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第21课新文化运动一、运动兴起1、历史背景:①社会:帝国主义者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寻找新的救亡道路。
②经济政治: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要求。
③思想文化:一方面袁世凯尊孔复古;一方面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2、兴起:①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②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
③运动中心:北京大学④主要阵地:《新青年》。
⑤核心思想:民主、科学二、主要内容: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核心内容)①民主(“德先生”):指民主制度、民主思想。
②科学(“赛先生”):指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打倒孔家店”)①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
②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③原因: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精神工具;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尊孔复古。
④评价:积极方面是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对传统文化存在全盘否定的偏激性。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①原因:新文学是民主科学的载体,有利于普及到大众中去。
②标志:在《新青年》上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③内容: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立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④代表: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攻击最为激烈,代表作《狂人日记》、《我之节烈观》;三、历史影响1、性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文化革新运动;2、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3、推动了思想觉醒、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五四运动的发生。
第21课_新文化运动
喊 呐喊声和着冰的破碎声 尖椎一样
影响了一代人……
》 刺入每一个人的神经 人们从睡梦中悸醒
也影响了一个时代……
奋力的挣扎
有人说 这呐喊是一把利刃 割破了长河的血脉 让世人看到了新鲜血液的流淌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蔡元培
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 就入研究室
——陈独秀 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 的自由
二、集结号起群英聚
——兴起
◆标志:1915年 《青年杂志》
原名《宽容》现名《北大钟声》
胡适
鲁
迅
李
陈 独
大 钊
秀
辜鸿铭
蔡元培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三、除旧布新铸国魂
——解读内容
镜头一:辛亥革命后的两幅图片
1913年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1915年袁世凯在天坛祭天
镜头二:鲁迅《药》
这样的人血 馒头,什么痨 病都包好!
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离”,“人头畜鸣” 。
沉重打击专制主义和守旧势力
现象二:“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我没有爱他,又怎么能嫁他?这
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
教呢?
——1919年的《新诗年选》摘录:《自觉的女子》
动摇传统礼教的正统地位
有的同学把《新青年》从
第一期读到最后一期,这使我
级文风一变,再也不写堆砌词
藻、空疏无物之古文了”。 --
-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化学实验室内。
北京女子高师学生程俊英
平等、科学
通俗、白话
四、文化惊雷撼正统
——解读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五四运动
现象一: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说”、“洪水猛兽”,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从传承中华古文明角度看文言文不应该被抛弃 自汉语言诞生以来,它就伴随中华民族(汉族为主)的 繁茂衍生而不断发展昌盛。它承载着厚重、古老的中华古 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创 业的艰辛。可以说,是中华古文明孕育了汉语言、汉字、 文言文,而汉语言、汉字、文言文又忠实地记录、亲密地 伴随、强有力地促进了中华古文明。只看到文言文的缺陷 性 忽视文言文在中华古文明发展史 中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那只能是 一种割断历史传承关系的不负责 行为。白话文占据汉语言统治地 位还不到100年,它肩负着承载 中华现代文明的重任,若又要它 承载中华古文明,那是勉为其难 的。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
对策三:打倒“孔家店”-吴虞 “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斜 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 字.我仔细看了半夜, …满本都写着 ‘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对策四: 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推倒…贵族文学,建设 …国民文学。
民国初年,北京《中 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 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 张家 ,还未嫁过门,未婚 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 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 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 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 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时的心情
遗
憾
难
过
同
情
不
解
贞洁牌坊
封建迷信、愚昧、专制
温故知新
近代以来,为挽救民族危亡,推动中国走向 近代化,先进的中国人做过哪些努力……
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 器物
第21课新文化运动
(二)兴起概况 2、代表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二)兴起概况 2、代表人物
刘半农
鲁迅
钱玄同
(二)兴起概况
3、前期指导思想—— 民权、平等、进化论
材料一: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 能忍受。世界称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 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 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 求男权之解放也。
甲、乙两同学的看法均有一定的道理,但 也都是片面的。全面评价这一口号才是正 确的。 肯定:这一口号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 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厘 清与扬弃。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 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否定:这一口号在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上 存在着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正确态度: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胡适
近代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 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1、1917年《文学改良刍议》 首倡文学改革
1915年5月9日,日 本以支持袁世凯称 帝为条件,与袁世 凯政府签订“二十 一条”,实际上把 中国变为日本的独 占的殖民地。
民族危机加深
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
1914年12月,袁世凯率领百官, 在孔庙演出一场“祭孔”丑剧。
1916年袁世凯称帝标准像
进民
一 战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3、指导思想: 4、口号: 5、活动基地: 6、代表人物:
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宣传民主与 科学思想。 民主(德先生)与科学(赛先生) 北京大学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刘半农、 钱玄同等
《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影响最大的刊物,在中 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陈独秀
李大钊
这个口号不适用于今天。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 优良传统,抛弃了优秀的文化传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演变
代表 人物 思想 主张 实践 活动 结果及 影响 阶级 属性 学习 层面
派别
抵抗派 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激进派
派别
代表 人物
思想主张
主要活动 结果及影响
阶级 属性
学习 层面
抵抗 派 洋务 派 维新 派
林则徐 魏源 曾国藩 李鸿章 张之洞 康有为 梁启超
师夷长技以 制夷 中体西用 师夷长技以 自强 兴民权 君主立宪
5、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推崇孔子;陈独秀等 则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孔教,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 ) B A、全盘否定儒家思想 B、冲破封建阻力,倡导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 C、把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D、扩大自身的影响
6、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A、中国资产阶级文化开始兴起 B、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C、中国传统文化的改良运动 D、资产阶级传播西方文化的运动.
