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末中国少数民族女作家文化寻根的话语表述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作家小传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作家小传(西南大学)张凌波搜集整理赵银棠(1904—1993),女,纳西族,又名赵玉生,出生于丽江一个纳西家庭,丽江古城区人。
为第一代纳西族女知识分子。
建国前即开始写作。
建国后,从事文化、教育工作,收集研究民间文学。
80年代整理出版《玉龙旧话新编》,并发表散文作品多篇。
奠定赵银棠在纳西族作家文学史上“第一位女作家、女诗人”地位的,是她于1947年出版的介绍纳西族文化的集子《玉龙旧话》。
这是一本系统地介绍纳西族历史渊源、风物名胜及纳西族文学的著作,而且出自一名女作家之手。
主要作品有《玉龙旧话新编》《雪影心声》《纳西族诗选》《历程实录》等。
曾获1980年云南省首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1993年9月9日赵银棠在丽江逝世,享年90岁。
颜一烟(1912-1997),女,满族,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
北京人。
中共党员。
颜一烟1912年生于北京,出身于满族贵族家庭。
早年曾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小和附中读书,后又转到山西温泉女子中学读书,在中学期间便开始文学创作。
1930年,颜一烟考入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
1932年,她与同学一起创办“未名小社”,并编辑《破晓》、《霜宫》等文艺杂志。
1933年,颜一烟转到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1934年,又赴日本继续求学。
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学习期间,曾担任中华留日戏剧协会干事、《东流》杂志编委、中华留日左翼文化团体联合会执行委员等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颜一烟回国后任上海留日同学救亡会理事,并参加上海救亡演剧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
1938年,辗转来到延安,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颜一烟担任鲁迅艺术学院艺术指导科教员。
1945年调东北文艺工作团做编剧工作。
1948年,调东北电影制片厂任编剧。
1950年,调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任编剧。
1956年,调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剧。
著有电影文学剧本《中华女儿》、《一贯害人道》、《陈秀华》、《祁建华》、《烽火少年》(均已拍摄发行)等,话剧剧本《黄花岗》、《九一八以来》、《军民一家》、《渡黄河》、《飞将军》、《先锋》、《秋瑾》,秧歌剧剧本《反巫婆》、《农家乐》、《血泪仇》,散文集《烽火明星》、《大海的女儿》,小说《我的童年》、《初夏》、《一个苍蝇的梦》、《弟弟》,译著《歌德论》《饥饿的人们》、《剧作法》、《给青年导演》,小说《老鼠的尾巴》,短篇小说集《保江山》等。
寻根文学
2、文学之根虽在文化,但却并不等同于 全部的民族传统文化。
李杭育在《理一理我们的“根”》中说:“中国 的文化形态以儒家为本。儒家的哲学浅薄、平庸, 却非常实用。”
3、对民族文化应该作出新的判断和认 识
寻根文学试图通过对民族本土文化沉积的 发掘,“寻找东方文化的思维和审美优 势”,建立一种富于民族特色的文学品格。
六.寻根小说的历史变革作用
局限: 对于‚根‛的理解的静止性和非历史性, 导致了一些作家一味的沉迷于古、俗、粗、 野之中,表现出贵远贱近、向虚背实的倾 向。
80年代小说
寻根小说
王安忆的《小鲍庄》
以平实朴素的语言,非线 型散点透视的叙述方法, 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浸透着 传统文化几近封闭状态的 村庄和一群农民的生存状 态。表现上看,这里民风 古朴,讲究仁义,敬老爱 幼,其实贫穷、落后、愚 昧,甚至人性被扭曲。
3、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价值选择
作家们在对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糟粕进行否定的同 时,也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价值选择。 在寻根文学中,被认为最能显示传统文化精神的 是阿城的小说。他以《棋王》、《树王》、《孩 子王》奠定了他在寻根文学中的坚实地位,以他 对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的道家文化的追寻成为最 有特色的寻根小说代表人物。
寻根小说
一.“寻根文学”概念
1983年前后,一些作家 把目光投向了民族文化,尝试 以现代意识去关照民族文化 传统以及民族心理深层的文 化积淀,从文学与文化的关 系中去寻求民族文化的根。 主要代表作家:莫言、韩少 功、王安忆。
二 、文化寻根思潮形成的历史背景
寻根文学是指80年代中期出现在当代文 坛上的以“文化寻根”为思想艺术追求 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种类。85年,韩少功、 阿城、郑义、李杭育等青年作家发表文 章,正式提出“文化寻根”的口号,意 欲对民族文化精神返本求源,挖掘民族 性格中的民族文化素质。主要代表作有: 韩少功的《爸爸爸》、王安忆的《小鲍 庄》、阿城的《棋王》等。
名词解释寻根文学
名词解释寻根文学寻根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指以寻找民族文化根源为主题的文学创作。
该流派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与文化倾美的时期,一些作家开始回顾历史,寻找中国文化传统的渊源,以期从中汲取力量,启迪民众,寻求民族复兴的道路。
寻根文学通过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揭示历史真相和反思中华民族的文化困境,试图摆脱外来文化的束缚,塑造独特的中国文化形象。
同时,寻根文学也尝试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为当代文学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新。
