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佛性与解脱——中国禅宗心性论探源

合集下载

禅宗的即心是佛思想

禅宗的即心是佛思想

禅宗的即心是佛思想禅宗,是一种追求内心觉悟的佛教流派。

禅宗的核心思想之一便是“即心是佛”。

那么,什么是“即心是佛”呢?简单来说,它强调了心与佛性的一致性,认为每个人的内心本质都是悟性、觉性之所在。

本文将深入探讨禅宗的即心是佛思想,并解释其对个人修行和生活之意义。

禅宗的基本概念禅宗起源于公元6世纪的中国,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流派。

它强调对心的直接体验和觉察,通过坐禅、打坐等修行方式,达到超越念头、培养觉悟的目的。

而禅宗的核心思想即是“即心是佛”。

“即心是佛”是一种颠覆传统理解的思想,它与以往佛教的诸多观念有所不同。

传统上,人们常常将佛视作一尊具体的形象,或是将佛性视为某种超越性质的存在。

然而,禅宗的即心是佛思想认为,每个人内心自有一种无边、智慧和平等的本性,即佛性。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正念、禅修等方式,直接觉知自己内心的本质,从而体验到这种佛性。

即心是佛的实践与意义禅宗的即心是佛思想并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概念,更是一种实践方式。

禅修是禅宗的核心修行,通过静坐、观察呼吸等方式,使内心安静下来,舍弃杂念,直面自己的内在本质。

通过这种直接体验,人们可以超越思考与判断,直接觉知到自己内心的智慧和平等本性。

禅宗的即心是佛思想对个人修行和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教会人们拥抱自己内心的智慧和平等本性,将其运用于现实生活中,使人们更加从容自信、具有智慧判断的能力。

即心是佛的观念可以帮助人们超越对外在物质的追求,真正拥有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禅宗的即心是佛思想还能促进人们对他人的宽容与理解,培养出无私、慈悲的心态。

即心是佛的当下意义禅宗的即心是佛思想在当下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今,人们常常忙于工作与生活的琐碎事务中,容易迷失自己、忽视内心的需求。

即心是佛的观念提醒我们要时刻觉察自己内心的存在,关注真正重要的事物,减少外在物质的追求,培养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即心是佛的思想也能帮助我们关注他人,提升内心的宽容与慈悲,创造一个和谐、共融的社会。

禅宗心性论

禅宗心性论

禅宗心性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王大刚摘要:本文讨论分析了禅宗心性论的理念及其历史发展,着重讨论了惠能对“心”、“性”的认识,也分别讨论了五派七流的观点,以此来具体论证“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关键词:心性论惠能禅宗一、综述禅宗作为佛教的真正代表在中国心性历史上影响远远高于其它各宗,可以说佛教心性完成于禅宗。

而禅宗虽有“南能北秀”二宗,但是神秀主张“息灭染心”,而惠能则反对定慧割裂,从人本主义角度以“众生即佛”的观点与神秀对立,自然,真正在历史上发挥影响的是以惠能代表的南宗,因而这里讨论的禅宗心性论主要指南宗而言。

心性这两个字就像这字面本身一样,就是心的本性,就是内心固有的本来面目。

心性一词最早见于《增一阿含经》“心性极清净”,除了“心性”一词之外,在佛教哲学中也有许多其他名称,正如郭朋《坛经校释》所述“佛性、法性、实性、自性、本性、法身、本心、真如等等称谓,实质上指的都是一个东西——佛教所幻想的最高的、永恒的精神实体。

它是惠能的思想核心,理论基础,也是惠能心目中的宇宙实体,世界本原。

”禅宗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口号,以“明心见性”作为根本宗旨一方面保留了宗教本身的神秘性而在另一方面却将宗教世俗化,让更多人接受其哲学理念。

二、心与性惠能对于心提出“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坛经·般若品第二》),显然这与我们所说生理学意义上的心是不同的,在惠能的论述里,“心”是一个能够主宰世界的独立本体,而惠能又说“功德自心作,福与功德别”提出了“自心”的概念,这个自心和心比更具有人本主义倾向,旨在让人们强化自我意识。

而本体的自心则被惠能称为“本心”,如“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坛经·自序品第一》),又如“若识自信见性,皆成佛道”(《坛经·般若品第二》)。

对于心的修行方法称为“直心”,如“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不论禅定解脱

不论禅定解脱

不论禅定解脱、唯论见性禅宗虽以禅名宗,但从其主旨而言,实际上并非以大乘佛教六度中的“禅那波罗蜜”为中心,而以“见性”为宗。

禅宗之禅,非“禅那”的简称,而专指“见性禅”。

《坛经》中,禅过六祖慧能说,其师弘忍“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明示其学不以禅定为宗。

慧能常称见性为“般若”。

般若属大乘佛教六度中的“般若波罗蜜”所摄。

这种般若,非指一般属知识范围内的智慧,据称即是佛心,亦即是佛内心的体验。

故禅宗中人又称自家为“佛心宗”。

《佛学大辞典》禅宗条说:“故由彼宗之本义言之,则与其谓禅宗,毋宁目为佛心宗为适当。

”禅宗以见性得慧为主旨,但见性得慧,亦不离禅定。

不过这种禅定,与小乘、大乘佛教从止入观的一般禅定不同,强调定慧一体,止观不二。

《坛经。

定慧品》即说:“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

…….定慧一体,不是二。

定是慧体,慧是定用。

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

”按这种说法,则见性之时,其慧必在定心中,不过这种定有其特殊性,慧能名之为“般若三昧”、“一行三昧”、“一相三昧”,这几种三昧之名,都出自大乘佛经,大体皆以“系念法界”为门,契证真如为要,即《大乘起信论》所说“真如三昧”。

慧能所说三种三昧,就其哲学含义而言,实际上也都惟定心真如为中,未出大乘经中所说这类三昧的本义。

还过慧能直指真如为人的“本心”、“本性”、“自性”,本心、本性、自性即《起信论》所说:“心真如”,大乘佛经中所说“心性”,实际上与真如、法性同义。

就心性的实践意义及契证的方法而言,慧能所说,较大乘佛经中所说真如三昧、一行三昧更为深入。

《坛经》解释本宗的禅定说:“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

”由此而言,禅宗之禅,无疑不属禅定一类,不过不是一般的禅定,而是大乘佛教经论中“一行三昧”等的发挥和深化。

它与天台宗的“圆顿止观”,都可归入九种大禅中的“自性禅”。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佛教与禅宗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佛教与禅宗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佛教与禅宗思想佛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禅宗思想则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派别。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佛教与禅宗思想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艺术创作以及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指导。

本文将从佛教与禅宗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佛教与禅宗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贡献以及佛教与禅宗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意义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1. 佛教与禅宗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最初以经教为主,为人们带来了解脱苦难的教导。

而禅宗思想则是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与变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禅宗。

2. 佛教与禅宗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贡献佛教与禅宗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贡献。

首先,佛教强调慈悲与智慧,倡导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使得中华传统文化中注重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关怀他人的价值观得以强化。

其次,佛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诸多艺术形式中体现出来,如园林设计、山水画等,这些传统艺术形式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得以广泛传承。

此外,禅宗思想注重对内心的觉察与体悟,对诗词、书画等艺术形式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最后,佛教与禅宗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社会伦理观念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例如对孝道、义务、忍耐等价值观的强调。

3. 佛教与禅宗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佛教与禅宗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佛教与禅宗思想强调内心平静与解脱,对于缓解现代社会中的压力和焦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提供了一种冷静面对困境的思维方式。

其次,佛教与禅宗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普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佛教与禅宗思想所倡导的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对于塑造一个和谐、和平的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来说,佛教与禅宗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与演变,乃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对佛教与禅宗思想的认识与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也可以借鉴其中的智慧与价值观,为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力量。

为什么说心性学说是中国佛教思想的主流

为什么说心性学说是中国佛教思想的主流

为什么说心性学说是中国佛教思想的主流?在漫长的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佛学继承了印度佛教心性论的概念、范畴、命题和思想,并加以拓展,将般若性空论与涅槃佛性论融会贯通,形成了带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心性学说,并在中国佛教思想发展的大潮中占据了主流地位。

心性学说,是从“心”和“性”两大基本范畴展开的。

“心”是佛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是主体性的标志和成就佛果的关键。

佛教所说的心,通常有以下四种含义:一、肉团心,即物质的心,心脏;二、缘虑心,即具有思考作用的心,主要指意识的功能;三、集起心,指积集种子生起现行的第八识;四、如来藏心,即众生乃至宇宙万物的真实本性,也就是自性清净心。

