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题综合专项二.doc

合集下载

【精选】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光现象实验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精选】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光现象实验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新思维科技社团的同学们学完光学中小孔成像知识后,提出一个问题,小孔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同学们经过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像的形状可能与物体形状有关;猜想二:像的形状可能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同学们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制作了“E”、“F”和“R”形状的LED发光字来充当物体,做成两个小孔形状不同的纸筒,纸筒另一端绷装半透明膜,做好装置后同学们进行实验探究.(1)物理上将“F”、“E”和“R”形状的LED发光的字称为________,射出的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__传播;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2)同学们将“F”发光字固定好后,先用小圆孔纸筒进行实验,同学们在半透明膜上观察到倒立的“F”,如图所示,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能呈现在半透明膜上,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同学们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设计好的表格后,再换用小方孔纸筒进行实验,并观察记录。

(3)同学们再换用“E”和“R”形状发光字,分别按照实验(2)进行实验,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发光字小孔形状像的形状半透明膜上是否呈现1F圆形倒立呈现2F方形倒立呈现3E圆形倒立呈现4E方形倒立呈现5R圆形倒立呈现6R方形倒立呈现(4)通过比较________,同学们验证了猜想一,得出结论:在小孔形状相同时,小孔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5)同学们通过比较1、2,3、4和5、6,得出结论:___________(6)实验小组在该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答案】光源直线较黑暗实像1、3、5(或2、4、6)在物体形状相同时,小孔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控制变量法【解析】【分析】【详解】(1)[1]能自行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LED发光的字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专项复习附答案强烈推荐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专项复习附答案强烈推荐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专项复习附答案强烈推荐一.实验探究题(共40小题)1.如图所示,用钢尺做探究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一次轻拨钢尺,另一次用力拨动,听声音的不同.实验发现:(1)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说明:音调的高低与有关.(2)用力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发出声音的响度;站在离钢尺越近的地方,听到发出的声音.说明:响度的大小与和有关.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这说明.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3.如图所示,将播放着音乐的手机,用细线悬挂到广口瓶中,用抽气机通过密封瓶塞上的气道向外抽气.(1)产生乐音的声源是,音乐声通过传进人的耳朵引起听觉.(2)随着广口瓶内的空气被抽出,听到的音乐声音逐渐;打开进气门,让空气重新慢慢进入广口瓶中,听到的音乐声逐渐.(3)无论如何抽气,总能听到手机播放音乐的声音,其原因,一是抽气机不能将广口瓶里的空气全部抽出,形成完全;二是声音(选填“可以”或“不可以”)通过悬线、瓶塞(固体)传播.(4)假设忽略悬线对声音的传播、广口瓶内的空气被全部抽出,手机产生的音乐声便(选填“仍会”或“不会”)被听到,说明声音中传播,此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为.4.如图所示,小明与小芳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通话时,传声的物质有、和(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位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5.如图1所示,某小组同学在甲、乙、丙、丁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入高度不同的水,来研究“音调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首先,小组同学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现甲、乙、丙、丁四个玻璃瓶会依次发出“fa(4)”“mi(3)”“ri(2)”“do (1)”四个音阶不同的声音,接着小组同学用橡皮锤轻轻敲击瓶身,发现甲、乙、丙、丁四个玻璃瓶会依次发出“do(1)”“ri(2)”“mi(3)”“fa(4)”四个音阶不同的声音.由此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同样的瓶子,例如玻璃瓶甲,为什么向瓶口吹气发出“fa(4)”的音,而用橡皮锤轻轻敲击瓶身发出“d(1)”的音?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发现主要是由于不同.(2)小组同学由两次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结论:不同,音调不同.(3)接着,小组同学又用示波器来显示敲击丙、丁两瓶身时的振动波形图,如图2所示,其中图2(a)是敲击瓶身的振动波形图,图2(b)是敲击瓶身的振动波形图;同时,小组同学还发现由于两次敲击时的用力程度不同,从波形图上能反映出瓶身发出的响度也不同,其中敲击瓶身的响度大(均选填“丙”或“丁”).(4)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还得出可以用此实验的规律判断生活中一些实例的发声体.例如:吹笛子时,用手堵住笛孔能产生不同的声音,与上述实验的发声体是相同的,提着水壶向热水瓶里灌开水听到的声音会发生改变,与上述实验的发声体是相同的.(选填“向瓶口吹气”或“用锤敲击瓶身”).6.自己来制作“水瓶琴”乐器,如图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1)若用相同的力量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此时发出的声音的声源是(填“空气柱”或“瓶和水”),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2)若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此时发出的声音的声源是(填“空气柱”或“瓶和水”),盛水越多,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3)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21.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距离s AB=cm,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cm/s(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由静止开始下滑.(4)v BC v AC(填“>”、“<”或“=”)22.小华想测一辆小车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有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情况.(1)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 AB=cm,t BC=s,v AC=cm/s;(2)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填“大”或“小”)23.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小龙和小柳测量小明跑40m的速度.(1)小龙和小柳用(填一种测量工具)在室外测出40m的路程.(2)小柳担任计时员,他用(填一种测量工具)测量小明跑步的时间,他应站在处(选填“起点”或“40m”).(3)小龙担任发令员,发令后,小明跑完40m的路程,小柳计时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小明跑40m所用的时间为s.(4)小明跑40m的速度是m/s.24.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次.(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C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AC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m/s.(2)如图2所示,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的是.