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顶板及防治水复查通报 2
煤矿冲击地压与防治水细则最新版
煤矿防治水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等,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煤炭企业、煤矿和有关单位的防治水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根据不同水文地质条件,采取探、防、堵、疏、排、截、监等综合防治措施。
煤矿必须落实防治水的主体责任,推进防治水工作由过程治理向源头预防、局部治理向区域治理、井下治理向井上下结合治理、措施防范向工程治理、治水为主向治保结合的转变,构建理念先进、基础扎实、勘探清楚、科技攻关、综合治理、效果评价、应急处置的防治水工作体系。
第四条煤炭企业、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下同)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下同)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
第五条煤矿应当根据本单位的水害情况,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的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储备必要的水害抢险救灾设备和物资。
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的煤矿,还应当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配备防治水副总工程师。
第六条煤炭企业、煤矿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探放水制度、重大水患停产撤人制度以及应急处置制度等。
煤矿主要负责人必须赋予调度员、安检员、井下带班人员、班组长等相关人员紧急撤人的权力,发现突水(透水、溃水,下同)征兆、极端天气可能导致淹井等重大险情,立即撤出所有受水患威胁地点的人员,在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
第七条煤炭企业、煤矿应当编制本单位防治水中长期规划(5年)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煤矿防治水应当做到“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确保安全技术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安全生产管理26条红线规定》
《安全生产管理26条红线规定》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的规定》,严肃安全生产工作纪律,强化煤矿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管理意识,促进各级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健全约束控制长效机制,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特规定如下:一、煤矿副总以上管理人员严重违章指挥,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给予撤职处分1、煤矿严重违反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三程一标》进行采掘生产活动,矿井不具备安全生产必备条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强行组织生产,给予矿长、书记撤职处分。
2、煤矿未按国家、国务院和国务院安委办等颁布的《安全生产法》、《特别规定》、《煤矿瓦斯治理指导意见(简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等法规、条例和规定,设置专业管理机构、配齐专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完善安全装备设施,存在机构不健全、人员未配齐、装备不完善和隐患特别严重等重大问题未按规划组织整改,给予矿长、书记撤职处分。
3、煤矿生产主系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未按规划组织整改,强行组织生产,给予主管矿长撤职处分。
4、煤矿未落实“一通三防”、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防灭火、防治冲击地压和矿井防治水等重大安全措施,给予主管副矿长撤职处分。
5、矿井不具备独立完整通风系统,存在严重无风、微风作业和不合理串联风等严重隐患,给予通风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撤职处分。
6、编制、审批矿井防治瓦斯煤尘、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冲击地压、防治顶板灾害、防治水和防灭火等重要安全技术措施严重违反相关规定,给予专业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撤职处分。
7、在搬家跳面、初次放顶、巷道贯通、遇有构造、排放瓦斯、揭露煤层、处理火区、探放水、过断层和井下焊接作业等关键阶段,未按规定落实安全技术措施,给予负有相关安全管理责任的主管副矿长撤职处分。
由于煤矿副总以上管理人员未按规定和工作安排现场督导指挥,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或重大未遂事故,给予负有相关安全管理责任的主管副总工程师、副矿长撤职处分。
冲击地压、顶板及防治水联合检查通报 2
冲击地压、顶板及防治水专业联合检查简报为消除我矿冲击地压、顶板及水害事故隐患,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按照通知要求,生产技术科于2013年5月13日组织进行了一次覆盖全矿范围的冲击地压、顶板及防治水专业联合检查,现将检查结果及处理意见通报如下:检查地点及参加检查人员:3100区域:王超、李明、王维斌、高敬勇、赵绪永32采区:范三阳、田学春、刘宗宝、陈双、赵乾东翼区域:董文俊、李桂林、朱晓民、杜保常、王麒骁一、综采工区:1、3100材料道防火墙后6m硐室内管子、木料未做防冲固定。
(5月15日前整改)2、3100材料道固定吊梁用的铁链未与钢筋网的十字花连接。
(5月15日前整改)3、3100工作面7#—10#支架帮部有轻微片帮,应加强顶板管理。
4、3100材联积水窝於煤多需及时清挖。
(立即整改)二、掘一工区:1、3206皮带巷锚索顶具及油泵利用铁链和尼龙绳混合固定,不符合标准。