“性”,指本来具有,无可变化的实质、本质。

“性”通常与“相”相对,有时也可以互用,如诸法实相即诸法实性。

佛教中,与性有关的范畴有法性、佛性、众生性等,主要讨论的理论观点有性之善恶、染净、空有,本有始有,等等。

性与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在中国佛学中,心性主要指心的性,心的本性、本质。

中国佛学的心性理论十分丰富多彩,其中对心的论述,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展开的:一是从地位、功能、作用和结构的角度,将心分为心王和心所两方面,并从理论上概括出心的体、用,或体、相、用;二是从性质上,对心作出价值判断和分类,即真心和妄心(净心和染心),由真心衍生出自心、本心、平常心等概念,给传统佛教思想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三是从心神、心物、心佛三种关系来看,心与意、识二者的关系被视为体与用的关系,通常用妙神、妙识、神识、识精等概念来表述心的微妙。

在心物关系上,主要有心物不二与唯心所变两种观点,并由心与物的关系拓展到心与理的关系。

在心佛问题上,中国佛学的主流持心佛不二、即心即佛的观点。

中国佛学对性特别是佛性问题也有详尽的阐述和独特的发挥,提出了性具善恶、无情有性、穷理尽性等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理论学说。

中国佛学的心性学说远承印度佛教而形成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主要彰显了将人的内在心性作为解脱之道的思想。

禅宗剖析资料

禅宗剖析资料

禅宗剖析一、禅宗的历史和起源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分支,起源于印度佛教的某些教义。

在传入中国后,禅宗吸收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据传菩提达摩为禅宗的创始人,被尊为初祖。

其后,经过几代禅师的传承和发展,禅宗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之一。

二、禅宗的核心思想禅宗的核心思想是“心性本净,佛性本有”。

它主张通过修行,舍离文字义解,直彻心源,觉悟出不需外求的清净自心。

禅宗的信仰是人心本来清净,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识自性,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

这种思想体现了禅宗对于心性、佛性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三、禅宗的修行方法禅宗的修行方法主要包括禅定和参禅。

禅定是一种通过静坐冥想的方式,使内心达到平静、清净的状态。

参禅则是在禅师的指导下,通过参悟一些禅机或公案,达到心性的觉悟。

此外,禅宗还提倡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随缘任运的态度,让禅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禅宗的悟性和境界禅宗的悟性是指通过修行和参悟,达到对于宇宙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这种理解超越了常规的逻辑思维和经验认知,是一种心源性的觉悟。

禅宗的境界则是指通过修行和悟性,达到的一种心灵上的自由、超脱和圆满的状态。

这种境界超越了生死的轮回和烦恼的束缚,是一种永恒、和平的境界。

五、禅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禅宗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禅宗吸收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其次,禅宗对于中国的艺术、文学和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禅宗的“无我”思想对于中国的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此外,禅宗的“心源说”也为中国的哲学思想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六、禅宗的争议和批评尽管禅宗在中国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批评。

