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疹的治疗

合集下载

【幼儿园必备】幼儿麻疹传染病防控预案

【幼儿园必备】幼儿麻疹传染病防控预案

幼儿麻疹传染病防控预案
1、麻疹症状:
全身性的疹子,红色丘疹,有些部位会融合为大块斑疹。

退烧后,皮肤会出现微细的粉糠状皮屑,并留下暗沉斑痕,过一阵子斑痕才会消失。

通常会发高烧,并伴随流鼻涕、咳嗽等症状,发热第2~3天在口腔黏膜可发现斑点,1~2天后出现疹子。

先从头、脸部位开始,几天之内蔓延至全身。

疹子长出后,发烧温度会下降。

有些患儿可能会并发肺炎、中耳炎、脑炎等。

2、麻疹治疗:
1)小儿麻疹多以发热为最初症状,同时伴有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及麻疹粘膜斑等。

大约于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伴发热增高,直到皮疹消退时体温开始逐渐下降,直至正常。

2)对麻疹的发热,一般不需要急于退热。

应该给予足够水分,易于消化和营养丰富的饮食。

同时,最好采用适当的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主要以清热解毒透疹为原则。

3)对麻疹患儿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
皮疹透发。

4)注意做好口腔护理,多饮水。

3、麻疹预防
进行麻疹的预防最重要的是从三个途径进行。

第一个是切断传播途径;
第二个是保护易感人群;
第三个是控制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就是要将已经确诊的麻疹患者做好隔离。

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对患者居住过的房间进行消毒,同时在流感季节建议大家要避免去公共场所。

保护易感人群是指对于体质比较差或者是老年人婴幼儿等可以采取疫苗接种的方法进行被动免疫。

黄虹教授从脾胃论治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经验

黄虹教授从脾胃论治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经验

黄虹教授从脾胃论治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经验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上的红色、肿胀、瘙痒的斑块,又称为风疹、风疙瘩,是由于皮肤局部组织的血管扩张而引起的一种局部毛细血管炎症。

在小儿身上,丘疹性荨麻疹的发作更为常见,对孩子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针对这一疾病,黄虹教授从脾胃论治小儿丘疹性荨麻疹方面有独特的治疗经验,这得益于他对中医药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

黄虹教授是国家级名中医专家,从事中医教育和临床工作几十年,对小儿皮肤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他曾在多家医院担任过主任医师和教学岗位,对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治疗方案。

黄虹教授认为,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发作与身体的脾胃失调密切相关。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脾主运化水湿,主持肌肉和四肢,若脾气虚弱则会导致水湿内停,化气不畅,肌肉不固。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对人体吸收营养和排泄废物的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黄虹教授在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时,首要的任务就是调理脾胃功能,排出体内的湿邪。

黄虹教授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中药调理和穴位按摩。

在中药调理方面,他采用了苓桂术甘汤的方剂,这个方子可以调理脾胃功能,改善小儿的体质。

苓桂术甘汤由茯苓、桂枝、大枣、甘草等中药组成,可以健脾温中,祛湿止痒,具有较好的疗效。

黄虹教授还会根据小儿的体质和病情特点进行个性化的中药调理,以增加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除了中药调理,黄虹教授还会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一些穴位按摩的技术。

中医认为,穴位按摩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体质。

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黄虹教授会选择一些与脾胃相关的穴位进行按摩,以调理脾胃功能和增强体质。

这些穴位按摩往往会让小儿感到十分舒适,有助于缓解病症和增强治疗效果。

黄虹教授的治疗方案不仅仅关注病症的表面症状,更加注重从根本上调理小儿的体质。

他认为,只有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增强体质,才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

麻疹顺证的治疗原则

麻疹顺证的治疗原则

麻疹顺证的治疗原则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高传染性和全身性皮疹为特征。

麻疹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控制病情、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和减少传播。

一、控制病情1. 隔离患者:麻疹高度传染,患者应被隔离,以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

在家庭中,患者应单独住房并使用独立的生活用品。

在医疗机构,应将麻疹患者隔离在单独的病房中,避免与其他病人接触。

2. 提供适宜的环境:保持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避免过度拥挤,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

3. 加强个人卫生:患者应经常洗手,避免接触眼睛、口腔和鼻腔,以防止病毒进入体内。

二、缓解症状1. 休息:麻疹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 控制发热: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等来降低患者的体温,缓解发热症状。

