中“辞”是平舌音,“唯”读第二声,读音容易出现错误。
由于这些字的笔画较多,会给书写带来困难,这就需要做到课前预习要充分,课后的巩固要到位。
小学四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优秀5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小学四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精选6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精选6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方案篇一一、说教材:这是一首送别诗。
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去,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行,作了这首诗时间应当在李白出蜀漫游以后。
李白从27岁到35岁的将近十年之间,虽然也到处漫游,但却比较固定的居住在今湖北安陆境外,这时,他认识了当时著名的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他大11岁,本是襄阳(今属湖北省)人,隐居鹿山门,常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
这时他正想出游吴、越一带,两位大诗人在黄鹤楼分别,留下著名诗篇。
二、说教育对象:四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所提高,活泼天真,纯洁可爱,兴趣浓厚,喜爱运动,想象力丰富。
而且随着大脑发育的成熟,思维发展水平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抽象逻辑思维逐渐成为一种重要思维形式。
三、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五、教法和学法:1、问题导入法:⑴ 想想看,如果你们最好的朋友要远行的话,你们是怎样为他送别的?在古代,交通不便,朋友一旦分别就难再见面。
所以朋友分别时往往作诗词相赠,以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
这种诗被称为送别诗。
⑴ 回忆一下以前是不是也学习了一首送别诗?《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联想,想象送别的情景。
3、对照课本,通过朗读、跟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白与孟浩然的真挚友情。
六、课时安排:拟用两课时完成此课。
七、教学过程: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五步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启发谈话,激趣导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设计(优秀9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优秀9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方案篇一【设计意图】诗的语言的独特性决定了,在教学古诗时,要充分感受诗的语言的魅力。
如何挖掘简单的字眼背后的东西,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因此,笔者认为,在解决重点,克服难点的过程中,应该创设诗中的情景,品悟诗中的蕴涵的深情。
让古诗教学既充满灵动飘逸、洒脱不羁,又洋溢书画香气,且蕴涵深情,是笔者追求的古诗教学的境界。
【学习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
2、培养学生多角度欣赏诗的能力。
3、感悟送别的不舍情结。
【课前准备】收集写送别的诗句。
【教学流程】一、初步感受离别诗的情1、唤起对离别的感受:过渡:有过与人别离的经历吗?当时的感受如何?2、学习古诗:王维的《渭城曲》。
过渡:古人与友人相别是怎样的感受呢?我们学过一首关于送别的诗,诗是王维写的,诗名叫作《渭城曲》谁来背一背?出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谈感受:你能感受王维的心情吗?3、小结启发:离别之际有千言万语,送别总是件难过的事情!二、揭示诗题、解题过渡:今天我们又要去目睹两个好朋友之间的离别。
1、出示诗题并读诗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解诗题:⑴通过读诗题你知道了什么?⑴补充介绍“黄鹤楼”、“ 广陵”的知识。
三、读通诗句,初感诗的意境过渡:这首诗到底写了些什么呢?让我们自己去读读!1、单个自渎。
2、正音朗读。
3、齐读。
四、再读探索──明诗眼、寻依据过渡:通过多次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1、交流肯定所学。
2、小结提示:全文就记述了自己送别孟浩然的情景。
3、合作探索诗眼:过渡:本诗是围绕哪个字写的?并说说自己的理由!引导归纳:⑴静态:①送别的时间──烟花三月。
②送别的地点──黄鹤楼。
③送别的人物──故人(孟浩然)。
④送别的情景──长江天际流。
⑤送别的心情──孤。
⑴动态:①送别的原因──故人西辞下扬州。
②送别的经过──孤帆远影。
四年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四年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四年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精选1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四年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读正确本诗中的“鹤、孟、唯”等生字的读音,正确书写“孟、浩”等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送别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感。
3、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通过想象和移情体验,感受诗的情绪和意象。
4、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1、小朋友们,我们学了很多古诗,《赠汪伦》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2、这首诗是谁写的?介绍李白。
关于大诗人李白的故事,老师还知道一段小插曲,你们想听吗?据说李白常在黄鹤楼上与人饮酒赋诗。
有一天,他听说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隐居在附近的襄阳,便立刻前往拜见。
孟浩然听说李白来了,顾不得整理衣冠,赶忙来到堂前。
李白一见孟浩然,抢上一步说:“孟兄,李白早知道你诗名天下,特来求教啊!”“哪里,贤弟过奖了,过奖了!你才华横溢,我也久仰了呀!”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他们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抱负……就这样,好几个月行影不离。