首先,禅宗的修行方法和理论对于一些人来说过于神秘和难以理解。

其次,禅宗的某些极端思想可能被一些人利用为逃避现实、追求个人自由的借口。

此外,禅宗的某些分支可能存在派别之争和传承上的争议。

袁宏道“性灵说”_之佛学渊源

袁宏道“性灵说”_之佛学渊源

第38卷第3期学报No 3Vol 382023年3月JournalofLeshanNormalUniversityMar ꎬ2023DOI:10.16069/j.cnki.51-1610/g4.2023.03.005袁宏道 性灵说 之佛学渊源王㊀悦(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ꎬ安徽芜湖241000)摘㊀要:袁宏道参禅习佛ꎬ受佛学思想影响极深ꎮ禅宗 物格 公案是袁宏道由 外参 到 内悟 的重要契机ꎬ这对其 性灵说 有着深刻启示ꎮ在文学发生方面ꎬ有得于禅宗心性论ꎬ袁宏道强调主体心性的地位和作用ꎬ主张创作主体自由抒发真情真性ꎻ在心物关系方面ꎬ受永明延寿 一心统万法 思想影响ꎬ袁宏道提出 以心摄境 ꎮ佛学思想对袁宏道 性灵 思想的形成多有沾溉ꎮ关键词:袁宏道ꎻ性灵说ꎻ佛学渊源中图分类号:I010.5㊀文献标志码:A㊀文章编号:1009-8666(2023)03-0026-06收稿日期:2022-03-1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历代释家文论文献集成与综合研究 (22AZW011)作者简介:王悦(1997—)ꎬ女ꎬ河北唐山人ꎬ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论ꎮ性灵 一词ꎬ在魏晋时期就受到诗论家们的关注ꎬ刘勰㊁钟嵘㊁颜之推等人都曾在诗文理论中使用过ꎬ或者将 性灵 视为文学批评的重要标准ꎮ至明代ꎬ随着阳明心学和狂禅思想的广泛传播ꎬ一大批文人敢于冲破传统文学观念的束缚ꎬ开始提倡自由抒发主体灵性ꎬ如徐渭 真我 本色 说㊁李贽 童心说 ㊁屠龙 性灵说 等ꎮ公安派的中心人物袁宏道批判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思潮ꎬ企图改变明代诗坛凝滞板重的状态ꎬ将 性灵 引入了文学领域ꎬ倡言 独抒性灵ꎬ不拘格套 [1]187ꎬ主张诗人率性而发ꎬ为明代诗坛的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ꎮ性灵 文学思想在袁宏道这里达到了理论高峰ꎬ成为文学批评中一个重要主张ꎮ目前学术界对于袁宏道 性灵 思想的理论内涵㊁学术渊源和美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ꎬ对袁宏道的佛学思想亦有不少有益研究ꎮ明代中后期ꎬ佛学的复兴促使文学家们开始关注到创作主体自身的真情㊁真性ꎬ重视文学创作的自由抒发ꎮ袁宏道本人参禅习佛ꎬ与佛学有着很深的渊源ꎬ那么ꎬ佛学思想投射到他的文学主张上ꎬ其 性灵说 难免会有佛学痕迹ꎮ因此ꎬ从佛学角度探究袁宏道 性灵说 的理论渊源十分有必要ꎮ本文试图梳理袁宏道参禅悟道的过程ꎬ坐实袁宏道 性灵说 与佛学的内在联系ꎬ再分析讨论袁宏道在禅宗心性论和永明延寿 一心统万法 思想的影响下ꎬ对其 性灵说 的构建ꎬ从而深化对袁宏道 性灵说 的理解ꎮ㊀㊀一㊁由 外参 到 内悟 的转机袁宏道生活在佛学复兴的时代ꎮ明中叶以后ꎬ在统治阶级佛教政策相对宽松以及阳明心学的广泛影响下ꎬ诸多文人士大夫转向佛学寻求精神安慰与寄托ꎬ居士佛教甚为流行ꎮ生活在当时的袁宏道ꎬ难免会受此影响ꎬ激发修习佛学的兴趣ꎮ在家学方面ꎬ袁宏道早年受兄长袁宗道 性命62之学 启发较大ꎬ在兄长的指引下进入禅门ꎬ二人时常一起学习佛典㊁探讨佛理ꎮ袁宏道的父亲袁士瑜和舅舅龚仲敏也都热心于佛教ꎮ据袁宗道描述ꎬ龚仲敏常与其兄弟三人共参佛理ꎬ 庚寅之冬ꎬ犹记与翁同参鸭子公案ꎬ烧灯至子夜ꎮ窗风渐淅ꎬ足寒如铁ꎬ面貌苦冷ꎬ若槁木之枝ꎮ茶三四易然后啜ꎬ诘朝未日出ꎬ履声已在堂外ꎮ眼毛虬结ꎬ泪诟满面ꎬ终亦不顾ꎮ [2]173可见ꎬ在学术方面ꎬ父亲㊁舅舅和兄长等人对袁宏道起着精神支持与思想启发的重要作用ꎮ更为重要的是ꎬ袁宏道本人喜欢佛学ꎬ亦尚禅理ꎬ佛学造诣很高ꎬ对«坛经»颇有研究ꎬ曾作«六祖坛经节录»«坛经节录引»等ꎮ袁宏道推崇李贽ꎬ与其交往密切ꎮ李贽还曾以诗相赠ꎬ大为推赞袁宏道的禅学著作«金屑编»ꎮ袁中道为哥哥写的«行状»中记述了宏道造访李贽的场景:先生既见龙湖ꎬ始知一向掇拾陈言ꎬ株守俗见ꎬ死于古人语下ꎬ一段精光ꎬ不得披露 能为心师ꎬ不师于心 一一从胸襟流出ꎬ盖天盖地ꎬ如象截急流ꎬ雷开蛰户ꎬ浸浸乎其未有涯也ꎮ[3]799学者们往往借用这一段材料来推究李贽对袁宏道的文学思想和佛学思想产生的深刻影响ꎮ 心师 是佛学常见词汇ꎬ«涅槃经»有 愿作心师ꎬ不师于心 ꎬ 心 是禅宗的理论基石ꎬ禅宗强调 即心即佛 ꎮ李贽的 成人 即 成佛 思想也是这个道理ꎬ佛性在人心之内ꎬ自心即是佛ꎮ他提出 童心说 ꎬ 童心 就是 绝假纯真ꎬ最初一念之本心 [4]276ꎮ钱谦益先生提到李贽对袁宏道的佛学影响: 中郎以通明之资ꎬ学禅于李龙湖ꎬ读书论诗ꎬ横说竖说ꎬ心眼明而胆力放ꎬ于是乃昌言排击ꎬ大放厥词ꎮ [5]567袁宏道吸收了李贽对自身主体的张扬ꎬ其佛学思想得到了深化ꎮ总之ꎬ在时代风气㊁亲友以及自身的多重影响下ꎬ袁宏道与佛学结下了不解之缘ꎮ由于以李梦阳㊁何景明㊁王世贞㊁李攀龙为首的前后七子复古派倡导 文必秦汉㊁诗必盛唐 ꎬ当时的文坛逐渐形成了只注重形式㊁不注重内容的风气ꎮ万历二十三年(1594)ꎬ袁宏道任苏州吴县县令ꎬ当时吴中地区文坛上抄袭模拟㊁刻板师古成风ꎬ他曾写过«诸大家时文序»«丘长孺»等文进行抨击ꎬ认为学习古人不能流于文字表面ꎬ需要在自然中寻找创作的灵感ꎮ周裕锴认为面临诗坛现状ꎬ袁宏道融合心学 良知 和禅宗 本心 为一体形成了 性灵说 文学主张ꎮ[6]220-230袁宏道推崇大慧宗杲的看话禅ꎬ认为宗杲写给李贽的书信是参禅之人的必读之物ꎬ还曾在其作品中多处称引宗杲ꎬ如在«珊瑚林»中有言: 参禅将彻时ꎬ惟守定一个话头ꎬ便是真功夫ꎮ若拾话头ꎬ而求别路ꎬ必难透脱矣ꎮ [7]48 参禅人须将从前所致所能地道理及所偏重习气㊁所偏执工夫ꎬ一一抛弃ꎬ略上心来ꎬ即与斩绝ꎬ如遇仇人ꎮ [7]52对此ꎬ周群作专文详细地推论了宗杲 立处即真 即心是佛 思想对公安派文学思想的影响[8]ꎮ以上综述了学者们对袁宏道 性灵说 所受佛学影响的发现ꎮ不过ꎬ袁宏道参禅开悟的过程仍有待我们挖掘ꎬ这为解答袁宏道 性灵说 是否受到佛学影响以及如何受到佛学影响有助益ꎬ阐释清楚这一点ꎬ或许能够帮助我们将袁宏道 性灵说 与佛学之间的联系更加切实地建立起来ꎮ袁宏道在«金屑编自叙»中说道: 余少慕玄宗ꎬ长探佛理ꎬ遍参知识ꎬ博观教乘ꎬ都无所得ꎬ后因参杨岐公案ꎬ有所发明ꎮ [7]141这里的杨岐公案指的是临济宗杨岐派的公案ꎮ那么ꎬ为何袁宏道参杨岐公案后 有所发明 呢?这之间有着什么思想的联系与变化?对于杨岐公案ꎬ袁宏道在«德山麈谭»中记述:问: 妙喜(指宗杲)言诸公但知格物ꎬ不知物格ꎮ意旨如何? 答: 格物物格者ꎬ犹谚云我要打他反被他打也ꎮ今人尽一生心思欲穷他ꎬ而反被他穷倒ꎬ岂非物格邪? [1]1284这一则是宗杲禅师与张九成议 格物 的公案ꎬ载于«五灯会元»卷二十:及为礼部侍郎ꎬ偶参政刘公请慧说法于天竺ꎬ公三往不值ꎬ暨慧报谒ꎬ公见但寒暄而已ꎮ慧亦默识之ꎮ寻奉祠还里ꎬ至径山ꎬ与冯给事诸公议格物ꎮ慧曰: 公只知有格物ꎬ而不知有物格ꎮ 公茫然ꎬ慧大笑ꎮ公曰: 师能开谕乎? 