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区柯克与西尔维娅·普拉斯的反凝视诗学
从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西尔维娅·普拉斯的《爸爸》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从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西尔维娅•普拉斯的《爸爸》邰玉萍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1932-1963)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女诗人、小说家以及自白派诗人的代表。
她将自身熟悉的事物融入作品,以此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压抑与绝望。
而《爸爸》这首诗就是典型的西尔维娅将自己从小生活在父亲的专制之下、心灵身体倍受折磨的生活经历融入的诗歌,其中还掺杂了对父亲爱恨交织的情感。
而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女儿对父亲这种复杂的情感,以便更好地赏析这首诗歌。
关键词:西尔维娅•普拉斯;女性主义;《爸爸》作者简介:邰玉萍(1992.8-),甘肃武威人,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80-02一、引言西尔维娅•普拉斯是二十世纪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擅长自白式诗歌,是自白派诗人中最年轻、也是最早自杀的女诗人,被人钦佩却也饱受争议。
其作品主题大多围绕自然、死亡、爱情、父权、自我、女性主义等。
对现实生活的绝望无处诉说,诗人只能在诗歌中自白。
在诗歌中她可以完全释放自我、逃避现实,在生与死之间达成一种平衡。
[1]《爸爸》写于西尔维娅自杀的前三个月,在这首诗中,西尔维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父亲的爱与恨,也描写了丈夫的无情残忍。
在诗中,父亲和丈夫已不单单是家庭角色的代表,更是“男性”的代表,父亲好比残暴的纳粹分子,丈夫则是吸血僵尸,分别欺压着自己的女儿和妻子。
西尔维娅通过这首诗来揭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遭遇,来唤醒人们对女性卑微地位的认识,以便增强社会提高女性地位的意识。
二、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爸爸》当时的社会已被男权主义腐蚀,女性地位极其低下并遭受极不公平的待遇,作为一位深受其害的女性,西尔维娅意识到女性不应该就这样接受命运,应该奋起反抗。
身为女性,西尔维娅寻求不到任何途径来释放自己的不满与反抗,她只能将亲身经历融入文学作品来宣泄委屈与愤怒、寻求慰藉并唤醒社会,希望社会能意识到女性的悲惨,给予女性该有的尊严。
西尔维娅·普拉斯创作的现代印象
西尔维娅 ・ 普拉斯创作 的现代 印象
张宏 儿
( 江 纺 织服 装 职 业技 术 学 院 人 文 分 院 , 浙 江 宁 波 35 1 ) 浙 12 1
摘 要:对 自白派诗人 西尔维娅 ・ 普拉斯 的创作 已有很 多论说 。现从 “ ‘ }经验 ’书写 ‘ 爪J 以 爪I 生 非 } 生’的现 代 意识 ” “ 存在主义的生命哲 学” “ 色幽默 的诗意再现”三个层面来论说 西尔维娅 ・ 黑 普拉斯创作 的现代 主义印象。以此为普拉斯创作的 已有研 究成果作些绵薄的补 充。
束了自己的生命 ,为此人们又一度把 “ 自白派” 当作精 神分裂 的代 名词 。 样 片面地评 判 “ 这 自白
派”诗人 ,显然是有 失偏 颇 的。所 幸许 多的评 论 者通 过 深人 解读 诗 人 的作 品 ,尽 力 给普 拉 斯 等
误 ”论 ,其 内核就是 在评价 作 品时 ,不能 依据作 家 的生活 和观点 , 也不 能凭借 这些 推测 出来 的创
“ 文学就是人学” 相悖论 的, 一切艺术与创作者
的个性 分不 开 的 , 甚至 是 以个 性取 胜 的 , 每一位 作家创 作 的背后 肯定有 与 时代 共性 的东西 , 我们 可 以把 之作 为 “ 群体 ”的现象 来研 究 , 是作 家 但 的个性 生 活体验 与其作 品有着 丝丝 缕缕 的联 系 ,
关 键 词 :现 代 意 识 ;存 在 主 义 ;黑 色幽默 中 图分 类 号 :I0 . 162 文 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10 —5 2 2 1 )0 —0 2 0 1 14( 0 0 5 0 6—0 5
西尔 维娅 ・ 普拉斯 ( y iPa , 92 16 ) Sl a l h 1 3— 9 3 v t
凝视中的欲望倒置——《后窗》中的视觉意识形态反思
372016年第24期电影《后窗》海报《后窗》这部影片在还未上映之前,就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可以说这部电影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众多电影中观众印象最深、评分最高的悬疑类电影。
这部电影最大的卖点,在于它将“窥视”这一基本观看设置暴露出来,并使“窥视”作为了这部影片的整体支撑,同时在差异性观看结构中互相模拟,如人眼异化、身体处境等都使主人公与观看者产生了共鸣。
这部电影中设置的“窥视”,反身性构成整个电影视觉特征的隐喻。
因此很多学者都说这部电影是电影的电影,也就是元电影的隐喻,其主要是这部电影中涉及了视觉快感质询主体欲望,也可以说是视觉形态的反思:如同主人公杰夫想要在窥视他人的生活下来掩饰自身内心的恐慌,但却反被他人所窥视;观看者在观影中并不仅仅是观看影片内容,而是在观看影片中得以反思自身的生活,反思窥视这样一种行为是否合法,是否是道德和法律层面上所允许的。
一、《后窗》电影中凝视中的欲望倒置《后窗》这部电影是由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执导的悬疑片。
此片主要讲述了杰弗为消磨时间开始和偷窥自己邻居们的日常生活,并在监视中发现了一起杀妻的案件。
整个影片都充满着悬疑的气氛,将每个人内心深处所潜藏的偷窥欲望深深激发出来,在分析视觉意识形态下能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影片的核心内容。
由于影像与实物间具有投射与倒置的关系,米歇尔将暗箱操作视为柏拉图洞穴后裔。
在《后窗》中,照相机是非常关键的道具。
