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尊严
传统师道尊严
传统“师道尊严”思想探析易连云冉亚辉《人民日报》(2010年08月27日07 版)“师道尊严”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具有重要影响。
“师道尊严”思想的内涵是什么?其中有哪些合理成分?如何正确对待这一思想?弄清这些问题,对于丰富我国的教育理论、推动我国教育科学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传统“师道尊严”思想的内涵“师道尊严”思想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有着密切联系。
传统“师道尊严”思想的内涵主要包括师德、师尊、师职等。
关于师德。
我国传统教育观认为,教师只有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才有资格教育他人,才能让他人信服,成为他人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都体现了这个意思。
师德之所以重要,是由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特殊性决定的。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其知识结构、思想道德、情感意志等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发展方向。
要培育有道德的人,教育者首先必须是有道德的人。
从这个认识出发,我国传统教育强调教师既要成为“经师”,更要成为“人师”,要求教师在道德修养、人生境界等方面对学生起到示范和导向作用。
关于师尊。
所谓师尊,就是强调教师的尊严与权威。
我国传统教育十分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孟子说:“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
荀子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荀子还提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这就把教师提升到了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
《礼记》也指出:“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而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在这里,教师被看做“道”的重要载体,只有教师的地位得到尊重,“道”的地位才能被尊重,老百姓才能尊重学习。
关于师职。
唐代思想家、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明确地将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
结合师德公正性原则“师道尊严”
结合师德的公正性原则思考“师道尊严”对于每一名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何理解与认识“师道尊严”这一文化传统,将直接影响到其对自身职业的定位,影响到教育实践中师生关系的处理。
对于整个中国社会而言,如何诠释和重解“师道尊严”,将直接影响到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及教育活动社会地位的确立。
“师道尊严”一词源自《礼记·学记》中“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严”这个字,本有紧急、严厉、威严等含义,但此处所提到的“严师”之“严”却另有其义。
据东汉郑玄《礼记注》:“严,尊敬也”,所谓“严师”即尊师。
因此,上文可译为:为学之道,以尊敬师长为最难。
师长得到尊敬后,他所传授的道才会得到尊重。
道得到尊重,然后人们才会懂得敬重学业。
显然,尊师之意不在尊人,而在重道;重道之意也不在道本身,而在民,在于使国民形成重视教育的风尚。
由此可见,《学记》倡导“师严而道尊”的目的在于通过尊师重道而推行社会教化,因为“师”和“道”是紧密相连的,“师”是“道”的传播者,只有尊师,才能达到应用“道”来化民成俗的目的。
《学记》中的上述观点是对先秦儒家教师观的总结。
需要注意的是,先秦学者在高度重视教师职业,极力提倡尊师的同时,无一例外地为尊师设置了一个必要前提——择师,并将尊师与择师紧密结合在一起。
也就是说,尊师必须建立在严格择师的基础之上,只有具备一定条件的人才可以称为“师”,才有资格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
教师道德公正,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各种事物时能做到坚持原则、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合乎道理、抛弃私心杂念。
只有具备公正的品德,才能坚持真理、平等待人、扬善除恶、求美去丑。
教师的公正是与教师的良心密切联系的,两者共同指导教师履行教师职业道德义务,才会在学生中有很高的威信,才能顺利组织实施教育过程,获得最佳教育效果。
教师道德公正,对于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时代下的“师道尊严”
新时代下的“师道尊严”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师道尊严也成为了当今时代中一种备受关注的话题。
尊师重道早已被浓墨重彩地描绘出来,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师道尊严却常常被忽视或被侵蚀。
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师道尊严?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首先,师道尊严的实现需要建立在个体尊重和社会尊重的基础之上。
我们需要培养孩子们尊重老师的理念,从而避免出现践踏老师尊严的行为。
此外,我们还需要建立老师受到社会尊重的氛围。
教育本身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教师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他们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此,社会应该理解尊重教师,给予教师应有的待遇和地位。
其次,师道尊严还需要建立在教师自身的素质和道德基础之上。
教育是灌输和启迪,而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对于保持师道尊严也尤为重要。
教师需要具备坚定的信仰、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他们的为人处世、处理问题的方式和风范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此外,保持师道尊严还需要建立在社会治理的环境下。