在创作主题上,寻根文学多关注农村、山区和边疆地区,探讨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
作家们常常以寻找自我、回归乡土为线索,通过对人物的生活态度、价值观、矛盾心理的描述,展示当代中国人在文化转型中的困惑与挣扎。
这种创作手法,使得作品更加接地气、贴近现实,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与思考。
寻根文学在艺术表现上注重对细节的刻画,通过描写传统文化的符号、艺术形式等细节,展现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与深厚性。
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对诗词、小调、传统戏剧等的引用与借鉴,同时也注重对方言、方言诗、民间故事等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的传承与创新。
然而,寻根文学并不是简单地做传统文化的宣传或模仿,而是在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保护中寻找时代联系和现实价值的转换。
寻根文学的艺术追求在于通过对传统文化与现实问题的反思,呈现出更加真实、生动的文学形象,描绘出更加复杂、真实的社会图景。
总之,寻根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重要流派,它通过寻找传统文化根源,探讨民族文化困境,塑造中国文化形象,并在艺术表现中注重对细节的刻画。
寻根文学的价值在于它对历史的反思,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对于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发展概貌
20世纪初, 女权运动进一步发展
• 提出了解放妇女的新理论,提倡妇 女自主、自立,培养妇女的独立人 格,鼓励妇女参加革命活动,对婚 姻问题、娼妓、婢妾等问题进行了 初步探讨。
• • • • • • • • •
编译、出版的关于妇女问题的书籍有: 1902年11月斯宾塞的《女权篇》 1903年金一《女界钟》 妇女报刊主要有: 1889-1904年的《女报· 女学报》 1904年1月创刊的上海的《女子世界》 女子教育的发展: 1902年的爱国女校 此后,上海、北京、天津、南京、汉口、长 沙等地先后创办了女学堂。
• 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文坛笼罩在阶级斗争、民族 斗争的气氛之下。以反对封建压迫、要求人性解放为 主要内容的启蒙主义的五四新文学,其主潮在新的社 会历史背景下,发展为以阶级解放和民族解放为旗帜 的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文学。社会的急剧变化,促使 文以载道的传统进一步发扬,作家大都难以保持静观 的审美心态,而怀着沸腾的情感、深切的忧患,关注、 参与着阶级搏杀和救亡图存的斗争,文学格局由五四 时期的开放态势趋于比较单一,政治意识大量输入文 学本体,反映革命生活、阶级斗争、民族抗战的文学 创作迅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妇女接受文化教育的 机会逐渐增多和知识女性社会参与意识的进一步增强, 涉足文坛的女性较前一时期有了一定数量的增长。
女性对“英雌”话语的积极应和
• 革命女活动家唐群英1904年赴日 留学,行前赋别诗中以:“日俗从 军行,战死埋丘墟。不必说生还, 生还实辱余”来表达自己强烈的爱 国尚武、铁血“英雌” • 主义的追求。
• 陈撷芬: • “修我戈矛誓我师,洗净蛮风驱我 敌。一声唱起泰西东,百万裙钗齐 奋力” • 汪毓真的《箴女界》、燕斌的《浩 气歌》、孙汉英《女子四勿歌》、 秋瑾的《女子歌四章》、《勉女权 歌》、《宝剑歌》、《宝刀歌》都 是适应战时需要的女子“戎装”言
寻根文学
2.李杭育: (1)《理一理我们的“根”》(《作家》1985年第9期) 文章认为,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精华,其实更多地存在和保 留于“中原规范之外”。 (2)《“文化”的尴尬》(《文学评论》1986年第2期) 文章指出,“中国的文学总该有点中国的民族意识在里边, 这个说法大约是不过份的。倘使我们的文学里没有一点自己 的气味,自己的面孔,那我们又何必做人做文呢?我们跑到 世界上去,人家问起来,我们算什么人呢?我们的作品算是 个什么东西呢?” 3.郑万隆:《我的“根”》(《上海文学》1985年第5期) “黑龙江是我生命的根,也是我小说的根”,在这个小说世 界里,“我企图表现一种生与死、人性与非人性、欲望与机 会、爱与性、痛苦与期待以及一种来自自然的神秘力量。更 重要的是我企图利用神话、传说、梦幻以及风俗为小说架构, 建立一种自己的理想观念、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和文化 观念……”
三、总体特征
1.重视世俗日常生活及异域民俗文化描述。 2.对传统道家文化和禅宗哲学持暧昧的态度。 3.将生活实景与幻想、象征、寓言进行糅合 性处理,营造了一种古朴自然、神秘而浪漫 的艺术风格。
四、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略) 五、寻根文学的重估 (略)
4.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文艺报》1985 年7月6日) 文章指出,人们想在穿越了被“文化大革命”浩劫 摧毁得所剩无几,在“把民族文化判给阶级文化, 横扫一遍,我们差点连遮羞布也没有了”。 5.郑义:《跨越文化断裂带》(《文艺报》1985 年7月13日) 文章指出,“‘五四运动’曾给我们民族带来生机, 这是事实。但同时否定得多,肯定得少,有隔断民 族文化之嫌,恐怕也是事实?‘打倒孔家店’,作 为民族文化最丰厚积淀之一的孔孟之道被踏翻在地, 不是批判,是摧毁;不是扬弃,是抛弃。痛快自是 痛快,文化却从此切断。儒教尚且如此不分青红皂 白地被扫荡一空,禅道二家更不待言。”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二版)》2018年11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二版)》2018年11月考试考前练习题一、名词解释题1.《百合花》2.《龙须沟》3.“朦胧诗”4.《第二次握手》5.京派6.新感觉派附:参考答案1. 《百合花》解答:是上海女作家茹志鹃1958年发表的短篇小说。