在这部影片中,杰夫在窥视中发现了托瓦尔德的真面目,他的罪行是凝视的合法化表象,来对自身的目的进行掩盖。
但凝视的目的是为什么呢?是对罪行体现出的欲望。
[1]它【作者简介】章丽萍,女,江西南昌人,南昌理工学院讲师,硕士; 罗春朋,男,江西南昌人,南昌大学科技学院讲师,硕士。
凝视中的欲望倒置——《后窗》中的视觉意识形态反思章丽萍 罗春朋外国电影评论Forein Film Review使观看者与杰夫产生了共鸣,在快感驱动下成为了共同体。
视觉“驱动力”与电影叙事_在拉康、希区柯克和穆尔维作品中读解“凝视理论”
视觉“驱动力”与电影叙事:在拉康、希区柯克和穆尔维作品中读解“凝视理论”视觉“驱动力”与电影叙事: 在拉康、希区柯克和穆尔维作品中读解“凝视理论”导言电影作为一种视觉媒介,以图像和声音的组合形式展现故事和观点。
在电影叙事中,观众与电影之间的视觉互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法国心理学家拉康(Jacques Lacan)提出的“凝视理论”对于解读电影中的视觉互动和主体性意味着重要参照。
本文将以拉康的理论为基础,通过对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和大卫·穆尔维(David Lynch)的电影作品进行读解,探讨视觉在电影叙事中的驱动力。
第一部分:拉康的“凝视理论”拉康的“凝视理论”强调,视觉是一个重要的主观性表达和欲望满足的渠道。
他将视觉解释为镜像阶段(mirror stage)的一部分,认为个体在认知自我并与外界建立联系时,通过视觉反射实现自我认同。
然而,拉康的“凝视理论”并不仅仅是关于自我认同的过程,它还牵扯到欲望、权力和观看的问题。
拉康认为,视觉相对于听觉(声音)而言,具有更大的诱惑力和权力。
他将观看视觉化为观看和被观看的角色之间的权力关系,在视觉互动中,观看者成为主动权的占有者,而被观看者则成为被动的对象。
拉康的观点为我们理解电影中的视觉互动和主体性提供了重要的框架。
第二部分:希区柯克的电影作品中的视觉驱动力希区柯克是黑白电影时代的导演巨匠之一,他的电影作品充满了悬疑和紧张感。
在他的作品中,视觉和观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操纵观众的视觉焦点和角度来传递故事和情感。
以《后窗》为例,该电影讲述了一个摄影记者被困在他的公寓中,通过望远镜观察到了邻居们的生活,并发现了一起疑似谋杀案。
在这部电影中,观看与被观看之间的关系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
观众通过主角的视角,与他一同窥视邻居们的生活,而同时也被观看者如同一位窥探者一般观看。
这种与角色的凝视交互,拉近了观众与电影之间的距离,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投入到故事中。
向死而生·自我救赎——西尔维娅·普拉斯诗作《拉撒路夫人》中的女性意识觉醒
74向死而生•自我救赎——西尔维娅•普拉斯诗作《拉撒路夫人》中的女性意识觉醒黄莹莹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西尔维娅•普拉斯作为美国“自白派”诗歌代表人物,创作了诸多自传式文学作品,其中诗歌《拉撒路夫人》有十足的代表性,以“死亡”和“再生”为主题,象征意蕴浓厚。
借助伊莱恩•肖瓦尔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本文揭示了《拉撒路夫人》中展现出的女性觉醒意识,并得出结论:在当代社会,作为新青年,我们应当响应文学经典号召,不遗余力为推进平权事业做贡献,不贴标签、不抱偏见。
关键词:西尔维娅•普拉斯;《拉撒路夫人》;女性主义;意识觉醒;平权美国“自白派”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一生创作颇丰,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她生前出版的两部作品:诗集《巨人及其他诗歌》和长篇小说《钟形罩》。
尽管在文坛上大放异彩,但现实生活中的普拉斯却屡屡受挫,自童年得知父亲死讯后,她日渐颓靡,此后作品大多也以阴郁和黑暗为基调。
《拉撒路夫人》一诗是普拉斯的“死亡”及“再生”系列作品中十分具有感召力的一部,本文用伊莱恩•肖瓦尔特(Elaine Showalter)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切入该作,探析普拉斯的女性意识觉醒。
一、伊莱恩•肖瓦尔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到后期,不断受到诸如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及其他思潮的影响,大致历经了三个阶段。
首先,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大家开始关注那些被扭曲了的标签化女性形象概念。
该阶段的批判对象如弗洛伊德对女性气质的代表性定义——“阳具嫉妒”(phallus envy),即女性进入性启蒙阶段后,会发觉到自己与男性有所不同,对自己没有的东西产生羡慕之情。
[1]这个阶段代表作如凯特•米利特(Kate Milett)的《性别政治》(Sexual Politic )。
第二阶段是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大家开始回归女性文学传统,系统化地审视各个时期的女性作品,用全新的角度解读经典,聚焦于语言文学本身。
西尔维娅·普拉斯诗句 玻璃杯
西尔维娅·普拉斯是一位20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她以她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洞察力而闻名于世。
威廉斯学院毕业后,她曾在美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家居住,并在那里创作了众多优秀的诗歌作品。
她的诗歌以其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语言的敏锐运用而著称,被誉为现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中,普拉斯的一句诗句“站在玻璃杯的边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深思。
这句诗句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意义,引发人们对生命、自由和命运的思考。