校园内的安全、秩序和效率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得到保障,从而保护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加强合法权益保障和法律惩治也是维护师道尊严的重要措施。
最后,师道尊严的实现也需要家校合作和共同参与。
家长需要从家庭环境和教育方法方面共同配合,形成对孩子教育的共识和理念。
家长应该积极支持和配合老师的工作,同时也要及时反馈教育效果,增进家校合作的口径,从而协同保护师道尊严。
总之,师道尊严的实现需要个体尊重、社会尊重、教师素质、社会治理、家校合作等多个方面的配合和努力。
只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保护机制,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师道尊严,推进教育的健康发展。
批师道尊严
批“师道尊严”我国的传统是讲究“师道尊严”的。
天、地、君、亲、师,把老师和天、地、君主排在一起。
古时候,中了状元,要先去拜师,而后才去祭祖。
教师的社会地位是很高的。
但从1957年起,知识分子的世界观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学校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着,因此教师的地位也就每况愈下。
到1958年教育大革命时,“师道尊严”受到批判。
后来,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师道完全失去了尊严。
学生打老师、给老师戴高帽游街示众的屡见不鲜。
教师被当作“臭老九”在学校里扫教室、扫厕所,很多教师被打成“牛、鬼、蛇、神”进了牢房。
林彪反党集团和“四人帮”一伙,想出各种花样整教师,破坏教师的威信。
北京市有个小学生叫黄帅,因不遵守课堂纪律受到老师批评,她不仅不接受批评,反而给老师写信,指责老师实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耍“师道尊严”。
林彪反党集团和“四人帮”一伙拿这件事大做文章,赞扬黄帅敢于向“权威”挑战,是“反潮流”的小英雄。
中央各大媒体大肆宣传,号召大家向黄帅学习。
长春市也有类似的事件。
长春市客车厂子弟中学有个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叫肖波(这里用了化名),也给班主任老师写了一封信,建议老师在班级管理上要发扬民主。
说,班级出了问题,不要总是批评同学,老师也要检查自己,做自我批评。
班主任老师接到肖波的信没加可否就收了起来。
事过若干天以后,肖波因没有参加大扫除,班主任在当天的班会上对没参加大扫除的同学做了批评,其中也包括肖波。
几天以后,肖波没来上学,班主任家访时得知肖波生病了。
黄帅事件报道以后,肖波的父母拿着肖波先前给班主任老师写的那封信到长春市革命委员会去告状,说肖波的班主任打击报复,为了一封建议信,在班上大肆批评,竟然把肖波给逼疯了。
长春市革命委员会的一些领导知道这件事以后,也是如获至宝,赞扬肖波的信写得好,是批判“师道尊严”的一把利剑,把肖波看作是长春市的黄帅。
要求长春市革委会教育组(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立即派调查组到客车厂子弟中学总结肖波“反潮流”、批判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经验。
师道尊严之根本
师道尊严之根本“师严”师道尊严出自《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指的是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
因此师道尊严之根本是师严,也就是为人师表必先受人尊敬。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有“师德”。
董仲舒有云“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
”教师的师德不仅体现于个人修养,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表范,因此师严首要体现教师公正。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以自己的公正品质,培养和造就学生的公正品质。
教师公正是教育公正的核心,其实质上是一种教师个体的公正观,应当尊重个人的差异性、满足人的多层次的需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使得每个个体均可以向最合适自己的方向发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己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俗语又说“上梁不正下梁歪”。
为人师表如果不能做到严以律己,何来正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首先作为教师要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如果自己业务不精,教授学生知识时势必不能做到胸有成竹。
失职事小,误人子弟就不好了。
再者要加强自身修养,面对学生出现问题时,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能以暴易暴。
否则,一来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二来会导致事情变得更加严重,一发不可收拾。
最后要做到博学广闻,虽未必要做到学富五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最起码的要了解学生特别关注的事物,要有共同话题,能在一起交流谈心。
二、对人对人“公”,不是指面对所有学生时都可以采用统一的方法和措施,我们要承认不同学生因为社会背景、家庭环境和教育经历而导致的差异性。
在考虑差异性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对每一个学生都公平。
在《论语·为政》中,子游、子夏分别向孔子问孝,朱熹集注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师道尊严1
学习传统文化重塑师道尊严一、什么是师道尊严中国有四个字叫“师道尊严”,这四个字的含义很深。
中国传统上,“师”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古人天天要拜的“天地君亲师”,师是是仅次于长辈、祖宗的级别。
传统上师也叫师父,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只要你拜了这个老师,这辈子就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老师,恭恭敬敬的敬奉一生。
有出息的人衣锦还乡,大宴宾客,坐在最尊位的一定是以前教过自己的老师,本地的官员只能做次席。