小说以1946年的人民解放战争为背景,描写了前沿包扎所里的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两个人围绕借被子事件而展开的一段动人故事,着力刻画了通讯员、新媳妇这两个普通人形象,歌颂了革命队伍中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表现了军民团结一心的主题。
小说构思精巧,充分展现了茹志鹃小说选材立意的特点,即不正面描写生活的波澜壮阔,而是从中截取一朵浪花加以雕琢。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作者从人物性格某一突出特点入手,进而向纵深发掘,力图展开人物细腻的心灵世界。
总而观之,茹志鹃小说的艺术风格就像是"一朵纯洁的百合花",雅致清醇,韵味深长。
2. 《龙须沟》解答:老舍的话剧《龙须沟》于1950年发表于《北京文艺》创刊号,共三幕六场。
老舍在这部话剧中采用新旧对比的写法,选取北京一条有名的臭水沟--龙须沟在解放前后的变化为视角,真实地表现了新旧两个时代龙须沟人民的不同遭遇,从而控诉了旧社会,歌颂了新时代。
剧本塑造了众多生动的人物形象。
其中程疯子塑造得最出色。
《龙须沟》依然保持了质朴幽默、鲜活诙谐的"京味"语言,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1951年老舍因《龙须沟》的成功而被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他的话剧风格对后来的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朦胧诗"解答:新时期诗歌运动最重要的事件就是"朦胧诗"的崛起。
以谢冕为旗帜的新派批评家把这股应运而生的现代诗潮称为"新诗潮"。
朦胧诗人摆脱了传统观念的囿限,广泛吸收西方现代诗歌的营养,他们强调表现自我,注重个人内心感觉抒发。
他们的作品追求意象的象征性和意蕴的不确定性,具有浓重的现代主义色彩。
民族性:浓、淡、无多元相存--论20世纪末期少数民族女诗人现代汉语诗的抒情倾向
北 民族 学 院 学 报 ( 学 社 畚 科 学 版 ) 哲
 ̄ 2 QtTHWE T I S M NORI ESUNI Ⅱ VER I Yf o ilS in m) S T ca ce c S
20 0 2年 第 1期
N o. 2 2 1 00
—
族的 葛根 图娅 、 仁 图娅 , 萨 满族 的匡文 留、 化转型期, 因此 出现民族女诗人的创作随着 开放 程 度的增 加 , 民族 性 逐 渐 减少 的 倾 向。 下面 分 别
E 土 家族的 冉冉 、 哈萨 克族 的加 米拉 ……
强嫒性是 每 一个 民族 诗 人都 十 分 敏感 甚 至 无 以活跃于八九十年代现代汉语诗坛的几位有特色 都 的具 税的事情, 特别是在强调“ 越是 民族的越是 世 的女诗 人( 生活 在 民族 较 多的 大西北 ) 鼻 的文学观 念流 行 的时代 , 民族 诗 人的 民族 意
民族 性 : 、 、 多元相 存 浓 淡 无
论2 0世 纪末 期 少 数 民族 女诗 人现 代 汉语 诗 的抒 情倾 向
王 珂
( 北京 师 范大 学 中文 系, 北京 107 ) 0 8 5
摘
要 ]2 o世 耙 ^ 九 十年 代 是 现 代 汉 诗 中的 女 性 诗 歌 繁 荣 的 叶代 , 民族 女 诗人 成 为 其 中重 要 的 力 量 。 由于 生 存 环
体刨作 为例 , 论述 这一 时 期 民族 女 诗 人 的现 代 汉 没 有 离 开蒙 古 族 的历 史 上 空 …… 是 一 位 现 代 的 、
诗刨作中民族性的演变及四种抒情倾 向的表现。
一
纯粹 的蒙 古 族女青 年诗 人 。 可 以用 一句 话 来 概 括 葛 根 图娅 的 诗 歌 : 的 她 诗是 现代 民族知识 女 性对 本 民族全 方 位的 观 照透 视 。观照 方式 是女 性 方式 、 知识 方 式 和 民族 ‘ 式
寻根文学
一、背景(一)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
"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二)一种认为就应该学习模仿。
连文学艺术上的现代派也被当作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全不考虑现代派艺术在西方正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抗。
还有一种认为“现代化”这个目标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环境不同,文化基础也不相同,它所呈现的模式,尤其是文化上的发展模式,是不应该相同的。
(三)在整个寻根文学思潮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是知青作家。
文化寻根不是向传统复归,而是为西方现代文化寻找一个较为有利的接受场:在对于西方现代文学历史和作家的状况有了较多了解之后,迫切要求文学“走向世界”的作家意识到,追随西方某些作家、流派,即使模仿的再好,也不能成为独创性的艺术创造。
在他们看来,以“世界文学”的视镜从中国文化寻找有生命力的东西,应该是中国文学更为可行之路。
(四)阿城:“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 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郑义:《老井》贾平凹:《商州系列》李锐《厚土系列》莫言《红高粱系列》(五)从七十年代末开始,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对“人”的自觉意识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并在作品中力图解放“人”的生命与价值,但一些作家却发觉即使抛开暂时的政治、道德因素,人也不可能像动物那样,进入绝对自由的生存空间--一只无形的手在幕后操纵着人类,制约着“人”的心理、行为模式,这就是“文化”。
寻根文学的名词解释
寻根文学的名词解释寻根文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逐渐兴起的,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文关怀。
寻根文学主要关注个体的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通过对个体经历和乡土生活的探索,回溯和重建祖国的根源和文化记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释寻根文学的内涵。
一、回归乡土,追溯根源寻根文学的首要任务是回归乡土,追溯个体和祖国的根源。
作家通过刻画主人公的乡土经历和成长环境,通过对乡村风土人情、传统文化的描写,表达对祖国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热爱与理解。