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句诗句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1. 诗句的意象这句诗句中的“玻璃杯”是一个非常有意象美感的形象。
玻璃作为一种易碎而坚硬的材质,脆弱和坚韧并存。
站在玻璃杯的边缘,给人一种不稳定和危险的感觉,同时也能让人感受到坚毅和勇敢。
这种对比和张力使得这个意象富有诗意和张力。
2. 诗句的抽象意义“站在玻璃杯的边缘”不仅仅是一种描述,更是一种抽象的意义的表达。
它暗示了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命运中所处的境遇。
生活就像站在玻璃杯的边缘,脆弱而坚强,危险而挑战。
这句诗句通过玻璃杯的形象,表达了人类在面对命运时的种种矛盾和挣扎。
而站在玻璃杯的边缘,则是诗人对于生命中不确定性和挑战的深刻观察和体悟。
3. 诗句的情感表达普拉斯的诗歌一直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著称。
这句诗句也不例外,它蕴含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思考。
站在玻璃杯的边缘意味着面对生活和命运的挑战,同时也是一种对于自由和冒险的追求。
诗人通过这句诗句,表达了她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热爱,以及对自由和勇气的追求。
普拉斯的诗句“站在玻璃杯的边缘”是一句意蕴深刻、抽象美感强烈的诗句。
从意象、抽象意义和情感表达三个方面来解读这句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和体验。
这句诗句不仅仅是一种对现实的描绘,更是一种对生命和自由的追求和表达。
它透过玻璃杯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类命运和自由的深邃观察和思考。
这样的诗句,不仅仅是诗歌作品中的精华,更是一种对生命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和表达。
西尔维亚·普拉斯诗歌中的镜子意象与母性凝视
西尔维亚·普拉斯诗歌中的镜子意象与母性凝视作者:仝冀豫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35期摘要: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是当代杰出的英语诗人。
本文通过对诗人在《镜子》与《晨歌》两首诗中所使用的“镜子”意象,借用“母性凝視”概念,结合安东尼·吉登斯(Antony Giddens)的自我认同学说,对诗歌中呈现出的不同层面的“他者”进行解读,探究“我”分别作为“母性凝视”下的客体和主体,如何处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并尝试解释“母性凝视”对于个体自我构建的意义。
论文先对母性凝视概念进行界定,而后分析普拉斯如何通过诗歌叙事和镜子意象,来对抗加诸“我”(persona)身上的图像呈现,同时探寻“母性凝视”对于自我构建的作用。
关键词:母性凝视;他者;西尔维亚·普拉斯;镜子意象一、母性凝视与自我认同“母性凝视”(maternal gaze)这一概念,常出现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领域之中。
“母性凝视”关注重点为母亲和婴儿之间眼神凝望的互动。
在婴儿发展早期,“母性凝视”影响婴儿自我认同,为其构建本体安全。
本论文中的分析将拉康镜像阶段中的他者概念及以其女性主义学说中的他者凝视理论,因此“母性凝视”这一术语被借用来指代两个维度他者概念的交叉和连接,这一概念内涵得以扩展。
因此在本文分析中,母性凝视之下的“自我”面对的是两个层面的他者。
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认为,自我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关键转折点在于个体感受并获取本体安全感。
他指出,个体的本体安全感源于婴儿早期经验中培养的“基本信任”。
在婴儿时期,婴儿由于受到“母亲的/爱怜般的注意”[1],而建立其对世界的“基本信任”。
吉登斯指出,在正常环境中,本体安全感是一种保护性的情感疫苗,帮助个体抵御“存在性焦虑”[2],抗拒着未知的威胁和危险。
婴儿时期所感受到的母亲的注意,属于一种返回的凝视行为。
母性凝视,可以说是婴儿建立基础信任最直接的推力。
西尔维亚·普拉斯诗歌中的镜子意象与母性凝视
76西尔维亚•普拉斯诗歌中的镜子意象与母性凝视文/仝冀豫 摘要: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是当代杰出的英语诗人。
本文通过对诗人在《镜子》与《晨歌》两首诗中所使用的“镜子”意象,借用“母性凝视”概念,结合安东尼•吉登斯(Antony Giddens)的自我认同学说,对诗歌中呈现出的不同层面的“他者”进行解读,探究“我”分别作为“母性凝视”下的客体和主体,如何处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并尝试解释“母性凝视”对于个体自我构建的意义。
论文先对母性凝视概念进行界定,而后分析普拉斯如何通过诗歌叙事和镜子意象,来对抗加诸“我”(persona)身上的图像呈现,同时探寻“母性凝视”对于自我构建的作用。
关键词:母性凝视;他者;西尔维亚•普拉斯;镜子意象一、母性凝视与自我认同“母性凝视”(maternal gaze)这一概念,常出现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领域之中。
“母性凝视”关注重点为母亲和婴儿之间眼神凝望的互动。
在婴儿发展早期,“母性凝视”影响婴儿自我认同,为其构建本体安全。
本论文中的分析将拉康镜像阶段中的他者概念及以其女性主义学说中的他者凝视理论,因此“母性凝视”这一术语被借用来指代两个维度他者概念的交叉和连接,这一概念内涵得以扩展。
因此在本文分析中,母性凝视之下的“自我”面对的是两个层面的他者。
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认为,自我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关键转折点在于个体感受并获取本体安全感。
他指出,个体的本体安全感源于婴儿早期经验中培养的“基本信任”。