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师”的地位,这就是“尊”!可是我们现在已经丢弃了这种传统,现在宴席上最尊贵的席位,不是当官的,就是有钱的,现在大家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尊师”的精神,老师很没地位!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经济地位,老师都低人一头。
家长和学生们跟老师的关系,只是表面上客气而已,给你面子,骨子里面是没地位的。
现在家长们为了孩子上学的事情,会与老师拉关系,请客,送礼,这并不是尊师,而是做交易。
一旦做完“生意”,转脸就可以不认人,好像不认识一样。
师道之尊,第一老师的地位要很高,别人看他的时候都觉得这人不错,值得尊重。
第二是说:别人尊重你,同时自己要尊重自己。
中国的这个师道之“尊”,自己品行上要有一种很傲岸的一面,有强烈的自尊,同时必须在行为上做到这一点。
不单在品行上,在知识上也要做到这一点,也就是一定要比一般人懂得更多,见识更广,这样才有“一览众山小”的“尊”,“严”是什么呢?严就是严格要求,这其实很不容易,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毛病,都要想办法改进,如果想这个小孩子今后好不好,有什么出息关我啥事啊,反正又不教他一辈子,将来也不靠他养活。
老师缺乏“严”的精神,混日子就害了孩子一辈子。
所以古人才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我们说师、尊、严,这三个方面要立起来,就要行在道上。
这是树立老师尊严的根本所在。
韩愈说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什么,是告诉你一种精神,传递你一种价值观,教导你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这叫传道,传习真理所在。
师道尊严
16.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做学生的 好朋友,师生关系是平等的,那么,在 师生关系中,传统的”师道尊严“还要 不要?
一、“师道尊严”的历史意义。
“师道尊严”的含义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但其所推崇的 尊师重道的理念则贯穿始终。自先秦以来,我国就比较重视教 育,教师作为知识的承载者也备受尊重。在荀子看来,礼是最 高的社会规范,是维护社会安定的根本所在,而教师又是传授、 实践礼的榜样。因此,他把教师提高到与天、 地、君、亲同 样崇高尊贵的地位,宣称“君师”是天下大治的根源。提出国 家的治理必须依靠国君和教师两者的力量。同时还指出:“国 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 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荀 子的思想闪烁着“师道尊严”的光芒。
4.激发社会“尊师重教”的风气。 在荀子看来,尊师和国家兴衰息息相关,教师的工作关系到 国家的兴衰、法制的存废和人心的善恶,尊崇教师是关系到 国家命运的一件大事。“师道尊严”在社会上得以广泛传播 开来,社会就自然而然能够尊师重教。教师的地位提高应首 先从师生关系开始。在教师与学生日常交往中,若是学生对 教师尊敬、信服,就会带动这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形成尊师 重道的风气。社会形成这种风尚之 后,就有望形成学习型社 会,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早在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中就指出:“人人 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人和人在尊严和权利 上平等,这是一种普遍的共识,可是由于“师道尊严”的异化, 几千年来都是教师高高在上,都是学生绝对服从老师。教师有 必要“蹲下身子与学生说话”。这里讲的“蹲下身子”不是指 蹲下来作秀,而是要还原师道尊严的本来面目,学识渊博、品 格高尚的教师能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总之, 要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 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两方面都是作为平等者和学者来参 与的”。在倡导民主平等的新世纪,只有教师真正做到了师生 平等,才能让平等的理念深入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具有平等 意识的新一代公民,为新的世纪服务。
师道尊严教育有方
师道尊严教育有方师道尊严教育有方教育是塑造一个人的品德与能力的过程,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然而,如何使教育发挥最大作用,培养出真正有品德和才能的人才,是每个社会都面临的重要课题。
师道尊严与教育方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师道尊严来实现教育的有效引导与培养。
一、师者大魅力也师道尊严,首先离不开师者的影响力。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传承,作为教育的传递者,师者需要具备崇高的品德和卓越的能力。
作为充满魅力的人,师者不仅要具备优秀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更要具备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的能力。
师者的魅力来自于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坚持,来自于他们对学生的关爱和呵护。
只有师者自身具备师道尊严,才能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给予学生真正的教益。
二、尊重个体差异多元教育方略师道尊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多元教育。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不同的天赋和潜力。
作为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略。
有的学生适合听课,有的学生适合实践,有的学生适合探索。
师道尊严的教育者,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劣势,实现全面发展。
三、严格要求爱的体现师道尊严不等于纵容学生错误和懒散。
相反,师道尊严意味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导向。
师者应该建立起严明的纪律和规矩,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进行引导。
只有在纪律和规范的框架下,学生才能获得清晰的方向,养成良好的习惯。
