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单元检测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第一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观察下图,孔子在讲学中向其弟子阐释的为人处世之道应是( )杏坛讲学图A.政在大夫B.学而优则仕C.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D.内圣外王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目限定的是“为人处世之道”。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以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
答案:C2“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B.孟轲C.荀况D.韩非子解析:材料中的观点重点强调了“法”的重要性,“奉法”能够强国,反之就会导致国弱,这充分说明了“奉法”与强国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判断出D项是正确答案。
答案:D3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重D.民水君舟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共通”,即荀子的思想与法家思想的共同点。
A、C、D三项都是荀子的思想主张。
从表面上看,B项“人性本恶”是荀子的观点,但仔细比较,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实际上也是相信人性本恶的。
答案:B4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
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B.仁者爱人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解析:道家学派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D项正确。
答案:D5韩非子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
”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解析:韩非子的观点非常鲜明,即靠“仁义”无法建立稳定的政治局面,仁、义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因此,C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C6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的“大一统”的思想实际上吸收了( )A.孟子的思想B.荀子的思想C.韩非子的思想D.孔子的思想解析:“大一统”思想实际上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和法家韩非子的思想是一致的。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第一单元综合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单元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21·湖南怀化期末)图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的主题是()A.中华文化的吸引力B.文明的碰撞与交融C.华夏的崛起与兴盛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原与周边民族的互动、中原区域的扩展等,反映的主题是农耕文明与其他文明的碰撞与交融,故选B项;中华文化的吸引力与材料中的双向箭头不符,排除A 项;华夏的崛起与兴盛只是材料部分信息,不是材料主题,排除C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2.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
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A.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C.有较强道义和责任感D.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儒家有为而无求”说明儒家从社会实际出发,以入世的态度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道义和社会责任感,故选C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儒家对天人关系的研究,故A项错误;墨家信鬼神,儒家不信鬼神,可见二者思想不能互补,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以人为本的思想主张,无法体现民本思想,故D项错误。
3.(2021·四川泸州二诊)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
随着道教兴起和佛教传入,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
到了宋代,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
理学的形成()A.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B.成为了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C.建立起儒家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D.标志儒学开始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到了宋代,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并结合理学特点可知,理学的形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故选A项;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是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排除B项;董仲舒新儒学建立起儒家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排除C项;汉武帝尊崇儒术,促使儒学开始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排除D项。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
必修三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1.(原创)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A.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B.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C.每个不同学派都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D.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2.《论语》载,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表明他在教学方法上主张()A.启发诱导B.学思结合C.因材施教D.温故知新3.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有教无类”思想的内涵是()A.教育应分类别进行,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B.对平民进行教育C.不问出身贫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D.教育不应分类别4.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其实质是要()A.改革旧制度,建立新制度B.维护奴隶制度C.主张建立封建制度D.主张“百家争鸣”5.孟子“仁政”思想的实质是()A.改变社会制度的途径B.维护劳动人民利益的保障C.实行封建统治的基础D.加强对人民统治的一种手段6.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主张的是()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7.下列思想中属于儒家倡导的思想道德准则范畴的是()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B.“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C.“制天命而用之”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儒家思想创立并完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我们常把儒家思想的精髓称为“孔孟之道”。
其核心是()A.“仁”、“仁政”、“爱人”、“政在得民”B.“六经”:《诗》、《礼》、《书》、《易》、《乐》、《春秋》C.“三纲五常” “独尊儒术”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9.秦朝和西汉的主流思想分别是()A.儒家、墨家B.道家、法家C.法家、儒家D.道家、儒家10.我国古代儒家经典成为官办学校的教科书始于()A.春秋B.西汉C.唐朝D.明朝11.(2007年宁夏文综)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题
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测试题一、单选题(30道试题)1.《春秋》原是鲁国国史,后经孔子修订整理,成为儒家经典,并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
这一现象反映了A.鲁国史官记史最为真实B.重史传统影响现实政治C.孔子借助史书治理国家D.儒家高度重视编撰史书2.墨子认为,如果任凭“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的“交相非”发展下去,必然带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的结果。
