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用残损的手掌(第1课时)教案
《我用残损的手掌》第一课时课题我用残损的手掌课时安排共(2)课时课程标准标注课程标准页码学习目标1.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2. 了解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应用,理解象征意义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知诗意,进而理解诗歌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了解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应用,理解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品味法教学准备课件课前作业搜集诗人和诗歌创作背景的资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课堂合作交流二次备课(修改人:)环节一一、导入课文:假设我们生活在战争年代,你不幸被敌人抓捕了,你在监狱中会想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呢?(学生自由作答)总结后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就是诗人在被捕后创作的,谁来介绍一下诗人和诗歌创作的情况?(相互交流收集的资料,并补充、记录)课中作业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环节二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记录停顿和重音。
2、问:诗歌在写什么?你觉得诗歌寄托着诗人什么思想感情?(学生讨论自由回答)3、教师总结后全班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教师点评然后再次朗读(齐读或个别学生范读)。
4、问:把诗歌分为两节该怎么划分?说出理由。
(小组讨论完成)学生各抒己见,明确:根据诗人感情变化来划分,从开始到“手掌沾满了阴暗”为第一部分,描写沦陷区的情况,表现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
课中作业有感情诵读并明确诗意环节三三、赏析第一部分,体味诗人情感:1、齐读第一部分,思考:“残损的手掌”表明了什么?[实写,表明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这广大的土地”仅仅指土地吗?[象征手法,象征祖国]2、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着广大的土地,他摸索到了什么?[荇藻和水、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夹泥沙、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南海]。
3、总结:诗人由北向南,手掌抚过祖国大地,这些象征性事物让诗人感觉到了什么呢?[荇藻和水的微凉,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江南的水田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的憔悴,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4、这样的情景作者在诗中进行了总的描述,是哪些句子?[“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5、朗读讨论:这些描述表明了沦陷区怎样的情景?寄托着诗人怎样的感情?[讨论回答]6、总结:侵略者的烧杀抢掠,使大地上处处废墟,人民流离失所。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掌握诗人通过残损的手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象。
2.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分析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诗人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情厚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把握诗人的内心世界。
•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其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诗歌朗诵音频、相关图片等辅助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关于残损手掌的图片或讲述相关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提问:“如果你有一双残损的手掌,你会用它来做什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为学习诗歌做铺垫。
二、介绍作者及背景1.简要介绍戴望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让学生自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2.提问:“诗歌中提到了哪些地方?诗人通过这些地方表达了什么情感?”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四、深入品读,理解意象1.分段讲解诗歌,重点分析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所触摸到的土地、事物及其所蕴含的情感和意象。
2.讨论:“诗人为什么用残损的手掌来探索这些事物?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五、品味语言,感受魅力1.挑选诗歌中的典型词句,进行深入的品味和解析。
2.让学生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准和生动,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
六、朗诵指导,体会情感1.播放诗歌朗诵音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指导学生进行朗诵练习,注意语调、停顿和重音的处理,以更好地传达诗歌的情感。
七、拓展延伸,激发情感1.提问:“如果你有一双残损的手掌,你会用它来为祖国做些什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思考和表达。
2.分享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九年级语文下册 2《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5 新人教版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目标】1、品析诗歌感情色彩鲜明的语言2、感悟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起伏3、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4、练习听记朗读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品味语言、感悟诗情。
2、练习听记和朗读的方法。
【教学方法】听记、朗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预习】一、朗诵一首诗歌,作为献给祖国母亲的生日礼物;二、自主预习:作者介绍: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
原名戴梦鸥。
笔名艾昂甫、江思等。
浙江余杭县人,祖籍南京。
现代诗人。
1905年11月生于浙江杭州。
出身于职员家庭。
在杭州宗文中学求学时即喜爱文学,与杜衡、施蛰存一起切磋诗歌艺术、办文艺刊物等。
1923年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并于翌年就读于该校法科。
此时戴望舒在文学爱好上接近法国象征派诗歌,如魏尔伦等人的作品,这对于以后他的诗歌创作起了重大影响。
1926年春,开始在与施蛰存合编的《璎璐》旬刊上发表诗歌。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因参与革命宣传工作被上海法租界当局拘捕。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避离上海,至江苏松江。
后到北京,结识冯雪峰、李霁野等人,并在《莽原》上发表诗作。
1928年回上海,此后全力从事文学创作和编译工作,开创了他诗歌创作的重要里程。
诗集《我的记忆》(包括《旧锦囊》《雨巷》《我的记忆》三辑)于1929年出版。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兴起时,曾翻译、介绍苏联的作品和论著。
其中《唯物史观的文学论》一书,为鲁迅、冯雪峰合编的《科学的艺术论丛书》之一。
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时,即为成员。
但后来对某些文艺问题的看法与左翼作家有分歧。
1932年《现代》月刊创刊,他在上面发表许多著、译作。
同年11月,赴法国,曾在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肄业、旁听,并继续从事著、译活动。