(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2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填“大、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 AB=cm,t BC=s,v AC=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填“大、小”).26.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甲车,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以上两空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2)一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长度是400m,速度为108km/h,合m/s,火车通过一条长度为2km的隧道,所用时间为.27.这是某实验小组“测量平均速度”的情景:(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3)小车从B到C的距离是:dm.(4)小车从A到C所用的时间是:,全程平均速度是:m/s.(5)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熟练的使用电子计时器,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测得的平均速度偏(选填:“大”或“小”).28.小杜同学在长江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1)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③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他应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①D、②③①④(2)如图甲所示,小杜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3)小杜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g;由图丙和丁可知鹅卵石的体积是cm3,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g/cm3.(4)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若小杜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视线仰视,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9.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g,酱油的密度为kg/m3.(2)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或“偏小”).(3)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30.某中学环保小组在长江边取适量江水样品,分别进行了江水密度的测量:(1)小薇把样品带回学校,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①将天平放在台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右”或“左”)调,直至天平平衡;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江水样品,测出烧杯和江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烧杯中江水的质量为g,将烧杯中的江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江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江水的密度为g/cm3.③小薇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江水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2)小亮把样品带回家,用家里的一台电子秤(如图丙所示)和没喝完的半瓶纯净水,做了如下实验:①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m1,并用笔在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A;②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吹干,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2;③把江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与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瓶的总质量为m3;表示);④则江水的密度表达式ρ=(纯净水的密度用ρ水⑤小亮测算江水的体积使用了下列3种物理方法中的A.控制变量法B.等量代替法C.类比法.31.小浩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1)图甲是小浩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2)小浩纠正了错误后调节好天平,将石块放入左盘,天平平衡时,测出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小石块质量是g.(3)如图丙所示,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是cm3,则小石块的密度是g/cm3.(4)小丽同学做这个实验时没有用天平,也测出了该石块的密度.她先按照小浩的方法测出石块的体积,然后用体积为48cm3、质量为12g的小泡沫块(不吸水)与小石块用细线捆在一起,再次放入量筒中,石块和泡沫块漂浮在水面上,且有1/3的泡沫露出水面.石块和泡沫块放入量筒之前水面初始位置是28ml,则石块和泡沫块放入量筒后水面应该在ml刻度处.小丽测出的石块密度(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小浩的测量值.32.小红想测量冰红茶的密度;小丽想测量一块小矿石的密度,于是二人利用已学过的相关物理知识,做了如下实验:(1)小红利用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量冰红茶密度,过程如下:①她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横梁平衡后如图甲所示,其操作错误是;②改正错误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冰红茶的质量是117g;③将烧杯中的冰红茶倒入量筒一部分,示数如图乙所示;④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冰红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丙所示;⑤请你将实验的相关数据填入如表:杯和冰红茶的质量m1/g 量筒中冰红茶的体积V/cm3杯和剩余冰红茶的质量m2/g量筒中冰红茶的质量m/g冰红茶的密度ρ茶/(g•cm3)117(2)小丽利用弹簧测力计、矿石、水、烧杯、细线测量矿石密度,请将她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①用细线拴住矿石,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矿石的;②将矿石在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内,不要碰到烧杯底部和烧杯壁,并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③矿石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表示).33.小明想了解不溶于水的化工原料石英粉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他利用天平(含砝码),一个玻璃杯、足量的水,就能完成测量石英粉密度的实验.下面是小明的实验步骤:(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的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端调.(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空玻璃杯的质量m0,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空玻璃杯的质量m0=g.(3)给玻璃杯中装适量石英粉,使其表面水平,并在该水平面对应杯壁处做标记,测量出的总质量m1.(4)将石英粉全部倒出,给玻璃杯装水至标记处,测量出的总质量m2.(5)写出石英粉密度的表达式ρ=.(用相应的符号表示)(6)这种测量方式所测得石英粉的密度比实际值(选填“大”或“小”)34.小明在盆中清洗樱桃时发现樱桃会沉入水中,他想知道樱桃的密度,于是他做了如下操作:(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左侧,接下来应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用天平测出透明空烧杯的质量m1=20.8g,然后将透明空烧杯中装入适量水,把一粒樱桃放入烧杯中的樱桃放入烧杯中,再往烧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樱桃悬浮,随即停止加盐,将烧杯中的樱桃取出,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与盐水总质量,如图甲所示,记作m2=g.(3)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空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 cm3,则樱桃的密度为kg/m3.(4)以上实验操作,测出的樱桃密度比实际值将偏(选填“大”或“小”).35.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右”或“左”)调.