(5月15日前完成整改)2、3206材料道、皮带巷两巷后路崩坏或脱落的锚杆(索)防崩铁丝重新完善。
(5月15日前完成整改)3、3206材料道溜子头固定不符合要求。
(5月15日前完成整改)三、掘二工区:1、泄水巷全断面三灰,裂隙发育区存在滴淋水现象需加强观测。
四、通防工区:1、3100材料道超前内固定控制凝胶泵开关禁止用尼龙绳与单体连接。
(5月15日前整改)2、3100材料道超前内固定4桶罗克休用的尼龙绳未与钢筋网的十字花连接。
(5月15日前整改)五、运搬工区:1、12105材联门口向外水沟清理未及时盖水沟盖板。
(5月15日前完成整改)2、122集中轨道巷扒裝处水沟内有矸石淤泥应处理.(5月15日前完成整改)生产技术科2013年5月13日。
顶板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分析
采掘顶板管理排查分析2012年3月16日11时50分,新矿集团孙村煤矿综掘二区号2222运输巷综掘工作面发生一起冲击地压事故,造成两人死亡、一人重伤。
为接受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发生,3月20日全矿组织大检查,根据领导要求将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对2012年回采工作面进行分析以及采取措施如下:1 现场存在的主要问题1.1 430外水仓主要问题1、430外水仓底盘小门口往里20m顶板稍有离层。
2、小门口往里左帮加强支护处背帮,锚牌不贴岩面。
1.2 3302上面轨顺主要问题1、工作面轨顺2#带采硐室门口和超前支架内顶板有两处锚网破损,需要补网。
2、工作面130-131#架、45-46#架、33-34#架错台,需要顺平顶板。
3、30-46#架顶板破碎,需采取超前移架、带压擦顶移架控制顶板。
4、工作面皮顺转载机60m范围人行靠面侧巷道移近量大,需加强观测,及时支设单体支柱加强控制,人行路要保证0.8m的宽度。
5、工作面皮顺二部带(机电队负责)42、35#供水管路处巷道顶板有两处锚网破损,有网兜,需要补网。
1.3 530采区主要问题530集中轨道巷1. 4寸管路350#、362#、369#、374#处人行路侧帮网破损,需补网。
2. 387#管路处左肩窝断锚杆1条。
3. 389#管路处左帮钢带断1条。
530采区集中皮带巷主要问题1、顶板破网、漏矸、网兜不贴顶板:皮带头储带仓尾5m范围、70m、120-140m、220m、230-235m、二号联络巷内、340 m、445 m、540 m、555-560 m、570 m、700 m、800 m、810 m、940 m、950 m、1110 m、1180 m、1245 m、1255 m、1300 m、1355 m。
2、两帮锚网锈蚀开裂地点有:200--250m处皮带里侧;L3#导线点行人侧;400-450m行人侧;82#架杆处;L1#点前后20m范围内两帮;3联络巷门口;118#、130#架杆皮带里侧;900m处行人侧;P23、P24#导线点处;201-207#架杆皮带里侧;210-215#架杆两帮;221#架杆两帮;223#架杆里侧;238-241#架杆行人侧。
坚硬顶板工作面防治冲击地压措施
TECHNOLOGY TREND某工作面平均埋深1036m ,顶板为13m 厚的灰白色中粒砂岩,坚硬不易冒落,四层煤属中等冲击倾向煤层。
通过进行矿压观测及数据分析,摸清了顶板运动规律,并采取了加强支护、防治冲击地压等措施,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开采。
1工作面概况1.1工作面位置及地质条件工作面位于-800m 水平,东为F11断层,西为F12断层,上为上片工作面采空区,下为F15断层,上覆二层煤层尚未开采。
工作面埋深988~1085m ,走向长423m ,倾斜长165m ,煤层平均厚度1.86m ,煤层倾角26°,工业储量0.175Mt ,可采储量0.166Mt 。
煤层以上为13m 厚的灰白色中粒砂岩,坚硬不易冒落。
底板为2m 厚的细砂岩。
1.2生产技术条件工作面使用4MG-200W1型运输机落、装、运煤,DZ22型单体液压支柱配HDJB-800型金属铰接顶梁支护,支柱全部穿铁鞋,柱距0.6m ,排距0.8m ,机道宽度1.3m ,最大控顶距4.5m ,最小控顶距3.7m ,沿切顶排支设一排高分子戗砰,每6m 支设一组丛柱,丛柱支设形式为二梁四柱。
2矿压显现规律分析该工作面矿压观测采用常规矿压观测方法,共观测130排,历经初次来压、三个周期来压,获得了大量的实测数据,对支柱载荷、活柱缩量、顶底板移近量及移近速度进行了分析。
2.1支柱载荷分析通过观测数据分析,该工作面平均支柱载荷157.5kN /根,最大值329.7kN /根,最大平均值241.7kN /根,157kN (即实测20MPa )以上的支柱占全部观测支柱总数的49%。
综合分析主要是由于工作面顶板坚硬,采空区悬顶难冒落,支柱要承受长悬壁的岩体,而岩体在破断之前的变形和蠕变,会使支柱的载荷迅速增大;大块悬顶冒落即岩体破断时,常出现强冲击载荷,个别支柱载荷达到329kN (即实测42MPa )。
通过比较;支柱的平均载荷与最大平均值、最大值相差较大,主要有以下原因:1)工作面顶板为厚13m 的中粒砂岩,坚硬不易冒落,在采空区常有3~5m 左右的悬顶,是造成支柱载荷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
坚硬顶板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扩面期间冲击地压防治技术
坚硬顶板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扩面期间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摘要:本文针对国能新疆宽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宽沟煤矿)坚硬顶板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扩面期间冲击地压防治研究,主要通过微震、地震波CT、电磁辐射、煤体应力等监测手段,采取超前深孔预裂爆破、超前切顶预裂爆破、磨砂水射流精准切顶技术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通过以上措施降低了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冲击危险等级,矿压显现较为稳定,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关键词:坚硬顶板;厚煤层;冲击地压防治;扩面期间;磨砂水射流精准切顶引言:冲击地压指煤矿综采工作面四周煤矿岩体在变形能量释放时出现以急剧和突然为特征的动力现象,冲击地压大范畴属于矿山压力,是矿山压力的一个特例。
冲击地压随着煤矿开采工作的不断推进也变得越越严重,基于此,对冲击地压的预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宽沟煤矿I010206工作面倾角平均14°,目前工作面倾斜长度85m,扩面后工作面倾斜长度137.8m。
