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道家思想对禅宗心性论的影响

合集下载

老子美学与禅宗自然义

老子美学与禅宗自然义

它又是一种真实的自然存在, 它虽是 “无状之状” 、 一是自然而然地审美状态。老子认为自然的本性就
“无为” 之意, 这也是 “道” 的本质规定。老子常言: 之, 德畜之, 长之育之, 亭之毒之, 养之覆之, 生而不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章)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 章) 。道不会去刻意作为, 有, 而是顺应万物, 因循自然, 使万物自化。故道生万物 这种潜在的深厚品德, 便是一种最高的美, 也是一种
一、 老子之 “道” 与禅宗之 “禅”
老子的 “道” 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具有本体 论意义上的范畴, 其所开创的以 “道” 为核心的美学 思想在美学意义上具有深层内涵, 对后世整个中国 古代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 是无形无质、 无 声无象、 不生不灭的, 它超越现存万物而存在着。其 微妙玄通, 大义微言, “绳绳不可名” 。但其最本质的 特征, 就在于 “自然” 之性。老子言: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 章) “自然” 者, 自然而然也。老子认为不经雕琢的 才是最美的, 去除人为, 复归自然, 保持事物本真状 态。故老子将 “道” 规定为 “无” , 没有任何规定, 顺其 自然, 便是至美自在了。所以有人言, 老子哲学乃自 然哲学。可见 “自然” 在老子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地 地位。 禅, 禅那之略称, 意译为 “静虑” , 是佛教的一种 修行方式。铃木大拙认为, 禅是一种超时间的个人 收稿日期: !##% , #% , !*
《三界唯心颂》 亦云: 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眼耳声色, 色不到耳, 声 何触眼?眼色耳声, 万法成办。万法匪缘, 岂观如 幻?山河大地, 谁坚谁变? ( 《五灯会元》 卷十 《清凉 文益禅师》 ) 然与宇宙生命合而为一。因此, 禅宗并不主张人们 去追求与自然之化的相合, 而是要人们发明本心。 环境的水平上。而且, 起心追求, 反而有失本来清净 的自心的本来面目, 只会更加远离自然生化的宇宙 生命。故禅宗强调的顺应自然, 都是从反观心源、 随 心自远的角度立论的, 要人排除世俗的物欲干扰, 从 自己本心中了悟生命的底蕴。 禅宗主张以心观自然, 认为: “心不自心, 故色故 有” , 见色即见心, 从而从自然中证悟, 藉以寻求解脱 之路。自然作为色相、 境界, 被赋予了不可或缺的 这样看自然, 明显的不同于老子, 但又与老子精神有 着内在的关联。老子是亲和自然, 顺任万物, 于自然 中体现本性; 禅宗是于自然中亲证, 目的是获得自 由, 证悟禅理。无论老子, 还是后期禅宗, 他们对自 之所成, 自性本来圆满自足, 故不容人为的强分、 造 作和雕琢。所不同的是前者是自然无为, 后者是空 观解脱。

禅宗心性论

禅宗心性论

禅宗心性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王大刚摘要:本文讨论分析了禅宗心性论的理念及其历史发展,着重讨论了惠能对“心”、“性”的认识,也分别讨论了五派七流的观点,以此来具体论证“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关键词:心性论惠能禅宗一、综述禅宗作为佛教的真正代表在中国心性历史上影响远远高于其它各宗,可以说佛教心性完成于禅宗。

而禅宗虽有“南能北秀”二宗,但是神秀主张“息灭染心”,而惠能则反对定慧割裂,从人本主义角度以“众生即佛”的观点与神秀对立,自然,真正在历史上发挥影响的是以惠能代表的南宗,因而这里讨论的禅宗心性论主要指南宗而言。

心性这两个字就像这字面本身一样,就是心的本性,就是内心固有的本来面目。

心性一词最早见于《增一阿含经》“心性极清净”,除了“心性”一词之外,在佛教哲学中也有许多其他名称,正如郭朋《坛经校释》所述“佛性、法性、实性、自性、本性、法身、本心、真如等等称谓,实质上指的都是一个东西——佛教所幻想的最高的、永恒的精神实体。

它是惠能的思想核心,理论基础,也是惠能心目中的宇宙实体,世界本原。

”禅宗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口号,以“明心见性”作为根本宗旨一方面保留了宗教本身的神秘性而在另一方面却将宗教世俗化,让更多人接受其哲学理念。

二、心与性惠能对于心提出“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坛经·般若品第二》),显然这与我们所说生理学意义上的心是不同的,在惠能的论述里,“心”是一个能够主宰世界的独立本体,而惠能又说“功德自心作,福与功德别”提出了“自心”的概念,这个自心和心比更具有人本主义倾向,旨在让人们强化自我意识。

而本体的自心则被惠能称为“本心”,如“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坛经·自序品第一》),又如“若识自信见性,皆成佛道”(《坛经·般若品第二》)。

对于心的修行方法称为“直心”,如“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宋朝的禅宗大师

宋朝的禅宗大师

宋朝的禅宗大师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佛教发展蓬勃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禅宗在中国社会的文化、哲学和宗教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宋朝,有许多杰出的禅宗大师,他们通过教诲和实践,对佛法的传承和禅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道元禅师道元禅师(988年-1077年)是宋朝禅宗的重要代表人物,也被尊称为曹洞宗的祖师。

他的主要作品是《正法眼藏》,这本著作对禅宗修行和领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道元禅师的思想强调觉醒的重要性,他认为禅宗的核心在于直接体验心性的真实本质。

他强调修行者应当超越思维的限制,直接领悟内心的智慧。

二、慧能禅师慧能禅师(638年-713年)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奠基人之一。

尽管他生活在唐朝,但他的禅宗传统在宋朝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慧能禅师的主要作品是《坛经》,这本经典被广泛传播,并成为后来禅宗修行的重要参考。

慧能禅师强调了觉悟的含义和实践方法,并提出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理念,这对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洪州憨山禅师洪州憨山禅师(1569年-1646年)在明朝末年和清朝初年活动,他是江西洪州憨山大觉禅寺的创办人。

他的所学涉及五宗,但最终在禅宗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憨山禅师讲究把握当下的实践,他提倡禅悟和净心的修行,主张“直指人心、参透佛性”。

他的教诲对于当时修行者们来说具有很大的启示,并对禅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四明道信禅师四明道信禅师(1213年-1279年)是南宋时期四明山古寺华严宗的禅师。

道信禅师是华严宗第七十三代的传承人,他将华严宗的教义融入到禅宗的修行中。

他在传承古寺华严宗的同时,也致力于研究禅宗的理论和实践。

他的主要作品是《四真论》,对于禅宗修行和理论的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法眼懂彻禅师法眼懂彻禅师(1178年-1273年)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禅宗大师。

