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古诗诵读 山行教案作业题(鄂教版)
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行
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行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山行》的内容和理解课文的主旨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词汇3.能够描绘和描述自己的山行经历,使用正确的语法和词汇表达4.增强学生对山的认识和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山行》的主旨和描写手法2.正确朗读课文,熟悉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词汇3.描述自己的山行经历,使用正确的语法和词汇表达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2.能够运用正确的句式和词汇描述自己的山行经历教学准备1.课文《山行》的复印件2.课文生词和重点词汇的卡片3.学生的作文本和笔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并与本节课的主题进行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展示一幅山的图片,鼓励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山的特点和美景。
新课讲解(10分钟)1.教师先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标题《山行》,并引导学生猜想课文的大致内容。
2.教师朗读课文,《山行》,并引导学生跟读。
3.分段解读课文的内容,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词汇,并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
理解课文(15分钟)1.教师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的意义。
2.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情感和审美价值,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朗读课文(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感情表达的连贯性。
2.教师逐句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和语调错误。
小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回顾自己的山行经历,并列出关键词和句子。
2.小组讨论后,让每个小组的组长代表小组汇报自己的山行经历,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和提问。
作文练习(15分钟)1.教师提供写作指导,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作文结构和核心内容。
2.学生根据自己的山行经历,完成一篇关于山行的作文,并互相交流、修改。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山行 鄂教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山行鄂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体会作者对山的描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山的想象和认识。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意境。
(3)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 对课文的理解和朗读。
3. 比喻和拟人手法的体会。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3. 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山图片,激发学生对山的想象和认识。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山的理解和感受。
二、学习课文(20分钟)1. 朗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山的描写。
三、朗读与思考(10分钟)1. 让学生默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意境。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比喻或拟人手法,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2.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喜欢的比喻或拟人手法,写一段话来描述。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学生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还有待提高,可以尝试通过更多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比喻和拟人手法的体会方面,学生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引导。
二年级语文上1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山行教案作业题(冀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1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山行教案作业题(冀教版)古诗二首【教学目标】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背诵两首诗。
正确认读本课“炉、紫、烟、遥、川、尺、银、径、斜、枫、霜”等十一个生字,会写“诗、前、川、尺、寒、处、爱、晚”等八个生字。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感情。
展开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和个别字的意思。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李白和杜牧。
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本课是两首诗,有些字的意思学生不易理解,教师要适时点拨,如“生”不是生成的意思,而是“升腾”的意思,还有“川”、“疑”、“坐”、“于”等。
【教学难点】二年级学生很难把握读诗的语气,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多范读、引领学生通过读感悟诗的情感。
【教学素材】李白个人资料。
杜牧个人资料。
李白和杜牧的部分作品。
有关庐山瀑布介绍。
山行朗诵录音。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望庐山瀑布课时课时目标会认“炉、紫、烟、遥、川、尺、银”7个字,会写“诗、前、川、尺”4个字。
能借助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们学过许多首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
庐山在江西省,是个风景很美的地方,很多人都到那里去游览。
二、初读识字师范读古诗。
生自读。
指名读,正音。
齐读。
识字。
出示生字卡片“炉”、“紫”、“烟”、“遥”、“川”、“尺”、“银”。
说说在读书中你记住了哪个字。
指名读,领读。
同桌赛读。
识记。
从音、形、义比较庐——炉,生讨论记“炉”、“紫”、“烟”、“遥”、“川”、“尺”、“银”。
巩固生字。
开火车读,男女生接龙读,齐读。
三、生字书写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
练习书写生字。
注意指导学生的方法和习惯。
“前”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部所占比例要小于下部。
“诗”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要写得窄一些,右边宽一些。
学生练写生字。
二年级语文上古诗诵读长歌行教案作业题(鄂教版)【DOC范文整理】