3. 补充水分:麻疹患者常伴有口腔溃疡和咽喉炎等症状,导致患者进食困难。

给予患者充足的液体,包括水、果汁和清汤,以防脱水。

4. 缓解咳嗽:使用止咳药物如氨茶碱等来缓解咳嗽症状。

5. 缓解皮疹症状:使用温水擦洗或浸泡患者的皮肤,以缓解瘙痒和不适感。

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护肤品和药膏。

三、预防并发症1. 预防继发感染:麻疹会削弱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加继发感染的风险。

患者应保持清洁,避免接触有细菌或病毒的环境。

如有继发感染的症状出现,及时就医治疗。

2. 预防肺炎:麻疹患者容易合并肺炎,应注意呼吸道症状的变化,及时就医并接受抗生素治疗。

3. 预防角膜炎:麻疹后期可能发生角膜炎,患者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眼部摩擦和刺激。

如出现眼部疼痛、红肿和视力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四、减少传播1. 接种疫苗: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推荐所有儿童接种两剂次的麻疹疫苗,成人如果没有接种过疫苗或未感染过麻疹,也应接种疫苗来增加免疫力。

2. 提高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与患者过于密切接触,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麻疹的治疗原则包括控制病情、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和减少传播。

麻疹诊疗方案

麻疹诊疗方案

麻疹诊疗方案流行病学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2d(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d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

恢复期不带病毒。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有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甚少见。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易感者接触病人后90%以上发病。

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成人多因儿童时换过麻疹或接种麻疹疫苗获免疫力。

6个月内婴儿可受母体抗体的保护。

但由于麻疹疫苗接种后,麻疹的自然感染率下降,育龄妇女抗体水平降低,对婴儿的保护能力也下降。

流行特征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但全年均可由病例发生。

我国以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近年因长期疫苗免疫的结果,麻疹流行强度减弱,平均发病年龄后移。

流动人口或免疫空白点易造成城镇易感人群累积,导致局部麻疹暴发流行。

发病原因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发病机制麻疹病毒侵入人上呼吸道和眼结合膜上皮细胞内复制繁殖,通过局部淋巴组织进入血流(初次病毒血症),病毒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在该处广泛繁殖,大量病毒再次进入血流,造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出现高热和出疹。

目前认为麻疹发病机制:①麻疹病毒侵入细胞直接引起细胞病变;②全身性迟发型超敏性细胞免疫反应在麻疹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认为麻疹皮疹、巨细胞肺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和异性麻疹与免疫机制密切相关。

病理生理麻疹的病理变化特征是当病毒侵袭任何组织时均出现单核细胞浸润即形成多核巨细胞,称为Warthin-Finkeldey giant cells细胞。

多核细胞大小不一,内数十至百余个核,核内外均有病毒集落(嗜酸性包涵体)。

因病毒或免疫复合物在皮肤真皮表浅血管,使真皮充血水肿,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增生与单核细胞浸润并渗出而形成麻疹皮疹和粘膜疹。

因病程中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和免疫反应降低,哮喘、湿疹、肾病综合征等在麻疹病程中或病后得到暂时的缓解,较易继发细菌感染。

结核病在麻疹后可复发或加重,麻疹初期结核菌素实验多转为阴性。

黄虹教授从脾胃论治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经验

黄虹教授从脾胃论治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经验

黄虹教授从脾胃论治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经验小儿丘疹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多见于儿童,症状包括出现红色丘疹和瘙痒感。

黄虹教授在脾胃论治小儿丘疹性荨麻疹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中医药理论和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和独特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从其经验中总结出的治疗要点和具体的治疗方法进行介绍。

治疗要点1. 反复出现的丘疹性荨麻疹,需考虑脾胃失调的因素。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主升清降浊,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营养的输送有着重要作用。

如果脾胃功能失调,就会导致湿热停滞,郁火上升,从而引发了丘疹性荨麻疹的发生。

2. 重视饮食调理。

因为小儿丘疹性荨麻疹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所以对于孩子的饮食,需要有针对性地调理。

要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易于消化的清淡食物,如粥、稀饭、蔬菜等,让脾胃得到休息和调养。