他的主要作品是《普明延寿禅师碑铭》,这本碑铭对于禅宗的教诲和修行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其中提到了禅宗的核心思想,即直接回归心性智慧以觉醒。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治疗的理论和实践(全文)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治疗的理论和实践(全文)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治疗的理论和实践(全文)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库中找寻适合自己文化特点的心理治疗方法,便成了中国心理治疗师应该承担的重任。

心性论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间题,它贯穿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始终,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1]。

其中,心性就是“指众生的本性或称之为心的本性”[2],心性论是“关于人的心性的理论或学说”[3]。

目前,以心性论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治疗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大多数研究都局限的理论探索方面,缺乏系统性、创新性和临床实用性。

作者经过20年的心性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尤其在禅宗修持中有所领悟,得以管窥中国传统文化之奥秘,从而探索一种适合中国人的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技术。

作者曾经于2012年发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治疗的探索一文[4],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初具轮廓。

本文是在过去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过去提出的理论和临床实践作了比较完善的修改和总结,进一步系统地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核心理念和可操作性训练技术,更具有临床实用性。

1.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治疗的特点1.1 让来访者认识自己,体悟自己本真的心性心性论在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和禅宗中的说法虽有差异,但他们所探讨的实际上是同样的问题。

孟子有“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这就是儒家的“存心养性”说,也是儒家心性论的源头,至宋明心学发展成熟。

道家心性论发端于魏晋之际,吕洞宾祖师有“炼心之学,入圣之学也。

炼性之学,登真之学也。

炼精炼气炼神,均以此为枢纽”(《吕祖全书》),这就是道家的“炼心炼性”说,至后世的全真派,心性论思想发展成熟。

禅宗的心性论起源于原始佛教,理论发展最为完善,至六祖慧能大师有“无上菩提,须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六祖坛经·行由品第一》)的表述,这是禅宗的心性学“识心见性”说,后来演变为大家所熟识的“明心见性”说。

学习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禅宗和道教思想

学习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禅宗和道教思想

学习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禅宗和道教思想一、禅宗思想1.禅宗的起源和发展–禅宗的起源: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禅宗。

–禅宗的发展:从达摩东来到五家七宗,禅宗在中国逐渐繁荣起来。

2.禅宗的主要思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强调内心的觉悟,通过顿悟达到成佛的境界。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强调禅宗的教学方法,不依赖于经典文字,注重口头传授和心传。

3.禅宗的重要人物和著作–达摩:被认为是禅宗的祖师,提出了“二入四行”的说法。

–慧能:禅宗六祖,提出了“顿悟”的思想,代表作有《坛经》。

4.禅宗的修行方法和实践–坐禅:静坐冥想,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觉悟。

–公案:禅宗师父用来启发学人的话语或故事。

二、道教思想1.道教的起源和发展–道教的起源:道教起源于中国本土,以黄老道家思想为基础。

–道教的发展:从道教经典的出现到道教组织的形成,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2.道教的主要思想–道法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无为而治:主张统治者无为而治,减少干预,让人民自发地遵守道德规范。

3.道教的重要人物和著作–老子:被认为是道教的祖师,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等著名观点,代表作有《道德经》。

–庄子:道家思想家,提出了“逍遥游”等思想,代表作有《庄子》。

4.道教的修行方法和实践–内丹修炼:通过修炼内丹,追求长生不老和仙道的境界。

–道教仪式:包括道教法术、斋醮、道教音乐等,用于祭祀神灵和求得福祉。

三、禅宗和道教思想的比较1.禅宗和道教的相似之处–强调内心的修行和觉悟。

–都追求超越尘世的境界。

2.禅宗和道教的不同之处–禅宗属于佛教体系,而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

–禅宗注重顿悟,道教注重顺应自然和长生不老。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禅宗和道教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哲学和宗教的发展,以及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习题及方法:1.习题:禅宗的创始人是谁?解题方法:回忆课本或教材中关于禅宗起源的部分,找出禅宗的创始人。

论道家思想对意境论形成的影响

论道家思想对意境论形成的影响

论道家思想对意境论形成的影响内容摘要:道家的代表主要有老子和庄子,这两位都可以算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提倡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这些思想就相关我国古代就形成的意境说,而意境说的形成离不开道家思想的影响。

正文:道家思想、老子、庄子、意境论、影响作为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的起源很早,在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而其师承,广成子,出身更耐人寻味。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

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

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

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揉合了道家思想发展而成〔1〕。

佛教传入我国后,也受到了道家的影响,禅宗在诸多方面受到了庄子的启发。

道家在先秦各学派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这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道家提倡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道德、知足为美,道家思想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推崇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天人合一”也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道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体的、密不可分的,人就是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

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提到“天地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句话就是道家中主张“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好写照,庄子在他的言论中也曾多次提及此观点,一次又一次地将道家思想由于宇由本身便是一种生命形式,所谓“体用无穷”用今天的话来说是诗人对生命律动的体验;而意境便是这种生命律动的表现;“游无朕”,原意是对“道”的审美把握,是一种“振于无境故寓诸无境”(《庄子·齐物论》)的自由境界,这里是指意境追求的最高审美效果,“无朕”兼有无我、无形、无迹之意,即在一种“超以象外”的生命律动(如阴阳、虚实)中,体味到生命节奏--道的本真状态。

禅宗是中国道家的无为思想和印度佛教的因名学说相结合的产物

禅宗是中国道家的无为思想和印度佛教的因名学说相结合的产物

诗与禅2005美学专业刘劲松禅宗是中国道家的无为思想和印度佛教的因名学说相结合的产物,道家所追求的神与物游的“无己”、“无待”的绝对自由的境界,也正是禅宗所向往的极境.道家描述了这一境界的真实性,而禅则进一步指出了如何到达这一境界的可行方法.禅宗主张“道由心悟”,把注意力直接转向人的内心,认为唯有人的“心”是真实的,永恒的.“心”是万法的创造者,世界万物的真实来源于心的关照,正是在这种观照中,人的心灵与外部世界溶为一体,即“境.”只有在这种境中才能彻悟宇宙的奥义,人生的真谛.从本质上讲,禅宗心学是对人生自由境界的的体验,而这一自由的境界与艺术和审美的境界完全相通,所以禅宗心学本身包含了深刻的美学思想.而这一深刻的美学思想对我国古代的诗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禅悟与诗悟宗教与文学本来属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它们在归趣上显然有着质的不同,然而,宗教与文学在把握方式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在情感体验和直觉领悟方面也有着相通之处,禅和诗作为宗教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重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这就使它们有了相互沟通的可能。