(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g,酱油的密度为kg/m3.(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选“偏大”或“偏小”).(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②将一个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③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36.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cm.37.小云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的顺序(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实验室现有水银温度计(﹣20℃﹣120℃)、酒精温度计(﹣80℃﹣60℃)、体温计、寒暑表等不同种类的温度计,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2)实验中,小云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甲、乙所示.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3)实验完毕,小云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38.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用烧杯、试管、温度计、圆底烧瓶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1)小明用图1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乙所示.该物质在BC段处于(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物质的内能(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比较图乙中AB段与CD段可知,质量相同的冰和水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加热时间不同,原因是.(2)小明用如图2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纸板上留有小孔的目的是.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FG段会发现(请写出一条).(3)小明用图3所示的烧瓶将水加热至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再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39.如图所示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1)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第7min处于态.(2)实验中,应选用颗粒(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3)由图象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0.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1)图中,海波的凝固过程是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此过程中海波热(选填“吸”或“放”)(2)图中,海波在D点是态,在G点是态(均选填“固”或“液”)(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g的冰和萘,用(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分别为9min和4min,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专项复习附答案强烈推荐一.实验探究题(共40小题)1.如图所示,用钢尺做探究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一次轻拨钢尺,另一次用力拨动,听声音的不同.实验发现:(1)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说明: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2)用力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站在离钢尺越近的地方,听到发出的声音大.说明:响度的大小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解答】解:(1)由实验现象可知,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说明: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2)由实验现象可知,用力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站在离钢尺越近的地方,听到发出的声音大.说明:响度的大小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故答案为:(1)慢;低;频率;(2)大;大;大;振幅;距发声体的远近.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这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显示音叉的振动.(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空气可以传声.(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解答】解:(1)此实验可以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被弹起,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该现象说明了音叉在振动;(2)为了看到桌子振动更明显,可在桌面上放一些砂粒,把桌子振动转化为砂粒的振动,即把桌子振动放大,便于观察.(3)由图可知,当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所以说明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发生了振动,而我们并没有直接敲响左边的音叉,证明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给左边的音叉的,所以空气能传播声音;(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能传播声音的空气越来越少,所以音乐声会逐渐减弱;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瓶内就成了真空,没有了将声音传出瓶外的介质,所以我们不能听到音乐声.这说明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故答案为:(1)乒乓球弹跳起来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显示音叉的振动;(2)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3)空气;(4)变小;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如图所示,将播放着音乐的手机,用细线悬挂到广口瓶中,用抽气机通过密封瓶塞上的气道向外抽气.(1)产生乐音的声源是手机,音乐声通过空气传进人的耳朵引起听觉.(2)随着广口瓶内的空气被抽出,听到的音乐声音逐渐减小;打开进气门,让空气重新慢慢进入广口瓶中,听到的音乐声逐渐增大.(3)无论如何抽气,总能听到手机播放音乐的声音,其原因,一是抽气机不能将广口瓶里的空气全部抽出,形成完全真空;二是声音可以(选填“可以”或“不可以”)通过悬线、瓶塞(固体)传播.(4)假设忽略悬线对声音的传播、广口瓶内的空气被全部抽出,手机产生的音乐声便不会(选填“仍会”或“不会”)被听到,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此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为理想实验法.【解答】解:(1)声源产生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引起听觉的.(2)该题中随着瓶内空气的逐渐减少,即传播声音的介质变少,故听到的声音将逐渐变小;将空气放入瓶内时,即传播声音的介质逐渐变多,故听到的声音又将逐渐变大;(3)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可以推断出真空不能传声,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4)把正在响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使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稀薄,发现电铃的声音越来越小;进一步推理:当玻璃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时,将听不到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此方法是推理法.故答案为:(1)手机;空气;(2)减小;增大;(3)真空;可以;(4)不会;不能在真空;理想实验法.4.如图所示,小明与小芳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物态变化实验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物态变化实验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是_______;(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变大且杯口有大量的“白气”形成,表明水在沸腾。

