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双主线 三环节”、“三环节”、“习作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抓好小学语文教学三个主要环节[论文]

抓好小学语文教学三个主要环节[论文]

抓好小学语文教学的三个主要环节(博白县径口镇旺垌村小学广西博白 537602)【摘要】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把帮助学生进行研究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作为培养与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人格的重要目标。

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应抓好拼音、识字、阅读三个重要环节,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三个环节;能力培养随着新课程的到来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完成教授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针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和已有的知识蕴含量较少,缺少规范化系统化的知识,是必要的学习技能薄弱的阶段,所以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把帮助学生进行研究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作为培养与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人格的重要目标。

针对这一目标我以为应把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抓住拼音、识字和阅读这三个主要环节来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

1.开发拼音教学的多样性以往的教学中有一个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汉语拼音具有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这三项功能。

由于用于帮助阅读,所以要求学生直呼音节,而这一要求对于学生来说较难做到,不少学生表面上是直呼,但实际上则是在心中拼出再呼出来,费时费力,而且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实在难以达到,而2001年7月颁布的课程标准将汉语拼音的学习做了新的规定,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这样降低了教学难度,为了使拼音教学变得灵活多样,以研究性学习来辅助学习,所以针对学生在入学前对于拼音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只定位在声母和单韵母上,所以在这部分的学习中我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比较发音,选出发音较准的同学来指导别人,并及时纠正错误,使生与生之间充分互动,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2.注重识字与写字教学中学习乐趣的发掘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在“识字与写字”方面共提出六项目标,而“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作为第一项,足以见得兴趣对于汉字学习的重要性。

浅析小学中高段习作教学“三部曲”

浅析小学中高段习作教学“三部曲”

浅析小学中高段习作教学“三部曲”【摘要】小学中高段习作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采用“三部曲”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关键,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来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提升写作水平。

提升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中的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三部曲”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小学中高段习作教学的质量,为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也凸显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高段习作教学、三部曲、教学方法、激发兴趣、写作技巧、表达能力、案例分析、注意事项、优势、未来发展、教师角色。

1. 引言1.1 介绍小学中高段习作教学小学中高段习作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对语言能力的初步掌握阶段,通过习作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习作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培养写作兴趣、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表达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小学中高段习作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写作活动,激发他们的写作潜能。

通过阅读优秀作文、开展写作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增强写作表达能力。

教师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和实践,促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习作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系统地进行小学中高段习作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小学中高段习作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解释“三部曲”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在小学中高段习作教学中,采用“三部曲”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种教学方法将写作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提升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双主线、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的应用

小学语文“双主线、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的应用

小学语文“双主线、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的应用(2009年春季修订稿)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直是牵动阅读教学改革的主导话题。

什么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呢?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能获得较多的语文基础知识,听、说、读、写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与发展,学习态度和习惯得以养成。

那么最优化的教学过程,是指在最短的教学时间内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我们针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目标泛、环节散、对话空、实效低的现状,为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使用教材,择取合适的教学方式,实施扎实训练过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双主线、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

一.“双主线、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的基本理念1. 关注“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体推进,着眼于学会阅读和学会做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突出“小语姓语”这一理念,强化落实“语文实践”这一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方式,把语文课上成扎扎实实的读书训练课。

3.增强教学的目标意识。

强调教师在“用教材教”时,教学定位要到位、适度,提高教学的实效,使各学段的教学相互联系,螺旋有序上升,最终全面达成课程总目标。

4.强调以学定教。

教学中切实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需要、个性差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重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二.阅读教学“双主线”语文课要姓“语”。

语文教学必须狠抓“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就是语言教学,是途径,是手段;“两个基本点”就是语文能力和人文修养,是目的,是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

再明确一点,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根本,是重点,是显性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是渗透,是融合,是隐性目标,是所有人文学科的共同目标。