诗与禅这两种文化的相互渗透和彼此对应中,存在着一种人类心智概念的普遍形式,在盛唐的山水诗中,“习禅的观照和审美的观照合而为一,禅意渗入山水情态之中”,这是暗合,也是明契。

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一致突出的是“韵外之旨”、“象外之意”、“体物而得神”。

而“意”与“神”并非依靠逻辑的演绎或理性思辨所能捕捉,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花非花,雾非雾”正如禅宗之不可感觉、不可智识之法性。

诗人由象得意,体物得神,亦如参禅之由“有”证“空”,由用知体,由山河大地明了清静本原;而“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更是与“以心传心”、“不立文字”、“语存道失”相契合。

对此钱钟书曾指出:“禅与诗,运心所在虽二,而心之作用则一;了悟之后,禅不可言说,诗必托诸文字,然其为悟境,初无不同。

”明乎此,“说禅作诗,本无差别”,由于禅宗本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学,而大多数诗人深受道庄影响,并且与佛教徒来往密切,皆能谈禅。

论儒道思想对佛教的影响

论儒道思想对佛教的影响

论儒道思想对佛教的影响学院:旅游学院年级:2014级班级:旅游管理类四班姓名:吕晗雪学号:201441100134摘要:儒家偏于世间法,道偏于出世法,佛法则包含世间法与出世法,而已出世法为究竟,在中华人文的时空观,形成了可纵可横的三个阶梯与稳固的三足鼎立。

道学重自然观辩证法,儒术重社会哲学辩证法,佛学则以微观事物辩证与论证方法,探索着人之根本,自然之根本,宇宙万物之根本;作为独特的人学,辨证着人生之方方面面,解释了许多哲学无法解决的问题。

古今中外的各门哲学,没有圆满解决关于心的答案,东方西方的历朝历代,存在究竟反省关于人的真理,而佛教哲学本身就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释迦牟尼佛教传入禅宗汉族佛教三教并行儒释道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又叫“释教”、“佛陀”、“浮屠”、“浮图”。

佛,意思是“觉者”。

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从悉达多所悟到的道理里,看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一、佛教的创立及传入1.佛教在印度创立公元前6世纪左右,印度正处于种姓奴隶制时期。

这一时期印度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列国纷争,诸侯称雄,阶级斗争十分激烈,民族矛盾极端尖锐。

古印度伽毗罗卫国(现尼泊尔境内)净饭王之子悉达多于二十九岁时出家,辗转修成无上正等正觉,创立佛教。

智度论二曰:“父母名字悉达多,秦言成利;得道时知一切诸法,是名为佛。

”佛姓新称乔答摩,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寂默故不住生死;能仁故不住涅槃。

此后,佛教在印度逐渐壮大。

释迦牟尼坐化一百年后,部派分裂。

2.传入中国佛教起源于印度,光大于中国。

佛教自西汉哀帝元寿元年传入中土,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相互交融,在隋唐时期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试论道家思想对禅宗心性论的影响

试论道家思想对禅宗心性论的影响

试论道家思想对禅宗心性论的影响*导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佛、道三家思想中,心性论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家心性论既各有特点又相互关联,要厘清其中一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佛、道三家思想中,心性论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家心性论既各有特点又相互关联,要厘清其中一家的心性论思想都不能不关注其他两家,道、儒二家作为中国本土文化,心性论思想自然有很紧密的联系,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外来文化,在思想、哲理、语言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和中土都有差异,但印度和中国同属东方大国,又有很多共通的思想意识。

佛教在向中国传播的过程中首先是梵僧来华传译,这些梵僧往往在中国生活多年,逐渐熟悉了中国文化和风土人情,以鸠摩罗什为代表的梵僧甚至精通汉语。

他们的传法不能不考虑汉语的语言习惯和中华民族的思维习惯,他们的弘法不能无视中国的民风和习俗。

随着中土出家人的增多和中国僧团的成立,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出家人在理解印度佛教教义、思想的过程中,原有的儒、道思想既是所知障,又必然是比附、参照和理解的依据。

佛教的东传是为化中国,事实上基于这样的原因又必然使印度佛教中国化,在佛教的中国化过程中,中国道家的思想对中国佛教的心性论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就禅宗的心性论而言,道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道本体观、自然观和无为观等方面。

*一、道与空、禅、佛道是先秦子学思潮中涌现出的首席概念,也是中国学术史上最为核心的概念。

在道家哲学中,道是最高的范畴,其主要意义是万有的本原,宇宙的实体或世界的本体。

老子首先提出与阐发道的上述哲学意蕴,庄子沿着老子的自然主义道路前进,打破本体道与现象的对立,认为道既是自本自根,又是周遍含容的,并进一步提出道无所不在的论题,说道在蝼蚁、在屎溺(《庄子知北游》)。

强调作为宇宙万物的最后根源的道既是普遍的、绝对的,又是不离具体事物而存在的、相对的。

道出于万事万物和日常生活,或者说,在万事万物和日常生活中,就能开显出道的意义和境界。

禅宗与道家合流原因之浅析

禅宗与道家合流原因之浅析

禅宗与道家合流原因之浅析作者:刘佳威来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7期摘要印度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之后,经过与道家互相排斥、影响和融和的过程,本土化为中国佛教。

佛教在充分中国化的过程中,尤其是发展到佛教禅宗的阶段,明显地体现出佛道合流的趋势,两者接轨,密不可分,是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交融的瑰宝。

对中国古代哲学和艺术的发展趋势具有导向作用。

两者之所以能够融合,因为其理论有相通之处。

关键字禅宗道家合流中图分类号:B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379-01佛道两家的冲突与融合是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一大现象。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内地后,又形成了中国佛教,中国禅文化。

关于道教的“道”正如禅宗的“法性”一样。

道的本体,实质是空性与虚无。

“空”对应“实”,“无”对应“有”。

道教和佛教都将大地山河、城市人物看做“六尘幻相”,诸行无常,生灭不停,仅仅是我们道体“法性”的暂时影现而已。

究竟佛教尤其是禅宗理论和道家有哪些共同点?本文试图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禅宗和道家都是以“出世”和“解脱”为宗旨中国传统文化总的来说有入世和出世两大主流,入世主要以儒家为代表儒士阶层,出世的主要是以道家和佛家代表的隐士阶层。

禅宗和道家并不像儒家一样关注现实社会,而其宗旨是寻求的个体精神的解脱,佛法是出世间法,禅宗通过参禅,修习禅定,“净心”等的修行实践,而达到“顿悟”的境界从而解脱生死的束缚,断除烦恼。