二年级语文上古诗诵读长歌行教案作业题(鄂教版)古诗诵读长歌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3个生字和多音字“少”。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熟练诵读的基础上,体会青春年华的宝贵,激起学生珍惜时光,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逐步培养学生多读自悟古诗的能力,读出古诗的意味,体会青春年华的宝贵,激起学生珍惜时光、发奋努力是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教学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谈话,引发体验同学们,你觉得自己聪明吗?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读一读《长歌行》,一起到古诗智慧园里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一次“智慧之旅”吧!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教学互动,熟读成诵活动一:采摘“智慧果”学生自由读古诗,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认一认。
瞧!智慧果兄弟们手拉着手来了!想和它们打声招呼吗?在组内自由认读,争取把字音读准。
“少壮不努力”的“少”读作“shào”。
互动反馈生字认读。
识字游戏。
活动二:走进“智慧屋”多漂亮的智慧小屋。
让我们进去看看有什么秘密吧!原来古诗《长歌行》也来到了智慧小屋。
快把它读一读,看谁能把这首古诗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反馈活动三:播撒“智慧种”你要是能读出古诗的韵味,你就能帮智慧爷爷把种子播撒在这块智慧的土壤里了!教师范读,播撒智慧种,并简单介绍这首古诗,学生边看图边欣赏。
激活体验:听了教师朗读古诗,以及对古诗简要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朗读训练,入情入境。
反馈交流活动四:勇攀“智慧峰”把这首古诗背下来了,你就能攀上“智慧峰”了。
加油!自己先试着背一背。
自由展示,指名背诵。
全班齐背古诗,共同攀登“智慧峰”。
三、展示交流,拓展积累活动五:装扮“智慧树”出示课前提供学生的搜集古诗相关资料的方案。
展示交流用学生自己收集的优秀作品装扮智慧树。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诵读 山行 1教案 鄂教版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山行 1教案鄂教版教学目标: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读准“斜”,理解词语。
2.读懂《山行》,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古诗激趣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
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二、揭题学习《山行》1.认真读诗,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了?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交流。
(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2)作者:杜牧(唐)学生用课外知识交流对杜牧的认识,加深记忆,更方便的理解诗意。
(3)交流: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深处……(学生发现交流,在结合学生质疑,解读古诗词鱼。
)3.句子的理解:A.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
B.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
C.因为留恋这枫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车来(观赏)。
D.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红花还要鲜红。
4.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古诗的诗意。
(自己说、同桌说、指名说)5.联系实际,发挥想象6.介绍古诗(可用小导游、小画家、小诗人……来表达古诗的意思。
)7.交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在朗读熟练的基础上,体会感情。
8.美读古诗形式多样,体会情感。
三、作业附送: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山行 2教案鄂教版教学要求:1.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2.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背诵课文,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有感情朗读课前准备:课件、学生书写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喜欢旅游吗?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音乐)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板书诗题)1.齐读诗题。
2.配乐范读。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诵读 山行 3教案 鄂教版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山行 3教案鄂教版《山行》是一首色彩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了一幅浓郁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在石径蜿蜒、白云缭绕的秋山深处,有人家居住。
诗人被一片火红的枫叶吸引住了,停车观看,不禁发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叹。
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
这首诗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是一篇千古传诵的佳作。
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掌握“车”字笔顺。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3.培养背诵古诗的兴趣,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会认“径、斜、亭、停、车、霜”6个字,会写“远、亭、停、车、霜”5个字。
教学难点:感受诗中表现秋天的美好境界,注意“径、斜”读音。
教学准备:1.课文挂图、字理演变图、生字卡片或课件。
2.朗诵的背景音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出示挂图(或课件出示),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深秋,天气已经很冷,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杜牧写的古诗《山行》。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了解古诗大意(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注意“径、斜”读音,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生处等词含义.小结:这首诗只用了二十几个字,就为我们描画了一幅这么美丽的秋景。
真了不起呀!其实,这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诗人精心雕琢的,你能不能沉下心来,再来细细的品味它,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三、再读感悟,背诵古诗(1)边放课件,边放古典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人意境。
(走在带有深秋寒意的山路上,看到小路盘旋曲折,斜斜地向远处的山顶延伸。
诗人一边走一边向远处望去,只见那白云缭绕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
诗人走着走着,忽然停下了车,为什么呢?因为美丽的枫林晚景把他给吸引住了。
二年级语文上古诗诵读山行教案作业题鄂教版
古诗朗读山行【授课目标】知识与技术: 1. 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风景,领悟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识一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感神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授课重点:阅读、朗读古诗及理解粗心。
