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内蒙古巴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

合集下载

2012年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doc

2012年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doc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测试题参考答案1C A 憎zēng 决xuèB埋mán叨tāo D怔zhènɡ诌zhōu2D /A饥-肌B卷-券C青-清3D/褒贬不当。

满城风雨:比喻事情传遍,到处议论纷纷(多指坏事)。

此处为时尚带来的影响,是正面的。

A飞短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B入木三分:比喻看问题精辟、深刻。

C独出心裁:原指诗文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4B 解析:A项关联词“不管……但……”搭配不当C项有歧义,“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有歧义,“此”是指“只是嘴上说说”还是指“要采取果断措施”,句意不明;D项“由于”使句子主语残缺,“由于”应放在“公务员”之后,或者删去。

5A解析:根据“花盘都是低垂的”,所以确定第一个空为③,④描写的应该是未成熟的向日葵,才有“高亢的欢叫”状,应在②后,故排除BC两项;AD两项都以③续前,①写晨风,后面⑤作描写,似乎可以,但②在其后不当,且第四空后为句号,故排除D项。

6C(其它三项都只涉及到一个方面。

)7C(从最后一段看,吸气发动机是在大气层内加速的,进入轨道使用的是火箭发动机。

)8B(“轨道器”是原航天飞机的组成部分,空天飞机是完整地进入轨道。

)9D(研究和制造不是一个阶段,“研制”不能如此拆分,关键是“制造”不太恰当,原文只是研究和论证阶段。

从文中信息不能推出“用它取代航天飞机飞行已指日可待”的结论。

)10D(稍:逐渐)11A(A均为介词,可泽为“从”,B项中①句的“其”是人称代词,可译为“他”;②句中的“其”为指示代词,可译为“这,这种”。

C项中①句的“者”是助词,表示停顿,可不译;②句的“者”也是助词,但它用于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D项中①句的“与”是介词,可译为“跟,同”;②句的“与”是动词,可译为“结交”。

)12C(①是表现他好交友。

②是写他的喜好及他敬慕长者。

④表现他为国荐贤。

⑤说明他交流广泛。

内蒙古自治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

内蒙古自治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

内蒙古自治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4分)1. (6分)现代文阅读人民日报评论部: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创造一个更好的中国新技术是伟大的“改变者”。

如果以山峰为喻,从山脚的村歌社鼓,到山巅的阳春白雪,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类型文化构成的群落,拼贴出文化中国的四季春秋。

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文化的层峦叠嶂架起高速索道,不必费力攀爬,便可悠游其间、览尽风光。

打开微信“朋友圈”,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有痛心质问“传统文化怎么了”,也有娓娓道来“告诉你真实的美国”;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实体书店和报刊亭逐渐凋零,城市正失去文化之肺……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阅读吧!甚至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升级,都会引起文化焦虑。

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交流思想?哲人的忧思从另一个角度给出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接受新事物。

看看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

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学者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鲁枢元“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

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从后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

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

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比现在好。

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

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更让人担忧。

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诗人陶渊明则不同。

2012年高二语文期中测试试卷(含答案)

2012年高二语文期中测试试卷(含答案)

2012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习能力竞赛高二语文试题卷 (2012.9)本试题卷分为三部分,25题,满分100分。

全卷共6页。

考试时间9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卷上。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流水号、考生号填写清楚。

一、语言文字运用。

(2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庇.护(bì) 蹩.进(biē)哺.育(bǔ)通衢.大道(qú)B.觇.视(chān)多舛.(chuǎn)罡.风 (ɡānɡ) 一蹴.而就(cù)C.菁.华(jīnɡ) 墓碣.(jié) 缄.默(ji ān)悄.无声息(qiǎo)D.跛.脚 (bǒ) 恫吓.(hè)吮.血 (sh ǔn) 扪.心自问(mén)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沉缅于希望的幻觉是人的天性。

我们有闭目不愿正视痛苦现实的倾向,有倾听女海妖惑人歌声的倾向,可那是能将人化为禽兽的惑人歌声。

B.你钦羡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我的书桌上,停留在那几株刚刚开始吐苞的腊梅上。

你在惊异:那些看上去瘦削干枯的枝头,何以竟结满密匝匝的花骨朵儿?C.天使是那种长着翅膀的小飞人,魔鬼是青面獠牙要下油锅炸的那种吗?他脑子中的印象,可能有些中西合壁,天使是外籍的,魔鬼却好像是国产。

D.当流浪的乞丐在衿底找到藏珠,当迷惘的人们在氨基酸之外得悉不朽的灵魂,我们才算知道自己正确的身份,我们的诗和我们的哲学才开始有其内含。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东阳横店的秦王宫气势磅礴,景象壮观,放眼望去,众多宫殿飞檐上翘,如同鸟儿般跃起,真有腾蛟起凤....的气势啊!B.千岛湖水今日一见终生难忘,它不是那种若有若无的淡绿,也不是那种一眼望见的浅绿,甚至..是有深度而耐读的一湖凝碧。

C.6月23日下午,中国足球协会新闻发言人董华表示,足协领导在西安赛区被球迷围堵的新闻不实,完全是杯弓蛇影....,无中生有。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试卷类型:A说明:本试题分为第I卷和第II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卷面总分150分,将题答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卡。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文人画”的概念首先在新,新旧文人划分的主要标准是时间分段。