这说明A.百家融合的趋势B.“尚同”的治世理想C.人性本恶的思想观念D.依法治国的合理性3.《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远远超越了西方科技的发展水平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智慧D.包含了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经验4.“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这个故事反映出的思想主张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事物自相矛盾C.事异则备变D.逍遥无为5.老子的无为思想强调“少私寡欲”,要求统治者减损欲望,放下贪欲。
孔子也把“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作为对君子的要求。
这种现象A.体现先秦儒道思想存在一定联系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C.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个人私欲膨胀D.导致了贵族社会逐步瓦解6.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评论先秦时期的某一学派时说道:“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
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
”这一评论针对的是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7.荀子曰:“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董仲舒曰:“为生不能为人,为人者,天也”“为人主也,道莫明省身之天,如天出之也”。
二者关于“天”的论述的主要区别是A.“天”是否有意志B.“天”是否客观存在C.“天”是否施行“仁政”D.“天”是否高高在上8.钱穆《秦汉史》认为:“秦皇焚书坑儒,以吏为师,禁天下之以古非今。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35*2=70分)1、儒家思想体系中包含许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这些优秀传统思想包括下列:①以德治国②依法治国③轻徭薄赋④“仁”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2、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人不分贫富贵*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3、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阐述错误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4、杜维明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
在塑造东亚传统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这一认识表明:A.儒学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B.东亚发展应建立在借鉴东西方文明的基础之上C.西方发展模式是当今东亚唯一的发展模式D.东亚社会现代化照搬了西欧和美国的发展模式5、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不包括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不以仁政,不能治天下”C、“水则载舟,水亦覆舟”D、“施仁政于民,省刑法,薄税敛”6、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7、在明清的反封建思想中,反封建的矛头首先指向程朱理学,这是因为程朱理学()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B.破坏传统文化C.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进步D.不适合时代的发展8、儒家思想之所以能为历代统治都所推崇,其根本原因是A.孔子是“至圣先师”B.儒家思想有助于消除分裂C.“仁者爱人”思想与休养生息政策不谋而D.儒家思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论支柱9、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单元检测汇总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单元检测1.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B.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2.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A.克己复礼 B.为政以德 C.仁者爱人 D.有教无类3.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4.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重D.民水君舟5.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
”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A.有教无类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6.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对此的正确理解是①“无为而治”的思想根源于“道”的哲学概念②“无为而治”体现出反对苛政和严刑峻法的主张③“无为而治”就是无所作为④“无为而治”只是一种难以付诸实践的哲学境界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D. ①③④7.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的富贵”。
这表达了()A.没落贵族的愿望B.新兴地主阶级渴望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C.小生产者怀念“小国寡民”社会D.小生产者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8.诸子百家学说,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单元检测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20×3=60分〕1、在这一时期,中国古代许多思想流派的基础已经形成,其中哪两个思想流派是该时代两座文化高峰〔〕A、儒家道家B、法家墨家C、儒家墨家D、儒家法家2、孟子发挥了孔子的哪种思想提出的“仁政〞学说〔〕A、“仁〞B、“礼〞C、“德治〞D、学思并重3、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是〔〕A、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B、反映了荀子朴素的唯物论思想C、人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选自然界D、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4、庄子和老子的相似思想主X是〔〕①把“道〞作为世界最高原则②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③追求功利④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持消极悲观态度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5、韩非认为“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说明其主X〔〕A、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厉行赏罚,奖励耕战C、遵循客观规律行事D、德刑并用6、墨子提出的非政、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X都贯穿着〔〕A、勤奋苦干精神B、自我牺牲精神C、勤俭节约精神D、讲究实际功利的精神7、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的主要历史发展趋势是〔〕A、中央集权的强化B、思想控制的加强C、“大一统〞局面的形成D、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8、汉武帝推行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措施不包括〔〕A、罢黜百家B、表彰六经C、创办太学D、创立科举制9、“罢黜百家,表彰六经〞政策的实施〔〕A、促进了学术的自由发展B、阻碍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C、表现了汉朝对教育的不重视D、促进了儒学地位的上升宋明理学将儒学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请回答10—15题。