在婴儿时期,婴儿由于受到 “母亲的/爱怜般的注意”[1],而建立其对世界的“基本信任”。
吉登斯指出,在正常环境中,本体安全感是一种保护性的情感疫苗,帮助个体抵御“存在性焦虑”[2],抗拒着未知的威胁和危险。
婴儿时期所感受到的母亲的注意,属于一种返回的凝视行为。
母性凝视,可以说是婴儿建立基础信任最直接的推力。
对于个体而言,在想象阶段接触到的母性凝视,不断刺激尚无自我意识的个体迈向自我觉醒。
隐喻的诗篇——评西尔维娅·普拉斯《晨歌》
名作评鉴陈德福,男,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现任教于日照市新营中学,主要从事中西美学、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多篇论文发表在《星星》《名作欣赏》《现代语文》等。
隐喻的诗篇——评西尔维娅•普拉斯《晨歌》晨 歌[美]西尔维娅·普拉斯爱使你走动像一只肥胖的金表。
接生婆拍打你的脚掌,你赤裸的哭喊便在万物占有一席之地。
我们的声音呼应着,渲染你的来临。
新的雕像在通风良好的博物馆里,你的赤裸笼罩着我们的安全。
我们石墙般茫然站立诗歌理论我不是你的母亲一如乌云洒下一面镜子映照自己,缓缓地消逝于风的摆布。
整个晚上你蛾般的呼吸扑烁于全然粉红的玫瑰花间。
我醒来听着:远方的潮汐在耳中涌动。
一有哭声,我便从床上踉跄而起,笨重如牛穿着维多利亚式的睡袍,满身花纹。
你猫般纯净的小嘴张开。
窗格子泛白且吞噬其单调的星辰。
现在你试唱满手的音符;清晰的母音升起一如气球。
(张芬龄 译)美国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的《晨歌》开篇便以“陌生化”的笔触将爱托出,以一个新奇的比喻把读者引入爱的秘境。
“金表”隐喻孩子的降生自有辉煌神圣的一面,但诗歌也并不一味追寻“神性”。
“肥胖”显示为爱的滞重在诗人的无意识中流淌,它以世俗化将神性带入人世间,诗歌似乎在神性和世俗之间形成一种张力,语言的惯性持续发酵。
接下来,接生婆的拍打、孩童名作评鉴赤裸的哭喊都构成世俗影像的一部分,而第一节的尾句“便在万物占有一席之地”又高扬起神性的光辉。
诗歌的第二节继续追寻隐喻的踪迹,叠合而成的意象链将作者彼时的经历、感觉、体验串连,作者驱遣这些意象将自己永远留存在文字中,读者也身临其境并深受感染。
譬如“新的雕像在通风良好的博物馆里”,隐喻了一个崭新的生命获得了众人的关注,生命的来临总是伴随神圣和庄严而来。
“你的赤裸笼罩着我们的安全”,则隐喻新生命给予一个母亲内心的温暖。
“我们”又在瞬间对于眼前的一切有“霎时的远离”,“我”打量这个世界,世界似乎变得陌生,它并不使我们全然兴奋,敏感脆弱的自己似乎还没准备好就被卷入了一个未知的世界,人在其中如“石墙”般茫然而又显得有些仓惶。
西尔维娅·普拉斯:美国自白派诗人的代表
西尔维娅·普拉斯:美国自白派诗人的代表本文导读:西尔维娅·普拉斯(为我们所熟悉,首先是作为一位美国自白派诗人的代表,上世纪80年代就被介绍进来,并对国内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普拉斯出生于美国麻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地区,她8岁时父亲去世,她和弟弟由母亲抚养大。
1955年,普拉斯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史密斯女子学院,之后获得富布赖特奖学金去英国剑桥大学深造。
在那里,她遇到了后来成为桂冠诗人的特德·休斯(1930—1998),两人于1956年6月结为连理。
在与休斯育有一子一女后,两人婚姻出现裂痕并于1962年9月分居,普拉斯独自抚养两个孩子。
1963年2月11日,她在伦敦的寓所自杀。
童年美国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1932—1963)美国著名的自白派女诗人,小说家。
她的父母均为教师,八岁那年她父亲去世。
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到死亡,也是她一生的转折点。
当母亲告诉她父亲的死讯时,她决然地说:“我不再与上帝通话了”。
之后,她不断在诗中歌吟死亡,也曾多次试图自杀:“死去是一种艺术/和其他事情一样/我尤善此道”。
“我又做了一次/每十年当中/我要安排此事”。
“看,黑暗从爆裂中渗出/我不能容纳这些,我容不了我的生命”。
“从灰烬中/我披着红发升起/像呼吸空气般地吞噬男人”,“像猫一样可死九次”。
“这女子已臻于完美/她死去的/身体带着成就的微笑”。
大学在大学期间她学业出众,每门功课都是优等,获得多项奖学金。
大学二年级时因出色的写作才能被纽约时装杂志《小姐》选中应邀担任该杂志的客座编辑。
一个月的纽约生活如同梦幻一般,豪华的宴会,漂亮的时装,与仰慕的作家共同创作。
但好景不长,不久她就陷入在精神分裂的磨难中,直至进入麦克林精神病院被进行电疗。
她的自传体小说《钟形罩》(The Bell Jar)就是描写这一段经历。
这部小说如同她的诗一样,是她的精神自传。
毁灭与重生——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中的生命意识
&&西尔维娅4普拉斯是推动美国自白派诗歌达到 巅峰的重要作家$也是 !" 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诗坛 上最有才华的一位诗人* 如果说美国自白派诗歌的 最大特点是对自我生命的执着发现$那么普拉斯则 以敏感尖锐的视角糅合悖郁冰冷的文字被称为具有 +海妖般阴冷和女巫般感觉经验, 的自白派诗人的 典型$被誉为+改变了当代诗歌方向, 的人* 由于她 对死亡的执着抒写并亲自实践$ 又被文学界称为 +死亡艺术家,* 在普拉斯短暂的人生时光里$一共 写了 !"" 多首诗$+" 多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的未 完稿* 她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上$其诗集一 出版便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 其诗题材广泛$爱情' 婚姻'亲情'政治'战争'死亡等都是她诗歌涉猎的内 容$然而她最受人关注的主要还是其关于死亡主题 的诗歌$这些诗歌在她后期的创作中占有很大比重* 从诗歌表面看$普拉斯似乎在用歇斯底里的叙事风 格表达着西方社会里的种种异化$如凶暴'疯狂'恐 怖'食人等$用毫无顾忌的内容宣泄着自己对死亡的 沉迷$是个有着病态倾向的神经质诗人* 然而仔细 品读考察$却发现这些诗歌都表达着对死亡的复杂 矛盾情感$表达着作者自己对新生命的渴望$对重生 的渴望* 本文拟从其诗歌的主题意象出发$探讨普