师道尊严的教育者在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注重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用爱和耐心去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四、注重实践体验教育的魅力师道尊严的教育需要注重实践,提供体验式的学习机会。
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师道尊严的教育者应该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到知识的巨大魅力。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创新和创造的精神。
何谓师道尊严
何谓师道尊严
“师道尊严”语出《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
古有天地君亲师之说,可见教师地位之尊崇。
颜回就曾对孔子说过:“汝在,回何敢死?”这样的气概,怕是一些标榜尊师的人也做不到吧?这说明在古代,至少在春秋时代教师地位是崇高的。
这师道尊严原初的意义更多的带有褒义的色彩。
但是随着历史的演进,教师的地位起起伏伏,以地位的卑贱居多。
在我们的印象里,秀才在仕途路上受了挫折,才会无奈的在乡下设个馆,给孩子们发蒙,多半是不得已而为之,带有落魄潦倒的色彩。
如果教师地位尊崇,韩愈也不会写“师说”一文大声疾呼为教师正名了。
到了近代,十年浩劫教师被称为“臭老九”,任人践踏,不要说师道尊严,就是最起码的人格尊严也荡然无存。
现如今,师道尊严一词,早已丧失了原意,成为群起而攻之的对象,被批判的面目全非。
所谓师道尊严世人的理解多半是“铁面”、“黑脸”、“戒尺”。
师道尊严成为封建社会摧残人性教育的代名词。
一讲师道尊严就是对学生的“合法权益”的侵犯。
事实上并非如此。
师道是需要尊严的,尊严是神圣的,因为神圣我们才会敬畏、崇尚,才会去获取、追随。
如果神圣黯然,尊严扫地,我们还会需要神圣和尊严吗?“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师之所存,尊严之所存;“师道”是需要“尊严”的,否则,我们还能指望教师职业里有什么人类文化精神吗?剿灭“师道尊严”就等于剿灭了我们的文化精神;其实正是由于剿灭了文化精神,我们才不再需要“师道尊严”了,才任由对“师道尊严”放肆的糟蹋。
古代文学中的尊师重教与师道尊严
古代文学中的尊师重教与师道尊严在古代文学中,尊师重教与师道尊严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这种尊师重教的思想源远流长,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方方面面。
从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师道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师道尊严的追求。
在古代文学中,尊师重教的思想体现在对师傅的敬重和对师德的推崇上。
师傅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被描绘成聪明智慧、道德高尚的人物。
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是以身作则,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母,她不仅是贾宝玉的祖母,更是他的第一任师傅。
贾母以其聪明睿智、慈祥和睦的品质,成为贾宝玉心目中的楷模。
她不仅教导贾宝玉做人的道理,还引导他修身养性,使他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这种尊师重教的思想在古代文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古代文学中的师道尊严也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
师道尊严要求师傅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威严和尊严,同时也要求学生对师傅保持敬畏和尊重。
在古代文学中,师道尊严常常通过师傅的形象来表现。
师傅的形象往往是高大威严、庄重肃穆的。
例如《水浒传》中的林冲,他是梁山泊的副首领,也是梁山泊中的武功最高的人物之一。
林冲在梁山泊中被尊称为“林教头”,他的形象高大威严,严肃庄重。
他对待梁山泊中的弟兄们严厉而公正,严守师道尊严。
这种师道尊严的形象在古代文学中是非常常见的。
古代文学中的尊师重教与师道尊严不仅体现在师傅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上,也体现在师傅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上。
在古代文学中,师傅常常被描绘成对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人物。
他们不仅在教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威望。
例如《西游记》中的唐僧,他是一个高僧,也是一个有着极高声望的人物。
唐僧师傅的地位不仅来自于他的学识和智慧,更来自于他对佛法的坚持和对弟子的悉心教导。
唐僧师傅的形象体现了古代文学中对师傅尊严和师傅地位的追求。
尊师重教与师道尊严是古代文学中的重要主题,它们体现了古人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师道的崇敬。
这种思想在古代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韩愈《师说》中的教育理念与师道尊严
韩愈《师说》中的教育理念与师道尊严《韩愈〈师说〉中的教育理念与师道尊严》“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这一句开篇之言,便奠定了韩愈《师说》对于师者重要性的强调。
千余年前,韩愈振臂高呼,阐述着他对于教育和师道的深刻见解,这些理念即便在今日,依然熠熠生辉,对我们的教育观念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师说》中,韩愈首先提出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一经典论断。
这里的“传道”,指的是传授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受业”则是教授学业知识,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学问基础;“解惑”则是解答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帮助他们成长。
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师者的职责。
韩愈强调,无论是谁,无论年龄大小,只要在某一方面比自己有专长,就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这种不以身份、年龄为限,唯以“道”为师的观点,打破了当时社会上“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不良风气,倡导了一种平等、开放的求学态度。
