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发展以及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作1

合集下载

禅宗的创始和发展历程

禅宗的创始和发展历程

禅宗的创始和发展历程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派别,其禅修方法以“止观双修”为主要特点。

自从禅宗兴起以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禅修方法和卓越的人才造就了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段璀璨历程。

一、禅宗的创始禅宗的创始人是南朝宋代的僧人达摩。

据传说,达摩是印度南部的一个王子,由于不满王宫的奢华生活,出家成为了一名僧人。

他曾经游历中、西亚、中亚等地,智慧博学,是佛教社会中广受尊敬的大师。

达摩到达中国后,进入了北魏孝文帝的宫廷,传播佛法,并被封为南天竺大师。

他将禅宗思想融合在佛教体系中,打破了佛教律法僵化的状态,在佛教界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二、禅宗兴起的历程禅宗在唐朝时期迎来了兴盛的时期。

五祖惠能、六祖慧能、七祖法眼三代禅师成为了佛教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惠能主张“不立文字”,强调顿悟,提出了著名的“提起头皮,会顶天”的口号;慧能在六祖慧因的基础上,从而发展出了“打破依止心行,善知识法身不想”的观点;法眼则注重“三观”和“三身”,准确阐释了心灵修行的要义。

唐朝时期禅宗小论延续了禅宗的兴盛局面,洛阳大觉寺、广州慧远寺等成为著名的禅寺,吸引了众多的信徒前来诵经参禅。

宋朝时期禅宗的地位更加巩固,出现了“五宗合一”的文化现象,即“唯心、法华、华严、净土、禅宗”五种佛教思想融为一体,形成了大乘佛教的“五教一门”体系。

在宋代禅宗又分为宗派,如临济宗、曹洞宗、淨土宗等;而在元明清时期禅宗逐渐走向变革和革新,成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方式。

三、禅宗的影响禅宗的理论和实践对于中国佛教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思想上,禅宗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其关注人性,注重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契合了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特点。

其次,在文化上,禅宗对于中国的文化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禅宗的影响在诗歌、书画、茶道、园林艺术、武术等方面体现,渗透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

最后,在社会生活中,禅宗对于中国社会的重要发展影响也得到了巨大发扬。

其普及了印刷技术,推广了经学修养等。

浅析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佛教发展及其影响

浅析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佛教发展及其影响

浅析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佛教发展及其影响“科学发展的终点是哲学,哲学发展的终点是宗教”------著名的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如是说。

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毋庸置疑,在当今世界仍有着不可否认的巨大意义。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中起源最早、在中国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曾发挥重要的影响,与中华文化的发展形成息息相关。

本文将捕捉佛教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剪影,并从整体分析其对中国各个方面的影响。

一、中国历史中的佛教发展佛教传入中国主要有五种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汉明感梦,初传其道”的说法,即佛教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由官方正式传入。

丛汉明传入至魏晋南北朝之前的这段时间被称为中国佛教的初期。

在这一时期主要的佛教活动被称为“弘译”,即通过对印度佛教经典的翻译来传播、弘扬佛教的理论、信仰。

从汉明帝时的迦叶摩腾、竺法兰,到后来的安世高和支娄迦谶,一批来华梵僧为佛教经典的东传及翻译做出了突出贡献。

综观这一时期的弘译,可分为二系:一为安世高小乘禅数阿毗昙系,二为支娄迦谶大乘方等般若系。

其特色为大小乘兼备。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动乱的社环境下佛教有较大发展。

但也应注意到,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三武一宗”的四次灭佛行动中,有两次均发生在这一时期。

三国魏地佛教以大乘般若为主,而南方吴地则有支谦、康僧会为代表的梵僧承安世高小乘佛教译注佛经。

西晋时代,佛教活动仍以译经为主,竺法护为当时的代表,其中,《正法华经》的译介,使观音信仰普及於民间,为鸠摩罗什之前最著名的翻译家。

南北朝时期,佛教几经各朝君主大力扶持提倡。

在北方,后赵时期,佛图澄以神通智慧感化残暴嗜杀的石勒、石虎,佛法因而大行於华北,建寺八百九十所,受业门徒万计,何等辉煌。

门徒中道安大师成为前秦时代最重要的高僧,被视为当时北方学界的领袖,有众多创举。

此外还有以善用老庄等外学来理解般若义著称,创格义佛教的竺法雅。

中国哲学之禅宗

中国哲学之禅宗

• 第四则 “佛是干屎橛”
• 在草纸普及之前,中国人用“干屎橛”这种工具擦屁屁。 干屎橛用竹片制成,水洗后可循环往复使用。著名的南唐 后主李煜诚心礼佛,居然亲自为僧侣削干屎橛。给僧侣使 用前,还要经过严格的自检——用自己的脸颊测试竹片上 有没有毛刺…… 但早在唐朝时,有人请教高僧宣鉴和尚 ,“佛是什么?” 宣鉴回答的很客气——“佛就是干屎橛 !”这下把大家吓坏了,怎么这样侮辱佛祖呢? 宣鉴和 尚甚至说:释迦摩尼是干屎橛,达摩是老躁胡(达摩是天 竺人,也算胡人),文殊普贤菩萨都是担粪汉…… 宣鉴和 尚并不是诽谤佛祖,而是从一个最浅显的角度印证佛法— —“众生平等”。 南唐后主李煜为了礼佛为僧侣削干屎 橛,而宣鉴说佛是干屎橛。两人到底谁更接近禅心,由大 家见仁见智吧!
• 第十则 龙潭吹烛
• 德山宣鉴反对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宗旨。一天,他 与龙潭禅师聊到夜深。龙潭说:“你回房去吧。”德山走 到门口又返回,说:“师父,外面黑,看不见。”龙潭点 燃一支蜡烛递过去,德山伸手来接,龙潭突然把烛吹灭, 问: • “你见到了什么?”德山大悟,立即跪下顶礼,说:“从 今以后,我对天下所有禅师都不再怀疑了。” • 启示:在黑暗中摸索方向,只有当外在的光亮熄灭以后, 内心的禅光才会亮起。
• 第六则 捉虚空
• 石巩和西堂是师兄弟,经常在一起参禅。有一次 ,石巩问西堂:“你会捉虚空么?”西堂道:“ 会捉。”石巩问:“怎么样捉?”西堂用手在空 中抓了一把,说:“就这么捉。”石巩摇了摇头 ,道:“你不会捉。”西堂不服气,反问道:“ 那你说该怎么捉?”石巩一把拽住西堂的鼻子, 疼得西堂大叫。石巩笑着说:“虚空必须这么捉 才行。”西堂摸着红肿的鼻子说:“多谢师兄指 点!”
• 第十六则 学僧背柴
• 唐代高僧马祖和希迁,一个住江西一个住湖南,学僧们两 边跑,“走江湖”以学法。一次,希迁问江西来的学僧, “你见过马祖吗?”“见过。”希迁指指院子里一堆柴: “马祖像这堆柴吗?”学僧答不上,跑回去找马祖。马祖 问:“那堆柴有多重?”“有百把斤吧。”“那你力气很 大啊!”学僧不解,马祖道:“你背着那么重一堆柴,从 湖南走到了江西,岂不是力气很大吗?” • 启示: 马祖是否像柴,本来不是问题,无端背起,不懂 放下,烦恼自寻。