I010206工作面在扩面前后,受上覆B4煤层开采影响以及扩面前后工作面围岩活动空间范围的变化,存在冲击危险的可能性。
对此区域的综合监测、防治解危工作及其重要。
一、工作面概况I010206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位于一采区东翼B2煤层中,东至23号勘探线以东100m,西至IV号勘探线以西140m,南至井田边界。
工作面下顺槽水平标高为+1320m-+1351m,上顺槽水平标高为+1359m-1385m,顺槽方位角为124-118º;工作面对应地面标高为+1675m-+1840m。
I010206工作面位于东翼运输上山东侧B2煤层中,与I010202采空区之间的煤柱尺寸为15m;上部约50m为B4-1煤层的I010408采空区。
图1 I010206工作面位置关系二、I010206工作面并架区冲击危险区域划分根据I010206工作面并架区采前CT探测结果和数值模拟应力演化结果,采用多因素耦合法,划分工作面冲击危险区域。
矿井施工阶段冲击地压特点及防治技术
矿井施工阶段冲击地压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摘要:在进行矿井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想顺利完成施工,施工人员就掌握冲击地压的特点,这样就可以发现影响矿井施工因素和矿井施工存在的问题。
当施工单位矿井施工更多的信息后,就可以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并在创建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的防治技术,确保矿井施工完成。
因此,本文将在对矿井施工阶段冲击地压特点及防治技术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中图分类号:TD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024(2017)08-0089-01引言根据对我国但矿井施工阶段冲击地压特短的分析,可以掌握冲击地压产生时位置、条件等。
分析结果显示,现如今,我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煤炭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这样一来,我国就要不断开发和建设矿井,但是在建设矿井的过程中,冲击地压的灾害也随之产生,地质运动产生变化,地质结构变形,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相关部门提出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并研发新的防治技术。
1.關于矿井施工阶段冲击地压产生原因分析1.1冲击倾向性。
在进行矿井施工时,时常会产生冲击侵向性的情况,首先是无冲击倾向为3个,弱冲击倾向和强冲击倾向均为23个。
我国矿井施工主要是选择弹性能指数、冲击能指数和动态破坏时间这3个指标为冲击倾向性指标。
经过对矿井施工分析,从中发现,导致矿井施工产生地压的主要原因就包含冲击倾向性,但是随着冲击地压的变化,其产生的原因又增加一个指标,那就是单轴抗压强度。
为了获取真实的指标,我国相关研究人员展开课实验工作,初步结果表明,冲击倾向性的系数指标升高,危险性也随之增加。
1.2地质因素。
对于冲击地压具体严重的影响的因素,还包括地质因素。
地质因素主要指地质构造、坚硬厚层顶板、坚硬顶底板和地震。
针对地质因素的分析可以从断层和褶曲展开分析和探究。
首先是断层,断层主要具有隔断作用,在开采矿产资源的过程中,断层会受到采动应力影响发生改变,断层会不断的积聚在一起,最终造成冲击地压。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篇1: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有效防备冲击地压事故,保障煤矿职工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防备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订立《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有猛烈震动、瞬间底(帮)鼓、煤岩弹射等动力现象的。
进行。
第十二条顶板、底板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依照《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第1部分:顶板岩层冲击倾向性分类及指数的测定方法》冲击倾向性鉴定。
第十七条煤层应当具有充分的支护强度,采空区中全部支柱必需回净。
第三十五条冲击地压煤层采掘工作面靠近大型地质构造及三维空间坐标等参数。
第四十八条接受钻屑法进行局部监测时,钻孔参数应当依据实际条件确定。
记录每米钻进时的煤粉量,达到或超过临界指标时,判定为有冲击地压不安全;记录钻进时的动力效应,如声响、卡钻、吸钻、钻孔冲击等现象,作为判定冲击地压不安全的参考指标。
第四十九条接受应力监测法进行局部监测时,应当依据冲击不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应力传感器埋设深度、测点间距、埋设时间、监测范围、冲击地压不安全判别指标等参数,实现远距离、实时、动态监测。
可接受矿压监测法进行局部增补性监测,掘进工作面每掘进确定距离设置顶底板动态仪和顶板离层仪,对顶底板移近量和顶板离层情况进行定期观测;回采工作面通过对液压支架工作阻力进行监测,分析采场来压程度、来压步距、来压征兆等,对采场大面积来压进行推想预报。
第五十条冲击地压矿井应当依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和冲击地压发生类型,选择区域和局部监测方法。
可以用试验室试验或类比法先设定预警临界指标初值,再依据现场实际考察资料和积累的数据进一步修订初值,确定冲击不安全性预警临界指标。
第五十一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需有技术人员专门负责监测与预警工作;必需建立实时预警、处置调度和处理结果反馈制度。
常村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汇报
常村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汇报2015年7月筑牢防冲根基促进安全生产————常村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各位领导莅临我矿检查指导工作,是对我矿工作的极大促进和鼓舞,首先我代表常村煤矿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把常村煤矿近年来安全管理及冲击地压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简要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矿井基本情况常村煤矿位于义马煤田东部,陇海铁路义马站南1.2公里处,井田面积12.1455km2。