文章编号#'+) 0!#")!"#$"# 0""%$ 0"%
毁灭与重生
%%%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中的生命意识
亓燕燕
!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山西太原 பைடு நூலகம்)""!%"
西尔维娅普拉斯诗全集
《西尔维娅普拉斯诗全集》这本书的目录是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它不仅 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普拉斯的诗歌创作和思想,还可以激发读者对普拉斯诗歌的兴 趣和热爱。这本书的目录设计也充分体现了细节的呈现和阅读的深度,是一本值 得一读的文学评论作品。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西尔维娅普拉斯诗全集》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普拉斯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她对生活、爱情和痛苦的直接呐喊。 她用独特的笔触,将个人的情感投射到每一个读者的心灵上,使我们仿佛能感受 到她那深深的痛苦与挣扎。从“3追猎”到“4田园诗”,再到“5浴缸的故事”, 我们仿佛能够看到普拉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些欢乐、痛苦、失意和希望。
“南方日出”或许是她对生活的美好向往,那种温暖而充满希望的光芒,是 她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而“穿越海峡”则像是对某种阻隔的挑战,不论是地理 上的还是心灵上的,都暗示了她对于跨越障碍、寻求真实的决心。
从目录的内容来看,这本书的目录涵盖了普拉斯的生平、创作历程、诗歌主 题等多个方面。通过阅读目录,读者可以对普拉斯的诗歌创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同时,通过深入阅读每个部分的内容,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普拉斯的诗歌风 格和特点,以及她在诗歌创作中所涉及的主题和思想。
这本书的目录还注重了细节的呈现。例如,在分析普拉斯的诗歌主题时,目 录中不仅提到了爱情、死亡等常见的主题,还提到了她的自我认知、身份认同等 主题。这些细节的呈现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普拉斯的诗歌创作和她所的问题。
"我曾踏足山巅,也曾陷入低谷,二者都让我受益良多。"这句话似乎是普拉 斯人生的真实写照。她的人生充满了起起落落,但正是这些起起落落,塑造了她 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的人生哲学。
普拉斯的诗不仅是对她个人经历的描绘,更是对所有人的生命体验的共鸣。 她的诗,如同她的生命,是痛苦与希望的交织,是绝望与希望的共舞。读她的诗, 就像是在读她的人生,大家会被她的痛苦所打动,被她的勇气所感染,被她的希 望所照亮。
西尔维娅_普拉斯_三个女人_中的母性与诗学
上限制了它的阐释空间 。 而于此种种因素 之外 , 学者们 似乎也对这 一段时间 内普拉 斯的母性体验和诗学体验的互动关系认识 不足 , 这既是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之一 , 也 是我们立论的出发点 。
二、 “ 我准备就绪” : 肉体的创作与精神的生育
普拉斯不 足九岁就 宣称自 己“ 绝不再 跟上帝讲话” , ( St evenson : 10) 而直至 1962 年 11 月 , 她依然在诗歌《岁月》 中表达了类 似的宗教观点 : “ 哦 , 上帝 , 我不会像你 / 在 你空洞的黑暗里 , / 处处星星点缀 , 闪亮 、可 恶的彩纸 。/ 永 恒令 我厌倦 , /我 从不 希望 拥有 。 ”( Plat h , 1981 : 255) 因此 , 普拉 斯似 乎不相信上帝 , 不相信宗教的永恒 。 但是 , 这只能说明她不屑于宗教的虔诚 。 要是据 此说她心中没有永 恒的东西 , 那可 就大错 特错了 : 写作是一项宗教性 的行为 : 它是面 向人类 乃至整个世界真实面貌或理想面貌的一种 设计 、 一项革新 , 一次重新学习和再度热爱 的过程 , 它是一种塑形行为 , 与整天打字或 教学不同 , 它不会随时间消逝 。 写作永存 : 它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 … …最要命的事莫 过于没有写作的生活 。( Pl ath , 2000 : 436 — 37) 写作就 是普拉斯 的“ 宗教” : 没 有写作 的生活宛如虔诚的基督徒失去了上帝 。 普 拉斯不相信上帝 , 因为她相信“ 写作把我变 成一个小 神灵” 。 对写作 的拜物式 狂热让 她把文学创作视为一种定义生命价值的内 在尺度 。 与此同时 , 她也 认识到写 作不是 无本之木 , 它 必需得到丰 富的生活 经历的 滋养 。 例如 1959 年 6 月 20 日的日记中 , 她 在得知自己可能患有不孕症时悲叹道 : “假 如不排 卵 , 我该 怎 么办 …… 我 宁 愿去 死 。 … …我的快乐算不得 快乐 , 不 过是装腔作
《2024年视觉“驱动力”与电影叙事_在拉康、希区柯克和穆尔维作品中读解“凝视理论”》范文
《视觉“驱动力”与电影叙事_在拉康、希区柯克和穆尔维作品中读解“凝视理论”》篇一视觉“驱动力”与电影叙事_在拉康、希区柯克和穆尔维作品中读解“凝视理论”视觉“驱动力”与电影叙事:在拉康、希区柯克和穆尔维作品中读解“凝视理论”一、引言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其叙事的核心元素之一就是视觉“驱动力”。
这一驱动力源自观众对银幕上影像的感知与解读,尤其是在导演精心构建的“凝视”之下。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拉康、希区柯克和穆尔维的作品,解读其作品中的视觉“驱动力”与“凝视理论”的关系,从而探讨电影叙事如何通过视觉手段引导观众,构建深层次的意义。
二、视觉“驱动力”与拉康的理论拉康的心理学理论为电影叙事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在拉康的理论中,视觉“驱动力”往往源于人的内心欲望与焦虑的投射。
在电影中,这种投射表现为角色之间的互动以及观众对角色的认同感。