慧曰: 不见小说载唐人有与安禄山谋叛者ꎬ其人先为阆守ꎬ有画像在焉ꎮ明皇幸蜀ꎬ见之怒ꎬ令侍臣以剑击其像首ꎮ时阆守居陕西ꎬ首忽堕地ꎮ 公闻顿领深旨ꎮ题不动轩壁曰: 子韶格物ꎬ妙喜物格ꎮ欲识一贯ꎬ两个72五百ꎮ 慧始许可ꎮ[9]1530大慧宗杲主张 看话禅 ꎬ提倡 参活句 ꎮ话头只是参悟的工具ꎬ因此不要纠结于话头的内容ꎬ而是要借机摆脱分别心ꎮ对于张九成的 格物 ꎬ宗杲提出了相反的 物格 ꎬ他认为不要执著于那些夸耀自家聪明的虚伪学问ꎬ直接回归到人的本性上ꎮ 格物 物格 显示的是一瞬间的转变性ꎮ大慧宗杲曾说: 要得真正寂灭现前ꎬ必须于炽然生灭之中ꎬ蓦地一跳跳出ꎬ不动一丝毫ꎬ便搅长河为酥酪ꎬ变大地作黄金ꎮ临机纵夺ꎬ杀活自由ꎬ利他自利ꎬ无施不可ꎮ [10]921在宗杲看来ꎬ真正的解脱在于自心ꎬ只有与虚幻的知识㊁经验一刀两断ꎬ才能彻底摆脱束缚ꎬ从而顿悟ꎬ豁然开朗ꎮ对于参禅已久而无所得的袁宏道来说ꎬ这则公案无疑给了他很重要的启发ꎮ袁宏道恍然大悟ꎬ于是ꎬ他拈出经文㊁语录ꎬ加以颂古或评倡ꎬ共72则ꎬ汇成佛学专著«金屑编»ꎮ临济义玄禅师云: 金屑虽贵ꎬ落眼成翳ꎮ [9]649金屑虽然金贵ꎬ但落在眼里便是障眼之害ꎮ临济宗讲求 无一念心求佛果 ꎬ不要把佛看作与自己生命相异的东西ꎬ佛本来就是自性ꎬ当下即得ꎬ无需刻意从外界求索寻访ꎮ到了这里ꎬ我们能明显看出ꎬ袁宏道已然明了这些文字不过是障眼之法ꎬ真正的开悟ꎬ在于自己本心ꎮ这是袁宏道从外部攫取转向内心探求的一次重要契机ꎮ此前ꎬ他研习梵㊁华诸典ꎬ参究诸多公案ꎬ都没有真正的开悟ꎬ正是这一次的转机引起了他对 本心 的重视ꎬ为其 性灵 思想提供了启示ꎮ㊀㊀二㊁ 性灵说 与禅宗心性论上文已证实了临济杨岐公案带给袁宏道的重要启发ꎬ在袁宏道对 性灵 的论述中ꎬ常能见到文学创作需要向 内 寻求的相关说法ꎬ 有时情与境会ꎬ顷刻千言ꎬ如水东流ꎬ令人夺魄 [1]187ꎮ这种顺从性情㊁一挥而就的诗歌创作状态便如同参禅学佛突然开悟的状态ꎮ袁宏道倡导诗文要书写真情ꎬ回到自己的本心ꎬ他在«叙小修诗»一文中作出正式宣言: 独抒性灵ꎬ不拘格套ꎬ非从自己胸臆流出ꎬ不肯下笔ꎮ 这种对诗歌创作主体心性的张扬ꎬ充分显示了其 崇心 倾向ꎮ考究袁宏道的 性灵说 ꎬ其内在理路与禅宗心性论相似ꎮ首先ꎬ禅宗强调 真心 ꎬ也就是本真之心㊁妙明之心ꎮ袁宏道 性灵说 也强调诗人的真心ꎬ认为 出自性灵者为真诗 [1]1685ꎮ袁宏道将 真 作为 性灵说 的根本原则ꎮ 性之所安ꎬ殆不可强ꎬ率性所行ꎬ是谓真人 [1]193ꎬ诗人要有一颗真心ꎬ毫不掩饰地在作品中自然流露真情实感ꎮ并且ꎬ 情至之语ꎬ自能感人ꎬ是谓真诗 [1]198ꎮ袁宏道批判世人对于抒写性灵的 真诗 的偏见ꎬ把诗歌率性而发的要求提升到了比含蓄蕴藉的写作原则还高的地位ꎮ在他看来ꎬ唯有源于真心的诗才是质量上乘㊁富有新意的好诗ꎮ因此袁氏提出 闾巷有真诗 一说: 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擎破玉»«打草竿»之类ꎬ尤是无闻无识真人之作ꎬ 任性而发ꎮ [1]188妇孺之语虽然粗俗鄙陋ꎬ但这些普通民众所作的民谣和歌谣真实地反映了底层百姓的生活ꎬ传递了劳苦大众的内心呼声ꎬ直率自然㊁情感真挚ꎬ毫无伪饰造作之嫌ꎬ是诗人写作的典范和榜样ꎮ因此ꎬ袁宏道认为ꎬ评判诗歌需要放下分别心ꎬ好诗的标准在于是否 真 ꎬ而不在于作诗者为何人ꎮ其次ꎬ禅宗强调 自性 ꎬ袁宏道之 性灵 亦是ꎮ禅宗提倡 自性清净心 ꎬ这种 自性 是先天的㊁本真自足的ꎬ不为尘世所染ꎮ禅家讲 直指人心㊁见性成佛 ꎬ成佛的关键就在于自性的彰显ꎮ袁宏道主张文章是自性的显现ꎬ而非拘泥于古人的章法㊁句法ꎮ所以ꎬ他说 善为诗者ꎬ师森罗万象 [1]700ꎮ袁宏道提出 奇 趣 的审美标准ꎮ 奇 是新奇ꎬ 文章新奇ꎬ无定格式ꎬ发人所不能发 [1]786ꎬ他认为文章写作没有固定的格式和原则ꎬ只有不因循守旧㊁墨守成规ꎬ才能写出新奇文章ꎮ那么 奇 从何而来呢?袁宏道给出了答案: 从自己胸中流出ꎮ 这一语与禅语 从自己胷襟中流出将来 [11]649相似ꎮ 胸中 胸襟 指的便是创作主体的本心ꎬ袁宏道看重的是创作主体自性的自然流畅和尽情达意ꎮ 趣 亦是指自然的人心之趣ꎬ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ꎮ趣如山上之色ꎬ水中之味ꎬ花中之光ꎬ女中之态ꎬ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ꎬ唯会心者知之ꎮ [1]463 趣 不是即目可见㊁即手可感的ꎬ不在人心之外ꎬ因此不需要在外界寻觅ꎬ需要用自在的本心去体悟和感受ꎮ这正与禅家所说的 佛是自性作ꎬ莫向身求 [12]83相通ꎮ82最后ꎬ禅宗主张 妙悟 ꎬ提倡以直觉的内心体验观照现实人生ꎬ反对逻辑思维和知见的参与ꎮ袁宏道虽然提出 趣 的审美标准ꎬ但他反对单纯以 趣 为目的写诗ꎮ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ꎬ得之学问者浅 ꎬ 入理愈深ꎬ然其去趣愈远矣 [1]463-464ꎮ 趣 的获得是自然而成ꎬ非可力强而致ꎬ也无需理 的参与ꎮ理性认识与人的自然情性不仅相对立ꎬ还会阻碍个人真实情感的自然表达ꎮ同时ꎬ 趣 不仅对诗人来说非常重要ꎬ对读者来说也不可或缺ꎬ因为 趣 能帮助读者激发他们的真情真性ꎬ从而产生自己对作品的独特的审美感悟和体认ꎮ袁宏道认为诗歌的创作和欣赏所依赖的是全然的直觉性体验ꎬ这种思维并不是在理性思维指导下进行的ꎬ而是心灵的觉解ꎬ这种沟通是内在的ꎬ而非语言文字所能界定出来的ꎬ故而灵动的诗境有待于内心的领悟ꎮ与禅定相似ꎬ袁宏道指出诗人在创作时要拥有澄澈的心境ꎬ如果思绪混乱ꎬ遮蔽了自己的真实性情ꎬ最终也不会获得 趣 ꎮ袁宏道主张的这种诗歌艺术思维方式实际上与佛门思维方式相通ꎮ在佛家看来ꎬ心性是修行根本㊁成佛关键ꎮ禅宗强调 本心 ꎬ提倡 识心见性 ꎮ所谓 识心 指的就是直观自心ꎬ不向外寻求ꎮ马祖道一言 平常心是道 ꎬ 心 是万法的根本ꎬ行住坐卧皆是道ꎮ就这样ꎬ禅宗把自由解脱的道路由向外寻求变为主体内在心灵的体验ꎮ顿悟顿修ꎬ解开自心的束缚ꎬ自性本来清净ꎬ便能达到心灵的自由ꎮ在禅宗心性论的浸润下ꎬ袁宏道 性灵说 重视一己之 本心 ꎬ主张创作主体自由地抒发真情真性ꎮ㊀㊀三㊁ 以心摄境 与 一心统万法在心物关系问题上ꎬ袁宏道提出 以心摄境 ꎬ也深受佛学影响ꎮ佛家强调 心 的主观能动作用ꎬ«心经»讲 五蕴皆空 ꎬ五蕴即 色㊁受㊁想㊁行㊁识 代表了外境ꎬ破除 五蕴 的人便能认识到万物皆空ꎬ达到一种虚无之境ꎮ佛家常说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ꎬ指出不要住相ꎬ跳出外界的束缚ꎬ自性就会显现出来ꎮ不过ꎬ这并不代表心和物完全对立起来ꎮ 心 并不是脱离物质世界而孤立存在的实体ꎬ与世间万象是 不一不异 的关系ꎮ«五灯会元»卷十一载: 有时夺人不夺境ꎬ有时夺境不夺人ꎮ [9]645 夺人不夺境 指对于那些执著于 我 的人的破执ꎻ 夺境不夺人 则是指破除对外界万事万物的执著ꎬ即对外境的执著ꎮ禅宗主张用自己的心灵体悟而达到自性与佛性的统一ꎬ禅宗审美体验的实现就是由 破境 开始ꎬ破除 我执 和 法执 ꎬ再造一个超越物我的大化流行的圆融境ꎮ这使得个体在 自悟 过程中ꎬ心灵与外部世界融为一体ꎮ袁宏道在«珊瑚林»里亦云ꎬ 问:何谓 如是我闻 ꎬ答:心境合一ꎬ曰如ꎻ超于是非两端ꎬ曰是ꎻ不落眼耳鼻舌身意ꎬ为我ꎻ不从语言文字入ꎬ曰闻ꎮ [7]14 先生曰: «楞严»云ꎬ吾不见时ꎬ何不见吾不见之处?又云ꎬ见见之时ꎬ是非是见ꎻ见犹离见ꎬ见不能及ꎮ汝道是有见是无见? [7]39关于 性灵 ꎬ袁宏道有言: 夫性灵窍于心ꎬ寓于境ꎮ境所偶触ꎬ心能摄之ꎻ心所欲吐ꎬ腕能运之ꎻ心能摄境ꎬ即蝼蚁蜂虿皆足寄兴ꎬ不必«雎鸠»«驺虞»矣ꎻ腕能运心ꎬ即谐词谑语皆是观感ꎬ不必法言庄什矣ꎮ以心摄境ꎬ以腕运心ꎬ则性灵无不毕达ꎬ是之谓真诗ꎮ [1]1685这一段论述清晰地展现出他对性灵与外物之关系问题的思考ꎬ创作首先是由蕴含性灵的内心生发ꎬ而后寓于 境 (即事㊁物)ꎬ 心 统摄 境 ꎬ实现 心 与境相圆融会通ꎬ自然而然地流诸于笔端ꎬ就成了好诗ꎮ这与佛家 心物一元 思想相契合ꎮ当然ꎬ我们并不能由此断定二者之联系ꎬ有可能是袁宏道由于参禅习惯而随口引用ꎬ这就需要我们找出更直接的证据进行推论ꎮ进一步来看ꎬ袁宏道的 以心摄境 与宋代永明延寿禅师的 一心统万法 相近ꎮ宏道对永明延寿的«宗镜录»颇有研究ꎬ曾 逐句丹铅ꎬ稍汰其烦复ꎬ撮其精髓 [3]550ꎬ成«宗镜摄录»(已佚)一书ꎮ这足以证明ꎬ袁宏道对永明延寿的禅法十分熟悉ꎮ 举一心为宗ꎬ照万法如镜 [13]417是«宗镜录»的核心ꎬ在延寿禅师看来ꎬ世界上一切事物同归于心ꎬ心即一切ꎬ他认为 心外无物ꎬ物即是心 [13]870ꎮ袁宏道也曾表达: 心者万物之影也ꎬ形者幻心之托也ꎮ [1]489延寿云: 心无自性ꎬ因境而生ꎮ境无自性ꎬ因心而有ꎮ [13]712这里的 心 即 真如 ꎬ是没有妄念的心ꎮ参禅需要守住空的 心 ꎬ没有杂念ꎮ 心无自性 ꎬ于是 心 就转变成了具有生灭作用92的阿赖耶识ꎮ因此ꎬ能够心境互生ꎬ 一心 能统 万法 ꎮ同样ꎬ袁宏道强调的也是 真心 ꎬ 心 具有转物的能量ꎬ境随心转ꎮ万境变化ꎬ但由 心 统摄ꎮ袁宏道的 以心摄境 