在中国文化史上,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新文化开端的依据。

因此,当时那些新文化的倡导者、建设者,都应列为新文化人。

此后凡拥护并积极参与新文化建设的知识分子也都应属于新文化人之列。

这些人当中的画家之作品即是新文人画。

如果把古代的文人之画称为文人画,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一些接受过新思想、新文化洗礼但又继承了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画家如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丰子恺、黄宾虹、潘天寿、石鲁、李昔禅、钱松岩、李可染、陆俨少等都应被看作新文人画的代表。

新文人的产生是在国家和民族危亡时期,站在世界文化和人类命运的高度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

新文人中最早提出改革中国画的是康有为,1917年他在《万木草堂藏画目》中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急矣”,并主张“复古为新”,“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

1918年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以《美术革命》为题,主张“采用洋画的写实精神。

发挥自己的天才,画自己的画,不落古人的窠臼。

”显然,康、陈的主张是基于大的文化背景来思考中国画的发展方向的。

1919年,蔡元培曾特别指出:“彼西方美术家能采用我人之长,我人独不能采用西人之长乎?故甚望学中国画者,亦须采西洋画布景实写之佳,描写石膏物象及田野风景……今吾辈学画,当用研究科学之方法贯注之,除去名士派毫不经心之习,革除工匠派拘守成见之讥,用科学方法以入美术。

”较之康、陈从文化的层面指明中国画革新之必要,蔡元培从美术教育的角度指出了中国画革新的途径。

此后的徐悲鸿、林风眠无不受其思想的影响,他们不仅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吸收西方绘画艺术之长,对中国画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和创新,并且通过表现内容的变革,为中国画注入了时代精神和人文主义内涵。

[精]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

[精]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

)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中的“季父”是韩老成的《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自己侄儿韩老成而作,其感情真“古文运动”的创始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其他几位散文家是:柳宗()B.⑤②④③⑥①C.⑤④②⑥①③D.⑤⑥②④①③7——9题。

(每小题3分,共9分)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

寥。

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烈。

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

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

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而“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

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诗词。

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

巧于诗者或或“情中景”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鸿雁习性特征所体现的审美意蕴的一项是()A.在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时,冲入秋空,布阵南征,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

,属于“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一项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雁飞高兮远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这三”指的是“景中情”“情中景”和“情景互生”。

10—12题。

(每题3分,共9分)死于其所。

侍郎李昶等交荐,擢刑部郎中。

奏陈十余事,多见采纳。

坐累,谪役保安。

“御史即擒盗,安肯纳贿!”命偕都察院再讯,骥果枉。

而复骥官。

其年十一月,择廷臣二十五人为郡守,奉敕以行,骥授河南知府。

《劝教文》骥后期,执而桎梏之,次日乃释。

骥奏闻,帝怒,贻书让王,府中承奉、长史、典仪悉逮置于理。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洪武二十六年乡试举:中举B、寻坐.事免坐:因犯……罪或错误C、奉敕以行.行:出行D、道不拾遗.遗:遗失,丢失11组是()A、①时关市讥商旅,发及囊箧,骥奏止之B、①招流亡,给以农具②骥上章自辨C、①事有病民,辄奏于朝,罢免之②帝乃切责礼,而复骥官D、①骥为设火甲,一户被盗,一甲偿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B铛去宣传。

2012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内蒙古巴彦淖尔)AqwAUM

2012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内蒙古巴彦淖尔)AqwAUM

高二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2010、4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第I卷时,务必将答案用2B钢笔涂到“答题卡”上。

答第II卷时,答案应写到“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30分)一、基础知识(1—6题,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的一组是()A、笨拙.茁.壮相形见绌.咄.咄逼人B、参谒.喝.彩短衣布褐.竭.泽而渔C、通缉.编辑.拱手作揖.船桨舟楫.D、睥.睨偏裨.脾.气暴躁俾.有所悟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辐射出奇致胜前仆后继耳熟能详B、整饬励精图志锋芒毕露不容置疑C、讫今污烟瘴气融汇贯通以身作则D、采撷穷兵黩武徇私舞弊捉襟见肘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⑴他急于得到同时代的人和同等地位的人的承认,然而他摸索的非正规的、激进的、难于相信和理解的问题非常肯定会被他们地责骂。

⑵当我在令人愉快的辽养度假,在礼貌好客的主人照料下,我感到身体好极了。

⑶达尔文随探险船做了五年艰苦而神秘的环球、大量的、可靠材料。

A、大肆胜地考察搜集B、大事胜地考察收集C、大肆圣地考查收集D、大事圣地考查搜集4、下列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我国外交部的这一项声明,义形于色....,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强烈愿望。

B、他不满父母的教诲而赌气离家出走,但不到一周,便因一文不名....而狼狈返回。

C、由于马克思的协助,布鲁塞尔民主协会得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一个虽然人数不多但举足轻重....的国际民主主义运动的据点。

D、丰富的人生体验是他写作的不竭的源泉,信手拈来....便是一篇感人的文章。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地一句是()A、近年来,生物物种的减少,究竟是由于过度捕杀引起的,还是由于水电站建设引起的,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B、卡斯特罗在发言中具体列出的每千人拥有的教师、医生和病床数都高于美国,美国漠视贫困本国人民,有何资格对别人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内蒙古包头一中12-13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语文.

内蒙古包头一中12-13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语文.