10、韩愈对儒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A、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B、消除了佛教对儒学的冲击C、提出了儒家的“道统〞观念D、提出儒学的“性命之源〞的学说11、二程认为天理的核心是〔〕A、礼B、仁C、气D、道12、朱熹的理学思想主要吸收了〔〕A、二程学说B、X载学说C、周敦颐学说D、邵雍学说13、理学的主要经典《四书》是指〔〕①《大学》②《中庸》③《论语》④《孟子》⑤《荀子》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14、首先提出本心即天理的是〔〕A、王守仁B、陆九渊C、朱熹D、二程15、王守仁对理学发展的最大贡献是〔〕A、开创了心学B、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C、继承了朱熹的理气理论D、确立了理学的正统地位16、在明清的反封建思想中,反封建的矛头首先指向程朱理学,是因为程朱理学〔〕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B、破坏传统文化C、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进步D、不适合时代的发展17、《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体现出〔〕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D、资产阶级对XX政治的要求18、下列思想主X属于黄宗羲的是〔〕A、君臣平等B、取消君主专制,实行“众治〞C、法制之弊是政治腐败的根源D、“凡为帝王者皆贼也〞19、下列有关明末清初思想家的主X表述正确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由王夫之提出的B、工商皆本的主X是明末传统社会生产关系发生的变化的具体反映C、王夫之为反对封建礼教提出了“童心说〞D、唐甄对专制主义的批判已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20、明末清初思想家共同的主X是〔〕①反对君主专制②提倡经世致用③主X发展资本主义④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材料解析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有其时,地有其利,人有其治〔利用〕……天地官〔管〕而万物役〔服务〕……制天命而用之。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习题: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单元达标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据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
它们既各具特色,又相互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这反映了()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B.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C.中华文明起源于夏商周时期D.当时出现以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2.《春秋左传正义》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被周边民族所认同。
这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A.华夏民族开始形成B.华夏族群成为礼仪之邦C.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发展D.阶级关系发生变动3.孟子认为“良知”是人性内在本能的朴素情感和道德意识,能催生出巨大能量而实现天下大治。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圣愚皆同、人人自有、各个自足的一种普遍存在的人性,是不待思虑而能分辨是非善恶之心,是真诚恻坦之意。
这表明王阳明心学()A.否定了传统的孔孟儒学B.继承和发展了程朱理学C.高度肯定人的主体意识D.顺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4.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思想家奉《周易》《老子》《庄子》为经典,称之为“三玄”。
同时期的范缜在《神灭论》中以“浮屠害政,桑门蠹俗。
……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来斥佛。
这些现象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A.老庄学说成为主流思想B.儒家思想丧失正统地位C.思想领域的冲突与融合D.排斥外来文化现象突出5.王阳明提出“良知”说,认为只要去除物欲的“昏蔽”,人人皆可为“圣人”,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
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A.摆脱了儒学思想束缚B.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C.冲破了社会等级观念D.批判了君主专制统治6.王夫之在《泰誓》中说:“人无易天地,易父母,而有可易之君。
”他又说:“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
”材料反映出王夫之()A.主张建立民主政治B.对传统政治的否定C.否定传统伦理思想D.深化传统民本思想7.新文化运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但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强调的个人的价值和情欲以及把个人与社会割裂的极端个人主义,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单元检测评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下列哪一观点最能体现这一思想()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C.温故知新D.三人行必有我师解析:选A。
扣住材料中关键词“教育公平”,A项“有教无类”打破了教育被贵族垄断的局面,使平民百姓得以受教育,体现出教育公平;B项是教学方法;C、D两项是学习方法。
故正确答案选A。
2.从金庸热到红色经典热,再到四大名著热……影视的旋风又刮进了“诸子”时代。
某部电影中要用到“政在得民”等台词,你认为这些台词应该出自()解析:选B。
本题旨在考查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的主张。
A是墨子的作品,其思想主张是“兼爱”“非攻”;B记录了孟子的言论,提出“政在得民”“仁政”等思想主张;C记录了荀子的主张,提出“仁义”“王道”等思想;D是庄子的著作,相对主义是庄子哲学的特点。
故符合题意的是B项。
3.右图是2013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的吉祥物图案,它们传递出丰富的和谐主题。
下列思想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A.仁者爱人B.人之性恶C.人性本善D.以人为本解析:选B。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人之性恶”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解析:选B。
本题考查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
春秋战国时代,法家主张厉行法治,加强君主集权,因此最受统治者推崇。
由此可知B项正确。
儒家主张“仁”和“仁政”,道家讲求自然无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均不符合题干“专替君主打算”的要求,由此可排除A、C、D三项。
5.对漫画反映的信息进行延伸解读有误的一项是()A.漫画中的“胜出”是指在西汉时期形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B.儒家思想的“胜出”,是董仲舒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的结果C.汉武帝让儒家“胜出”,主要是看中了儒家思想的“仁政”思想D.儒家思想的“胜出”,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解析:选C。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专练: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专练: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思想家诸多的主张对当代人有着重要启示。
其中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是()A.格物致知B.天人合一C.宇宙便是吾心D.循天下之公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大批重要的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孟子、韩非子等等,他们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
当时各家思想的共同之处是()A.都把“仁”作为核心观念B.都是社会变革在意识形态的反映C.都强调中央集权的重要性D.都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3.韩非子自知其法严峻,但他却不以为恶,其理由是“当君主对民众施用刑罚之时,并不是增恨民众,而是从爱护他们的根本利益出发的”。
据此,韩非子()A.要求对人性进行遏制B.强调法治立足于民本C.倡导仁政和法治兼顾D.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4.滕国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但滕侯死亡时,《春秋》却使用了卿大夫的“卒”。
对此,《教梁传》记载为"滕侯无名,狄道也”。
由此可知,《春秋》中贬低滕侯()A.体现了儒家“大一统”观念B.反映了诸子百家的共同追求C.凸显了“家国一体”的特色D.激化了儒法道三大家的矛盾5.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的共同主张是()A.用“仁政”治国安邦B.唯物主义观点C.重视百姓的疾苦D.实行民主政治6.某学者认为:在东汉初期,东汉政权枢机要官的70%以上是有儒教教养的人士,将这一数字与儒教渗透最盛期的西汉元帝时的27%相比,可以明显看出东汉时期儒教向A.东汉太学改变了传统教育制度B.儒家干政之风打破了政治的稳定C.学术研究与现实政治实现结合D.汉代儒学正统思想地位日益巩固7.董仲舒认为“天”能够根据帝王的行为和功绩而制造出“美祥”或是‘危害”“怪异”等事件。
此思想()A.强化了尊卑等级关系B.强调“天”为君主服务C.有利于遏制君主暴政D.旨在神化封建皇权专制8.下表是根据《汉书》中对西汉各种学术流派的著作数量所做的统计。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李贽曾评论先秦诸家:“申(不害)、韩(非)何如人也?彼等原与儒家分而为六。
既分为六,则各自成家;各自成家,则各各有一定之学术,各各有必至之事功。
举而措之,如印印泥,走作一点不得也。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李贽认为诸家之间曾是平等的B、李贽认为诸家都曾发挥作用C、李贽放弃传统儒学的价值取向D、李贽否定了儒家的独尊地位2、围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孔子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人文精神B、老子注重探讨宇宙本源的问题,用以指导人生C、普罗塔戈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D、苏格拉底着重讨论的是人与神的关系3、有同学把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
