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人教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1.2.2 数轴(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轴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将数的大小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数学工具。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2《数轴》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数轴的定义、特点及数轴上点的表示方法,学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从而为后续学习方程、不等式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有部分学生对直观形象的教学资源依赖较大。

在《数轴》这一节的学习中,学生需要从实际问题出发,了解数轴的定义,掌握数轴上点的表示方法,并能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数轴的定义、特点及数轴上点的表示方法,学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数轴模型,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数轴的定义及其特点。

2.数轴上点的表示方法。

3.如何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数轴的定义和应用。

2.数形结合法:借助数轴模型,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数轴的特点和作用。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数轴模型,方便学生直观地了解数轴。

2.准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轴解决。

3.准备PPT,展示数轴的相关图片和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实际问题,如“小明从家出发,向正北方向走了3公里,然后向正西方向走了5公里,此时他离家多少公里?”让学生思考,引出数轴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介绍数轴的定义、特点及数轴上点的表示方法。

示例:在数轴上表示整数0、1、2、3、4、5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如正数、负数、分数等。

七年级数学上册 1.2.2数轴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 1.2.2数轴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过程设计练习运用自我检测____________。

总结: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称数轴的三要素)的直线叫做数轴(2)画一条数轴,并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1,5,0,-2.5,214.解:(3)、指出数轴上 A、B、C、D、E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归纳:(1)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边,与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边,与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

(2)数轴的出现将图形(直线上的点)和数紧密联系起来,使很多数学问题都可以借助图直观地表示,是“数形结合”的重要工具三、应用新知(1)原点表示什么数?__________________(2)原点右方表示什么数?原点左方表示什么数?______________(3)表示+2的点在什么位置?表示-1的点在什么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4)分数或者小数可以用数轴表示吗?原点向右0.5个单位长度的A点表示什么数?原点向左211个单位长度的B点表示什么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人说一条直线是一条数轴,对不对?为什么?(6)下列所画数轴对不对?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让学生画数轴并相互交流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归纳出数轴上点的特点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学生思考、对数进行分类,并回答老师的提问四、课堂练习:1、是不是所有的有理数都能在数轴上表示?画一个数轴,并在数轴上标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1,-3,23-,2.5,0。

解:2、是不是所有的正数都在原点右侧,有几个表示0的点。

3、将4和-4,3和-3,21和21-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4、指出数轴上A ,B ,C ,D ,E 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判断:数轴上的两个点可以表示同一个有理数( );数轴上的点都表示整数( )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回答,教师尽量选多名学生回答。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设计《1.2.2 数轴》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设计《1.2.2 数轴》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设计《1.2.2 数轴》一. 教材分析《1.2.2 数轴》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主要介绍数轴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数轴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数运算、不等式等问题。

本节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函数、方程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实数的基本概念,对实数的运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数轴的概念、特点和作用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数轴的概念、特点和作用,能够正确地在数轴上表示实数。

2.能够运用数轴解决一些简单的不等式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数轴的概念和特点。

2.如何在数轴上表示实数。

3.运用数轴解决不等式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轴的概念和特点。

2.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数轴的作用。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不等式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数轴的图片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轴。

2.准备一些简单的不等式题目,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数轴的图片和实物模型,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数轴吗?数轴是什么样子的小棒?2.呈现(10分钟)介绍数轴的概念、特点和作用,让学生初步认识数轴。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给定的实数,如2、-3、0等,并判断这些实数的大小关系。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数轴解决不等式问题。

每组选一个不等式,如3x-7>2,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并解释理由。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数轴还可以应用于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数轴在数学中的广泛应用。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确数轴的概念、特点和作用,以及如何在数轴上表示实数,运用数轴解决不等式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2.2数轴(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2.2数轴(教案)
2.教学难点
-理解数轴上的对称性,尤其是关于原点的对称。
-掌握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方法。
-理解数轴上的相反数和绝对值概念。
-解决与数轴相关的复杂问题。
举例: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数轴上对称性的概念,如-3和3在数轴上是关于原点对称的。同时,解释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如点A表示数-2,点B表示数5,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是7个单位长度。此外,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相反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以及绝对值表示的几何意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数轴的基本概念。数轴是一个直线,用来表示有理数,它有三个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数轴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数的大小和相对位置。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气温的变化可以用数轴来表示,零上温度在原点右侧,零下温度在原点左侧,这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温度的升降。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尺子在教室内创建一个数轴,并标出不同的有理数位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数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的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们思维的火花。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提出各种有趣的见解。但我也意识到,我需要更好地引导他们,将讨论聚焦于数轴的核心概念和应用上,避免讨论偏离主题。
总的来说,今天的课堂让我认识到,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数轴》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2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数轴是实数的一种几何表示,它不仅能够表示数的大小关系,还可以用来解决方程、不等式等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轴的定义、特点、表示方法以及数轴上的基本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实数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对于数轴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加深。

