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化学鲁科版课时分层:9 碳的多样性含解析
鲁科版碳的多样性课件完美版1
预习学案点评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金刚石晶体
石墨
C60分子
金刚石晶体结构模型 石墨晶体结构模型 C60分子模型
天
然
碳
含碳无机化合物
酸 盐
(氧化物、碳酸盐)
天
然
有机化合物
气
(几十万种)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Na2CO3与NaHCO3物理性质比较
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俗名 色态
苏打或纯碱
1、分别向等量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 加盐酸,观察气泡产生的速度。
2、分别向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加 Ca(OH)2溶液,观察沉淀。
3、Na2CO3溶液与盐酸互滴,观察气泡产生的 情况。
4、 检验一下Na2CO3和NaHCO3溶液的酸碱性。
思考:分别向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加 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会有什么现象?
➢
3.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经招标 人及监 理工程 师批准 的“施 工组织 设计” 进行工 程的质 量管理 。在分 包单位 “自检 ”和总 承包专 检的基 础上, 接受监 理工程 师的验 收和检 查,并 按照监 理工程 师的要 求,予 以整改 。
➢
、4.贯彻总包单位已建立的质量控制 、检查 、管理 制度, 并据此 对各分 包施工 单位予 以检控 ,确保 产品达 到优良 。总承 包对整 个工程 产品质 量负有 最终责 任,任 何分包 单位工 作的失 职、失 误造成 的严重 后果, 招标人 只认总 承包方 ,因而 总承包 方必须 杜绝现 场施工 分包单 位不服 从总承 包方和 监理工 程师监 理的不 正常现 象。
不反应
高中化学教案:鲁科版《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
教案:鲁科版《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2)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2)体会将自然界中的转化与实验室中的转化统一起来的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
(2)了解人们经常利用科学知识实现碳元素的转化,为人们服务的案例,体会化学科学的伟大,增强求知的欲望。
(3)通过介绍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自然界中碳转化的平衡所造成的后果,激发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维护生态平衡的热情和责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自主归纳,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 3.1 教学课件 《碳的多样性》(鲁科)
畅言教育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高一 | 必修一
3.Na2CO3 和 NaHCO3 性质的比较
畅言教育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高一 | 必修一
畅言教育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高一 | 必修一
[重点剖析] 1.Na2CO3 溶液与盐酸反应 Na2CO3 溶液与盐酸反应时,滴加顺序不同, 实验现象不同,产生的 CO2 的量也可能不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畅言教育
[典例印证]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高一 | 必修一
[例题 2] 现有两瓶白色固体化学药品,一瓶
为 Na2CO3,另一瓶为 NaHCO3。下列方法中无法
将其鉴别的是( )
A.加热
B.两者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C.溶于水,加入 CaCl2 溶液
D.两者分别加入 NaOH 溶液或 Ba(OH)2 溶
畅言教育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高一 | 必修一
[答案] D
畅言教育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高一 | 必修一
CO
2- 3
分
步
结
合
H+,待
CO
2- 3
全
部
转
化
为
HCO-3 后,若再有 H+剩余,HCO-3 可再结合 H+生
成 CO2。
(1)当 n(CO23-)>n(H+),Na2CO3 溶液滴入盐酸
中有气体生成,反滴则无气体放出。
A.Na2CO3 比 NaHCO3 易溶于水 B.NaHCO3 比 Na2CO3 稳定 C.石灰水能和 NaHCO3 反应,不与 Na2CO3 反应 D.等物质的量的 Na2CO3 和 NaHCO3 与盐酸完 全反应,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碳的多样性(鲁科版)教案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课标要求]1、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知道含碳化合物一般分为无机含碳化合物及有机物2、以碳元素为例了解同素异形现象,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别,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3、能举例说明碳元素在自然界及生产、生活中的转化并加以简单分析,能写出相关反应物的化学方程式4、了解碳酸钠的主要性质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与强酸、强碱反应,受热分解),知道它们性质差异及其转化,能根据它们性质的差异及其转化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