这种追溯根源的行为,不仅是对个体成长背景的反思,也是对祖国民族文化的探索和传承。
二、文化认同与文化冲突寻根文学在探讨个体与文化的关系时,常常涉及到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的问题。
在全球化的今天,个体的身份认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寻根文学通过展示个体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和彷徨,探讨个体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的选择和平衡,引发人们对文化认同的思考。
三、历史记忆与群体命运寻根文学借助历史记忆,回顾群体的命运变迁。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和个体的亲身经历的描写,寻根文学以文学的方式记录历史的痕迹和群体的命运,揭示社会矛盾和历史变迁对个体生活的影响。
这种对历史记忆的追溯,同时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审视。
四、乡土叙事与艺术创新寻根文学强调乡土的特殊性和个人经历的独特性,倡导以乡土为背景的叙事创作方式。
通过细腻的描写,作者能够让读者深度体验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寻根文学的乡土叙事方式注重细节的描绘,力求还原乡村的真实画面,给人以真实感和历史感。
五、对乡村现实的反思与呼唤寻根文学中的作家通过对乡村现实的反思和呼唤,探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他们关注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命运,关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问题。
这种对乡村现实的反思和呼唤,体现了作家们对乡村的责任与担当,也激励社会各界和政府加强对农村的关注与支持。
20世纪20年代女作家笔下知识女性的流浪叙事
自由,则所有的一切都不必提了。”眵在当时,冯沅君以 自由恋爱一抗婚一逃婚的模式,强烈冲击封建礼教, 塑造了反抗型女性的形象。当然,由于这种对女性自
我的探索混同在人的解放思潮中,并没有完全突出女
到精神都经历了痛苦的流浪。由于自身的性别角色,女
作家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女性解放的尴尬,她们在那
性的身份。而且,由于女性身份的顾虑,冯沅君笔下的
者的注意。从女性角度探索女性自我,正代表了中国 女性文学发生期的开端。在系列作品《旅行》、《隔绝》、
收稿日期:2010-08-06
不自觉认同传统礼教的某些方面和其中隐藏着的男
作者简介:曹艳红(19r77一),女,江苏常熟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 学及文化研究。
爱情被概括为一种纯粹的精神追求:《旅行》中的男女 主人公多日同行同宿,“同衾共枕,拥抱睡眠”却“坐怀 不乱”。在现代男性作家的笔下,大多并未因爱情中的
些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女性知识分子流浪叙事文学作
品中,逐步尝试摆脱男权意识和男性视角,在20世纪 20年代促成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本文拟从冯 沅君、庐隐和丁玲的代表作品人手,探究在中国女性文
云”、“天边野鹤”的流浪心态,更要操持知识女性已不 习惯的家务,使得她们无法为自己准确定位。那么,秉 凌吉士等男性都不符合她的要求,他们不能把莎菲作
承独身主义又如何?《何处是归程》就讨论了女子的两
种出路——结婚生子和不结婚为事业奋斗,结果都是
走向幻灭。庐隐借作品中的知识女性感慨道:“不傍涯
际的孤舟,终至老死于不得着落的苦趣中,彷徨的哀 音,可以赊不少人同情的眼泪,但紧系垂杨荫里的小 羊,也不胜束缚之悲,只是人世间,无处不密张罗网, 任你孙悟空跳脱的手段如何高,也难出如来佛的掌
民初女性作家对传统文化的寻根与反叛
民初女性作家对传统文化的寻根与反叛在民初时期,中国社会风潮起伏不定,封建官僚统治的日代渐尽,新兴思潮蓬勃发展。
作为社会变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民初女性作家通过他们的笔触,对传统文化展开了一场深入的寻根与反叛之旅。
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渗透到了人们的思想信仰、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中。
然而,民初女性作家开始质疑这种传统文化的合理性和合适性。
她们追求平等的性别观念,呼吁女性争取自身的权益和尊严。
例如,秦牧这位著名的女性作家,她通过她的作品《蒙难》等,用极为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痛苦和无助,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束缚的追求自由的呼声。
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反映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受到的压迫和歧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不满和对女性力量的崇尚。
在民初女性作家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她们对传统文化中男权至上的观念的批判。
例如,许广平是一位早期的女性作家,她在她的作品《荣华梦》中,通过一个女子的命运描述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受制于男性的不平等和剥削。
她对女性角色的描写常常带有强烈的批判意味,她渴望摆脱家族和封建等级观念束缚下的女性,呼吁女性争取自己的权益和尊严。
她的作品引导着读者思考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性别压迫,挑战了旧社会中男权至上的传统观念。
另一方面,民初女性作家对传统文化的反叛表现在她们对儒家文化的批判。
儒家文化一直以来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教化了几代人,塑造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然而,儒家文化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强调男女分工,将女性刻画为家庭和子女的附属品。
