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读书屋一《冬夜读书示子聿》和《观_书_有_感》

合集下载

六上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和《观 书 有 感》PPT课件共16页文档

六上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和《观 书 有 感》PPT课件共16页文档
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 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 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
诗 旨:
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 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 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 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Nhomakorabea译文
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的,青壮年 时肯下工夫到老才能有所成就。书本上得 来的知识终究是浅薄的,要想彻底了解一 些事物,就要亲身实践。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 古人学问无遗力, • 少壮工夫老始成。 • 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
观书有感
[宋] 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解释加横线的字
• 无遗力 • 绝知 • 躬行 • 老始成 • 终觉 • 一鉴开 • 问渠 • 为有源头
留下 极、最 亲自 才 终归 镜子 它,指水塘
因为
你能根据这幅图,猜出三个成语吗
七 邻乐 舍

七上八下
左邻右舍 乐在其中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朱熹(1130-1200)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字元晦,婺源人。 博极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 文学、乐律等有较大贡献。 在哲学上,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 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 朱熹死后,宋嘉定二年诏谥“文公” ,有《朱 文公文集》。

苏教版六级上册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注释

苏教版六级上册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注释

《冬夜读书示子聿》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勤学不息,写下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一首哲理诗,其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整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且意境深远注释示:教导。

子聿(yù ):陆游的小儿子。

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遗:保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

少壮:青少年时代。

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

始:开始。

纸:书本。

终:到底,毕竟。

觉: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

浅:肤浅,浅薄。

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躬:(gōng)亲自行:实践。

躬(gōng)行:亲自实践。

诗意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的,即使这样,也是从年轻开始就下苦功夫且不断努力,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依靠亲身的实践。

中心思想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

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

《观书有感》《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两首七言绝句。

两首诗写的是描绘其“观书”的生动感受。

其中第一首尤为脍炙人口。

诗意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荡漾。

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的为它输送活水.注释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朱熹父亲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

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镜。

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5源头活水":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②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PPT课件

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PPT课件

诗文内容
诗文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冬夜读书的画面,通过“ 挑灯夜读”、“孤灯黄卷”等词句,展现了诗人苦读
的形象。
输标02入题
诗中通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表达 了诗人对古人刻苦学习的赞扬,强调了持之以恒、勤 奋刻苦的重要性。
01
03
诗的最后一句“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是诗人对 儿子的告诫,提醒儿子要想写出好诗,需要注重生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诗人还运用了象征手法,“孤灯黄卷 ”象征着苦读和追求学问的精神。
诗中通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 事要躬行”的对比,强调了实践的重 要性。
04 比较分析
两首诗的相似之处
01
02
03
主题一以及实践与理论 相结合的必要性。
教育意义
两首诗都具有深刻的教育 意义,旨在激励读者努力 学习,不断进步。
诗人简介
陆游
南宋著名诗人,字放翁,号东篱 ,浙江绍兴人。他的诗歌风格豪 放,内容广泛,表达了对国家、 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朱熹
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字元 晦,号晦庵,江西婺源人。他的 哲学思想影响了后世无数文人墨 客,被誉为“理学大师”。
02 冬夜读书示子聿
诗文内容
诗句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比喻
通过“纸上得来终觉浅”这一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书本知识的局限性。
02 03
对仗
诗中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如“古人学问无遗力”与“少壮工夫老始 成”,“纸上得来终觉浅”与“绝知此事要躬行”,使得诗句更加工整、 有力。
平易自然
语言平易自然,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却能够深入浅出地阐述深刻的道 理。

冬夜读书示子聿感悟作文

冬夜读书示子聿感悟作文

冬夜读书示子聿感悟作文《冬夜读书示子聿感悟作文(一)》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有一首诗叫《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里面可有好多道理呢!就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吧。

这就好像我们学骑自行车,光看别人怎么骑,或者看好多骑车的书,那可不行。

只有自己真正骑上去,摔几个跟头,才能学会怎么保持平衡,怎么控制方向。

还有啊,比如我们做数学题,老师讲的方法我们好像懂了,但是不自己多做几道题练练手,考试的时候可能还是会做错。

这就告诉我们,知识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得亲自去实践才行。

所以呀,我们学习的时候不能偷懒,要多动手,多尝试,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变得越来越聪明!《冬夜读书示子聿感悟作文(二)》小朋友们,今天我想和你们说一说《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