3. 保持大便通畅。

脾胃失调导致湿热停滞,郁火上升,容易影响大便的正常排泄,导致热毒内郁。

保持孩子大便通畅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饮食调理或者中药调理来改善大便情况。

4. 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情绪不畅常常会导致郁火上升,从而加重了疾病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引导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

治疗方法1. 中药煎煮法。

黄虹教授通常采用清热解毒、利湿化痰的中药进行治疗。

如黄连、连翘、板蓝根等清热解毒的药物,配合泽泻、苍术、茯苓等利湿化痰的药物,制成中药煎剂,让孩子口服。

3. 调理心情。

对于情绪不畅的孩子,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保持心情舒畅。

黄虹教授通常会建议孩子进行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如户外运动、听音乐、玩游戏等,以缓解情绪压力。

4. 定期复诊。

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诊观察病情的变化和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日常护理和饮食调理。

从黄虹教授的临床经验中可以看出,脾胃失调是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重要病因之一,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重视脾胃的调理。

采用中医药治疗,结合饮食调理、心情调节等方法,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儿科麻疹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儿科麻疹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麻疹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冬春较多,5岁以下的孩子易于罹患。

毒从口鼻吸人,侵犯肺脾。

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毒邪轻而体质较好的,则邪从肌表外达,出疹顺利,经过10天左右,疹回热退,脱屑而愈,此为顺证;若病毒较重而正气虚弱,无力外托,邪毒不能尽从皮毛肌肤外达,可闭肺攻喉,内窜厥阴,产生喘逆昏痉等逆证,则病情凶险,多有恶变。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广泛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麻疹发病率大大降低,且症状较轻。

【诊断】1.未接种麻疹减毒疫苗,未患过麻疹的易感儿童,在流行季节,有与麻疹患儿的密切接触史。

2 .初起发热咳嗽,眼泪汪汪,口腔有柯氏斑(颊黏膜臼齿处出现针尖样小白点,周围充血)。

3 .正常的麻疹,颗粒分明,高出皮肤,色泽红活,疹回则热退,皮肤出现糠皮状脱屑。

若疹点稀细色淡或色紫暗红,密集成片,或出后早回,或麻疹虽回而热仍不退者,要注意产生并发症。

4 .出疹过程,咳嗽剧烈,气急鼻煽,烦躁不安,或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或神昏痉厥者,提示邪毒闭肺攻喉,内窜厥阴,产生肺炎、喉炎、脑炎等合并症。

5 .必须与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鉴别(见猩红热节)。

【治疗】一般麻疹轻症,只需治以简易方药,加强护理,即能痊愈。

若痛毒较重或出现并发症,要加强治疗措施,及时处理。

一、辨证论治麻疹为痴毒引起,治疗方法以解毒为主,按其疹前、出疹、疹回的不同时期,采用宣透、清热、养阴之法。

虽然麻疹的临床表现有顺证和逆证区别,但也要根据不同的出疹过程应用宣、清、养三大法则,以因势利导,祛邪助正。

对于并发的险逆证,需在三法的基础上,辨证治疗。

1.顺证(1)疹前期(从发病到麻疹透布,为期3天):初起身热,咳嗽流涕,泪水汪汪,倦怠思睡,身热逐渐升高,发热第2〜3天,口颊黏膜出现柯氏斑,舌苔薄白或薄黄。

此邪留肺经,欲从外泄。

治法:辛凉宣透。

方药举例:清解透表汤加减。

牛劳子、连翘、豆豉各IOg,葛根、荆芥各6g,升麻、蝉蜕各5g,甘草3g。

小儿常发的麻疹

小儿常发的麻疹

小儿常发的麻疹1.概述: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

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咳嗽、流涕)、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和全身斑丘疹、疹退后遗留棕色色素沉着并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

麻疹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在出疹前、后5天均有传染性,如并发肺炎等并发症,则传染性可延至出疹后10天。

通过患者的呼吸、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

病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大多可获终身免疫。

2.临床表现:根据临床表现可分典型麻疹和其他类型麻疹。

(1)典型麻疹1)潜伏期:大多为6~18天,平均为10天左右,接受过被动免疫的患者可延至4周。

潜伏期末可有低热、精神萎靡和烦躁不安等全身不适。

2)前驱期:也称出疹前期,一般持续3~4天。

①发热:热型不定,渐升或骤升。

②“上感”症状:在发热同时出现咳嗽、流涕、喷嚏、咽部充血、结合膜充血、眼睑水肿、畏光、流泪。

③麻疹黏膜斑(Koplik斑):为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一般在出疹前1~2天出现。