小学语文“双主线 三环节”有效课堂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双主线 三环节”有效课堂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双主线三环节”有效课堂研究实施方案小学语文“双主线三环节”阅读教学有效课堂研究实施方案一、问题提出课改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以下两个现状:一是“双基”训练弱化。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越来越花哨、越来越复杂。

形式化多了,课堂热闹了,热闹的课堂背后缺失的是教学的实效。

有的不看学生的实际,片面地学习模仿某一形式,或简单利用某一教学手段,盲目追求课堂教学的“轰动效应”,背离了课改的初衷,降低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简称“双基”)存在被弱化的现象。

二是目标泛、环节散、对话空、实效低。

由于语文教学本身的复杂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三个维度”目标的统一)以及文本内涵的丰富性、多义性,知识体系的非明晰性等特点,语文课顾此失彼、挂一漏万的现象屡见不鲜。

有的课教学目标不集中、不明确,有的脱离文本,转移目标,内容庞杂,操作随意,使得语文教学费时多、效率低的现象长期困扰着我们。

因此,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尽量减少语文课无效的或低效的劳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轻负有效”的语文教学之路,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针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的现状,为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使用教材,择取合适的教学方式,实施扎实训练过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双主线、三环节”阅读教学策略。

二、基本理念1. 关注“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体推进,着眼于学会阅读和学会做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突出“小语姓语”这一理念,强化落实“语文实践”这一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方式,把语文课上成扎扎实实的读书训练课。

3.增强教学的目标意识。

强调教师在“用教材教”时,教学定位要到位、适度,提高教学的实效,使各学段的教学相互联系,螺旋有序上升,最终全面达成课程总目标。

4.强调以学定教。

教学中切实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需要、个性差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如何搞好三环节教学

小学语文如何搞好三环节教学

小学语文如何搞好三环节教学近几年来,宁阳县教科研中心在语文教学方面进行了几项重大的改革,那就是进一步加强了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限时性作业的设计,这几项重大的改革,对我县的语文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先谈一下小学语文如何搞好课前预习。

一、课前预习的重要性预习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的重要渠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研究的重要阵地;预习是促进教师转变教学关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传统的语文教学,预习课好象从来都不登大雅之堂,可是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的今天,重新审视预习课,却发现它竟是我们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学生终身学习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首先,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核心因素。

自学出人才,一个人具备了自学能力,不会的自己可以索取,会的可以进一步发展。

而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条件。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认真读书、查阅参考资料,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使学生多种感官都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预习,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其次,预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育家斯宾塞曾经说过:“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探讨,自己去推论。

”让学生预习,就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学会自己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实践已证明,学生通过预习是可以创造出好的学法来的。

这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预习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课业负担过重,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办法之一是加强预习指导,指导学生自己动脑去发现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预习时提出的疑点和难点,确定教学重点,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在课堂上专心听讲,许多疑难问题,在课堂上得以解决,用不着再布置那么多课外作业,形成良性循环。

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

二、怎样搞好预习指导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四点:1、提出具体的预习要求小学生看书往往是一目十行、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有时看书盲无目的、假读、跳读。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三步曲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三步曲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三步曲摘要: 习作教学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提高小学生整体习作水平,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作文始终是块难啃的骨头。

学生怕写作文,视作文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教师也为作文教学煞费苦心。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方面提出了两个重要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作文教学之主要目的就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在写法上也没有定式,关键是要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故。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呢?浅谈一下我个人的几点做法:第一步: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教育家叶圣陶说:“生活是作文之本。

”《小学语文课程新标准》也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寥寥数语,朴实而深刻地表达了十分先进的作文教学理念。

可见,要写好作文,平时一定要注意积累写作的素材。

学生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积累素材。

(一)俗话说:“生活本身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老师要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生活的美,在写作时,学生自然而然地有话可写了。

因此,我们要提醒要学生留意观察身边的任何事,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接触大自然。

