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里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

合集下载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茶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不仅因为其独特的风味和香气,还因为茶叶中含有许多有益健康的化学成分。

因此,准确测定茶叶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对于评估茶叶的质量以及研究茶叶的药理学效应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茶叶中主要成分的测定方法,包括咖啡因、茶多酚和氨基酸的测定。

一、咖啡因的测定咖啡因是茶叶中最重要的生物碱成分之一,具有兴奋神经系统和增强注意力的作用。

为了准确测定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首先,将茶叶样品经过粉碎和提取处理,得到茶叶提取液。

然后,将提取液进行离心,以得到无固体颗粒的液体样品。

最后,将样品注入HPLC仪器,使用适当的色谱柱和溶剂体系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二、茶多酚的测定茶多酚是茶叶中最丰富的化学成分之一,包括儿茶素、黄酮类化合物和花青素等。

这些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为了测定茶多酚的含量,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分光光度法。

该方法利用茶多酚与特定试剂(如菲罗啉)发生反应产生显色化合物,利用化合物的吸光度来定量茶多酚的含量。

此外,也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质谱法(MS)来准确测定茶多酚的各个组分。

三、氨基酸的测定氨基酸是茶叶中的重要营养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和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为了测定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首先,将茶叶样品经过酸水解处理,将氨基酸转化为对应的酸性化合物。

然后,将样品进行离心和过滤处理,以得到无固体颗粒的液体样品。

最后,将样品注入HPLC仪器,使用适当的色谱柱和溶剂体系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结论准确测定茶叶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对于评估茶叶的品质和研究茶叶的功效非常重要。

咖啡因、茶多酚和氨基酸是茶叶中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可以通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其他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茶叶的化学组成和营养价值,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科学评价茶叶品质的量化指标

科学评价茶叶品质的量化指标

科学评价茶叶品质的量化指标茶叶的常规理化检验包括:水分、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咖啡碱、总灰分、纤维素、蛋白质、色素、维生素等,这些指标表明着茶叶的质量。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指标。

水分:茶叶中的水分是茶叶要求的主要成分,与后期的贮藏密切相关。

当含水率小于5%时,水分子以单分子层存在,与茶成分分子结合,就好像表面蒙上一层水膜,将茶成分和空气中的氧隔绝,这样物质不容易被氧化,因此这种含有单分子层的茶叶就不易氧化变质,是较为稳定的;当含水率大于6%时,则会加速茶叶品质的变化,如普洱茶、晒青茶、黑茶的水分超过7%,后期茶叶品质仍在不断变化之中。

水浸出物:水浸出物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用沸水萃取茶叶中的可溶性物质。

茶叶水浸出物中主要含有多酚类、可溶性糖、水溶果胶、水溶维生素、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水溶蛋白、无机盐等。

水浸出物含量的高低反映了茶叶中可溶性物质的多少,标志着茶汤的厚薄、滋味的浓强程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茶叶品质的优劣。

一般情况下,大叶种茶的水浸出物含量高于小叶种,绿茶的水浸出物含量高于红茶。

游离氨基酸:目前发现的茶叶中的氨基酸有26种,除了20种蛋白质氨基酸存在于游离氨基酸中,另外还检出6种非蛋白质氨基酸(茶氨酸、γ–氨基丁酸、豆叶氨酸、谷氨酰甲胺、天冬酰乙胺、β–丙氨酸)。

茶氨酸(L-Theanine)是茶树中一种比较特殊的氨基酸,在其他植物中十分罕见,茶氨酸含量因茶的品种、部位不同而不同。

茶氨酸在干茶中占总重量的1%-2%,占游离氨基酸含量的50%左右。

茶氨酸在化学构造上与脑内活性物质谷酰胺、谷氨酸相似,是茶叶中生津润甜的主要成份,其含量随发酵过程减少。

茶氨酸为白色针状体,易溶于水,具有甜味和鲜爽味,是茶叶的滋味组分。

在茶汤中,茶氨酸的浸出率可达80%,对绿茶滋味具有重要作用,与绿茶滋味等级的相关系数达0.787~0.876。

茶多酚:茶多酚含量占茶叶原料干物质的15%-30%,其含量因茶树品种、产地、季节、原料老嫩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及其功效