此时编定诗集《望舒草》(收《我的记忆》集内部分诗作及此后所发表的新作,并附《诗论零札》一文),于1933年8月出版。
《我用残损的手掌》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共3篇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共3篇《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理解全文主旨b) 掌握全文的语言表达及修辞手法c) 运用主旨来分析并解析该文本2. 能力目标a) 发扬孝亲、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b)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判断和分析问题、总结思考的能力3. 情感目标a) 激发学生对孝亲、助人为乐的兴趣b)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关爱他人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该篇文章,提高学生对孝亲、助人为乐的认识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扬孝亲、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三、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通过发扬孝亲、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了解到这些传统美德的重要性2. 课堂教学a) 展示让人感动的图片,让学生叙述其感受b) 分析《我用残损的手掌》的主旨,让学生理解全文主旨c) 阅读全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和总结每段的主要内容d) 理解文章每个段落的中心意思及语言表达以及修辞手法e) 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重点难点疑难问题,就各自的解读进行交流,扩展深化学生理解f) 基于全文内容,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就孝亲、助人为乐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同时也呼吁学生发扬这些传统美德3. 课后拓展a) 让学生完成练习,调研、总结与孝亲、助人为乐有关的历史名人及事迹b) 进行自我检测,检查学生对该篇文章的理解和张会能力c) 让学生写一篇名人传记作业,重点介绍其对孝亲、助人为乐的表现和作为四、教学评估1. 能达到 55 分:能正确理解文章主旨,发扬孝亲、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2. 能达到 70 分:已掌握文章要点,能够理解文章意思并能加以应用3. 能达到 80 分以上:基本掌握全文的语言表达及修辞手法,能够口头及书面表达五、教学要求充分发扬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积极练习、勤于思考和创新的良好习惯。
同时,注意课堂互动,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打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本文针对初中生的语文阅读教学,以一篇名叫《打手掌》的文章为例,教学内容包括阅读、理解和分析文章、讨论孝亲和助人为乐的重要性等。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内容预览:2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感情背诵本诗。
能力目标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德育目标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月3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1.学生默读全诗。
掌握下列字词。
投影锦幛(zhàng) 荇藻(x&igr ave;ng zǎo) 蓬蒿(Péng hāo)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lóu yī):“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教师感情诵读,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
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我/用残损的手掌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这一角/已变成灰烬,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阴暗,那一角/只是血和泥;只有那辽无、远的一角/依然完整,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子手中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于手掌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生的禾草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3.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初三语文《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优秀5篇)
初三语文《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优秀5篇)研读篇一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一找这首诗描写了哪些具体形象?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归纳点拨:形象:“残损的手掌”“广大的土地”“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等。
感情: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形象化思绪,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未曾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
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2、作者感情的变化,具体体现在诗中一些起修饰作用的词语上,这些词语有些是消极、冷色调的,有些是积极、暖色调的,请同学们找出这些词语,并说说诗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点拨归纳:积极暖色调词;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消极冷色调词: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表达效果:通过对比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憎。
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四人一组合作,找到诗中有哪些具体形象,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在师的点拨下,理解诗中具体形象中蕴含的感情。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学生仔细读诗,边读边画出起修饰作用的词语,并区别哪些是冷色调,哪些是暖色调,进而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在师的点拨下,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理解、欣赏这首诗。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篇二知识目标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3.感情背诵本诗。
能力目标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德育目标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 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新人教版(精品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理清诗歌思路,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
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品味语言。
3.深入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研读诗歌,品味语言。
2.感同身受地体会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屈辱我们可以宽容,但绝不可忘却。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一个高贵而倔强的灵魂,去听听这个柔弱的中国文人,虽身陷囹圄却又曾怎样激情满怀地歌唱——(板书标题、作者)二、吟诵1、在音乐声中范读。