诗里说,光从书里学到的东西是不够的。

比如说,我们想学会画画,光看那些教画画的书,不拿起笔来自己画,怎么能画得好呢?我有个同学,他特别喜欢恐龙,看了好多关于恐龙的书,说得头头是道。

可是有一次老师让做一个恐龙模型,他却做得乱七八糟。

这就是只读书,不实践的结果。

再比如,我们学做饭,光知道菜谱上写的步骤,不去厨房试一试,怎么能做出美味的饭菜呢?所以,我们要记住,要想真正学会一样东西,就得自己去做,去尝试。

这样我们才能学到真本事!《冬夜读书示子聿感悟作文(三)》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听过《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呀?我读了之后可有好多想法呢!比如说,我们在学校里学语文,老师教了好多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但如果我们回家不认真练字,那字还是写不好。

这就像诗里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

还有,我们想学会踢足球,光看比赛,听别人讲怎么踢,自己不上场去跑、去踢,永远也踢不好。

就像我自己,之前想学做手工,看了好多视频,觉得挺简单的。

可真正动手做的时候,才发现困难重重。

但我没有放弃,一次次尝试,最后终于做出了漂亮的作品。

所以呀,不管学什么,都要亲自去做,这样才能学得好!《冬夜读书示子聿感悟作文(四)》小朋友们,《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可有意思啦!诗里告诉我们,不能光靠书本上的知识。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原文及赏析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原文及赏析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原文及赏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原文及赏析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原文及赏析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冬夜读书示子律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赏析】这是陆游的一首教子诗,作于宁宗庄元五年(公元1199年)底。

诗人就知识的获取,从两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要花气力,一是要躬行。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作品开篇两句先从古人做学问的.的经验谈起,无遗力三个字,一语道出了古人做学问的用功程度,学问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来的,必须要不遗余力才行。

如果没有少壮功夫,就不会有的老始成的良好结果。

特别是第二句,不仅告诉子聿做学问必须要坚持不懈,更强调了少壮功夫的重要。

意在告诫子聿在年轻时一定要抓紧大好时光努力学习,不要浪费大好年华,只有抓实了少壮功夫,才能保证将来有所成就。

诗人是在告诫自己的儿子,其实也是在提醒全天下的读书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则是从书本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究还是比较浅薄的,只是书本知识而已,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理解书本知识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示子诗,同时也是一首深刻的人生哲理诗。

在作品中,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老大徒伤悲;另一方面还从书本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方面强调了做学问不能仅仅满足于书本,一定要躬行,要亲身实践,否则就不能绝知此事,只有躬行了,才能深刻理解书本知识,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注释】示:告诫,训导。

子聿(ye):陆游的儿子。

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气,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

遗,保留。

少壮:青少年时代。

功夫:做事儿或做学问所耗费的时间。

22 古诗两首 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 PPT课件

22 古诗两首 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 PPT课件

“源头” 比喻 ,“活水” 比喻 。源源不断的活 水能使方塘变得清澈,正如 不断读书,不断汲取知识,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自己变得聪明 ______ 。
新的知识
书本
观书有感 [宋 ] 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读书学习。 诗中指做学 问的意思。
陆游
陆游
“遗”:余, 留;“无遗 力”:用出 悬梁刺股 全部力量, 囊萤映雪 一点也不保 凿壁借光 留。
闻鸡起舞 ……
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
我选择,我快乐
工 夫
功 夫
1. 当初不会跳绳的这个一年级男生, 仅一星期(工夫 ),不仅学会了跳绳, 而且一分钟还可以跳120多只。 2. 这个杂技演员真有(功夫 )。 3. 时间不早了,明天有(工夫 )再来 玩吧! 4. 李小龙的中国( 功夫),世界闻名。
冬夜读书示子聿
填 空
这首诗告诉我们,做学问一 定要有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的精神,一个既有 书本知识 ,
又有 实践经验 的人,才是真正
有学问的人。
陆游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 婺源(现在江西省人) 宋代著名理学家 风格:比较清新活泼,能用鲜明的 现象吧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朱熹的思想很多成为明、清两 朝的治国方针。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 育家、哲学家,是我国历 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 大思想家。他的一
朱熹
共撰写了50余部著作,对经学、史 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都有不 同程度的贡献。他的诗用鲜明的形象 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 含蓄,具有哲理。
生中
名言欣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朱熹 作为一个人,就要不断读书,不 断学习,同时要不断实践,才能 获得成功,才能对社会有更大贡 献。