包头一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出题人:审题人:第Ⅰ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换脸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昨天披露,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大学的一个医学专家小组已向该大学伦理委员会递交了一份30页的换脸手术申请报告。

如果该申请获得批准,那么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换脸”手术有可能在今年年底进行。

据最新一期《新科学家》杂志披露,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大学一个以约翰·巴克博士为首的医学专家小组已向该大学伦理委员会递交了一份长达30页的申请报告,希望该伦理委员会批准他们进行世界上首例“换脸手术”。

据《新科学家》杂志称,美国专家已经在一些捐做医学研究的死者身上进行过“换脸”手术实验。

实验显示,患者在经过“换脸”手术后,容貌很少像捐献者,因此根本不必担心“换脸”手术引发的脸部会像死者的伦理问题。

为了验证这个理论,《新科学家》杂志和英国曼顿电视公司委托一家科技公司在电脑上进行了一次虚拟“换脸手术”,科技人员扫描下了一个真实女人的脸部外形,然后将图像盖到一个三维头盖骨上,形成了一个虚拟女人;接着,科技人员又制造出另一个具有不同脸部特征的虚拟捐献者。

最后科技人员开始进行“虚拟换脸手术”,将虚拟捐赠者的脸部移植到了虚拟女人的头盖骨上。

实验结果发现,虚拟手术后的患者脸庞有一部分特征像捐献者,譬如嘴形等,但大多数地方她拥有自己的独特特征。

据报道,其实脸部移植手术以前就曾经发生过,1994年,一名9岁的印度北部女孩在一次脱粒机事故中被撕掉了半边脸,她的父母将她被撕下的脸部皮肤装在一个塑料袋中,抱着她匆匆赶往医院,一名外科医生后来设法将被脱粒机撕下的脸部皮肤重新接到了小女孩的脸上。

类似的“接脸手术”在美国和澳大利亚也曾发生过,不过真正意义上的“换脸手术”对医学界来说仍是一项大得多的挑战,因为脸部运动牵涉到超过30处肌肉,哪怕简单地笑一下,都牵连到17处肌肉。

内蒙古巴市一中12-13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物理(精)

内蒙古巴市一中12-13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物理(精)

内蒙古巴市一中12-13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物理试卷类型:A试题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和第Ⅱ卷都答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 (第Ⅰ卷 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 (4分×10=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1.当两列水波发生干涉时,如果两列波的波峰在P 点相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质点P 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 B .质点P 的振幅最大C .质点P 的位移始终最大D .质点P 的位移有时为零 2.在学习光的色散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演示实验,让某特制的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一块平行平面玻璃砖(玻璃较厚),经折射分成两束单色光a 、b ,已知a 光是红光,而b 光是蓝光,你认为下列哪个光路图是正确的3.一单色光,在空气中的波长为λ0,在玻璃中的波长为λ,波速为v ,玻璃对这种色光的折射率为n 。

此光从玻璃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A ,则A .n A =sinB .v c A =sinC .λλ0sin =AD .0sin λλ=A4.医院通过彩超对人体进行体检时,彩超机向人体内发射频率已精确掌握的超声波,超声波经血液反射后被专用仪器接收,然后通过反射波频率变化就可知血液的流速,这一技术主要体现了哪一种物理现象A.共振 B.波的衍射 C.多普勒效应 D.波的干涉A.t1 B.t2C.t3D.t46.一束光线从折射率为1.5的玻璃内射向空气,在界面上的入射角为45°.下面四个光路图中正确的是7.关于图2中弹簧振子的振动,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有A.振子从O→B→O为一次全振动,所用时间为一个周期B.振子经过平衡位置O时弹性势能能最大C.振子经过平衡位置O时速度最大D.在最大位移B处,因为速度为零,所以加速度也为零8.如图3所示,光滑槽半径远大于小球运动的弧长,今有两个小球同时由图示位置从静止释放,则它们第一次相遇的地点是()A.O点B.O点左侧C.O点右侧D.无法确定9.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v=4 m/s.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4所示,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 s时的波形的图是10.一个摆长为l1的单摆,在地面上做简谐运动,周期为T1,已知地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为120分。

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67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世纪现实主义电影的三重景观 王一川 从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过去五年来中国大陆电影创作来看,称得上具备现实主义范式内涵的影片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复杂情况。

从被刻画的当代社会现实的平常层面到奇崛层面的逻辑结构去归纳,可看到如下三个层面:一是回到个体日常生活流,二是个体日常生活困境及其诗意抚慰,三是社会生活奇观的刻画。

从这点上说,新世纪现实主义电影呈现出三重景观。

第一重景观:日常现实主义电影。

它注重细致描摹个体日常生活流,颇有日常生活原生态还原的效果。

其主要特征有:生活水平的有限性,个人的平常性,生活困境的求解性。

其主要创作方法或手段在于回退法,就是尽力回退到不加修饰的日常生活事件状况中。

如《破冰》以儿子对父亲的追怀口吻,讲述一位功勋滑冰教练的平常甚至有些潦倒的生活,但这种生活由于他默然地长期坚持和忍受,后来竟然获得了神奇的意义——亲手培养出中国首位冬奥会冠军。

值得重视的成功之处在于,影片把叙述重心放在这位教练的平常模样上:他如何窝囊而又好胜、无能而又坚持、不顾小家而只顾大家等等。

但最终却明白地诠释了一个道理:平常中的坚持终究可以通向神奇。

第二重景观:诗情现实主义电影(也可称为温情现实主义电影)。

它一面注重个体的日常生活困境描摹,同时又注意以诗情镜头去淡化并加以拯救。

这里突出的是生活诗情在困境中的现实性呈现。

从电影手法上讲,带有现实主义元素与浪漫主义元素交融的某种意味。

其主要特征有:生活空间的流动性,个人生活的困境性及生活困境中的诗情呈现。

《三峡好人》是这方面的佳作。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下列关于“吉祥瑞兽”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人认为只有当龙作为祥瑞出现,才说明统治者能够顺天应时,天下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B.龙是国家祥瑞,属于最高等级的祥瑞。