强调了创作过程中 心 的主观能动性ꎬ 境所偶触ꎬ心能摄之 是一种豁然的心领神悟ꎬ一种自然而然的表达ꎬ用严羽的话说就是 妙悟 ꎮ内心虚空故能灵动地感应外物ꎬ这是一种自心的本有ꎬ既不需要摹仿古人ꎬ也不需要摹仿外物ꎮ那么ꎬ诗的优劣与价值就不在于寄兴之物的优与劣或是语言的庄重与粗糙ꎬ而在于 心 能否统摄境ꎮ我们可以发现ꎬ延寿禅师 一心统万法 的思想潜在地影响了袁宏道的 性灵说 ꎮ㊀㊀四㊁结语综合来看ꎬ袁宏道 性灵说 与佛学尤其是禅宗心性论有着很深的顾盼与联系ꎮ袁宏道参临济宗杨岐派公案而突然开悟ꎬ这是他由 外参 转向 内悟 的重要契机ꎬ落在诗学主张上ꎬ便是强调真心㊁真情的流露ꎮ«坛经»云: 若识本心ꎬ即本解脱 但净本心ꎬ使六识出六门ꎬ于六尘中无染无杂ꎬ来去自由ꎬ通用无滞ꎬ即是般若三昧ꎬ自在解脱ꎮ [12]73-74禅宗强调 明心见性 ꎬ通过破除执著ꎬ顿悟成佛ꎬ从而实现心灵的自由和生命的超越ꎮ袁宏道对 性灵 的追求ꎬ又何尝不是一种心灵的觉解和对自由的神往ꎮ当然ꎬ袁宏道 性灵说 受佛学影响不仅仅限于此ꎬ如: 毛孔骨节ꎬ无处非佛 ㊁ 贪填慈忍ꎬ无念非佛 ㊁ 无情有情ꎬ无佛非佛 [1]489等多处以否定的表达方式都有着佛家 遮诠 法的影子ꎻ袁宏道对性灵自由的追求受到禅宗自由精神的深刻影响ꎻ 人人都能写出真诗 的思想暗合了佛家 人人皆可成佛 众生平等的思想ꎻ等等ꎮ明代诗坛因为前后七子提出的复古主张而误入歧途ꎬ走进绝境ꎬ失去了生机与活力ꎮ正所谓 疏瀹五藏ꎬ澡雪精神 ꎬ以求新求变为目的的 独抒性灵 诗学主张发挥了创作主体的真实性情ꎬ为黑暗阴森的诗坛带来了一抹光鲜亮丽的颜色ꎬ一扫笼罩在诗歌创作领域的衰弱无力㊁刻板沉滞的气息ꎮ受佛家对 心性 的强调的影响ꎬ袁宏道 性灵 文学思想形成了一种无关乎外物㊁重视自我本心抒发的 超功利 审美心境ꎬ为明代诗人的创作提供了新思路㊁新方法ꎬ对后来的竟陵派㊁晚明小品文ꎬ乃至清代袁枚 性灵说 的出现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ꎮ不过ꎬ我们也要看到袁宏道 性灵说 的局限性:由于袁宏道与因循复古的创作风气做出了彻底的决裂ꎬ不免显得有些剑走偏锋ꎬ产生了矫枉过正的弊病ꎬ以至于在其之后ꎬ诗歌创作方面呈现出一种语言俚俗㊁情调不高㊁内容肤浅的状态ꎬ诗歌的发展趋势又走向另一个极端ꎮ参考文献:[1]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ꎬ1981.[2]袁宗道.白苏斋类集[M].钱伯城ꎬ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ꎬ1986. [3]袁中道.珂雪斋集[M].钱伯城ꎬ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ꎬ2019.[4]张建业.李贽全集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ꎬ2010.[5]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ꎬ1983.[6]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ꎬ1992.[7]王闰吉.袁宏道«珊瑚林»«金屑编»校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ꎬ2017. [8]周群.宗杲学溉公安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20(5):113-119. [9]普济.五灯会元[M].苏渊雷ꎬ点校.北京:中华书局ꎬ1984.[10]蕴闻.大慧普觉禅师语录[M]//大正藏:第47册.台北: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ꎬ1990. [11]法应.禅宗颂古联珠通集[M]//大正藏:第65册.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ꎬ1994. [12]郭朋.坛经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ꎬ2012.[13]延寿.宗镜录[M]//大正藏:第48册.台北: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ꎬ1990.03TheBuddhistOriginofYuanHongdao's"XingLingTheory"WANGYue(CollegeofLiberalArtsꎬAnhuiNomalUniversityꎬWuhuAnhui241000ꎬChina)Abstract:YuanHongdaowasdeeplyinfluencedbyBuddhistthoughtashestudiedZenandBuddhism.The"WuGe"koaninZenBuddhismwasanimportantopportunityforYuanHongdaotomovefrom"externalparticipation"to"internalenlightenment".Thiswasaprofoundinspirationforhis"XingLingtheory".IntermsofliteraryoccurrenceꎬYuanHongdaoꎬwhohasgainedfromtheZen'smindandnaturetheoryꎬemphasizedthestatusandroleofthesubject'smindandnatureandadvocatedthefreedomofthecreativesubjecttoexpresshistruefeelingsandtruenature.IntermsoftherelationshipbetweenmindandmatterꎬinfluencedbyYongmingYanshou's"YiXinTongWanFa"ꎬYuanHongdaoputforwardtheideaof"YiXinSheJing".BuddhistthoughthadalottodowiththeformationofYuanHongdao'sideaof"XingLingtheory".Keywords:YuanHongdaoꎻtheXingLingTheoryꎻTheBuddhistOriginʌ责任编辑:杨睿彤ɔ(上接第25页)OntheCharacteristicsofModernisminGuoMoruo'sNovelsMAYimin(CollegeofLiteratureꎬMudanjiangNormalUniversityꎬMudanjiangHeilongjiang157011ꎬChina)Abstract:GuoMoruo'sstrongpersonalitycolorandabundantlifeexperiencemakehisnovelsnotonlyfullofprofoundconnotationꎬbutalsodistinctivefeaturesofmodernism.Heisgoodatusingmodernisttechniquessuchassymbolismꎬexpressionismandpsychoanalysisinartisticstyle.TakingmodernityvalueasthemainaxistoexplorehisliterarycreationꎬwecansortoutGuoMoruo'slearningandacceptingprocessofwesternmodern ̄ismꎬpayattentiontohisdeepreflectionandreflectiononsurvivalꎬvalueandfateꎬandfurtherclarifythepio ̄neeringsignificanceofGuoMoruo'snovelsinthehistoryofnewliterature.Keywords:GuoMoruo'sNovelsꎻModernismꎻIdeologicalTraitʌ责任编辑:杨睿彤ɔ13。