授课难点:体会诗词用字的精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导言: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诗,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块儿背上行囊到山中去走一走,我们现在就在诗人的指引下出发吧!二、初读课文,总体把握。
1.自由读,读准字音2.指名读,指导学生断句。
3.依照正确的断句方法,齐读。
4.默读,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小组谈论。
5.全班谈论,解决字、词义。
6.再次齐读。
三、分析诗意出示前两句诗的图文。
A、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板书:白云生处) 1.自由读这两句诗,提出疑问。
2.小组讨论交流诗意。
3.全班沟通反应。
4. 师总结:沿着弯波折曲的山路登上了巅峰,仰头瞭望,山上白云飞扬的地方住着人家。
5.指名说两句诗的意思。
6.齐读两句诗,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出示后两句诗的图文。
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板书:红于) 1.自由读这两句诗,提出疑问。
2. 小组讨论交流诗意。
3.全班交流反馈。
4.师总结:停下车来,是因为欣赏傍晚的枫林晚景,那霜打后的枫叶红得比二月春花还要鲜艳。
5.指名说两句诗的意思。
6.齐读两句诗,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四、总结提高,积累背诵 1.齐读课文,想想全诗大意。
2.指导学生看插图,指导学生说说大意。
3.指导学生背诵全诗。
4.畅谈学后所得。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随着诗人杜牧领略了深秋时节枫树林的美丽风景,大自然真是太美了,如果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你也会发现它的美!【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课下把学到的古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2.课下搜集杜牧其他的的诗读一读。
3说一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与二月花”的大体意思。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山行 鄂教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山行鄂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山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对山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想象和体验诗歌描绘的山中美景。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诗歌欣赏美、体验美、表达美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爱好,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山行》。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3)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诗歌欣赏美、体验美、表达美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诗歌《山行》的图片、生字词卡片等。
2.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3. 教学资源:相关诗歌、文章、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诗歌《山行》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山的印象和感受。
2. 学习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自读诗歌,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实物等想象和体验诗歌描绘的山中美景。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3)教师总结,强调诗人对山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 欣赏与表达(1)学生自由发挥,用诗歌中的词语描述自己喜欢的山中美景。
(2)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扬。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所学诗歌《山行》,并背诵给家长听。
2. 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关于山中美景的短文。
3. 观察周围的山景,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六、教学反思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对诗歌《山行》的内容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行
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行一、教学目标1.了解“山”这个生活环境。
2.掌握描述山的基本特点及人类在山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3.培养学生对于大自然的保护意识和欣赏山的感觉。
二、教学内容1.《山行》课文内容导入。
2.山地地形介绍。
3.居住在山区的人类生活和文化。
4.感受属于山的美丽。
三、教学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山”的基本概念。
2.采用教师演示的方式进行地形介绍。
3.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和文字,向学生介绍山区人类生活和文化。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感性体验。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让学生看一看课文《山行》这个标题,想想“山”是什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见过不少“山”,它们的景色又是怎样的呢?2. 地形介绍教师带着学生进行实地踏勘,认识山的地形,灌木丛、野花、流水声,让学生感受到山林静谧的感觉。
3. 山区人类文化多媒体展示图片和文字,向学生介绍山区生活及文化,例如,山寨、苗族、藏族、滇池以及自然生态保护区等,让学生感受到山区的重要性及生命的宝贵。
4. 感性体验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花时间在山上做活动,例如,摄影、画画、写散文等,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山的美。
五、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上课的反应情况,进行教学评价,查看学生学习的效果。
2.利用讲座形式,汇总山区的文化及生活信息,分享到班级及学校形成每月发展主题之一。
六、教学反思与改进1.对学生的引导需要再加强,让学生在感受中受到教育的熏陶。
2.课前对于小组讨论的组织安排需要更具体,创造一借以交流的氛围。
《山行》教学设计 (鄂教版二年级上册)
《山行》教学设计 (鄂教版二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山行》是一首色彩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了一幅浓郁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在石径蜿蜒、白云缭绕的秋山深处,有人家居住。
诗人被一片火红的枫叶吸引住了,停车观看,不禁发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叹。
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
这首诗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是一篇千古传诵的佳作。
教学目标:1. 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掌握“车”字笔顺。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3.培养背诵古诗的兴趣,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会认“径、斜、亭、停、车、霜”6个字,会写“远、亭、停、车、霜”5个字.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表现秋天的美好境界,注意“径、斜”读音.教学准备:1.课文挂图、字理演变图、生字卡片或课件。