共同之处:挽救民族危亡。 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在社会上起了思 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人们的觉醒(或答救亡与启蒙相辅相 成)
哲人已逝
精神永存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中国传统文难化点的分精解华与糟粕
思考:“打倒孔家店”是要打倒孔子吗?
精华
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打倒孔子
• 崇劳尚的刚精健 神自“反强打、对倒刻儒孔苦家家勤伦店理”道的德糟实为粕际核上心是的反旧对道什德么?
• 提倡“富你贵认不为能淫什,么贫是旧道德• ,维什护么专是制新的纲道常德礼? 教
• 贱”提不倡旧 新能“道道移民德德,本你是是威”觉::武与以男得不“女三能德这平纲屈治个五等口,常号个为会••核性产压灭摧”解心生人残抑放的什欲 妇人儒等” 女性么家的的样““伦的三存理影从天道响四理德?德、
1918年 1919年 1921年
开始宣传马克思 主义思想
文化平民化
1、原因:
新文化运动的不断深入 平民教育的蓬勃兴起
2、表现:
平民教育的发展 白话文不断得到推广
3、影响: 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进一步的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P91)
①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空前 的思想解放,成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 新运动; ②在政治上和思想上打击了专制主义; ③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④促进了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觉醒; 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⑥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签订“二十一条”的中日代表
袁世凯签字的“二十一条”
政治:(国外)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一、运动背景
1914年12月,袁世凯率领百官, 在孔庙演出一场“祭孔”丑剧。
1916年袁世凯称帝标准像
政治:(国内)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
一、运动背景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年均投 年均办
资
厂
1895- 687万 1911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讲解
第21课新文化运动【课标要求】1、概述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2、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重点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及全面评价;【知识梳理】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①政治:(内独裁,外侵略)民国初年,袁世凯称帝;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
②经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根本原因③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④思想:(正——西方启蒙思想、民主共和反——尊孔复古)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逆流——直接原因激进民主主义者认识到既要政治革命,更要革命。
2、兴起概况①兴起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后改为《》)②旗帜(指导思想):“”和“”③代表人物:、、、、、。
④活动基地和中心:,其原因: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倡“”、“”的办学方针——实质:传播思想文化。
⑤主要思想阵地:《》二、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前期)1、核心内容——民主与科学核心: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内涵:民主不仅指人民主权、民选政府、等政治民主;也包括、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
科学主要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①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对旧和旧发起猛烈攻击,树起了“”的大旗。
②反对旧道德的原因:儒家伦理道德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和理论依据。
③实质:“打倒孔家店”实质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的全面清算。
④对旧道德抨击最为猛烈的是,他主要利用文学作品深刻地揭露专制制度和纲常礼教的黑暗。
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他还发表《》揭露“忠、孝、节”的危害性。
课堂探究一:你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我们应该怎么看待传统文化?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①首倡—胡适:代表作:《》;主张:提倡白话文,反对;提倡,反对旧文学。
②发展—陈独秀:代表作:《》;主张:从形式到内容上彻底地改革旧文学,使文学革命旗帜更鲜明。
第21课新文化运动
历史意义
开眼看世界,开 成思潮,影响近 代中国思想主流
图2 洋务运动
图3 维新变法
曾国潘 “中体西用” 李鸿章
康有为 政:兴民权,君主立宪 梁启超 经: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制度
迈出了中国近 代化的第一步
形成了近代中 国第一次思想 思文:倡导西学,改革教育 解放潮流
如何全面看待新文化运动期间的“打 倒孔家店”的口号?你认为中国传统文 化有哪些是优秀遗产?哪些是糟粕?我 们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如何全面看待新文化运动期间的“打倒孔家店”的 口号?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是优秀遗产?哪 些是糟粕?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精 华
批判继承
开拓创新
糟 粕
• 维护专制的纲常礼教 新文化运动对待儒家文化的态度:“打倒 • 崇尚刚健自强、刻苦勤劳的 孔家店”,完全否定儒家文化 精神 • 压抑人性“存天理、灭 • 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原因: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旧道德是民主 人欲” 能移,威武不能屈” 和科学的敌人 • 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 • 摧残妇女的“三从四德” • 优秀的文学、艺术、科技成 • 扼杀创造力的“八股取 果
激进派在新文化运动前期向西方学习平等、思想 民主思想并对封建文化进行猛烈批判。 文化
拓展提升:中外社会思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社会思潮
洋务思潮 维新思潮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主要原因
“中体西用” “移花接木”,利用儒 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政 治学说
“打倒孔家店”,完全 否定儒家文化
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两 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儒家思想根深蒂固,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第21课新文化运动
第21课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的概括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2、代表:陈独秀、鲁迅、胡适等3、旗帜:民主和科学4、主要阵地:《新青年》5、活动基地: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始建于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称京师大学堂。
但旧时的北大实质上是一处官僚养成所,由于学生多为京官子弟,毕业后也是当官,因此教员称学生为“老爷”;学生称教员为“大人”。
教员们不从事研究,只为养家糊口;学生们更无心学习。
教员:“老爷们请起立!众生:(懒懒散散地做动作)教员:“老爷们好!”众生:(齐声)“大人好!”教员:“老爷们辛苦了!”众生:(齐声)“升官发财!”(两个学生表演)问:北大之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基地,谁起来重要作用?蔡元培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出什么样的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展现油画:北大既有西装革履、思想激进的新式学者,也有穿长马褂、流长辫子的前清遗老。