开始时见于下磨牙相对的颊黏膜上。

为直径约0.5~1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常在1~2天内迅速增多,可累及整个颊黏膜并蔓延至唇部黏膜,于出疹后1~2天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

④其他:可有全身不适、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呕吐、腹泻,偶见皮肤荨麻疹、隐约斑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在出现典型皮疹时消失。

3)出疹期:多在发热3~4天后出现皮疹,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骤然升高,可达40~40.5℃,咳嗽加剧,出现烦躁或嗜睡,重者有谵妄、抽搐(疹出热盛),持续3~4天。

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部、面部、颈部,然后自上而下延至躯干和四肢,最后达手掌和足底,一般3日出齐。

皮疹初为红色斑丘疹,呈充血性,略高出皮面。

初发时皮疹稀疏,疹间皮肤正常,其后部分融合成片,颜色加深呈暗红色。

不伴痒感。

颈淋巴结和脾脏轻度大,肺部可闻及干、湿哕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或轻重不等弥漫性肺部浸润。

4)恢复期:若无并发症,出疹3~4天后发热开始减退,食欲、精神等全身症状逐渐好转,皮疹按出疹先后顺序开始消退,疹退后皮肤留有棕色色素沉着并伴糠麸样脱屑。

小儿麻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小儿麻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小儿麻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小儿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该疾病在
发展中国家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

因此,了解小儿麻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

小儿麻疹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的7-14天内开始出现。

最常见的症状包括高烧、咳嗽、流鼻涕和结膜炎。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皮疹,这是小儿麻疹最典型的症状之一。

皮疹通常从耳后和头部开始,然后逐渐扩散到全身。

在出现皮疹的前几天,患者可能会感到疲倦和失去食欲。

此外,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口腔溃疡和炎症,导致进食时的不适。

对于小儿麻疹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

因此,治疗的重点在于缓
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通常需要休息,多饮水,适当补充营养,以帮助身体抵抗病毒。

此外,对于发热和不适的患者,可以使用退烧药和止咳药来缓解症状。

对于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并接受支持性护理,如输液和氧疗。

预防小儿麻疹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疫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婴儿应在
出生后的9个月龄和15个月龄时接种第一剂和第二剂麻疹疫苗。

通过接种疫苗,
可以显著降低患病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最终实现消灭小儿麻疹的目标。

总之,小儿麻疹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但通过了解其症状和治疗方法,我们可
以更好地预防和管理这种疾病。

通过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小儿麻疹的认识,并积极推广疫苗接种,我们有望有效控制和消灭小儿麻疹,保护儿童的健康。

谈谈小儿麻疹的诊治与预防措施

谈谈小儿麻疹的诊治与预防措施
2 治 疗 结果
期从病例发生时问顺延 2 1天。集 体单位发 生病例后 医学 观 察期 内停止集体活动 , 减少 病毒 的传播 范 围; 接种 疫苗 是预 防 麻疹最有效的措施 , 因此 对 5年 内未 接种过 麻疹 疫苗 者 , 4 5岁 以下无麻疹患病史者 , 均应尽快应急 接种 。提高人 群免疫 力是 预防麻疹的关键 , 故对易感 人群 实施计 划免 疫十分 重要 , 如 发 现麻疹病人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止传播和流行。
关键词 : 麻疹 ; 治 疗方 法 ; 预 防措 施 中图分类号 : R 2 7 2 . 2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0 9 7 9 ( 2 0 1 3 ) 3 4— 0 0 6 2一 O 1
麻 疹是 由麻疹病毒引起 的全身发疹性急性 呼吸道传 染病 , 麻 疹病 毒存在于患者的鼻 咽分 泌物 中, 具 有较强 的传染性 。临 床上以发热 、 上呼吸道炎 、 结膜炎 、 口腔黏 膜斑及全身 丘疹为特 征; 传染性极 强 , 在 人群 密集 的小学 及 幼儿 园容 易发生 流 行 。
摘 要: 麻疹 是 由 麻疹病毒 引起 的全 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麻疹病毒存在 于患者的鼻咽分泌物 中, 具有较 强的传 染性 。 患儿 发病后 最好 到传染病 医院或疾病 防控 中心进行治疗 , 在 家隔离治疗 时应尽量减 少患儿与他人接 触; g -  ̄- f - 对 室内环境进行 消毒 , 开 窗通风使病 毒迅速排 出室外; 集体单位发 生病例后 医学观察期 内停止集体活动 ; 接种疫 苗是最有效的预防麻疹措施 。
3 预 防措 施
首先告诫 患儿家属 , 患儿发病后 最好到传染 病医院或疾 病 防控 中心进行治疗 , 在家隔离治疗 时应尽量减少 患儿与他 人接 触 。患儿 隔离 至出疹后 5天 , 伴有呼 吸道 并发症 的患儿隔 离期 延长 至出疹后 1 0天 ; 家 长要 对室 内环境进行 消毒 , 室 内湿 式扫 除, 开窗通风使病毒迅 速排 出室外 。麻 疹潜 伏期 为 7—2 1天 , 集体单位 应在最后 1 例病人发病后 2 l天内观察 有无新的 可疑 病例, 一旦 出现 , 立 即与 当地卫生防疫部门联系 , 同时 医学观察

