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小组讨论》教案
初中口语交际讨论教案
初中口语交际讨论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口语交际技巧,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敢于表达、乐于倾听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口语交际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讨论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小组讨论实践。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互动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口语交际的话题。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口语交际难题,教师总结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口语交际的基本原则和技巧(10分钟)1. 教师讲解口语交际的基本原则,如尊重对方、倾听、表达清晰等。
2. 教师示范一些口语交际的技巧,如如何开头、如何转折、如何结束等。
3. 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讨论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10分钟)1. 教师讲解讨论的基本步骤,如明确话题、发表意见、交流观点等。
2. 教师提出一些讨论的注意事项,如尊重他人意见、积极参与、保持秩序等。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四、小组讨论实践(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讨论话题,如“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讨论。
3. 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补充。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 教师提出改进意见和后续学习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口头表达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2. 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3. 学生对口语交际技巧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互动游戏材料。
2. 讨论话题及相关素材。
教学建议:1.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口语交际的示范。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怕犯错,敢于表达。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倾听。
《学会合作》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学会合作》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合作是实现共同目标的有效途径。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沟通、协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 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增强团队凝聚力。
二、教学内容1. 合作的重要性2. 合作的基本原则3. 合作技巧与策略4. 团队协作的意义5. 集体荣誉感的培养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合作的重要性、合作技巧等方面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合作案例,使学生了解合作的过程和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角色扮演法:设置特定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合作与冲突解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小组竞赛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合作相关案例材料2. 讨论题纲3. 角色扮演情境设定4. 小组竞赛规则及奖品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与合作相关的短片,引发学生对合作的思考,导入新课。
2. 合作的重要性:讲解合作在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中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3. 合作的基本原则:介绍合作的基本原则,如公平、诚信、尊重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
4. 合作技巧与策略:教授合作技巧,如倾听、沟通、协调等,并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实战演练。
5. 团队协作的意义:讲解团队协作的意义,引导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6. 集体荣誉感的培养:通过小组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团队凝聚力。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合作心得,总结合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8. 课后作业:布置与合作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角色扮演和小组竞赛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2. 合作技巧应用: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合作技巧的能力,如倾听、沟通和协调。
《第五单元口语交际 讨论》教案(多篇)
《第五单元口语交际讨论》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讨论的技巧,学会讨论。
过程和方法:根据情境,进行讨论练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和多角度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情境,进行讨论练习。
【教学难点】:能根据各种问题进行讨论。
【教法学法】:教师指导,学生练习。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就某些问题与他人进行讨论,以表达意见,寻求共识或解决问题。
二、讨论的原则讨论的原则大致可以概括为十二字:紧扣议题,言无不尽,包容合作。
紧扣议题与一般意义上的交谈不同,讨论要围绕着议题展开,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切不可东拉西扯,离题万里。
在课堂讨论时,有些小组看起来说得热火朝天,却难以形成成果,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讨论时偏题跑题,甚至把讨论变成了漫无边际的聊天。
言无不尽每个参与讨论者都要积极发言。
只有参与者积极发言讨论才能成功。
不要因为觉得自己“没想好”而缄口不言,讨论本身就是一个从“没想好”逐渐走向“想好”的过程,“不成形”的观点同样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只要大胆地说出来,就有可能互相启发。
包容合作讨论问题时,会出现不同观点的碰撞甚至交锋,要理性客观地发表意见,坦诚谦虚地对待不同看法,保证讨论在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的氛围中进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性,讨论其实就是合作“避短”、共同“扬长”的过程。
三、讨论的规则讨论中必须遵守规则,看了以上规则,你自己还想到哪些规则,也填写在课本的表格里。
四、口语实践一、某中学准备在校园中安放一些名人雕像,为此,校学生会向同学们征求意见。
下面是几位同学讨论时的记录。
你觉得他们各自的表现怎么样?如果你与你的同学讨论这一问题,你们会说些什么?不妨找几位同学试一下。
甲:我觉得应该放古代文化名人的雕像,比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司马迁等,这样才有中国味儿。
乙:你要把咱们学校变成国学馆是吗?就知道古代,古代就好吗?照这么说,你干脆穿长袍来上学得了。
《学会合作》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学会合作》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作的概念,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合作的态度,学会倾听、尊重他人。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合作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合作的重要性2. 合作的基本原则3. 合作技巧的培养4. 团队协作的意义5. 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合作的思考,导入新课。
2. 合作的重要性:讲解合作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 合作的基本原则:介绍合作的基本原则,如尊重、倾听、互助等,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这些原则的重要性。
4. 合作技巧的培养:教授一些合作技巧,如有效沟通、分工合作、解决问题等,并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实践这些技巧。
5. 团队协作的意义:让学生了解团队协作的意义,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6. 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讲解合作与竞争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竞争,学会在竞争中合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合作的重要性、基本原则、合作技巧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认识。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合作技巧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活动: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等。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4. 心得体会:阅读学生的心得体会,评价学生对合作精神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包含合作重要性、基本原则、合作技巧等内容的PPT,用于课堂讲解。
2. 案例材料:收集一些关于合作与竞争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2课《学会沟通交流 》教案
不能来。
对此,你可能会怎么说?