这些人在北大同台讲学,从而使北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各派并存、百家争鸣的局面。
为新思想学者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宽容的环境。
请思考:“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实质是什么?以新文化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二、新文化运动背景根据图片材料进行分析总结:政治:帝国主义进一步侵略中国,袁世凯复辟帝制破坏共和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得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过渡】尊孔复古实际上是在恢复旧的礼教、道德,这实际上就是复辟帝制的前兆。
面对这股反动逆流,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的和封建势力同流合污;有的偃旗息鼓;许多人则感到彷徨苦闷,找不到出路。
经济发展的需要与黑暗政治现实之间的矛盾,促使人们反思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认识到没有思想的革命,政治革命不可能成功。
所以为了反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击退尊孔逆流,提高人民的民主主义觉悟,唤起人们的觉醒,一批激进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了新的求索和斗争。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1课 新文化运动学习课题 新文化运动课型新授设计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学习目标识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理解背景和发展历程及影响;认识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而进行的新探索,学习其代表人物探求真理的精神和历史责任感。
重 点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主要内容难 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学 习 内 容自主探究【课前延伸】1、西学东渐的社会背景和基本历程。
2、如何评价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3、维新思潮出现的背景、主张、影响及各代表人物的特点。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有利条件有哪些?“打倒孔家店”的实质是?如何评价?预习部分【依据教材和知识梳理,找到以下问题】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是?代表人物有哪些?各有何贡献?2、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内容?影响如何? 附:【知识梳理】希望同学们对照知识梳理认真读书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1、民族危机严重:2、思想上:袁世凯倒行逆施: 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播:3、经济和阶级基础:4、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二、兴起:1、标志:《新青年》的创办:时间: 地点: 发展:影响: 2、代表人物: 3、指导思想: 4、主要阵地:①主要思想阵地: ②主要活动基地: 三、内容: (一)新文化运动前期:1、提倡民主和科学(核心),反对专制和迷信①“德先生” ②“赛先生”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①旧道德指: ②口号:打倒孔家店 ③鲁迅: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倡导文学革命:①胡适 ②陈独秀 ③鲁迅(二)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四、影响1、进步性:①性质:②沉重打击了专制主义③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④促进了思想启蒙和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⑤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2、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我的困惑】自己不太清楚、表示怀疑,或很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请记录于下:课堂学习【预习成果展示】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北洋军阀政府大搞尊孔复古C、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D、无产阶级队伍壮大2、新文化运动中的“赛先生”主要是指A、人文科学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B、社会科学和马列主义原理C、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与制度D、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3、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A、民主与科学B、反专制反特权的共和思想C、反对迷信蒙昧D、提倡新道德4、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的先声的是A、鲁迅的《狂人日记》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重点、难点探究】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近代不同社会思潮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第21课新文化运动
政 治
经 济
袁世凯妄图 复辟帝制;帝国 主义加紧侵略 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 进一步发展
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要求 实行民主政治
思想文化
民主共和观念 深入人心 尊孔复古逆流
矛盾激化 两不相容
直接原因
• 习题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最主要条件是 ( B ) • A、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力图改变封建统 治 • B、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 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 C、西方启蒙思想和辛亥革命的影响 • D、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概念把握
新文化运动所提出的‚民主‛主要是指: A.东西方文化有机结合 B.国家主权和民主权利 C.人民民主权利和自由 D.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和民主思想
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在这里‚科学‛的含 义包括:①历史典籍 ②自然科学 ③科学的观 念和方法 ④宗教哲理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
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 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 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西洋因为拥护德、赛两 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 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 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 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提倡新道德。
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 德,其核心是三纲五常(三纲 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 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 智、信)
自由、平等、独立……
探究:什么是旧道德,
什么是新道德?
• 旧道德主要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 伦理学说,这是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 • 新道德是指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相适应的 男女平等、个性解放、思想自由等资产阶 级的道德行为规范,它同封建伦理纲常截 然相反,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制作:山东省济北中学 梁邦建