杯内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选填“空气”或“水蒸气”),杯口的“白气”是_______(选填“液态”或“气态”);(3)如图所示,是小明实验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出的水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水面上的气压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仔细观察图像还发现:加热5min后到水沸腾前,水的温度升高得慢一些,水温升得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答案】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水蒸气液态 99 小于水与空气的温差大,散热快【解析】【分析】【详解】(1)[1]由实验装置图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2)[2]杯内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水蒸气,虽然水中溶解了一些其它气体,但在水沸腾时,这些气体基本上都逸出了。

[3]杯口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所以是液态。

(3)[4][5]由实验图象知,水的沸点是99℃,则此时水面上的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6]开始加热时,水与空气温度相近,水吸热的热量向外散失少,而随着水的温度升高,与空气温度相差越大,则向外散失的热量就越多,那么水升温会变慢,即是水与空气的温差越大,散热越快。

2.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将质量均为100g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两试管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目的是____;(2)由图乙可知,____是冰,该物质在第4min时的状态为____,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____;(3)加热1min,冰、石蜡均为固态,由图乙可知,此时____(冰/石蜡)的比热容较大;(4)冰熔化时吸收了____J的热量。

【精选】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声现象实验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精选】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声现象实验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来下表的几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2)选用编号A、C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3)如果小明还想验证猜想三,则他可以选择编号为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此时表中所缺的数据应该填_______.【答案】A B 二 C D 0.76【解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择长度和材料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的琴弦,所以应选用编号为A和B的琴弦进行实验;(2)选用编号A、C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所以是为了验证猜想二;(3)验证猜想三,同样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应保证横截面积和长度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实验,所以则他可以选择编号为C和D的琴弦进行实验;则此时表中所缺的数据应该填入和C的横截面积相同,即0.76mm2.点睛:关键是实验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当一个结果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时都使用此方法进行实验,实验时让一个因素变化,而其它因素都控制相等或相同即控制变量.2.吉他演奏会上,小组同学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经过讨论,他们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找到如下表所列的6种规格的琴弦,以及专门测量声音频率的仪器.(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3,请在表中填入所缺数据_________.【答案】A B C E 100 1.1【解析】【分析】【详解】控制变量法就是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研究物理量与该因素的关系;(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所以应选A、B;(2)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所以应选C、E选项;(3)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故表格应该填入与尼龙和钢的数据相同,即100、1.1.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A、B;(2)C、E;((3)100;1.1.【点睛】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长短、琴弦的材料有关,在探究过程中,应用控制变量法.3.观察表,试写出三个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结论.在空气中在气、固、液体中在空气中温度(℃)声速(米/秒)介质声速(米/秒)频率(赫兹)声速(米/秒)0330氧气3162000340 15340水14501000340 30349冰3160500340 100386铁4900﹣5000256340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有:(1)由第一第二列可得:_____.(2)由第三第四列可得:_____.(3)由第五第六列可得:_____.【答案】同种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温度有关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空气中最慢声音传播的速度与频率无关【解析】【详解】(1)由表中第一第二列可以看出,同样是在空气中,温度不同,声速也会不同,故可得出:同种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温度有关;(2)由表中第三第四列可以看出,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且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空气中最慢;(3)由表中第五第六列可以看出,频率不同,但声速相同,说明,声音传播的速度与频率无关.4.为了探究收音机接收电磁波的情况好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将一只袖珍收音机调好电台节目和音量后完成了以下实验:①将收音机放进一只铝锅内,发现声音明显变小,取出后又恢复了原来的音量。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综合素质评价附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综合素质评价附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综合素质评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2022·湘西】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0 kg,通常情况下这个物体应该是() A.一个中学生B.一本书C.一只猫D.一块饼干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20 km=20 km×1 000 m=20 000 mB.80 μm=80 μm×10-6=8×10-5 mC.1.0 g/cm3=1.0×10-3 kg10-6 m3=1.0×103 kg/m3D..5×103 kg/m3=1.5×103 g106 cm3=1.5×10-3 g/cm33.【2022·岳阳】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质量B.“冰墩墩”从地球带往太空,质量不变C.水结成冰后,密度不变D.飞机采用密度较大的材料制造4.通常人们说“铁比棉花重”,其实质是()A.铁的质量比棉花大B.铁的体积比棉花小C.铁的密度比棉花大D.铁的熔点比棉花高5.小明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5.46 cm、25.45 cm、25.66 cm、25.44 cm、25.47 cm,则科学课本的测量值应取()A.25.455 cmB.25.46 cmC.25.496 cmD.25.47 cm6.【2022·扬州】小明想用天平称出20 g水,先用正确的方法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甲所示。

然后在右盘中增加20 g砝码,接着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

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向左移动游码C.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D.用滴管从烧杯中取水7.关于密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密度与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大密度越小C.某种物质的体积一定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与质量和体积无关8.“嫦娥五号”在月球上收集了一满罐的月球土壤(简称“月壤”),科研人员称出其质量为1 731 g,与计划的2 000 g存在差距,主要原因是收集罐的容积是按照月壤密度为1.6×103 kg/m3而设计的。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题专项练习2附答案学生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题专项练习2附答案学生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题专项练习2附答案一、实验探究题(共50题;共279分)1.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________℃;(2)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3)分析图乙可知,萘在AB段状态的比热容_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萘在CD段状态的比热容;(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________。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丙所示。

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比较图象中AB段与CD段可知:该物质在________(选填“AB”或“CD“)段吸热能力强。

3.小刚家的一个水龙头拧不紧,水一滴一滴断续地滴漏到地上.小刚发现,在耳朵听到前一滴水滴在地上的声音的同时,看到下一滴水刚好开始下落(如图).他为了测算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找来了秒表和卷尺.首先量出水龙头口离地面的高度h,再用秒表计时.计时的方法是: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在地上的声音的同时,开启秒表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声水滴声,依次数“2、3、…”,一直数到“n”时,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读出秒表的示数为t。

(1)写出用上述物理量表示水滴在空中运动运动的平均速度v的表达式。

(2)小刚测得h=1m,当数到n=20时秒表的示数t=8.7s,求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01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01

第二章综合测试一、单选题1.烈日下的海边沙滩上常有习习凉风吹拂,凉风形成直接原因是( ) A .水的比热大,水温变化小B .海水较热,海面空气膨胀,周围冷空气补充而形成风C .沙滩较热,空气膨胀上升,海面上的冷空气补充而形成风D .沙的比热小,温度变化大2.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确定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关系是( )A .ρρ乙甲<B .ρρ=乙甲C .ρρ乙甲>D .无法确定3.将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剪去一半后,不变的物理量是( ) A .电阻B .质量C .体积D .密度4.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 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3 kg/m 。