2.朗诵的背景音乐。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出示挂图(或课件出示),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深秋,天气已经很冷,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杜牧写的古诗《山行》。
2.初读感知,识记生字,了解古诗大意(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注意“径、斜”读音,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生处等词含义.小结:这首诗只用了二十几个字,就为我们描画了一幅这么美丽的秋景。
真了不起呀!其实,这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诗人精心雕琢的,你能不能沉下心来,再来细细的品味它,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3.再读感悟,背诵古诗(1)边放课件,边放古典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人意境。
(走在带有深秋寒意的山路上,看到小路盘旋曲折,斜斜地向远处的山顶延伸。
诗人一边走一边向远处望去,只见那白云缭绕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
诗人走着走着,忽然停下了车,为什么呢?因为美丽的枫林晚景把他给吸引住了。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诗诵读《山行》教案(新版)鄂教版
第六单元 沙滩上的童话1沙滩上的童话2里是我们快乐的天地。
[①“这里”指什么?开头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天放学以后,我们就相约来到这里,把书包一扔(rēng),开始了我们有趣(qù)的活3沙滩上,我们垒(lěi)起城堡(bǎo),城堡周围筑(zhù)起围墙,围墙外再插上干树枝,那是我们的树。
[句导读:这一句揭示了上文所说的“这里”,“这里”原来是沙滩,并交代了“有趣的活动”是什么。
]4[③“垒起、筑起、插上”这三个动词说明了什么?]段导读:写“我们”在沙滩上修筑城堡。
知是谁说了一句:“这城堡里住着一个凶狠❶的魔(mó)王。
” 着又有人补充说:“他抢去了美丽的公主!”三个小伙伴说:“你们快听,公主在城堡里哭呢!” 5这样,我们编织着童话。
[④“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段导读:第4至第7自然段写了“我们”面对着城堡编织出的童话。
眼间,我们亲手建造的城堡成了一座魔窟(kū),我们也成了攻(gōng)打魔窟的勇士。
6[⑤“魔窟”是非常可怕的地方,但“我们”却敢去攻打,表现了孩子具有怎样的心灵?]7们又一起商量怎样攻下那城堡。
[⑥“商量”一词体现了孩子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一个伙伴说:“我驾驶(shǐ)飞机去轰炸[zh à]。
” 有人反驳(bó):“那时候还没有飞机呢!”我说:“挖地道,在地下装上火药(yào),把城堡炸平。
” 8我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❷。
于是,我们趴在沙堆上,从四面八方挖9着地道。
我们1☜2 ①指沙滩。
设置悬念,引出下文。
3②说明孩子们很喜欢到沙滩上玩儿,每天都去那儿玩儿。
说明沙滩对孩子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同时也体现了孩子们无忧无虑的心情。
4③说明了“我们”修筑城堡非常认真,城堡有围墙,围墙外有树林,显得气派而漂亮。
❶凶狠:凶恶狠毒。
5 ④重点句解析:指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地共同编故事。
6 ⑤充分表现了孩子们勇敢、善良的美好心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山行 鄂教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山行鄂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山、行”等10个生词。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学重点:1. 生词认读和理解。
2.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三、教学难点:1. 生词的意思理解和运用。
2. 课文中的一些描述性的句子理解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山水画或播放山水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山水的印象。
(2)引出课文《山行》,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描绘的山景。
2. 学习课文:(1)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认读生词,理解课文大意。
(2)分段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3)学习生词,让学生通过卡片认读、组内交流等方式掌握生词。
3. 品析课文:(1)让学生结合图片或视频,发挥想象力,描述课文中的山景。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描写手法,如动静结合、远近高低等。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中描绘的山景的感受。
(2)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5. 课堂小结:6.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词。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山水的看法。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点掌握情况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山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让学生绘画自己心中的山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开展“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八、评价建议: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1301《鄂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山行》教学设计青山区建.doc
山行青山区建设一路小学李季学习目标:1、会认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在反复吟诵中,想象深秋山林的美丽画面,激发学牛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反复吟诵中,想象深秋山林的美丽画面,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激趣导入:1、孩子们,来,跟着我来听一听(CAI),什么声音?(马叫的声音)瞧,咦,马车突然不走了,这是怎么回事?孩子们,当我们学完这首古诗后就会知道了。
2、请人读诗题(请2人读诗题)。
全班读题。
3、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写的,名叫杜牧,跟老师读一遍。
这首诗就写了他在山中漫游时所看到的景象。
4、先听老师读一遍(师朗读此诗).二、读准生字、重点词1、老师读得怎样?(好)谢谢你们的夸奖。
其实,我能读好,可是有窍门呢?想知道吗?我呀,是读准每个字的音,然后边读边想诗的画面,边读边想,边读边想,这才读好的。
想读吗?2、请轻轻地翻开课本107页,自由的多读几便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如果遇到不好读的字,做上记号并借助拼音把他读准,开始吧。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检查,奖励。
4、我看到同学们读的非常认真,还有的读了很多遍,真好。
老师把生字宝宝请出来,好吗?(-)生字1、请同学们轻轻的关上书。
看大屏幕2、(生字卡“径”,请三人读)摘掉帽子再读读。
(2人读,再请每小组读)。
(二)生词那这个词呢?“径”是“小路”,那“石径”呢?(石头小路}牛词(每个牛词都先点3人读,然后全班读)A、石径斜1、那,加个字该怎么读?这个词你读得真准!在古代的时候,这个字的确念XIA,可到了现在,已经取消了这种读音,改成了XIE,请再读一遍]2、(出示)瞧,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的,正顺着山势向远处高处伸去呢,该怎么读?(两人读)我看见了一条长长的弯弯曲曲的小路呢!这小路可长呢,都看不到头呢,像他这样全班读。