例如,在拉康的作品中,角色往往通过眼神、表情等细微的肢体语言来传递情感与欲望,这些微妙的表达构成了观众感知和解读电影的驱动力。
三、希区柯克的电影与“凝视”的魔力希区柯克是电影史上最著名的导演之一,他的作品常常通过视觉“凝视”来构建悬念与情节。
他的电影往往涉及性、死亡等主题,而这些主题的呈现方式恰恰是通过“凝视”这一手段来实现的。
例如,在《惊魂记》中,主角的注视总是跟随着镜头转移到关键的物体或人物上,从而产生紧张刺激的效果。
这种通过凝视建立起的悬念与期待正是电影叙事的核心驱动力。
四、穆尔维的性别凝视与电影叙事穆尔维的电影理论关注性别与视觉的关系。
她认为,在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往往被男性视角所塑造和解读。
这种性别凝视不仅体现在角色形象的塑造上,还体现在镜头语言和叙事结构上。
例如,在某部电影中,女性角色可能被长时间地注视或特写镜头所聚焦,这种视觉上的突出正是为了满足男性观众的审美需求。
然而,这种性别凝视也引发了关于电影叙事中性别平等和女性形象的问题。
五、视觉“驱动力”与电影叙事的关系通过分析拉康、希区柯克和穆尔维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视觉“驱动力”在电影叙事中的重要作用。
身体隐喻,以及诗学的缩地法
身体隐喻,以及诗学的缩地法毕竟是两代人,老夫与李清荷不熟。
隔着一个遥远的“代”,2014年里,偶尔回眸,我像是看见清荷在河对岸点草成林,撒豆成兵,她是十万朵桃花的王——女王,她用了100首诗来点染桃花的浅粉、血与脂腻。
这似乎是一种来自于天命的针刺放血疗法,她用一些近于极端的诗学修辞,把桃花演绎成了一种绚丽、打开、弥散的女性文化,有些写法已经进入身体政治域界。
我在《极端植物笔记》里描述过桃的桃树、桃叶、桃花、桃实的四位一体的悖论,这让我想到一个古代隐喻,说一个炼剑师为了锻造出一把千古名刃,不惜把生命锻打进去,精神成为剑芒,成为鞘中长啸龙吟的精气神。
清荷互训桃花,喻象如何回到喻体?就像博尔赫斯所言“人死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这分明是一个回环接龙魔术,但是,草本如何成为木本?但,她似乎做到了。
《布景者》当中抽空了桃花,清荷显然移走了她的道具,匆忙间仅仅有些花瓣散落在字里行间,既像出于无心,又像是某种刻意安排。
这样,无香味的花瓣构成了清荷阶段性的诗歌生命踪诗歌理论·中旬刊迹,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色如故。
色即是空,但空,未必就是色。
在着意与放弃的过程中,桃花之王与诗歌女子移形换位,就像一朵迎风怒放的桃花,它吐出的梦境因为风的缘故,又为自己加冕了一层逆光的丝绦。
我隐约感觉到,不从这个入口进入《布景者》,就找不到北,甚至容易成为“桃花瘴”的中蛊者。
《布景者》分为四辑,由于她没有标注写作时间,我的推测是:诗集是“倒编”而成的——从现在开始,逆时推向过去。
在一个喧嚣的时代,在一个人人深患名声焦虑症的时代,清荷安静地盛开,用最可靠的生命直觉与奇思妙想,为我们绘就了一幅充满女性感官与视域的心灵图像。
生命直觉的书写技术调控有度,可以使女性文本在艺术性与个人性之间趋于和谐,也能使高蹈的女性主义趋于落地,诗人的生命与生活由此获得了雅致以及款步莲韵。
在我看来,《布景者》也可以视作诗人的踪迹史,既有现实在场意义上的,更有生命诗学意义上的,逐渐形成了她的直觉体悟式的创作倾向,这在《布景者》中表现为一种竭力叩问“境生象外”的韵外之致,讲究情景与思的互嵌,大开大合的言语突变等几个方面,由此形成李清荷诗歌口语与隐喻对撞生成的鹰翅风神与水体情韵。
普拉斯的迷狂:爱欲还是死欲
普拉斯的迷狂:爱欲还是死欲摘要:自白诗派中最年轻最有艺术才华的西尔维娅·普拉斯,以全部的生命和艺术诠释死亡的黑色艺术家,因其对死亡的迷恋被称为“死亡艺术家”“自杀专家”。
然而,普拉斯的不朽诗名,单靠死亡带来的震惊如何得以维持半个世纪之久呢?其实普拉斯的黑色艺术世界中并非仅仅只有简单的自杀冲动,而是一个复杂、富于张力的心智空间,这个张力空间的另一个源头,是一股涌动在那浓墨重彩的死亡图景之下的生命潜流。
关键词:自白派;普拉斯;死亡;爱欲;死欲普拉斯被称为美国自艾米莉·迪金森以来最伟大的女诗人。
她在六十年代的自白诗派中最年轻最有艺术才华,以其“郁悖的女性敏感,海妖般的阴冷,女巫般的感觉经验,把歇斯底里与创造性行为揉为一体,粲然站上自白派所构筑的金字塔的顶端”[1]。
她阴郁奇异的风格,很大程度上缘自她对死亡的向往和沉迷。
她把死亡视作创作灵感的源泉,“使诗歌和死亡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2]她自杀前一周完成的代表诗作《阿丽尔》,简直是一本死亡笔记。
因此普拉斯被称为“死亡艺术家”“自杀专家”[3],一个有着病态倾向的神经质诗人。
然而,普拉斯的不朽诗名,单靠死亡带来的震惊如何得以维持半个世纪之久呢?评论家朱迪丝·卡罗尔说,普拉斯的真正追求不是死亡,而是假自我的死亡,最终是一种超越的无我的境界。
[4]还有人认为,普拉斯是一名“个体生命的探险者”,她对死亡和痛苦的倾心“表现出诗人个体心灵对生命的深层体验和理解,反映出人类生命的复杂的特殊要求”[5]。
普拉斯的丈夫特德·休斯在她死后声称,没有人比她更爱生活、更有获得幸福的能力。
这些种种说法都在提醒人们不要把普拉斯的死亡意识简单化。
读普拉斯的诗,很容易感受到一种挣扎的痛苦,一种欲去还留的彷徨,仿佛诗人一心想要奔死亡而去,脚步却沉重难举。
大肆嬉戏死亡的狂放之外,还有浓重的忧郁,这忧郁正是来源于对生命的不甘和留恋。
《阿丽尔》中除了密集的死亡意象,还有许多的生命意象和生死双重意象时不时跳动在诗行之间,让漆黑的底色呈现出忽明忽暗、或浓或淡的动态。
另类的女性艺术宫殿——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中的女性解读
作者: 谢凝
作者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辽宁沈阳110000
出版物刊名: 文教资料
页码: 14-15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27期
主题词: 女性;艺术宫殿;死亡;再生
摘要:西尔维亚·普拉斯,美国诗坛最另类的女诗人之一,以一种另类的、反传统的方式对女性进行了解读。
本文时西尔维亚·普拉斯诗歌中的女性进行了剖析,阐述其是如何用另类
的“材料”建构了一座仅仅属于她的女性的艺术宫殿.并将女性身体、个人隐私、性、死亡及在男人世界中生存的痛苦与挣扎同自己的诗歌创作疯狂而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
被凝视的女性--普拉斯的自白诗《隐喻》解读