引导学生观察时,知道学生明确在观察中应当了解什么情况,收集那些资料,以及解决什么问题等等。

只有明确了解目的,才能集中儿童的注意力,使他们把注意指向并集中在需要观察的对象上。

如描写秋天景物的习作练习,就可事先让学生观察秋景,收集阅读描写秋景的作文,摘录自己喜欢的,关于秋天景物的词句,有了这些体验、积累,学生进行运用,就会将秋景描绘得更生动、具体。

小学作文教学“三部曲”

小学作文教学“三部曲”

小学作文教学的“三部曲”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每一个教师始终在探索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学中相对棘手的问题。

我担任语文教学10年来,一直对作文教学“情有独钟”,现将一些感悟写下来,以求抛砖引玉。

一、激发兴趣,调动写作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发兴趣,才能调动其写作积极性。

宋代教育家朱熹曾经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

激发兴趣的方法有许多种:佳作欣赏、课后小练笔、适当降低写作要求……1、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作文需要,精选优秀作品、范例,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欣赏、体会作品中的精粹之处,欣赏文中的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

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欣赏,诱导学生回忆生活所见到的美景,激发对作文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2、小练笔紧随课文阅读教学,题材单一,内容精短,选题角度小,材料贴近生活,思维空间大,学生易于驾驭,写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往往在相对较少的时间内即可完成。

即便是较差的学生也能写得像模像样。

随文练笔使学生容易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作文始终有着浓厚的兴趣。

3、适当降低写作要求,让他们能写什么就写什么。

学生善于口头表达,就让他说作文;学生善于想象,就让他们大胆写作文;学生善于活动、表演,就让他们活动作文。

作文要放低或者取消门槛,让学生容易入门,尽快入门,万万不能故弄玄虚而把学生拒之门外。

二、注重积累,丰富写作内涵。

生活积累如土壤,语言积累似根基,有了肥沃的土壤和发达的根基,语文这棵大树才能枝繁叶茂。

作文才能“开花结果”。

1、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可以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或从多种媒体中获取信息。

接触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学生再主动的摘记,收集整理,就为写作构建起一座写作的资源库。

长期积累,就会潜移默化地运用到写作中去,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此言也是劝诫我们通过大量阅读与欣赏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三个环节”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三个环节”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三个环节”摘要:教学工作是非常严谨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严格地按照教学课程开展教学。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把握好三个环节,即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辅导。

把握好了这三个环节,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真正上好语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三个环节质量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也是最关键的时期。

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先备好课,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做课后辅导。

备课是教师一项必不可少的功课,它是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

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此外,作为教师,要多从生活中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备课一堂课是否能够顺利地完成,备课是非常关键的。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课堂教学之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

好的学习方法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教学和备课。

如果教师不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了解他们,不按照学生的水平和阶段有针对性地备课,那么这堂课的教学是不可能成功的,教学质量也是微乎其微的。

所以教师备课时要仔细认真,比较小的知识点也不能忽略掉。

学生都渴望学到知识、学好知识,作为教师,应时刻记住,教好学生是我们的责任。

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制定好短期的教学工作计划,首先教师自己要熟悉教材的课程标准,弄清楚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

同时,教师要对重点的章节和重点课文做好标记,将教材内容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中。

教师必须独立完成自己的教案,并且教案要详细具体。

语文教学主要涉及到拼音、词语、句子等知识的整理和归纳,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集中状态认真地备好课。

如果单纯地按照书本上的句型或者词汇来讲课就会使得这节课很单调,学生听起来也觉得枯燥乏味,从而对课堂产生厌恶感,学习效率也相应的较低。

所以教师应在备课之前多阅读与语文相关的资料,了解一些与生活有关的语文知识,这样就能丰富备课内容,让学生学到更全面的语文知识,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教学效果。

我的习作指导“三部曲”

我的习作指导“三部曲”

我的习作指导“三部曲”“课前指导——学生习作——改后讲评”这种传统的作文教学“三部曲”虽然延续至今,却一直未能改善学生怕作文的现状,多数学生惧怕写作,吝于表达,而且不会写作文,甚至把作文視为学习中“拦路虎”。