神秘的中国佛教的作文范文

神秘的中国佛教的作文范文

神秘的中国佛教的作文范文中国佛教中国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重要的佛教传承地之一。

它融合了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的独特风格,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国佛教文化。

下面将介绍中国佛教的发展历史、教义特点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发展历史中国佛教的传入可追溯到公元1世纪。

最早的佛教传教士是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他们带来了佛经和佛教教义。

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佛教逐渐融合了中国的思想和信仰体系,与中国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合并。

中国佛教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期。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兴盛起来,成为一种主流的信仰。

随着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改革,佛教的地位有所波动。

宋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著名的佛教寺庙和文化名人出现在这个时代。

明清时期,佛教继续传承发展,但受到了封建礼教的压制。

二、教义特点中国佛教的教义包含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同时也融入了中国的哲学和文化传统。

其中,强调“三宝”即佛、法、僧,以及“四谛”即生老病死、痛苦原因、止苦方法、解脱境界。

此外,中国佛教还重视修行和菩萨道德观。

中国佛教以禅宗和净土宗为主要流派。

禅宗强调禅定和悟道,注重体验和直觉的力量,代表人物有达摩祖师和僧璨大师等。

净土宗注重信仰与念佛修行,重视通过念佛得到生生世世的净土,代表人物有慧远和尚等。

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佛教的传播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佛教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对宗教信仰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对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佛教的五大名山如武当山、峨眉山等成为风景胜地,吸引了无数游客。

中国佛教也对社会和人民的精神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佛教教义强调慈悲和智慧,教导人们学会宽容和关爱他人,推崇个人修行以及同众人利益的理念。

佛教的寺庙和活动场所成为人们寻求心灵平静与宁静的场所,并为社会提供了慈善和教育服务。

总之,中国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社会和人民。

浅谈佛教禅宗对王维诗歌的影响

浅谈佛教禅宗对王维诗歌的影响

浅谈佛教禅宗对王维诗歌的影响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终生信奉佛教,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

佛教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尤其是山水田园诗,本文主要谈谈佛教的禅宗思想,进而论述王维信奉佛教禅宗的原因,以及佛教禅宗对王维诗歌的影响。

标签:佛教禅宗;王维;诗歌一、佛教的禅宗思想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发源于印度,由乔达摩·悉达多所创。

东汉时期传入我国。

在不间断的发展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渐彼此渗透,并最终二者相融合,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学。

隋唐时代佛学在中国快速生长,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在隋末农民起义失败后,唐朝的统治者汲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巩固自己的政权,以防止农民战争的再起。

同时在思想领域为了缓和儒释道三教之间的矛盾,采取了三教并用的方法,使他们各自发挥自己对社会有用之处。

唐太宗李世民自己并不相信佛教,可他却认为佛教对“治国”有利,并加以扶持。

除唐太宗之外,武则天女皇也利用佛教来为她当皇帝制造舆论,如此等等,这样在李唐王朝的倡导下,佛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出现了一大批僧侣贵族,在朝廷的支持下,佛教在社会上更加广泛的流行起来。

在此时期,陆续创立了好几个宗派,有华严宗、天台宗和禅宗等,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几个宗派。

中国僧人慧能创造性地建立了禅宗,这在中国佛教史上,是具有开辟性的改革和意义的,印度的佛教与此大有差别,印度的佛教没有禅宗,只有禅学。

禅,梵语为禅那,含义是静思打坐,是印度各宗教共有的修行方法。

佛教也把坐禅作为修行的方法。

他们的这种方法是坐下静虑,使心中无任何杂念,最终达到一种绝对虚静的境界。

禅宗在唐代时期创立,并体现为南北宗。

神秀提倡北宗,主张“渐悟成佛”,他奉行的是印度的禅学,即不断地修炼,甚至是几个世代的修行。

慧能的南宗与此大不相同,它摒弃繁琐的宗教仪式,不要求累世修行和布施财物,不追求念经拜佛,不要求非要有文字,甚至是也不主张坐禅,他强调通过精神的领悟掌握佛教义理,倡导“顿悟”成佛说,“一切皆空”和“佛在心中”的教義。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令狐采学产生于印度的佛教,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它在许多方面都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

但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十分注重与中土原有的思想文化相适应。

人们常说,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是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

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佛教,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延续时间最久,传布范围最广,影响深远,包罗万象的思想运动和文化运动。

汉朝:佛教初传中国佛教初传中国,依附于黄老,当时人们把它看作方术的一种,或者是看作当时民间流行的信仰或巫术之一。

《后汉书》记载楚王刘英一方面崇尚黄老,另一方面又尊崇佛教,具有道家特点的黄老之学与佛教被人们相同看待。

佛教的精深教理在当时也不为人们正确理解,灵魂不灭和轮回报应的思想是人们理解的最初的佛教义理。

从历史上看,佛教自两汉时经西域传至中国内地后,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它只是在皇室及贵族上层中间流传,一般百姓很少接触。

到东汉末年,佛教开始在社会上有进一步的流传。

在汉代佛经的翻译中,对中国思想文化的迎合特别表现在对儒、道思想观念和名词术语的借用上,因而汉代的译经儒化和道化的倾向十分明显。

汉译佛经的老庄化倾向不仅有利于佛教思想在中土的传播,而且也加深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影响。

魏晋玄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玄佛合流的出现,都与此深有关系。

汉代译经还十分注意对以儒家名教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社会伦理的迎合。

总之,这时佛教还不为大多数中国人熟知,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处于依附于道家或道教的情况。

三国两晋时期:走出依附的道路两晋时,随着魏晋玄学的盛行,佛教也依附于玄学而得以大兴。

这个时期,在佛经继续译出的同时,开始出现了一批从事佛教理论研究的中国佛教学者。

随着佛教在三国两晋时的逐渐兴盛,佛道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朗化。

佛道之争在南北朝时甚至酿成了流血事件。

而佛道之间的争论也从反面促进了双方的进一步发展。

魏晋时期,所译佛经的数量相比以前有了增加,大小乘经典相对完备;佛教的义学有了迅速的发展,佛学正在开始从依附老庄玄学独立出来;汉人对于佛教义理已经有了自觉的需要,开始走出汉地到西方去求得佛经。

中国禅宗的传承和流派

中国禅宗的传承和流派

中国禅宗的传承和流派禅起源于印度,并不是佛教专有,佛祖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学习外道禅,证道成佛之时,就是对禅的开悟。