上课《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

上课《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

学习古诗的步骤:
• 解诗题,知作者; • 抓字眼,明诗意; • 多诵读,悟诗情。
名言欣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朱熹 作为一个人,就要不断读书,不 断学习,同时要不断实践,才能 获得成功,才能对社会有更大贡 献。
• 朱熹先生是个勤奋读书的典范 ,不光读书,还注意思考。有 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 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 发了朱熹对读书的思考,他颇 有感触的写下了一首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鉴:镜子 开:打开
徘徊:原指人在一 个地方来回慢步地 走,这里是来回移动 的意思。
半的池塘像明镜一样, 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半亩大的方塘像一面镜子似的打开,清澈的湖水明净 ,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写景)
我们会学: A:
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
1.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无遗力 古人学问无遗力, 学问 始 成 少壮工夫老始成。 2. 我会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 ,从 3.我从前一句体会到学习要做到 后一句体会到学习还要做到 ,这 样才能有所成就。
1.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绝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终 绝知 躬 绝知此事要躬行。 2.我会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 3.我从前一句体会到光有 还不行, 从后一句体会到学习还得注重 这样才能真正有学问。
读准字音
yù jiàn pái huái
子聿

徘徊
明体初 白会读 道诗古 理情诗
感理 情解 诵诗 读意
子聿
指示、训 示
冬 夜 读 书 示 子 聿
读书学习。 诗中指做学 问的意思。
陆游
陆游
“遗”:余, 悬梁刺股 留;“无遗 囊萤映雪 力”:用出 全部力量, 凿壁借光 一点也不保 闻鸡起舞 留。十载寒窗

《冬夜读书示子聿》和《观_书_有_感》

《冬夜读书示子聿》和《观_书_有_感》

观 书 有 感
[ 宋] 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1130-1200) 朱熹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 字元晦( 号晦庵。 字元晦(huì) ,号晦庵。 博极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 博极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等有较大贡献。 史学、文学、乐律等有较大贡献。 在哲学上,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 在哲学上,集理学之大成, 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 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 朱熹死后,宋嘉定二年诏谥“文公” 朱熹死后,宋嘉定二年诏谥“文公” ,有 朱文公文集》 《朱文公文集》。
解释下列字 • 方塘 • 一鉴开 方水塘
镜子
• 问渠 它,指方塘 • 为有源头 因为
写景
以 动 半亩方塘一鉴开, 半亩方塘一鉴开, 衬 静 天光云影共徘徊。 天光云影共徘徊。
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 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 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 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
谈感悟 寓
问渠哪得清如许, 问渠哪得清如许,
读准字音
yù jiàn pái huái
子聿
gōng


徘徊
wèi
躬行

为有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古人学问无遗力,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少壮工夫老始成。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纸上得来终觉浅,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绝知此事要躬行。 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学问无遗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 工夫老 少壮工夫老始成。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观书有感》《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反思参考3份)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观书有感》《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反思参考3份)

22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和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能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能解释课后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背诵古诗导入我们经前学过哪些古诗?同学们在课外又学会背诵了哪些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

刚才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呀?二、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1.简介陆游。

2.解题,释题。

示:指示、训示。

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

3.初读指导。

(1)教师范读,学生画出生字。

(2)学生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

4.理解前两行诗句。

(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学问:读书学习。

无遗力:不遗余力。

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

(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

始:才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一、第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做学问要不遗余力地下苦功夫。

5.理解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1)读第三、四行诗,理解“终”“绝知”“躬行”的意思。

终:到底、毕竟。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

(2)说说第三、四两行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

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3)体味第三、四句的含意。

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6.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1)听录音。

(2)自由练读。

(3)指名读、评价、再读。

(教师点拨学生在朗读中细心体会知与行的关系)三、作业1.背诵并抄写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全文与注释

《冬夜读书示子聿》全文与注释

《冬夜读书示子聿》全文与注释《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教子诗,全诗内容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下面我们来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注释:“古人学问无遗力”,这句诗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

“无遗力”三个字,形象地展现了古人追求学问时那种全力以赴、毫不保留的精神状态。

他们用尽所有的精力和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探索中。

“少壮工夫老始成”,年少的时候花费功夫努力学习,到了老年才能有所成就。

这一句强调了做学问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坚持,不能急于求成。

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勤奋努力,不断地积累知识和经验,经过漫长的岁月,才能在学问上有所建树。

“纸上得来终觉浅”,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

书本知识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和记录,但仅仅依靠阅读书本,我们所获得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不够深入的。

这告诉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去实践和体验。

“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真正理解和掌握一件事情,就必须亲自去实践。

“绝知”表示彻底地了解、明白。

只有通过亲身的实践,我们才能真正领悟事物的本质和内涵,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经验。