小儿麻疹例临床分析

小儿麻疹例临床分析

小儿麻疹例临床分析小儿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病,往往在幼儿期发生。

随着疫苗的普及和日益强大的医学技术,小儿麻疹的发病率已经有所下降,但仍然有一些孩子会感染这种病毒,给家庭和社区带来不小的困扰。

小儿麻疹的病因是麻疹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

潜伏期大约为10-14天,发病初期症状相对较轻,儿童可能仅仅感觉有些发热、咳嗽、流鼻涕等症状。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会愈发复杂,出现麻疹皮疹、发热更高、咳嗽加重等表现。

麻疹皮疹一开始出现在面部和头皮,后来从上肢到下肢蔓延,皮疹初期是一些细小的红点,渐渐扩散成红斑和丘疹,可能会合并成斑块。

在皮疹出现时,孩子的情绪可能会非常烦躁,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头痛和肌肉疼痛等表现。

一个小儿麻疹的例临床分析:小李,男,3岁。

小李在一周前开始出现发热和喉咙痛,经过口服退烧药和口腔消炎药治疗后,症状并未缓解。

两天前,他出现皮疹,从耳朵周围开始扩散。

当他父母发现他的皮疹后,就带他到医院看病。

小李门诊检查时,他的体温为39.2℃,皮疹已经从头部和面部扩散到上肢、胸部和背部,皮疹上轻微凸起,周围炎症反应轻。

喉咙红肿,咳嗽明显。

小李的听力检查和视力检查都没有异常。

根据小李的症状,初步诊断为小儿麻疹,建议孩子住院观察和治疗,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和预防后遗症。

在住院期间,小李接受了针对麻疹病毒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并补液、退热、营养支持等措施。

他的喉咙炎症在治疗过程中渐渐缓解,皮疹也逐渐消失。

住院期间,小李的家属和接触者都进行了隔离和医学观察,没有发现其他的病例。

经过2周的治疗,小李的病情完全恢复,可以出院回家。

这个例子显示了小儿麻疹的典型症状和治疗过程。

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医生需要不同程度的监测和支持措施,以促进病情的缓解和预防后遗症。

此外,麻疹病毒非常容易传播,家属和接触者应该积极配合隔离和医学观察,以便快速诊断和治疗相关病例。

尽管有如此多的医疗技术和预防措施可以控制小儿麻疹,但病毒仍然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可变性。