1、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
(1)“德先生” 内容: 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democracy)
民主
(2)“赛先生”内容: 科学思想、科学精神 (science)
科学
和近代核心内容
制作:山东省济北中学 梁邦建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打倒孔家店”
制作:山东省济北中学 梁邦建
一、陈独秀与《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二)兴起概况: 1、兴起标志: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 卷第一号起,改名为《新青年》。
2、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刘半农、钱玄同等
3、指导思想:(前期)
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启蒙思想)和达尔文的进 化论。
①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②局限于知识界,未同工农群众斗争相结合; ③提不出实际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方案,不能给中国 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
制作:山东省济北中学 梁邦建
四、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及评价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
《青年杂志》创刊
民权、平等、进化论
1915年
前期
1919年
制作:山东省济北中学 梁邦建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系统提出了文学改革的主张,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使文学革命的旗帜更加鲜明。 原因:旧文学是旧文化的‚载道工具‛ 内容: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影响:推动了文化的平民化,形成了平民教育思潮;
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重大变化,体现崭 新的时代特色; 有利于宣传民主、科学,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 发展。
制作:山东省济北中学 梁邦建
第21课新文化运动
2.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基本条件是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持统治 C、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民主政治 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3.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
动,其主要目的是: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打破封建束缚
C、学习西方文化
D、进行文化革命
4.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 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指: A、反对尊孔复古
陈独秀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 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 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 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 、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 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 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1)“德、赛两先生”的含义是什么?这“两位 先生”的提出在当时有何深远的意义? (2)“西洋人”闹了“那些事”才“到光明世界 ”? (3)中国“一切黑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B、继续反封建 C、主张民主共和 D、向西方学习
5.蔡元培“兼容并包”教育方针的实质
A、鼓励学术研究,缓和政治派系矛盾; B、听任各种思想的自由发展; C、让具有各种思想的学者前来任教授; D、倡导和传播资产阶级文化。
6.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
派和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 而言,主要“新”在: A、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B、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C、比较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D、坚持西方文化中心论。
鲁迅:
《狂人日记》、
《药》、《孔乙 已》(内容和形 式结合的典范)
旧文学
文学革命开始的标志 胡 《文学改良刍议》
新文学
适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时空定位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BC5C)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14—17C) (16—17C) (17—18C)
奴隶社会
476
14C
封建社会 资萌
16C
工场手工业
(1765) 18C 1866
一革
西 1914 二革 方
古代史
近代史 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17——18C)
百家争鸣
BC春秋BC 战国BC 770 475 221
(2009•全国)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而二十世 纪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夫周秦诸子,则犹之希腊七贤 也。土耳其毁灭罗马图籍,犹之嬴秦氏之焚书也。旧宗 教之束缚,贵族封建之压制,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 呜呼!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 符。于是而周秦学派遂兴,吹秦灰之已死,扬祖国之耿 光。亚洲古学复兴,非其时邪? ——邓实:《古学复兴论》(1905年) 邓实认为“亚洲古学复兴”犹如欧洲文艺复兴。评析这 一观点。(12分) 评分标准: (1)答案应包括四个方面:①对文艺复兴的认识。② 对“亚洲古学复兴”的看法。③分析两者异同。④总体 评价。 (2)评析须有史实、有分析、有论点,言之成理。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知识要点: 三个提倡、三个反对: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 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 学。 概念: 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科学——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易混点: 1.首倡文学革命的是胡适,胡适提倡白话文;陈独秀主 张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化;鲁迅把反封建的内 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集合起来。 2.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内容是传播马克思主义。
材料一 “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 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 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 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 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 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是“情绪主义”的产物,导致了各种 思想混乱。 概括材料一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 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按照这一原则,对材料二的观点 进行评价(4分) 原则: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 评价:该观点忽视了当时的专制统治和复古逆流的社会现 实,以及新文化运动知识精英试图把中国引入民族政治轨 道的追求。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2、概况