要帮助学生克服写作的恐惧,习作教学应该作为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去抓,进行有效的习作指导就显得尤为关键。

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指导?作为浙江省贴画艺术特色学校的嵊州市甘霖镇中心小学,课题组着重将贴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很好地帮助指导教师成功开展“三部曲”。

一、做足课前准备,丰富习作素材一提到写作文,学生或是咬紧笔杆愁眉不展;或是东拼西凑,胡编乱造;或是千篇一律,读来如同嚼蜡。

究其原因,大体就是觉得没内容好写。

《教师教学用书》在习作教学注意问题中强调:习作指导,一定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

笔者结合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你感动的事写下来”。

感动无处不在。

可是对于00后的孩子,从小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似乎对身边的事熟视无睹,漠不关心,也很少被感动。

在他们的意念中,似乎感动必须是惊天动地的事情。

于是,在习作前的几天里,我下足了功夫,努力使学生激起共鸣,产生表达的欲望。

1.每天中午时分播放《2012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

2.欣赏感动的图片。

我们学校自搞贴画教学以来,学生们精心创作了各种题材的贴画。

3.用心体会身边的人为自己做的事情。

实践证明,这样的课前准备是有效的,孩子们不再为没内容可写而发愁。

如张天琪这段时间正好脚扭伤了,他就写了同班几个同学怎样自发为他交作业,拿饭盒;吕舒婷身体残疾,写字说话都不方便,但是她学习刻苦,风雨无阻,不少同学被她的精神感动;爱好的体育的求钱伊凡写体育课上,自己摔倒受伤了,冤家放弃得第一的机会扶她去医务室……读着孩子们写的一篇篇发自肺腑的习作,我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动着。

浅析小学中高段习作教学“三部曲”

浅析小学中高段习作教学“三部曲”

浅析小学中高段习作教学“三部曲”1. 引言1.1 教学背景介绍在小学生中,写作教学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之一。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将写作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

写作是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在当前教学背景下,小学中高段习作教学“三部曲”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信息和更为竞争的社会环境,需要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来应对各种挑战。

教师们迫切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写作,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1.2 目的和意义小学中高段习作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引导学生从基础写作到独立创作的过渡,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学素养。

通过构建“三部曲”教学模式,可以逐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写作观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为学生终身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

小学中高段习作教学“三部曲”是一种有针对性、循序渐进、全面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教学模式,值得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推广和应用。

2. 正文2.1 第一部曲:激发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是习作教学的第一步。

在小学中高段,学生们通常对写作缺乏兴趣,认为写作是一种繁重和无聊的任务。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找到写作的乐趣和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和故事分享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可以通过讲述优秀作文的故事或者邀请作家来校园进行写作讲座,让学生们感受到写作的魅力和乐趣。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写作任务,让学生们有话可说、有故事可讲。

实施“三环节”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实施“三环节”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实施“三环节”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胶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薛发武周艳敏新课标(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那什么是“语文素养”呢?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而在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更多的要依靠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来实现。

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使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呢?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探索提炼出了★阅读教学“三环节”,即一篇课文的教学要经历“自学——读讲——实践”三个环节。

自学即自我学习,独立获取语文知识,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读讲是学生读学生讲,通过读,悟出文中内涵及表达方法,然后再讲出来,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习得方法的有效措施。

实践是将文中的知识点进行积累和运用,这是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因此这一模式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现就各个环节解析如下:一、自学自学不同于预习,预习是为学习新课文做的准备和铺垫。

自学是按自学要求按一定的流程进行的自我学习,是阅读教学流程中的第一步,即每一篇新的课文先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凡文中学生能通过自学掌握的知识,老师不教,只进行检查和纠正。

自学以读为先导,通过自主读书学习,使学生在长期自读自悟中逐步形成最基本的语文自学能力。

会阅读文章、会概括主要内容、会选择自我需要的信息,吸取有益于自我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充实自我、发展自我、促进自我不断持续发展。