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道家主要通过“心斋” “坐忘” “朝彻”种种修炼祛除种种世俗名利和个人情欲,回归到自然、纯真的人类本性,实现“生道合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个体的有限生命与自然大道的永恒生命相结合。

《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生动的描写:“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风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二、两者的本体论是相通的禅宗的本体论“佛性“与道教的本体论—“道”从本质上来说是相通的,只是表述上有所不同。

道家思想对心理学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心理学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心理学的影响人人需要心理调整,人人可以终身成长道家思想对心理学的影响2013-1-5 17:09道教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道家对心理学的影响也非常深刻、广泛和持久。

本文略谈之,管中窥豹,仅见一斑。

一、道家思想对世界心理学的影响当今西方心理学有四个影响极大的势力和思潮,第一势力和思潮称为弗洛伊德心理学,第二势力和思潮称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三势力和思潮称为人本心理学,第四势力和思潮称为“后人本心理学”(Tanspersonal Psychology,亦译为“超个人心理学”)心理学的第一、第二势力和思潮与中国道家没有什么关系,但第二和第三势力和思潮与中国道家关系密切。

(一)人本心理学与道家人本心理学家有两大代表人物: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罗杰斯(Carl R.Rogers,1902——1987 )。

前者在理论上,后者在实践上更有突出贡献。

二者都受了中国道家的重大和深刻的影响。

1、马斯洛马斯洛被称为“人本心理学之父”。

他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把对人性的研究推向了高峰。

他提出的自我实现、高峰体验、优心态等概念,已经成为普遍使用的概念。

马斯洛心理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自我实现”。

他多次说,他关于自我实现的概念来源于中国的道家的“无为”。

自我实现是人最高层次的基本需要,是在积极顺应环境的情况下,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

马斯洛在晚年,在谈到心理学的发展时提出“我们需要某种'大于我们的东西'作为我们敬畏和献身的对象。

”这就是相当于“道”、“上帝”的概念。

他预测心理学的第三种思潮将过渡到以“道”、“上帝”为中心的第四种思潮。

(马斯洛《走向存在心理学》)当今心理学第四种思潮的著名发言人肯·威尔伯则以“大精神”(Spirit)来囊括不同文化在不同程度上所意识到的宇宙的本源,除了“道”、“上帝”以外,还有“天”、“理”、“梵”(Brahman)、“凯瑟”(Kether)、“阿拉”(Allah)、“湿婆”(shiva)、“阿顿”(Aton)等。

中华文化中的禅宗与道教思想

中华文化中的禅宗与道教思想

中华文化中的禅宗与道教思想在中华文化中,禅宗与道教思想是两个重要的思想流派。

禅宗强调内心的静默与觉醒,而道教思想关注于自然与道德的和谐。

这两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对社会、哲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禅宗禅宗是一种禅修的思想体系,起源于印度佛教的大成智慧,并于6世纪初传入中国。

禅宗注重内心的冥想和觉醒,强调个体内在的直觉洞察力。

禅宗追求的是超越言语和概念的直接体验,通过内省与静默达到觉醒的境地。

禅宗思想在中国后期的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禅宗学派通过与文化、艺术的融合,影响到了诗词、绘画、禅茶、武术等艺术形式,丰富了中国美学的内涵。

禅宗的艺术观念强调瞬间的即时体验和表现,让人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美的灵感。

这种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道教思想道教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重视和谐与平衡的哲学。

道家思想诞生于先秦时期,提倡追求自然与道德的和谐。

道教主张遵循自然规则,倡导“无为而治”的理念。

道家追求的是超越物质世界的境地,强调跳脱尘世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道教思想在中国的许多领域都有所体现。

例如,在中国医学中,借用了道家的概念,追求身心的平衡与和谐。

此外,道教的修炼方法也影响了中国的武术、太极拳等传统体育形式。

道家的思想主张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融合,为中国文化带来了一种以和谐为核心的生活态度。

三、禅宗与道教的相互影响禅宗与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互相渗透和影响的两个重要思想流派。

禅宗在传入中国后,吸收了道家思想的部分理念,与之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禅宗文化。

禅宗的禅茶道便是禅宗与道家思想的结合体。

禅茶道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与觉醒,同样借鉴了道家对自然与生活的敬重。

禅茶道强调泡茶的过程是一种禅修的机会,意在通过沉静与专注来体验此刻的存在。

此外,在艺术创作中,禅宗与道教思想也形成了一种相互融合的艺术风格。

例如,中国的山水画就吸收了禅宗的审美观念,追求笔墨的简洁与情感的表达。

禅宗和道教对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

禅宗和道教对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

禅宗和道教对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化中,禅宗和道教是两种重要的宗教文化。

禅宗是佛教中的一种派别,强调禅修和悟道;而道教则强调追求自然之道和永生不死。

禅宗和道教的影响相互交融,共同为古代中国文化带来了深邃的影响。

一、禅宗在古代中国的文化影响禅宗是佛教中的一种派别,起源于南印度,旋即在中国流传开来。

禅宗中强调「內省靜寂」和「悟空性」,著重於個人的修行和禪定等內在心靈的靜思與磨練。

为中国儒释道三大思想体系之一。

禅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影响文学艺术禅宗的修行方法,带有静思澄明,寂静无声的个人修炼,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影响着很多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表现幽静闲适的境界,与禅修不谋而合。

此外,禅宗对传统的艺术形式,如园林、盆景、茶道等等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禅修对于自然的关注和执著与诗、画、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有着深刻的渗透和影响。

2.影响社会伦理道德禅宗也对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禅宗的坐禅修行,需要不断刻意地去掉杂念,净化内心,这种坚持下去,会使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更能专注内心,减少对外部物质的欲望,这种自我控制、自省,养成了淡泊名利、珍视精神追求、厚植道德意识的品格。

对于社会和谐,个人修养与社会贡献相得益彰,这种个人境界带给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3.影响文化创新禅宗的精髓是悟空自性,禅修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对自我本性的超越。

可见禅宗深刻挖掘个人内部的价值,强调生命内在深度的重要性。

在创意领域,禅宗对于丰富人们的内在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

在设计、建筑等创意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借鉴意义。

这种以内在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观念和理念为创作提供了混淆和动力。

二、道教在古代中国的文化影响道教的思想中,强调追求自然之道、永生不死、无为而治。

長期以來,道教在中國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其流行范围不仅限于宗教文化领域,而且在文化创造、生活方式等方面,有深入影响。