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陆游通过这首诗,告诫自己的儿子子聿,做学问不能仅仅依靠书本和前人的经验,更要注重实践和亲身经历。

在学习的道路上,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从小开始努力,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果。

在当今社会,这首诗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无论是在学习知识还是掌握技能方面,都不能满足于表面的了解和记忆。

比如,在学习数学时,仅仅记住公式和定理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加深理解和掌握运用的方法;学习语言,不能只是背诵单词和语法规则,而是要多与人交流、多写作,才能真正提高语言能力。

再比如,想要学会游泳,光看游泳的教程和理论是不行的,必须亲自下水去尝试、去感受,才能掌握游泳的技巧;想要学会烹饪,看再多的菜谱也不如自己动手操作几次,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

《冬夜读书示子聿》全文与赏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全文与赏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全文与赏析在寒冷的冬夜,当世界都沉浸在寂静之中,古人的智慧却在书卷中熠熠生辉。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领略这首诗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诗的开篇,陆游便强调了做学问需要付出的巨大努力。

古人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不遗余力,全身心地投入。

他们从年少时就开始刻苦钻研,历经岁月的沉淀,直到老年方才有所成就。

这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做学问的基石。

想想古代那些伟大的学者,他们为了探寻真理,日夜苦读,不畏寒暑,不惧艰难。

正是这种全身心的投入和长时间的积累,才使得他们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这也告诉我们,学问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在年轻时就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努力,持续积累,方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所建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从书本上获取的知识,终究是浅显的、表面的。

要真正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亲身去实践、去体验。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读了很多书,明白了很多道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依然会遇到困难。

这就是因为我们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行动中。

比如学习游泳,即使把游泳的技巧背得滚瓜烂熟,如果不下水尝试,永远也学不会游泳。

再比如学习绘画,仅仅通过阅读绘画理论书籍,观看教学视频,而不拿起画笔亲自作画,是无法真正提高绘画水平的。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能力。

陆游写下这首诗,是为了教导他的儿子子聿。

他希望儿子能够明白,做学问不仅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还要注重实践。

这既是对儿子的殷切期望,也是对后人的深刻启示。

这首诗虽然简短,但蕴含的道理却十分深刻。

它不仅仅适用于做学问,也适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工作中,我们不能满足于理论知识,要勇于实践,不断探索,才能不断进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能只凭书本上的教条,要通过实际的交往,去理解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冬夜读书示子聿》全文及分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全文及分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全文及分析《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教子诗,全诗内容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的首句“古人学问无遗力”,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

诗人开篇便强调了古人求学的刻苦和努力,没有丝毫的保留和懈怠。

这种全力以赴的精神,是古人在学问之路上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

“少壮工夫老始成”则进一步阐述了做学问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一个人在年轻时就应该下功夫努力学习,但往往要到年老的时候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这告诉我们,学问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接下来的“纸上得来终觉浅”是全诗的关键所在。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和深刻的。

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它只是理论层面的东西,往往缺乏实际的体验和感悟。

很多时候,我们仅仅通过阅读书籍,可能会对事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但这种了解往往是肤浅的、表面的。

而“绝知此事要躬行”则是诗人给出的结论和教诲。

要想真正理解和掌握一件事情,就必须亲自去实践、去体验。

只有通过亲身经历,我们才能对事物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在现实生活中,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比如在学习方面,有些学生可能会认为只要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就能取得好成绩。

然而,真正的学习不仅仅是记住知识点,更在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只是一味地依赖书本,而不去实践、探索,那么在面对具体的问题时,可能就会束手无策。

再比如在工作中,新入职的员工可能会通过培训和阅读资料来了解工作流程和方法,但只有真正投入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才能熟练掌握工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对于科学研究来说,也是如此。

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观察来验证理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假设和推理。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现新的问题,推动科学的不断进步。

这首诗还反映了陆游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对子女的关爱。

他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感悟,教导儿子做学问的道理,希望儿子能够明白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不要只是纸上谈兵,要注重实践和行动。

冬夜读书示子聿 观书有感-word文档

冬夜读书示子聿     观书有感-word文档

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教材简析】《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22课《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即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1个生字“聿”,能解释诗中难理解的词语,并说出诗句的意思,理解全诗2、过程与方法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探究式的学习,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的内涵,并背诵这首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读书要从小开始努力和学习,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要注重实践锻炼的深刻道理【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小练笔,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涵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教学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提问法以及练习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PPT课件;2、学生:预习22课《古诗两首》其一《冬夜读书示子聿》,复习陆游的《示儿》;【教学基本流程】谈话出揭示,对比处释意;点拨促初读,重点助把握;辨析增明辨,朗诵即巩固;熟读成诵,理解全诗,感悟意境。