禅宗心性论

禅宗心性论

禅宗心性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王大刚摘要:本文讨论分析了禅宗心性论的理念及其历史发展,着重讨论了惠能对“心”、“性”的认识,也分别讨论了五派七流的观点,以此来具体论证“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关键词:心性论惠能禅宗一、综述禅宗作为佛教的真正代表在中国心性历史上影响远远高于其它各宗,可以说佛教心性完成于禅宗。

而禅宗虽有“南能北秀”二宗,但是神秀主张“息灭染心”,而惠能则反对定慧割裂,从人本主义角度以“众生即佛”的观点与神秀对立,自然,真正在历史上发挥影响的是以惠能代表的南宗,因而这里讨论的禅宗心性论主要指南宗而言。

心性这两个字就像这字面本身一样,就是心的本性,就是内心固有的本来面目。

心性一词最早见于《增一阿含经》“心性极清净”,除了“心性”一词之外,在佛教哲学中也有许多其他名称,正如郭朋《坛经校释》所述“佛性、法性、实性、自性、本性、法身、本心、真如等等称谓,实质上指的都是一个东西――佛教所幻想的最高的、永恒的精神实体。

它是惠能的思想核心,理论基础,也是惠能心目中的宇宙实体,世界本原。

”禅宗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口号,以“明心见性”作为根本宗旨一方面保留了宗教本身的神秘性而在另一方面却将宗教世俗化,让更多人接受其哲学理念。

二、心与性惠能对于心提出“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坛经・般若品第二》),显然这与我们所说生理学意义上的心是不同的,在惠能的论述里,“心”是一个能够主宰世界的独立本体,而惠能又说“功德自心作,福与功德别”提出了“自心”的概念,这个自心和心比更具有人本主义倾向,旨在让人们强化自我意识。

而本体的自心则被惠能称为“本心”,如“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坛经・自序品第一》),又如“若识自信见性,皆成佛道”(《坛经・般若品第二》)。

对于心的修行方法称为“直心”,如“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坛经・定慧品第四》)也就是说,直心指的是对一法都不生分别、执著之心,一方面可以说它是修行的方法,但是另一方面也是一种道德要求。

宗杲之心性本觉思想探析

宗杲之心性本觉思想探析

宗杲之心性本觉思想探析作者:任静伟来源:《西部学刊》2020年第19期摘要:宗杲禅师的心性本觉思想,是通过对南宗禅心性思想的继承和对天台、华严诸宗心性思想、儒学心性思想的融摄,以及通过对心性“本觉”与“始觉”辨析的基础上形成的。

从心性解脱论的向度,宗杲强调众生悉具觉悟成佛之心,心之觉义,“见一切法”“遍一切处”,并指出对本觉之自心的体认须自修自度、自证自悟。

关键词:宗杲;心性本觉;自证自悟中图分类号:B9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0)19-0150-03综观佛教发展史,印度佛教以诸法性空来发挥“心性本净,客尘所染”的早期般若学理论,其归趣是为了讨论如何转染成净、如何解脱成佛,期间历经诸多流派的发展。

到中国禅宗阶段,通过对儒家心性思想的吸收,逐渐发展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心性学说,特别是慧能开出顿悟成佛的简易法门,成为后世中国佛教心性思想的主流。

宗杲禅师(公元1089—1163年),为两宋之际的临济宗杨岐派高僧,其心性思想深受慧能禅宗的影响,从解脱论的角度,他强调“心性平觉”,提出“即心即佛”,认为众生自心具足佛性、佛与众生的区别在于迷悟殊途,并认为对本觉之自心的体认须自修自度、自证自悟。

本文围绕上述要点,对宗杲禅师的心性本觉思想进行简要讨论。

一、“心性本觉”之演进印度佛教的心性思想强调“净”与“染”相对,其立论基础为排除烦恼、贪欲等客尘,呈现清净圆妙之心。

因此,印度佛教强调“心性本净”,即认为众生皆具有成佛的潜能和内驱力,但因“客尘所染”,故不能自见其心。

中国佛教的心性学说强调“无明”与“觉”对立,其立论基础强调“成佛”从排除“妄识”开始。

“中国佛教重视以觉与不觉而论心性,提出以心性远离妄念而照用朗然为觉,以无明为不觉,从而用心性本觉说取代心性本净说。

”[1]可以说,“心性本觉”是在“心性平净”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包含两层意蕴,众生的心性是清净的,具有佛性的;同时,它还是觉悟的、超越的,由于染心和妄识的作用,才不识其本来面目,成佛就是彻见本来面目,息妄归真、迷凡悟圣。

探索古代佛教对人性的思考和解脱

探索古代佛教对人性的思考和解脱

探索古代佛教对人性的思考和解脱佛教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宗教之一,对于人性的思考和解脱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式。

古代佛教通过深入探索人性的本质,提供了一种超越痛苦与烦恼的解脱之道。

本文将从古代佛教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对人性的思考和解脱的重要性。

首先,古代佛教强调人性的痛苦和无常。

佛教认为人类存在于无常的世界中,生老病死、爱别离、希望失望等种种痛苦和变化不定的现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佛教将这种痛苦的本质称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这些苦难源于贪欲、嗔恨、愚痴等人性的弱点,佛教通过深入思考人性的弱点,帮助人们认识到痛苦的本质,从而引导人们寻求解脱之道。

其次,古代佛教提出了解脱的方法和修行的路径。

佛教认为,要摆脱痛苦和烦恼,人们需要通过修行来净化心灵,从而实现对人性的超越。

佛教强调修行的核心是觉悟和慈悲,通过觉悟,人们能够认识到人性的虚幻和无常,从而超越对世俗欲望的执著;通过慈悲,人们能够化解自身的贪嗔痴,培养无私的心灵。

古代佛教通过修行方法如禅定、般若等,为人们提供了实现解脱的途径。

古代佛教对人性的思考和解脱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强调实践和体验。

佛教强调个人的内心体验和直接认知的重要性,通过个人的实践和体验,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佛法对人性的思考和解脱的意义。

古代佛教鼓励人们通过自我观察和反思,认识自己的欲望和烦恼,从而寻求超越和解脱。

通过实践和体验,人们能够深入理解佛教对人性的思考和解脱的内涵,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智慧和慈悲的境界。

总结起来,古代佛教对人性的思考和解脱提供了一种超越痛苦和烦恼的方式。

通过深入思考人性的本质,古代佛教揭示了人类存在的痛苦和无常。

通过修行和实践,人们能够摆脱对世俗欲望的执著,培养智慧和慈悲的心灵。

古代佛教的思考和解脱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思辨,更强调实践和体验的重要性。

通过个人的实践和体验,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佛教对人性的思考和解脱的内涵,从而实现真正的解脱。

禅宗心性论论文:禅宗心性论心理治疗心理障碍

禅宗心性论论文:禅宗心性论心理治疗心理障碍

禅宗心性论论文:禅宗心性论心理治疗心理障碍【中文摘要】禅宗心性论是印度佛教心性论和中国早期佛教心性论结合而凝成的一滴甜美的甘露。

禅宗的心性论是以心传心的宗教,禅宗心性论提倡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自己的本心去参验、体验、超验现实世界。

禅宗心性论是用心灵去直接感受“永恒即在瞬间”的妙悟,使人在普通感性的现象中把握永恒的本体,即佛我同一、物己两忘、宇宙与心灵合为一体的美丽、奇妙、神秘的精神境界。

目前,不少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就使心理治疗的重要性在社会中日益凸显出来。

心理治疗是心理医师对心理有疾病的患者进行心理和行为问题矫治的治疗过程。

它根据常规的一般心理障碍与特殊的心理障碍的关系以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而且随着心理治疗的发展,它与禅宗心性论的关系也日趋密切,共同消除人们的烦恼、抑郁、精神分裂等心理问题。

从跨文化因素的比较研究来看,禅宗心性论的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是相通的,通过对现代精神分析疗法、认知疗法、人本主义疗法、森田疗法等心理治疗的思想因素分析,禅与心理治疗都是减轻来访者的困扰、精神创伤,改善其精神面貌,禅侧重于本体的、灵魂的拯救,心理治疗侧重于对象的、躯体的治疗,两者的糅合共同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治疗。

禅宗心性论追求着一种超脱的心灵境界,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治疗元素,对精神的重视和关怀如同心理治疗一样,共同探索着心灵的解放。