1958年建矿,历经三次技术改造,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80万吨/年,2012年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255万吨/年。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混合式通风,主采煤层为2-1、2-3煤,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属瓦斯矿井,煤层易自燃,煤尘具有爆炸性危险。
矿井回采工艺为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采煤法,自然垮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共有+320m和+110m两个水平,现生产主要为+110m水平21区,共布置21000和21122两个综放工作面,21220一个安装工作面、21170下巷一个掘进工作面。
二、加强安全管理,助力冲击地压防治冲击地压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系统、全面、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
我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安全方针和上级关于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以“双基”建设为抓手,以安全“红线”及管理重点、薄弱环节管控、岗位作业流程为载体,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助力冲击地压防治。
(一)健全完善安全管理体制。
建立了矿、职能科室、基层区队(车间)、班组、职工联保互保五级安全管理体系,做到了党委、行政、纪委、工会、共青团、(家属)协管会“六条线”齐心协力抓安全;设置了专职安全监督检查机构,从矿级领导到职能科室、到基层区队(车间)、到班组都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监督管理网络,确保安全生产工作事事有人管、层层抓落实。
冲击地压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冲击地压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井下煤巷掘进工作面受埋深、地质构造、煤层及顶底板物理性质影响,处于较高的静载应力水平,随着掘进、顶板运动等多因素叠加影响,易发生冲击地压显现现象,造成巷道底鼓、炸帮、顶板下沉、锚杆、锚索拉断等情况,严重时可造成设备损坏,威胁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第一节冲击地压事故的隐患分析一、埋深大,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当前工作面顺槽掘进期间,煤层虽然具有矿压显现,但由于煤体应力不大,未能达到临界破坏条件,因而不会出现动力灾害事故。
随着掘进深度的加大,煤岩体中聚积的弹性能也因此增加,矿压显现程度将不断升高。
整体来看,xx井田范围内煤层埋深呈西部大,东部小的趋势。
井田大部分区域埋深均远超xx矿区冲击地压临界深度。
尤其xx背斜轴部西侧及井田东南部区域,煤层埋深接近1000m。
xx煤矿受大埋深影响,冲击地压危险性会明显增强。
二、煤层厚度变化造成应力集中程度高井田范围内2煤、5煤及8煤层厚度变化较小,规律稳定,但也出现了煤层局部缺失,出现无煤区,无煤区边缘区域属于煤层厚度变化带,势必存在应力局部集中,冲击地压危险性会明显增强。
其次,在煤层等厚线图中,曲线密集位置煤层厚度变化较大,也容易形成高应力集中区。
在采掘过程中应加强高应力集中区域的地质预测预报,以提高冲击危险性评价的准确性。
三、煤层顶板坚硬层岩层对冲击地压的影响在xx背斜轴部副井及井田西南部,2煤层顶板近距离出现厚度超过36m的半坚硬型岩层,尽管该类砂岩强度不高,但由于厚度较大,容易积聚较大能量而引起冲击地压的发生。
井田内其他大部分区域,在煤层上方50m范围,出现多层较薄的砂质泥岩、泥岩、泥质粉砂岩,强度不高,未出现厚硬顶板。
总体来讲,再出现较厚半坚硬型顶板区域,顶板因素会造成冲击地压危险性明显增强。
四、地质构造对冲击地压的影响根据xx井田煤炭勘探报告,井田主要受xx背斜和里河向斜控制,两条构造走向大致相同,两翼倾角较小。
其余6个褶曲均为长度1km左右的宽缓构造。
安全生产管理26条红线规定
安全生产管理26条红线规定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的规定》,严肃安全生产工作纪律,强化煤矿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管理意识,促进各级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健全约束控制长效机制,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特规定如下:一、煤矿副总以上管理人员严重违章指挥,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给予撤职处分1、煤矿严重违反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三程一标》进行采掘生产活动,矿井不具备安全生产必备条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强行组织生产,给予矿长、书记撤职处分。
2、煤矿未按国家、国务院和国务院安委办等颁布的《安全生产法》、《特别规定》、《煤矿瓦斯治理指导意见(简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等法规、条例和规定,设置专业管理机构、配齐专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完善安全装备设施,存在机构不健全、人员未配齐、装备不完善和隐患特别严重等重大问题未按规划组织整改,给予矿长、书记撤职处分。
3、煤矿生产主系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未按规划组织整改,强行组织生产,给予主管矿长撤职处分。
4、煤矿未落实“一通三防”、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防灭火、防治冲击地压和矿井防治水等重大安全措施,给予主管副矿长撤职处分。
