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禅宗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禅宗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摘要
从菩提达摩到六祖慧能,中国禅宗的建立及太虚大师对佛教的改革,揭示了禅宗发展的轨迹,本文主要对各个时期的禅宗思想进行梳理,简要呈现出禅宗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关键词:禅宗;慧能;中国佛教
引言
由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 - 5世纪的古印度。在孔雀王朝阿育王统治时期,佛教从恒河中下游地区传播到印度各地,并不断向周围国家传播,在两汉之际逐渐传入中国。据史书记载,,佛教在西汉哀帝元寿元年传入中国内地,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及隋朝长时间的传播与流布,逐渐与中国传统儒家、道家思想碰撞、融合,到唐代发生了在印度佛教基础上的创新,成立了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天台宗、唯识宗、三论宗、华严宗、律宗、密宗、禅宗、净土宗等。其中,禅宗即是中国佛教规模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中国化佛教的宗派。
佛教进入中土,就面临着如何适应新的土壤,在完全异质文化背景下生长的重大问题。而禅宗正是佛学理论与中国传统的儒家心性学说与道家自然思想在相撞激荡的基础上,进行了历史性的融合,迸发出了智慧火花的结果。
开山祖师菩提达摩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他在嵩山少林寺提出了“二入四行”的禅法,开了禅宗慧悟并重的参禅之风。二入是理入和行入,理入属于对教理的思考,行入属于实践,即禅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义。行入不仅指修行,还包括日常行为的方方面面,不但要符合佛教的戒律,还要符合中国社会的伦理规范。概括为“四行”,即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1]
二祖慧可是达摩禅法的直接继承者。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造诣,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被各种烦恼覆盖而不能显现。即众生皆有如来藏,人的本心与佛无异,只要破除无明烦恼,人人都可成佛,反对执著文字,重视自悟。
四祖道信强调“心”的作用,认为“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在修持中要在般若理论的指导下,“守一”、“看心”。他也重视修禅,认为只有在禅定状态中才能体会身心为空,破除无明虚妄,显现自身具有的佛性。[2]
五祖弘忍认为众生的清净心是成佛的根基,但还需要勤加修持,叫“守心”。守心要通过坐禅来入定,破除妄心,见到真心。
六祖慧能是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实现了佛教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史上的革命。慧能佛教思想的中心是他的佛性说,佛性人人皆有,而且不论地区与民族,人人皆是平等具有的。慧能认为人性(佛性)本清净,本来是人人皆可成佛的,是由于人们心中所生的妄念覆盖了真如本性,使其不能认识自己本有佛性罢了。所以慧能说,“自性常清净”犹如“日月常明”,“天为云覆盖”才造成了“上明下暗”的局面,而蒙蔽了自己的本性。为此慧能提出了识心见性成佛说。佛即在自性中,求佛不能到外边去求,只有向自心中求。慧能另一个重要的佛教思想是他的顿悟成佛说,主张无须长期修习,只要一旦领悟即突然觉悟佛性便可成佛。他认为佛法无顿渐之分,只有顿悟一路才能成佛,但人有利钝之分,有的聪明有的愚笨,有迷悟之分,“迷即渐修,悟人顿修”,对于愚迷之人还是要先藉渐修,最后才能达到顿悟的。[3]
六祖慧能的禅学思想奠定了禅宗的理论基础与禅行原则,而他的弟子们将这种理论、原则贯彻到宗教实践中,并在实际的禅行生活中将禅宗进一步发展并使之繁盛。
马祖道一继承发展了慧能的禅学思想。马祖禅法主要特点是将慧能的“当下即是”进一步从自心自性的全体大用上加以发挥,还把慧能的“无念心”进一步发展为“平常心”。平常心就是本来具足的圣心,所以说,平常心是道。
禅宗在中唐以后,开创了天下独尊的局面。宗下分宗,派中开派使禅宗走上了真正意义上的辉煌。禅宗各派之间,并不是因为教义教理上的分歧和旁门别出,它们仍归共同继承弘扬慧能的禅学思想,以《坛经》作为所依据的重要典籍。其所以各立门户,自我标榜,是由于它们接引学人的方法、态度、风格的各自不同及对佛经的取舍、侧重不同,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拘一经、出入众典、陶冶百家、圆满自我是禅宗所有派别的共同特点。
两宋时期, 在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总趋势下,禅宗吸收佛教各派理论充实禅学,又接受儒、道的影响,在宗派组织和禅学理论上保持旺盛发展势头。
永明延寿将大乘佛经、祖师语录、圣贤集等编篡在一起,形成了融合禅教的《宗镜录》百卷,他是禅、净一致说的积极倡导者,著有《万善同归集》。延寿致力于禅教合一、禅净双修的做法,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元代时汉传佛教仍以禅宗为主。到明代万历时期佛教宗匠辈出,形成了一个复兴的新气象,云栖袾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四大高僧,成为禅宗的一个亮点。
憨山德清接受了禅师云谷法会“三教一致”、“禅净兼修”、“宗教不二”的思想,认为“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4] 明末四大高僧试图为佛教和禅宗的重兴找到一剂良方。他们呼吁对经典的重视、对文字经教的理解,从而不再将宗与教完全割裂,而提倡宗教一致,佛、儒、道思想合一也成为佛教发展的主流。这时人们的生活、习俗、心态都受到佛教的影响,禅宗呈现出的世俗化、居士化特征也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特征。
清代佛教宗派主要有禅宗、净土宗、天台宗、华严宗、律宗、法相宗等。禅宗还是最为兴盛的宗派,其中居士习禅弘法成为一大特色,以杨文会、宋文森、毕奇为代表,对禅宗思想振兴起了很大推动作用。这一时期禅宗道盛提出了“集大成理论”,强调对所有的佛教学派兼容并包,这种说法超越了北宋以来所谓“宗教一致”、“禅净兼修”的主张,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 1] 大正藏(卷48) [ M].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6.
[ 2] 张保民. 焦作晚报. 焦作:焦作晚报社,2012(5).
[ 3] 坛经•法海本.
[ 4] 丁福保. 六祖坛经笺注[M]. 台北: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