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及其功效

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及其功效茶叶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饮品,拥有上千年的历史。

古人亦曾有“一日之约在于晨昏之间,一年之计在于春夏之交”的说法。

茶叶作为饮品,不仅能够让人们提神醒脑,还能够增强身体健康。

因此,茶叶在市场上备受欢迎。

但是,茶叶属于中药食品,其有效成分同样值得人们关注。

茶叶的有效成分茶叶中含有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黄酮类、碳水化合物、有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有效成分。

其中,茶多酚和茶氨酸是茶叶中最重要也最活跃的成分。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一种类型的多酚,主要有儿茶素、儿茶素三醇和儿茶素五醇等。

茶多酚是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癌、抗炎症、降脂、降血压等多种生理作用。

其中,儿茶素具有强烈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不受损伤。

儿茶素三醇是一种有效的保健成分,具有降低胆固醇、提高免疫力和抗肝损伤等功效。

儿茶素五醇则具有强烈的抗癌和保护心脏的作用。

茶氨酸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氨基酸,是茶叶中存在量最多的氨基酸。

茶氨酸具有保持思维敏捷、提高注意力、消除疲劳、降低血糖等多种作用。

此外,茶叶中的咖啡碱也是茶叶所含的有效成分之一。

咖啡碱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们感到清醒和提神。

茶叶的功效茶叶中的有效成分不仅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症、降脂、降血压等多种生理作用,还有以下更为具体的功效:1.延缓衰老:茶叶中含有大量多酚类物质,能够抵御细胞的老化,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2.促进消化:茶叶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可以加速肠胃的蠕动,促进消化。

3.减肥:茶叶中的儿茶素等多种有效成分可以加速脂肪的分解与代谢,达到减肥的效果。

4.保护心脏:茶叶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可以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并保护心脏。

5.调节血糖:茶叶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可以调节血糖,发挥降糖的作用。

总的来说,茶叶不仅仅是一种美味的饮品,更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效的保健品。

适量饮茶不但可以保持身体健康,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个人修养,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的测定

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的测定

测定方法:
高锰酸钾直接滴定法 酒石酸铁比色法
酒石酸铁比色法原理:
酒石酸亚铁能与茶多酚生成蓝紫色络合物,络合物溶 液颜色的深浅与茶多酚的含量成正比。因此可以用比色 方法测定。
仪器:分光光度计 水浴锅,锥形瓶,容量瓶(100mL,25ml) 试剂: (1)酒石酸亚铁溶液:称取 FeSO4· 7H2O 1.000g,含 4个结晶水的 酒石酸钾钠5.000g,加蒸馏水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2)PH7.5的磷酸缓冲液
准确称取茶叶磨碎样品3g于500ml烧杯中加入沸水350ml在沸水浴中浸提45min每隔10min摇动11次趁热抽滤残渣用少量热蒸馏水洗涤2233次滤液倒入500m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茶叶中茶多酚的测定
茶多酚
茶叶中多酚类物质占茶嫩梢干重的20%~35%,由约30 种以上的酚类物质所组成,通称茶多酚。 茶多酚的性质: 能溶于水、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微溶于油脂。 对热、酸较稳定,2%的溶液加热至120 ℃并保持30min, 无明显变化。在碱性条件下易氧化变质。
茶多酚的功效:
1)茶多酚能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且能有效消除脂 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具有降血脂的显著功效。 2)茶多酚还具有抑制痢疾、伤寒、霍乱、金黄色 葡萄球菌等有害菌的作用。 3)具有较强的抗放射性作用,以及在抗衰老,抑 制瘤细胞,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都显示出很 好的效应。
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天然抗氧化剂。
实验步骤
(l)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准确称取茶叶磨碎样品3g于 500mL烧杯中,加入沸水350mL,在沸水浴中浸提45min, 每隔10min摇动1次,趁热抽滤,残渣用少量热蒸馏水洗涤 2-3次,滤液倒入500m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 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_茶叶的化学成分分析

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_茶叶的化学成分分析

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_茶叶的化学成分分析茶叶中有很多的成分是我们的生活中都需要的,主要有哪些主要成分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茶叶中氨基酸茶叶中含有约1%~4%的氨基酸,已发现的有26种,包含20种蛋白质氨基酸和6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其中,最主要的有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精氨酸。