他的研究性学习主题应该包括( )①政治民主化②阶级结构变化③新旧思想观念冲突④制度创新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
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A、①③B、②④C、①②④5、(2015•安徽)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
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
”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
这反映了()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6、(2015浙江)宇宙是人生永恒的话题。
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心外无物”。
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①陆九渊②塞内卡③王守仁④泰勒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2015 浙江)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附答案)
必修三历史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道小题共计50分)1.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私学发展,涌现出大量人才B.诸侯争斗激烈,各种治国观点层出不穷C.阶级阶层间关系复杂,矛盾众多D.社会处在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时期2. 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演员们手持竹简高声吟唱“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并多次出现“和”字。
它所蕴含的思想同“仁”、“礼”一脉相承,都源于A.法家B.道家C.儒家D.墨家3. 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4.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
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5. 明太祖朱元璋对《孟子》特别反感,认为孟子有些话“非臣子所言”“使此老在今,宁得免乎?”这主要是针对孟子所主张的A.仁政学说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性善论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6.阿南看到一则连环画,内容如下,漫画中老爷爷的言论最接近下列哪一位学者的思想A.孟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7. 老人们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
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
”显然老人们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8. 西汉时灾异频发。
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
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
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A.“天人感应”学说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C.“大一统”的主张D.“三纲五常”学说9.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3 )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个小题2分,共50分)1.春秋战国时期狼烟四起,诸侯争霸。
但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②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③“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对教育垄断被打破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3.如图是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石牌坊,两边有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与这一对联思想相吻合的言论是 ( ) A.“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B.“兼相爱,交相利”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4.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
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A.道家、法家B.法家、墨家C.儒家、法家D.道家、儒家5.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
造成两种分歧的根源是()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学术思思想不同D.讨论的话题不同6.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太仓之粟陈陈相因,……腐败不可食”。
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A.道家学说B.法家学说C.黄老之说D.大一统思想7.对漫画反映的信息进行延伸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漫画中的“胜出”是指在西汉时期形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B.儒家思想的“胜出”,是董仲舒融合黄老之学、阴阳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的结果C.汉武帝让儒家“胜出”,主要是看中了儒家的“仁政”思想D.儒家思想的“胜出”,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8.“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卷: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选择题1.“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3.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4.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
其主张体现了()A.进步史观B.天命史观C.循环史观D.英雄史观5.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
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
”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
这反映了()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6.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7.儒学成为官学是由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直接促成的()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8.《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9.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单元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有人写道:“天下大乱,需要‘救市’,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究竟孰是孰非?在黑夜的背景下,诸子的身影如群星般闪耀。
‘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人与自然的和谐B.社会现实C.人与社会的和谐D.人的生命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
由题干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诸子百家面对社会的变革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因此其关注的共同点是社会现实。
如儒家的“仁”“仁政”,道家的“无为”,法家的“法治”,墨家的“非攻”“兼爱”等。
2.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上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语句,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注,这与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相符合。
3.《南方日报》刊文:“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
”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A.有教无类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存天理,灭人欲D.经世致用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刊文体现了教育公平问题。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两者思想是相通的,故选A。