学生对于图形有较强的兴趣,通过数轴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数轴的定义,掌握数轴的特点和表示方法,能够运用数轴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数轴的操作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轴的定义、特点和表示方法。

2.难点:数轴上的基本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轴的概念和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数轴的图片和实例。

2.准备数轴的练习题和作业。

3.准备教学课件和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数的大小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你想知道小明和你谁高?”,“你想知道3和5哪个大?”。

2.呈现(10分钟)通过数轴的图片和实例,呈现数轴的定义、特点和表示方法。

解释数轴是一条直线,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数轴上的点对应着实数。

3.操练(10分钟)通过数轴的操作和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轴的概念和方法。

例如:在数轴上表示2、3、4、5等数,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数轴上的大小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数轴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工具,用于表示实数的大小关系和解决方程等问题。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数轴的定义、特点和基本操作,能够运用数轴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数轴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数轴的直观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实数和方程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他们对数轴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逐步建立起数轴的概念和运用数轴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数轴的定义、特点和基本操作,能够运用数轴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数轴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数轴的定义和特点2.数轴的基本操作3.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供典型案例让学生模仿和拓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数轴的图片和实物模型,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数轴练习题和应用题,用于巩固和拓展。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引导学生回顾实数和方程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b.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数轴吗?请问数轴是什么?c.展示数轴的图片和实物模型,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数轴的特点。

2.呈现(15分钟)a.讲解数轴的定义:数轴是一个直线,上面有一个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用于表示实数的大小关系。

b.讲解数轴的特点: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规定。

c.演示数轴的基本操作:如何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如何判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等。

3.操练(10分钟)a.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给定的数,并判断大小关系。

b.让学生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如:“小明家的位置在学校的东偏北30度方向上,距离学校2公里,请问学校的位置在哪里?”4.巩固(10分钟)a.让学生完成数轴练习题,巩固数轴的知识。

七年级数学上册《1_2_2 数轴》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1_2_2 数轴》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1.2.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数轴的定义以及画法。
2、通过事例分析以及 动手作画的形式引入,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
能过游戏、以 及动手作画的形式引入,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过趣味游戏的形式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明确数轴的三要素:
1、原点
2、正方向
3、统一的单位长度
三、课堂练习
1、下列所画数轴对不对?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
2、试一试:用你画的数轴上的点表示4,1.5,-3, - ,0
3、如果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什么位置上?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什么位置上呢?
4、下列语句:①数轴上的点又能表示整数;②数轴是一条直线;③数轴上 的一个点只能表示一个数;④数轴上找不到既不表示正数,又不表示负数的点;⑤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都是有理数.正确的说法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四、布置作业
P14习题1.2第2题
5、板书设计
1.2.2数轴
1、数轴的定义
2、数轴的三要素
六、教学后记
了解数轴的概念以及画法
教学难点
数轴的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三角板
教学过程(师生活 动)
个性补案
一、引入新课
课堂游戏:
请五个同学到讲台前站成一排,一个同学站在中间, 其他同学分别在他的左边米、0.8、1.2米,右边1米、1.5米。再让全班同学画图表示这一情景。然后请几个同学上黑板演示。
教师评讲:画一条直线表示5位同学所站的那条直线,从左到右,在直线上任取一点O表示中间同学所站的位置,规定1个单位长度(线段OA的长)代表1m长,于是,点O左边距离0.8个和1.2个单位长度的点B、C,分别表示左边两个同学的位置,在点O右边,与点O距离1个和1.5个单位长度的点D和点E,分别表示右边两个同学的位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 数轴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 数轴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数轴”教学设计备课内容一、教学内容分析:这一课时学习的数轴概念是中学数学中,数形结合的起点,数形结合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从现在开始,在教学与学习中注重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与学习的重要指导思想,本章后面的有理数的有关性质和运算都是结合数轴进行的,由此可见这一课时学生学好数轴概念的重要性。