尤其是茶氨酸,几乎为茶叶所特有,占茶叶干物质的1%~2%,约占所有氨基酸含量的50%。

于是我们讨论茶叶的氨基酸,最主要研究的就是茶氨酸。

在茶叶当中,氨基酸是氮素循环的一类非常重要的代谢产物,也就是氮素营养被根部吸收,然后转运到茶树的芽叶等各部位,从而使茶树慢慢长高长大,积累越来越多天然的氨基酸,被人发现从而加以利用。

茶叶氨基酸不仅代表着茶树营养的供给与转化,也与茶叶的品质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系,其重要的程度几乎是不可或缺的。

茶叶氨基酸的味道大多都具有鲜、爽、甜的特点,部分氨基酸还略带微酸。

如果茶叶当中氨基酸含量较高,那么口感就会表现出鲜、爽、甜,如果具有刺激味的茶多酚的含量也比较恰当,那么这个茶的口感就表现出醇爽的特点。

实质上氨基酸是组成茶叶滋味最重要的三大类物质之一(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茶汤口感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三类物质的含量与比例关系。

部分氨基酸还表现出一定的良好香气,如腥甜、海苔味、鲜甜、紫菜气味等等,这些感觉在日式蒸青茶或者一些名优细嫩绿茶当中常被发现,这是由于这些茶当中,普遍氨基酸含量都较高。

此外,有些氨基酸还能与其它物质相结合,在制茶过程中参与良好香气的形成。

那么在选购茶叶时,哪种茶叶氨基酸含量会比较高呢?这里先说一个最简单的窍门:茶叶带毫毛越多,氨基酸含量往往越高。

有时我们在冲泡茶叶时,汤面上漂浮着一层白白的细毛,很多朋友以为这茶汤不干净,以为是灰尘,但其实不然,这是茶叶自身生长的毫毛,越嫩的部位含茶毫越多,而茶毫的主要组成物质就有氨基酸。

安化黑茶做实验原理

安化黑茶做实验原理

安化黑茶做实验原理
安化黑茶做实验的原理是将安化黑茶叶浸泡在水中,通过水的温度、时间和茶叶品质等因素相互作用,使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到水中。

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包括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香气物质等。

首先,将一定量的安化黑茶叶放入热水中进行浸泡。

茶叶中的茶多酚是茶叶中最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菌、降脂等多种保健功效。

热水的温度可以促进茶多酚的溶解,使其充分释放出来。

茶多酚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过高的温度也会破坏茶多酚的结构,影响其保健功效。

其次,浸泡时间也是影响茶叶中有效成分溶解度的重要因素。

茶叶与水接触的时间越长,茶叶中的有效成分释放得越多。

一般情况下,安化黑茶的浸泡时间为3-5分钟。

过长的浸泡时间会使茶水过于浓厚,苦涩味增加。

此外,茶叶品质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优质的安化黑茶叶通常品质较好,叶型完整,色泽光润,含水量适中。

这种茶叶在浸泡过程中更容易释放出多种有效成分和香气物质,使得茶水口感更佳。

综上所述,安化黑茶做实验的原理是通过水的温度、时间和茶叶品质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提取茶叶中的有效成分。

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研究和评估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和茶叶的品质。

茶叶里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

茶叶里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

茶叶里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茶叶成份之一:茶多酚这貌似是个既感性又理性的问题。

感性的,因为这个东西关系到我们的味觉,受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影响,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而理性的,因为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于茶叶当中的一类化学物质,根本而言是关于一类化学物质的特性。

这里尝试从以下的几个关于茶多酚的基本问题,逐一解答,让大家能有个基本的概念。

1、茶多酚是个什么东西?首先这是茶叶当中最重要的一类物质的总称,是茶叶之所以被称为茶叶,之所以饮茶觉得有回甘和浓度的口感,之所以有特别好的保健功效的这么一类物质。