中国禅宗的心性论主张与传统思想背景

中国禅宗的心性论主张与传统思想背景

中国禅宗的心性论主张与传统思想背景发表时间:2008-10-12T21:10:53.373Z 来源:《阳明学刊》第三辑作者:宋立道[导读] 作者撰写此文目的,在于显示中国禅宗形成的几个方面的思想特点。

这些特点既与传统思想观念相关,又与佛教本土化有联系。

禅的中国化过程联系到了历代祖师对先前的中国思想的会通,更伴随着佛教与中国社会文化的适应。

这中间有对印度佛教的传统三学——从戒到定到慧——的改造,也对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主体性与自主性精神的极大吸收与及显扬。

它既促进了中国哲学认识理论的深化,也丰富完善了中国佛教自身的解脱途径。

作者指出,主观主义精神的极度扩张,导致禅宗一度相对地轻视宗教解脱的外在形式,但它仍然有一个复归传统的过程。

这当中,始终得以突出的是禅的宗教解脱经验中的独特性、直觉性、超越性。

禅,顾名思义。

首先与坐禅相关,也就是以定学为主干。

但中国禅宗的发展,如果以定学为标杆来考察。

它大致经历了一个始于坐禅,然后日渐轻视以至谴责禅定的形式主义,最终又复归于强调坐禅的历程。

这么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大致可以这么划分:第一段是菩提达磨及最初的“楞伽师”们直到五祖的“东山法门”;第二阶段则自慧能以下;第三阶段则在宋代以降。

当然这三个阶段之间的界线到也不是截然分明的,它们之间互有重叠。

但它们之间也有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对禅的个人经验性质的强调,即认为这不是一件可以凭理性就能掌握的东西。

佛教传入中国后,传统三学之一的定法(禅法或禅修)很早就在民间流传。

最初的禅法实践上依于外面来的禅师。

其理论依据,则在东汉至南北朝时译出的禅经[①]。

菩提达摩于六朝齐梁间从印度渡南中国海东来,先入梁都,后在梁普通年间(520~526)渡江北上,在当时北魏的洛阳一带传禅。

但其禅法不为时人所重,达摩便在河南嵩山少林寺修安心壁观,其以“二入四行”禅法教导弟子慧可、道育等。

慧可随侍达摩六年,得授《楞伽经》四卷。

其后慧可隐居于舒州皖公山(安徽潜山东北)又传法于僧璨。

禅宗是中国道家的无为思想和印度佛教的因名学说相结合的产物

禅宗是中国道家的无为思想和印度佛教的因名学说相结合的产物

诗与禅2005美学专业刘劲松禅宗是中国道家的无为思想和印度佛教的因名学说相结合的产物,道家所追求的神与物游的“无己”、“无待”的绝对自由的境界,也正是禅宗所向往的极境.道家描述了这一境界的真实性,而禅则进一步指出了如何到达这一境界的可行方法.禅宗主张“道由心悟”,把注意力直接转向人的内心,认为唯有人的“心”是真实的,永恒的.“心”是万法的创造者,世界万物的真实来源于心的关照,正是在这种观照中,人的心灵与外部世界溶为一体,即“境.”只有在这种境中才能彻悟宇宙的奥义,人生的真谛.从本质上讲,禅宗心学是对人生自由境界的的体验,而这一自由的境界与艺术和审美的境界完全相通,所以禅宗心学本身包含了深刻的美学思想.而这一深刻的美学思想对我国古代的诗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禅悟与诗悟宗教与文学本来属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它们在归趣上显然有着质的不同,然而,宗教与文学在把握方式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在情感体验和直觉领悟方面也有着相通之处,禅和诗作为宗教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重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这就使它们有了相互沟通的可能。

诗与禅这两种文化的相互渗透和彼此对应中,存在着一种人类心智概念的普遍形式,在盛唐的山水诗中,“习禅的观照和审美的观照合而为一,禅意渗入山水情态之中”,这是暗合,也是明契。

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一致突出的是“韵外之旨”、“象外之意”、“体物而得神”。

而“意”与“神”并非依靠逻辑的演绎或理性思辨所能捕捉,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花非花,雾非雾”正如禅宗之不可感觉、不可智识之法性。

诗人由象得意,体物得神,亦如参禅之由“有”证“空”,由用知体,由山河大地明了清静本原;而“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更是与“以心传心”、“不立文字”、“语存道失”相契合。

对此钱钟书曾指出:“禅与诗,运心所在虽二,而心之作用则一;了悟之后,禅不可言说,诗必托诸文字,然其为悟境,初无不同。

”明乎此,“说禅作诗,本无差别”,由于禅宗本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学,而大多数诗人深受道庄影响,并且与佛教徒来往密切,皆能谈禅。

禅宗与全真道宗教美学思想比较研究

禅宗与全真道宗教美学思想比较研究

禅宗与全真道宗教美学思想比较研究禅宗与全真道都是中国传统的宗教体系之一,两个宗派以道家和佛教为基础,其思想在各自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美学思想。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别探讨禅宗和全真道的美学思想,并比较两个宗派之间的异同之处。

禅宗的美学思想禅宗是以中国佛教为基础的宗派之一,其美学思想主要表现为“无我”与“境界”两个方面。

“无我”表现为对人性的一种拒绝,具有批判性。

禅宗语言中的“我”是指人性中的自我,自我不但形成了人的思想,而且还将人束缚。

禅宗美学渴望的是“无我”的明亮之境态,这样就可以排除堆积在上面的各种儿戏和神愧之情,观赏纯净的东西。

“境地”是禅宗中重要的美学概念。

禅宗十分重视“禅境”这一概念,其意义是指修行者在冥想中所达到的境界。

禅境是一种如痴如醉的境界,从此无为而必见,“如此境地使人在思想和行为方面都得到一种新的启示。

以下是五个禅宗的美学思想的例子:1. 禅宗艺术追求无我禅宗艺术的价值在于能表现某种特殊的美,这种美不在它的造型与技术,而在于它所表现的境地所创造的震撼力和紧张程度。

禅宗中,人的自我是一种责难的因素,被视为妨碍美的因素。

因此,禅宗艺术的重要价值在于它能够表现出一种新的观念,即“无我”的观念。

2. 禅宗对自然的追求禅宗艺术的特点在于对自然的追求。

禅义中的自然追求是对自然最真实、排除外在干扰的一种表达。

禅外卒的自然,是纯净、空静的自然。

禅宗通过艺术的手段,使观者能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间达成一种平衡。

3. 禅宗的审美身心禅宗的审美身心包括了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

通过感性的贯通,可以使科学的暴力降低,从而更为深入地感知存在。

通过理性的贯通,可以更好地理解存在,也可以更为理性地理解身心之间的关系。

4. 禅宗强调境界的重要性在禅宗的修行中,境地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这个概念来自佛教的修行中,禅师们追求在沉思的时候对境界的深思熟虑。