数轴是用“长度”度量各类量的抽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温度计度量温度,用弹簧称(刻度在直线上)称重量等,都已为学生学习数轴概念打下了基础。

在教学中,数轴的三要素都要将认真分析它的作用,使学生从直观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点:(1)数轴的定义,并会画数轴。

(2)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点所表示的数。

2、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德育渗透点:通过数轴与温度变化这种自然现象的和谐结合,激发学生探索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数轴的定义,并会画数轴。

(二)难点: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点所表示的数。

五、教学方法:教具直观演示法,数形结合,启发诱导,讨论法六、教学用具:自制温度计教具模型、小黑板、投影仪、三角尺。

创设一、情境,引入课题1、设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用这些刻度来表示量的大小,你能举出一些实例吗?2、指出:以上实例大都表示的量是正数和零。

再设问:是否有一样东西,它反映的量既可以有正数、零,还可以有负数?3、老师出示温度计教具模型并讲解。

如:零上10℃、0℃、零下10℃分别记作多少?4、指出:类似地,我们了也可以把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负有理数、零),也由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

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直线——数轴。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1、那么如何画数轴呢?请同学们跟着教师画:-5-4-3-2-15014322、板书画数轴的步骤:b)画直线,定原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

1.2.2 数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过程与方法: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难点: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直尺教学过程1.问题情境下的概括问题1 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牌,汽车站牌东3 m和7.5 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牌西3 m和4.8 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师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代表画图演示.学生画图后,教师提问:(1)马路可以用什么几何图形代表?(直线)(2)你认为站牌起什么作用?(基准点)(3)你是怎么确定问题中各物体的位置的?(方向,与站牌的距离)【设计意图】“三要素”为定向,用直线、点、方向、距离等几何符号表示实际问题.这是实际问题的第一次数学抽象.问题2 大家都见过温度计吗?你能描述一下温度计的结构吗?比较上面的问题,你认为它用了什么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先解释0℃的含义(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温度的基准点).【设计意图】借助生活中的常用物品,说明正数、负数的作用.引导学生用“三要素”表达,为定义数轴概念提供又一个直观基础.问题3 你能说说上述两个实例的共同点吗?【设计意图】进一步明确“三要素”的意义,体会“用点表示数”和“用数表示点”的思想方法,为定义数轴概念提供进一步的直观基础.2.定义、辨析数轴概念明确数轴的概念,并请学生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科书:(1)数轴上最重要的是哪几个要素?(2)画数轴有几个步骤?(3)数轴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是;原点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是.【设计意图】明晰概念,并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问题中,加深对数轴概念中“三要素”的理解.3.练习、巩固概念(1)教科书第9页练习1,2;(2)数轴上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哪一侧?与原点的距离是多少个单位长度?表示数-2的点在原点的哪一侧?与原点的距离是多少个单位长度?设a是一个正数,对表示数a 的点和表示数-a的点进行同样的讨论.【设计意图】练习(1)通过指出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有理数和画数轴表示有理数,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数轴的概念,并使学生了解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练习(2)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归纳出数轴上不同位置(原点左右)点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由具体的数到字母表示的数)能力.4.小结、布置作业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2)数轴的“三要素”各指什么?它们各起什么作用?(3)你能举出引进数轴概念的一个好处吗?【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数轴“三要素”,感受通过数轴把数与形结合起来的好处.布置作业:教科书第9页练习第3题,习题1.2第2题.板书设计1.2.2 数轴定义: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1.2.2 数轴 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6)

1.2.2 数轴  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6)

教案首页日否一、情境导入1.回忆小学知识,体会0和正数的直观表示.师生活动:学生观察直尺,回忆小学如何表示0和正数(在一条有刻度的直线上表示).师追问:负数该如何直观表示呢?设计意图:1.通过小学知识引出课题,激发学生求知热情,为后面数轴做铺垫。

2.回忆正数和0的表示过程,自然引出如何表示负数的探究。

二、探究新知【知识点一:数轴的概念及数轴三要素】问题: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牌,汽车站牌东侧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根交通标志杆,汽车站牌西侧3m和4.8m处杨树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师生活动1:学生朗读题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思考作图。