茶多酚提取物这类物质的含量占到整个茶叶干物质的18%~38%,换言之,就是一斤干茶当中含有约100g 到200g的这种物质。

更重要的是,这种物质可以迅速溶解于热水当中,于是我们泡茶饮茶时能够充分吸收和利用,从而对我们人体的起到特定的保健功效。

茶叶成分含量进一步对茶多酚进行细分,那么还可以简单的分为儿茶素类、黄酮及黄酮苷类、花青素和花白素类、酚酸和缩酚酸类共四大类别,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儿茶素,约占到了茶多酚总含量的70%,于是我们在讨论茶多酚时,很多时候可以重点讨论当中的儿茶素。

茶多酚的组成2、不同茶类的茶多酚有什么不一样?我们知道,茶叶有白、绿、黄、青、红、黑茶共六大基本茶类。

对于不同的茶类,由于加工工艺的不同以及发酵程度的不一样,其口感风格仲异,口感浓淡差异很大,这就很大程度上就关涉到茶多酚的含量。

不妨假设某一个茶树品种,同时摘的同一批茶树鲜叶,按照六大茶类的加工方法,分别制成了六种茶,那么这六种茶,其茶多酚的含量可简单的依次判别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对应着口感,就是从浓到淡,从强到弱的次序。

随着茶叶发酵程度越大,茶多酚被氧化的就越多,含量就会变得越少,从而使得刺激性口感变弱。

六大茶类发酵性及特点发酵是茶多酚转化的过程,自然的我们想问:茶多酚被氧化减少了以后都变成了些什么物质?按照发酵程度的轻重,茶多酚转变成了茶黄素(TF、亮黄色)、茶红素(TR、深红色)以及茶褐素(TB、暗红色)三大物质。

茶叶中的微量元素

茶叶中的微量元素

茶的鲜叶中含有75%—80%的水分,干叶中含量为20%—25%。

干叶中包含许多种化合物,分为蛋白质、茶多酚、生物碱、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色素、脂肪和芳香物质等。

健康功能最大、含量很高的成分是茶多酚。

茶叶中的氨基酸具有独自的特点,包含一种在其他生物中没有的氨基酸茶氨酸。

茶叶中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但冲泡的时候能够溶于水的仅2%左右。

容易溶于水的是白蛋白,白蛋白能够增进茶汤滋味的品质。

茶多酚(又称茶单宁)是茶叶中30多种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其主体物质是儿茶素,占总量的70%左右。

茶多酚具有多种生理作用,是茶叶的滋味和色泽的重要成分。

茶叶中的生物碱类,包括咖啡碱、茶碱、可可碱、黄嘌呤、腺嘌吟等。

茶叶中咖啡碱含量最高,占2.5%-5.5%,超过咖啡豆(含量1%-2%),可可豆(含量约0.3%)以及可乐豆(含量1%—2%)。

泡茶时有80%的咖啡碱能溶于水中,是苦味成分之一。

咖啡碱的兴奋作用是茶叶成为嗜好品的重要原因。

氨基酸在茶叶中有30多种,包括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在茶叶的氨基酸中,茶氨酸的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量的一半以上。

茶叶中有约30种矿物质,主要成分是钾,约占矿物质总量的50%,磷约占15%,其次是钙、镁、铁、锰、氯、铝,还有微量成分,如锌、铜、氟、钠、镍等。

与其他植物相比,茶叶中钾、氟、铝等含量很高。

茶叶中含多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茶叶中维生素E的含量比其他植物高。

茶叶中还有维生素A、B1、B2、K、P等。

维生素B1、B2、C、P等,能通过饮茶来补充人体的需要。

茶叶中的脂肪类包括磷脂、硫脂、糖脂、甘油三酯等,都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是脑磷脂、卵磷脂的主要组成部分。

此外还有香气成分,成品茶中被确认的香气成分达700种。

不同的茶类,其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不同。

鲜茶叶中的色素有叶绿素、叶黄素、类胡萝卜素等,叶绿素是主要色素。

茶叶的外观、叶底和茶汤的颜色,是决定茶叶品质的主要因饮茶有许多益处,这是众所周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叶里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茶叶成份之一:茶多酚这貌似是个既感性又理性的问题。

感性的,因为这个东西关系到我们的味觉,受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影响,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而理性的,因为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于茶叶当中的一类化学物质,根本而言是关于一类化学物质的特性。