请先允许老师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这首诗,同学们要设身处地地倾听诗人内心深处的声音。
2、学生自由吟诵两遍。
你们认为老师读得好的地方就试着学一学,不好的地方就改一改,然后激情朗读两遍;读后请你们告诉我你们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或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教师的教学行为及语言设计。
(1)“那辽远的一角”“那上面”和三个“那里”指什么地方?明确:指的是没有被侵略军蹂躏的解放区。
(2)手掌为什么是“残损”的?穿插背景: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1942年。
1938年,诗人戴望舒从沦陷区的上海来到香港,主编一家报纸的副刊,编发了不少动员抗战的诗歌。
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后,立即逮捕了几乎全部的在港知名华人,包括戴望舒在内。
戴望舒活跃的抗战姿态,很显然引起了日军的注意。
日本宪兵动用酷刑审讯戴望舒,试图从他口中获取文艺界抗日人士名单等资料,但他始终没有屈服。
戴望舒在狱中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所受的酷刑和折磨,是非常惨烈的,这使他出狱后仍无法摆脱这场噩梦,两年之后,他在写《等待(二)》一诗时,还记忆犹新地写下了这样叫人刻骨铭心的句子:在这阴湿,窒息的窄笼:做白虱的巢穴,做泔脚缸,让脚气慢慢延伸到小腹上,做柔道的呆对手,剑术的靶子,从口鼻一起喝水,然后给踩肚子,膝头压在尖钉上,砖头垫在脚踵上,听鞭子在皮骨上舞,做飞机在梁上荡……——《等待(二)》有人说朗读这首诗,你叹不出声,只有深沉的悲和热,在腹腔里沸腾。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2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通过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的主题。
4、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在艺术形象中蕴含情感的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
“我用残损的手掌”,这个题目有意思,作者的手掌都“残损”了,是不是说作者是残疾人?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先了解作者。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抗日战争的炮火曾震动过许多中国人的心灵,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诗人戴望舒也走出了惆怅的丛林和寂寥的雨巷,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
二、朗读。
1、朗读指导。
语调:前半部分深沉,后半部分激昂。
感情:前半部分消极,冷色调;后半部分积极,暖色调。
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三、研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一找这首诗描写了哪些具体形象?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形象:“残损的手掌”“广大的土地”“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等。
感情: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形象化思绪,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未曾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
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2、作者感情的变化,具体体现在诗中一些起修饰作用的词语上,这些词语有些是消极、冷色调的,有些是积极、暖色调的,请同学们找出这些词语,并说说诗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积极暖色调词;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消极冷色调词: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表达效果:通过对比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憎。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课《我课用残损的手掌》优质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课《我课用残损的手掌》优质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以残损的手掌》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课的一篇课文,是我国著名诗人艾青创作的一首抒情诗。
这首诗通过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摸祖国的大地,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深情厚谊。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对学生有很好的熏陶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对抒情诗有一定的理解。
但他们对艾青的诗歌作品可能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来深入理解课文。
同时,学生可能对一些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还不够理解,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和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深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诗歌的主要意象和修辞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2.突破策略: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讨论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感受诗人的情感;通过情感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相关背景资料、PPT等。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音乐美。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的大意和主要意象。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让学生进行示例分析,巩固所学内容。
九年级下册语文《我用这残损的手掌》优质教案五篇
九年级下册语文《我用这残损的手掌》优质教案五篇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的形象化思绪,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天气没有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九年级下册语文《我用这残损的手掌》优质教案五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九年级下册语文《我用这残损的手掌》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有感情的诵读全诗,感知诗歌内容,初步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1.资料补充法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内容,体会诵读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盼望,培养学生坚强的性格,增强学生对现在生活的珍惜和对祖国未来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感知诗歌内容,初步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内容,体会诵读之美。
初步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突破方法:通过补充资料拉近学生与诗人的距离,进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通过多种层次的朗读把握诗歌内容,通过联想和想象再造诗歌意象,进而理解诗歌思想感情。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导航:情境创设法、资料补充法、朗读法、合作交流法等。
学法导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法、朗读法、欣赏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及代表作品。