设计意图:呈现情境问题,学生读题并思考问题,体现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教师引领学生快速进入角色。

问题:对于题目中的问题,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图形当作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一条直线)师生活动2:学生自主画图探究,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可以用简笔画、汉字、大写字母代表柳树等。

师生活动3:学生基本画完,教师开始追问问题追问 1:小组之间对比一下,同学们画出的图形完全一样么?(代表1米的长度会存在不一样的现象,即单位1不同,从而引出单位长度)问题追问 2:在所画的直线上,汽车站牌、柳树、槐树、交通标志杆、电线杆中先标出哪个地点呢?为什么?(汽车站牌为基准点,选择基准点即原点)教师展示情境示意图,做简单的距离说明(点A表示1距离O点1m)问题追问 3:距离汽车站牌3m的是哪个地点呢?(两个不同的3米,东与西,左与右都具有相反的意义,左西右东,体现出规定正方向)教师板书单位1,基准点,具有相反的意义(方向)师生活动4:学生思考如下问题:学生回忆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用0表示汽车站牌,汽车站牌右边为正数,左边为负数。

学生在已有图上标出数字。

教师标出正方向的箭头,如下:设计意图:通过三个追问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归纳出共同特点,为数轴三要素的理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轴》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数轴的定义、特点、表示方法以及数轴上的基本运算。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对于数轴这一概念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坐标系和图形的认识有所欠缺,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数轴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2.能够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坐标系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数轴的定义和特点2.数轴上的表示方法3.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实例引入数轴的概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操作教学: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数轴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3.问题解决: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轴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包括数轴的定义、特点、表示方法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2.教学实例: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数轴进行解决。

3.教学工具:准备数轴的模型或者图片,方便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数轴的概念,例如:“小明从家出发,向正北方向走了5公里,然后向正西方向走了3公里,请问小明现在在哪里?”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引发学生对数轴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数轴的定义和特点,以及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同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轴的基本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例如在数轴上表示不同的数,或者根据数轴上的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等。

通过操作,让学生更加熟悉数轴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1.2.2数轴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2.2数轴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2.2 数轴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引言数轴是数学中常用的工具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操作数学中的正负数。

本教学设计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节关于数轴的教学活动。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正确绘制数轴,理解数轴上数的位置和大小,并能够在数轴上进行加减运算。

授课目标1.掌握绘制数轴的方法;2.理解数轴上数的位置和大小;3.能够在数轴上进行加减运算。

教学重点1.绘制数轴;2.理解数轴上数的位置和大小。

教学难点在数轴上进行加减运算。

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包含数轴的绘制方法和例题;2.数轴绘制的实际操作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在引入部分,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小明家离学校有5公里,小红家离学校有2公里,请问小明家和小红家谁离学校近?为什么?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来判断其距离的远近。

接着,教师出示一个数轴的图片,向学生解释数轴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

第二步:绘制数轴教师在此部分向学生详细介绍绘制数轴的步骤,并通过PPT展示实际操作方法。

学生们可以跟随PPT上的步骤,利用课桌上的纸和尺子进行练习。

第三步:数轴上数的位置教师在此部分向学生介绍数轴上数的位置。

首先,教师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如-3,并要求学生在数轴上标出该数的位置。

然后,教师提问学生:请问0在数轴上怎么表示?请问正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是怎样的?通过讨论,学生们能够理解数轴上数的位置,并能够将其他整数标在数轴上。

第四步:数轴上数的大小在此部分,教师通过例题向学生解释数轴上数的大小。

教师给出一个例题:请比较-5和-2的大小,并解释其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在数轴上找到-5和-2的位置,通过比较位置来判断两个数的大小。

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并讨论,能够正确判断数轴上数的大小。

第五步:在数轴上进行加减运算在此部分,教师向学生介绍在数轴上进行加减运算的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七年级上册1.2.2 数轴一、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这一课时学习的数轴概念是中学数学中数形结合的起点,数形结合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从现在开始,在教学与学习中注重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与学习的重要指导思想,本章后面的有理数的有关性质和运算都是结合数轴进行的,由此可见这一课时学生学好数轴概念的重要性。

数轴是用“长度”度量各类量的抽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温度计度量温度,用弹簧称(刻度在直线上)称重量等,都已为学生学习数轴概念打下了基础。