这里尝试从以下的几个关于茶多酚的基本问题,逐一解答,让大家能有个基本的概念。

1、茶多酚是个什么东西?首先这是茶叶当中最重要的一类物质的总称,是茶叶之所以被称为茶叶,之所以饮茶觉得有回甘和浓度的口感,之所以有特别好的保健功效的这么一类物质。

茶多酚提取物这类物质的含量占到整个茶叶干物质的18%~38%,换言之,就是一斤干茶当中含有约100g 到200g的这种物质。

更重要的是,这种物质可以迅速溶解于热水当中,于是我们泡茶饮茶时能够充分吸收和利用,从而对我们人体的起到特定的保健功效。

茶叶成分含量进一步对茶多酚进行细分,那么还可以简单的分为儿茶素类、黄酮及黄酮苷类、花青素和花白素类、酚酸和缩酚酸类共四大类别,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儿茶素,约占到了茶多酚总含量的70%,于是我们在讨论茶多酚时,很多时候可以重点讨论当中的儿茶素。

茶多酚的组成2、不同茶类的茶多酚有什么不一样?我们知道,茶叶有白、绿、黄、青、红、黑茶共六大基本茶类。

对于不同的茶类,由于加工工艺的不同以及发酵程度的不一样,其口感风格仲异,口感浓淡差异很大,这就很大程度上就关涉到茶多酚的含量。

不妨假设某一个茶树品种,同时摘的同一批茶树鲜叶,按照六大茶类的加工方法,分别制成了六种茶,那么这六种茶,其茶多酚的含量可简单的依次判别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对应着口感,就是从浓到淡,从强到弱的次序。

随着茶叶发酵程度越大,茶多酚被氧化的就越多,含量就会变得越少,从而使得刺激性口感变弱。

六大茶类发酵性及特点发酵是茶多酚转化的过程,自然的我们想问:茶多酚被氧化减少了以后都变成了些什么物质?按照发酵程度的轻重,茶多酚转变成了茶黄素(TF、亮黄色)、茶红素(TR、深红色)以及茶褐素(TB、暗红色)三大物质。

这三种物质不但具有味道,还是茶汤颜色的主要组成物质,也正是由于这个转变的程度不同,我们所喝的茶汤才有了从黄到红、从明到暗的颜色的过渡。

茶多酚氧化产物3、不同环境下的茶多酚含量有什么差异?品茶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技能,对于茶多酚这个茶当中最重要的物质,如果大家了解了以下,将会给大家品茶带来很好的帮助:(1)对应于茶汤味道:茶味的浓度、刺激性、收敛性、苦涩与回甘都是由这一类物质引起的。

茶汤越浓、刺激越强、收敛性越明显、越苦涩、回甘越好就说明了茶汤中含的茶多酚的浓度越大。

茶多酚与滋味关系(2)对应于茶树品种:就茶叶的品种而言,大叶种含的茶多酚相对较多,小叶种含的茶多酚相对较少。

比如云南大叶种做的生普滋味就比小叶种做的山东日照绿茶滋味要浓,刺激性要强。

茶多酚与茶树品种(3)对应于地理环境:南方茶产区种的茶比北方茶产区种的茶所含的茶多酚相对要多,这与环境的光照强度和温度有关系,一般而言,温度越高,光线越强的地方,所种的茶含茶多酚较多。

(4)对应于海拔高度:通常而言,在500米海拔往上,相对低海拔所产的茶较高海拔产的茶所含的茶多酚要多;茶多酚与地理关系4、茶多酚对我们有什么好处?茶叶有非常好的保健功效,很多人说茶是21世纪的一种纯天然的,健康的饮料。

根据研究,茶多酚的保健功效表现在以下的一些方面:(见宛晓春《茶叶生物化学》,p322,中国农业出版社)茶多酚功效(1)抗氧化的作用。

这主要是由于茶多酚可以提供丰富的离子H+,可以消除人体内的过多的自由基,起到了人体自由基清除剂的作用。

(2)对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影响。

具体可以调节人体血脂的代谢,抗凝促纤溶以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3)抗变态反应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4)防癌抗癌及抗突变作用,主要通过抗氧化、调节人体基因表达,抑制肿瘤转化、增生的途径起作用。