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337.810kg/m ρ=⨯钢)制造,耗钢130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质量为( ) A .0.05吨B .0.26吨C .2.6吨D .50吨5.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 .铁块从地球运到月B .铁块熔化成铁水C .铁块轧成薄铁片D .铁块磨掉一个角6.在下列现象中,判断正确的是( ) A .一块冰熔化成水,它的质量增大,密度变大 B .正在使用的粉笔,它的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C .向上抛出的篮球,它的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D .一支燃烧的蜡烛,它的质量减小,密度不变7.小明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还是稍微偏左,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又稍微偏右,接下来操作正确的是( ) A .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 .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C .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D .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8.若游码没有放在零刻度处就将天平的横梁调节平衡,用这样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所得到数据比物体的实际质量( ) A .偏大B .偏小C .不变D .不能确定9.如图所示,有三只相同的玻璃杯盛有等质量的酒精、纯水和盐水,则甲、乙、丙玻璃杯中分别是(ρρρ盐水纯水酒精>>)( )A .甲是纯水、乙是酒精、丙是盐水B .甲是纯水、丙是酒精、乙是盐水C .乙是纯水、甲是酒精、丙是盐水D .丙是纯水、乙是酒精、甲是盐水二、多选题10.分别由不同物质a 、b 、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用a 、b 、c 三种物质组成体积相同的物体,则a 物质物体的质量最小B .b 物质的密度是331.010kg/m ⨯C .c 物质的密度是b 的两倍D .b 、c 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11.由两种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大小相同的实心球甲、乙,在天平右盘中放入4个甲球,在左盘中放入5个乙球,这时天平刚好平衡,且游码没有移动,则可知( ) A .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5:4 B .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4:5 C .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5:4D .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4:512.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 .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B.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13.完成太空飞行的航天器在穿过稠密的大气层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外壳与空气剧烈摩擦,温度能达到几千摄氏度;为了能使航天器克服“热障”安全返回地面,航天技术专家给航天器穿上用新型陶瓷材料制成的“外衣”。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机械运动实验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机械运动实验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做分组实验时,老师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下面是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单(摘要)。

请你将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_______(实验器材)小车、_______、_____、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

测量的物理量AB段BC段AC段路程s/cm4556101时间t/s3 2.8 5.8平均速度v/(cm·s-1)________________17.4(实验分析)(1)小车全程做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坡度。

【来源】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答案】v=st刻度尺停表 15 20 变速减小【解析】【分析】【详解】[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是:v=st。

[2][3]实验器材,除小车、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外实验还需测量路程用的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时间用的停表。

[4]小车在AB段的路程为:s AB=45cm,t AB=3.0s,则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v AB=ABABst=45cm3.0s=15cm/sAB段的平均速度为15cm/s。

[5]小车在BC段的路程为:s BC=56cm,t BC=2.8s,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v BC=BCBCst=56cm2.8s=20cm/sBC段的平均速度为20cm/s。

(1)[6]由上面实验知AB段的速度小于BC段的速度,故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2)[7]斜面的倾角越小(坡度越小),小车运动时间越长,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所以,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减小斜面的坡度。

2.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2)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

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专题复习专题二图像分析题

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专题复习专题二图像分析题
不是匀速直线运动,D错误。
【答案】AB
1
2
3
4
5
6
7
专题二
图像分析题
5. [2024·深圳中学期末]汽车在公路上以20 m/s的速度沿直线
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出现障碍物,经0.75 s的反应时间后
开始刹车,刹车后滑行4 s才停下。研究表明司机酒后驾
车的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下列能描述司机酒后驾车的
汽车运动图像为(
蜡烛从较远处向一倍焦距处移动,物距逐渐减小,根
据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像距应逐渐增大,从f<v<
2f到v>2f,D正确。
【答案】D
1
2
3
4
5
6
7
-t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到达终点前,乌龟与兔子共相遇3次
B. 在任意时刻,兔子的速度均比乌龟大
C. 在第4 min时,乌龟在兔子的前方8 m处
D. 整个赛程中,乌龟的平均速度等于兔子的平均速度
1
2
3
4
5
6
7
专题二
图像分析题
【点拨】
由图像可知,路程相同,时间相同时,两者相遇,表现
在图像上是两图像的交点,到达终点前两图像共有两个交
北师版 八年级上
期末专题复习
专题二
图像分析题
专题二
图像分析题
类型1 T-t图像
1. 星期天,小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
小明发现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
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
开。下面能反映烧水过程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C )
A
所示分别为两物体运动的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体的运动实验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体的运动实验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 物体的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探究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如图甲所示,小球以初速度2.0m/s 从A 点沿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滑下,它在斜面上的速度v 随时间t 均匀变化。

实验数据如下表:t /s0 0.1 0.2 0.3 0.4 0.5 0.6 v /(m ⋅s -1) 2.0 2.5 3.0 3.5 4.0 4.5 5.0(1)小球在斜面上做______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2)报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描点并画出小球的v-t 图象______;(3)小球的运动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式为v = ______;(4)如图丙所示,以速度v ₁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₁内通过的路程是s ₁=v ₁t ₁,它可以用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矩形(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