粉末[教材内容展现]1)常见碳单质的结构和状态,同素异形体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实验、方程式)3)自然界中碳的转化,模拟溶洞的形成(实验)高炉炼铁中碳的转化(交流研讨)[教学建议]1、不要求学生掌握碳的三种单质中碳原子的结构2、知识技能重点是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及转化,3、过程与方法的重点是应用各类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探讨物质的性质,及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间的转化第一课时【学案设计】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问题探究:1、你能举出哪些碳元素的单质?2、为什么同是碳元素能组成不同的碳单质?阅读课本完成下表小结:1、、、是由碳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
2、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不同,性质几乎相同。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讨论探究】1、你熟悉哪些碳酸盐?哪知道这些碳酸盐有什么性质?推测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2、观察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你认为碳酸氢钠能与哪些物质反应?设计实验方案【归纳整理】1、关于金刚石、石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C.金刚石质硬,石墨质软D.他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关于Na2CO3和NaHCO3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CO3不如NaHCO3易溶于水B、NaHCO3比Na2CO3稳定C、石灰水能和NaHCO3反应,不于Na2CO3反应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3、将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不是化学变化B、金刚石和石墨性质相同C、是氧化还原反应D、是化学变化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4、取两份质量相同的小苏打,一份直接与稀盐酸反应,另一份先加热至恒重,再与稀盐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消耗相同浓度的盐酸一样多 B.消耗同浓度的盐酸后者多C.与盐酸反应后相同条件下收集的气体一样多(不包括加热生成的)D. 与盐酸反应后相同条件下收集的气体后者多。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3.1《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各种碳单质的介绍,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的三种常见同素异形体及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
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3、根据生产、生活中碳元素转化的实例,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从而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性质,能够解释与含碳物质有关的现象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探究,体会实验、观察、分类、比较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应用,进一步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探究,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C60和碳纳米管知识体会化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知识重点难点: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
过程方法重点难点:应用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离子反应知识探讨物质的性质。
【教学媒介及教学素材】多媒体教学,演示实验,微观模型【教学方法】展示模型、实验探究、比较归纳【教学过程】【引言】大家都知道成功总是青睐于那些勤奋的人,诺贝尔奖就是对那些勤奋科学家的最高奖励。
199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就授予了柯尔、克罗托因和斯莫利三位科学家,他们的成就是发现了一种新的碳单质——富勒烯,即C60【课件展示】罗伯特·F.·科尔、哈罗德·W.·克罗托、理查德·E·斯莫乐与C60的有关发现和用途。
【设问】你还知道哪些碳单质呢?你对他们的性质有哪些了解?【课件展示】C60、石墨、金刚石的性质、用途金刚石俗称钻石,晶莹美丽,光彩夺目,硬度大,熔点高,而且不导电。
除用作装饰品外,主要用于制造钻探用的钻头和磨削工具,是重要的现代工业原料,价格十分昂贵。
石墨乌黑柔软,是世界上最软的矿石。
鲁科版碳的多样性PPT教学课件1
过量的CO2通入下列溶液中,最终出现浑浊的是( ) A.氯化钙溶液 B.石灰水 C.饱和亚硫酸钠溶液 D.水玻璃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应抓住如下关键:较强酸+较弱酸盐 ―→较弱酸+较强酸盐,即较强酸能制较弱的酸。 【尝试解答】 CaCl2、Na2SO3均属比碳酸酸性强的酸的盐,不能 与H2CO3(CO2+H2O)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CO2与石灰水最终生成可溶性 Ca(HCO3)2;Na2SiO3为比碳酸酸性更弱的酸的盐,故可反应生成H2SiO3 沉淀。 【答案】 D