小结:以“我”为主语的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不用“你”为主语批评指责,才能更好维护友谊。
2.情境二:运动会报名事件
假如你和体育委员钱小明因为运动会项目报名的事情发生了争吵,本来你的强项是短跑,他却让你报跳远。
你会怎么跟钱小明说?参考上面的表达试一试怎么说?
(二)表达有方法
1.我们不仅要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还有有更好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心理: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表达时要自信。
(学生练习)
技能:说话前要准备,明确观点,充分说理。
——准确表达
礼仪:说话要态度诚恳,语气平和,音量适中,有理有据,可以配合手势。
2.随机选择一个情景请学生演练,将前面的情景内容,再次进行演练。
(三)活动二:我该怎么听?
聪明的人不仅会说,更要会听。
(四)活动三:我该怎么辩?
1.四人小组讨论。
(1)与同学沟通交流时,有没有遇到过意见不一致,无法。
小学心理健康《学会合作》教案设计
小学心理健康《学会合作》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作的意义,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合作的能力,学会倾听、尊重他人。
3. 引导学生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就感,提高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合作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合作的基本技巧:倾听、沟通、协调、分工、合作。
3. 合作游戏的实践与体验。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合作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合作的意识。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
2. 如何培养学生协调、分工、合作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合作主题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 游戏法:通过合作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和意义。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会合作的方法和技巧。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合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一章:合作的意义1. 引入合作主题,让学生了解合作的定义。
2. 讨论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合作对个人和集体的益处。
3. 分享合作成功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合作的魅力。
第二章:合作的基本技巧(一)1. 介绍倾听的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
2. 练习倾听技巧,提高学生在合作中的沟通能力。
3.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协调的重要性,学会协调矛盾。
第三章:合作的基本技巧(二)1. 讲解分工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2. 实践分工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3. 分享合作成功的经验,激发学生合作自信心。
第四章:合作游戏1. 设计合作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乐趣。
3.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合作的意识。
第五章:合作案例分析1. 选取典型的合作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合作技巧。
2. 讨论如何将案例中的合作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
六、合作的实践与应用1. 设计实际操作任务,让学生在课堂外进行合作实践。
《学会合作》(教案)皖教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学会合作》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合作的概念,知道合作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完成小组任务,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3. 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人的意见。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实践活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和交流的方式,培养沟通和合作的技巧。
3.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互助精神。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帮助学生理解合作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同时尊重他人的意见。
2. 如何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技巧。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生年龄为四年级,他们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但在合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常常出现个人主导、不愿意倾听他人意见的情况。
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讨论和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技巧,使他们能够在合作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同时尊重他人的意见。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故事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入合作的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张图片,上面有几个人正在一起努力解决一个难题,或者讲述一个关于合作的故事,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合作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提问导入:教师提问学生在生活中有哪些需要合作的场景,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合作很重要。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在学校里的哪些活动需要合作,比如体育课上的集体活动、校园社团的组织等。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合作能够带来哪些好处,比如提高效率、增进友谊、促进团队精神等。
二、讲解合作的概念1. 教师简要讲解合作的概念和意义:教师可以给出合作的定义,即通过共同努力来实现共同目标。
《学会合作》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学会合作》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合作是实现共同目标的有效途径。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合作的意识,学会倾听、尊重他人。
3. 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合作技巧,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合作的重要性2. 合作的基本原则3. 合作技巧的掌握4. 团队协作的意义5. 人际沟通与团队精神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合作经验,引导学生思考合作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合作与团队精神。
3. 角色扮演法:模拟实际场景,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与协作能力。
4. 小组合作法:分组完成任务,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合作的重要性、合作技巧、团队协作等方面内容。
2. 案例材料: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合作案例。
3. 任务卡片:用于分组完成任务。
4. 评分表:用于评价学生表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合作游戏,引发学生对合作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合作的重要性:讲解合作对于个人和集体的发展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3. 分析合作案例:分享一些成功的合作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合作的力量。