中医儿科学24章麻疹

中医儿科学24章麻疹

三、逆证病机
若麻毒炽盛,正气不支,无力托毒于外,或复感新邪,化火内 陷入里,便产生逆证。
脏腑之伤,惟肺尤甚,邪毒闭肺,肺气郁闭,可见咳喘痰鸣, 形成邪毒闭肺证。
肺胃邪毒炽盛,化热化火,循经上攻内陷心肝,蒙闭清窍,引动肝风,而见神昏抽
搐,形成邪陷心肝证。
治法:养阴益气,清解余邪。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常用药: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滋 养肺胃津液为主,扁豆、甘草清养胃气,桑叶清透余热。
逆证
1.邪毒闭肺
证候:高热不退,面色青灰,烦躁不安,咳嗽气促,鼻翼煽动, 喉间痰鸣,口唇发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皮疹稠密,疹点紫暗, 舌质红赤,苔黄腻,脉数有力。
治法:宣肺开闭,清热解毒。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常用药:麻黄宣肺平喘,石膏清泄肺胃 之热以生津,二药相互为用,既能宣肺,又能泄热。杏仁协助麻黄以 止咳平喘,甘草与化痰止咳药配伍有润肺止咳作用。
2.热毒攻喉证
证候: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或咳声重浊,声如犬吠,甚则吸气 困难,胸高胁陷,烦躁不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二、护理
1.卧室空气要流通,但须避免直接吹风受寒和过强阳光刺激。 2.口腔、鼻孔、眼睛、皮肤要保持清洁。 3.注意补足水分,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 为宜,忌食油腻、辛辣厚昧食物。
谢谢!
治法:平肝息火,清心开窍。 方药:羚角钩藤加减。常用羚羊角粉(冲服)、钩藤、桑叶、菊 花凉肝息风,茯神安神定志,竹茹、浙贝母化痰清心,鲜生地、白芍、 甘草柔肝养筋。
【其他治法】
外治疗法
1.芫荽子(或新鲜茎叶)适量,加鲜葱、米酒同煎取汁。乘热 置于罩内熏蒸,然后擦洗全身,再覆被取汗。用于麻疹透发不畅者。
3.麻疹皮疹呈暗红色斑丘疹,但皮疹与皮疹之间皮肤颜色 正常。

黄虹教授从脾胃论治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经验

黄虹教授从脾胃论治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经验

黄虹教授从脾胃论治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经验小儿丘疹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发生在婴幼儿和儿童期,特点是皮肤上出现红色丘疹或荨麻疹,伴有瘙痒感。

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黄虹教授从脾胃论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经验和见解。

黄虹教授认为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发病与脾胃失调有关。

在中医的理论中,脾胃是消化吸收功能的中心,如果脾胃功能失调,则会导致湿热内生,从而引发皮肤病变。

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时,首先要调理脾胃,增强消化吸收功能,清除湿热。

黄虹教授强调了药食同源的重要性。

在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时,黄虹教授主张在日常饮食中加强药食同源的摄入,多食用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化湿功效的食材,如薏苡仁、扁豆、赤小豆、红薯、山药等。

这些食材不仅可以帮助清除体内湿热,还能够调理脾胃,加快病情康复。

黄虹教授还强调了情志调摄的重要性。

在中医看来,情志与脏腑密切相关,情志不畅会导致脾胃失调,从而加重疾病症状。

在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时,黄虹教授建议家长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积极调节孩子的情绪,避免过度焦虑、情绪低落等不良情绪影响疾病的康复。

黄虹教授强调了针灸和中药熏洗疗法的应用。

针灸和中药熏洗疗法是中医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常用方法,通过刺激穴位和熏洗药物来调理脾胃,清除湿热,缓解病情。

黄虹教授指出,这两种疗法对于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显著,尤其适用于反复发作、病情较重的患儿。

黄虹教授从脾胃论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一些经验和见解,强调了调理脾胃、药食同源、情志调摄以及针灸和中药熏洗疗法的重要性。

这些经验和见解对于临床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和患儿的生活质量。

黄虹教授从脾胃论治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经验

黄虹教授从脾胃论治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经验

黄虹教授从脾胃论治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经验黄虹教授是中医领域的知名专家,他在脾胃论治小儿丘疹性荨麻疹方面经验丰富。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发生原因可能包括过敏、感染、食物、药物等多种因素。

在中医理论中,荨麻疹的发生和脾胃功能有关,而黄虹教授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一些治疗荨麻疹的中医方案。

首先,黄虹教授强调了调理脾胃的重要性。

他认为,脾胃是消化吸收的关键器官,对于消化道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脾胃功能出现问题,就容易导致食物积滞、湿热困扰等疾病,其中包括荨麻疹。