在这首诗里呀,还有些词宝宝呢,想认识吗?让我们看看吧。
B、寒山谁来读。
开火车读。
[翘舍音读的真准呀!音读的真清楚!词宝宝夸你了,是什么?这座山多高多陡呀,深秋季节在里面行走,还真有点冷呢!哎呀,这座山可真高呀!就像他这样读C、白云生处谁来读?开火车读。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山行 鄂教版
山行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课后一个生字“径”。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意,在反复吟诵中,感受深秋山林的美丽画面,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径”,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古诗大意,在诵读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生字卡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画面导入1.同学们,秋天来了,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秋天的山林里去走一走,看一看。
(师播放课件:秋天景致的画面,背景音乐:古筝曲。
)2.(师结合画面描述诗意。
)深秋时节,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
在山上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户人家。
傍晚时分,山中的枫树林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那火红火红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艳丽。
唐代诗人杜牧欣赏着这迷人的景色,久久不肯离去,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篇《山行》。
3.师范读古诗。
二、自读古诗,认读生字。
1.你们想读吗?自己读读看吧,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读诗)2.出示生字卡:“径”,指名读,齐读。
3.出示生词卡,读准字音。
山行、寒山、停车、霜叶、石径斜、枫林晚4.同位互读古诗,互相正音。
5.指名朗读古诗,集体正音。
三、借助画面,感悟诗意。
1.让我们再次走进深秋的山林,去看看作者笔下的秋天景色吧!⑴(出示课件:“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的图、文。
)谁来说说看到了什么?⑵是啊,深秋时节,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
在山上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户人家。
多美的景色啊!请同学们结合画面,再自由朗读一、二行诗句。
⑶请学生读,师生点评,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与情感。
⑷学生自己练读,再指名读,互评,齐读。
2.(师出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的图、文),请大家分四人小组一起学习,说说看到了什么。
该怎么读好这两句诗呢?⑴生分小组交流画面上的景象,自主尝试朗读3、4句诗。
师巡视指导。
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行
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行教学目标:1.了解并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山”、“行”、“路”、“中”。
2.通过学习了解山的特点,理解山行的意义,并可以朗读本文。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1.读懂本文内容,理解山行的意义。
2.朗读本文,让学生感受到山的美。
3.通过本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山”概念的正确认识。
2.理解山行的意义。
3.朗读本文,感受到山的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分享感受。
二、新课呈现(10分钟)1.导入学生看图猜题:“今天我们要学什么呢?”(山)2.《山行》导读教师简单介绍本篇课文的背景信息,然后问学生:“大家喜欢爬山吗?要是你们要爬山,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期待的态度及学习愿望。
3.视频欣赏教师放映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山的美。
4.猜词活动让学生通过图片猜测生字词“山”、“行”、“路”、“中”。
5.词语解释及朗读教师请学生齐读课文,并提问:“我们是什么时候能看到山呢?”引导学生读出“在黎明的时候”。
三、讲授(30分钟)1. 山的特点教师为学生介绍“山”的定义及特点:“山是地球表面某一部分凸起而高出周围地面的一种地形。
它像一座屏幕隔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理解到山的显著特点。
2. 山行的意义教师为学生讲解了“山行”的意义,指出:“山行,指爬山和骑行。
在华夏文化中,登高望远被誉为中国的一种传统美德。
中国人爱山,山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3. 宣传护山意识教师让学生联想山的特点,培养爱护山的意识,鼓励学生珍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四、总结(5分钟)教师为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激励学生更好地爱护大自然。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山行 鄂教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山行鄂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能够根据课文内容,描绘出山行的景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山行的兴趣。
(2)运用朗读、默写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团结互助的品质。
(3)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根据课文内容,描绘出山行的景象。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描绘山行景象的想象力。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音乐欣赏等方式,营造山行的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2. 朗读教学法: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课文内容。
4. 想象描绘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出山行的美丽景象。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动画等课件。
2. 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认读和复习。
3. 课文录音:准备课文录音,便于学生跟读和模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展示山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山行的景象。
(2)音乐欣赏:播放与山行相关的音乐,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3)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山行的了解和经历。
2. 学习课文(1)教师范读: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3. 生字词学习(1)出示生字词卡片: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
(2)解释生字词:教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学生跟读。
(3)词语运用:教师举例运用生字词,学生模仿。
4. 朗读与默写(1)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山行 鄂教版