5、矿井不具备独立完整通风系统,存在严重无风、微风作业和不合理串联风等严重隐患,给予通风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撤职处分。
6、编制、审批矿井防治瓦斯煤尘、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冲击地压、防治顶板灾害、防治水和防灭火等重要安全技术措施严重违反相关规定,给予专业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撤职处分。
7、在搬家跳面、初次放顶、巷道贯通、遇有构造、排放瓦斯、揭露煤层、处理火区、探放水、过断层和井下焊接作业等关键阶段,未按规定落实安全技术措施,给予负有相关安全管理责任的主管副矿长撤职处分。
由于煤矿副总以上管理人员未按规定和工作安排现场督导指挥,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或重大未遂事故,给予负有相关安全管理责任的主管副总工程师、副矿长撤职处分。
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的通知
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已更名)•【公布日期】2018.05.02•【文号】煤安监技装〔2018〕8号•【施行日期】2018.08.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煤炭及煤炭工业正文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的通知煤安监技装〔2018〕8号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已经2018年4月16日国家煤矿安监局第14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请认真贯彻落实。
原煤炭工业部发布的《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87)煤生字第337号)和《冲击地压预测和防治试行规范》(1987)同时废止。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18年5月2日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有效预防冲击地压事故,保障煤矿职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煤矿企业(煤矿)和相关单位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煤矿企业(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冲击地压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对防治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负责;煤矿企业(煤矿)总工程师是冲击地压防治的技术负责人,对防治技术工作负责。
第四条冲击地压防治费用必须列入煤矿企业(煤矿)年度安全费用计划,满足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需要。
第五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编制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第六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管理制度、防治岗位安全责任制度、防治培训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工作规范。
关于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现状与难题
关于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现状与难题摘要:为确保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本文对煤矿冲击地压的特点进行研究,例如突发性、瞬时震动性、破坏性较强等,提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现状与难题,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引言:在开采煤矿期间,冲击地压特征较为显著,同时其实际发作比较剧烈,一般需要采取岩爆、矿震和强冲击等对其实际特征强度实施有效分级,通常情况下,煤矿实际开采期间,冲击地压的出现,通常会伴有较为显著的气浪与巨响,包括煤岩抛出等一系列现象,这些现象也较为剧烈,具备较大破坏性。
为有效提升煤矿冲击地压的防治水平,本文主要研究防治难题,内容如下。
1煤矿冲击地压的特点分析煤矿冲击地压主要具备以下突出特点:第一,突发性。
在发生冲击地压之前,通常没有任何前兆,无法快速而精确的确定出具体的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与强度。
第二,瞬时震动性。
冲击地压的发生过程比较急聚,而且较为短暂,类似爆炸,通常会伴有剧烈的声响与强烈震动,地面会出现较大的震感,但是,震动的持续时间不会超出几十秒。
第三,破坏性较强。
发生冲击地压的过程当中,顶板容易出现快速的下沉,底板发生突然开裂和鼓起现象,很多煤体会快速破碎,同时自煤壁当中直接抛出,导致巷道出现堵塞现象,对其他设备产生严重的破坏,甚至会带来较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2防治现状2.1预测技术应用现状当前时期,在煤矿开采期间,工作人员一般会结合临矿和本矿的具体情况,针对已经出现过冲击地压的区域实施合理分析,并根据有关地质构造,包括具体的开采条件,针对该区域可能会出现的冲击地压实施有效预测。
在冲击地压发生期间,可能会运用钻屑方法,此种方法主要是在煤层内部钻一个小孔径,结合所排出具体煤粉量,包括动力学现象,针对冲击地压所带来的危险性实施有效的预测。
在冲击地压预测期间,还可能会采用电磁辐射监测方法,在没有发生冲击地压之前,电磁辐射强度会保持一定范围之内,在将要出现冲击地压期间,电磁辐射强度会出现显著变化。
煤矿采煤生产过程中冲击地压防治技术
煤矿采煤生产过程中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壮大,煤炭能源的需求量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增大了开采深度,引进了诸多先进设备与技术,浅部资源开采殆尽,深部资源开发势在必行。
特别是东部矿区,煤炭开发主战场早已转向深部,多对矿井开采深度已达千米。
深部矿井具有高应力、多构造、强扰动等特征,普遍面临冲击地压灾害影响。