被凝视的女性--普拉斯的自白诗《隐喻》解读
牛艳琪;刘明录
【期刊名称】《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2(40)2
【摘要】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女性依然是被凝视的他者,像西尔维亚·普拉斯一样的女性诗人成为了社会的边缘人物。
普拉斯以写诗的方式揭露女性被压迫的社会现实,她的自白诗《隐喻》以怀孕女性自我物化为描写对象,讽刺了男权社会中规训女性的传统观念。
以凝视理论为基础,阐释普拉斯的自白诗《隐喻》,有助于分析普拉斯在凝视下从自我物化、自我分裂到自我觉醒勇敢反抗凝视这一过程。
普拉斯旨在呼吁社会正视女性,激励广大女性勇敢追梦,实现自我。
【总页数】5页(P58-62)
【作者】牛艳琪;刘明录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712.072
【相关文献】
1.从认知语言学视角解读西尔维娅·普拉斯诗作《隐喻》中的隐喻
2.罗威尔·洛厄尔两首自白诗的隐喻解读
3.凝视与反凝视:门罗小说《乞女》的女性主义解读
4.凝视与反凝视:门罗小说《乞女》的女性主义解读
5.美国“自白派”诗潮中的爱俪儿──西尔维娅·普拉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区柯克与西尔维娅·普拉斯的反凝视诗学杨国静内容摘要:电影艺术一直是西尔维娅·普拉斯文学灵感的一个重要源泉。
其中,希区柯克的电影艺术,特别是他对电影凝视机制的创造性运用,对普拉斯的文学书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与希区柯克的部分影片一样,普拉斯作品中的凝视话题不仅反映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的性别政治状况,也揭露了冷战政治背景下麦卡锡主义政治监视的阴暗内幕。
在普拉斯的部分诗歌作品中,存在着一种以“反凝视”诗学对抗男性凝视与政治监视双重暴力的话语特征,这种诗学尝试不仅折射出普拉斯强烈的性别意识,也表达了她对他者命运的认同与关切。
关键词:西尔维亚·普拉斯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凝视 两性政治 冷战作者简介:杨国静,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英美诗歌。
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西尔维娅·普拉斯与西方电影文化”【项目批号:2012M511231】的阶段性成果。
Title: Hitchcock and Sylvia Plath’s Anti-Gaze PoeticsAbstract: Film art is an ever-springing fountain of Sylvia Plath’s literary imagination. Hitchcock’s fi lms, particularly his masterful rendition of gaze, have a profound infl uence upon Plath’s literary expression of the same theme. Like that in Hitchcock’s fi lms, the theme of gaze in Plath’s writing not only reflects the sexual politic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in 1950s-1960s, but also exposes the political surveillance of McCarthyism during the Cold War. In some of her poems, Plath adopts an “anti-gaze” poetics to fi ght against the double violence of male voyeurism and political surveillance. Such an attempt expresses not only Plath’s strong gender consciousness but also her great sympathy for others.Key words: Sylvia Plath Alfred Hitchcock gaze sexual politics Cold WarAuthor: Yang Guojing is a post-doctoral fellow at the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of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46, China), mainly engaged in the study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Poetry. Email: yguojing@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目光投向西尔维娅·普拉斯文学创作的大众文化背景及其与姐妹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
在此过程中,普拉斯诗歌与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电影之间的联系日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
例如,布里茨奥拉吉斯指出,普拉斯的诗歌《偷听者》和《未遂之死》分别是对希区柯克电影《后窗》和《辣手摧花》的戏仿(Britzolakis 144);迪尔沃思和里斯-琼斯都认为,诗歌《巨人雕像》的意象构建受到电影《西北偏北》的启72发(Dilworth 81; Rees-Jones 105-06);阿伽瓦尔对诗歌《切口》的拼贴式意象与电影《爱德华大夫》中的超现实主义元素进行了对比分析(Aggarwal 283-88);而贝莱则认为希区柯克和普拉斯两人的作品都渗透一股妄想症情绪,都试图“通过切入家庭生活的私人领域来表达对内部敌人的恐惧”(Bayley 550)。
这些发现拉近了希区柯克与普拉斯之间的距离,并为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一、希区柯克的“凝视”希区柯克是西方电影史上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之一。