不久,孟浩然要到江苏扬州一带远游,李白有事不能同行,特地在黄鹤楼前为孟浩然送行。
望着帆船远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名诗诞生了……这就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板书课题。
题目很长,一起写课题。
板书“黄鹤楼”读准“鹤”,除“黄鹤”外,还见过什么鹤? “孟(mèng)”“浩”是生字,和老师一起写,组词。
“陵”也是生字,范写。
陵一般表示大的土山。
组词有陵墓、陵园、丘陵等。
4、读题,从题目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⑴简介黄鹤楼,出示黄鹤楼图片。
⑵“之”的意思。
(去、到)⑶广陵,即扬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精选10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篇1一、谈话激趣1、你知道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是谁吗?2、如果说唐代诗人多如天上的星星,那么李白就是星星中最亮的那一颗,他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令后人望尘莫及。
当时任工部侍郎的著名诗人贺知章(也就相当于我们今天建设部的副部长吧),读了他的诗作,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拿去换酒与他共饮。
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对李白说:“你是不是神仙下凡到了人间?”因此,李白又被人称为——诗仙。
(板书:诗仙)3、除了写诗厉害,你知道李白还有哪些超人之处吗?他喝酒也非常厉害。
他在《将进酒》里写道:“会须一饮三百杯”,杜甫也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因此,李白又被人称为——酒仙。
(板书:酒仙)4、喝酒写诗,无人能比。
但李白还有一样本领,却只能排名第二,那就是他的剑术,当然是整个唐朝排名第二。
(在裴旻之下)年轻时候的李白还是一位路见不平、拔剑相助的侠士,因此,他又是一名侠客。
(板书:侠客)5、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仙、酒仙、侠客李白的诗作。
二、循序渐进,读懂诗题1、读准诗题(1)谁来读读诗题?(2)诗题中有三个生字,谁来读读?鹤:第四声,发音要到位。
指生读。
孟、陵:都是后鼻音,注意孟的写法,第一笔是横撇。
指生读。
2、个性读题(1)这首诗题目很长,共有十个字、五个词。
读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力,你觉得哪个词重要就着重读哪个词,试着读一读吧。
(2)生自由练读后师指名读,相机点拨:☆听出来了,你想强调“黄鹤楼”,黄鹤楼是送别的地点。
知道黄鹤楼吗?(位于湖北武汉市的长江之滨,是中国三大名楼之一)☆他强调的是“送”,为什么呢?(对,这是一首送别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3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书包范文为朋友们分享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3篇,希望能够对小伙伴们的写作有一些帮助。
教学目的:1.通过讨论学习,自读自悟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2.了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生平,积累李白的古诗。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境,训练语言。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教学时数:1课时基础知识:生字:鹤黄鹤仙鹤丹顶鹤陵广陵陵墓陵替丘陵陵谷陵园辞字义:告别。
辞别拜辞告辞说辞文辞唯字义:同惟,单单,只。
唯物论唯心论唯唯诺诺唯美主义区别字:词,辞唯,维,惟释词: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之:往。
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尽:消失。
唯见:只见。
天际:天边。
教学设计(A案)一、揭题、解题1.揭题,2.读题,3.注意“孟(mèng)”的读音及写法。
4.解题。
注意黄鹤楼与广陵的位置。
5.“之”的意思。
二、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三、理解诗意1.学生自学古诗(5分钟)自学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同,学讲解古诗;教师注意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
“西辞”“尽”。
四、体会诗境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
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春吗?为什么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五、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六、布置作业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准备:
搜集古诗相关资料。
教学准备:
导学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感受友情的可贵,说说学过的关于友谊关于送别的诗歌。
二、初读诗文,正字音。
1、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多种形式诵读(指名、同位互读等)
2、认识:鹤孟陵辞唯
三、再读诗文,解诗题,识诗人。
1、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1)黄鹤楼:黄鹤楼,原址在武昌蛇山黄鹄矶头,相传始建于223年。
因唐代诗人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
楼。
”而名声大噪。
历代名人在黄鹤楼留下了大量的诗歌、词作、楹联、碑记、文章等文化作品。
广陵:扬州
(2)李白:唐朝大诗人,大家都非常熟悉了。
孟浩然:唐朝著名山水田园大诗人,他的《春晓》大家在上幼儿园之前就会背了吧。
2、诗题: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孟浩然到扬州去
四、诵读诗文,理解诗意。
1、引导学生品读“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1)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资料,进一步了解李白与孟浩然的友情:孟浩然比李白大12岁,是与他同一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
李白非常仰慕孟的才华、人品。
他在诗中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可见他们之间的友谊是非常深厚的。
所以诗中称“故人”—老朋友呀!