因此,治疗荨麻疹的第一步就是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吸收功能的恢复。

其次,黄虹教授建议选用适当的中草药来治疗荨麻疹。

他指出,中草药治疗荨麻疹有利于调理脾胃功能、清热解毒,并且无副作用。

在用药方面,黄虹教授提出了几种比较常用的中药配方:1. 五味调胃散:由黄柏、黄连、茯苓、泽泻、半夏、白术、甘草等组成。

此方适用于脾胃湿热型荨麻疹,可以消除口干口渴、食欲减退等症状。

2. 清热解毒黄连泻肝汤:由黄连、黄芩、荆芥、竹叶、新地、泽泻、车前草等组成。

此方适用于湿热荨麻疹的患者,可以清热解毒、利湿清热,具有显着的疗效。

3. 苍术汤:由苍术、陈皮、茯苓、栀子、厚朴等组成。

此方适用于证候为脾虚湿滞型的荨麻疹患者,可以调理脾胃、化湿祛痰。

除了中草药治疗外,黄虹教授还建议采取适当的饮食疗法。

他认为,荨麻疹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饮食上应该尽量避免辛辣刺激、寒凉食物,并且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品,如面食、蔬菜和水果等。

此外,黄虹教授还强调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压力、合理休息的重要性。

这些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促进疾病的康复。

总的来说,黄虹教授在脾胃论治小儿丘疹性荨麻疹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他的治疗方案以调理脾胃为主,辅以中草药、饮食疗法和适当的调节心情等措施,可以提高疗效,使患者早日康复。

小儿麻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小儿麻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小儿麻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小儿麻疹,又称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生,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小儿麻疹的症
状和治疗方法备受关注,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

首先,小儿麻疹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和
皮疹。

在发热初期,患儿会出现高热,伴有咳嗽和流涕。

随后,眼
睛周围的皮肤会出现红肿,眼结膜充血,眼球活动时伴有疼痛。

接着,口腔黏膜上会出现白色斑点,称为 Koplik斑,这是小儿麻疹
的特征性症状之一。

最后,全身皮肤会出现红斑,从头部开始向四
肢躯干蔓延,持续3-7天后逐渐消退。

其次,小儿麻疹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患儿
发热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温适宜,避免感冒。

同时,多饮水,多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增强机体抵抗力。

对于眼结膜炎,可使用冷敷或者温水清洁眼部,缓解眼部不适。

对于皮疹,可
以使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搔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此外,家长
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总之,小儿麻疹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患儿在发病期间需要得
到家长和医生的关心和照顾。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更多的家长和社会公众了解小儿麻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提高对小儿麻疹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果能确诊过敏原,就要避免接触或摒弃其食用,如海鲜、蛋类、花粉等。

2. 应激注意:减少病人的精神应激,避免紧张焦虑,保持心情开朗。

3. 使用抗组胺药物:如吗替麦考酚迷等。

4. 使用抗炎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5. 局部治疗:可使用局部消炎药膏,如多黏菌素、鱼石脂等。

6. 中药治疗:可选择具有清热解毒或疏风祛湿效果的中药,如露骨藤、连翘等。

7. 饮食调理:少食海鲜、蛋类、辛辣食物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多食新鲜水果、蔬菜等。

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小儿丘疹性荨麻疹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其特征为皮肤上出现红色、水肿、痒痛的丘疹和荨麻疹,给患儿带来不适和烦恼。

在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时,首先需要确定病因,并与家长进行充分沟通,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1. 避免诱发因素根据个体过敏原的差异,尽可能避免与过敏原的接触,如避免食用过敏食物(如鱼、虾、蛋、黄豆等)、穿戴适宜的衣物、使用温和的洗衣用品、避免大的温度变化等。

2. 药物治疗(1) 抗组胺药物:常用的包括非处方药的扑尔敏、马来酸氯苯那敏等,以及处方药的右美沙芬、氯雷他定等。

这些药物可以缓解瘙痒、减轻丘疹和荨麻疹的症状。

家长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组胺药物,并按照医生的用药建议给予孩子。

(2)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于病情较重者,口服或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能是必要的。

但使用时需要谨慎,不能长期滥用,必须由医生指导用药,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监测。

(3) 局部抗瘙痒药物:如外用的激素类药膏、安抚剂或镇静剂等,可以帮助缓解瘙痒症状。

家长在使用时应遵循用药方法,避免过多使用激素类药物。

(4) 抗炎药物:当荨麻疹引起严重炎症反应时,可以考虑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3. 温水浸泡孩子的皮肤瘙痒时,可以用温和的温水浸泡患处,以帮助缓解症状和舒缓皮肤。