禅宗传入中国,是在南北朝时期。

公元520年前后,南印度僧人菩提达摩航海来到中国,入北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后,开始传授佛法。

初祖达摩一、禅宗名称的由来禅宗主张以“禅定”方式修习佛法,因此称为“禅宗”。

禅宗讲究明心见性,明心见性要通过“禅定”来实现。

佛教有“戒、定、慧”三学,“禅定”就属于其中的“定学”。

最初,“禅定”特指僧人“坐禅”过程中达到的一种入定状态,所谓“万缘俱息,杂念不生”,即使僧人也很难做到。

随着禅宗的普及和大众化,对“禅定”有了更广义的解释。

在修习过程中,能够专注一境,心神不散,持之以恒,有所领悟,也就是“禅定”,这是普通信众能做到的,这样更利于禅宗的普及。

二、中国禅宗的传承初祖达摩。

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修习大乘佛法。

南朝宋末年自海路到广州,后入北朝,梁武帝大同元年圆寂,终年150岁。

北魏时期,达摩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二入四行”禅法,是中国禅宗的开创者。

相传他的著述有《达摩论》、《二入四行论》、《无心论》、《正心论》、《悟性论》、《安心法门》、《修心要论》等。

中国禅宗称达摩为“西天(印度)二十八祖”的第二十八祖,东土(中国)禅宗初祖。

达摩颇具神通,留下“达摩面壁”、“一苇渡江”的传说。

二祖慧可禅师断臂故事二祖慧可禅师(公元487—593年)。

俗姓姬,名光,虎牢(现在的河南荥阳)人,年少为儒生,精通易经,后在洛阳龙门香山出家,钻研三藏佛典,始终未能了悟生死。

40岁那年,忽然梦到一个神人,告诉他这样枯坐修行没有结果,真正的大道在南方。

慧可知道这是神人的点化,于是南行去嵩山少林寺,拜见达摩祖师。

达摩本来无意收徒,一心面壁,对慧可不予理睬。

慧可心意坚韧,把拒绝当做对自己的考验,始终不离左右,时值寒冬,下起大雪,慧可在达摩洞外,一动不动站了一夜,积雪没过了膝盖,终于打动达摩。

唐朝禅宗兴起佛教与道教的融合

唐朝禅宗兴起佛教与道教的融合

唐朝禅宗兴起佛教与道教的融合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有众多的成就,而且在文化与思想领域也是繁荣兴盛的。

在这个时期,佛教与道教的融合成为一种独特的现象,特别是禅宗在这个时期的兴盛,不仅对佛教和道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的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禅宗的兴起及其思想内涵唐朝时期,禅宗的兴起与佛教的推广密不可分。

禅宗源于印度的禅那思想,传入中国后发展迅速,尤其在唐代取得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成为当时佛教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宗派。

禅宗强调“悟心见性”,通过坐禅冥想、打坐等修行方式,使人超越表象的境界,直接体验到心性的本质,从而实现内心的平静与觉醒。

禅宗的思想主张与佛教及道教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尤其注重个体心灵的觉醒,将信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强调个体的修行与追求。

二、佛教与道教的融合在唐朝时期,佛教与道教之间的融合成为一种趋势。

佛教在传入中国后,与道教这一本土宗教有了一定的交流与融合,共同发展。

佛教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逐渐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特色。

而道教也在接纳佛教的同时,吸收了佛教的一些修行方式,使得两者在思想与实践上产生交融。

这种佛教与道教的融合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在神话传说中,佛教的一些佛菩萨与道教的诸神被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神明体系,受到民间信仰的膜拜。

其次,在修行方法上,禅宗的兴起使得佛教的修行方式更加注重个体内心的体验,与道教强调内丹修炼的方式有了一定的共通之处。

再者,在对人生与生死的看待上,佛教的轮回观念与道教的长生不老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渗透,形成了一种对人生与生死的综合考量。

三、禅宗对佛教与道教的影响禅宗在唐朝的兴起对佛教与道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禅宗的兴盛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使得佛教成为鼎盛时期的国教。

其次,禅宗的思想对道教的内丹修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道教的发展与兴盛。

禅宗强调内心的觉醒与心性的悟性,与道教注重修炼内丹、追求长生不老的思想相契合,使得两者的修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渗透、互相借鉴,形成了一种内外兼修的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宗与冥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宗与冥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宗与冥想禅宗与冥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禅宗与冥想作为两个重要的元素,对于思想、哲学、禅修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禅宗与冥想的起源、发展、理念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展现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独特魅力。

一、禅宗与冥想的起源与发展禅宗自公元6世纪初传入中国以来已有千年演进的历史。

禅宗起源于印度的禅那(dhyana),经过翻译而成为汉语中的禅(chan)。

禅宗的发展受到了道教、佛教以及中国本土文化的深刻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禅宗传统。

冥想作为禅修的一种核心方法,在禅宗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接纳和深化,成为禅宗修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禅宗与冥想的核心理念禅宗强调观照内心,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解脱与觉悟。

禅宗注重体验和直觉,通过冥想的修行,使个体能够超越对于外在世界的执着和困境,达到内在的平静与觉醒。

禅宗亦主张“见性成佛”,认为每个人皆天然具备佛性,而通过冥想修行可以觉悟而证悟。

禅宗所倡导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诸多影响。

三、禅宗与冥想与艺术的结合禅宗与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冥想被看作是一种能够促进艺术家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禅宗的禅绘、禅茶和禅诗等艺术表现形式,都将冥想作为其内在的灵感来源和修行方式。

禅宗的艺术不追求物质形式上的华丽与精妙,而注重表现内在的境界和意蕴。

禅宗所强调的冥想理念与中国传统艺术表现手法相得益彰,使得艺术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内涵。

四、禅宗与冥想对于心理健康和身心修养的重要意义冥想作为禅宗的一种主要修行方式,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和身心修养具有积极的影响。

冥想可以帮助人们减轻压力、放松身心、提高专注力,增进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各种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通过冥想修行可以重拾内心平衡,实现身心的和谐与平和。

五、禅宗与冥想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创新禅宗与冥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禅林宝训译释-定义说明解析

禅林宝训译释-定义说明解析

禅林宝训译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简要介绍禅林宝训这一主题,并提供一些背景信息。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编写方式:在佛教文化中,禅林宝训是一部极具价值和影响力的文献。

它是中国佛教禅宗宝典之一,被认为是禅宗禅机的集大成者,对中国禅宗的发展历程和智慧传承有着重要的地位。

禅林宝训着眼于禅修的实践,以指导修行者达到觉悟和解脱的目标。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禅林宝训的起源和背景,以及在其中所体现的佛家智慧和禅宗神髓。