从心理治疗的角度研究禅宗心性论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英文摘要】Zen inwardness theory is India’s buddhist inwardness theory and China’s early buddhist inwardness theory combining a sweet dew researched. The zen inwardness theory is the heart-to-heart communication religious, zen inwardness theory made not advocate BieChuan, text, teach the heart, see sex pointed in his own Buddha, the CanYan, experience, and to the Hellenic world transcendentalism. Zen inwardness theory is with the heart feel directly “eternity namely in the wonderful moment” enlightenment, make the person is in ordinary perceptual ontology and eternity in the phenomenon, namely, Buddha, content my same has two forget, the universe and heart integrated beautiful and wonderful, mysterious spiritual realm.At present, many people hav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is makes the importance of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in society increasingly emerges. Psychotherapy is psychiatrists to mental illness ment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with treatment course of treatment. It according to the conventional general psychological obstacles and special psychological barriers to solve the relationship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problem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with zen inwardness theory, it has becomeincreasingly close relationship, common remove people worry, depression, schizophrenia etc psychologicalproblems.Cross-cultural factors from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view, zen inwardness theory ideas and modern healthy idea is the same, through to the modern psychoanalytic therapy, cognitive therapy and humanistic therapy, morita therapy etc psychotherapy thoughts factor analysis, zen and the mental healing are aimed at easing the visitor’s obsessions, mental trauma, improve its spirit, zen focused on ontology, soul salvation, psychotherapy focuses on the treatment of bodies of object, attitudes, both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jointly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Zen inwardness theory a detached pursuit of spirit realm, contains the rich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for mental attention element, care and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as the heart as to explore the liberation. From the Angle of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study zen inwardness theory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关键词】禅宗心性论心理治疗心理障碍【英文关键词】Mind-nature theory in Zen psychotherapy psychological block【目录】论禅宗心性论摘要4-5Abstract5引言8-10 1 禅宗心性论的概析10-17 1.1 禅宗心性论的渊源10-11 1.2 禅宗心性论的形成11-12 1.3 禅宗心性论思想的内涵和特征12-17 1.3.1 “心即真如”的本体论12-13 1.3.2“即心即佛”的佛性论13-14 1.3.3 “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开悟论14-15 1.3.4 “自性自度自在解脱”的自性论15-17 2 心理治疗的概述及其与禅宗心性论的渊源17-23 2.1 传统文化与心理治疗17-18 2.2 心理治疗的内涵与特征18-20 2.3 心理治疗的发展趋势及其与禅宗心性论的渊源20-23 3 禅宗心性论的心理治疗视角分析23-37 3.1 禅坐与静默疗法23-25 3.2 禅悟与精神分析25-28 3.2.1 两者之间的联系25-27 3.2.2 两者之间的评价27-28 3.3 明心见性与认知疗法28-30 3.4 平常心是道与人本主义疗法30-34 3.4.1 平常心与马斯洛的满足论31-33 3.4.2 佛性平等与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33-34 3.5 顺应自然与森田疗法34-37 4 当代心理治疗对禅宗心性论的启发37-40 4.1 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与自性清净的佛性论37-38 4.2 心理治疗的目的与禅宗心性论的开悟观38-40结语40-42参考文献42-44致谢44-45个人简历45【采买全文】1.3.9.9.38.8.4.8 1.3.8.1.13.7.2.1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说明】本文仅为中国学术文献总库合作提供,无涉版权。

中国禅宗的心性论主张与传统思想背景

中国禅宗的心性论主张与传统思想背景

中国禅宗的心性论主张与传统思想背景发表时间:2008-10-12T21:10:53.373Z 来源:《阳明学刊》第三辑作者:宋立道[导读] 作者撰写此文目的,在于显示中国禅宗形成的几个方面的思想特点。

这些特点既与传统思想观念相关,又与佛教本土化有联系。

禅的中国化过程联系到了历代祖师对先前的中国思想的会通,更伴随着佛教与中国社会文化的适应。

这中间有对印度佛教的传统三学——从戒到定到慧——的改造,也对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主体性与自主性精神的极大吸收与及显扬。

它既促进了中国哲学认识理论的深化,也丰富完善了中国佛教自身的解脱途径。

作者指出,主观主义精神的极度扩张,导致禅宗一度相对地轻视宗教解脱的外在形式,但它仍然有一个复归传统的过程。

这当中,始终得以突出的是禅的宗教解脱经验中的独特性、直觉性、超越性。

禅,顾名思义。

首先与坐禅相关,也就是以定学为主干。

但中国禅宗的发展,如果以定学为标杆来考察。

它大致经历了一个始于坐禅,然后日渐轻视以至谴责禅定的形式主义,最终又复归于强调坐禅的历程。

这么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大致可以这么划分:第一段是菩提达磨及最初的“楞伽师”们直到五祖的“东山法门”;第二阶段则自慧能以下;第三阶段则在宋代以降。

当然这三个阶段之间的界线到也不是截然分明的,它们之间互有重叠。

但它们之间也有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对禅的个人经验性质的强调,即认为这不是一件可以凭理性就能掌握的东西。

佛教传入中国后,传统三学之一的定法(禅法或禅修)很早就在民间流传。

最初的禅法实践上依于外面来的禅师。

其理论依据,则在东汉至南北朝时译出的禅经[①]。

菩提达摩于六朝齐梁间从印度渡南中国海东来,先入梁都,后在梁普通年间(520~526)渡江北上,在当时北魏的洛阳一带传禅。

但其禅法不为时人所重,达摩便在河南嵩山少林寺修安心壁观,其以“二入四行”禅法教导弟子慧可、道育等。

慧可随侍达摩六年,得授《楞伽经》四卷。

其后慧可隐居于舒州皖公山(安徽潜山东北)又传法于僧璨。

论禅宗心性论与王阳明心学之贯融

论禅宗心性论与王阳明心学之贯融

论禅宗心性论与王阳明心学之贯融论禅宗心性论与王阳明心学之贯融摘要: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以心传心应该是禅宗的顿悟法门,所谓“心”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而王阳明的心学、知行合一在思想来源上与禅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不同处也是明显的。

佛家是“缘起性空,如幻如化”;儒家是“仁体义用,真实无妄”,本文浅显的对二者做一下比较分析。

关键词:心性论;知行合一;禅宗;清净;王阳明一、禅宗概述禅是禅那的简称,古译为“静虑”,也有去“弃恶”之说,一般译为禅定。

禅宗的创始人达摩于北魏末年首先活动于洛阳,后来来到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修持佛法,修习禅定,倡二入四行之禅修原则,以《楞伽经》授徒,后世以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以嵩山少林寺为禅宗祖庙,嵩山少林也因此得名,如今达摩洞依然保存,供后世瞻仰。

达摩之后下传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

可以说禅宗经历了鼎盛繁华也有落寞,其实说起来一直到六祖慧能那里才真正意义上指出佛性人人皆有,创顿悟成佛之学,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也使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

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

(一)禅宗心性论的内涵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可以说直接倒出了禅宗的心性论的核心宗旨,这里的心指的是本心、真心,只有守得住,控制得住自己的那份真心,才能达到彼岸,渡己渡人。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超越自我,解脱一切烦恼成就为佛。

禅学认为:万物万理的根源是心。

有了心才能认知世间万物。

致良知:是非之心,不滤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明明觉者也。

禅学;心的本体是清净的。

无须修饰,勿使染污。

则心的活动“意”与“行”是符合社会客观道德伦理的。

《坛经》人心皆有佛性而且是成佛的依据,一切皆由心生由心灭。

从一定意义上强调,万事万物都是心或性所变现的。

这里,心性两者和万事万物的关系是相同的,两者实为同一精神实体。

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其实禅宗的心和王阳明的心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由内而外的,不需要刻意装饰的,是天生的本心、本性。

释家禅宗——审美心理学

释家禅宗——审美心理学

顿悟的前提
• 一、是在禅宗意识的成熟中有了理论与实 践的准备 • 二、是求得解脱的强烈愿望 • 三、是对禅宗终极目的的不断思索是在思 索之后仍不得其解,进而产生的紧迫感和危 机感。
二、释家禅宗的美学思想
1、“心性论”对中国美学思想的影响
“心性论”的哲学核心的推崇使得中国的美学思 想更内倾化,更心灵化,偏于神韵、境界的追求,从 而在根本上规定了中国美学向审美心理的深层掘进, 写意美学的逐渐形成(诗歌、山水绘画)
曲径通幽,曲折有条
• 通过众多小空 间的串联逐步 转向大空间, 描述了运用曲 折幽深的空间 变化营造一种 回还变化、妙 趣无尽的心理 探索过程
相映成趣,巧于因借
• 采取了虚实对比、 动静虚实、空间分 隔等手法,将无限 天地融入到有限庭 院。 • 在园林中使用借景、 障景、虚实相生等 手法,营造“外适 内和,体宁心恬” 的禅境得到充分呈 现。
中国传统城市美学思想的哲学根基——
释家禅宗
• 一、释家禅宗的由来
• 二、禅宗的美学思想
• 三、禅宗美学思想的体现
一、释家禅宗的由来
• 禅宗是佛教中最重要的流派, 始于南北朝时期菩提达摩从 印度渡海东来中国授法。 • 到唐朝初、中 期 ,在以前 禅学及其他佛学 思想的基 础上 ,融汇了儒 、道的思 想 ,彻 底中国化了的禅宗 终于形成了 。 • 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 教的主流。
谢谢!
更内 倾化,更心灵化,偏于神韵、境界的追求,从 而在根本上规定了中国美学向审美心理的深层掘进, 写意美学的逐渐形成(诗歌、绘画)
• 自然神韵 ——重视自然,在自然环境寻求内心的平静和顿