本节是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并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借助数轴理解互为相反数两数的几何意义。

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另外应该明确的是,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用数轴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充分利用“数轴”这个工具打下基础.2. 学情分析学生小学里已经学习过在“射线”上用点来表示数和读出或写出“射线”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对数与点的这种对应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上一节又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为数轴概念的建立和进一步学习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积累的必要的学习经验,具备了“表示”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3、教学目标:①通过与温度计的类比认识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②了解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并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三、教学过程。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_数轴1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_数轴1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1.2.2 数轴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重点) 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难点) 3.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难点)4.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情境导入1.欣欣感冒了,医生用体温计测量了她的体温,并说:“37.8度”.提出问题:医生为什么通过体温计就可以读出任意一个人的体温?2.我们再一起去看看中秋节祖国各地的自然风光和温度情况(电脑分别显示嘉峪关、长白山、颐和园三个旅游景点的自然风光,温度分别为-3℃,0℃,20℃)嘉峪关-3℃长白山0℃颐和园20℃提出问题:那么要测量这种气温所需要的温度计的刻度应该如何安排?需要用到哪些数?3.请尝试画出你想像中的温度计,并和其他同学交流,注意交流时要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问题:请找出一支温度计从外观上具有哪些不可缺少的特征?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数轴的概念下列图形中是数轴的是( )A. B.C. D.解析:A中的没有单位长度,错误;B中没有正方向,错误;C中满足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正确;D中没有原点,错误.故选C.方法总结:要判断一条直线是不是数轴,要抓住它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探究点二:有理数与数轴的关系【类型一】读出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指出如C、D、E、F各点所表示的数.解析:要确定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可利用以下方法:(1)确定符号,在原点右边为正数,在原点左边为负数;(2)确定数字,即距离原点是几个单位长度.解:由图可知,A点表示:-4.5;B点表示:4;C点表示:-2;D点表示:5.5;E点表示:0.5;F点表示7.方法总结:在确定数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点是在原点的左边还是右边,对于A、D这种情况,要注意它们所表示的数是在哪两个数之间.【类型二】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画出数-5,2.5,3,-52,0,-3,312.解析:(1)画数轴必须具备“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单位长度必须一致,不能长短不一;正方向向右;(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时,注意数的符号和该数到原点的距离.解:如图:方法总结: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时,首先由数的性质符号确定该数应在原点的左边还是右边,然后再根据该数到原点的距离,确定位置.【类型三】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问题数轴A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A.5 B.±5C.7 D.7或-3解析:与点A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有2个,分别是7或-3,故选D.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考虑两种情况,即要求的点在已知点的左侧或右侧.另外,点在数轴上移动时也要分向左、向右两种情况.三、板书设计1.数轴(1)原点(2)正方向(3)单位长度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间的关系(1)原点表示零(2)原点右边的点表示正数(3)原点左边的点表示负数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桥梁,教学时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学习过程中也体现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2.2《数轴》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2.2《数轴》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2.2《数轴》一. 教材分析《数轴》是七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数轴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数轴的概念,掌握数轴的基本性质,能将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对应起来,从而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数轴》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对正负数、加减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数轴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数轴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数轴上点的表示方法。

3.能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数轴的定义和特点。

2.数轴上点的表示方法。

3.数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轴的特点;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轴的性质和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数轴的图片和实例。

2.准备数轴的练习题。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数轴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数轴是什么,引导学生对数轴产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数轴的定义和特点,如数轴是一条直线,有一个原点,有两个方向,有限长等。

同时,展示数轴上的点和数的对应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不同的数,如正数、负数、零等。

引导学生理解数轴上点的表示方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些关于数轴的练习题,如在数轴上找到某个数的相反数、绝对值等。

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数轴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距离、比较大小等。

引导学生发现数轴在生活中的应用。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数轴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关于数轴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知识点,方便学生复习。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数轴的理解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数轴的方向、原点等概念模糊。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1.2.2数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1.2.2数轴

坝陵中学教师课时备课总课时:教学内容 1.2.2数轴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数轴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3、领会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方法;教学重点数轴的概念与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教学难点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能根据数轴上的点写出有理数教法设计运用多媒体课件,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相结合教具准备课件、直尺教学过程一、知识链接1、观察下面的温度计,读出温度.分别是°C、°C、°C;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东汽车站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由上面的两个问题,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能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吗?2、自己动手操作,看看可以表示有理数的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引导归纳:1)、画数轴需要三个条件,即、方向和长度。