我们还将关注禅林宝训的翻译和解释,探讨如何理解其中的语言和内涵,以便更好地传承和理解这一重要文献。

最后,我们将评估禅林宝训对个人修行和人们生活的启示和影响,并对其重要性进行评价。

通过对禅林宝训的全面讨论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禅宗的核心思想和实践方法,以及其对个人心灵成长和社会和谐的积极影响。

本文将以扎实的学术研究和细致的解读为基础,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和体验。

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撰写和组织:引言部分:在这部分中,将对禅林宝训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背景和起源。

同时,会概述本文的目的和重要性,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了解。

正文部分:该部分主要分为三个小节,分别是禅林宝训的起源和背景、禅林宝训的主要内容以及禅林宝训的翻译和解释。

- 禅林宝训的起源和背景:在这一小节中,将详细介绍禅林宝训的历史背景和起源。

涵盖的内容包括禅宗的发展背景、禅宗祖师的重要地位以及禅林宝训在禅宗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 禅林宝训的主要内容:本小节将着重介绍禅林宝训的核心内容和要点。

介绍禅林宝训的哲学理念、修行方法和重要思想等,通过对禅林宝训的详细解析,读者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禅宗的教义和实践。

- 禅林宝训的翻译和解释:这一小节将介绍禅林宝训在历史上的翻译和解释情况。

包括对禅林宝训的不同版本和流派的研究,同时也会提及翻译过程中的困难和重要的翻译成果。

这部分内容将帮助读者了解禅林宝训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变动。

禅宗简介

禅宗简介

禅宗简介作者:来源:《少林与太极》2011年第06期禅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

禅是禅那(巴利文Jhāna,梵文dhyāna)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

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

禅的种类很多,有声闻禅,有菩萨禅,有次第禅,有顿超禅。

禅学方面,在中国有一支异军特起,那就是所谓“教外别传”的禅宗,它所传习的,不是古来传习的次第禅,而是直指心性的顿修顿悟的祖师禅。

一、历史简介禅宗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故禅宗又称达摩宗;禅宗也因自称得佛心印,又称为佛心宗。

禅宗以禅定作为佛教全部修习而得名,以参究、禅定为方法,以彻见本有佛性为宗旨。

相传中国禅宗为菩提达摩(南朝宋末人)创立,达摩于北魏末年活动于洛阳,倡二入四行之禅修原则,以《楞伽经》授徒。

弟子有慧可,僧璨为再传。

璨弟子为道信。

信弟子弘忍立东山法门,为禅宗五祖,门下分赴两京弘法,名重一时。

其中有神秀、惠能二人分立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

神秀住荆州玉泉寺,晚年入京,为三帝国师,弟子有嵩山普寂、终南山义福;惠能居韶州曹溪宝林寺,门下甚众,以惠能为六祖。

时称“南能北秀"。

北宗主张"拂尘看净"的渐修,数传后即衰微;南宗传承很广,成为禅宗正统,以《楞伽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为主要教义根据,代表作为《六祖坛经》。

二、顿悟祖师六祖慧能是禅宗的真正创立者,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这是世界佛教史尤其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达于极盛。

禅宗使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顶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禅宗佛学特点在于其高度的理性化,几乎完全没有神学气息。

禅宗修持以定慧一体为特色。

后世禅宗流入禅语机锋、呈口舌之辩,违反了禅宗的本意。

禅宗强调心性的运用,以明心见性为宗旨,对中华气功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巨大贡献。

相传南北二宗之争,始自五祖弘忍选嗣法弟子。

有关禅宗读书笔记

有关禅宗读书笔记

有关禅宗读书笔记有关禅宗读书笔记篇1禅宗,作为中国佛教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以其独特的修行方法和哲学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发展。

*旨在探讨禅宗的核心思想、修行方法以及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禅宗,源于印度佛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其修行方法主要包括“禅定”和“顿悟”,强调通过静坐冥想、自我反思和心灵探索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的觉醒。

禅宗的哲学理念则强调“无我”、“空寂”和“自性”,即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空幻不实的,只有通过不断修行和领悟,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超越。

禅宗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对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禅宗的影响力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顶峰,当时的文人雅士纷纷效仿禅宗的修行方法,并将禅宗的思想融入诗歌、散文、绘画等艺术形式中。

在现代社会,禅宗的影响依然广泛,许多人通过阅读禅宗书籍、参加禅修班等方式来寻找内心的平静和智慧的觉醒。

以《六祖坛经》为例,介绍了禅宗的主要思想。

这部作品是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的自传,其中详细阐述了“般若无知”、“无念为宗”等禅宗的核心思想,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禅宗文献。

从禅宗的修行方法入手,分析了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前景。

禅宗的修行方法可以使人从繁杂的生活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内心的探索和感悟,提高自身的内在修养和精神境界。

在现代社会,禅修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许多人通过禅修来缓解压力、提高专注力、增强自信心等。

总结了禅宗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禅宗强调通过修行和领悟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的觉醒,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禅宗的修行方法可以使人更加关注内在的成长和自我提升,对于现代社会的心理健康和人文关怀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禅宗对于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影响也依然存在,对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

总之,禅宗作为中国佛教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其独特的修行方法和哲学理念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禅宗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推动个人成长、心理健康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禅宗与佛教文化

中国古代的禅宗与佛教文化

中国古代的禅宗与佛教文化中国古代是佛教的主要扩散地之一,禅宗则是佛教的重要流派之一。

禅宗起源于中国,它强调的是一种沉思冥想的方式,以达到心灵的解脱和身心的平衡。

作为一种宗教和文化现象,禅宗具有重大的意义,不仅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体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的禅宗与佛教文化的内涵和特征,以及它们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禅宗的起源与发展禅宗源于印度佛教,是通过中亚和东亚之间的文化交流传播到中国的。

它早期的表述以《禅经》为主,后来发展成为以禅定和慧观为核心的一种精神实践。

禅宗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大阶段:初期发展阶段、繁荣发展阶段和后期发展阶段。

初期发展阶段是从佛教传入中国到南北朝时期,大约是公元4世纪至6世纪期间。

这个时期的禅宗主要有禅定和思惟两个方面,目的是使修行者获得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禅定方面的实践方法主要是观想和呼吸控制,使精神能够达到一种超越经验世界的自由状态。

思惟方面的实践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事物的反复思考和领悟,从而达到对真实境界的认识和理解。

繁荣发展阶段是从隋唐时期到五代时期,大约是公元7世纪到10世纪期间。

这个时期的禅宗表现为“禅一刹那间顿悟”的特点,它强调靠自觉意识一瞬间领悟真理、即时证悟。

禅宗的代表人物有法眼、神秀、慧能、僧璨、世岳等。

后期发展阶段是从宋代到元明清时期,大约是公元11世纪到20世纪初期间。

这个时期的禅宗被重视为佛教的主要派别之一,其内涵丰富多彩,以“教外别传”、禅宗禅理、禅宗禅画、禅宗禅诗等方面,成为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佛教文化的内涵和特征佛教文化是佛教教义和文化观念的综合体现。