4. 避免过度刺激孩子患有荨麻疹时,家长应避免用力揉搓或搔抓患处,以免引起皮肤破损和继发感染。

5. 日常生活调整(1) 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避免灰尘和宠物毛发等过敏原的接触。

(2) 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情绪,尽量保持心情愉快和舒缓。

(3) 增强孩子的免疫力,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

6. 进一步检查对于严重病例或反复发作者,需要进一步检查过敏原,如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皮肤过敏原测试等,以确定过敏原并进行相应的避免措施。

总的来说,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避免过敏原接触、药物治疗、温水浸泡、避免过度刺激、调整日常生活和进一步检查等。

黄虹教授从脾胃论治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经验

黄虹教授从脾胃论治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经验

黄虹教授从脾胃论治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经验小儿丘疹性荨麻疹是儿童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其特征为身体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红色丘疹和荨麻疹,伴有瘙痒感。

丘疹性荨麻疹主要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因此在治疗上主要注重调理脾胃功能,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一、脾胃痰湿型丘疹性荨麻疹1. 食疗方面:(1)明矾发酵醋:取明矾1克,加入米醋中发酵1-2天,每天服用1次。

具有化痰祛湿、调理脾胃功能的作用。

(2)山药、波菜粥:取山药100克、波菜100克,加入大米中煮粥,食用3次。

山药具有健脾化痰的作用,波菜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2. 中药方面:(1)茯苓丸:取茯苓、白术、薏苡仁各10克,研粉后制成丸剂,每次服10克,每日2次。

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作用。

(2)加减附子汤:取附子、干姜各6克,甘草3克,研末后,每次服用3-4克,每天2次。

具有温胃理气、健脾祛湿的作用。

二、脾胃湿热型丘疹性荨麻疹1. 食疗方面:(1)花菜、黑木耳汤:取花菜200克、黑木耳50克,加入清汤中煮熟,加入适量盐进行调味。

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作用。

(2)扁豆薏苡仁糖水:取扁豆30克、薏苡仁30克,加入适量水中煮熟,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具有清热利湿、健脾利水的作用。

总结:黄虹教授从脾胃论治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经验主要是通过调理脾胃功能,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来治疗。

在食疗方面,采用一些具有健脾化痰、清热解毒、补脾养胃等作用的食物。

在中药方面,使用一些具有健脾益气、清热利湿、补脾健胃的药物。

黄虹教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值得广大医生和患者参考和借鉴。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治疗荨麻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因此在使用中药治疗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小儿麻疹的治疗
导语:小儿麻疹是小孩子小时候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其实这种皮肤病很容易就可以康复了,只要你对这种病足够了解,注意护理好宝宝的卫生状况,坚持
小儿麻疹是小孩子小时候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其实这种皮肤病很容易就可以康复了,只要你对这种病足够了解,注意护理好宝宝的卫生状况,坚持医生给宝宝开的处方,不出一个星期就可以完全康复了,宝宝在患病期间是比较烦躁的,所以记得时刻安抚宝宝,让宝宝处于一个安稳舒适的环境中。

小儿麻疹平常见得多,但当自己的孩子患上皮疹的时候,家长通常都是手忙脚乱的,这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你只有在完全掌握了这种疾病的走向,你才不至于手忙脚乱的。

临床表现
麻疹新特点
我国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明显降低,麻疹大流行基本上得到控制。

但由于人口流动增加,部分儿童麻疹疫苗漏种或免疫失败,加之初免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免疫力逐渐降低等原因,致使麻疹小规模流行时有发生,且表现出以下新特点。

发病年龄后移过去麻疹发病多为5岁以下儿童,尤以1~2岁最多。

现在患麻疹者大多是8个月以内婴儿和7岁以上学龄儿童,成人偶有发病。

成人麻疹中毒症状较重,发热多在39℃~40℃,有麻疹黏膜斑,半数患者皮疹有出血倾向,常伴有嗜睡等症状,但并发症较少,预后良好。

轻型或非典型患者增多,皮疹以斑丘疹多见,亦可有疱疹、出血点样皮疹等其他形态皮疹。

而发热、上呼吸道炎症及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常无麻疹黏膜斑。

出疹顺序先从四肢出现,逐渐向胸背呈向心性发展。

麻疹以10月至次年2月为发病季节,普种麻疹疫苗后,发病季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