2)数轴【当堂训练】1、请你画好一条数轴2、利用上面的数轴表示下列有理数1.5,—2, 2,—2.5,92,15, 0;3、写出数轴上点A,B,C,D,E所表示的数: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1、观察上面数轴,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有什么发现?2、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又有什么发现?3、进一步引导学生完成P9归纳【课堂小结】:画数轴需要三个条件是什么?(1)一般地,设a 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 边,与原点的距离是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 边,与原点的距离是 个单位长度。

(2)数轴的出现将图形(直线上的点)和数紧密联系起来,使很多数学问题都可以借助图直观地表示,是“数形结合”的重要工具。

【拓展练习】1、在数轴上,表示数-3,2.6,53-,0,314,322-,-1的点中,在原点左边的点有 个。

1.2.2数轴.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2.2数轴.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1.有理数的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按定义分:按性质符号分:二、问题引入你能读出下列温度计的度数吗?(1)温度计刻度的正负怎样规定的?以什么为基准?0度以上为正,0度以下为负,以0度为基准(2)每摄氏度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距离相等三、探究新知1.问题: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牌,汽车站牌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颗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牌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思考: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牌的相对位置关系(方向、距离)?分析:方向:东、西(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正数、负数表示思考:这两条直线有什么共同点?它们都有基准0,0一边是正数,一边是负数,刻度之间的距离相等2.定义数轴满足下列要求的直线:(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0,这个点叫做原点;(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

注意点:(1)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三要素缺一不可。

(2)单位长度根据需要合理选取。

3.下列各图表示的数轴是否正确?为什么?四、应用新知例1 如图,数轴上A、B、C、D、E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解: A表示0,B表示2,C表示1,D表示3,E表示2.5练习 如图,数轴上点A 、B 、C 、D 分别表示什么数?解: A 表示5,B 表示1,C 表示0,D 表示4.5例2 画出数轴,并表示下列有理数:1.5,2,2,2.5,0,92,34-。

解:练习 画出数轴,并表示下列有理数:200,200,50,100,0,150。

解:思考 如图,点A 、B 、C 、D 在数轴上,请判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如果 点A 、B 到原点的距离都是1,点C 、D 到原点的距离都是3,那么点A 、B 、C 、D 分别表示什么数?解: 正数:A 、D ,负数:B 、C ,点A 表示1,B 表示1,点C 表示3,点D 表示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2数轴课程设计 (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2数轴课程设计 (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2数轴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第二章的第二节是“数轴”,本节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让学生了解数轴的概念、用法和特点,让学生初步认识实数和它们的大小关系,并为后续高中数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数轴的概念,掌握数轴的绘制方法;2.能够用数轴表示有理数和不完全有理数,并了解不同有理数之间、有理数和不完全有理数之间的大小关系;3.能够用数轴求两个数的相对位置,初步认识整数、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数轴的概念,掌握数轴的绘制方法;•能够用数轴表示有理数和不完全有理数,并了解不同有理数之间、有理数和不完全有理数之间的大小关系;2. 难点•能够用数轴求两个数的相对位置;•初步认识整数、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四、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数轴,让学生根据图形信息来判断大小关系;2.讨论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讨论问题,帮助理解概念和方法;3.自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自己探究,梳理知识点,解决问题;4.练习法:通过举例、计算练习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介绍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数轴”的概念和用途,先后展示三张数轴,让学生分别观察并说明它们分别代表哪些数。

2. 概念解释与绘制(10分钟)教师向学生普及数轴的基本概念,包括数轴的定义和基本用途等,然后讲解绘制数轴的方法,同时化整为零,以注重细节的方法开始进行练习。

3. 数的表示(20分钟)利用数轴将有理数和不完全有理数表示出来,同时讲解不同有理数之间、有理数和不完全有理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让学生进行一些实例练习。

4. 数的相对位置(15分钟)介绍通过数轴求两个数的相对位置方法,鼓励学生多多练习,同时讲解数轴中不同部位表示不同的数,并进行案例分析。

5. 加减运算初步(20分钟)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整数、有理数之间的加减运算,让学生掌握整数、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和数轴表示结合的方法。

1.2.2 数轴 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13)