【名师解析】 化合物A受热分解可生成三种化合物,在中学常 见的化合物范围内,固体A可能是不稳定的酸式盐或碱式碳酸铜,又 因为A分解产生的两种化合物都能与化合物E反应产生单质G。G可能为 O2,E为Na2O2,据此可判断C、D应为H2O、CO2。再根据A、B在溶液中可 通过与F、C反应可相互转化,综合分析可确定C为CO2,D为H2O,则A为 NaHCO3,B为Na2CO3。
(3)高炉炼铁中涉及 ①②③④ 及CO和Fe2O3的反应。 (4)水垢中CaCO3的形成涉及反应 ⑨(或⑧) 。 (5)木炭燃烧过程中涉及反应 ①②③④ 。
1.(上海高考)科学家发现C60后,近年又合成了许多球形分子(
富勒烯),如C50、C70、C120、C540等,它们互称为( )
A.同系物
B.同分异构体
(4)科学家研究发现,用“汽水”(一种能释放CO2的弱酸性溶液) 浇灌植物能促进植物、调节pH ④加强植物蒸腾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5)快速、有效地减缓大气中CO2大量增加的生态学措施是( ) A.使用天然气等燃料 B.控制全球人口增长 C.植树造林,保护森林 D.立即减少煤和石油的燃烧
(3)与盐的反应 分别取少量稀溶液,滴入BaCl2或CaCl2稀溶液,产生沉淀的为 Na2CO3溶液。 (4)利用溶液的碱性不同 分别测其0.1 mol·L-1溶液的pH,pH大的原溶液为Na2CO3溶液。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优秀课件PPT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
呼吸
光合作用 呼吸排泄
海洋 动物
风化溶解
岩石
动植物遗体演变
溶洞奇观
【活动·探究】 模拟“溶洞的形成”
实验方案及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澄清石灰水 开始出现白色沉淀
持续通入CO2 CO2过量时沉淀溶解
Ca2+ + 2OH- + CO2 = Ca CO3↓+ H2O
Ca CO3 +CO2+ H2O = Ca2+ + 2 H CO3-
碳酸钠
CO2、 H2O
加热;加碱
碳酸氢钠
〖讨 论〗
1、如何鉴别Na2CO3与NaHCO3 ? 加CaCl2溶液;加热
2、如何除去Na2CO3中少量的NaHCO3? 加NaOH溶液;加热
3、如何除去NaHCO3中少量的Na2CO3? 通入CO2
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大 气 火山 喷发 中 的 森林草原 燃烧 二 氧 化石燃料 燃烧 化 碳
澄清溶液
加热
出现白色沉淀
Ca2+ + 2 H CO3- =△= Ca CO3 ↓ +CO2+ H2O
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1、工业炼铁
碳“三角”
C
2、木炭燃烧
CO
CO2
概括·整合
碳的同素异形体和碳的化合物
碳元素
碳单质
含碳化合物
金刚石
C60
石墨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碳酸
二、广泛存在的碳的化合物
天
然
碳
含碳无机化合物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9碳的多样性鲁科版_5145
课时分层训练(九) 碳的多样性(建议用时:45分钟)A级基础达标1.下列关于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2是一种温室气体,但它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反应物B.将过量CO2分别通入CaCl2溶液、Na2SiO3溶液、NaHCO3溶液、Ca(OH)2溶液均有白色沉淀生成C.Na、Mg的失火均可用CO2灭火D.CO2、CO、SiO2均为酸性氧化物A[B项,过量CO2通入CaCl2溶液、Ca(OH)2溶液不能得到沉淀;C项,Na着火生成的Na2O2与CO2反应生成O2,同时Mg与CO2反应生成C,不能用CO2灭火;D项,CO不是酸性氧化物。
]2.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①CaCl2溶液,②Ca(OH)2溶液,③饱和Na2CO3溶液,最终有白色浑浊出现的是( )A.①②③B.②③C.只有② D.只有③D[CO2不与CaCl2溶液反应,过量的CO2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Ca(HCO3)2,无浑浊出现。
CO2与Na2CO3溶液发生反应CO2+Na2CO3+H2O===2NaHCO3,由于Na2CO3溶液为饱和溶液,且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的,因此,反应后有NaHCO3固体析出,即出现白色浑浊。
] 3.(2018·长沙模拟)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Na2CO3粉末(NaHCO3),加热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D[D项,加入适量Ba(OH)2溶液,与Na2SO4和Na2CO3均反应,同时引入了杂质NaOH。
] 4.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来分离CO2和CO并干燥,图中止水夹c、d分别接两球胆,现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尽,为使实验成功,甲、乙、丙分别盛放的溶液是( )A.NaHCO3饱和溶液;12 mol·L-1盐酸;18.4 mol·L-1硫酸B.Na2CO3饱和溶液;2 mol·L-1硫酸;NaOH饱和溶液C.NaOH饱和溶液;2 mol·L-1硫酸;18.4 mol·L-1硫酸D.2 mol·L-1硫酸;NaOH饱和溶液;18.4 mol·L-1硫酸C[根据CO2、CO的性质可以判断必须先将CO2吸收,后收集CO,最后再将CO2释放出来并收集。
鲁科版碳的多样性课件下载1
第一课时
碳的单质与碳的化合物
联想 * 质 疑
学习习目标:
1、通过对碳的存在形态及多种碳单质的学习,体 会碳的多样性。
2、通过三种碳单质物理性质及结构的学习,体会 结构决定性质。
3、素异形体的关系。
4、会用分类的思想去预测并验证碳酸钠。碳酸氢 钠的化学性质,会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小组合作、交流】预测性质、讨论实验方案。 【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化学性质 盐酸 氢氧化钙溶液 氯化钙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加热(固体)
Na2CO3
NaHCO3