4.“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
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
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
”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解析:选A。
材料论述了君主专制等主张,在四个选项中只有法家主张君主专制。
5.儒家自创立后不断发展。
战国时期,荀子根据时代需要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仁政”的学说B.“以德服人”的观念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思想D.“天人感应”的理论解析:选C。
历史必修第三册第一单元测试.doc
历史必修第三册第一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3分X24题,共72分)1,景公向孔了请教如何为政,孔了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了,臣了要像臣了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景公高兴地说:“对啊, 要不这样,即使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么?”这说明孔了提倡: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2,孔子“寺•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性,主要有利于:A.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B.培养和选拔治国贤良C.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D.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3,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思想家是A韩非子B庄子C孟子D墨子4,下列各项,不属于墨子观点的是:A.民贵君轻B.人应互爱互利C.反对掠夺战争D.提倡节约反对浪费5,在人性论问题上观点对立的思想家是:A.荀况和孔子B.墨子和韩非子C.孟了利荀了D.孟子和庄子6,“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7,下列关于黄老之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春秋时期形成的学派B.是指道家学说中的两派C.内容包括“治身”和“治国”D.“黄”指黄帝学说,“老”指老子学说8,“君权神授”当时最重要的政治意义在于A.限制君主权力膨胀B.适应了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C.有利于推行仁政D.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9,确立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是在A.元朝B.北宋C.南宋D.明初10,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问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该皆此理之流得,无所适而不在。
”其说要表达的核心意思A.“理”是世界是本原B.“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C.“理”在社会实践就是三纲五常D.三纲五常是先天存在的标准11,有人问程颐:“宾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
(word版)【试题】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每小1.西方学者,公元前2分,共48分〕6—公元前3世是人文明的“心代〞〔AxialAge〕,“人意〞首次醒,理性思所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的中国,最具典型意的象【】A.子并立,百家争 B .以法教,焚坑儒C.黜百家,独尊儒 D .崇儒尚佛,兼收并蓄2.春秋国期学派林立,学点异彩呈,然“天下一致而百,同而殊途〞。
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人与自然的和 B .关注社会 C .人与社会的和 D .关注人的价3.思想家在世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孔子世家?,周游列国推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而之〞的孔子受到了多同代人的嘲笑和刺,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
累累假设家之狗〞等。
致扎子如此尬局的主要原因是【】A.他的宣方式不得法 B .他的主不符合当侯争霸的需要C.他的思想不利于治固治 D .他的思想念相旧保守4.“?礼?者,法之大分,之也⋯⋯隆礼至法国有常,尚使能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而王,重法民而霸⋯⋯〞以下点中与材料中所体的主符合同一思想家的是【】A.犬之声相,民至老死不相往来B.民,社稷次之,君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舟,水覆舟D.利用大臣,以的威来震臣民5.“天下之人皆不相,不弱,众不劫寡,富不侮,不敖,不欺愚。
凡天下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生也〞。
以上言出自【】A.孔子B.墨子C.孟子D.老子6.儒家典著作之一?尚?中最早提到“民主〞一,:“天惟求民主,乃大降于成。
〞含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才是民主。
此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A.文中的“民主〞,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B.肯定了成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正C.明早期儒家已有“天人感〞思想D.“主在民〞,人民有推翻治者7.“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侯者,以其威也。
〞以下各中,与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天地之人,众人之中王本〞B.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从道不从君,从不从父〞D.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者勉以分人〞8.右?三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单元检测1.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B.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2.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A.克己复礼 B.为政以德 C.仁者爱人 D.有教无类3.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4.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重D.民水君舟5.20XX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
”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A.有教无类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6.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对此的正确理解是①“无为而治”的思想根源于“道”的哲学概念②“无为而治”体现出反对苛政和严刑峻法的主张③“无为而治”就是无所作为④“无为而治”只是一种难以付诸实践的哲学境界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D. ①③④7.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的富贵”。
这表达了()A.没落贵族的愿望B.新兴地主阶级渴望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C.小生产者怀念“小国寡民”社会D.小生产者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8.诸子百家学说,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
诸子百家可以说是政治学派的总称,各家的基本宗旨大都是为国君提供治国方略。
下列主张按照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排序,正确的是①“无为而治”②“以德治民”③“兼爱”“尚贤”④“以法治国”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 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9.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家给人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而不可食。
”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A.墨家学说B.法家学说C.黄老之学D.大一统思想10.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11.汉武帝统治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这一思想主张提出的根本目的是A.否定先秦时的思想文化成就 B.扼制各种学术思想自由发展C.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D.进一步提升儒学的政治地位12.20XX年7月22日,两千多年来时间最长的日全食横扫我国苏州等地的长江流域。