★(一)自学目标1.自学生字、词。

借助课文注音和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借助语境初步理解词义。

2.读熟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

3.标划出自己所喜欢,可以借鉴、效仿运用的;优美、生动形象的;含义深刻;表达中心的词、句、段,并初步理解这些词、句、段的含义。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三点策略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三点策略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三点策略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占有十分重要地位。

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一线教师应注重结合实践多加思考和总结如何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以期促进学生写作水平不断发展。

本文简要探讨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三点策略,分别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注重后续作文评价。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教学心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占有十分重要地位。

而对于很多教师来说,习作教学也是比较难的部分。

以下拟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体会就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谈几点策略性意见,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启发。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就小学习作教学而言,很多教师受到一个普遍性难题的困扰,即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和热情,提不起积极性,即便是在正式的习作课上不得不写,一些学生也总是报以应付的态度而很难真正投入进去,这样自然难以写出好的作品。

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

学生之所以缺乏写作兴趣和热情,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而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非一朝一夕之事。

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做到在每一次的习作课上采取合理的方法和手段使学生以较佳的状态投入到写作练习当中。

因为写作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经常性的练习,如果能使学生对每一次写作练习都抱有浓厚兴趣和高度热情,而教师在进行作文评价时又多给予积极性和鼓励性评价,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写作的兴趣。

至于如何在平时的习作课上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主要的途径是结合习作主题合理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以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写作训练中。

举例之,在以大熊猫为主题的习作训练中,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印象中的大熊猫是什么样的,然后让大家讨论“大熊猫是猫吗?”“大熊猫吃什么?”等问题,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关于大熊猫的视频,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感性资料,画面中大熊猫憨憨的姿态往往逗得学生哈哈大笑并产生一定联想,这样,通过一个问题讨论情境和直观画面情境的组合,就激发了学生对大熊猫这一主题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了其写作积极性。

小学语文“双主线 三环节”

小学语文“双主线    三环节”

小学语文‚双主线、三环节‛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应用(2010年秋季修订稿)滕州市教学研究室王晓静一.‚双主线、三环节‛阅读教学策略的基本理念1.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注‚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体推进,着眼于学会做人和学会阅读,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2. 突出‚小语姓语‛。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强化落实‚语文实践‛这一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把语文课上成扎扎实实的读书训练课。

3. 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强调以学定教,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需要和个性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4. 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积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重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课内外有机结合,积极实施大阅读工程,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二.‚双主线、三环节‛阅读教学策略的内涵及实施(一)阅读教学‚双主线‛语文姓‚语‛。

语文教学必须狠抓‚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就是语言教学,是途径,是手段;‚两个基本点‛就是语文能力和人文修养,是目的,是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

再明确一点,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根本,是显性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是渗透,是融合,是隐性目标,是所有人文学科的共同目标。

基于这样的认识,‚双主线‛中一条以‚读‛为主线;另一条则以‚情‛为主线。

⒈以读为主线‚以读为主线‛是阅读教学的主体。

以读书为教学的主要手段;以读书训练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以培养学生学会读书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双主线 三环节”课 堂 教 学 例 案