在韩愈看来,师道尊严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认为师道的尊严体现在师者自身的学识和品德上。
一个真正的师者,应该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学问和修养,做到“术业有专攻”,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敬仰。
同时,师道尊严也需要学生的维护。
学生应当尊重师者,虚心求教,不可“耻学于师”。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违背韩愈教育理念和师道尊严的现象。
有些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品德的培养和心灵的关怀;有些学生则对教师缺乏应有的尊重,甚至在课堂上公然顶撞老师。
这些现象都反映出我们在教育中对于韩愈教育理念的忽视和对于师道尊严的践踏。
我们应当如何在现代教育中践行韩愈的教育理念,维护师道尊严呢?对于教师来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弘扬师道尊严 教育事业的使命与担当
弘扬师道尊严教育事业的使命与担当教育,作为一项神圣而崇高的事业,肩负着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使命。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教师们应当怀揣着师道尊严,勇担教育事业的使命与担当。
本文将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素养以及促进教育公平三个方面,阐述师道尊严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新一代优秀人才的基石。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师道尊严意味着教师应自律、守法,做道德的楷模。
同时,教师还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
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保持教育事业的热情和责任心。
同时,教师还应遵循教师职业道德准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心学生成长成才的全面发展,并且时刻保持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互动。
三、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教育事业的核心价值。
师道尊严要求教师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断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努力弥补教育差距。
教师应重视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
同时,教师还应通过个体化的教育方式,帮助每一个学生发挥潜能,实现个人价值。
结语:弘扬师道尊严,教育事业才能蓬勃发展。
教育工作者应当以师道尊严为准则,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为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的新一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如此,才能够实现教育的伟大使命,助推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师道尊严教育底色 师德师风演讲稿
师道尊严教育底色师德师风演讲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教师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以《师道尊严教育底色——师德师风演讲稿》为主题,与大家分享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
初入教育岗位,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师德师风是我们立足的基石、教育事业的底色。
师德师风体现了一个教师的品格和素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因如此,我们作为教师,必须时刻保持师道尊严,做一个合格的楷模。
首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守教育的底线。
教育是一项伟大而崇高的事业,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职责,要有自己的原则,不能为了功利而妥协。
要真正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发展个人潜能,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我们也要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成为有用之才,享受幸福生活。
其次,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只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才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的教育和指导。
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除了加强学科知识的深入研究,我们还应该关注学科之外的知识和信息,拓宽自己的视野。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此外,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师风,做到言传身教。
课堂是我们教师的舞台,我们要认真备课,讲好每一堂课,使学生能够理解、接受并掌握知识。
同时,我们要注重个人修养,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做到言行一致。
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言辞文雅,不说脏话,不传播谣言,不污染学生的思想。
只有自律、严谨和有良好的道德操守,我们才能真正影响到学生,成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
最后,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关注他们的特长和差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发展路径。
师道尊严哪去了?