【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化学性质的异同(形成书面材料), 时间6分钟
【小结一下】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
【小结一下】 概念认识
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同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叫 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金刚石 石墨 C60
其它的同素异形体
O2和O3
白磷(P4)和红磷(P)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64页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
活动 * 探 究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方法导引] 你已经知道了碳酸钙的化学性质,碳酸 钠和碳酸氢钠是否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呢?
物理性质 都是白色固体,都属于盐,水溶液都显碱性。 化学性质 都能与盐酸反应,都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2、不同点
用途不同
化学性质
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而碳酸氢钠不能;碳酸钠 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碳酸氢钠能;加热
时碳酸钠不分解,碳酸氢钠分解。
交流 研讨
•如何鉴别一种白色粉末是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 •如何鉴别一种无色溶液是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 •碳酸钠固体中有碳酸氢钠杂质,怎样除去? •碳酸氢钠溶液中有碳酸钠杂质,怎样除去? •碳酸钠溶液中有碳酸氢钠杂质,怎样除去?
【金版新学案】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作业九 碳的多样性 鲁科版
课时作业(九) 碳的多样性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碳是自然界的基本构成元素之一,在自然界中不停地转化循环,构成了生机盎然的物质世界,如下图为自然界中碳的循环图。
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 .过程①中还可能有另外的含碳物质产生B .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主要是通过CO 2的生成和消耗来实现的C .加速过程②将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D .只有使图中所示的各转化的总体保持基本平衡,才能维持大气中CO 2的含量相对稳定2.向一定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澄清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 2气体,最后肯定没有沉淀生成的是( )①Ca(OH)2 ②Na 2CO 3 ③CaCl 2 ④Ca(ClO)2⑤Na 2SiO 3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⑤D .①②③④3.由一气体甲开始,可发生如下四个变化:甲气体――→通过灼热的炭层乙气体――→通过灼热的炭层丙气体――→通过灼热CuO 乙气体――→通过石灰水丁固体,则甲乙丙丁分别为( )A .CO 2COO 2CaOB .O 2COCO 2CaCO 3C .O 2CO 2COCaCO 3D .COCO 2O 2Ca(OH)24.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CO 2时,最佳的除杂试剂和方法是( )A .水浓H 2SO 4洗气B .饱和Na 2CO 3溶液浓H 2SO 4洗气C .饱和NaHCO 3溶液浓H 2SO 4洗气D .NaOH 溶液浓H 2SO 4洗气5.下列关于NaHCO 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它是一种白色粉末,溶解度小于Na 2CO 3B .加热至200 ℃左右,可完全分解,利用这种性质,可由NaHCO 3制取纯碱C .与Na 2CO 3相同质量时,分别跟足量盐酸反应后,NaHCO 3可得到较多的二氧化碳D .它是弱电解质,因为HCO 3不完全电离6.如图实验中,①和②分别代表的试剂或操作是( )A .HCl ,加热B .CO 2,加热C .加热,NaOHD .H 2SO 4,过滤7.某同学在家中找到一种白色粉末,溶于水得无色溶液,拿到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
【重点资料】2019高中化学 第3章第1节 碳的多样性作业 鲁科版必修1
第1节碳的多样性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碳元素单质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金刚石和石墨由相同的元素组成C.C60转变为金刚石不属于化学变化D.C60是新发现的一种碳的化合物解析:选B。
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和C60,故D错。
若将它们混合在一起,属于混合物,故A错。
C60和金刚石是不同的单质,所以C60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故C 错。
2.欲鉴别浓度均为3 mol·L-1的Na2CO3和NaHCO3两溶液,下列方法可行的有( )①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②分别滴入3 mol·L-1的盐酸③分别滴入NaOH溶液A.②③B.①②C.②D.①②③解析:选C。
澄清石灰水与Na2CO3和NaHCO3两溶液反应均可产生CaCO3沉淀;若向Na2CO3和NaHCO3中滴加盐酸则初始时Na2CO3无气泡而NaHCO3有气泡;若向两溶液中加NaOH,虽然只有NaHCO3与NaOH反应,但无明显现象,故无法鉴别。