山行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课后一个生字“径”。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意,在反复吟诵中,感受深秋山林的美丽画面,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径”,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古诗大意,在诵读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生字卡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画面导入1.同学们,秋天来了,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秋天的山林里去走一走,看一看。
(师播放课件:秋天景致的画面,背景音乐:古筝曲。
)2.(师结合画面描述诗意。
)深秋时节,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
在山上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户人家。
傍晚时分,山中的枫树林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那火红火红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艳丽。
唐代诗人杜牧欣赏着这迷人的景色,久久不肯离去,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篇《山行》。
3.师范读古诗。
二、自读古诗,认读生字。
1.你们想读吗?自己读读看吧,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读诗)2.出示生字卡:“径”,指名读,齐读。
3.出示生词卡,读准字音。
山行、寒山、停车、霜叶、石径斜、枫林晚4.同位互读古诗,互相正音。
5.指名朗读古诗,集体正音。
三、借助画面,感悟诗意。
1.让我们再次走进深秋的山林,去看看作者笔下的秋天景色吧!⑴(出示课件:“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的图、文。
)谁来说说看到了什么?⑵是啊,深秋时节,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
在山上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户人家。
多美的景色啊!请同学们结合画面,再自由朗读一、二行诗句。
⑶请学生读,师生点评,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与情感。
⑷学生自己练读,再指名读,互评,齐读。
2.(师出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的图、文),请大家分四人小组一起学习,说说看到了什么。
该怎么读好这两句诗呢?⑴生分小组交流画面上的景象,自主尝试朗读3、4句诗。
师巡视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语文上古诗诵读山行教案作业题(鄂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古诗诵读山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识一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阅读、朗诵古诗及理解大意。
教学难点:体会诗词用字的精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导言: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诗,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块儿背上行囊到山中去走一走,我们现在就在诗人的指引下出发吧!二、初读课文,总体把握。
.自由读,读准字音2.指名读,指导学生断句。
3.根据正确的断句方法,齐读。
4.默读,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小组讨论。
5.全班讨论,解决字、词义。
6.再次齐读。
三、分析诗意出示前两句诗的图文。
A、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板书:白云生处).自由读这两句诗,提出疑问。
2.小组讨论交流诗意。
3.全班交流反馈。
4.师总结: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登上了高山,抬头远望,山上白云飘荡的地方住着人家。
5.指名说两句诗的意思。
6.齐读两句诗,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出示后两句诗的图文。
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板书:红于).自由读这两句诗,提出疑问。
2.小组讨论交流诗意。
3.全班交流反馈。
4.师总结:停下车来,是因为欣赏傍晚的枫林晚景,那霜打后的枫叶红得比二月春花还要鲜艳。
5.指名说两句诗的意思。
6.齐读两句诗,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四、总结提高,积累背诵.齐读课文,想想全诗大意。
2.指导学生看插图,指导学生说说大意。
3.指导学生背诵全诗。
4.畅谈学后所得。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随着诗人杜牧领略了深秋时节枫树林的美丽风景,大自然真是太美了,如果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你也会发现它的美!【课堂作业新设计】.课下把学到的古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2.课下搜集杜牧其他的的诗读一读。
3说一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与二月花”的大体意思。
参考答案.略2.略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与二月花”的意思是:停下车来,是因为欣赏傍晚的枫林晚景,那霜打后的枫叶红得比二月春花还要鲜艳。
【板书设计】山行白云生处红于【课后反思】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从初读扫清障碍,到理解诗文,再到背诵诗文,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不时引导学生们走上台来,操作学习,以强化记忆。
老师和同学的有效互动,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帮助学生在情景中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杜牧的《山行》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
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作者介绍】唐朝杰出诗人杜牧简介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与相关的资料介绍】《山行》诗歌原文及白话文译文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5.斜:此字读xiá,为伸向的意思。
6.坐:因为。
译文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
“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
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
“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
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
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
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
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
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
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
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
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
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
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
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
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
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