(2)抓住“西辞”、“下”,借助长江地图,了解黄鹤楼和扬州的位置,黄鹤楼和扬州都在长江边上,黄鹤楼在长江中游的武汉,扬州在长江下游江苏,孟浩然是从西面的黄鹤楼顺流而下出发到东面的扬州去。
所以诗人说“西辞黄鹤楼”“下扬州”。
(3)抓住“烟花”“三月”体会送别的时间、季节。
2、引导学生品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1)抓住“孤”“尽”“唯”,理解诗意:站在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船越来越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边。
(2)引导学生讨论:江上只有那一只小船吗?诗人在江边站了多久?
(3)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进一步理解诗句意思。
五、展开联想和想象,感悟诗的意境。
1、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展开联想和想象诗歌描绘的送别场面。
(1)抓住“黄鹤楼”“长江”“扬州”想象繁华、美丽、辽阔。
引导学生想象:当时黄鹤楼就是风景名胜,游人如织。
在这
里,诗人与朋友把酒话别;长江,波涛汹涌,浩浩荡荡,奔向天际。
(2)抓住“烟花”“孤帆”“碧空”想象美丽与落寞。
引导学生想象:送别时,正值春光烂漫,繁花似锦,烟雨迷蒙。
载着孟浩然的小船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到水天相接的地方,诗人伫立江岸,只看见波涛滚滚,只看见碧空如洗。
(3)抓住“辞”“下”“尽”“流”体会诗人用词的准确。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用得非常传神。
一个“下”字既点出了孟浩然要离开,又点出了孟浩然是顺流而下;一个“尽”字既点出了诗人目之所及的“尽”,也写出了那对朋友依依难舍的“不尽”;
2、联系自己见过的或自己经历过的送别场面,体会诗的意境。
六、体会诗人的深厚感情,练习有感情诵读。
1、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聚散离合。
诗人伫立江边,看呀看呀,直到再也看不见载着孟浩然的小船了;看呀看呀,只看见滔滔江水向天边流去……你从中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厚谊。
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指名读,分组读。
2、师:那看不见的只有小船吗?那滔滔奔流的只有江水吗?
生:看不见老朋友了,那奔流的还有他们两人深厚的感情。
就像“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样,这滔滔江水也不及李白送孟浩然之情。
师:那就带着这种体会再读。
3、指导读诗的节奏。
比赛读,配乐读。
七、延伸阅读,深化对诗歌的情感体验。
1、师:李白这一送呀,把孟浩然送往了千里之外;这一送呀,他的心也跟着孟浩然飞向了千里之外;这一送呀,就送出了千古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一送呀,他还意犹未尽,一年之后,李白忆起江边送别的情景,想起那诗句,又挥毫写下了《江下行》(课件出示)
《江下行》
唐李白
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
眼看帆远去,心逐江水流。
2、师:自由读,联系本课所学古诗,从这首诗里你体会到什么?
生:李白对老朋友孟浩然的深情真的就像滔滔江水一样
3、李白这一送呀,心随江水奔流不息;这一送呀,那余韵袅袅,就流传到千年之后……当你有机会登上黄鹤楼,你一定会想起两个人生:李白和孟浩然
师:你一定会吟起一首诗
生:齐诵《送孟浩然之广陵》
4、师:在李白送别孟浩然的一千两百多年以后,著名音乐人陈小奇又将这首古诗改编为流行歌曲《烟花三月》,广为传唱,成为扬州的名片,扬州一年一度的琼花节也因此在2000年更名为"烟花三月节"。
让我们一起欣赏。
播放《烟花三月》
八、曲终情未了,课下预习《送元二使安西》
板书设计:
20、古诗两首
《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扬州
滔滔江水
依依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