在冥想时,境界并不是一个实际的物质存在,但它确实存在于禅师的心理生活中。

道家心性论

道家心性论

道家心性论道家心性论是道家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道家心性观念是道家哲学的重要核心之一。

简单来说,道家心性即人的内在意识和性格特点,它既指向自我,也指向自然和宇宙。

道家心性论认为,人的本性和本心就是与自然和天道一体的,这个本心需要通过内心修炼和自我探索才能够体现出来。

下面,我将从五个不同角度来阐述道家心性论的内涵及其证明。

1. 道家心性论的本质道家心性论认为,人有着与自然本质相同的内在本性,而这个本性就是我们所说的道。

道既可以指代自然规律,也可以指代人性的内在结构。

因此,道家心性论认为,内实性(人的内在本性)和外在性(自然和宇宙)是不可分离的,二者合一才是完整的人性。

这种本体论的思想在道家哲学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并通过《庄子》、《老子》等经典文献进行了深入阐述和探讨。

2. 道家心性论的修炼方式道家心性论提倡通过内心修炼来实现内在的自我探索和进一步的提升,这种修炼方式通过静坐、冥想、瑜伽等方法来实现。

这些方法的本质都是为了减少内心杂念和干扰,让人的内在本性被更好地展现出来。

这种修炼方式在古代中国一直被广泛地应用,最终还成为了禅宗禅修的核心。

3. 道家心性论与社会行为的关系道家心性论认为人性的内在构成对于社会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人的行为准则和态度上。

一个修炼有成的道家人不会纠缠于世间的物质和财富,而是追求内心的和谐和自心的平衡。

因此,在人性中自我控制和自省的作用相当显著,能够有效地保持人的心境清晰和行为准则规范。

4. 道家心性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道家心性论认为,人的本性与自然本质相同,因此,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和畏惧是保持自身内在和谐的前提条件。

道家心性论认为,人应该认识到自己与自然和宇宙的联系,从而逐渐适应自然的存在和变化,发掘自己的内在潜力和天赋素质。

这种和谐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5. 道家心性论和人生意义的关系道家心性论认为,人的内在本性和自然是相互关联的,这种关联也是人生意义的基础。

道家思想与禅修生活的比较研究

道家思想与禅修生活的比较研究

道家思想与禅修生活的比较研究道家思想和禅修生活,都是东方哲学的代表性思想。

虽然它们有所不同,但它们又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文就道家思想和禅修生活进行比较研究,包括它们的根本信念、生活方式、内在精神等方面。

道家思想的根本信念道家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老子和庄子的时代。

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他认为宇宙的万物都是由一种本体“道”而生,而道是看不见的、听不见的、触不到的;它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存在,人们必须保持谦逊、无我、无欲,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而庄子认为人类应该遵从“自然而然”这个道,不要去追求过多的物质财富和名声利禄,保持一种淡泊的生活方式。

与此相比,禅修生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佛教的初期。

佛教认为生命是无常、无常的,因此禅修生活强调从执着的经验中解脱,使人们能够超越诸如痛苦和快乐等与人生经历相关的概念。

禅修生活的基本信仰是禅宗僧侣的觉醒。

一个禅修者通过修行来达到佛或者至理的境界,并最终实现救赎。

这就要求禅修者保持清醒、专注,跟随内在意识,以此来发掘他们的真正自我。

生活方式的比较道家思想倡导的生活方式是“谦卑、无我、无欲”。

这意味着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不要去追求过分的物质利益或者权利。

在道家人眼里,人们的一生都应该是追求自我提高和精神上层级的过程。

因此,他们常常通过出门观光,山水、诗歌、饮酒等方式来放松心情、平衡人生,同时也会在那些诗意、自然景观特别美丽的地方修炼自己的内心。

与此相较,禅修生活则强调维持高度专注的状态,通常要通过一些身体上的修行,如坐禅,为静坐十几小时一个突破。

在这个过程中,禅修者不会分心去思考任何别的事情,心态始终保持平静。

这就要求禅修者保持专注、持续不断地自我调整,才能达到提高人性、触摸灵魂的层次。

内在精神的比较道家思想和禅修生活强调的都是个人性的提高。

在道家思想中,宇宙的万物都属于同一性格,从而要求人们保持谦逊地与自然和谐相处,跟随自然之力“up”自己的灵性。

道家与禅宗的人生哲学

道家与禅宗的人生哲学

道家与禅宗的人生哲学道家与禅宗的人生哲学作者:李霞 [2001-11-5 17:45:54]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儒佛道皆重“人”,三家的理论归根结底是要解决人如何生存处世这一人生根本问题。

传统观点所谓道家“蔽于天而不知人”是有片面性的。

在中国传统人生理论中,道禅的人生旨趣最为贴近,本文从生命价值取向、处世之道及人生态度等方面对两者作一粗浅的比较研究,以求方家雅正。

一、生命价值的共同取向——重人贵生道家以大自然为参照物,从自然与人的相互观照中去探讨人的问题。

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注:《老子》第25章。

)即宇宙中有四种伟大的存在:“道”、天、地、人。

“道”被置于“四大”之首,这是由老子哲学的根本特色(道本论)所决定的;天地为“道”所出而又是人及万物的生存基础,故其地位次于“道”而高于人;天地之外尚有人与物,但老子“四大”中有人而无物,这显示了老子思想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重人。

重人,首先便要解决人如何生存的问题。

对此,老子提出了“人法地”的生存原则,意即人应效法地之道。

地之道的根本特征是处卑居下,他认为人在乱世之中只有象地那样善于处卑居下,才能不露锋芒,保全生命。

这又显示了老子另一价值取向:贵生。

重人是贵生的前提,贵生乃重人之保障。

庄子亦重人,但他不似老子侧重对人的地位的重视,而强调对人的本质的守护。

人的本质是什么?庄子认为是“真”,“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注:《庄子·渔父》。

)“贵真”即是珍贵人的生命本质,因为“真”是决定人之为人的根本,人一旦失去了它,便不成其人而为非人,人要由非人还原为人,就必须重新找回自己的“真”,故与“贵真”相联系,庄子又提出了“反真”、“归真”的主张。