2.教师筛选有关作者及诗歌创作背景的资料及相关录音、视频等。
3.对课堂充分预设,积极寻找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4.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查找戴望舒、现代诗的相关资料。
2.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3.课前熟读诗歌,课堂上赏析、朗读。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20XX年的5月1日,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
这一天不仅是劳动节,还是上海世博会胜利开幕的日子(屏显图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我用残损的手掌》优秀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我用残损的手掌》优秀教学设计、课后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本课所教学生为九年级学生,主题为“人与自然”。
学生已经对文学作品的基础知识和阅读技巧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
之前已经学过中国古诗词和现代作品的鉴赏,以及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等。
2. 教学目标1.了解并熟悉作家──杨绛。
2.理解并掌握「我用残损的手掌」这篇课文的基础知识、主题及个别段落的理解。
3.发掘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及寓意,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思考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3. 教学内容本课重点是《我用残损的手掌》(杨绛)。
4. 教学过程(一)导入:学生通过欣赏图片课件(可以用屏幕共享功能,但是要保证图片清晰),了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引导学生产生对大自然的爱和欣赏。
(二)展示杨绛的生命历程和历史背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接受和体会《我用残损的手掌》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了解作者杨绛的成长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
(三)阅读文章并发问——本步骤可以分为多次,每次培养不同的阅读技巧,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四)剖析难句并掌握词语——通过学习和剖析《我用残损的手掌》中的难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五)表达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设计合适的表达活动,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5. 教学手段课件、图书、黑板、PPT、投影仪等。
二、课后反思课后我认为,本课设计得还算顺畅,学生在收到期末考试的成绩单之后,对这门课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作为老师,我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够充分,导致很多设计没有完全去落实。
例如,我设计的写作练习,没有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进行一遍发言,进度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一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他们往往只看到表面,而没有看到更深层的文本表达。
因此,我需要进一步完善我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九年级语文《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设计精选3篇
九年级语文《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设计精选3篇篇一:朗读篇一
1、听配乐录音(或者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语调、节奏及情感。
2、朗读指导。
语调:前半部分深沉,后半部分激昂。
感情:前半部分消极,冷色调;后半部分积极,暖色调。
3、分四组朗读。
让学生点评。
4、指名读诗。
师生共同点评。
5、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学生听读,并注意朗读的语调、节奏及情感。
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怎样去朗读。
每排学生为一组分别读诗,余生给予评价。
分别找两生读诗,师生共同点评。
生自由朗读,体会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感情。
篇二:迁移篇二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
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
(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学生借鉴这首诗通过描写具体事物来抒写思想感情的写法,写片段作文。
篇三:教法篇三
诵读法、欣赏法、研讨点拨法。
《我用残损的手掌》(人教版九年级下教案设计)共3篇
《我用残损的手掌》(人教版九年级下教案设计)共3篇《我用残损的手掌》(人教版九年级下教案设计)1《我用残损的手掌》(人教版九年级下教案设计)导引课:一、导入题目:重温光阴,感受生命1、以展示一组百年老照片为导入,引起学生对光阴的思考。
2、请学生照片中人物的状态、年龄、穿着、环境等方面进行描述,并结合自身感受谈谈对百年前的生活的理解。
3、老师通过提问指导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审视身体在不同时期、文化和地域的差异,引发学生自我认知。
二、自主学习题目:《我用残损的手掌》1、学生在分享阅读中了解新词汇,并自主学习阅读短文,梳理文章结构。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设问,从不同角度挖掘短文中的意义,并结合自身经验,理解文章所表述的思想和情感。
3、学生单独、分组完成异构性阅读任务;边阅读,边把认为重要、难懂、值得商讨的内容记录下来,等读完之后,集中同学们的困惑与问题,以问题为中心进行讨论,解决疑难。
三、合作探究题目:手掌的奇妙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发现手掌的奇妙;记录神奇的手和触控的感受;集思广益,分享小组的体验和思考。
2、老师负责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性活动,如制作折纸、雕刻、拼图等,体验手指的微妙机制,感悟手的神奇,转变对身体的认知。
四、评价1、引导学生使用评价工具,展开自评、互评和分析评价;了解自己的能力水平,发现问题所在;检查学习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肯定优点,提出改进意见;给予鼓励,帮助学生形成有益的自学和合作习惯。
学习反思:《我用残损的手掌》讲述了一位女性残疾人的故事,她的手残缺,但她一直坚持用自己的手去探索神秘的世界。
阅读这篇文章,让我体会到人类的身体是多么的神奇和所不为人知的灵性。
这位女性的意志十分坚定,她不为残疾所限,而是以更加努力的态度去探索未知的领域,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通过本次阅读我也发现了手掌的奇妙,它不仅仅是我们日常工作的工具,更是我们感受世界、表达情感的重要媒介。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我用残损的手掌》这篇课文位于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题材上看都是现代诗,内容上看,多属表达对祖国的爱。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祖国的抒怀之作。
“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是诗人坚贞不屈意志的写照。
诗歌一方面从实处着笔。
描写沦陷区阴暗。
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另一方面抒写解放区的明丽。
侧重于写意,对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深情赞美。
在感情的哀怨与欢快上完美统一,抒情风格变幻多姿。
诗歌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
教读本文,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其音乐美。
课文在想象中展开诗的内容,其思想感情的表达,主要通过形象的构成来实现。