龙的吉祥意义和国家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形象经常出现在皇宫朝廷。

C.龙的吉祥意义也显现在普通百姓的民俗生活中,虽然其表现形式各异,但表达的大多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

D.在一些约定俗成的活动中,像春节、元宵节的舞起长龙、点亮龙灯,端午节的龙舟竞渡,都和龙的祥瑞意义有关联。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民众在各种工艺美术和实用设计中,创造出数不胜数的精美的龙图像艺术造型,这说明龙在民众心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地位。

B.因为龙是吉祥瑞兽,所以在许多节日里都有关于龙的活动,这些节日都起源于龙的祥瑞意义,节日延续的是龙的祥瑞意义。

C.古时皇家龙舟的制作极为奢华,龙舟竟渡规模亦宏大壮观,人们都临水观看。

这种盛况,说明龙在国家政治和百姓生活中的重要性。

D.吉祥瑞兽是龙的属性之一,龙还有更为复杂的文化属性,在中国也许没有哪一种动物文化能够比龙文化更具多样性。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龙呈样、龙腾虎跃、龙飞舞、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等吉祥图案,形式虽各异,但其意义都取自龙是吉祥瑞兽。

B.龙出现在许多场台,形象各异;它被人们反复讲述,也被人们不断表演。

其实龙是人们凭空想像出来的,本没有原型。

C.龙的文化属性复杂,包容大度、利物济人的奉献精神、刚健有为、昂扬奋进、仪表威武、不容侵犯等都是它的文化属性。

D.几千年来,炎黄子孙以龙的传人自居,以龙的精神自励,传承和延续了中国许多传统节日中龙的文化。

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pdf

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pdf

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

第Ⅰ卷(1-6)题涂在答题卡上,其他试题答在答题纸上,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第Ⅰ卷阅读题(共67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3题。

"恭敬"连用,表示态度温顺和蔼,古时候,这两个字却各有侧重,“敬"是内心修养,"恭"则是这种修养的外在反映或者显现。

先说“敬”。

在儒学看来,人心(性)至善至妙,但是,作为个体,人在出生之后,就会受到各种后天欲望情绪所干扰,从而使至善至妙之“心”受影响、被遮掩。

如何才能保证不失本性之真呢?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保住个性且使之与集体意识一致呢?这就必须要持“敬”。

朱熹曾说:“主一无适之谓敬”,他所说的“一”,不是特指某一具体事或物,而是具有丰富儒学内涵的哲学概念,是“道”所生之“一”,也就是最为纯真的人之天性。

而“无适”并不是无所适从,而是持守专注,不起别念。

可以看出,朱熹所理解的“敬”就是将全副心思用到对“道”的体悟和把握上。

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句话解释“敬”:拿一只空杯子,也应该像拿一杯盛满开水的杯子那样;走进空无一人的房间里,也要像走进有人的房间里一样。

不能因为没有开水,就掉以轻心,马马虎虎;也不能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生轻慢之心、不好之念。

否则,杯子会因大意而摔掉,心性也会因邪念而亏损。

“敬”在日常实用当中,其作用也是如此之大! 再说“恭”。

所谓“恭”就是“敬”的外在表现。

现代心理学已经揭示出,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就必然会有相应的表情或身体语言表现出来。

“敬”的内养,也一无例外地会表现在外表上,那就是:“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

”一幅端庄肃穆的样子。

宋明以来,道学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尸,立如斋”,透出来一股僵腐之气,所谓“道貌岸然”,指的就是这种形象。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为120分。

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务必将1~~~二、古代诗文阅读(分) ?(一)文言文阅读(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游学南阳,止张奉舍 止:住宿 B.修独将数骑径入其门 径: C.修抚慰其余,由是寇少止 少:同“稍”,稍微 D.因解其缚,使诣太祖 诣:拜见 .下列各组中,分别表现王修“为人仗义”的一项是修亲恤之,病愈乃去 敢有不攻者与同罪 修闻融有难,夜往奔融 遂诣太祖,乞收葬谭尸籍没审配等家财物赀以万数 A. B.C. D. 6.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A.王修字叔治,北海郡营陵县人。

七岁时丧母。

因为母亲死于社日这一天,所以第二年邻里在社日这一天祭祀土地神时,王修触景生情,极为哀痛,请邻里停止了社日活动。

B.王修被孔融召为主簿,任高密县令。

贼人进入当地豪侠孙氏家躲藏,差役没法捕捉。

王修率领差役和百姓包围了孙家,交出了作案之人。

C.王修曾被袁谭征召为治中从事,多次受别驾刘献诽谤诬陷。

后来刘献因做错事当判死罪,王修审理这件案子,并未落井下石,而是使刘献得以免于一死。

D.王修为官清廉,他在袁谭处任职时,袁谭手下有权势的人大多都积聚财物。

可在太祖攻破袁谭后,却见王修家粮谷不满十斛,仅有书籍几百卷。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名篇名句默写(分)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分) :作答时必须在答题纸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题。

(分) A. 萨拉的恋人沃尔特远在乡下农场,两人约好春天结婚,却意外失去联系,她每天忍受着精神上的痛苦,还得坚持工作,给一家餐厅打印菜单来维持生计。

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

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试卷类型:A说明:本试题分为第I卷和第II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卷面总分150分,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纸。