1.2.2 数轴  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13)

1.2.2 数轴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是数轴的概念,是在前面学习了正数、负数的概念和意义,及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学习的.数轴是初中数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它主要应用于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相反数、绝对值概念的理解,有理数运算法则的推导及不等式的求解.本节内容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了小学阶段所学的用有刻度的直线表示0和正数,及初中有理数的知识,又为接下来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的学习作铺垫.同时,数轴也是以后学习二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根底.数轴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产物,是继正数、负数、有理数概念之后学习的一个新的概念.引进数轴后,可以用数轴上的点直观地表示有理数.其中体现出的数形结合思想,是学生进入初中数学学习后较早接触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同时,数轴又能将数的分类直观地表示出来,体现了分类思想.本节教材从画图表示汽车站牌及其他物体的位置这一实例出发,结合标有刻度的温度计表示温度高低,找寻共同点,引出数轴的画法和概念,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学会借助图形来直观地表示很多与有理数有关的问题.本节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几何直观、模型观念.数轴是初中阶段数与形结合应用的起点,强调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要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了有理数中的正数、负数,对正数、负数的概念理解并不深刻.同时,学生第一次遇到用“形”表示“数”的问题,困难在于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在教学时可以借鉴引入负数时的经验,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情境使学生获得体验后再进行模仿式举例.本节内容中,学生对数轴概念和数轴的三要素不易理解,画数轴时容易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教学中教师应给予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七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教学建议教学时,可以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先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或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在直线上表示有理数的合理性,直入主题.再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问题引导,鼓励学生动手操作、画图实践、交流思考、表达评价,最终生成数轴的概念,发现数轴的三要素.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让学生感受到数轴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利用温度计等直观教具,加深学生对数轴的理解;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和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此外,教学中建议重视多元化评价,促进教一学一评一体化.以活动任务群或问题串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层层深入.布置有创意的数学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体现课堂的开放性和高效性.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展抽象能力、几何直观、模型观念,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学目标1.理解数轴的概念,知道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2.通过动手实践感知数轴概念生成的过程,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发展抽象能力、几何直观、模型观念,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3.在数轴的学习过程中,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点难点重点数轴的概念和画法,体会数轴的三要素.难点教学设计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等.导入1.2.2 数轴.如果把数用我们学过的图形元素-“点”来表示,那么在线段、射线、直线哪种图形上表示有理数比较合理呢?为什么?学情预设:学生基本能表达出在直线上表示有理数比较合理.【设计意图】通过对前面所学内容的简单回顾,让学生初步体会面对数域的扩充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时将数与形联系起来,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高效课堂活动一:操作展示,交流评价,归纳总结,生成概念问题1:你能根据你的理解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3,-2,-1,0,1,2,3这几个数吗?师生活动: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后展示成果,并解释这样画的道理和需要关注的地方,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在直线上表示预设好的几个数.在画图的过程中,感受数“0”的位置、正数和负数表示的方向及相邻两个数之间的距离这几个必备条件的重要性.在表述过程中与同学交流,互相评价,不断修改提炼关键要素.【设计题图】通过动手画图,感知在一条直线上表示负数、0、正数时需要关注的几个条件,为下面进一步提出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并归纳总结出数轴的概念及数轴的三要素打下基础.问题2:能否用一条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呢?表示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学情预设:学生通过画图发现,在直线上要有一个表示数0的点(即原点),要规定一个正方向,还要有刻线,相邻刻线等距日意义相同(即单位长度).从而生成数轴的概念;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它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作原点:(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方法依次表示-1,-2.-3,···.像这样,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作数轴.教师强调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教师指出:原点将数轴(原点除外)分成两部分,其中正方向一侧的部分叫作数轴的正半轴;另一侧的部分叫作数轴的负半轴.【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及时评价,集众人智慧归纳总结出数轴的概念及三要素,实现教-学一评一体化.问题3: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与数轴有关的事物?学情预设:学生回答生活中见到的和数轴有关的事物,比如温度计、直尺等.