同样,图乙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也能表示这个小球在相应时间t 内通过的路程s 。

上述小球从A 点沿光滑斜面滑下,在时间t 内通过路程的表达式为s =______。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答案】变速 25t + 22 2.5t t +【解析】【分析】【详解】(1)[1]由表中数据可知,随时间小球的速度变大,则小球在斜面上做变速运动。

(2)[2]报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描点画出小球的v-t 图象如图所示:(3)[3]由图像可知,小球的运动速度与时间成一次函数关系,且小球的初速度为2m/s ,则运动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式为03m/s 2m/s 250.6sv v v t t t t ∆=+=+=+∆ (4)[4]小球从A 点沿光滑斜面滑下,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为路程,则在时间t 内通过路程的表达式为20()(225)2 2.522v v t t t s t t +++===+2.下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________.(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一同学想验证声速与气体内部压力的关系,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在甲、乙之间加压,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变小,则声速随气体压力的增大而________.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4)如图中,已知s 1=20 cm ,s 2=80 cm ,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875,则此时声速约为________m/s .【来源】2018-2019学年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 习题巩固练习【答案】为零 不变 A 320【解析】【分析】【详解】(1)液晶屏显示甲、乙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放在中点时,声音传播的距离相等,用时相等,所以时间差为零,即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零.(2)设甲与铜铃的距离为s 1,甲、乙相距为s 2,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则1212s s s s t v v v+=-= 因此s 1增大,△t 不变,液晶屏显示数值不变. (3)设甲与铜铃的距离为s 1,甲、乙相距为s 2.1212s s s s t v v v +=-=,增加压力时△t 变小,由于s 2不变,根据s v t=知,速度v 变大. (4)如题图中所示,显示的时间差为:21s s t v v =-, 所以(8020)cm 320m /s 1.875msv -==. 【点睛】 重点是速度公式的应用,注意理解液晶屏显示数值是两接收器收到声音的时间差,利用好此差值,则题目可解.3.(题文)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A 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1)物块5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cm/s .(2)物块做________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3)实验前,小萌对物块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可能猜想:①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②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③物块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④物块的平均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________ (选填序号),并推测:物块自A 点开始计时的6s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cm【来源】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期末复习题【答案】20变速②③144【解析】解:(1)由实验数据可知,物块在5s 内通过的路程s=100cm ,所以它的平均速度。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体的运动实验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体的运动实验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 物体的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_____(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_____;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v AC 偏_____(填“大”或“小”);可以看出小车在做_____(匀速/变速)直线运动;(4)若s 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BC =_____m/s 。

【来源】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教学质量调研) 【答案】sv t= 较小 便于测量时间 大 变速 0.3 【解析】 【分析】 【详解】(1)[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s v t=。

(2)[2][3]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是因为斜面的坡度较小,那么小车运动的速度也较小,运动的时间较长,方便测量时间。

(3)[4]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才开始计时,这样测得的时间是偏小的,根据sv t=可知,路程大小是正确的,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v AC 偏大。

[5]小车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可以看出小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4)[6]由题意可知,下半段路程的大小是1120cm 60cm 0.6m 22BC s s ====下半段路程需要的时间是5s-3s2sBCt==那么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0.6m0.3m/s2sBCBCBCsvt===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0.3m/s。

2.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小球从高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声现象实验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声现象实验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

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_____,___。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还需进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BC ADF 80 1.02 选定某一根琴弦,调节它的松紧程度,比较音调是否变化【解析】【详解】(1)[1]为了验证猜想一,即要保证材料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观察编号A、B、C的数据,它们的材料都是铜,长度都是60cm,横截面积不同,这三种规格的琴弦符合要求;(2)[2]为了验证猜想二,即要保证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铜,观察编号A、D、F的数据,它们的材料都是铜,横截面积都是0.76 mm2,长度不铜,这三种规格的琴弦符合要求;(3)[3][4]为了验证猜想三,即要保证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观察G、H可知,它们长度都是80cm,横截面积都是1.02 mm2,一个是钢材料,另一个是尼龙材料,此时编号E材料是铜,只要长度也是80cm,横截面积也是1.02 mm2即可验证猜想三;(4)[5]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需要选定某一根琴弦,调节它的松紧程度,比较音调是否变化。

2.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发声的音箱上,感觉音箱在晃动;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1)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2)小明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与抽气机连通的密闭玻璃瓶内.①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_.②分析实验现象,运用的科学方法可得出结论________.【答案】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桌子上放一些碎纸屑变小真空不能传声【解析】(1) 小明把手放在发声的音箱上,感觉音箱在晃动;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都能证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2)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3)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声音越来越小,设想空气全部抽净时,就不传声了,也就听不到声音了,故可的结论:真空不能传声.点睛:利用转换法解答,把发声体的振动转换成一些较明显的小物体的振动.3.小丽同学在观察小提琴、二胡等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想: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