甲必考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易传》是对《周易》一书的第一次系统解释的著作,因为共有10篇文字,故又称《十翼》。

《易经》与《周易》,不是两名一实的重同关系,而是种属关系。

自从阴、阳爻由数字中归类抽象出来之后,很自然地固定为六十四个六爻卦体,对这些卦体作出有序排列,并且各自给予一个卦名,便诞生了第一部《易经》。

据史传,这第一部《易经》诞生于夏代初期,其名为《连山》。

夏代之前,洪水泛滥,人或为鱼鳖;大禹治水,洪灾顿息,舜将帝位禅让于禹,建立夏朝。

由于长期的洪灾,人们对赖以避难的高山心怀感激;洪灾之后的渔猎生活,山上盛产的野果和飞禽走兽,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对山的崇拜,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因此,在对六十四卦排序之时,象征山的“艮”卦名列榜首,也就顺理成章。

六爻重卦“艮”是由两个经卦“艮”相重而成,象形山连着山。

所以,夏代制定的以“艮”为首卦的《易经》,便取名为《连山》。

我国最早图腾对象“山”,也因此可以确认。

由渔猎社会转向农业社会,也是在以“山”为崇拜对象的夏代。

个中原因,显然是洪水消减之后,人们纷纷从山上下来,在平原上安营扎寨的缘故。

长期的农事活动,使人们对“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粮”的土地产生了感情。

于是,由“山”移情于“地”的观念随着农事活动的深入展开而得以确立。

商汤取夏政而代之,作为治国之策的《易经》,也必须作出相应的改编。

由于古籍资料的残缺,我们已无法知道改编的全部内容,但是从商朝初期诞生的第二部《易经》称名《归藏》,可以确定这部《易经》的首卦已由“艮”改换为“坤”。

坤为地,以“坤”为首卦的《归藏》,表达了商代先人对大地的崇拜,我们祖先由此进入第二个图腾崇拜时代。

商代八百年,是农业社会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

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题分为第I卷和第II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卷面总分150分,第I卷的选择题和第II卷的15、16、17题均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

第I卷阅读题(共72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一种时尚,“文身”备受当今年轻人的欢迎。

实际上,这一风尚至少在唐代中晚期就已经出现,被称为“刺青”。

在唐代之前,刺青最初并非为了纯粹的时尚审美需求而出现,而是与一种对犯人惩罚的手段——墨刑有着密切的关系。

墨刑又称“黥刑”,是中国古代五种刑罚之一。

“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

”其具体做法,先在犯人的脸上或额上用刀刻出文字或图案,再染上墨,把它作为受刑人的标志。

墨刑是五刑中最轻微的一种,然而,即便如此,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古代,子女不能随意损害其身体,墨刑也就成为对有罪之人的严厉惩罚,能使其蒙受终生的耻辱。

墨刑的由来与原始社会的文身习俗有关,但不同的是这种刑罚毫无审美功能,反而带有震慑、警戒、惩处的意味,它作为刑罚一开始就与违法乱纪者联系在一起。

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唐代中晚期,首都长安乃至全国范围内就已经出现了街肆恶少纯粹出于自愿、在身上黥刻文字或图案的“刺青”现象,当时刺青的方法几乎和今天的文身无异。

就工具而言,刺青多是用针刺于表皮,而非以刀刻划;就身体部位而言,刺青者倾向于刺在臂上或身上等可被衣服覆盖之处,而非在脸上或额头等显而易见的部位;就文字或图案而言,刺青因出于自愿而带有较强的个人喜好色彩或趣味性,刺青的内容,除了山水之外,还有人选择一些印章、与个人经验有关联的诗句或具有神秘色彩的图案。

曾有一个街卒在自己身上刺了三十多首白居易为众人熟知的诗歌及相应的插图,荆客陈至把此人唤作“白舍人行诗图”,话虽似刻薄,然而十分形象,令人忍俊不禁。

仅就这一类文身而言,实际上是无伤大雅的,无非是为了自娱,同时又引起他人的关注,并不会对社会造成实质性的危害。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陈雍君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

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

“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

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

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

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

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pdf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pdf

试卷类型:A 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

第Ⅰ卷应涂在答题上,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纸。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N 14 O 16 S 32 Ag 108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分,共分) 1下列电子层中,原子轨道数目为4的是A.K层 B.L层 C.M层 D.N层 2下列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中,对应于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A. 3s23p1B. 3s23p2C. 3s23p3D. 3s23p4 3某元素原子价电子构型3d54s2,其应在 A第四周期ⅦB族 B第四周期ⅡB族 C第四周期ⅦA族 D第四周期ⅡA族 4.若将15P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写成1s22s22p63s23px23py1,它违背了A.能量守恒原理B.泡利原理C.能量最低原理D.洪特规则 5下列关于价电子构型为3s23p4的粒子描述正确的是 A.它的元素符号为O B.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C.它可与H2生成液态化合物 D.其电子排布图为: 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在高温下分解为固态的X单质和H2,分解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之比是171。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X的阴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 B.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砷酸强 C.X的最高价氧化物中,X的质量分数为50% D.X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用R代表短周期元素,R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只有2个。