师道尊严哪去了?⾃从有了⽂化,也便有了师。
师伴随着⼈类社会发展并促进其发展。
⾃古以来,师有着崇⾼的地位,《荀⼦·修⾝》中说:礼者,所以正⾝也。
师者,所以正礼也。
强调了师是古代礼制的根本。
《荀⼦·礼论》中的“君师者,治之本也”更是把“师”抬到了和“君”共等的⾼度……在此,古之师尊可见⼀斑。
“师道尊严”出⾃《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知敬学。
讲的是⽼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才能得到尊重。
我深以为然。
然⽽正如韩⽼夫⼦所叹:“师道之不传久矣!”。
如今师道出现了堕落,现状使⼈堪忧:没有⾃尊——⽼师羞于向外⼈道出⾃⼰的职业,怕被扣上穷酸、清⾼、“臭⽼九”的⾼帽;没有他尊——⽼师处于相对封闭、单纯的境地,外⼈不了解,认为其⾼傲;学⽣眼中,教师⼤多数都是“凶巴巴”的,以⾄于踏上社会后没有对⽼师形成好的回忆;⽽有的⽼师竟和学⽣称兄道弟、勾肩搭背,败坏了师者尊严的形象;⽼师们待遇普遍低下,有的⽼师为了⽣计,有偿补课、下海经商、没有把精⼒倾注于教育事业上……林林总总,教师的“低微”也好,教师的“⾃私”也罢,都折射了当前“师道”的沦落。
造成当前的现象,窃以为⽂⾰是始作俑者。
从此,师之尊严始受重创,由“天地君亲师”⼀下被捅了下来,成了“臭⽼九”,这便使我想起了《西游记》剧中的妖怪,这些妖怪本是上界的精灵,但下凡后都成了⼈⼈惧怕的妖魔。
多少年过去了,“⼯⼈⽼⼤哥”、“农民⽼⼆哥”早已不提,但,“臭⽼九”、“教书匠”却成了⽼师恒久不灭的“⾦字招牌”。
⽂⾰摧毁的,不仅是中国优秀的⽂化,也摧毁了中国历来的优秀传统,造成了师者尊严的“霜降”。
⽽现⾏的教育制度更是进⼀步抑制着师道,回想求学历程,⼩学第⼀节⾳乐课便是《东⽅红》之类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语⽂课也难逃此劫,作为“万学之母”、⼼灵修养之地,却失去了其意义,成了宣传⼤道理、空⼝号的基地。
古⼈的个⼈发展遵循“修⾝、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古⼈求学先交“束修之礼”(即腊⾁,⼊学学费),但这学费并不贵,只为了表明学⽣对教师的尊重,⼊学启蒙为《三字经》,先学修⾝之道,再谈⼈⽣理想,窃以为这才是理想的个⼈发展模式。
师道尊严树立良好师生关系
师道尊严树立良好师生关系作为教育工作者,师道尊严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业发展,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在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师者应该具备尊重学生的特质与需求的品质。
师者应该视学生为与自己平等的个体,理解并尊重他们的不同背景、兴趣爱好和方式。
师者应该与学生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且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
只有通过尊重学生,师者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并与其建立良好的互动。
其次,师道尊严意味着师者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作为年轻一代的引路人,师者应该努力塑造自己的道德品质与学术能力,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师者应该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出对学术知识的追求和热忱,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渴望。
同时,师者应该坚持正直的价值观,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
只有通过以身作则,师者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
此外,师道尊严也要求师者对学生的学业和生活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支持。
师者应该尽量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活环境,关心他们的困惑和需求。
师者应该积极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并在有需要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师者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帮助他们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只有通过全面关注学生,师者才能建立起真挚而坚定的师生情感纽带。
最后,师者在与学生相处时应该更多地运用鼓励和赞美的方式,而非批评和指责。
师者应该在学生取得进步和成就时及时给予认可和肯定,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同时,师者也应该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积极面对挑战。
只有通过正向的沟通方式,师者才能与学生建立起高效的互动模式,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追求的目标。
通过尊重学生的特质与需求、成为正确的榜样、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业和生活以及运用鼓励和赞美的方式,师者可以有效地树立师道尊严,并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真挚而坚定的情感纽带。
师道尊严育人有方
师道尊严育人有方教育是一项神圣而辛勤的事业,教师是社会的引路人、灵魂工程师。
如何在实践中体现师道尊严,以有方的方法育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从激发学生兴趣、树立正面榜样、注重教育方式和方法等方面,探讨师道尊严与育人的思考。
一、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的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动力源泉,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培养兴趣。
首先,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给予个性化的关注和鼓励。
例如,对于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兴趣和优势,设置差异化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潜能。
其次,教师要富有创造力,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和案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古建筑的实物模型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二、树立正面榜样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启蒙者,他们的言行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格发展。