【精选】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精选】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原理是_____.(2)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t AC=2.4s,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cm/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 BC=_____cm/s;(3)由实验看出,下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选填“慢”“快”).(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选填“大”或“小”).(5)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s AB/t BC,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6)聪明的小杜发现AB段和BC段路程的特点,算出了AC段平均速度v,AB段的平均速度v1,觉得还可以用公式直接算出BC段的平均速度v2,则v2=_____(用v、v1).【来源】重庆八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答案】 v=s/t 25 50 快小不正确112vvv v-【解析】(1)该实验原理是:vst= .(2)s ABBCs==40.00cm,t AC=2.4s,t AB=1.6s,tBC 2.4s 1.6s0.8sAC ABt t=-=-=,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4025cm/s1.6ABABs cmt===,则BC段的平均速度v BC4050/0.8BCBCs cmcm st s===.(3)由BC ABv v>可以看出,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量时间偏大,故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小。

(5)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B点的速度为0,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B点的速度不为0,故两次从B到C的时间不同,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不同,所以该做法错误。

【精选】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机械运动实验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精选】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机械运动实验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某小组同学用小车、长木板、刻度尺、秒表、木块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记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t B、t C;(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2)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保持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3)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________ cm,若t A、t B、t C所对应的时间依次如图,则小车在AB、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AB =__________m/s ;v BC= ________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山东滨州阳信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教学质量监测)【答案】svt=小 40.0 0.13 0.20 在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在变大【解析】【分析】【详解】(1)[1]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st。

(2)[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

(3)[3]由图知,小车通过AB的路程为:s AB=4.00dm=0.4m;s BC=4.00dm=0.4m;[4][5]小车通过AB、BC段的时间:t AB=t B-t A=10:35:03-10:35:00=3s;t BC=t C-t B=10:35:05-10:35:03=2s;所以小车通过AB、B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AB=ABABst=0.4m3s≈0.13m/s;v BC=BCBCst=0.4m2s0.2m/s;(4)[6]由(3)知,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速度在变大。

2.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距离s AB=________cm,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__m/s。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上第二章综合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2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上第二章综合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2

第二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普通教室层高约为10 mB.1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0 mgC.常熟五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5℃D.洗热水澡时感觉舒适的水温约为40℃m;(2)在矿泉水瓶2.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的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3)计算煤油的密度(4)用天平测出矿泉水瓶和剩余煤油的总里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1m;(5)倒一部分煤油于量筒中读出煤油的体积V。

要求测量煤油的密度误差较小这些混乱的步骤质量为2中可省去的是()A.(1)B.(2)或(4)C.(4)D.53.小强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时,设计了如下步骤:①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记为V;②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记为m;③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平衡;④把石块浸没在水中,1V。

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记为2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②③①④D.③②①④4.如图是一款新型的蜡烛烛台。

它有个塑料管道,可以在蜡烛燃烧的同时回收蜡油,管道中还放置一根烛芯,在几根蜡烛燃烧之后,就可以得到一根新蜡烛。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化学能B.蜡烛变成蜡油的过程中温度不变C.在塑枓管道中形成新蜡烛的过程需要放热D.在蜡烛变成蜡油的过程中其密度不变5.有四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卷尺测量学校花坛的宽度,他们测量的结果正确的数据是()A.25.32 mB.25.326 mC.25.3260 mD.253.26 m6.有许多日常用品应用了物质的物理属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冰箱门吸应用了磁铁的磁性B.撑杆跳高应用了撑杆的弹性C .导线用铜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铜的导热性D .炒锅用铁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铁的导热性7.在学校运动会中测量跳高成绩时,应选取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A .分度值是1 cm 、量程为5 m 的皮卷尺 B .分度值是1 mm 的1.5 m 钢卷尺 C .分度值是1 mm 的米尺D .自制一根分度值是1 cm 、量程为3 m 的硬杆长尺8.前几天小泽妈妈买了一个水果萝卜,结果萝卜“糠”了。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实验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实验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1)除了装置图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

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B两铁圈中的_______(填A或B)。

(2)实验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第3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此时温度t=_______℃,直到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水的沸点为________℃。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

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秒表 A 94 98 保持不变【解析】【分析】【详解】(1)[1]在实验中,还需要用秒表记录时间,所以除了需要温度计外,还需秒表;[2]由于实验中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如果先固定B铁圈的位置,再固定A的位置,酒精灯的火焰位置可能不合适,所以需要先固定A铁圈。

(2)[3][4]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实验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第3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温度是94℃;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水的沸点,表格中所示水的沸点是98℃;(3)[5]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如图所示:[6]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点睛】此题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考查了温度计的读数问题,在进行读数时,一定要注意温度计的分度值。

同时考查了水沸腾图象的画法及沸点的概念。

2.图甲是小强在标准大气压下用 50g 冰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

[c 水=4.2×103J/(kg·℃)](1)实验中,冰熔化的时间为___________min。

(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冰在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J。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细心的小轩发现水箱接口处使用不同水管,出水口水流喷射的远近不同.于是,小轩想探究“水压相同时影响水管出水口水流速度大小的因素”。

为此,他提出了三个猜想:①与水管的长度有关;②与水管的内径大小有关;③与水管的材质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轩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1)实验过程中,需控制水箱中水的深度不变,从而使接口处水的压强________。