3.以下属于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转化过程的是( )①以无机化合物氰[(CN)2]与氨水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 ②钟乳石、石笋的形成③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形成A.①②③B.只有①③C.只有①② D.只有②③解析:选D。
用(CN)2与氨水为原料合成尿素是人类的生产活动,不属于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4.(双选)有关NaHCO3和Na2CO3的性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a2CO3产生的CO2体积大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Na2CO3是NaHCO3的两倍C.将石灰水加入NaHCO3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加入Na2CO3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D.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Na2CO3溶液的碱性大于NaHCO3溶液的碱性解析:选AC。
相对分子质量NaHCO3小于Na2CO3,所以等质量的NaHCO3、Na2CO3的物质的量n(NaHCO3)>n(Na2CO3),即产生CO2的体积在相同条件下NaHCO3的大;物质的量相等的NaHCO3、Na2CO3与HCl溶液反应,消耗HCl的物质的量Na2CO3是NaHCO3的两倍,则消耗同浓度HCl溶液的体积Na2CO3是NaHCO3的两倍;NaHCO3溶液中HCO-3与OH-反应生成CO2-3,CO2-3与Ca2+结合生成CaCO3沉淀;相同条件下,Na2CO3溶液的碱性比NaHCO3溶液的碱性强。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9碳的多样性鲁科版
课时规范练9 碳的多样性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9分,共6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合作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60形成的球碳盐K3C60,实验测知该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且有良好的超导性。
下列关于K3C60的组成和结构的分析正确的是( )A.K3C60中只含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B.1 mol K3C60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63×6.02×1023C.该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D.该物质的化学式可定为KC202.科学家在不断深入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系列新的碳单质,对碳单质的研究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科学——碳科学。
下列关于碳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碳的各种单质互称为碳的同素异形体B.碳元素的各种单质结构虽然不同,但性质差别不大C.碳元素的单质性质不同,其用途相同D.碳元素的单质只有金刚石、石墨和C603.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4.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CO2时,最佳的除杂试剂和方法是( )A.水、浓硫酸洗气B.饱和Na2CO3溶液、浓硫酸洗气C.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洗气D.NaOH溶液、浓硫酸洗气5.为验证碳酸氢钠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钠,下列实验操作及判断正确的是( )A.观察加热时能否放出气体B.观察滴加盐酸时能否放出气体C.溶于水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D.溶于水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6.有两个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固体的试剂瓶,因标签失落而无法区分。
有4位同学为鉴别它们,分别设计了下列四种不同的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A.分别取样配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B.分别取样后,加入相同浓度和相同体积的稀盐酸,观察反应的快慢C.分别取样加热,再检验是否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D.分别取样配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7.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①S SO2BaSO4②CuSO4(aq)Cu(OH)2悬浊液Cu2O③饱和NaCl(aq)NaHCO3Na2CO3④Fe2O3FeCl3(aq)无水FeCl3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37分)8.(17分)分别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100 mL,再通入一定量的CO2,随后分别各取20 mL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0.2 mol·L-1的盐酸,在标准状况下产生CO2的体积(y轴)与所加入盐酸的体积(x轴)的关系如下图(分A、B两种情况):(1)在A情况下,溶质是(填化学式),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化学必修鲁科版碳的多样性
②当12<nn((NCaOO2H))<1 时,发生反应①和②,所得产物为 Na2CO3 和 NaHCO3 的混合物。
第二十九页,共43页。
③当nn((NCaOO2H))≥1 时,仅发生反应②,所得产物为 NaHCO3。
解决此类问题时,常结合某元素原子的守恒关系来求解。
2.