要引领学生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对诗歌中所包含的意象能有自己的理解,但由于思源的学生属农村学生,基础较差,缺乏系统的表达能力及其他同年级学生本该拥有的理解能力,再加上,由于年代相隔,学生并不能很深地感受到诗人对于侵略者切肤地痛和对解放区深切的爱,故而,对诗歌内容及诗歌写法不宜做太多的分析,而应该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从朗读中去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方法:教读中,宜采用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把握意象的含义和全诗的感情线索,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1、理清这首诗的思路,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把握,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
2、能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品味语言。
3、能深入体会诗人内心对沦陷区的凄楚忧愤及对解放区热切期望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朗诵,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深入体会诗人内心对沦陷区的凄楚忧愤及对解放区热切期望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南京大屠杀纪念片,将学生带入情境二、听读,品意象1、教师配乐深情范读,配明确: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轻抚”5、作者分别用残损的手掌“摸索”了哪些地方,又“轻抚”了哪些地方?作者分别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些地方?这些词语分别有什么特点?明确:这一角那一角我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南海灰烬血和泥微凉冷到彻骨寂寞憔悴阴暗消极的冷色调温暖明朗坚固蓬勃生春爱希望太阳春积极的暖色调6、这两组词语描写的分别是什么地方?两组画面分别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沦陷区和解放区凄楚忧愤和热切盼望7、男生女生分别带着不同情感朗诵(朗读后正音)三、品词,知情感将诗按情感变化分为前后两节分别赏析,进行朗读指导1、指导前半部分诗人将我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南海一幅幅画面依次展现在我们眼前,这里用了画面连缀的手法,我们先看看作者是如何写我的家乡的。
人教版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2.我用残损的手掌 教案
2我用残损的手掌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难点) 3.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
(重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2014年12月11日,为了悼念逝者,铭记历史,“血色的年轮——12·1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诗歌朗诵会”在上海虹桥社区文化中心举办,朗诵会上现场朗诵了诸多爱国诗歌,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就是其中的一篇。
或许大家会问,这首诗为什么会入选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该诗。
二、预习展示1.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1942年。
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后,立即逮捕了几乎全部的在港知名华人,包括戴望舒在内。
日本宪兵动用酷刑审讯戴望舒,试图从他口中获取文艺界抗日人士名单等资料,但他始终没有屈服,在酷刑下致残。
但诗人自己的抗日精神依然不减,他更加痛恨日本的侵略,对祖国和人民更加同情爱怜。
诗人饱蘸感慨,在狱中写下了这首如泣如诉的诗歌。
2.初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把握节奏与情感基调。
(1)默读全诗,掌握下列字词。
锦幛.(zhàng)荇藻..(xìng zǎo)蓬蒿..(péng hāo)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lóu yǐ):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再读课文,用“/”划分诗歌的停顿。
明确: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3、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4、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2、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
二、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1925年加入青年团,做宣传工作。
1931年加入中国左联。
1942年,因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
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
《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
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
其代表诗作还有《雨巷》、《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一诗脍炙人口,诗人也因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桂冠。
他是新诗的探索者之一,是象征派现代诗人。
早期诗歌多抒写个人的哀愁,意象朦胧、含蓄。
抗日战争后,诗风大变,意象鲜明、感情强烈,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三、背景介绍
1942年,日军侵华的炮火弥漫在中华大地,大片国土沦陷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期,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
中华民族危在旦夕……
四、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全诗,掌握下列字词。
锦幛(zhàng)荇(xìng)藻蓬蒿(hāo)蝼(lóu)蚁
憔悴(qiáo)灰烬(jìn)
锦幛——精美的幛子。
比喻美丽或美好。
荇藻——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
蓬蒿——飞蓬和蒿子,借指野草。
蝼蚁——蝼蛄和蚂蚁。
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
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苏生——苏醒。
彻骨——透到骨头里,喻程度深。
2、教师范读读,学生注意听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3、思考:
(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诗歌以这两行开头,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从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
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受,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师生合读,读出诗的层次。
4、配乐朗读,读出诗的感情色彩。
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
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祖国的抒怀之作
我用残损的手掌忧郁阴暗——凄楚忧愤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对比祖国光明未来
(统摄全诗)温暖明朗——热切期盼
描写沦陷区的一节,读得凄楚忧愤;描写解放区的一节,读得明朗温馨。
五、赏析·探究
1、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到了什么?
一部分是已经遭受敌人蹂躏、变成灰烬、充满血和泥的土地;一部分是温暖明朗、蓬勃生春、依然完整的辽远的一角。
2、这两种对比鲜明的感情是通过哪些词语来表达的?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由此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消极的、冷色调的)
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积极的、暖色调的)
通过对比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