民初女性作家开始质疑这种传统观念的合理性,展示了对传统文化的反叛态度。
例子中,郑振铎鲠深儒家思想的束缚,她用她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受家族压迫的女性,揭示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无法摆脱的困境,同时展示了她从儒家思想和观念中寻求解脱的渴望。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民初女性作家对传统文化的寻根与反叛并不是一味的否定。
她们从历史的角度,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传统文化中的弊端,同时也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精神资源。
现当代文学 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
❖ 主要代表作有: ❖ 贾平凹的“商州文化系列”:《鸡窝洼人家》《腊
月·正月》等; ❖ 李杭育的“葛川江文化系列”:《最后一个渔老儿》
《沙灶遗风》等; ❖ 韩少功的“湘楚文化系列”:《爸爸爸》《女女女》
等; ❖ 阿城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
王安忆的《小鲍庄》
2、文化寻根思潮出现的原因
❖寻根小说也有其自 身的局限性,它对 于“根”的理解是 静止的、非历史的, 最终一些作家一味 沉迷于古、俗、粗、 野之中,难以寻找 到真正有生命力的 文化之根。
五、寻根文学的旗手
❖ 1983年以前为第一 阶段:《西望茅草 地》。
❖ 1985年后为第二阶 段:《爸爸爸》
《爸爸爸》-对国民性的批判
❖ (1)内在原因:它是反思文学的进一步 深化,是一种对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 反思,同时也是对改革文学的反拨和超越。
2、文化寻根思潮出现的原因
❖ (2)外在原因:80年代西方文化艺术思 潮大量涌入,导致了中西方文化的大碰撞、 大融汇,思想艺术界再次掀起了文化大讨 论的热潮。
(3)直接原因:拉美文学的崛起提供了一个 辉煌的例子。
艺术特色
❖ A、叙述方式的特别:日常化的平和叙说 ❖ B、语言文字的特别:简洁练达、生动传神
的语言文字。 ❖ 王蒙 “口语化而不流俗,古典美而不迂腐,
民族化而不过‘土’,嘎嘣利落但仍然细密 有致,刻画入微却又惜墨如金。”
王安忆《小鲍庄》-对儒家文化的思考
❖ 《小鲍庄》通过对一个 小小村落几个家庭和十 多个人物的生存、命运 与心理状态的立体描绘, 剖析了我们民族世代相 袭的以“仁义”为核心 的文化心理结构,揭示 了“仁义”文化走向衰 落的历史命运。
20世纪8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
民族干 部和 群众被 当成 阶级 敌 人加 以打 击 , 严 重 破坏 了各 民族 群众 的正 常生 活 。进 入 新 时期 , “ 拨
的多 民族 国家形 象 。然 而 , 在 构筑 统一 的多 民族 国家形 象 的文 学表 述 中 , 因政 治 强力 的干涉 , 少 数 民族 作家 的 国家认 同遮 蔽 、 压 抑 了其 主体 意 识 的 另一 层 面—— 族 群 身份 认 同 。“ 身份认 同 主要 指
在 主体 问的关 系 中确立 自我 意识 , 并在普 遍有 效 的价值 承诺 和 特殊 身 份意 识 的张 力 中获 得 自我 归 属感 和方 向感 的过程 。 ” _ 1 l ( 身份认 同是一种 社会 化 的结 果 , 在 不 同 的历 史氛 围中 , 其 支 配 性 的身 份认 同形 式是 不 同的。族群 身份认 同是 身份认 同的一个 层 面 , 它是 指 个体 在各 族 群 中确 立 的对 自
寻根潮流的 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推进 了中国少数 民族文学走 向成熟。
关键 词 : 中 国少 数 民族 文 学 ; 2 0世 纪 8 0年 代 ; 文化 寻 根 中 图分 类 号 : I 2 0 7 . 9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6 6 2 7 ( 2 0 1 3 ) 0 6— 0 0 9 0— 0 5
Ge n. .1 1 4
2 0世 纪 8 0年代 中 国少数 民族 文学 的文 化 寻根
杨 红
( 贵州 民族 大学 文学 院 ,贵州 贵 阳 5 5 0 0 2 5 )
摘 要: 2 0世 纪 8 0年 代 , 在解放思想、 改革 开 放 的社 会 历 史 背 景 下 , 中 国 少 数 民族 作 家 被 压 抑 的族
文化寻根文学名词解释
文化寻根文学名词解释
文化寻根是指通过对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习俗、价值观念的研究和传承,挖掘和弘扬本民族文化精髓,培育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认同。
文学是文化寻根中的重要领域,它可以通过创作和研究传统文学,描绘民族历史,反映社会生活,塑造民族精神。
常见的文学名词如下:
1.传统文学:民间流传的经典文学作品,如唐诗宋词、民间传说等。
2.现代文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西方文学思潮传入中国,国人开始进行现代文学创作。
3.文化遗产:指被誉为民族文化瑰宝、历史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物品。
4.民族精神:是指一种集体心理,对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等认同感和民族意识。
5.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分析、解读的过程。
6.文艺复兴:源于意大利文艺浪漫主义运动,指文化艺术领域的大规模创新和变革。
文艺民族化视野下的“寻根文学”解读
文艺民族化视野下的“寻根文学”解读作者:白丽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9期摘要:“寻根文学”兴起于80年代中期的中国社会,但是活跃了短短几年的时间便销声匿迹了。
笔者带着深深的思考,借助文艺民族化的视野,以“寻根文学”的经典之作韩少功的《爸爸爸》为例,来解读“寻根文学”。
学习借鉴其优势,警惕摒除其劣势,以便更好的促进后世文学的创作发展。