兴起标志 主要阵地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新青年》
前期指导 思想
代表人物 运动中心
民主与科学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等
北京大学:蔡元培及办学方针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前 期
提倡
民主与科学
反对
专制与愚昧
新道德 新文学
旧道德 旧文学
后 期
新发展:以宣传十月革命,传播马 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提倡走俄国 十月革命的道路。
破旧与立新——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
字母 全拼 谐音 汉语 含义 价 值
S
Science
赛先生
科学思想、科 学精神、科学 科学 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 科学技术、科 学知识
D
启 迪 民 智
Democracy 德先生 民主 民主政治,
民主思想
为什么要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
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现象一: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说”、“洪
在政治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和守旧势力以沉重的打击。 水猛兽”,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 离”,“人头畜鸣” 。 现象二:“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我没有爱他,又怎么能 嫁他?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 动摇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 —1919年的《新诗年选》 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 被誉为青年的“良师益友”。毛泽东说看的谈的讨论的都是 《新青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你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 这一口号?面对今天的中西文化碰撞,我们 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2、发展——陈独秀
文学革命
主张:从形式到内容上彻底改革旧文学 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 推动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Fra bibliotek3、影响:
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文化思想方面的准备
《诗经》 予遥望兮,蟾宫之上 有绮梦兮,烁烁飞扬。 昨已往兮,忧怀之曝尽 与子见兮,在野之陌青 牵绕兮我怀,河升波涨 美人兮相伴,斯是阙堂
鲁迅与《狂人日记》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狂人日记》: 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我之节烈观》: 揭露“忠、孝、节”的伦理道德的危害性
胡适与白话文
1、首倡——胡适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代表作:《文学改良刍议》 主张: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代表作:《文学革命论》
文学改革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国际: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一、历史背景
1、政治因素 国内:袁世凯复辟帝制,破坏共和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黄金时期”
2、经济阶级因素
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进行思想革命
国际: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3、思想文化因素
国内: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打倒孔家店”
1、含义: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1 课新文化运动经典版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 头指向旧道德?
1)孔教受历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 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 2)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尊孔复古。
传统文化的根本罪状只有一条:“吃人。” ——《狂人日记》 子君:“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 利!” ——《伤逝》 “我们还要发愿: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
•
A “德先生”是指民主,包括民主制度和民主精神。 (民主精神: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等理念。 民主制度:议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等)
• B“赛先生”是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 ①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②具体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知识 • ③反对迷信、反对偶像崇拜 • ④宣传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 • 此段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提倡民主 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陈独秀先生认为“只有这 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 一切的黑暗。”它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已经由技 术、制度层面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层面。
皇 恩 雨 露 深
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
镜头二 :茶壶和茶杯、绣花鞋、贞洁牌坊
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
镜头三: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 华老栓把人血馒头当 药为华小栓治病,但 却治不好病。悲剧在 于,华小栓吃的人血 馒头,竟是革命志士 的鲜血做成的。
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
镜头四:鲁迅的《阿Q正传》中的阿Q精神
设问:你能说出新文化运动中进 行文学革命的原因吗?
• 文学革命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呢?
文学革命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布尔什维主 义的胜利》
四、评价:
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积极: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 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新思潮的传播和 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4、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使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和接 受了马克思主义。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局限: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否定
靠不住的人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 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
孔教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 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 的推崇,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 的精神工具。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复辟 帝制,尊孔复古。
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 这个口号是否适用于今天?