“双主线 三环节”课 堂 教 学 例 案
吟诵诗句。
月,在诗人的眼里是多情的,奇妙的。我们来一起有感情的吟诵这些多情的诗,多情的月。
师生一起背有关月亮的古诗。
师随生说出的诗句,引导有感情的吟诵。
教学过程设计
修议栏
补充有关月亮的古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森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朱自清《荷塘月色》
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缕轻纱似的薄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月光曲》
教学过程设计
修议栏
泰山月,是很美的。那空明澄碧的月色,令人想起潺潺的清泉。坐在泰山极顶的观月峰上赏月,云淡风轻,玉盏般的圆月,悄无声息地悬在空中,那样的清,那样的静,恰似一泓蓄满琼浆的晶亮亮的湖,恍如一伸手,就可以掬下一杯清冽冽的甘露哩!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小结:多情的的诗人在有月的夜晚个个都失眠,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有月的诗在人间传送,月光下吟诵有关月的诗,使我们沉醉在一种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4、感情朗读全文。
我们感受到了“我”眼中的月亮是优美的;诗人眼中的月亮是多情的,小外甥眼中的月亮是充满生命的,调皮的。读读全文,把我们的感受融入到读书声中,把我们的声音融入到月色中。
重点读19小节。感受充满生命力的月亮,体会富有幻想、聪明可爱的小外甥的样子。
读儿童诗。
让学生感受这段优美的文字,其实就是一首现代诗。
迁移训练。
我们也和小外甥一样的年龄,一样的调皮可爱,一样的富有幻想,面对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你肯定也有过无穷的遐想和美妙的想象:或是神秘的仙境,或是动人的故事……将他们写下来,一定能打动人。修改、自评。

读为主情为辅——小学语文双主线教学的开展

读为主情为辅——小学语文双主线教学的开展

读为主情为辅——小学语文双主线教学的开展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推动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的开展中也面临着更高层次的调整。

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开展中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带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得到不断的提升。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使得课程教学效果达到预期,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将“双主线”教学引入进来,带动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持续的加强。

关键词:小学;语文;双主线教学前言: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教学的开展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但要想使学生读的好,教师在教学开展中也应该注重情的融合,从而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入情入境。

因此,在现阶段,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可以对“双主线”这样的教育模式进行尝试,做到读为主、情为辅,使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持续的增强。

1.小学语文“双主线”教学的内涵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所谓的“双主线”教学一般情况下就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紧紧围绕着两个主线对教学进行开展的一种模式[1]。

是“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两线并行。

从语文要素落实的角度上看,一条线是“读”;另一条线则是“情”,使得彼此之前在课程中互相融合。

在“双主线”教学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是将“读”为主、“情”为辅的,使学生在“双线”教学当中快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得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得到达成。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中,“双主线”教学的实施有着较为强大的价值:第一可以带动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二可以使得“小语姓语”得到突出。

第三可以在语文课程教学的开展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凸显。

第四可以使语文课程教学在构建的过程中更加开放、充满活力。

在语文课程教学在构建的过程中展现出更多的生机和光彩,使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得到达成。

1.小学语文双主线教学的开展对策1.加强情景创设,提升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在“双主线”课堂教学构建的过程中,在教学的初始环节当中,教师首先就可以对情景创设这一方法有效的进行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双主线、三环节”阅读教学策略的
研究与应用
(转)滕州市教学研究室一.“双主线、三环节”阅读教学策略的基本理念
1.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注“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体推进,着眼于学会做人和学会阅读,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2. 突出“小语姓语”。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强化落实“语文实践”这一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把语文课上成扎扎实实的读书训练课。

3. 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强调以学定教,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需要和个性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4. 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积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重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课内外有机结合,积极实施大阅读工程,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二.“双主线、三环节”阅读教学策略的内涵及实施
(一)阅读教学“双主线”
语文姓“语”。

语文教学必须狠抓“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就是语言教学,是途径,是手段;“两个基本点”就是语文能力和人文修养,是目的,是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

再明确一点,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根本,是显性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是渗透,是融合,是隐性目标,是所有人文学科的共同目标。

基于这样的认识,“双主线”中一条以“读”为主线;另一条则以“情”为主线。

⒈以读为主线
“以读为主线”是阅读教学的主体。

以读书为教学的主要手段;以读书训练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以培养学生学会读书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紧扣学段阅读教学目标,合理利用教材,准确把握学情需要实施教学。

按照课标中拟定的各学段教学目标,结合当前我们的教学实际,筛选教学中急需加强的教学侧重点。

第一学段:(10条目标)
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⑵识读并进。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初步读懂课文内容,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⑶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⑷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感受语言的优美。