因此,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树立正面榜样。
首先,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的品德修养,保持良好的道德操守。
例如,教师要遵守职业道德,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让学生看到一个真实、善良、有担当的教师形象。
其次,教师要勤学善问,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育理论,提高自身的素质。
只有树立起教师的良好品格和学术造诣,才能更好地育人。
三、注重教育方式和方法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长。
师道尊严的体现在于教育方式和方法的科学性和人性化。
首先,教师要注重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采取适当的教育手段和策略,帮助他们建立健全的人格和自信心。
例如,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平等的沟通,倾听他们的声音和需求,给予他们合理的指导和支持。
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科学实验课上,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亲自动手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培养他们的实验思维和动手能力。
四、实践中的师道尊严师道尊严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和尝试。
教师职业伦理要求
教师职业伦理要求一、投身教育事业的初心和使命感教师职业伦理的核心是教师的初心和使命感。
作为教师,他们肩负着培养未来一代、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责任。
因此,教师应该充满教育事业的热情与使命感,志存高远,立足本职工作。
二、师道尊严与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教师职业要求教师具备师道尊严。
师道尊严包括严守师德与维护师生之间平等关系。
教师应该在言行举止中体现出高尚品德与道德操守,不随意侮辱学生,不滥用职权。
同时,教师也应该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关系,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不偏袒某些学生。
三、关爱学生与关注学生综合发展教师职业伦理要求教师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发展。
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敞开心扉,倾听他们的困惑和疑虑,给予他们关怀和鼓励。
同时,教师也应该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四、公正评价与推己及人教师职业伦理要求教师公正评价学生的学习和表现。
教师应该客观公正地给予学生成绩和评价,不偏袒任何学生。
同时,教师也应该推己及人,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和包容学生的不足,促进他们的进步。
五、遵守教育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教师职业伦理要求教师遵守教育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
教师应该主动学习教育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合法合规开展工作。
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六、不断学习与教育素质的提升教师职业伦理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和教育素质的提升。
教师应该持续关注教育前沿动态,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教师才能与时俱进,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
七、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教师职业伦理要求教师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教师应该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
同时,教师也应该与家长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教育孩子,实现家庭与学校的良性互动。
八、尊重专业精神与教师团队建设教师职业伦理要求教师尊重专业精神和教师团队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道尊严
我们这些做老师的,一定要学会一样东西,叫做师道尊严。
明(明白)师难求,做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是非常难的,要有很高的道德学问,要清楚身上的责任。
老师是有责任的,别人叫你一声老师,我们教一个孩子,教对了,是有功劳的,教错了呢?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学问,把孩子教坏了,会怎么样呢?
大家知道地狱里还有一个十九层,听说过吗?那是给谁准备的?这个第十九层地狱是给老师准备的!所以老师教育学生,明师一指,地动山摇,老师的重要是“亲恩难报,师恩再造”,“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做老师的,要明白师承三义:第一,要有足够的道德学问去传承给别人,所以要好好学习;第二,要承诺能够教好学生,要有所承诺,不能随便乱教;第三,如果我们的学生没有教好,要承担责任,这个后果是我们老师来承担。
我们老师因为没有这种师承的概念,师道失传,中国文化讲究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其中恰恰就是少了第六伦,师生关系。
现在我们要恢复师道尊严,需要我们老师明白责任,真正做到有学问,有道德修养。
现在我们顺便讲一下《易经》的一个卦,井卦,给大家看看《易经》是怎么讲做老师的。
井卦,井,大家看这个字,它就是四面八方的意思,有八个方向。
井有四德:第一,井水是养人的,对不对,井水是给人喝的,所以有养育之德;第二,井是很谦虚的,它只在一半的水平上,水永远不会满出,所以教育一个人不要骄傲自满,就是要
学习井的谦虚之德,不要满出。
第三,井的位置一旦定在这里,它是一辈子定在这里,永生永世都不会改变,所以有坚贞之德。
第四,井水非常好喝,很甜,有甘甜之德。
那么我们来检讨自己,我们哪个老师具有这些品德?我们是不是以养育万民为己任?我们是不是能够做到虚怀若谷?我们是不是能够坚贞不变?在老师这个岗位上努力的工作。
我们讲出的课是不是那么甜美,让人听了很有味道?是不是甘甜的?假设我们做到了这些,我们不就是圣贤吗?