冲击地压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强烈震动性和巨大破坏性,极易造成开采空间骤缩、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严重威胁矿井安全。
为降低冲击地压对开采活动的影响,国内外学者针对冲击地压类型、孕灾机制、灾变条件、预警和防治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关键词:煤矿采煤;冲击地压;防治技术引言冲击地压(岩爆)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重大灾害,它可以通过地下工程开挖储存的弹性变形能瞬间释放,对巷道或工作面周围的煤岩体造成突然、快速、剧烈的破坏。
冲击地压灾害对于地下工程,特别是煤矿的安全开采,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因此,正确、及时地预测冲击地压灾害,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保障煤矿的安全运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冲击地压矿井情况基本清楚截止2023年2月底,我国煤矿目前冲击地压矿井共150处,分布于15个省和自治区。
其中山东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黑龙江省的冲击地压矿井数都超过10处。
我国冲击地压矿井年产能为4.056亿t,50%以上属于冶金和化工用煤,2/3分布在煤炭净调入省份,其中,陕西省年产能最多,达到1.12亿t。
根据我国冲击地压矿井开采深度统计,目前我国冲击地压矿井平均采深为845.2m,冲击地压矿井平均采深最大的省份为山东省,平均采深为1005m,冲击地压矿井平均采深最小的省份为山西省,平均采深为379m。
埋深小于600m的矿井共发生冲击地压85次,埋深大于600m的矿井共发生冲击地压159次。
2煤矿采煤生产过程中冲击地压防治技术2.1击地压评估预测及预警根据冲击地压发生的微震监测数据,采用6∶2∶2的比例将其分为训练数据、验证数据和测试数据3个部分,以便更好地理解微震的特征。
《煤矿安全规程》(冲击地压部分)修订稿140625
第八章冲击地压防治(初稿)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一条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冲击地压的煤层,或经鉴定煤层或其顶板岩层具有冲击倾向性,且评价具有冲击危险性的煤层为冲击地压煤层;在矿井的开拓、生产过程中有冲击地压煤层的矿井为冲击地压矿井。
新建矿井应当根据井田地质动力条件和地质勘探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估;经评估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应对其开采煤层进行冲击倾向性鉴定。
煤岩冲击倾向性鉴定,由煤矿企业委托具有冲击倾向性鉴定资质的机构进行。
煤矿企业应当将鉴定结果报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第二条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进行煤岩冲击倾向性鉴定。
鉴定未完成前,应当按照冲击地压矿井管理:(一)冲击地压矿井开采新水平、新采区、新煤层;(二)有强烈震动、瞬间底(帮)鼓、煤岩弹射等动力现象的;(三)埋深超过400米的煤层,且煤层上方100米范围内存在单层厚度超过10米的坚硬顶板岩层;(四)相邻矿井开采的同一煤层发生过冲击地压的;第三条开采具有冲击倾向性的煤层,必须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价。
冲击危险性可划分为严重冲击危险、中等冲击危险、弱冲击危险和无冲击危险四级。
第四条冲击地压矿井应设专项的防治冲击地压(简称防冲,下同)机构与人员负责防冲工作。
冲击地压矿井必须编制中长期防冲规划与年度防冲计划,作业规程中必须包括防冲专项措施。
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必须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价与预测、监测预警、防范治理、效果检验、安全防护等。
冲击地压矿井应进行区域危险性预测(简称区域预测)和局部危险性预测(简称局部预测),应进行区域监测和局部监测预警。
冲击地压防范治理应坚持“区域性防范措施先行,局部防冲措施跟进”的原则。
冲击地压矿井必须配备专用的监测预警及防冲装备。
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防冲培训制度。
第五条有冲击地压危险的新建矿井和冲击地压矿井的新水平、新采区、新煤层,必须编制防冲设计。
防冲设计应有开拓方式、保护层的选择、采区巷道布置、工作面开采顺序、采煤方法、生产能力、支护形式、冲击危险性预测方法、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方法、防冲措施及效果检验方法、安全防护措施等内容。
关于采煤工作面防灭火及冲击地压耦合灾害治理全过程风险预控
关于采煤工作面防灭火及冲击地压耦合灾害治理全过程风险预控摘要:目前,黑龙江省的煤矿,多数由于采深大和煤层赋存的原因,普遍存在煤层发火周期短、瓦斯量大、顶板(冲击地压)压力大、水害、地质构造等灾害因素,给生产煤矿带来了很大的治理难度,特别是耦合灾害,一个采煤工作面同时存在2种或几种以上灾害,治灾不到位就会产生隐患甚至事故,对生产也存在着严重制约,怎样即有效控制灾害因素,又能科学释放安全经济产能,就成为煤矿今后工作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防灭火、冲击地压、耦合灾害引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前期工作最重要的一环。
其关键是推动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将目前的安全管理关口由“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关键是确定风险源,煤矿风险源一般分为系统性风险源和岗位风险源,煤矿井下系统性风险源一般包括井下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冲击地压、隐蔽致灾地质因素、采掘工艺设计、通风系统、机运系统、设备配套等;地面系统性风险源一般包括设施布局、消防系统、采空塌陷区、矸石山、超过存储临界量的危险物品等;岗位风险源一般指生产岗位和作业场所潜在的对作业人员有直接危害的人、机(物)、环、管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