» 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现象分析
项A不可行;选项B中Na2CO3和HCl反应先生成
NaHCO3,NaHCO3再与HCl反应生成CO2,所以
NaHCO3与HCl反应速率快,可鉴别出Na2CO3
和
NaHCO3,所以选项
B
可行;选项
C
中因为
△ 2NaHCO3=====
Na2CO3+H2O+CO2↑,CO2+Ca(OH)2===CaCO3↓+H2O, 而 Na2CO3 受热不分解,所以选项 C 可行;选项 D 中分别取样 配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火焰的颜色都呈黄色,所以选项 D
第十页,共43页。
• ②钟乳石、石笋形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Ca_(H_C_O_3_)2=_=△ _==_=_C_a_CO_3_↓_+__CO_2_↑_+__H_2O__________
2. ___。
» 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 (1)高炉炼铁 • (Ⅰ)原料焦:炭___铁_矿_石和_______(主Fe要2O成3 分是
•Ca②(H形CO成3)2=过=△=程==C(用aC化O3↓学+方C程O2式↑+表H示2O):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维勒
» 碳在无尿机素物和有机物间的转化
• 1828年,德国化学家_____用无机化合物氰酸
2019高三化学鲁科版一轮课时分层训练:9 碳的多样性 Word版含解析
课时分层训练(九) 碳的多样性(建议用时:45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266页)A级基础达标1.下列关于CO2的说法,正确的是()A.CO2是一种温室气体,但它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反应物B.将过量CO2分别通入CaCl2溶液、Na2SiO3溶液、NaHCO3溶液、Ca(OH)2溶液均有白色沉淀生成C.Na、Mg的失火均可用CO2灭火D.CO2、CO、SiO2均为酸性氧化物A[B项,过量CO2通入CaCl2溶液、Ca(OH)2溶液不能得到沉淀;C项,Na着火生成的Na2O2与CO2反应生成O2,同时Mg与CO2反应生成C,不能用CO2灭火;D项,CO不是酸性氧化物。
]2.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①CaCl2溶液,②Ca(OH)2溶液,③饱和Na2CO3溶液,最终有白色浑浊出现的是()A.①②③B.②③C.只有②D.只有③D[CO2不与CaCl2溶液反应,过量的CO2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Ca(HCO3)2,无浑浊出现。
CO2与Na2CO3溶液发生反应CO2+Na2CO3+H2O===2NaHCO3,由于Na2CO3溶液为饱和溶液,且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的,因此,反应后有NaHCO3固体析出,即出现白色浑浊。
] 3.(2018·长沙模拟)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Na2CO3粉末(NaHCO3),加热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D[D项,加入适量Ba(OH)2溶液,与Na2SO4和Na2CO3均反应,同时引入了杂质NaOH。
]4.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来分离CO2和CO并干燥,图中止水夹c、d分别接两球胆,现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尽,为使实验成功,甲、乙、丙分别盛放的溶液是()A.NaHCO3饱和溶液;12 mol·L-1盐酸;18.4 mol·L-1硫酸B.Na2CO3饱和溶液;2 mol·L-1硫酸;NaOH饱和溶液C.NaOH饱和溶液;2 mol·L-1硫酸;18.4 mol·L-1硫酸D.2 mol·L-1硫酸;NaOH饱和溶液;18.4 mol·L-1硫酸C[根据CO2、CO的性质可以判断必须先将CO2吸收,后收集CO,最后再将CO2释放出来并收集。
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9鲁科版必修1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介绍各类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明白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不同,致使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2)明白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度日动探讨熟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不同。
(3)按照生产、生活中的碳元素转化的实例,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