4. 讨论合作技巧: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合作技巧,如倾听、尊重、沟通等。
5. 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合作过程,提高人际沟通与协作能力。
6. 分组完成任务:布置一个合作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7. 分享与总结:各组汇报完成任务的情况,总结合作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8.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合作的重要性。
9.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合作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
10. 教学反思: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中的参与程度。
2. 合作技巧:评估学生在合作任务中展现的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2《学会沟通交流》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2《学会沟通交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学会沟通交流》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的第二课。
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沟通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培养良好的沟通习惯。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 activities 和实用的沟通技巧,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沟通能力和技巧,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他们在沟通中常常遇到一些问题,如不知道如何开始谈话,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在沟通中出现误解和冲突。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沟通的重要性,认识到良好沟通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作用。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他人沟通的习惯,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
3.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
4.培养学生解决沟通中出现的问题和冲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沟通中出现的问题和冲突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沟通技巧。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真实情境,提高沟通技巧。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沟通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教学素材:相关案例、图片、视频等。
4.小组讨论工具:纸、笔、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沟通的场景,如朋友间的聊天、家庭成员间的交流等,引导学生思考沟通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沟通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沟通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作用。
教案小组讨论总结
教案小组讨论总结1. 引言本次教案小组讨论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通过小组讨论,参与者共同分析和评估各种教学策略,从而提出改进建议和教学方案。
本文将总结本次讨论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2. 讨论主题本次讨论的主题为以下两个方面:1.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评价2.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3. 讨论结果3.1 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评价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评价方面,小组成员提出了以下观点:•教学目标应当明确、具体并与课程内容相一致。
•教学目标应当可以被测量和评价,以便教师能够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成果。
•教学目标应当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便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目标应当与学生的兴趣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针对这些观点,小组成员一致认为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考虑到课程内容、学生需求和学习动机,并确保目标的明确性和评价的可行性。
3.2 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方面,小组成员提出了以下观点:•教学活动应当具有明确的结构和逻辑,以确保学生能够有序地掌握知识。
•教学活动应当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手段,如教材、多媒体和互动式教学。
•教学活动应当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针对这些观点,小组成员一致认为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时应考虑到活动的组织性、多样性和参与度,并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批判思维。
4. 结论通过本次教案小组讨论,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评价需要考虑到课程内容、学生需求、学习动机和评价可行性。
2.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需要考虑到活动的结构性、多样性、参与度和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批判思维。
这些结论对教师提高教学设计能力,优化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5. 改进建议基于本次讨论的结论,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教师应定期参与教师交流和讨论活动,以便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教学策略。
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学会沟通交流》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学会沟通交流》教案分析:活动园案例1.请学生阅读P10活动园案例,思考为什么同一件事情,同班同学看法不一致?2.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3.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性格爱好等方面分析为什么同一件事情,同班同学看法不一致。
4.小结:理性对待不同的看法,不要因为自己的看法而否定他人的观点,要尊重他人的不同看法,也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真诚坦率很重要】一)课本案例分析:活动园栏目1.请学生阅读P11活动园栏目,思考该栏目中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2.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3.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真诚坦率在沟通交流中的重要性。
4.小结:在沟通交流中,真诚坦率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不要掩饰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也要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想法,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三、巩固练1.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列举一些不同看法的例子,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请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探讨如何在沟通交流中做到真诚坦率。