它包含了佛教的诸多方面,如佛教哲学、礼仪、美学、文学、艺术等,反映佛教的教义、态度、价值观念和心灵实践。

佛教文化是一个以解脱和超越为中心的放逐性和反身配置,它强调的是人类的心灵解脱,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佛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中道”,也就是中庸之道,它强调“不偏不倚”,是在生活中保持平衡的一种姿态。

禅宗盛行宋代佛教与禅宗的兴起

禅宗盛行宋代佛教与禅宗的兴起

禅宗盛行宋代佛教与禅宗的兴起在宋代,佛教和禅宗在社会中盛行起来,成为当时文化和宗教领域的重要一部分。

本文将从佛教在宋代的背景、禅宗的兴起以及佛教和禅宗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佛教在宋代的背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在这个时期,佛教成为了当时文化和宗教的主要势力之一。

宋代是一时期相对安定和繁荣的时期,这为佛教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政府对佛教的态度较为宽容,允许佛教寺庙的兴建和僧侣的活动,并且还有不少皇室和士人对佛教持有崇拜之心。

此外,佛教的教义也与当时社会的价值观相契合,因此很多人将佛教作为一种信仰和修身养性的方式。

二、禅宗的兴起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重要派别,在宋代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兴起。

禅宗强调直接指示心性的修行方法,强调在当下立即开悟的可能性,并且主张通过实践和体验来认识真实的自我。

这种强调对个体经验的重视,与当时文人士人追求内省和体验式人生的思潮相契合,因此禅宗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追随。

禅宗在宋代的兴起离不开一些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例如南宋一代的“四杰”中的陆游和释惠能等,他们对于禅宗的推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一些山水画的大师也对禅宗持有崇拜之心,并通过画作来表达对禅宗的理解和追求。

三、佛教和禅宗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佛教和禅宗的盛行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文化和艺术领域,佛教和禅宗对诗词、绘画、建筑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许多文人士人通过佛教和禅宗的修行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我境界的提升,并通过诗歌和绘画来表达自己对佛教和禅宗的理解和追求。

其次,在哲学和思想领域,禅宗的兴起也对当时社会的观念和价值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改变。

禅宗通过强调直接体验和实践的方式,挑战了传统佛教教义中对于经文和教规的依赖,提出了一种更加直接和自由的修行方法。

这种理念对于后来的思想家和文人士人的思考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禅文化概述

禅文化概述

禅文化概述禅在大千世界中无处不在,是一种智慧。

禅文化是东方文化的精髓,植根于印度,兴盛于中国。

禅文化千百年来兴盛不衰,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影响巨大。

禅学,是佛教的禅法理论。

在印度原始佛教中,禅是定的一种,在佛教教义里的“戒定慧”,以及“八正道”教理中的“正定”等都有论述。

汉化佛教兴盛发展,中国佛教往往把禅和定并称为“禅定”,随着禅宗的崛起,“禅定”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佛教在中国与儒教、道教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孕育了中国禅学,禅学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重要学说。

禅宗出现之后,中国的禅宗思想成为中国禅学思想的代表,中国禅学中折射着禅宗的发展以及演变。

在中国佛教中,禅宗流传时间最长,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文化影响广泛而深远。

禅宗的核心思想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六祖慧能大师所著的《六祖坛经》是禅宗的经典著作,是禅宗思想走向成熟的标志,影响力遍及哲学、政治、文学、艺术乃至日常生活中,而禅宗祖庭的少林寺和南华寺更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

禅修,顾名思义就是学禅的修行。

禅修,就是修行戒、定、慧,培育品德,静心思考,增长智慧。

而“八正道”则是将对戒、定、慧三学渐次修行分为八个部分,作为修习佛法的八种基本法门,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其中,正见和正思维属于慧学,正语、正业和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属于定学。

修习八正道就是通过禅修,在不同认识层面上培育戒定慧,逐级升华自身的精神境界。

在品茶中参禅、悟道,借茶喻禅,以茶论禅,只要和佛教禅学有联系的茶,都称之为禅茶。

在佛教徒的眼中,茶就是禅,喝茶就是修禅。

禅茶的起源,可以上溯到达摩祖师在少林寺面壁参禅。

禅僧种茶、饮茶日渐风行,饮茶甚至成为禅寺的一项制度,将禅修融入茶中,形成中华民族独特的禅茶文化,茶则成为了以“正、清、和、雅”的基本内涵。

禅画,通俗地说就是以禅学、禅理、禅僧、禅机等一切与禅有关内容为题材的绘画。

玄奘西行唐朝佛教传播的重要人物

玄奘西行唐朝佛教传播的重要人物

玄奘西行唐朝佛教传播的重要人物玄奘,唐代佛教禅宗大师,是中国历史上佛教传播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以其卓越的学识和坚定的信仰,完成了一段传奇般的西行之旅,带回了大量佛教经典,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本文将从玄奘的生平经历、西行之路的背景和意义,以及他的佛教传播贡献三个方面,探讨玄奘在唐朝佛教传播中的重要地位。

第一部分:玄奘的生平经历玄奘,原名陈玄奘,生于唐朝开元年间(602年),出生于河南洛阳地区的一个书香门第。

自幼聪颖好学,师从儒学名师学习经史,在道教和佛教之间选择信仰时,他被佛教思想的广博和博大精深所吸引。

于是,他决定投身于佛教教育事业。

玄奘年纪轻轻就立下了誓言,要亲自前往印度,寻求更为纯正的佛教经典。

他先后跟随名师学习佛法,获得了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修为。

然而,中国的佛经译述在当时存在诸多问题,玄奘希望通过深入印度,亲自参访佛教圣地,修正并带回纯正的佛教经典。

第二部分:西行之路的背景和意义唐朝是中国佛教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之一,但由于历代政府对佛教的控制和限制,以及文化的交流筹码,唐朝并没有直接来源于梵文的纯正佛经,佛教徒只能依靠口头传承和不断翻译以获取佛教经典。

玄奘对佛教经典的渴求和对佛法的自信使他决定亲往印度,在唐朝佛教传播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西行之旅,不仅为他个人的佛教修行带来深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他的努力打破了中原佛教学术的封闭状态,为中国佛教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玄奘的奋斗,可谓使得唐代佛教传播迎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代。

他所带回的大量佛教经典,不仅丰富了中国佛教的文化底蕴,也为后来者奠定了翻译佛教经典的基础。

他还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促进了中印佛教文化的深入交流。

第三部分:玄奘的佛教传播贡献作为中国佛教传播史上的重要人物,玄奘的贡献无法估量。

他亲自前往印度,历经千辛万苦,克服了无数难关,选购和抄写了大量的佛经,给予了中国佛教广阔的学术资源和文化底蕴。

他所翻译的佛经,以其准确、通顺、流畅的特点,成为后人翻译佛经的典范。

禅宗的兴起和繁盛

禅宗的兴起和繁盛

禅宗的兴起和繁盛禅宗的建立,禅宗的形成,是整个佛教史上的大事。

但后人的记述纷杂不一,异说多端。

据早期文献记载,从禅思潮在与义学对立中兴起,到禅众形成为僧侣中的特殊群体;从禅众批量流动的生活方式,到群聚定居,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有极深刻的社会原因,特别与北魏以来波浪式出现的流民问题息息相关。