下面,论述一下工作面冲击地压及防灭火耦合灾害治理全过程风险预控。
一、采煤工作面概况鹤岗矿业公司鸟山煤矿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东部,井田范围南北走向长4.11km,东西倾斜宽2.02km,井田面积8.30 km2。
井田范围内无河流经过,历史最高洪水水位为益新矿内小石头河水位+274.395米。
工业广场地表标高是304米。
井下回采工作面为南四上采区3#煤层一分段综放面,回采标高-650米。
该煤层鉴定为非突出煤层,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5.4m3/min,相对涌出量2.34m3/t。
煤层自然倾向性为Ⅱ类自燃发火煤层,发火期为18个月,煤尘具有爆炸性。
鸟山煤矿南四上采区3号层一分段综放面,走向长平均710m,倾斜长平均130m,煤层平均倾角18°,平均煤厚7.5m。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范本(2篇)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范本尊敬的领导:根据最新的要求,我们对冲击地压隐患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排查。
现将排查结果汇报如下:一、背景介绍为了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我们对冲击地压隐患进行了排查。
冲击地压是指在地质条件较复杂或者施工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地下水或者土方是以具有冲击性的方式影响挖掘或者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
对于这种危险因素,我们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二、排查内容我们针对工程项目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排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地质勘察报告的评估:对地质勘察报告进行了仔细的评估,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施工过程中的工序管理: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工序进行了排查,包括挖掘、爆破、支护等。
确保每个工序都符合相关要求。
3. 使用的设备和材料:检查了使用的设备和材料是否符合标准,确保其质量以及安全性。
4. 工作人员资质和培训情况:对工作人员的资质和培训情况进行了核查,确保他们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冲击地压隐患。
5. 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检查了工程项目中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其完善性和可行性。
三、排查结果根据排查,我们发现了以下冲击地压隐患:1. 部分地质勘察报告中存在错误和遗漏,需要及时纠正并补充相关信息。
2. 在施工过程中,部分工序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需要加强管理和培训。
3. 某些设备和材料的质量不达标,需要更换或者进行修复并符合相关标准。
4. 部分工作人员的资质证书已过期,需要重新考核或者参加相关培训。
5. 目前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有待完善,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改进。
四、整改措施和建议为了解决上述冲击地压隐患,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和建议:1. 将错误和遗漏的信息及时纠正并补充到地质勘察报告中,并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对施工工序进行规范管理,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加强操作培训,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
3. 对不符合标准的设备和材料进行更换或者修复,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范文(2篇)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范文目录一、前言二、背景与目的三、排查内容与依据四、排查方法与步骤五、排查结果与分析六、存在问题与风险评价七、改进措施与建议八、总结与展望九、参考文献一、前言冲击地压是指地层在受到外力冲击或者振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破裂或者塌陷的现象。
由于冲击地压会给工程和施工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因此对冲击地压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与控制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围绕冲击地压隐患的安全排查制度展开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以期为相关工程和施工单位提供可行的安全措施和建议。
二、背景与目的随着工程规模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地压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施工安全性,预防和减少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制定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明确冲击地压隐患排查的内容、方法与步骤,分析排查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推动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工作的落地和实施。