但是,他的电影却长期被指责为典型的好莱坞类型片,由于封闭的叙事结构和公式化情节设计而缺乏应有的艺术深度。
近年来,部分后现代批评者却颠覆了这种传统认知,认为希区柯克的电影集中体现了“使最平淡无奇的内容‘陌生化’的阐释乐趣”(Žižek 2)。
他也由此被视为一名有着深邃后现代眼光的艺术先锋。
希区柯克对凝视(gaze)的浓厚兴趣,显然是这群学者关注得最为持久、讨论得最为热烈的话题之一。
希区柯克从来不掩饰自己对于凝视的兴趣。
从独立执导的第一部电影《欢乐园》开始,凝视就成为他电影叙事的焦点之一。
很大程度上,他将之视为电影行业的整体性隐喻(Douchet 17-18)。
以穆尔维为代表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者认为,由于受主流社会根深蒂固的男权观念的影响,好莱坞经典电影一直是男权意志压制女性欲望的一面镜子。
希区柯克的电影就是此类电影的代表。
它充斥着患有虐待狂式窥视癖的男主角和作为他们理想的、被动的对应者——具有暴露癖和受虐癖倾向的女性角色。
因此,不管希区柯克对观众认同心理和主观镜头的操纵如何精妙,他的电影仍然体现出他对男权社会体制的迎合(Mulvey 44-53)。
毋庸置疑,希区柯克的电影的确充斥着男性凝视的镜头。
但是,据此断定希区柯克“在意识形态正确性的肤浅面具下掩藏着真正的心理倒错”(Mulvey 51),却难免有将电影的叙事内容与导演的主观动机混为一谈的嫌疑。
更为重要的是,穆尔维似乎忽视了社会政治背景对希区柯克电影创作的影响。
二战期间,由于适龄男性纷纷被送上前线,女性开始走出家庭,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她们的社会地位和主体意识也得到相应的提升。
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她们又不得不退守到自己的小家庭之中,而将社会的大舞台让给从战场归来的男性。
为了配合这种对女性社会空间的剥夺,主流意识形态不惜炮制各种论调,以应对女性自发的抵抗意识。
他们一方面大肆宣扬主妇角色对于美国社会结构乃至民主体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诋毁女性参与社会导致美国社会失去应有的阳刚气质(May 58-88)。
可以说,在女性进退社会之间,主流社会的男权体制暴露无遗,而希区柯克对男性视觉暴力的揭露,与其说是他迎合男权意志的罪证,毋宁说反映了四、五十年代两性政治的现实。
正如齐泽克所言,希区柯克的策略比它表面上看来更具颠覆性。
他实际上“通过反思性纳入自己的凝视,让观众意识到他们的凝视总是已经带有偏见和‘意识形态’色彩,并且打上‘病态’欲望的烙印”(Žižek 225)。
近年来,部分电影批评学者开始将更为宽广的社会政治语境纳入到希区柯克研究的视野中。
众所周知,希区柯克的电影事业在上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达到巅峰,这正是西方文明遭受严重创伤的一段时期。
对此,希区柯克不可能无动于衷。
在《以国家安全的名义》一书中,考伯分析了希区柯克电影与冷战政治背景的关系。
他认为,对希区柯克电影中心理学元素的过度阐释“压抑了电影机器的历史性”(Corber 4),①而希区柯克的凝视话题“与其说是对电影机器的窥视机制的批判,不如说试图将它从国家安全体制的干扰下拯救73出来”(Corber 98)。
冷战开始之后,美国通过一系列法案授权有关部门,让它们根据国内安全需要使用电影器材和技术对公共生活——特别是“可疑分子”——展开监视。
而所谓的“可疑分子”不仅包括显在的外部敌人,更包括国内的共产党员及其同情者、同性恋者和精神病患者等“危险分子”。
考伯认为,冷战(特别是此间的麦卡锡时代)显著扩大了窥视的语用范围,将这种本来以追求视觉(爱欲)快感为目的的私人行为转化为一种暴露内部潜在敌人的政治工具。
他以《后窗》为例,指出希区柯克实际上借助它“重申窥视不过是一种爱欲快感的私人形式”,以此与“政府对共产党、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等可疑分子的迫害”划清界限(Corber 100)。
可见,在四、五十年代的美国,以获取视觉快感为目的的个体化窥视行为与以“国家安全”名义实施的政治监视之间,并没有截然不同的界限。
作为一名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女性作家以及对社会政治保持高度关注的诗人(Peel 15-42; Nelson, “Plath” 21-35),普拉斯对希区柯克电影传达出来的时代焦虑感同身受,在自己的创作中对此做出回应也顺理成章。
这与其说是希区柯克对普拉斯施加的个人影响,不如说是同一时代精神激荡下的心有灵犀。
同时,作为“电影的一代”,② 普拉斯一生观影无数。
很难想象连希区柯克的《捉贼记》都不放过的她(J 563),会错过《后窗》、《眩晕》和《精神病患者》这样的经典。
虽然她很少在日记或书信中提到希区柯克,却并不能因此忽略后者对于她诗歌创作的潜在影响。
本文就将参照希区柯克电影中的凝视话语,分别从两性政治和冷战意识形态的双重视角入手,对普拉斯诗歌作品中众多凝视意象展开分析。
二、男性凝视下的女性如果说希区柯克的电影是展现男性凝视的一面镜子的话,那么普拉斯诗歌中无处不在的镜子意象则是一张张银幕,充满着男性凝视下的女性角色。
诗歌“镜子”无疑是此类诗歌的集中体现之一。
普拉斯将所有的话语能动性都赋予一面看似毫无生命力、却处处显露男性意志的镜子;而诗歌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理应充满话语能动性的女人,则被彻底边缘化,成为镜子凝视的对象。
因此,镜子咄咄逼人的、裁判式的独白从一开始就“隐含着暴力”(Van Dyne 87)。
它自诩“精确”、“真实”、“不带任何先见”,声称自己吞噬一切并不是出于残酷,而是因为自己是无所不包、先知先觉的“小神灵带四角的眼睛”。
这个神灵眼睛的自喻泄漏了它的秘密:它是“父神—男权”意志的投射,和电影《眩晕》中斯科迪凝视朱蒂的眼睛可谓是天生一对。
电影中,斯科迪为了自己的视觉快感,强迫后者在发型、发色、衣装、鞋袜等所有细节上模仿他虚幻的爱欲对象(马德琳)。
他无视朱蒂的反对,残忍地声称自己的视觉暴力对她没有伤害,以绝对的权威坚信他比她更了解她自己。
同样,普拉斯诗歌中的这面镜子也坚信那位行走在它凝视之下的女人,只有在它的境域内才能找到“真实的自己”。
尽管摆出一幅冰冷、无私的理性主义姿态,以真理代言人的身份自居,这面镜子其实早已被男性的欲望所扭曲,成为男性凝视的话语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