下列关于R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R的氧化物都能溶于水 B.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H2RO3C.R都是非金属元素D.R的氧化物都能与NaOH反应 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构型中,正确的是 A.3d94s2 B.3d44s2 C.3d104s0 D.3d83s2 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1s22s22p62s23p2B.1s22s22p63s2 C.1s22s22p2 D.1s22s22p63s23p410.下列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Be<B<C<N B.第一电离能:B<Be<MgN>S>P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H3<CH4 <pH3Z(b1)->XaC.Z(b1)-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b-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b+1Z一定大于HbY 24.某离子X2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5s2,当把固体XCl2溶于水配制成溶液时,需加入少量的固体X单质和盐酸,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是+2、+4B.X(OH)2是强碱C.XCl2溶液显中性D.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显强酸性.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比Mg大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C.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某元素X的逐级电离能如图A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元素可能为+4价 B.X可能为非金属 C.X为第五周期元素 D.X与氯反应时最可能生成的阳离子为X3+ .分子式为C5H10O2的酯共有(不考虑异构) A.7种 B.8种 C.9种 D.10种.将—CH四种原子团两两结合所得化合物水溶液呈酸性的共有种 B.4种种 D.6种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图)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错误的是可以和溴水反应可用有机溶剂萃取维生素P可以和mol H2反应维生素P可以和4 mol NaOH反应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该有机物水解氢氧化钠新制氢氧化铜发生反应从理论上可以算出1 mol生成物分别与上述三种无机物反应所消耗的物质的量的比为第卷(选择题 共分) .(12分)A~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有关性质或结构信息如表所示: 元素ABCDE有关性质或结构信息单质是空气中主要成分之一,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原子核外有两个未成对电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通常用电解法冶炼其单质其简单阴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单质有毒,常温下为有色气体,常用于自来水消毒请结合表中信息完成下列各小题: (1)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D的简单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试卷类型:A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肉搜索”的双重效应当下的互联网世界,“人肉搜索引擎”正在成为一大热词。

古时江湖悬赏,各路高手追拿逃犯,此犯便被唤作“人肉”。

而对于“人肉搜索引擎”,网络版“百度百科”这样解释: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挤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的人性化搜索体验。

“人肉搜索”几乎成了网络侦探,在巴黎抢夺金晶火炬者,众网民搜之;四川范老师震中落跑,众网民搜之;“辽宁女”哀悼日辱骂灾民,众网民搜之……一个帖子,好比寻人启事,发动万千网友,终将此人找到。

于是,当事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本来面目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无可遁逃地承受众目睽睽下的评说甚至讨伐。

有人说,“人肉搜索”体现了一种彻底的信息民主,网上人人平等,人人参与,信息共享。

何况网上搜索大多针对多数网民眼中的“坏人”,似乎也代表着一种道义力量。

由于网络是个隐身世界,留在网上的恶言恶行往往找不到责任人,“人肉搜索”的出现,对自认为可以胡言乱语发泄一气扬长而去者形成了一种约束和威慑。

最典型者莫过于“周老虎”事件,假虎照甫出江湖,便有眼里揉不下沙子的网友质疑,许多人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提出有根有据的论点并互相印证,自发形成一股网络舆论,“周老虎”徒留笑柄。

“人肉搜索”的出现,对“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老话构成了挑战。

不过,“人肉搜索”的善良初衷,未必就一定能达到维护道义的目的,尤其是在未明真相之前就轻易对当事人下道德判断,进而不顾对方的隐私权利,将其姓名、电话、单位、身份证号码等一一公布,这就有侵犯公民权益之嫌。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3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3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3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试卷类型:A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150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的13、14、15小题涂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后,只交第Ⅰ卷和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昔人眼中,“雄浑”作为一种风格,或一种美的表现形态,几乎是高不可攀的。

《诗品集解》曾说:“文中惟庄马,诗中惟李杜,足以当之。

”范围是小的可怜了。

西方美学中有个与“雄浑”比较相近的范畴,叫做“崇高”,按照康德的见解,艺术领域并不存在“崇高”;它,仅仅表现在自然界。

然而。

前一种说法至少遗漏了词中的苏辛,忘却了李杜之前的屈原和李杜之后的陆游;就后一种说法而论,既然艺术是生活(包括自然界)的再现,生活中可以有崇高,艺术何以独无?不过,康德对崇高现象的分析仍有精到之处。

根据他的分析,崇高引起的感觉和通常所说的美感很不一样。

它不是那种直接的单纯的快感,而是一种生命力暂时受到阻遏而后洋溢迸发的振奋感。

崇高的事物以其巨大的威力常常显得很可怕,但又并不是加害于人,所以结果在我们心中唤起的就不是恐惧,而是勇气和自豪。

雄浑之美怕也就是这么回事。

在叙事性作品特别是小说中,雄浑之美如何产生,前人似乎说得不多。

依我看来,小说的雄浑,在内容上总是与一种严重的社会冲突或人与自然的冲突联接在一起;而在形式上往往与宏伟的结构密切相关。

前者,使人在惊心动魄的斗争面前对正义的力量、高尚的精神肃然起敬;后者,则使人好像面临巍峨的大厦而慨然兴叹。

雨果的《九三年》很雄浑,这是因为它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的生死决战为题材,既写了人与自然的搏斗,更写了人与人的较量,其中更表现出了强烈的人道色彩。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失》则不然,它没有什么扣人心弦的场面,而以音乐般的气氛和情绪取胜。

它也写冲突,却并非战争中你死我活的搏斗,而是一个具有崇高心灵的音乐家与庸俗环境的对抗以及他自己内心经历的斗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类型:A说明:本试题分为第I卷和第II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卷面总分150分,将题答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卡。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文人画”的概念首先在新,新旧文人划分的主要标准是时间分段。