传说的达摩一派禅师,自北向南流动,代表了隋唐之际禅众发展的主要方向。

慧可门下僧璨已在南方活动,但形迹难详。

至于僧璨的弟子道信(579---651)先入舒州(安徽潜山)皖公山,再往江西庐山,最后定居蕲州黄梅(湖北黄梅县)双峰山,一住30余年,聚众500余人,成为禅宗真正的发端者。

道信以双峰山为据点,在皖、鄂、赣临界地区的官民中间,产生过重大影响。

杜胐的《傳法宝记》载,道信“每劝门人曰:努力勤坐,坐为根本。

能作三五年,得一口食塞(疗)饥疮,即闭门坐,莫读经,莫共人语”。

在这里,定居聚徒,坐(坐禅)作(劳动)并行,不读经,不共人语,都是禅宗初期的基本特征。

能够发扬他的成果,终于使禅宗成为遍及全国最大宗派的,则是弘忍。

弘忍(600---674)被奉为禅宗五祖,在道宣时已知名于世。

他提倡“静乱无二”,“语嘿恒一”。

“四仪(坐住行卧)皆是道场,三业(身口意)咸为佛事”,把禅(静、嘿)贯彻到了日常“役力”生活(乱、语)中,改变了凡禅必坐的传统。

日常劳动和与之有关的俗务,被引进禅学内容,是禅宗对传统佛教思想的重大改革。

这一改革,到弘忍时代已经达到相当的理论自觉。

弘忍的门徒难以确记,被认为能传其禅法的有11人,南到韶州(广东韶关),北至潞州(山西长治),西到资州(四川资中北),东到越州(浙江会稽),分布全国,各为一方师,聚徒传法,声震朝廷。

其中法如和老安(慧安)在嵩山,声望极高,直接影响东京;玄赜在安州(湖北安陆),后入洛阳,被贵族禅师净觉一系推奉为师;智诜在资州,开成都净泉(众)、保唐一大禅系;神秀在荆州当阳(湖北当阳),名闻西京,后被推为禅宗北宗领袖;慧能在韶州,扎根山林市民,被推为禅宗南宗始祖。

中国通史唐代宗教观后感

中国通史唐代宗教观后感

中国通史唐代宗教观后感玄奘法师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弘扬佛教,其爱国精神和巨大贡献,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武则天即位后,佛教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为利用佛教经义为其登上皇位进行合法性论证,武则天推倒此前“道先佛后”的排序,将佛教置于道教之前。

因此,佛教在武后一朝得到很大发展,开宗立派,争锋竞秀,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南北禅宗的诞生和定型。

这就是名闻天下的少林寺,相传为禅宗一祖菩提达摩修禅练武的地方。

据北宋《景德传灯录》等书记载,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达摩大师从南朝梁国北来,面壁于此,历时九年,首创禅宗。

达摩告诉信众,修行首要的是安心,安心的方法是修壁观,就是要心静得像墙壁那样坚定。

达摩自称其禅学是教外别传,从释迦牟尼起,历代师弟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到他已经是第28代。

释永信:你要是没有修行,没有见地,没有感悟,不能解脱,这都不是佛教的根本,禅宗就找到了这一点,直接从修行入手。

所以我们不管是参禅,还是练武,我们每天的生活都是一种修行,生活中离不开修行,修行离不开生活,所谓的武术也是禅武合一,参禅习武,习武参禅,这是少林寺的一个传统,一个核心所在。

达摩祖师来到少林寺时,带了一件木棉袈裟,据说这件袈裟是禅宗法脉传承人的传法信物,达摩传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到了弘忍已经传承了五代。

这是湖北黄梅县东12公里的东山上的五祖寺,曾经是五祖弘忍大师的弘法道场,当时被称为东山寺。

如今在寺庙的真身殿中,供奉着五祖大师弘忍的雕像,然而五祖寺最引人注目的却不是在这里,而是真身殿东侧的偏房。

五祖在世时,这里是寺庙舂米的杂役房,正是在这个杂役房里发生的故事对中国佛教产生了重大影响。

龙朔元年(公元661),六十岁的弘忍大师将要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让众弟子各书一偈[jì],表达自己的佛法悟境,从中选出自己的法脉传人,弘忍的大弟子神秀很快在壁上写下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宋代佛教禅宗与净土宗的兴起

宋代佛教禅宗与净土宗的兴起

宋代佛教禅宗与净土宗的兴起宋代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佛教在此时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发展。

其中,禅宗和净土宗是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宗派。

本文将探讨宋代佛教禅宗与净土宗的兴起。

一、禅宗的兴起宋代是中国禅宗发展的黄金时期,禅宗在此期间经历了一个由衰退到复兴的过程。

在北宋初期,由于政治乱局和社会动荡的影响,佛教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禅宗也遭遇了一段低潮期。

然而,随着国家局势的稳定和社会治理的改善,禅宗开始逐渐复兴起来。

在宋代,有一些重要的禅宗祖师如曹洞宗的道信禅师、禅宗六祖惠能、临济宗的黄龙和尚等,他们的教诲和著作为禅宗的兴起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同时,一些皇室、士人和世家的支持也为禅宗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禅宗的兴起还与宋代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宋代是一个重视实用主义的时代,儒释道三家各有其地位,禅宗以其修身养性、修行觉悟的特点吸引了许多士人和社会精英。

他们以禅定悟真、求得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以应对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中面临的挑战。

二、净土宗的兴起与禅宗相比,净土宗在宋代的兴起相对较晚。

净土宗的核心信仰是弥陀佛,弘扬了净土教义,即信仰弥陀佛,念诵弥陀佛名号,以求生净土,解脱于轮回之苦。

净土宗的兴起与当时社会背景中的忧患意识和人们对来生与救赎的渴望密切相关。

宋代社会面临着频繁的战乱和灾害,人们渴望在来生中获得安宁,并从苦难中得到解脱。

净土宗提供了一个简单、直接的修行方法,使普通人也能通过念佛信仰追求解救。

在净土宗的发展过程中,著名的禅宗大师如法然和济公等人对净土宗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们通过撰写经典、传播教义以及与其他宗派进行对话交流,逐渐扩大了净土宗的影响力,使其成为当时佛教界的一个重要力量。

三、禅宗与净土宗的关系尽管禅宗与净土宗在认知和修行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在宋代佛教史上的发展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共同点。