一、诵读古诗,谈话揭题。

1、学生诵读古诗。

同学们,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已经学习了不少古诗,相信大家对于陆游也并不陌生,那么谁能告诉老师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他的哪首是呢?引导学生回归到本学期学习的《示儿》一诗。

师生共同诵读《示儿》一诗。

师追问:对于陆游,你还知道些什么?(学生回忆,出示课件) 2、谈话揭题:陆游一生酷爱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晚年,仍然“读书有味身忘老”,还像年轻时那样发愤读书。

陆游的一生,写下了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

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

刚才诵读的《示儿》,属于悲壮的爱国绝唱,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则常被世人津津乐道(多媒体出示全诗,并板书课题)。

古诗绝句《冬夜读书示子聿》译文及赏析

古诗绝句《冬夜读书示子聿》译文及赏析

古诗绝句《冬夜读书示子聿》译文及赏析古诗绝句《冬夜读书示子聿》译文及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绝句《冬夜读书示子聿》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释】示:训示、指示。

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

遗:保留,存留。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少壮:青少年时代。

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

始:才。

纸:书本。

终:到底,毕竟。

觉:觉得。

浅:肤浅,浅薄,有限的。

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行:实践。

躬行:亲身实践。

【译文】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赏析】“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

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

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

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陆游诗《冬夜读书示子聿》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陆游诗《冬夜读书示子聿》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陆游诗《冬夜读书示子聿》读后感陆游诗《冬夜读书示子聿》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陆游诗《冬夜读书示子聿》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陆游诗《冬夜读书示子聿》读后感1今天,我们学习了《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虽然简短,却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记得这样一个历史故事叫《纸上谈兵》,讲的是赵国的赵括对兵法知识非常熟悉,连自己的父亲都难不倒他。

于是,赵国便派赵括带领官兵去与秦国打仗。

来到战场,赵括不知所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赵国被秦国团团包围,赵括被射死,赵国也全军覆没了。

赵括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只知道读书本知识,而没有通过亲自实践后将知识化为己有,转为所用。

“不要仅仅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书本知识,使其得到升华”。

这种见解,不仅在古代,即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仍然具有较强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陆游诗《冬夜读书示子聿》读后感2《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这虽然是他在教育儿子,我觉得更是在教育我们。

他告诉子聿古人做学问都是不遗余力的,我们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取得一翻成就。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现在拥有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可我们却不珍惜,不愿意,比起凿壁借光的筐衡,我们真是身在福中不只福。

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的话,长大以后又能有什么作为呢?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这也是陆游告诉子聿的。

古人赵括的纸上谈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告诉我们只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

只有亲身实践过,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本领。

《观书有感》教案及反思

《观书有感》教案及反思

《观书有感》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借助图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3、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能借助图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2、领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一、复习导入1、《冬夜读书示子聿》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师:前两天我们刚刚学习了一首关于读书的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谁能说说在这首诗诗人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指名答3、导入新课师:它告诉我们学习要不遗余力的学,并且还要将自己所学到的用于实践当中。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首诗也是关于读书的,它将又会带给我们那些启示呢?一起走进(板书:观书有感)。

4、齐读课题二、了解作者1、学生交流师:在学习这首诗之前,老师想了解一下你对这首诗的作者了解多少?请同学们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共享一下吧2、教师总结归纳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些资料(出示幻灯片)三、整体感知1、指名读古诗2、齐读古诗四、从字面上解析古诗过渡:读完了我们就该一步一步的解析古诗,以往我们都是先从古诗的题目开始,今天我们用一种不一样的解读方法来解读,我们先从诗的内容开始,首先看第一句(出示幻灯片),说有哪些字词不太好理解,1、出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师:说说你觉得其中的那些字词不太好理解2、重点交流“一鉴开、徘徊”师:下面我们重点来看“一鉴开,徘徊”如何理解?谁能告诉老师这里的“鉴”字如何理解?3、教师总结师:这里的鉴字是镜子的意思。

在古代的时候,镜子一般会用镜袱包起来,用的时候打开,所以这里的一鉴开指的就是一面打开着的镜子。

4、师:我们经常用镜子照美丽的小脸蛋,诗人说池塘像一面镜子,那此时谁在照呢?(天光和云影)师:他们一边照还一边徘徊呢!这里的“徘徊”怎么理解呢?(来回移动)?5、出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指名读。