第二学段:(10条目标)
在小学中年级段四册教材的阅读教学中,除了安排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等常规学习目标外,还安排了4个重点学习项目:
⑴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⑵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⑶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⑷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第三学段:(10条目标)
如下四个项目是最能凸显高年级段阅读课堂教学的特点。

⑴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

⑵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⑶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⑷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等不同体裁的文章。

⒉以“情”为主线
言为心声,情动辞发,因而阅读应首先披文入情。

文本之“情”,就是文章集中表现的主旨情感,或是文章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或是文本事件的道义所在,或是作者阐明的某个观点……在文本中通常以某几个重点段、一个中心句或关键词作为载体呈现,或是贯穿文本的一条线索,或是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人文核心。

可以把文章的重点段、中心句或关键词等这样在文中起到牵一发而动全文的东西作为我们教学中组织教学的教路,学生学习文本的学路。

文本主题主线确立后,教学中要围绕这条主线引导学生沿着文本主题的主线去研读、探究、体验、感悟,整合文本信息,优化教学环节,有层次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文本对话,形成情感碰撞,很好地加强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促进了学生的深层感悟,使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落到实处。

(二)阅读教学“三环节”
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读书感悟的心理历程是:循文、明象、体情、悟道,即感知语言文字,再现事物表象,进入课文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了解写作意图和方法。

遵循这一认知规律,依据《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理念,把一课书的教学过程大致划分为三个环节操作,以此理顺课堂教学的条理,达成学生“学路”与教师的“教路”的和谐并进。

环节一:初探性阅读,整体感知
“书不读熟不开讲”强调的是学生必须要有一个自己与文本对话,熟悉文本内容的过程,使学生对文本有整体的感知和把握。

老师不应逾越这一学情,急于部分精读教学的展开,那样往往事与愿违。

本环节的主要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这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一位的基本要求,往往在课后练习题中也放在首要位置出现。

尤其是在低、中年级的教学中更是重中之重。

在低年级教学中要把读中识字,识读并进作为教学的重点。

指导学生在读中正确地识字学词,结合语言环境初步会意词句的意思,在读的实践中形成自然、流畅的语感,从而提高学生快速阅读(读通)的能力。

2.读懂课文的具体内容,达成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读书讲究“披文入境”。

这里要在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从理解字面意思入手,读懂课文的具体内容。

着重培养学生能够口诵心惟,从文本中提取主要信息的理解能力。

“口诵心惟”,就是一边自读一边自听自思,这是学生通过和文本语言对话,从而走向作者,与作者对话、交流的过程。

要强调指导学生多感官参与、多角度接受语言材料的刺激,目视、口诵、耳闻、心惟,外显操作与内隐认知并行。


号的、语义的、表象的、观点的、情感的等各类信息同时摄入,触动学生思维真正动起来。

学生边读边想,应该指导他们想些什么呢?这就是“从文本中提取主要信息的理解能力”的培养过程。

低、中年级阅读教学应加强这样的读懂过程的指导、训练,重视过程与方法这一理念的落实。

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要首先指导学生“触事物”,边读边想,圈画批注,借助课文所描写的具体事物、事件、现象,弄清课文写了些什么,初步把文字形式与具体事物(即文章内容)结合起来,这一点在低年级教学中应作为重点展开教学;而后引导学生“入画面”,从全文出发,以表述课文的整体画面为中心,弄清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重点写什么,进而使自己对课文形成更清晰的表象联系,再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表述初读的印象和感受。

随着年级的不同,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要逐步推进学生对“课文写了些什么”、“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课文的条理结构”、“课文主要在表达传递什么”等问题的多角度的理解,把阅读理解,读懂自然段,划分意义段,概括主要内容,形成初步感受,表达内心感受有机结合起来。

该环节要重视着眼于学生自读能力的培养和发挥,使学生逐步能够自能化阅读。

三年级起重视预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明确预习任务,渗透预习方法。

以指导、帮扶、检查等方式促进任务落实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实践,从而提高自能读书的能力。

环节二:深究性阅读,会文明理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所以此环节教学定位应把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