使学生能够解释与含碳化合物有关的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如水垢的形成与消除、柴炭燃烧的现象、工业上炼铁的原理等,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能力目标(1)通过探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大体程序,培育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讨的能力。
(2)体会将自然界中的转化与实验室中的转化统一路来的科学思维方式。
3、情感目标(1)通过实验探讨激发学生探讨化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适应。
(2)了解人们常常利用科学知识实现碳元素的转化,为人们服务的案例,体会化学科学的伟大,增强求知的欲望。
(3)通过介绍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自然界中碳转化的平衡所造成的后果,激发学生应用化学知识,保护生态平衡的热情和责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三、教学方式实验探讨、自主归纳。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程序第一节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引入] 在初中咱们接触过碳,明白碳既是组成生物体的大体元素,又是组成地壳中岩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
碳以多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今天,咱们一路来感受碳的多样性。
[学生阅读] 阅读P59第一部份: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展示模型] 展示C60、石墨、金刚石的球棍模型[设问] 通过阅读,你已取得了有关碳单质的哪些内容?你还有哪些疑问或还想了解哪些知识?需要了解的知识和可能提出的问题归纳如下:1、三者的结构特点(简单了解碳原子的排列情形);2、同素异形体的概念;3、碳的各类单质的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在这里能够采用比喻的方式,把碳原子比喻为建筑用的砖,把金刚石、石墨、C60比喻成用砖盖成的建筑物,用相同的砖但不同的方式盖成的建筑物,其外型不同,牢固程度可能会存在较大不同。
【鲁教版】高三化学二轮专题(13)碳的多样性-精选练习(含解析)
专题13碳的多样性1、实验室准备较快地制取氢气,可采用的方法是()。
A.用纯锌与稀硫酸反应B.用纯锌与稀硝酸反应C.用粗锌与稀硝酸反应D.在CuSO4溶液中浸泡过的纯锌与稀硫酸反应。
【答案】D【解析】制取氢气不能用氧化性酸,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用粗锌,以形成原电池。
2、科学家成功地在高压下将CO2转化为具有类似SiO2结构的原子晶体,下列关于该CO2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CO2原子晶体与CO2分子晶体互为同素异形体B.CO2原子晶体与CO2分子晶体是同一种物质C.CO2原子晶体硬度大,可用作耐磨材料D.在一定条件下,CO2原子晶体转化为CO2分子晶体是物理变化【答案】C3、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强的是()A.甲烷比硅化氢稳定B.碳与SiO2反应生成硅C.硅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D.高温下SiO2和Na2CO3反应【答案】A【解析】元素非金属性的比较,可以从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来比较,也可以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比较。
当然还有其他比较方式。
由此看A正确。
4、下列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答案】D【解析】A项,不能一步实现Al(OH)3向Al的转化;B项,不能一步实现Cu(OH)2向Cu的转化;C 项,不能一步实现SiO2向H2SiO3的转化,也不能一步实现H2SiO3向Si的转化。
5、碳是组成自然界的基本元素之一,在自然界中,不停地转化、循环,构成了生机盎然的物质世界,如下图为自然界中碳的循环图。
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A.过程①中还可能有另外的含碳物质产生B.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主要是通过CO2的生成和消耗来实现的C.加速过程②将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D.只有使图中所示的各转化的总体保持基本平衡,才能维持大气中CO2的含量相对稳定【答案】C【解析】腐生生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不但能生成CO2,也会生成其他含碳物质,如CH4等,A项正确;据题示可知,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主要是通过CO2的生成和消耗来实现的,B项正确;加速化石燃料的开发利用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C项不正确;只有CO2的释放和消耗保持基本平衡,才能维持大气中CO2的含量相对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训练(九) 碳的多样性