师:说在这句中你又碰到了那些拦路虎?6、重点交流“渠、清如许、为”五、翻译全诗,悟诗中哲理过渡:诗中比较难理解的字词我们已经全部都解决了,下面请同学们试着用现代文翻译全诗,注意在保留诗意的基础上,译得优美一些。

冬夜读书示子聿原文、翻译及赏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原文、翻译及赏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原文、翻译及赏析冬夜读书示子聿原文、翻译及赏析冬夜读书示子聿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及注释译文:古人学习知识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学习知识这件事还必须亲自实践。

注释:示:训示、指示。

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

遗:保留,存留。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少壮:青少年时代。

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

始:才。

纸:书本。

终:到底,毕竟。

觉:觉得。

浅:肤浅,浅薄,有限的。

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行:实践。

躬行:亲身实践。

赏析“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

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

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

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真知灼见。

“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

诗人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认真读书,努力做好学问, 都是竭尽全力从不懈怠的。 在年轻的时候,不断地下工夫钻 研,直到年纪大了才会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还是肤浅的, 也就是不要满足字面上的明白。 要更深地学得知识,懂得道理, 必须亲身实践。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诗句的意思: 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塘水清 澈得犹如一面明镜打开。 这如镜的池水里荡漾着蓝蓝的 天空,白白的云彩。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句的意思: 我忍不住地问,池塘啊,你怎么 会这样清澈见底? 因为上游源头不断有活水补充 灌注进来。
译文: 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塘水清澈得 犹如一面明镜打开。 这如镜的池水里荡漾着蓝蓝的天空, 白白的云彩。 我忍不住地问,池塘啊,你怎么会 这样清澈见底? 因为上游源头不断有活水补充灌注 进来。
“要躬行”,应包 诗句的大意是: 含两层含义:一是学 从书本上获得 习过程要“躬行”, 的知识还是肤浅的, 做到“眼到、口到、 也就是不要满足字 手到、心到”;二是 面上的明白。 学到知识后还要“躬 要更深地学得 行”,用亲身实践, 知识,懂得道理, 将知识夯实和升华并 必须亲身实践。 化为己有。
观 书 有 感
[宋 ] 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1130-1200)
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 育家,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的 巨星。有《朱文公文集》 《四书集注》《诗集传》 《周易本义》《朱子语类》 。 他一生博极群书,对经 学、史学、文学、乐律等有 贡献。
冬夜读书示子聿
• 示:指示,训示。 • 子聿:陆游的儿子。聿,y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浅:浅薄。 躬行:亲身实行。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诗句的大意是: 古人认真读书,努力做好学问, 都是竭尽全力从不懈怠的。 在年轻的时候,不断地下工夫钻研, 直到年纪大了才会有所成就。
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为 什么诗中却没有提到读书?它和读 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也就是说诗 人看到方塘,为什么联想到读书呢?
诗的寓意:源源不断的活水能 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那么不断读 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就能使人变 得更加聪明。
朱熹先生写了这么一首写景的 诗,非常优美,巧妙地把读书的道 理蕴藏在里面,使人们一下子就能 接受他的观点、他的思考,可真不 愧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像这样的 诗也叫“说理诗”。
观 书 有 感
“观书”,就是看书,读书。 “有感”,产生了感想,有了感悟。
【注释】 观 书 有 感 亩:mǔ。 [宋 ] 朱 熹 塘:水塘。 半亩方塘一鉴开, 鉴:jiàn,镜子。 天光云影共徘徊。 渠:第三人称“他”, 问渠那得清如许? 这里指水塘。 那:同“哪”。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因为。 源头:塘水发源的地方。
古诗两首

jiàn
pái huái
子聿
gōng


徘徊
wèi
躬行

为有
复习阅读古诗的方法: ①解诗题,知作者;
②抓字眼,明诗意;
③多诵读,悟诗情。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 古人学问无遗力, • 少壮工夫老始成。 • 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
•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 翁,南宋人。12岁即能诗文,一 生著述丰富,诗词全集《剑南诗 稿》共八十五卷,收录诗词九千 三百多首。 • 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 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 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 诗篇大多洋溢着炽热的爱国激情 和昂扬的战斗气息,在思想上、 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 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 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 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 伟大的爱国诗人。
请同学们举一举生活中运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 水来”两句诗的例子。
观 书 有 感
[宋 ] 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