3.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研究收获。
4.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题。
1.阅读P11“活动园”内容。
2.请两位同学扮演XXX和XXX之间的场景。
3.小组合作,讨论案例。
4.讨论问题:1)你会对这种分歧采取什么样的态度?2)你的态度对自己的心情会产生什么影响?3)你的态度对朋友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4)你的态度对自己的棋艺会产生什么影响?5.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6.小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是很正常的。
面对分歧和矛盾,要考虑他人,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就能避免矛盾和冲突。
真诚坦率很重要。
换位思考】1.对于秋游地点这件事情,你的想法是什么?2.当与同学意见不同时,你通常的想法、做法是什么?3.阅读课本P12“换位三部曲”:第一步:稳定情绪;第二步:冷静思考;第三步:寻找合理点。
4.运用“换位三部曲”,说出你对“秋游选址”的解决方法是什么,这样可能的结果是什么?5.运用“换位三部曲”分析P12案例。
《学会沟通交流--正确对待不同看法》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沟通交流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正确对待不同看法的方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技巧,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尊重他人观点:强调尊重多元看法的重要性,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尊重他人观点,达成共识。
-掌握处理异议的技巧:教授学生面对不同看法时,如何进行理性分析,处理异议,寻求共同点。
举例:在学习小组讨论中,学生需要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不同看法,通过沟通交流,达成共识,提高团队合作效率。
2.教学难点
-思辨能力的培养:学生在面对不同看法时,往往难以做到理性分析,容易产生情绪化反应。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辩证思考。
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沟通、协商,达成共识,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的开放心态,尊重文化差异,理解社会多样性,正确对待各种观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视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强调沟通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关键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掌握沟通技巧的必要性。
-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教授学生如何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举例说明如何运用适当的语言、语气、非语言等方式进行有效表达。
举例:针对思辨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设置一场辩论赛,让学生在准备辩论的过程中,学会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辩证思考,从而提高思辨能力。在沟通技巧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实际沟通场景,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语气和非语言方式进行沟通,提高沟通效果。在团队协作中,教师可以设计团队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沟通交流,解决分歧,达成共识。
开学第一课小组讨论教案
开学第一课小组讨论教案引言:开学第一课是学生们在新学年开始时的第一个课程。
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互相了解,建立友好的学习氛围。
为了增加互动和思辨能力,我们组织了一个小组讨论活动。
本文将介绍这个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主题确定在小组讨论活动中,主题的选择至关重要。
主题应该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展开一定的讨论空间。
通常,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如友谊、家庭、学习等。
这些主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二、小组组成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建议每个小组由5-6名学生组成。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朋友关系选择组队。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和能力进行适当的分组,以增加活动的多样性和互动性。
三、发放材料在小组讨论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发放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材料给学生。
这些材料可以是文章、图片、视频等形式。
学生可以事先阅读或观看这些材料,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四、主持人指定活动开始时,每个小组应该有一名学生担任主持人。
主持人的职责是引导讨论,确保每个组员都能有机会发言,并控制讨论的节奏和时间。
主持人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组织能力。
五、讨论问题提出为了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应该围绕主题展开,同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问题既可以是开放性的,让学生自由发挥,也可以是具体的,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
六、讨论过程讨论过程中,主持人应该确保每个组员都能有机会发言。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回答问题,并进行互相交流和辩论。
同时,教师也可以适时地参与讨论,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互动。
七、记录与总结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扮演记录员的角色,记录学生的观点和讨论过程。
这有助于学生们回顾和总结讨论的内容,并形成更加全面的理解。
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讨论结束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
八、反思与反馈在讨论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反馈。
高中数学学习小组讨论计划
高中数学学习小组讨论计划
为了提高高中数学学习效果,我们计划开展小组讨论活动。
以下是详细的讨论计划:
一、目标
1. 提高同学们的数学解题能力。
2.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3. 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知识点。
二、对象
高中数学学习小组成员。
三、时间
每周六下午2点至4点。
四、地点
学校图书馆/教室。
五、形式
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
六、内容
1. 当周学习的数学知识点。
2. 遇到的难题和困惑。
3. 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七、流程
1. 开场(5分钟):确定讨论主题,介绍当周学习内容。
2. 个人展示(10分钟):每位成员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3. 小组讨论(40分钟):针对个人展示的内容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总结(10分钟):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梳理关键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下周的学习任务和讨论主题。
八、注意事项
1. 请各位成员提前准备好讨论内容,积极参与。
2. 尊重他人,保持良好的团队氛围。
3. 遵守时间规定,不迟到、不早退。
九、评估
1. 每月对成员的参与度、表现进行评估。
2. 每学期对小组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估。
十、激励措施
1. 对表现优秀的成员给予奖励。
2. 对积极参与的小组给予奖励。
希望每位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共同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期待大家在讨论中碰撞出火花,一起进步!