相对于老子的“人大”观念,庄子这种“贵真”思想是一种深层的重人意识,因它已不满足于对人的地位作客观肯定,而是注重对人的本质的主观守护。

但人的生命本质以其生命形式为存在前提,人之“真”须以人之“生”为基础,故与“贵真”相联系,庄子又提出了“全生”的主张。

“道”与“心”小论庄子与禅宗的共通之

“道”与“心”小论庄子与禅宗的共通之

“道”与“心”--小论庄子与禅宗的共通之庄与禅是中国古代艺术哲学中两大神奇而绮丽的至宝。

它们关于中国古代艺术的进展,都产生过深远的阻碍,二者既有相通的地方,又有不同之点。

辨明二者的关系,关于了解和把握古代艺术哲学大有裨益。

从其产生来看,庄子哲学是中华本土的产物,禅宗那么是印度佛学传入中土以后,由中国士医生加以改造吸收以后而成的一个佛教变宗。

从真正意义上讲,禅宗的产地是中国,只有当禅进入中国士阶级的精舍书斋以后,它才成为具有哲学意义的并具有无形体系的禅宗。

庄子哲学的“道”与禅宗的“心”具有相近的地方,在庄子哲学中,“道”是宇宙的本体,是一个无穷的概念。

由“道”而产生了天地万物,“道”本身是万物之源,是终极,在时刻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一望无际。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

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擅长上古而不为老。

”(《庄子·大宗师》)。

而且,那个“道”是“芴漠无形,转变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何芒乎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

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

(《庄子·天下》)。

“道”虽如此恢宏博大,神秘莫测,但又不是主宰和统治人的东西,而是一种能给予人以幸福和力量的东西。

人若是取得了“道”,即取得了无穷和自由。

一样,禅宗的“心”也是一种神秘而“芴漠”的东西,“心”不是指肉体的心,而是一种哲学理念。

禅宗的“心”所包容的也是一种自由和无穷,也确实是说,从“本心”动身,欲达到超越体会的内心自悟,最终达到存在的本源,获取对宇宙与人一辈子的整体性全然熟悉,这种境遇,即禅宗的“梵我合一”。

所谓“梵我合一”,亦即“我心确实是一切”的世界观。

以此而论,在追求无穷与自由这种境遇的意义上,庄禅有一起的旨趣。

一、“自然无为”“与任运随缘”庄子的“自然无为”在庄子哲学中,“自然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是“道”的全然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道家思想对禅宗心性论的影响2009-07-18 14:49:00| 分类:中医养生|字号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佛、道三家思想中,心性论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家心性论既各有特点又相互关联,要厘清其中一家的心性论思想都不能不关注其他两家,道、儒二家作为中国本土文化,心性论思想自然有很紧密的联系,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外来文化,在思想、哲理、语言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和中土都有差异,但印度和中国同属东方大国,又有很多共通的思想意识。

佛教在向中国传播的过程中首先是梵僧来华传译,这些梵僧往往在中国生活多年,逐渐熟悉了中国文化和风土人情,以鸠摩罗什为代表的梵僧甚至精通汉语。

他们的传法不能不考虑汉语的语言习惯和中华民族的思维习惯,他们的弘法不能无视中国的民风和习俗。

随着中土出家人的增多和中国僧团的成立,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出家人在理解印度佛教教义、思想的过程中,原有的儒、道思想既是所知障,又必然是比附、参照和理解的依据。

佛教的东传是为“化中国”,事实上基于这样的原因又必然使印度佛教“中国化”,在佛教的中国化过程中,中国道家的思想对中国佛教的心性论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就禅宗的心性论而言,道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道本体观、自然观和无为观等方面。

一、“道”与“空”、“禅”、“佛”“道”是先秦子学思潮中涌现出的首席概念,也是中国学术史上最为核心的概念”。

在道家哲学中,“道”是最高的范畴,其主要意义是万有的本原,宇宙的实体或世界的本体。

老子首先提出与阐发“道”的上述哲学意蕴,庄子沿着老子的自然主义道路前进,打破本体“道”与现象的对立,认为“道”既是自本自根,又是周遍含容的,并进一步提出道“无所不在”的论题,说道“在蝼蚁”、“在屎溺”(《庄子·知北游》)。

强调作为宇宙万物的最后根源的“道”既是普遍的、绝对的,又是不离具体事物而存在的、相对的。

“道”出于万事万物和日常生活,或者说,在万事万物和日常生活中,就能开显出“道”的意义和境界。

庄子还突出“道”作为人的生命自觉和精神境界的意义,并认为这是通过体悟而得到的。

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吸取了道家“道”的概念,运用“道”这一语言形式,而对“道”的内涵加以改造、发展,把它作为自家的本体范畴、内在佛性、绝对真理、最高境界,为心性论奠定了哲学基础。

东晋十六国时青年佛教哲学家僧肇在《肇论·不真空论》中这样说:不动真际,为诸法立处。

非离真而立处,立处即真也。

然则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真际”,即实际,其具体涵义是指“法”性空,即万物原本为空;“道”,指佛道。

意思是说,真际与诸法(事)相即不离,佛道与真际相合一致,这样,“道”也并不远,是“触事而真”。

“道”与“真”相通,也就是“道”与“空”相通。

这里包含着以体悟空为“道”的思想,是与印度佛教传入后通常视“道”为“菩提”(觉)和修炼道路、方法这两层意义很不一致的。

僧肇这种以真心体悟万物本空是“道”的思想,实际上是吸取了道家最高哲学范畴“道”的思维成果,使“道”成为具有最高真理、终极价值、圆满境界等意义的中国佛教哲学范畴。

僧肇的万物本空、触事而真的思想,也即有关“道”的思想,对后来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影响非常巨大。

如果说上述僧肇的《不真空论》已把“空”与“道”沟通起来,含有以“空”为“道”的思想倾向的话,那么,与禅宗四祖道信同时的牛头宗法融禅师则非常明确地提出了“空为道本”的本体论命题,并与新型思想相结合,形成了极富中国思想特色的禅修理论。

法融认为“大道冲虚幽寂”、“虚空为道本”,由此他反对道信的“安心”法门,强调“不须立心,亦不须强安”。

法融讲的道是道家的世界本体“道”,所谓“道本”,即道本原、道本体。

法融所讲的“冲虚幽寂”、“虚空”,作为“道本”,是说“虚空”为万有的本原,这和佛教般若空宗以宇宙万物乃至如来法身毕竟寂灭虚空的思想虽有一定联系,但其立论的角度、论证的重心和阐明的观点都是不同的。

法融吸取道家的“道”作为佛法的基本观点,又以虚空为“道本”,把道家的“道”和佛学的“空”融为一体,构成玄学化的佛教本体论。

法融还在“空为道本”的思想基础上阐发“无心合道”的心性论思想,对于道信、弘忍的东山法门造成了巨大冲击,并极大地影响了慧能禅宗,尤其是青原石头一系的思想。

道家的“道”观念对慧能一系禅宗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道”几乎是和“佛”、“禅”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是出现频率极高的词。