(5)抗菌抗病毒及杀菌作用。

(6)消炎、解毒及抗过敏作用。

(7)抗辐射损伤的作用。

茶叶成份之二:氨基酸为什么有些茶喝起来鲜、甜、爽,而有些又没有;为什么有的人说茶叶有海苔味,而有的人说茶汤像浓鸡汤;为什么有些茶看起来浑身都雪白雪白,而有些茶冲泡开来茶汤上面却始终漂着一层东西….这些都是怎么回事呢?可以肯定的是,这都跟茶叶氨基酸有关系。

这篇文章尝试帮助大家简单了解茶叶的氨基酸。

1、氨基酸是个什么东西?我们都或多或少知道“氨基酸”这个东西,自孩提开始,爸妈给买的补品上,很多都赫赫写着“氨基酸”。

曾记得,读书常喝的罐装奶粉,背面的成分列表中,也有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

于是我们都大致有些记忆——氨基酸是个对人体有益的好东西。

今天,我们追求纯天然的好东西,那么我们又从哪里找这种纯天然的氨基酸呢?吃的有紫菜、肉类、豆类、菇类等等,而喝的,其实茶叶就是个实实在在的不错的选择。

茶叶中含有约1%~4%的氨基酸(详细组成见下图),已发现的有26种,包含20种蛋白质氨基酸和6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其中,最主要的有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精氨酸。

尤其是茶氨酸,几乎为茶叶所特有,占茶叶干物质的1%~2%,约占所有氨基酸含量的50%。

于是我们讨论茶叶的氨基酸,最主要研究的就是茶氨酸。

茶树氨基酸的组成在茶叶当中,氨基酸是氮素循环的一类非常重要的代谢产物,也就是氮素营养被根部吸收,然后转运到茶树的芽叶等各部位,从而使茶树慢慢长高长大,积累越来越多天然的氨基酸,被人发现从而加以利用。

茶叶氨基酸不仅代表着茶树营养的供给与转化,也与茶叶的品质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系,其重要的程度几乎是不可或缺的。

茶树氨基酸与氮素循环2、与茶叶品质有什么关系?回答一开始提出的问题,茶叶氨基酸的味道大多都具有鲜、爽、甜的特点,部分氨基酸还略带微酸。

如果茶叶当中氨基酸含量较高,那么口感就会表现出鲜、爽、甜,如果具有刺激味的茶多酚的含量也比较恰当,那么这个茶的口感就表现出醇爽的特点。

实质上氨基酸是组成茶叶滋味最重要的三大类物质之一(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茶汤口感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三类物质的含量与比例关系。

部分氨基酸还表现出一定的良好香气,如腥甜、海苔味、鲜甜、紫菜气味等等,这些感觉在日式蒸青茶或者一些名优细嫩绿茶当中常被发现,这是由于这些茶当中,普遍氨基酸含量都较高。

此外,有些氨基酸还能与其它物质相结合,在制茶过程中参与良好香气的形成。

因此,茶叶氨基酸这类物质与茶叶品质的关系可以简单的总结为滋味的三国之一与香气的良莠。

氨基酸味觉特点3、哪些茶叶含氨基酸多?好啦,我们知道茶叶氨基酸好,那么在选购茶叶时,哪种茶叶氨基酸含量会比较高呢?这里先说一个最简单的窍门:茶叶带毫毛越多,氨基酸含量往往越高。

有时我们在冲泡茶叶时,汤面上漂浮着一层白白的细毛,很多朋友以为这茶汤不干净,以为是灰尘,但其实不然,这是茶叶自身生长的毫毛,越嫩的部位含茶毫越多,而茶毫的主要组成物质就有氨基酸。

因此,无论白毫也好,金毫也好,大家品茶时最好瞅个仔细,认真辨别清楚是真浑浊还是“假浑浊”。

4、有什么分布规律?除了简单的窍门,茶叶氨基酸在不同的茶树品种、种植环境、栽培措施和加工工艺下,会表现出更多的分布规律,这是由茶叶氨基酸这类物质的合成原理以及生化物理特性所决定的。