{content}。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教案》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因为团队合作已经成为社会和职场中一个必备的技能。
然而,许多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
小组合作是一个迅速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技能的方式。
本文将介绍一份小组合作教案,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技能,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教学目标在小组合作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有以下目标:1.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将意识到合作是成功的关键,而每个团队成员的贡献都非常重要。
2.培养学生领导能力:团队需要一个领导者来协调和管理任务,学生要学会领导和管理任务。
3.提升学生合作技能:学生需要学会合作、协作、沟通等技能,以便完成任务和与团队成员相处。
4.促进互帮互助:学生将学会互相帮助,从而提高了合作效率。
5.改善学习成绩: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的学习成绩会有所提高,同时也将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第一步:形成小组和任务分配教师首先需要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最好控制在四到五人左右。
然后教师需要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任务。
任务可以和学习内容、课本内容相关,但也应该是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要考虑到学生不会感到太难或太容易完成。
第二步:建立团队合作教师需要告诉学生,任务只能通过团队合作完成。
教师应该明确任务的目标,然后让小组成员协商,制定如何完成任务的计划。
学生应该选择一个领导者,来管理和协调每个小组成员的任务。
领导者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和优势,分配任务并监督任务进展情况。
第三步:展开合作在任务开始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相互协助,互相帮助和分享信息。
在任务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候领导者应该鼓励小组成员细心观察和思考,然后一起解决问题。
第四步:总结反思完成任务后,学生应该归纳和总结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困难的方法。
同时,教師也应評估小组每个成的表现和团队合作的效率,以及任务是否顺利完成。
教学材料教师应该准备一些材料,用于在小组合作中参考和使用。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工具和模板,以便小组成员进行任务分配,制定计划等等。
《学会合作》心理健康教案
《学会合作》心理健康教案1、【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和好处,学会在生活和学习中与他人合作。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合作的意义和价值。
合作的方法和技巧。
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合作的含义,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
重点:让学生掌握合作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教具和多媒体资源】投影仪和PPT。
小组讨论用的桌子和椅子。
教学软件和互动游戏道具。
5、【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合作的理解和经验。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学生活动: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6、【教学过程】导入:通过故事导入,让学生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和好处。
讲授新课:讲解合作的意义、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巩固练习: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归纳小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总结合作的重要性和好处。
7、【评价与反馈】设计评价策略:通过小组报告、观察和口头反馈,了解学生对合作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提供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8、【作业布置】与家人分享一个关于合作的例子,并说明合作的好处。
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让你的小组在实践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和好处。
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在一个团队中发挥的作用和感受。
高中分组讨论教案数学版
高中分组讨论教案数学版
主题:解决一元二次方程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2. 能够灵活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分组协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分组讨论活动安排:
1. 分组: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3-4人。
2. 分工:每个小组选择一位组长,其他成员分别负责查找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解题方法及实际问题应用。
3. 时间:讨论时间为30分钟。
4. 内容:每个小组根据分工查找资料并讨论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5. 产出:每个小组总结讨论成果,准备汇报。
三、讨论内容:
1. 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哪些?如何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有解、无解或有无穷多个解?