保持出水口的高度h不变,通过____________来反映出水口水流速度的大小.在接口处接材质相同的不同水管多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长度l(cm)内径d(cm)喷射距离s(cm)1401.0142 1.5163 2.0204701.0125 1.5156 2.01771001.0118 1.5139 2.014(2)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3)比较序号________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材质和内径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小;比较序号1、2、3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材质和长度一定时,_____。

(4)综上所述,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内径越小,出水口水流速度________。

(5)为验证猜想③,接下来的操作应该为_____________。

【来源】【专题】备战2020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题型08-创新探究题【答案】不变喷射距离刻度尺 1、4、7或2、5、8或3、6、9 水管内径越大,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大越小用内径和长度相同,材质不同的水管多次实验【解析】【分析】【详解】(1)[1]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使接口处水的压强不变,需控制水箱中水的深度不变。

[2]水流速度的越大喷射距离越远,可以通过喷射的距离反映水流的速度。

(2)[3]实验中需要刻度尺测量水管长度、水管内径、喷射距离。

(3)[4]比较1、4、7或2、5、8或3、6、9发现实验中水管材质和内径相同,而水管长度不同,水管长度越长喷射距离越短,说明当材质和内径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实验题综合实验,探究题 1、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如右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的操作图. 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值.(1)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__;(2)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3)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___℃. 2、图4—2中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请你评价这四种操作方法的正误.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 A: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4—2 3、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该物质的沸点为219℃).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该物质的熔点是℃.(2)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在CD 段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加热2min后继续加热,被研究物质的温度却不再升高,这是因为. 4、寒冷的冬天,小明发现撒了融雪盐的路面上不再结冰,于是小明提出有关问题“水的凝固点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小明和小红在相同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食盐,并分别测出了盐水的凝固点(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1℃的温度计,而要使用量程为﹣2℃~1℃的温度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2)由图象可知,小明的盐水的凝固点是℃(3)由小明和小红的实验还可以看出,盐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5、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性质制成的;(2)该实验应选用_______(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3)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华应选用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6、用图1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1,此刻杯内物质温度是.(2)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2,该物质的熔点是.(3)t2时刻,该物质处于态(选填“固”、“液”、“固液共存”).(4)根据该物质熔化时温度的特点,它应当属于体. 7、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所示.(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分钟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分钟.(2)凝固点为℃.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了(选填“高”或“低”).(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8、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

(2)从图乙中可知实验测得的水的沸点是℃,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

9、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是某同学做“水的沸腾”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图丙是他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

(1)甲、乙两图中能正确反映水沸腾时现象的是图。

(2)从图丙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此时当地的大气压比l个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低”或“相等”)。

1、布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1)安装实验器利时,应按照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当水温接近9℃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水的沸点为_______℃,出现这一结果的原闲可能是该处大气压_______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1、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2s 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1)小球在做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2)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3)小球在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4)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12、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给你提供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需用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中停表的每格为1s,那么实验中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4)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

13、测一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1)实验原理是。

(2)实验中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原因是。

(3)为了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撞击底端金属片的时间t,在正式测量前,要多练习几次,目的是。

(4)一同学首先测出图中的距离s后,再测出小车从A点滑到C点所需时间t,则上述测量中, 的测量有误,原因是。

14、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小龙和小柳测量小明跑4m的速度.(1)小龙和小柳用(填一种测量工具)在室外测出4m的路程.(2)小柳担任计时员,他用(填一种测量工具)测量小明跑步的时间,他应站在处(选填“起点”或“4m”).(3)小龙担任发令员,发令后,小明跑完4m的路程,小柳计时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小明跑4m所用的时间为s.(4)小明跑4m的速度是m/s. 15、在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室是根据______原理测小车平均速度的.(2)如果测得时问tAB=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cm/s.(3)经测量小车从斜面滑下作 _______________ (选填”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或”减速直线运动”)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 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小明同学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左图所示,它的错误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指针静止时如图所示。

为了使横梁平衡,这时应把平衡螺母向______ _调。

用调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时,横梁平衡时天平右盘所放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___ __g。

17、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亮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1)图甲是小亮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2)改正错误后,小亮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①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塑料的密度为kg/m3.②往烧杯内倒入1cm3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c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g. 18、小强同学在做“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

(1)调节天平时,天平应置于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移到,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2)将空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后右盘所放的砝码和游码所对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空烧杯的质量是 g。

(3)往空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称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所放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丙图所示,则盐水的质量为______g。

(4)把烧杯的盐水全部到入量筒中,如图丁所示,读数时眼睛合理的位置是(填“a”、“b”或“c”),测得盐水体积为 cm3,则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 / m3。

(5)按上面实验方案测出盐水的密度(填“偏大”、“正常”或“偏小”),原因是。

19、小明在经过一建筑工地时,看到工地上堆放着大量灰白色的碎石子,小明想这些石子是由哪种石头粉碎的呢他选取了其中一块,准备在实验室测定它的密度,具体的操作如下A.将小石块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浸入量筒的水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石块放在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填字母序号)。

(2)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 (填“左”或“右”)调节。

(3)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子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________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石子的体积是________cm3,此石子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kg/m3 2、薛悟理同学在实验宝里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采取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将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矿石放在左盘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