三、排查内容与依据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基本情况:工程名称、位置、负责单位、施工单位等;2. 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结构类型、地质条件、施工方法等;3. 冲击地压问题的潜在影响:对人员、设备和周围环境的安全造成的影响;4. 排查重点区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地质条件,确定冲击地压的可能发生区域;5. 排查依据:安全法律法规、工程标准规范、工程检验评估要求等。
四、排查方法与步骤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的方法应以综合、全面、逐层递进的方式进行,具体步骤如下:1. 安全隐患排查前准备:明确排查的目标、范围和方法,组织相关人员参与,并制定排查计划和工作方案。
2. 现场调查与实地勘察:对工程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勘察和调查,了解地质情况、施工条件、设备状况等信息,并与设计、施工单位进行协调。
3. 参考资料整理与分析:收集与工程相关的资料,包括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相关报告等,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明确冲击地压的可能来源和安全风险。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2篇)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冲击地压(Impact Ground Pressure)是改善地基条件、加固结构等建设类项目中常见的施工方式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然而,冲击地压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不加以有效控制和管理,可能会对施工人员和周边环境造成严重伤害和污染。
为了确保冲击地压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隐患排查汇报制度。
一、制定冲击地压隐患排查汇报制度的必要性冲击地压施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复杂性,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隐患,可能会导致以下不良后果:1.危害施工人员安全:冲击地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挤压、碾压、崩塌等意外情况,给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对环境造成污染:冲击地压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的粉尘、噪音和振动,给周边居民和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3.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如果冲击地压施工过程中未能及时排查和处理隐患,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甚至引发工程事故,造成工期延误。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冲击地压隐患排查汇报制度,对于保障施工人员安全、保护环境、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具有重要意义。
二、冲击地压隐患排查汇报制度的内容1.制定冲击地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加强冲击地压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明确施工责任和权限、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和责任体系等。
同时,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操作要求,确保施工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施工。
2.设立隐患排查责任岗位:在施工队伍中设立专门的隐患排查责任岗位,负责日常的隐患排查、记录和报告工作。
该岗位要求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经验,能够熟悉冲击地压施工的操作流程和风险点,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建立隐患排查登记台账:对每次冲击地压施工进行隐患排查和记录,建立完整的隐患排查登记台账。
登记内容包括施工日期、施工地点、隐患排查人员、隐患情况等。
同时,要进行隐患等级评定,对于严重隐患要及时采取关闭、停工等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击地压、顶板及防治水专业复查简报
为消除我矿冲击地压、顶板及水害事故隐患,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按照通知要求,生产技术科于2013年5月16日组织进行了一次覆盖全矿范围的冲击地压、顶板及防治水专业联合复查,现将复查结果通报如下:
复查地点及参加检查人员:
3100区域:王维斌、赵绪永
32采区:刘宗宝、赵乾
东翼区域:朱晓民、王麒骁
一、综采工区:
1、3100材料道防火墙后6m硐室内管子、木料未做防冲固定。
(已整改)
复查人:王维斌赵绪永
2、3100材料道固定吊梁用的铁链未与钢筋网的十字花连接。
(已整改)
复查人:王维斌赵绪永
3、3100工作面7#—10#支架帮部有轻微片帮,应加强顶板管理。
复查人:王维斌赵绪永
4、3100材联积水窝於煤多需及时清挖。
(已整改)
复查人:王维斌赵绪永
二、掘一工区:
1、3206皮带巷锚索顶具及油泵利用铁链和尼龙绳混合固定,不符合标准。
(已整改)
复查人:刘宗宝、赵乾
2、3206材料道、皮带巷两巷后路崩坏或脱落的锚杆(索)防崩铁丝重新完善。
(已整改)
复查人:刘宗宝、赵乾
3、3206材料道溜子头固定不符合要求。
(已完成整改)
复查人:刘宗宝、赵乾
三、掘二工区:
1、泄水巷全断面三灰,裂隙发育区存在滴淋水现象需加强观测。
复查人:刘宗宝、赵乾
四、通防工区:
1、3100材料道超前内固定控制凝胶泵开关禁止用尼龙绳与单体连接。
(已整改)
复查人:王维斌赵绪永
2、3100材料道超前内固定4桶罗克休用的尼龙绳未与钢筋网的十字花连接。
(已整改)
复查人:王维斌赵绪永
五、运搬工区:
1、12105材联门口向外水沟清理未及时盖水沟盖板。
(已整改) 复查人:朱晓民、王麒骁
2、122集中轨道巷扒裝处水沟内有矸石淤泥应处理.(已整改)复查人:朱晓民、王麒骁
生产技术科
2013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