在中国文化史上,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新文化开端的依据。

因此,当时那些新文化的倡导者、建设者,都应列为新文化人。

此后凡拥护并积极参与新文化建设的知识分子也都应属于新文化人之列。

这些人当中的画家之作品即是新文人画。

如果把古代的文人之画称为文人画,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一些接受过新思想、新文化洗礼但又继承了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画家如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丰子恺、黄宾虹、潘天寿、石鲁、李昔禅、钱松岩、李可染、陆俨少等都应被看作新文人画的代表。

新文人的产生是在国家和民族危亡时期,站在世界文化和人类命运的高度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

新文人中最早提出改革中国画的是康有为,1917年他在《万木草堂藏画目》中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急矣”,并主张“复古为新”,“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

1918年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以《美术革命》为题,主张“采用洋画的写实精神。

发挥自己的天才,画自己的画,不落古人的窠臼。

”显然,康、陈的主张是基于大的文化背景来思考中国画的发展方向的。

1919年,蔡元培曾特别指出:“彼西方美术家能采用我人之长,我人独不能采用西人之长乎?故甚望学中国画者,亦须采西洋画布景实写之佳,描写石膏物象及田野风景……今吾辈学画,当用研究科学之方法贯注之,除去名士派毫不经心之习,革除工匠派拘守成见之讥,用科学方法以入美术。

”较之康、陈从文化的层面指明中国画革新之必要,蔡元培从美术教育的角度指出了中国画革新的途径。

此后的徐悲鸿、林风眠无不受其思想的影响,他们不仅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吸收西方绘画艺术之长,对中国画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和创新,并且通过表现内容的变革,为中国画注入了时代精神和人文主义内涵。

如“愚公移山”这一来自《列子》的寓言所凸显的人格尊严和进取意识,与中国文人画含蓄幽婉的隐逸境界大相径庭,却与西方人文精神旁通。

徐悲鸿创作《愚公移山》这一题材本身,即已表明他拥有20世纪人文主义者的眼光,在表现形式也借鉴西洋画解剖和明暗法,通过塑造人物健康体魄恰当地揭示了寓言蕴涵的人文精神。

林风眠长期被其反对者和极左势力贬斥为形式主义者,其实他在自身苦心经营的艺术语言中,真切地表达了历经磨难而不失终极追问的人文情怀,尤其他早年积极响应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召唤,创作了《摸索》《痛苦》《人道》《十字街头》等颂扬人文先驱、揭露社会黑暗、反映民生疾苦的巨幅油画。

在暮年寓居香江时期,他又重拾早年油画主题,创作了彩墨画《痛苦》《噩梦》《耶酥》等具有鲜明反思意识和人文精神的作品。

半个世纪过去了,大师的理想仍然停留在理想之中。

文化大革命对文化和文人的摧残使得中国画面临一次灭顶之灾,改革开放使中国画又面临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两个方面的冲击,各种文艺思潮的涌入和绘画市场的诱惑进一步加深了绘画界的浮躁、急功近利等混乱状态。

中国画未来该如何发展,值得深思。

1.下列与“新文人画”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那些新文化的倡导者、建设者及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拥护并积极参与新文化建设的知识分子中的画家之作品即是新文人画。

B.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一些接受过新思想、新文化洗礼但又继承了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画家的画就是新文人画。

C.新文人是在国家和民族危亡时期产生的,一些新文人站在世界文化和人类命运的高度对传统绘画进行了反思。

D.“新文人画”的作者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吸收西方绘画艺术之长,主张“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用科学方法以入美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康有为并主张“复古为新”,“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是基于大的文化背景来思考中国画的发展方向的。

B.陈独秀主张的采用洋画的写实精神,画自己的画,同时他也认为要从文化的层面指明中国画革新的必要。

C. 蔡元培曾主张“以美育代宗教”,林风眠积极响应,创作了颂扬人文先驱、揭露社会黑暗、反映民生疾苦的巨幅油画。

D. 徐悲鸿、林风眠不仅对中国画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和创新,并且通过表现内容的变革,为中国画注入了时代精神和人文主义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在中国绘画史上,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新文人画开端的依据。

其后的徐悲鸿、林风眠等等是新文人画的代表。

B.和中国古代文人画家含蓄幽婉的隐逸理念相比,新文人画作者拥有20世纪人文主义者的眼光和变革、创新的意识。

C. 徐悲鸿创作的《愚公移山》表明,这幅画作不仅借鉴了西洋画的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寓言蕴涵的人文精神。

D.林风眠创作的彩墨画《痛苦》《噩梦》《耶酥》等,真切地表达了历经磨难而不失终极追问的人文情怀。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吴琠,字伯美,山西沁州人。