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大一统C. 天人感应D. 无为而治13.冯天瑜所著的《中华文化史》对董仲舒学说的评价有这样一段描述,“……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以下哪一学说对上述的影响最大()A.“大一统”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三纲五常”D.“天人感应”14. 下图是反映西汉时期的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文物,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①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唯一的思想②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③各级教育系统十分健全,主要是传授儒家思想④儒学的思想价值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促进了儒学成为主流思想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15. 汉代新儒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①“大一统”的政治观②“仁政”的思想③天人感应学说④有教无类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16.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够看到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②古代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17.“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18. 成语“程门立雪”中的“程”是指程颐,他与兄长程颢被世人合称为“二程”,他们都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
下列各项中,属于“二程”理学观点的是( )A. 天理的核心是“仁”B. “心即理也”C. “天下为主,君为客”D. “心外无理”19.“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
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
”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A.董仲舒 B.程颢 C.朱熹 D.王守仁20.“真知与常知异。
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
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
”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致良知21.下列不属于陆王心学基本思想的是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B.“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C.“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D.“是非之心,不虑可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22.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
这里的“良知”是指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23.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
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孔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24. 清代戴震说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批判了清政府采用了残酷的刑罚B.批判了宋明理学对人的自然欲求的压抑、扼杀C.认为违背理学观点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D.认为宋明理学有利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25.《潜伏》使“潜伏”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
”历史上的南宋文天祥也如此,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B.佛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26.下图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
这些题字说明了()①书院注重对学生个人品德的养成教育②注重人身修养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④理学具有伪善性和欺骗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7.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天人关系为研究重点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尊重自然规律为导向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28.明清时期产生了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反映了一定的时代要求,这个“时代”指()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②封建专制衰落时代③资本主义形成发展时代④封建制度高度发展时代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29.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A.经世致用B.工商皆本C.民主科学D.重农抑商30.20XX年9月为纪念某历史人物,《光明日报》评论:“在全面批判君主专制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理想,……特别是他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
”他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31. “反对豪强兼并土地,提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主张。
……晚年所撰写《读通鉴论》《宋论》,荟萃平生治史心得,为探讨其史学思想的重要依据。
”这段材料描述的思想家()①是一位杰出的唯物论者②反对“天命论”和“生知论”③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崭新命题④反对儒家六经为治学原则A.①②B. ②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32.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B.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33.对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不正确的评价是A.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B.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C.是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D.占据官方统治思想地位34.17世纪中国出现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35.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在中央电视台主演的小品《说事儿》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做人难!做女人难……”请问这个“难”的深刻含义是:A.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艰辛B.赶上经济危机,股票折损过重C.儿女情长,剪不断、理还乱D.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的约束36.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在反思和批评儒家思想的同时,又继承了传统儒学思想的一些精髓。
下列体现这种继承关系的是①以天下为己任②凡为帝王皆贼也③是非取决于学校④经世致用A.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37.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主要取决于A.思想内容变化B.社会环境变化C.统治阶级观念的变化D.人民群众态度的变化38.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多有论述。
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个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B.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C.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D.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39.宋代以后,最具权威性的科举考试教科书是( )A.《春秋繁露》 B.《五经正义》C.《四书章句集注》 D.《四库全书》40.“开始把世界本原、社会、人生融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思维中有了更强的思辨色彩,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对后世有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