关键词:文艺民族化;寻根文学;解读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006-01一、何谓文艺民族化所谓文艺民族化,是指文艺家在尊重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独特的富有民族色彩的艺术手法或形式来反映新时代的社会面貌,而且所创作的文艺作品必须具有本民族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息。
本质上讲,文艺民族化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成熟。
文艺作品要实现民族化,就必须以本民族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为出发点,不断继承、革新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摒弃其中的糟粕成份;并批判的吸收借鉴异民族的文艺优点,使异民族的优秀文化能融合到本民族中来,为我所用。
二、寻根文学的积极价值意义(1)注重文化心理的展示,通过审视传统文化来刻画人物形象,拓宽了文艺创作的角度和空间,人物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寻根文学”诞生在“文革”浩劫之后,与文革文学不同,“寻根派”的文学家们选择疏离、超越社会政治的创作策略,企图从积淀千年的民族传统文化中挖掘出中国文学的“根”。
在创作中,他们改变了过去从政治角度进行创作的方式,不再为政治目的服务;而是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用多彩的文笔描绘缤纷的文化形态。
在《爸爸爸》中,人物的设置是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丙崽、德龙、仁宝、仲满、丙崽娘等,这些人物生活在与世隔绝的鸡头寨,过着原始、落后、清贫的生活。
这种禁闭性的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畸形病态的思维方式,所以鸡头寨在遭受天灾和械斗之后,最终走向败落。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话语剖析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话语剖析20世纪是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女性身份认同和价值观念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女性文学不仅关注着女性的生活和命运,更是对女性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刻的探索与表达。
通过对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进行精神分析话语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女性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的各种情感和心理状态,探究她们对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的追寻。
首先,女性文学在20世纪的中国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尽管面临着传统观念和社会压力的束缚,女性作家们仍勇敢地以自己的文字描绘出女性的人生轨迹和内心世界。
她们通过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探讨了婚姻、家庭、子女教育等与女性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
同时,她们也通过自己的创作传达了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关照,成为了真正的文学艺术家。
在20世纪女性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女性作家通过作品表达了对男权社会和父权制度的质疑。
她们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了传统的家庭观念和女性地位,通过对女性内心世界的剖析,揭示了社会对女性权益的压迫和剥夺。
例如,徐志摩的长诗《再别康桥》中,诗人对婚姻和家庭的幻灭与追求展现了女性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表达了对传统家庭价值观的质疑。
同时,女性文学也揭示了女性自我认知与社会认同之间的紧张关系。
女性作家们通过作品表达了对自我身份的矛盾和迷茫,展现了女性在传统道德观念和现代价值观念之间挣扎的心理状态。
例如,萧红的小说《生死场》中,女主人公矛盾地面对着传统的婚姻观念和自身的物质追求,最终选择了背离社会道德规范,反叛传统观念。
这种表达既是对传统观念的嫌弃,也是女性在当时社会价值体系中寻找自我价值和价值认同的尝试。
此外,女性文学中也体现了女性对尊严和自主权的渴望。
女性作家们通过作品展现了女性在爱情、婚姻中的思考和选择。
她们不再满足于传统婚姻观念所期望的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并渴望有自己的事业、独立的经济来源和权利。
例如,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中,女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实现了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展现了女性对自主权和尊严的渴望。
文化寻根浪潮中阿城的名篇
文化寻根浪潮中阿城的名篇
阿城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东部。
在文化寻根的浪潮中,阿城屹立不倒,成为了一座寻根之地。
阿城的名篇中,讲述了阿城丰富的历史文化。
这个城市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许多古老的建筑、文物和传统工艺品。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阿城石塔,这座塔建于北齐时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这座石塔高达45米,是中国北方现存最高的石塔之一。
游客们来到这里,可以感受到古老建筑的独特魅力。
另外,阿城还有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品,如刺绣和木雕。
这些手工艺品是当地民间艺人用传统技法制作而成,展现了阿城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