(1) “打倒孔家店”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 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厘清与扬弃。这场扫 荡权威、破除偶像的文化革命,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 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这个口号全面否 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2)这个口号不适用于今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抛 弃了优秀的文化传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会变成无源 之水,无本之木。
西学东渐的历程: 地主阶级 抵抗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 中体西用 维新派— 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 革命派— 民主共和制 激进派—民主、科学 思想文化层面
技术 (器物层面)
制度 (制度层面)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探讨其对中 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英国于1913年在中印 东段边疆制造了一条 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
第21课新文化运动
D
B
3.(09年全国卷Ⅰ文综,18)1917年,李大钊撰文 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 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 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 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 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 4.(09年上海历史)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 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 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刊发该 文的杂志是 A.《新青年》 B.《少年中国》 C.《青年杂志》 D.《每周评论》
A
9.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说:“孔子之说,亘 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离。”其根本目的在于 A.压制民主科学思想 B.恢复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D.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 10.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到:“我翻开历史一 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几个字。„„满本写着两个字‘吃 人’。”从材料中我们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首倡民主与科学 B.揭开文学革命的序幕 C.用白话文抨击封建礼教 D.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 陈独秀
鲁迅
胡适
蔡元培
钱玄同
刘半农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前期)
1、提倡民主与科学(核心内容),反对专 制与迷信。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打倒孔家店)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西方的资产阶级民 主政治。
自然科学和看待 客观事物的科学 观点。
民主
(德先生)
科学
(赛先生)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 自治的国民政治。”—陈独秀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即 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年的觉悟。
三、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思想活跃的学术重镇
轻和资历浅的官吏,讲授的内容包括 蔡元培是应教育总长范源濂的电报回国的。 忠君、忠儒等传统的封建文化和思想。 这位他当年的旧部言辞恳切:“国事渐平, 北大学风混乱 教育宜急。现以首都最高学府尤赖大贤主
宰……”但北大还是老样子,是个“臭虫窝”、 “大染缸”。当时有一种说法,说风月场所 八大胡同的主要“顾客”是“两院一堂”的 “人杰”。“两院”指的是临时政府的上议 院、下议院,而“堂”指的是京师大学堂。 这就是当时政界和文化界精英的基本状态。
背景
政治: 民国初年,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 阀统治黑暗; 经济: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 主政治;
思想: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辛亥革命后,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二、兴起
标志: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后改名为《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
材料三:“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 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 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吾国 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 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 而无所容心。”……“使吾国党派运动进而为国民运 动”。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的棋手
《敬告青年》原文节选---陈独秀著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等一人也,各有自主之权,绝无奴隶他人之权 利,亦绝无以奴自处之义务。奴隶云者,古之昏弱 《新青年》:宣扬民主科学、自由平等、抨击 对于强暴之横夺,而失其自由权利者之称也。自人 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世称近 封建专制和旧纲常伦理,鼓吹文学革命等。 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 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 意义: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唤起了广大 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
代表人物
陈独秀,字仲甫。安徽 怀宁人,新文化运动的 倡导者之一。早年留学 日本,曾加入孙中山领 导的同盟会,参加辛亥 革命,创办《青年杂 志》,后改名为《新青 年》,成为新文化运动 的主要阵地。 李大钊、胡适、鲁迅、 刘半农、钱玄同等接受 西方民权平等思想、达 尔文的进化论,大力宣 传民主科学思想。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材料一:
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15年袁世凯到 天坛行祭天礼 袁世凯称帝的玉玺
材料二: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有72个,平均 每年近24个,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183 家, 平均每年近37个,其中钢铁冶炼厂9家。全国华商机 器采煤量1912年为80万吨,1919年增至330万吨。 ——摘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与新青年 (1915到1919年, 1919年-——大 概于20年代)
韩国大学生掀起“姓名革命” 反对父权不要姓 氏(2010-12-28 15:46:00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 网(北京)
环球网记者宋伟钢报道 韩国是深受儒教文化 影响的国家,男性在韩国社会生活中一直以 来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韩国女权运动发 展迅速,女性地位大幅提升。最近在韩国大 学校园更是掀起了一场“姓名革命”,出现 了很多不用“姓氏”的学生,他们之所以这 么做,就是因为姓氏是父权主义的产物。
上海《中华新报》刊发北京专电:蔡孑民先 生于二十一日抵达北京,大风雪中,来此学 教员多位资深官僚,学生则多是年 界泰斗,如晦雾之时,忽睹一颗明星也。源自蔡元培:改革北大
遵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 提倡学术思想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