首先,禅宗和净土宗都致力于提供一种救度众生的修行方法,以帮助人们解脱苦难,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江西禅宗的起源与发展

江西禅宗的起源与发展

江西禅宗的起源与发展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公元前6世纪到5世纪之间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达摩所创。

后世称其为释迦摩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大约在汉朝的时候,佛教传入中国。

汉明帝(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子)十年,有印度僧人用白马驮着佛经到达洛阳,在明帝的准许下佛教文化得以在中国传播。

中国最早的寺庙洛阳白马寺,就是当时为纪念驼经累死的白马而建。

此后不久,佛教文化在中国大肆传播,一度传到江西地区。

据史籍记载江西最早的寺院是彭泽县安禅寺,创建于汉永平年间。

距今有1900多年的历史。

魏晋南北朝是佛教的发展时期,由于政权更替频繁,尤其是南朝梁武帝对佛教的大肆推崇,使得佛教迅速发展壮大。

著名诗人杜牧曾经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而到了隋唐年间,佛门讲究衣钵的传承,逐渐形成各种宗派,主要有八大宗派:分别是法性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律宗、密宗。

事实上佛法本是一味的,由于接受者的程度,即根性的高下不一,以及生存时代与生活环境的差异,对于佛法的看法,也就因人而有不同的解释了。

八大宗派的特点可以用一偈概括:密富禅贫方便净,唯识耐烦嘉祥空。

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

着重看第一句,“密富禅贫方便净,”这句话概括了三个宗派的特点:“密富”意思告诉我们,在八大宗派中,要想修行密宗,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这是因为密宗的坛场要布置的非常精致庄严,道具的打造材料非金即银,或者是铜质的铸造,样式要多,并且要样样齐全。

修持作法,每次都要花相当的时间,对于上师更要有优厚的供养,所以要修持密宗,经济上必须富裕,时间上相当空闲的人才好修学。

所以称为“密富”。

“禅贫”则是说修行禅宗,不需要富足的经济条件,因为禅者的修行生活,无论山林,水边,茅蓬,只在双腿一盘,就可参禅了。

古代禅宗祖师大德们,有的常年居住在山林里,吃的是野菜杂果,穿的是粗布麻衣,虽然生活是这样的清贫淡泊,但是他们的禅定之乐是无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禅宗的发展以及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作用由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

在孔雀王朝阿育王(约前273-前232年)统治时期,佛教从恒河中下游地区传播到印度各地,并不断向周围国家传播,在两汉之际逐渐传人中国。

据史书记载,佛教在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传入中国内地,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及隋朝长时间的传播与流布,逐渐与中国传统儒家、道家思想碰撞、融合,到唐代发生了在印度佛教基础上的创新,成立了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天台宗、唯识宗、三论宗、华严宗、律宗、密宗、禅宗、净土宗等。

其中,禅宗即是中国佛教规模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中国化佛教的宗派。

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禅宗的出现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场革命,标志着中国佛教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佛教进入中土,就面临着如何适应新的土壤,在完全异质文化背景下生长的重大问题。

而禅宗正是佛学理论与中国传统的儒家心性学说与道家自然思想在相撞激-荡的基础上,进行了历史性的融合,迸发出了智慧火花的结果。

开山祖师菩提达摩(?-536),本南天竺人,在中国却有50多年,深受_中国文化的影响。

他在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他“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提出了“二人四行”的禅法,开了禅宗慧悟并重的参禅之风。

二入是理人和行入,理入属于对教理的思考,行入属于实践,即禅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义。

行入不仅指修行,还包括日常行为的方方面面,不但要符合佛教的戒律,还要符合中国社会的伦理规范。

概括为“四行”。

即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

二祖慧可是达摩禅法的直接继承者。

慧可(487-593),少为儒,“博涉诗书,尤精玄理”,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造诣。

在此基础上,他对《楞伽经》、《华严经》、《法华经》等一系列大乘经典予以发挥,阐述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被各种烦恼覆盖而不能显现。

达摩、慧可都十分重视《楞伽经》。

《楞伽经》是早期唯识经典之一。

它认为“三界唯心所造,万法虚妄不实”,提出众生皆有如来藏,人的本心与佛无异,只要破除无明烦恼,人人都可成佛,反对执著文字,重视自悟。

用《楞伽经》的上述思想去指导坐禅,必然导致慧悟并重的参禅方法。

僧璨(?-606),禅宗三祖,提倡持戒,坐禅以“息乱”,继承了达摩以来的传统。

道信(580-651),禅宗四祖,著有《人道安心方便法门》,强调“心”的作用,认为“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

在修持中要在般若理论的指导下,“守一”、“看心”。

他也重视修禅,认为只有在禅定状态中才能体会身心为空,破除无明虚妄,显现自身具有的佛性。

五祖弘忍(601-670),幼年出家,在他的主持下禅宗有了发展,门下弟子有500多人,禅宗从民间崛起。

从这时起,逐渐受到统治者的尊崇和礼遇,扩大了社会影响。

弘忍重视言传身教,善于用浅显生动的语言寓修行于日常生活之中。

《修心要识》记录了他的言行,是研究禅法思想的重要文献。

弘忍认为众生的清净心是成佛的根基,但还需要勤加修持,叫“守心”。

守心要通过坐禅来人定,破除妄心,见到真心。

他主张修持要身居山中,远离尘嚣,静坐修行,这种渐修的主张直接为弟子神秀所继承。

这时的禅宗出现了北宗、南宗。

以神秀为代表的禅宗北宗,曾辉煌一时,备受帝王尊崇,神秀还成为“两宗法主,三帝国师”。

但“安史之乱”后,逐渐走向衰落,究其根本原因是北宗禅仅仅是对印度禅学的继承发展,而缺少了理论的创新、禅法的改革。

慧能(638-713),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实现了佛教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史上的革命。

六祖慧能出身贫寒,甚至不识字,但他对佛教的理解深刻并有所创新。

反映他佛学思想的是弟子根据他的言行编撰的《坛经》一书。

慧能佛教思想的中心是他的佛性说,佛性人人皆有,而且不论地区与民族,人人皆是平等具有的。

佛教中所讲的“佛性”是指成佛的原因、种子的意思。

大乘佛教把佛性当作人能成佛的原因,佛性是宇宙的本体真如,也是最高的般若之智,所以“佛性”也即是“如来性”与“觉性”。

佛性人人本来具有,然而为什么人会堕于恶道而不能成佛呢?“人性本净,为妄念故,盖覆真如,离妄念。

本性净。

”慧能认为人性(佛性)本清净,本来是人人皆可成佛的,是由于人们心中所生的妄念覆盖了真如本性,使其不能认识自己本有佛性罢了。

所以慧能说,“自性常清净”犹如“日月常明”,“天为云覆盖”才造成了“上明下暗”的局面,而蒙蔽了自己的本性。

为此慧能提出了识心见性成佛说。

佛即在自性中,求佛不能到外边去求,只有向自心中求。

因此,成佛只能靠自己的觉悟,所谓“自性自度”,充分肯定了自我的能动作用,这是他对人价值的发现,闪烁着以人为本的理论光辉。

慧能另一个重要的佛教思想是他的顿悟成佛说,顿悟、渐悟是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南宗与以神秀为代表的禅宗北宗两派思想的根本分歧点,顿悟说主张无须长期修习,只要一旦领悟即突然觉悟佛性便可成佛;渐悟说认为必须通过长期修习才能逐步地把握佛理而成佛,这也是印度佛教的一种传统说法。