【双计意图】将数学模型与生活中的实物进行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活动二:理解概念,辨析概念,应用概念,深化概念问题1:观察下面图形,哪些是数轴,哪些不是?为什么?学情预设:学生能准确判别以上图形是否为数轴,作出辨析的同时再次说出数轴的三要素.活动:画一个数轴,同桌两人相互检查.【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数轴进行识别和判断.强调对于数轴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注意,确保数轴是准确和完整的,加深学生对数轴三要素的认识,通过动手画数轴,让学生熟练掌握数轴的画法.问题2:思考一下,有理数是否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学情预设:学生讨论发现,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追问1:设a是一个正数,则在数轴上表示数a和-a的点在数轴的什么位置?与原点的距离是多少个单位长度?学情预设: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数轴的正半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数轴的负半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教师指出: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的点,简称为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的点.追问2:数轴上的每个点都对应一个有理数吗?有理数能填满整个数轴吗?学情预设:学生讨论发现,数轴上的点不一定对应有理数,可能对应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有理数填不满整个数轴.【设针题圈】回到最初引入数轴的初衷,思考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数.通过对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的研究,得出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例1如图,数轴上A,B,C,D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解:数轴上点A表示数-3,点B表示数-1,点C表示数0,点D表示数2,教师指出:本题就是点(形)→数.【设计意图】通过找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实现从形到数的转化,巩固数轴上的点与数的对应关系.例2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52,−1.5,23,2,3.5.思考: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一个有理数时,应注意什么?学情预设:先画数轴,要完整、适当;再找位置,即定左右、定距离;最后描点、标数,要画实心圆点,在数轴上方标记.师生活动: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应注意的事项.然后让学生自己画图,指名板演,集体核对结果.解:如图所示.教师指出:本题就是数→点(形).教学提示:在整个过程中要关注数轴的完整性和所标点的位置的正确性,确保将所要标出的点一个不落地标在数轴上,实现从数到形的转化.【设计意图】通过在数轴上找有理数对应点的位置,实现从数到形的转化,进一步巩固理解数轴上的点与数的对应关系.课堂评价数学游戏:全班同学分成6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小组讨论后,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试着命制习题,其他组抢答.进行两轮,抢答正确题量最多的小组胜出,给予集体奖励.【设计意图】利用审辩式教学方式,结合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在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在数学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课堂总结1.请叙述数轴的概念以及数轴的三要素.2.数轴有什么作用?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和能力素养上的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设计宽图】通过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增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和核心素养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作业设计基础性作业:教材练习第1,2题.提高性作业:教材练习第3,4题.实践性作业:使用卡纸、指针等材料制作数字表盘,手工完成一个数轴手表.本课评价评价指标具体要点得分(0~10分)学生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参与意识有主动探索的欲望能力发展掌握数轴相关知识点实践成果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总结展示清晰流利汇报教学特色1.数形结合,直入主题负数的引入让学生体会数域的第一次扩充.本教学案例设计课始就提出问题,探究如果把数用我们学过的图形元素-“点”来表示,在哪种图形上表示有理数比较合理,从而引导学生感受在直线上表示有理数的合理性,直入主题.2.以生为本,教一学一评一体化本教学案例设计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问题引导,鼓励学生动手操作、画图实践、交流思考、表达评价,最终生成数轴的概念,发现数轴的三要素.同时,课堂中给出了多元化评价,充分体现以生为本,实现了教一学一评一体化.3.问题导向,层层深入本教学案例设计以活动和问题串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从而理解概念,辨析概念,应用概念,深化概念.4.审辩教学,高效课堂本教学案例设计通过让学生发现并介绍生活中与数轴有关的事物,运用所学的新知随机提出问题并合作解决问题等数学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因问而审,以审启思,因思生辩,以辩促辨,体现了课堂的开放性和高效性.5.提升素养本教学案例设计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置,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展抽象能力、几何直观、模型观念,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前言:
该教学设计(教案)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教学设计)
1.2 有理数
1.2.2 数轴
[教学目标]
1. 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2. 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
3. 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难点:同上.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
观察屏幕上的温度计,读出温度..(3个温度分别是零上,零,零下)
[问题1]: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
东3m 和7.5m 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 和
4.8m 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
境.(分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总结一下,用一条直线表示有理数,这条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说出含义就可以)
[小游戏]:在一条直线上的同学站起来,我们规定原点,
正方向,单位长度,按老师发的数字口令回答“到” 游戏前可
先不加任何条件,游戏中发现问题,进行弥补.
总结游戏,明确用直线表示有理数的要求, 提出数轴的概
念和要求(教科书第11页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