(建议用时:45分钟)
(对应学生用书第266页)
A级基础达标
1.下列关于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O2是一种温室气体,但它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反应物
B.将过量CO2分别通入CaCl2溶液、Na2SiO3溶液、NaHCO3溶液、Ca(OH)2溶液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C.Na、Mg的失火均可用CO2灭火
D.CO2、CO、SiO2均为酸性氧化物
A [B项,过量CO2通入CaCl2溶液、Ca(OH)2溶液不能得到沉淀;C项,Na着火生成的Na2O2与CO2反应生成O2,同时Mg与CO2反应生成C,不能用CO2灭火;D项,CO不是酸性氧化物。
]
2.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①CaCl2溶液,②Ca(OH)2溶液,③饱和Na2CO3溶液,最终有白色浑浊出现的是( )
A.①②③B.②③
C.只有②D.只有③
D [CO2不与CaCl2溶液反应,过量的CO2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
Ca(HCO3)2,无浑浊出现。
CO2与Na2CO3溶液发生反应CO2+Na2CO3+
H2O===2NaHCO3,由于Na2CO3溶液为饱和溶液,且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的,因此,反应后有NaHCO3固体析出,即出现白色浑浊。
]
3.(2018·长沙模拟)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Na2CO3粉末(NaHCO3),加热
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
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
D [D项,加入适量Ba(OH)2溶液,与Na2SO4和Na2CO3均反应,同时引入了杂质NaOH。
]
4.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来分离CO2和CO并干燥,图中止水夹c、d 分别接两球胆,现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尽,为使实验成功,甲、乙、丙分别盛放的溶液是( )
A.NaHCO3饱和溶液;12 mol·L-1盐酸;18.4 mol·L-1硫酸
B.Na2CO3饱和溶液;2 mol·L-1硫酸;NaOH饱和溶液
C.NaOH饱和溶液;2 mol·L-1硫酸;18.4 mol·L-1硫酸
D.2 mol·L-1硫酸;NaOH饱和溶液;18.4 mol·L-1硫酸
C [根据CO2、CO的性质可以判断必须先将CO2吸收,后收集CO,最后再将CO2释放出来并收集。
A项中NaHCO3饱和溶液无法吸收CO2,因CO2在NaHCO3饱和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
B项中NaOH饱和溶液会吸收CO2,无
法收集到CO2。
C项中关闭b、c,CO2与NaOH饱和溶液反应得到Na2CO3,打开d收集CO,收集结束后关闭a、d,打开b、c,Na2CO3与H2SO4反应又得到CO2。
D项无法实现CO2、CO的分离。
]
5.(2014·上海高考)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OH-+CO2-3+2H+―→HCO-3+H2O
B.2OH-+CO2-3+3H+―→HCO-3+2H2O
C.2OH-+CO2-3+4H+―→CO2↑+3H2O
D.OH-+CO2-3+3H+―→CO2↑+2H2O
C [A选项,滴加的盐酸先将NaOH反应完,再将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将反应①与反应②相加即得;B选项,滴加的盐酸先将NaOH反应完,再将一半的Na2CO3转化为NaHCO3,将反应①×2与反应②相加即得;C选项,不符合题目中的NaOH与Na2CO3物质的量的关系;D选项,滴加的盐酸先将NaOH反应完,再将Na2CO3全部转化为CO2,将反应①②③相加即得。
] 6.向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加1 mol·L-1盐酸,测得溶液中Cl-、HCO-3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n2∶n1=3∶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Oa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与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