3. 实际问题如何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
四、汇报和总结:
1.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成员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提问和讨论。
2.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澄清问题并提供指导。
3. 学生针对讨论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进行总结。
五、活动评价:
1. 学生表现:学生合作默契,态度认真,提问积极。
2. 教学效果: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实际问题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3. 改进建议:可以增加讨论时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课后拓展:
1. 鼓励学生多做一元二次方程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提倡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供更多实际问题让学生练习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
《组内交流》导学案
《组内交流》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了解组内交流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掌握有效的组内交流技巧。
3.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导入1. 引入话题:请大家谈谈你们在团队中交流的体会和感受。
2. 提出问题:在团队中,你认为怎样的交流方式是最有效的?3. 激发学习兴趣:组内交流对于团队工作的重要性就像人体的心脏一样,缺少了它,团队就无法运转。
三、教学过程1. 组内交流的重要性组内交流是团队合作的基础,能够使团队成员之间更好地理解彼此,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有效的组内交流可以促进团队工作效率的提高,避免误解和矛盾的发生,增强团队凝聚力。
2. 有效的组内交流技巧(1)倾听:在与团队成员交流时,要注意倾听对方的意见和想法,尊重他人的观点。
(2)表达清晰: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言之有理,表达清晰,避免含糊不清或误解他人。
(3)掌握节奏:在与团队成员交流时,要掌握好交流的节奏和时机,避免打断他人或被打断。
(4)尊重他人:在与团队成员交流时,要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和观点,不要随意批评或指责对方。
3.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有效的组内交流,可以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促进团队目标的达成。
团队成员之间要建立互信互助的关系,共同努力,共同成长。
四、课堂练习1. 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其中的交流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团队内部的交流场景,让学生们实际操作,感受有效的组内交流技巧。
五、课后作业1. 思考你在团队中的交流方式,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2. 围绕团队合作和沟通展开讨论,写一篇个人感悟或心得体会。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明白了组内交流的重要性和作用,掌握了有效的交流技巧,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团队工作中,能够更加注重团队内部交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知识互动,Unit1小组讨论教案!
知识互动,Unit 1小组讨论教案!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知识互动。
知识互动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将知识和信息进行传递和交流,这种方式可以让学习者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知识互动已经成为了近年来学习领域的一种热门话题,同时也是现代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背景下,本文将介绍一个关于知识互动的Unit1小组讨论教案。
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可以使学生:1)了解知识互动的定义和起源2)学习和掌握知识互动的优点和局限性3)理解现代教育和学习的现状4)培养自学和团队合作的能力2. 教学设计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总结,具体如下:2.1 教学准备1)准备讲师和学生表现所需的材料2)准备主题和讲话要点的PPT演示文稿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教师提供的问题2.2 教学过程1)导入在导入环节中,讲师介绍本课程的主题并简要阐述知识互动的概念和历史。
讲师可以向学生发问,让他们分享自己对知识互动的了解,这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习知识互动的优点和局限性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讲师可以介绍知识互动的优点和局限性。
让学生了解知识互动的优点,例如它可以让学习者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让学生了解知识互动的局限性,例如它容易造成信息过载和信息质量不高等问题。
3)现代教育和学习的现状在教学这一部分中,讲师将介绍现代化教育和学习的现状,包括在线教育、混合式教育等等。
讲师将要求学生讨论现代学习方式的好处和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学习并提高自己的能力。
4)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环节中,学生将被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将被给予一个问题,让他们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将汇报讨论结果,以便能够共享彼此的见解和想法。