除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阿城还有许多著名的历史名人。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文学家冰心。
冰心是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广为传播。
冰心的成名之作《雪》描绘了阿城的冬季风光,展现了北方的美丽与深沉。
阿城以冰心为荣,将其作为城市的象征。
文化寻根浪潮中,阿城的名篇让人们重新认识和热爱这座城市。
阿城的丰富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品和历史名人,都成为了阿城的独特符号。
通过文化寻根,人们不仅可以了解阿城的历史和文化,还可以体验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阿城在传承中寻找自己的根,也为更多人提供了探寻文化根源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末中国少数民族女作家文化寻根的话语表述内容摘要:20世纪末,中国少数民族女作家以民族和女性的双重身份写出了大量具有文化寻根倾向的文学作品,她们的作品既有民族性的体验,同时又有女性的话语表达。
本文将以藏族女作家央珍、梅卓为例,她们多元化的身份,使其自觉深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本原,从女性的视角反思民族宗教、重构民族历史,用文学为民族文化记忆谱写了新的篇章。
关键词:文化寻根女性民族宗教民族历史在新时期“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历史大背景下,伴随着国内民族政策的“拨乱反正”、寻根文学思潮的兴起以及外来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的民族身份认同意识逐渐觉醒,他们对本民族文化产生日趋强烈的认同感。
这些具有民族身份意识的少数民族作家回到本民族文化地带,或书写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传统,或审视本民族文化以此拓展了民族话语的表述空间。
这样的文学书写,我们称之文化寻根现象。
在这些具有民族身份认同意识的少数民族作家群中,包括一批少数民族的女作家,尤其是一批藏族女作家的出现,她们站在民族与女性的双重立场,凭借其女性特有的敏锐洞察力和感知力,以细腻的情感和民族性的话语表达,写出了大量具有文化寻根倾向的作品。
她们的“文化寻根”不仅带有浓厚的民族性色彩,同时还从女性的视角出发,将女性体验与民族文化相交织,使其作品呈现出与男性少数民族作家“文化寻根”作品相比不同的特质。
作为作家的少数民族女性,她们的身份无疑是多重化的,既是少数民族又是女性本身。
首先,作为本民族的后裔,她们深受母族文化的熏陶,对母族文化有着自觉的传承,不管是对本民族的民族历史、日常生活、民族习俗,还是对本民族的精神世界,她们都有着深厚的民族生存积淀和稳定的民族文化记忆,因此,在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女作家们笔下大量民族元素和民族记忆的书写: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神话传说、民族历史等等,有意识的去反映民族文化的独有魅力。
其次,作为女性本身,这些女作家们都有着充沛的女性生命体验,比男性更能理解和感受到女性的生存境况和情感需求,女性生命的内在感受使她们在书写中开始目光向内,塑造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关注女性的命运和个人的情感世界,使其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
通过其个性化的叙述,我们可以感受到她们在多元文化语境下超越狭隘的民族界限,体现出对民族复兴强烈的责任感。
本文将以藏族女作家央珍、梅卓的作品为例,来探讨在当代文化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女作家是怎样来进行文化寻根的话语表述。
一.对民族宗教的反思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是由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一种意识形式。
”简而言之,宗教的核心就是对神的敬畏心态,而这种敬畏之情繁衍出人们对宗教的依赖感,虔诚感和罪恶感,使得人们把一切的自然现象和人世命运都归因于神的旨意。
青藏高原险恶严酷的自然环境伴随而来的是藏人生存的艰难不易,在人与自然的抗争中,人们饱受身体的磨练与心灵的煎熬,对自然的恐惧使得他们不得不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对自身命运的无力把握促使他们不断寻求避免这一切的办法,于是宗教成为人们面对苦难和不幸唯一的解脱。
“佛教自公元七世纪从印度传入西藏以后,与西藏的本土宗教――苯教相互吸收融合,并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在公元10世纪取得了在西藏的统治地位,由于其在传播过程中吸收了大量藏语言和藏文化的特点,因而被人们称为藏传佛教。
”在几乎全民信教的西藏,藏传佛教不仅是藏民全部的精神信仰,同时它还对人们的道德规范、行为整合乃至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正因如此,西藏形成了特殊的政教合一的社会结构。
在藏族作家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与宗教相关的描写。
自20世纪50年代西藏的和平解放发生巨变之后,宗教被视为落后甚至反动的思想遭到了彻底的批判,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扎西达娃的《朝佛》,正是通过宗教与现代文明的对立来否定宗教的愚昧。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国家对民族政策的不断调整,宗教文化得到恢复,与此相应的文学作品关于宗教的表达也逐渐丰富起来:扎西达娃的《西藏,隐秘的岁月》从历史的风云中来洞悉宗教的永恒;阿来的《尘埃落定》中,宗教成为权力与财富的争夺;范稳的《水乳大地》中,宗教成为人们从纷争走向融合的精神纽带。
纵观此类男性作家的作品,不难发现在男性作家笔下,其对宗教重点所要揭示的是宗教元素在民族文化和民族历史中的话语表述。
然而,作为女性的藏族女作家们,她们一方面既有对藏民族宗教生活方方面面的描写,作品洋溢着浓烈的宗教氛围;另一方面,她们比男性作家有着更为清醒而自觉的女性困难意识,敏锐地将目光投射到女性个体的生命上,看到了女性的个人命运始终被一只无形的手――宗教所掌控。