慧能不同意神秀的思想,认为他不能“见性”,不识本心。

慧能主张顿悟说,他说:“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

”又说:“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成佛在于一念开悟,而不在于长期修行,但慧能也不完全废掉渐修,他认为佛法无顿渐之分,只有顿悟一路才能成佛,但人有利钝之分,有的聪明有的愚笨,有迷悟之分,“迷即渐修,悟人顿修”,对于愚迷之人还是要先藉渐修,最后才能达到顿悟的。

慧能的顿悟成佛说,宣扬的是一种简捷的功夫,既然成佛在于“一念”,在于刹那顿悟,那么传统佛教所主张的读经、念佛、坐禅等一系列修行功夫,也就失去了意义。

传统佛教讲究读经,而禅宗讲佛法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成佛“当令自悟”,传统佛教讲布施、造寺等功德,而禅宗讲功德自心作,“自性法有功德”;传统佛教讲念佛往生西方,而禅宗讲“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其心”,“心无不净,西方离此不远,心起不净人心,念佛往生难到”,“若悟无生顿法,西方即在眼前”;传统佛教讲出家修行,而禅宗讲“法(佛法)在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传统佛教讲定慧双修,讲坐禅功夫,而禅宗讲“处于境界上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以此行住坐卧皆是禅。

慧能禅宗的创立在我国佛教史上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革命,它的意义在于:(一)使繁琐的佛教实行了简易化。

繁琐的哲学在历史的发展中总是要走向反面,汉代繁琐的儒家经学最后走上了穷途末路,代之而起的是言简意赅的魏晋玄学。

隋唐的佛教亦步着汉代经学的后尘,对印度佛教经典进行了极其繁琐的注经与解经的工作,如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等皆是如此,繁琐的东西让人不得要领,也就会使自己丧失生命力。

禅宗则以简易著称,宣扬佛法以心传心,不立文字,顿悟成佛,一扫传统佛教的繁琐哲学,使自己的佛学简捷明了,缩小了在家出家的距离。

从而不仅能使广大的劳动人民所接受,而且也为上层统治者所赏识。

从此,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替代了佛教各宗的地位,得到兴旺发达。

(二)使佛教进一步实现了中国化,标志着中国佛教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外来的佛教在中国得到发展,就必须使自己的思想符合中国文化的传统。

这种情况即是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的中国化经过了一个长期的过程,汉代与魏晋时期,是佛教初传时期,人们一时不容易理解它的思想,因此,往往是用中国道家的贵天哲学来解释佛教的空观。

之后,南北朝时期,属于介绍佛教经典时期,当时形成了众多的学派(如三论师、成实师、摄论师等);隋唐时期属于中国佛教的创宗时期,纷纷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宗派。

但在慧能禅宗之前,各佛教宗派如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等都是依据于印度的某一种或某几种佛教典藉加以发挥改造而成的,受印度佛教影响较大。

而禅宗,已经大不同于印度的佛教,如禅宗讲的禅定实是一种心定,而完全不是印度式的坐禅功夫,禅宗的思想是融合了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固有文化的产物。

它既吸取了印度大乘空宗(主一切皆空)和大乘有宗(主佛性为实有)的思想,又继承了我国儒家传统的人性论学说与道家的主静说,它是把两种文化加以融会贯通,又有所创新的产物,从而使得禅宗思想在我国具有更大的生命力。

(三)慧能还强调佛法与世间两即不离:“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认为决不能离开世间去寻求解脱。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根据佛法在世间的理念,提倡在家修行,这是使佛教由出世转为入世的重要宣告,继承和发展了佛陀觉悟人生而成佛,奉献人生与众生为佛,成佛为佛都不离人世间的“人间佛教”。

慧能主要弟子有神会、怀让、行思等人,他们分别开创了禅宗的荷泽、南岳、青原三个派系。

二六祖慧能的禅学思想奠定了禅宗的理论基础与禅行原则,而他的弟子们将这种理论、原则贯彻到宗教实践中,并在实际的禅行生活中将禅宗进一步发展并使之繁盛,此后的南岳、青原两大系进而演变出五家七宗,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

马祖道一(709-788),从师于怀让。

他不仅继承发展了慧能的禅学思想,而且在接机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展开。

马祖禅法主要特点是将慧能的“当下即是”进一步从自心自性的全体大用上加以发挥,还把慧能的“无念心”进一步发展为“平常心”。

平常心就是本来具足的圣心,所以说,平常心是道。

日常行事、行住坐卧、应机接物都是道,无需别样修持。

道一的这一思想,彻底把寻常生活与禅修统一起来,强调在日常实践中去体会,发现真理,从而把禅引向了生活化、行为化,为佛教修持实践开辟了新途径、新天地。

在接机和教学的方式上道一也有新的发展。

用喝、打、竖拂、画地等灵活的方式随机示人,启发学人自悟。

其机锋峻峭,变化多端,卷舒擒纵,杀活自如,此经弟子西堂智藏进而影响义玄,开了临济宗风。

道一在江西开辟荒山,创建禅林开堂说法,学人云集,弟子有百丈怀悔、西堂智藏、南泉普愿等139人。

百丈怀海(720-814)的最大贡献是糅合大小乘律,制定了《禅门规式》,后世称为《百丈清规》。

《清规》为禅院确定了组织、体制、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规定禅宗僧众不再住在律寺,别立禅院居住。

禅院最大的特点是不立佛殿,唯设佛堂,表示以“法”为重,规定实行“普请”(集众作务)法,上下平等,协作劳动。

怀海“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传为佳话。

这样不仅把劳动生产与禅修生活结合起来,也给僧人物质生活的自给提供了保障,改变了寺院经济基础,缓解了佛教与社会的经济利益冲突。

又规定设立住持,住在方丈,尊为长老,怀海创立禅院,并初步完成了禅院的制度建设。

禅农已经成为一种稳定的寺院经济形式,禅众集团长期形成的同吃同住同劳动和平等消费的生活方式,开始规范化和制度化。

发端于道信,开拓于弘忍的农禅体系,由怀海完成,将禅行与农作融合为一,并在制度上加以巩固。

这是禅宗的一次重大革新,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这一制度,立即得到天下禅宗的普遍承认,并很快通行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