5)总结在本部分中,讲师将简要概括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并要求学生反思课程中所学到的内容。
《学会小组讨论》教案
学会小组讨论课程名称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者王霞单位卓楼中学授课年级八年级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分析通过对“中学生是否应该用手机”这个话题进行讨论来学习小组讨论。
这个话题很有讨论的价值,因为它涉及中学生自己。
中学生使用手机已成为一种校园普遍现象,特别是现在,寒假刚开学,同学们好像都添了一部新手机。
下课后,你看看:同学们都拿着自己新买的手机,有的左拍拍右照照,有的放着音乐引吭高歌,有的拿着手机不知道在谁发短信,因此要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这个活动,讨论一下,从而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通过小组讨论还可以培养同学们之间的感情。
有些同学虽然坐的比较近,但是互相不怎么说话,所以友谊不深厚,而现在小组讨论是相近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展开讨论,同学之间自然就要讨论问题了,通过互相的讨论,同学们之间的友谊自然也就建立起来了。
小组讨论还可以让同学们懂得互相帮助。
在学习上展开了小组讨论法,同学们能发现其他同学的不懂与错误之处,并互相帮助改正。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综合实践有很大的了解。
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经常有小组讨论但是同学们没有充分利用起来。
不会同学们间讨论,学生流于形式,不重实效参与不足。
同学们的不过若有一个好的领导者同学间就会很好的讨论,突出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有些老师还滥用小组讨论,有的老师就把小组讨论当做万能钥匙,不论什么内容的课,动不动就学生组织讨论。
所以小组讨论会利用就会带来好处不会利用就会浪费时间。
所以小组讨论是我们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会组织小组讨论2、会利用小组讨论3、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活动讨论过程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班级凝聚力2、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3、锻炼学生的胆量本课重难点:重点:讨论手机的利与弊难点:组织和利用讨论来完成任务三、教学策略建议教法建议: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经验,激发学生参加本节活动课的欲望,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与合作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小组讨论课程名称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者王霞单位卓楼中学授课年级八年级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分析通过对“中学生是否应该用手机”这个话题进行讨论来学习小组讨论。
这个话题很有讨论的价值,因为它涉及中学生自己。
中学生使用手机已成为一种校园普遍现象,特别是现在,寒假刚开学,同学们好像都添了一部新手机。
下课后,你看看:同学们都拿着自己新买的手机,有的左拍拍右照照,有的放着音乐引吭高歌,有的拿着手机不知道在谁发短信,因此要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这个活动,讨论一下,从而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通过小组讨论还可以培养同学们之间的感情。
有些同学虽然坐的比较近,但是互相不怎么说话,所以友谊不深厚,而现在小组讨论是相近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展开讨论,同学之间自然就要讨论问题了,通过互相的讨论,同学们之间的友谊自然也就建立起来了。
小组讨论还可以让同学们懂得互相帮助。
在学习上展开了小组讨论法,同学们能发现其他同学的不懂与错误之处,并互相帮助改正。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综合实践有很大的了解。
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经常有小组讨论但是同学们没有充分利用起来。
不会同学们间讨论,学生流于形式,不重实效参与不足。
同学们的不过若有一个好的领导者同学间就会很好的讨论,突出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有些老师还滥用小组讨论,有的老师就把小组讨论当做万能钥匙,不论什么内容的课,动不动就学生组织讨论。
所以小组讨论会利用就会带来好处不会利用就会浪费时间。
所以小组讨论是我们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会组织小组讨论2、会利用小组讨论3、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活动讨论过程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班级凝聚力2、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3、锻炼学生的胆量本课重难点:重点:讨论手机的利与弊难点:组织和利用讨论来完成任务三、教学策略建议教法建议: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经验,激发学生参加本节活动课的欲望,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与合作相结合。
学法建议:自主、收集、讨论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一)本课教学资源建议: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写问题用的彩色卡纸、大水笔,把卡纸贴在黑板上的磁铁3、分组表4、标识组别的号码牌学具准备:收集有关手机利弊的材料(二)本课环境准备建议:多媒体教室五、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从学习态度、组织合作、工作方式、工作能力、工作成效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通过对“中学生是否应该用手机”的讨论活动过程评价表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采取教师引导和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完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六、教学课时建议建议:二课时(二周)第一课时:开题准备和资料整理阶段(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0分钟)学习指导语: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玩手机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手机的兴趣,较全面地看待手机,引出主题)师:看多媒体同学这种现象你熟悉吗?同学们偷笑着说:很熟悉了。