禅师们还称“道”为“真道”、“大道”,称禅宗以外的流派为“外道”,致力于禅修的人称为“道流”,佛性也称为“道性”,依禅修而得到的识见、眼光称为“道眼”,禅宗的古则也称为“道话”等等。

道家“道”的观念深刻影响了禅宗的世界观、人生观、心性论和修持方式。

从禅宗对“道”的论述来看,他们是用“道”来统一说明佛道、佛境、佛理(真理)、佛性,也就是用“道”来统率禅学的基本理论,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认为道与禅是具有同样的意义、内涵的概念,可以互换互用,或重叠使用(“禅道”)。

虽然道家和禅宗所讲的“道”的内涵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可以说,禅宗是运用道家的哲学范畴“道”来构筑其禅学思想体系的,也就是吸取道家“道”的抽象意义和思维方式来全面阐明其禅学解脱理论的。

“道”是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道”所具有的万物本体、终极存在的意义,和“道”的无限性、永恒性的特征,被禅宗吸取、调整、改造成为宇宙真实、佛教真理、最高境界和众生佛性。

禅宗的“会道”、“达道”,其实质是在主体心灵世界消除灵与肉、心与物、主体与客体、本性与行为、现实与理想的差别、对立,以实现主体性的无限发挥和精神的绝对自由。

二、“自然”与“法”、“本性”、“自性”、“佛性”在说明什么是道这一问题时,与“道”概念紧密相关,道家还创造了“自然”概念。

老子的“道法自然”命题,是“道”本“自然”的意思,“自然”即本然状态。

道家“自然”概念有两层基本涵义:(1)内在本性。

这是“自然“最基本最重要的含义。

《老子·五十一章》说:“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认为道、德之所以尊贵就在于万物以自然之道为常,即“常自然”。

“常自然”就是万物和人的“常性”,庄子也称为“真性”、“常性”。

道家把“自然”视为万物的本质、本性,是说万物的本性是不假人为、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

也就是说“自然”是万物内在的真实的存在,是万物和人的本性的存在。

(2)精神境界。

老子从自然之道开发出社会和个人的理想境界,他以自然无为状态为理想状态,说:“天下多忌讳,而人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

”(《老子·五十七章》)又说:“我无为,人白化:我好静,人自正;我无事,人自富;我无欲,人自朴。

”(同上)意思是智巧人为是社会的危害,自然无为是理想社会。

他强调“自然”是人立于天地之间的本然状态,对人生做出了充分肯定。

庄子更以人处于自然状态为理想人格,把处于自然状态的人称为“真人”、“至人”,高扬“自然”意识,强调“自然”意识是人们内在的真正精神。

道家的“自然”概念对竺道生和慧能一系禅宗心性论的界定、性质和特点有着重大的影响,实际上成为竺道生和慧能禅宗心性论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

竺道生是最早把道家“自然”概念融入“佛性”内涵的佛教学者。

佛教《大般涅槃经》有一种观点,就是从非因非果的恒常不变性来界定佛性。

而竺道生却运用道家的“自然”观予以解释,认为不生不灭、非因非果是万物的本性,由此进而说“夫体法者,冥合自然,一切诸佛莫不皆然,所以法为佛性也。

”(‘法’,指佛法。

这是说,体悟佛法就是冥合自然本性,“法”、“自然”和“佛性”三者是同等意义的概念。

这里“法”、“自然”是佛性,而“冥合自然”是修行的方法和境界。

慧能《坛经》是禅宗奠基性的经典著作。

《坛经》的核心理论是心性论,心性论的基本观点是性净自悟,敦煌本《坛经》)说:“三世诸佛,十二部经,亦在人性中,本自是有。

……若识本心,即是解脱。

”由此提倡“令自本性顿悟”。

《坛经》讲的“人性”、“本性”的涵义是指人自身本来具有的属性,也就是相当于道家所讲的“自然”。

《坛经》的“本性”说既渊源于印度佛教的“如来藏自性清净心”观念,又渊源于中国道家的“自然本性”观点,联系“本性顿悟”的说法,应当说,对慧能《坛经》的思想影响,中国的道家超过了印度佛教。

这种看法也可以从慧能门人的有关言论中得到佐证。

如慧能弟子神会就明确地用“自然”诠释“本性”、“佛性”。

他不仅说:“僧家自然者,众生本性也。

”还说:“佛性与无明俱自然。

何以故?一切万法皆依佛性力故,所以一切法皆属自然。

”神会认为,“自然”就是众生本性、就是佛性。

神会还把“无明”乃至“一切法”都归属于“自然”,即都是自然本有,自然如此。

竺道生和禅宗吸取道家的自然观念而形成的自性说,启动了佛教理论的深刻变化和思想的重大转轨。

第一,把“自然”归结为众生的自性、本性,这就否定了人的外加性、外在性,肯定了人的内在性:对人的主体性的突出,也就会进而高扬人的个性,引发人的个性解放和对自由的追求。

第二,道生和禅宗用“自然”来诠释佛性,一方面是把佛性界定为本来自足的心性本然状态,一方面又赋予心性本然状态以超越性,为众生成佛提供了根据。

这就在心性理论上把人的个性与超越性、现实性与理想性结合起来,也在一定意义上调和了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属性的基本矛盾,从而提供了在日常生活中实现超越的新归宿。

第三,对自然本性的肯定和颂扬,导致修禅极富中国特色的宗教实践的方式方法的形成。

这就是对人的自性即自然状态的整体直观、内在体验、自我修复为禅修生活的内容和要求,由此也必然强调在“自然”生活即平常生活中发现自性的神圣意义,并产生顿悟自性的方便法门以及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禅法。

三、“无为”“静观”与“无修”“观照”与“道法自然”命题相应,老子还提出“无为而无不为”的重要命题。

《老子·三十七章》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认为作为宇宙的本体,道是自然而然生成天地万物的,就道的自然言而是“无为”,就道的生成天地万物言是“无不为”。

无为和无不为是道的一体两面,也是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的自然与作为的两面。

庄子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庄子·至乐》云:“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

《庄子·知北游》又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这是把无为而无不为视为天地万物的生成方式、存在方式。

老庄的这种思想对于慧能禅宗一系的禅修方式都产生了直接影响。

据王维《六祖能禅师碑铭》载,慧能曾说:七宝布施,等恒河沙;亿劫修行,尽大地墨,不如无为之运,无碍之慈,宏济四生,大庇三有。

“七宝”,金银等七种珍宝。

“四生”,指有情众生生成的四种类别,即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