所以我们要学习井。
我们从井里引申出一个词:奉献。
什么叫奉献?我们老师现在讲“奉献”经常用一句诗来表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台下听众和赖老师一起说)这是不是我们老师的奉献?对不对?这种奉献前面要加三个字,叫做“自杀式奉献”。
大家仔细思考一下,是不是自杀?春蚕死掉了,蜡炬烧干了,是不是自杀?
一个人真正的奉献,应该学井的奉献。
井水,我们去打井,打完以后,还有没有水啊?(观众:有。
)再打一桶还有没有水啊?(观众:有。
)它是源源不断地奉献,不断地奉献,而自己不会干涸,自身不会受到伤害,这才是真奉献。
可是这个方面我们社会有个错误的观念,我们希望你奉献之后就要死掉。
一个人去河里游泳,看到别人在水里快淹死了,他就去救,如果这个人很会游泳,他把人救了以后,自己没有死,请问有没有新闻媒体会去追踪报道?(观众:没有。
)不会有的,一定要这个人死
了以后才会有媒体报道,就会追认他为英雄,对不对?我们深圳曾经出现过一个很有爱心的人物,大家听过没有?(观众:听过。
)他像蜡炬一样用自己的生命去帮助几百个孩子,结果他把自己也奉献了,他是不是奉献?(观众:是。
)是不是自杀式奉献?(观众:是。
)大家可能还不了解,赖老师到现在为止,帮助的人最少在十万人以上,我的水性很好,从小到大,到水里面救人,我共救过六条生命,前二年我在深圳梧桐山登山,也救过一个从山顶滑落下来的姑娘,不过到现在没有媒体报道过我,为什么?(观众:没死。
)确实是,因为我没死!(观众热烈掌声)这是我们社会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这就是我们错误的价值观念,如果我们学了《易经》就知道,真正的奉献应该学井,叫井养而不穷。
我们做为老师,如果要像井那样源源不断地奉献的话,我们就必须要善于学习。
井就是善于学习,善于把周边的水吸过来,净化,再奉献给别人,对不对?所以老师要很善于学习。
我们还要坚贞,在自己的岗位上要努力奋斗。
这里面有个成功的秘诀,一个量化的标准,大家想知道什么是成功吗?(观众:想。
)什么叫成功?想不想知道?(观众热烈掌声)一个人如果要成功,用量化的标准,就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一万个小时。
假设我们能做到这样,在哪个岗位上都能成功。
这是成功的秘诀,非常简单。
赖老师在学习经典、推广经典的道路上,坚持了九年,所以我有现在的一点成果,是因为坚持。
无数的人成功都是找对一个方向,然后不断地坚持,不断地努力,一万个小
时之后就会发现,他成功了,非常的简单。
这是今天我给到大家的又一个宝贝,一份礼物。
井里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打井的人。
打井的人知道这个井里有水,他应该带一个空桶子还是一个满桶子去打水?(观众:空桶。
)我们是不是告诉大家要有一个空杯的心,对不对?空杯的心太小了,告诉大家,要有空桶的心。
要带一个空桶去,不要带漏水的桶,对不对?所以井卦里说“羸其瓶,凶”,因为看到有人去井里打水竟然不带绳子,不带桶,他没有工具,打不到水,对不对?现在我们这里有一套很好的教育方法,一套很完善的教育理论,我们应不应该很好的学习?我们求学,跟人家学习,要不要怀有一颗谦虚的、空杯的心?
如同到井里打水,要带好一些材料,这些材料也许要付出一些基本的成本,买绳子,买桶,我们得准备好,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自己要去准备的东西。
我们要学习一套教育方法,同样也要准备一些东西,除了空杯的心态,可能还要购买教材,还要参加一些培训,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
做井的事业,创造幸福的人生,我们只要懂得井,就会得到幸福。
这是讲解了经典里的一个井卦,因为时间关系,不能给大家讲太多,只能稍微给大家讲一个井卦,明天下午,在多闻学堂还会和大家继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