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齐全。
你知道手机有哪些功能吗?生:通话、发短信、上网、、、、、、师:手机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1. 课堂上被没收上来的手机。
(影响学习;老师对学生拥有手机的态度)2. 孩子拿着手机跑出去想与他人私下聊天,母亲在后面边追边喊:“快回来做作业。
”(影响学习;家长对学生拥有手机的态度)3. 手机不仅影响学习,还影响身体健康。
4. 手机还会引发其它一系列的问题,如:10%日本青少年洗澡时不忘带手机;今天,我们就要主要深入讨论一下“中学生是否应该使用手机”这一主题,将此作为我们本期综合实践课的活动主题。
(二)学习与探究(35分钟)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那么同学们应该如何讨论呢?只用头脑中的知识能总结出结论吗?你应该如何用语言来表述?小组的同学说了很多的话那又如何归纳和总结呢?(学生根据平时的经验在那里七嘴八舌的说话)老师讲解:1、怎样展开讨论本节课的讨论是一个主题讨论就是围绕既定的主题,开展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主题讨论的首要条件,是要确定具有讨论价值的意义明确的主题。
在讨论之前,大家可以围绕即将讨论的主题进行资料收集与整理,形成自己的发言思路。
整个讨论的有效开展,需要一个思路清晰的主持人。
主持人要发布、提出讨论的主题,并且对讨论的进程加以管理和引导,使讨论不断深入进行;最后要对大家的。
讨论做出归纳和总结,作为调查活动的补充和辅助材料。
注意:讨论的过程必须始终围绕主题展开,任何脱离主题的议论或者观点,主持人都必须及时加以引导,使得讨论始终围绕主题进行。
2、如何进行合理的小组分工(1)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会使大家更有归属感。
(2)小组内有不同意见是很正常的情况,不妨认真听听他人的意见,看看别人和你的意见到底在哪些方面不同。
认真考虑他人的意见,看是否有坚持己见的必要。
如果有,则需要说明理由,以达成共识。
(3)合理的分工能够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
做自己拿手的工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也不要回避自己感到困难的工作,因为解决困难是锻炼自己的宝贵机会。
(4)分工要做到有分有合。
(三)实践与体验(45分钟)任务一:小组合作讨论,激活探究意识(引导学生提出中学生与手机相关的问题;提供彩色卡纸、油性笔给学生写问题。
)即:1、围绕主题。
(中学生是否应该使用手机)2、有价值、感兴趣。
3、每个同学必须选择1个问题;每个小组可以选择2个以上问题。
例:学生如何获得手机?得到手机后的目的?家长及老师的态度是怎样的?有利方面有哪些?弊端又有哪些?4.将提出的问题写到彩条的左边,右边写下提出这一问题的所有学生姓名。
5.每个彩条上写一个问题。
6.写好后,将彩条按组别贴到黑板上(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兴趣为导向,提出问题。
)任务二:筛选、归纳问题指导学生将问题进行归类、合并:以通俗的事例引导学生明白分类的方法;以较多学生想要讨论的问题为基准形成不同的区域;以小组初步提议、其他同学补充的方式,把其余的问题归到相应的区域(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将可以一起研究的问题放在同一个区域。
给区域编号:区域1,区域2,区域3……)任务三:成立讨论小组。
要求:1. 坐到和自己选择的问题相对应的小组。
2. 选出小组长,并给自己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喜欢相同讨论课题的同学坐到一起。
形成讨论小组(尽量使各研究小组的成员人数均匀,如不均匀,老师适当调整)任务四:讨论主题表述要求:一、主题的表述要醒目具体,准确反映活动主题的内容、范围以及讨论的深度;二、讨论课题表述要准确通过事例,让学生明白要求;教师指导小组讨论。
例:用手机有利的方面:①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
②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③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④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⑤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
方便查阅。
⑥手机的本身小儿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
⑦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锻炼学生的归纳、概括和表达能力,形成小组讨论主题)用到的表格:小组明细表任务五:小组间交流、点评1、小组长分别总结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表述。
2、老师根据小组长们的表述进行总结。
(四)总结交流即: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讨论课,你怎么看待和做到以后课堂上的小组讨论。
请同学进行总结:1、明确讨论的主题。
2、明确小组的各个成员、组长。
3、在没有时间的情况下在大脑里搜集和整理材料并形成自己的发言思路。
4、有顺序的发言这就靠组长的领导能力。
5、组长进行归纳和总结。
(五)拓展与创新(5分钟)通过上面的学习和实践,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去讨论“如何好好珍惜我们的时间”。
进一步锻炼同学们的讨论合作能力。
七、板书设计中学生是否应该用手机一、小组讨论1、怎样开展小组讨论2、如何进行合理的小组分工二、手机的利与弊三、如何正确使用手机八、参考资料1、郭元祥齐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北京师大学出版集团2、/view/1bef894233687e21af45a9a3.html3、/view/ca4b1d0e6c85ec3a87c2c57b.html/class/diary/detail.html?diaryid=266134 3&id=51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