我们了解这些,对把握茶叶的品质会有更清晰的概念。

(1)对不同的茶树品种:小叶种含氨基酸比大叶种多,而小叶种的细嫩部位含量又比粗老部位多。

因此,我们似乎都在追寻嫩的茶,总感觉越嫩的茶叶,品质越好,这其实也不无道理。

嫩度与氨基酸(2)对不同的种植环境:北方的茶生长维度高,气温相对低,光照相对弱,所含氨基酸多,而南方的茶生长维度低,气温相对高,光照相对弱,所含氨基酸相对也低。

在同一纬度,高海拔的高山茶比低海拔的低山茶氨基酸含量高,人们常说的“高山云雾出好茶”跟这个就很有关系。

纬度海拔与氨基酸(3)采用遮阴种植方法的茶树氨基酸含量相对较高,如日本煎茶。

有些茶园种植遮阴树就是为了遮挡部分太阳光,从而使茶叶生成更多的氨基酸。

(4)在不同的制茶工艺所制成的六大茶类当中,不发酵的名优绿茶和后发酵控制良好的黑茶所含的氨基酸较多。

前者工艺可最大限度保留鲜叶原有氨基酸,后者工艺可在后发酵过程合成大量氨基酸(主要通过微生物作用)。

茶类与氨基酸5、有什么功效?在人的生理过程中,氨基酸是合成多肽及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通常两个氨基酸脱去一个分子水就变成二肽,n个氨基酸脱去n-1个分子水后就会变成多肽或者大分子蛋白质。

茶叶的氨基酸提供了人体生理代谢所必需的氨基酸,从而促使人体生理机能的正常运作。

相关实验证明,茶叶氨基酸有助于大脑进入状态,对人的思维、记忆、学习等脑力活动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茶氨酸与记忆茶叶氨基酸还可以抑制由咖啡碱引起的人体兴奋,使人镇静,促使注意力集中。

早上工作,品饮一杯清清细嫩的名优绿茶,实在是非常不错。

茶叶成份之三:咖啡碱21世纪,你最喜欢喝的是什么?奶茶?咖啡?可乐?酸奶?酒?开水......其实无庸置疑,含添加剂的怕怕,带酒精的要想想,酸奶不能天天喝吧,开水都没有一点味。

那么,咖啡,可乐和茶叶呢?这三大无酒精饮料,会不会好一些?会,但如果饮过量其实也不好。

因为这三者都含有一类叫生物碱的东西,如咖啡碱、茶叶碱、可可碱,起神经兴奋剂的作用,人不能总是太兴奋吧。

咖啡碱的植物来源相信大家都喝过咖啡,先提个问题——咖啡的苦能不能转变成回甘呢?我们喝浓茶是苦的,对于好的茶,苦能转甘,而且越好的茶似乎转化的越快,那么很好奇的,越好的咖啡会不会也像茶一样?这篇文章讲的是茶叶当中的咖啡碱,顺带帮助大家认识茶味的苦。

1、咖啡碱是个什么东西?说到咖啡碱,我们看的一些资料,似乎往往还牵涉到以下几个类似的概念:碱、生物碱和嘌呤碱。

碱,估计大家都比较熟悉,是相对于酸而言的一类物质,而这类物质都能使pH试纸变成不同程度的蓝色;生物碱,顾名思义,是指一类仅仅来源于生物界的碱类物质,这类物质都含有一个共同的元素——氮(N),或1个N分子,或好几个N分子,因此生物碱又被称为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在植物界分布较广。

各种碱的关系而嘌呤碱呢?初次接触到这个词的确让人摸不着北,什么叫嘌呤,什么又是嘌呤的碱,估计也只有生物化学专业的"专生"们才好理解,在此,我们大可不必纠结在"嘌呤"这两个字上,可以把嘌呤理解为两个并起来的环状的分子结构,两个由分子组成的"圈圈",这个"圈圈"因为都带有4个氮(N)原子,所以也属于生物碱的一类。

如果这"圈圈"再接上其它的一些不同的分子或基团,那么我们又可以得到很多不同的“圈圈碱”,即不同的嘌呤碱。

这其中就有我们十分关注的影响茶叶滋味的咖啡碱(接上了3个-CH3)、茶叶碱和可可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