以央珍的作品《无性别的神》为例,作家将创作深深植根于本民族肥沃的土地之中,精细展示了西藏上层社会及僧人的衣食住行、生活习性和风俗风貌,描绘了飘舞的经幡、悠悠的诵经声,可以说,全书处处弥漫着神秘的宗教气息。
例如书中写到母亲去德康庄园接央吉卓玛回拉萨,途经龙布藏绿湖,相传这是西藏的圣湖,可以看到人的未来,当她们一行人在朝拜这个圣湖时,站在湖边的央吉卓玛顿时感受到一股神奇的力量,而此时的湖面突然刮出一阵凉风,五颜六色的水波层层翻滚,紧接着湖面又恢复平静,犹如一面明亮的镜子,渐渐出现了楼房高塔的幻象。
果然一回拉萨,母亲就要送央吉卓玛去寺院出家修行。
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现实世界中的活动与神秘的宗教相重合,在时间与空间中交错流动。
虽然宗教世界是一个虚幻的世界,但是在人与神灵的精神沟通中,对神的感应却是人们对不可知命运的唯一预言式把握。
作家通过央吉卓玛的眼睛所看到的神奇异像,把宗教所带给人的精神感受完整地传递出来。
特别是在央吉卓玛的剃度仪式上,繁琐的宗教仪式并不使人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带给人心灵的升华“蓦然间,她有一种飘然升华之感,仿佛背上添了一双翅膀。
她的心里有种从未感觉到的温暖惬意。
这种吸意来自红袭装本身的热烈、神圣,来自师傅那张端庄沉稳的红润面孔,也来自门外响起的阵阵脚步声和爽朗的笑声。
”对历经磨难的央吉来说,宗教抚慰了她受伤的心灵,重新将她带回到恬静的美好,当她真正靠近神的怀抱,宗教的精神性力量让人性得到升华,让苦难得到解除。
由此可见,藏传佛教在藏人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它不仅融入了藏民的生活,更渗透进了藏民的精神之中。
可以说,人们正是借助宗教来坦然面对生活的苦难,用信仰来浇灌受尽磨难的心灵。
但是宗教在带给人们信仰的同时,却又带给人性极大的禁锢,女性作为弱者,很多时候是没有自主选择权利的,她们的命运并不被自己所掌控,却常常被“神灵”所安排,在宗教文化中遭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这些女性不仅没有自己的话语权,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同时还饱受生活的磨难,在生存困境中苦苦挣扎。
在央珍的作品《无性别的神》中,德康家的贵族二小姐央吉卓玛的悲剧命运正是源于传统宗教文化对女性的歧视与束缚。
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藏族是一个笃信宗教的民族,佛教深入藏民骨髓,也涉及到西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宗教对女性的定位必然会影响到现实社会中女性社会地位的建构,而在西藏传统宗教观中,女性往往被视作是妖媚、不洁的化身,这种消极的女性观直接导致了女性在社会中被歧视的状况。
例如,女性不能用手触摸男性的护身符;为神点灯、敬献净水的事也不允许由女人来做。
佛教以神的名义定义了女性的不洁,由此也衍生出诸多对女性的禁忌和不公平对待,“污秽”和“不祥”成为女性身上的标签。
正因如此,在一个把宗教文化作为家族思维定式的环境里,出生后啼哭不止,加之又是出生在雪天的央吉卓玛才会被视为不祥的象征,果然,不久她的哥哥,这个贵族世家的惟一继承人就死于肺病,接着父亲又抑郁而逝,于是家族败落的灾难被一些人归罪在这个无知、无辜的女孩身上。
然而相比之下,当母亲与继父所生的小弟弟出生时,大家的恭维声、祝福声却不绝于耳“福相,这是福相。
”由性别所决定的命运从一出生就被注定,男性的性别光环不管在家庭还是社会中都使其拥有至高无上光芒与荣耀,而女性却不得不承受被贬低、被束缚,没有人格的社会地位。
当六岁的央吉卓玛展现了我们面前的时候,她已经听惯了别人对她所说的没有福气、不吉利的话。
虽然表面上她对一些不公的指责也已习以为常,但她的内心却是极为敏感的。
“央吉卓玛常常独自一人,静静望着天空中飘游的风筝,或者墙头的经幡,或者窗外夜晚的星星,会想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运气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佛国到底在哪里呢?母亲为什么要哭呢?为什么过去常来家中玩的老爷太太现在都消失了呢?自己真的是不吉利的人吗?”从这些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小央吉卓玛已经开始对自己的命运有所追问。
虽然央吉卓玛出身于贵族家庭,但事实上她的生活是非常凄楚的,内心的是很孤独的,小小年纪的她早已尝尽了亲情的冷漠、生活的颠沛流离,在经历了对温情的渴望与失去的痛苦后,在她的心中始终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压抑感,自己似乎永远处于一种被抛的位置。
作者以一个六岁的小女孩的伤痛和无助反衬了受宗教文化熏染的大人思想的无知,人们在宗教思维的影响下,形成一种定势,就是把一切都神化了,把幸与不幸都归结到个体身上,让善良弱受的小姑娘来承受整个家族的不幸,这就给女性个体的生命历程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通过对以上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宗教在渗透进人们精神深处的同时,对于女性来说,却常常变成了致其不幸的刽子手,而不再是温情脉脉的面纱了。
央珍将女性的命运与宗教的压抑结合在一起,从另一种角度透视了女性悲剧命运的本质,那就是宗教虽然带给人们精神层面的寄托,却不能成为女性救赎新的出路,反而进步一制约了她们的生命与自由,这种关于女性悲剧命运的深刻思考,是女作家身上女性意识觉醒的表达。
二.对民族历史的重构埃莱娜?西苏在《美杜莎的笑声》中写道“她们在自己的历史中始终被迫缄默,她们一直在梦境中、身体中(尽管是无言的)、缄默中和无声的反抗中生活。
”事实上,在历史中,在父权宗法的绝对统治秩序下,女性一直处于一个“失语”的地位,特别是在男性作家的文本中,由于创作主体的性别差异,男性作家的创作过程中,常常是对人与命运、人与权力等较为普遍的人类难题展开思考,忽略了女性深层心理、潜在的情感欲望以及她们在历史中的社会身份、文化身份等等。
或者是把女性作为受难者形象出现,或者是作为男性精神和欲望的对象物,成为被物化的客体,她们在书写中沉默,只是作为一种空洞的能指安插在必要位置,“以父之名”让女性不得不让位于民族血性的历史,女性活跃的话语就这样被无情的排斥在男性文化的视野之外,被历史所藏匿。
而在这些少数民族女作家笔下,当女性意识开始进入民族历史的书写中,女性开始自己实实在在的进入现实的动荡变革之中,并彰显出自己的独立与人生价值,在历史事件中作为书写主体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