顺治十六年进士,授河南确山知县。

县遭明季流寇残破,琠拊流亡,辟芜废,垦田岁增,捕获盗魁诛之。

师下云南,县当孔.道,舆马粮饷,先事筹办而民不扰。

康熙十三年,以卓异入为吏部主事,历郎中。

累迁通政司右参议。

刑部尚书魏象枢亟称其贤。

二十年,特擢右通政,累迁左副都御史。

二十八年,迁兵部侍郎,寻授湖广巡抚。

湖北自裁兵乱后,奸猾率指仇人为乱党,株连不已,琠悉置不问,而惩其妄讦者,人心大定。

陕西饥,流民入湖广就食,令有司分赈,全活甚众。

三十一年,诏以荆州兵船运漕米十万石至襄阳备赈,琠议:“兵船泊大江下至汉口受米,复西上抵襄阳,计程二千馀里。

令原运漕船若乘夏水顺道赴襄阳,仅七百馀里,即以便宜行事。

”疏入,上嘉之。

未几,丁母忧,服未阕,即授湖广总督,仍听终制乃赴任。

故事..,土司见州县吏不敢抗礼,其后大吏稍稍假借之。

琠至,绝馈遗,饬谒见长吏悉循旧制,或犯约束,檄谕之,无敢肆者。

三十五年,召为左都御史。

三十六年,典.会试。

上北征回銮,顾迎驾诸臣,褒琠及河道总督张鹏翮居官之廉,即擢琠为刑部尚书,而以鹏翮为左都御史。

三十七年,拜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

琠熟谙旧章,参决庶务,靡不允当。

奏对皆竭忱悃,上每称善。

所荐引多贤能吏。

三十九年,复典会试,上手书“风度端凝”榜赐之。

寻具疏乞休,不允。

上尝临米芾书以赐琠,书其后曰:“吴琠宽厚和平,持己清廉。

先任封疆,军民受其实惠。

朝中之事,面折廷诤,能得其正。

朕甚重其能得大臣之体。

”四十四年,卒,谥文端。

翰林院撰祭文,上以为未能尽琠,敕改撰。

吏部奏大学士缺员,上以琠丧未归,悬缺未即别除,曰:“朕心不忍也。

”琠所至多惠政,两湖及确山皆祠祀。

初,沁州荐饥,琠籴米赈之,全活无算。

有司议增沁粮一千三百石,琠力争乃已。

乡人德.之,立祠以祀。

雍正中,祀贤良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师下云南,县当孔.道孔:通。

B.三十六年,典.会试典:主管。

C.故事..,土司见州县吏不敢抗礼故事:先例,旧事。

D.乡人德.之,立祠以德:品德。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吴琠才能卓异的一组是()(3分)①捕获盗魁诛之②舆马粮饷,先事筹办而民不扰③琠悉置不问,而惩其妄讦者,人心大定④即擢琠为刑部尚书⑤琠熟谙旧章,参决庶务,靡不允当⑥上手书“风度端凝”榜赐之A.①②③B.①④⑤C.③④⑤D.②④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康熙十三年,吴琠因为政绩优异被任命为吏部主事。

又因刑部尚书魏象枢多次称赞他贤能在康熙二十年被破格提拔为右通政。

B.陕西发生饥荒,流亡的百姓就到湖广地区要饭吃,吴琠下令让有关部门分头救济他们,救活了很多人。

C.没多久,吴琠的母亲去世,他还在丧期,就被任命为湖广总督,不等守丧结束他就前去赴任。

D.有关部门讨论让沁州增加上交的粮食一千三百石,吴琠尽力争论以为不可,这事才算结束。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⑴琠至,绝馈遗,饬谒见长吏悉循旧制,或犯约束,檄谕之,无敢肆者。

(6分)⑵初,沁州荐饥,琠籴米赈之,全活无算。

(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2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12分)水口行舟宋·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8.这首诗中诗人的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

(6分)9.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人生哲理?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

(2) , 潦倒新停浊酒杯(3),唯见江心秋月白。

(4)此情可待成追忆,。

(5)吾尝终日而思矣,(6)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乙选考题请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所选大题内的小题,不能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全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作答时请在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内打“√”。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尼泊尔的啤酒我抱住他的肩膀哭了。

很久了,我不曾那样哭过,也不曾那样深刻全面地反省过。

那是4年前的事了,然而对我来说,却比昨天发生的事还要鲜明得多。

那年夏天,为了摄影我们在喜马拉雅山麓、尼泊尔的一个叫多拉卡的村庄待了十多天。

在这个家家户户散布在海拔1500米斜坡上的村庄,像水、电、煤气之类所谓现代的生命线还没有延伸到这里。

这个村庄虽有4500 口人,却没有一条能与别的村落往来的车道。

不用说汽车,就是有轮子的普通交通工具也用不起来。

而只能靠两条腿步行的山路崎岖不平,到处都被山涧急流截成一段一段的。

由于手推车都不能用,村民只能在体力允许的范围内背一些东西在这条路上行走,每当我惊奇于草垛何以移动时,定晴一看,下面有一双双小脚在走路。

原来是孩童背着堆得高高的当燃料用的玉米秸。

多拉卡村的人们至今过着一种既能保护环境又能被天神原谅的生活,他们是以一种苦楚的心情,在旅游者看来像世外桃源般美丽的风景中过着日子。

特别是年轻人、小孩子都渴望离开村子去有电有车的城市。

就是我们,在没法用汽车的这里,也深感不便,每时每刻都是全副武装登山。

从汽车的终点站到村庄,我们竟雇了十五个人搬运器材和食品,多余的东西不得不放弃。

首先放弃的就是啤酒,啤酒比什么都重。

想过酒瘾,威士忌更有效果。

我们四人带了六瓶,每人一瓶半,估计能对付着喝10天,然而威士忌和啤酒,其作用是不同的。

当汗淋淋地结束了一天的拍摄,面对眼前流淌着的清洌的小河时,我情不自禁地说:“啊,如果把啤酒在这小河中镇一下的话,该有多好喝呀。

”村里的少年切特里问翻泽:“刚才那人说了什么?”当他弄清什么意思时,两眼放光地说道:”要啤酒的话,我去给你们买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