• 圆融和谐 ——关注人的完整性和独立性,认为着人与世界、
人与自然、人与存在的圆融境界人与自然的和谐, 亲近自然,与自然风景结合的趋向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这句话源自于佛教禅宗。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
解契合,传法授受。

是古来禅宗的主要特色。

而‘不立文字’则是此一特色的代表性语句之一。

重点在强调禅宗
‘以心传心’的特质。

不立文字,就是不凭借语言文字来解释、传授教义。

传教的人不立文字,学佛的人不依文字;禅宗认为语言在
传递意义的同时又遮蔽了意义,因此,佛学、佛教最精微
最深刻的义理,在佛经的文字以外,在语言以外,“第一义”不可说。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
独有金色头陀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大迦叶.
这便是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
成佛”十六字玄旨的来源。

禅宗的“直指人心”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启示

禅宗的“直指人心”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启示

指 “ 明了万 法皆 由自心所生 ,所谓 ‘ 心生种种法生 ,心
灭种种法灭 ’ 相信 ‘ 。 只汝 自心 , 无别 佛 ’” 所谓 “ 更 。; 见
性 ”就是 “ 在明了 自心是佛 的瞬 间 ,顿见 自家被浮云盖 覆 的本性与佛性 等无 差别 。 ”∞
禅 宗 认 为 , 众 生 成 佛 的根 本 途 径 在 于 把 握 ‘ “ 自性 ’ ,
禅宗的“ 直指人心" 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启示
屈 凯
( 阳师范 大 学教 育科 学 学 院 ,辽 宁 沈

沈 阳 10 3 0 4) 1
要 :禅 宗是 中 国传统文化 与佛教 相融合 而产生的独特 的佛教 教派 ,具有 非常丰 富的思想和 高深 的智慧 ,其
中最核心的就是 关于人 的心性 方面的智 慧 ,其精要在 于 “ 直指人心” 。健 康、和谐 的师生关 系不仅是教 育活动开展的 前 提 ,也是 目前 我 国新形 势下亟须解 决和 完善 的重要教 育 管理 目标之 一。 因此 ,禅 宗这种 “ 直指人 心” 的教 育管理 思想对构建我们今 天的和谐师 生关系具有 重要 的启示。
关 键 词 : 禅 宗 ;人 心 ;和 谐 ;师 生 关 系 中 图 分 类 号 :G7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4 20 0 7年 5月 2 日 ,北京 某 职 业 学 校 某 年 级 影 视 专 2
( )识心见性 的主 体意识 一
识 心见 性 , “ 即 自识 本 心 ,自见 本 性 ” 所 谓 “ 。 明心 ” ,
这里 ,我们 也可 以称之 为 “ 直指人心” 的禅宗 。
牟尼于灵鹫 山应邀登座 为大众说法 。但 他只是拿着一枝 花向众人遍示 ,却一言不发 。当大众 困惑不解之 际,有

中国化的佛教--禅宗

中国化的佛教--禅宗

“心是地,性事王,王居心地上,
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 存,性去身心坏。” 性:指人的本性。
心是思维活动,其本性就是能觉悟,由心见
性,即能觉悟人生的究竟,解决生死的问题, 获得解脱。
他认为,由于心即性,那么性即是佛,自性就
是自佛(佛性)了。 慧能强调,佛者,觉也,“自性觉即是佛.”因 为人人都有觉悟之性,所以“愚人智人,佛性 本无差别。”人人皆有佛性。
1、教内(释迦摩尼以言语传授,) “教内之法”,如来禅,渐修----教,北宗神会 2、教外(心),教外别传,祖师禅, 顿悟---宗,南宗慧能
佛教

禅宗
例:
北宗:渐悟 南宗:顿悟(慧能:见性为禅)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 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 见水只是水。”
谛。
2、缘起法(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的存在都是依赖于某种条件(因缘),没有了条件 就无所谓存在,因此都是不断生灭变化的。此意为 因缘生果。
3、四念处:身、受、心、法念处。(四念处是
体会涅槃的基本道路.)
1、教外别传
(祖师禅虽谓达摩祖师所传之禅,其实达摩
禅仍是印度禅,也就是如来禅。真正的祖师 禅应该是指慧能禅)
大迦叶----阿难----末田地----优婆崛---婆须密---胁比丘----马鸣---僧伽罗叉---鸠摩罗驮---达摩 多罗-···
印度禅学经典传入中国,从东汉末年的“安世高《阴
持入经》、在洛阳汉译佛殿开始。他是汉译佛典的创 始人。 求那跋陀罗 ,译出了《楞伽宗》
“如来禅”的基本内容: 1、四圣谛:苦、集、灭、道

浅析禅宗思想关于“人性”的探究

浅析禅宗思想关于“人性”的探究

浅析禅宗思想关于“人性”的探究[摘要] 禅宗是中国佛教八大派之一,也是中国所特有的佛教。

禅宗的诞生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它的思想不拘泥于佛教经典学说,禅宗门人自我标榜为“教外别传”,认为自己所传的乃是佛教的觉悟之心,因此禅宗也被称为“心宗”或“佛心宗”。

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禅宗,实际上是指以慧能为代表的南宗,它因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得以在中国长久和蓬勃的发展。

禅宗思想博大精深,其思想影响深远,所以学习和研究禅宗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提高自我修养,而且还对我们今日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顿悟成佛心无念无所得从禅宗的思想来源来看,一方面它吸取了中国古代儒家孔孟一派的人性论以及道家老庄一派的崇无思想;另一方面它又继承了印度大乘佛教的“空”、“有”两宗的思想。

然后他们将这两方面进行糅合和改造。

慧能主张人人皆有佛性,强调佛性是人的本性和领悟佛教义理的智慧。

他主张“自性真空”、“空有一法可得”,而不讲“因果报应”、“西方极乐世界”,而讲“运水搬柴,无非妙道”。

所有的这些思想都是慧能对传统佛学的一大改造,他们抛弃了那种烦琐的经院哲学,而提倡“自悟自修”、“无念为宗”等修行的方法,而最终达到顿悟成佛、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

一、“本性即佛”说“本性即佛”是禅宗关于成佛根据的观点。

慧能为了宣扬“顿悟成佛”的思想,而提出了“本性即佛”说作为他的教义的理论基础。

禅宗认为,人心具有两个方面:一是人心的本体,二是人心的现象;本体的方面就是清净的佛性或智慧,现象的方面就是污染的烦恼或妄念;而前者是成佛解脱的根据,后者则是流转生死的原因。

尽管现实的人心充满了种种虚妄的烦恼,但是人心当中潜在的佛性智慧不失不坏,人们只要使它发挥显露出来,就可以获得觉悟解脱,从而达到顿悟成佛的境界。

他们在心性和佛性问题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人人皆有佛性。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要论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要论

作者: 陈红兵[1,2]
作者机构: [1]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93;[2]山东理工大学生态文化与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山东淄博255049
出版物刊名: 学术论坛
页码: 31-34页
主题词: 中国佛学;和谐;心性和谐;修行观;心性论;境界论
摘要:心性和谐思想是中国佛学和谐思想的核心内容。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具有融合中印佛教心性思想的特征,它突出发展了印度大乘佛教的智慧解脱思想,相对于印度佛教而言,具有关注现实人生、现实人心、现实之用的特征。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体现在修行观上、心性本体论和境界论上,具有将心性和谐推展到现实人生,将内在精神和谐与应对世间智慧相结合的特征。

研究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对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心所等随从心故,染净法中心为主故,虽无有我
而可于心假说缚者脱者等故。
《成实论》也说:
又无我故,应心起业。以心是一,能起诸业,还自
受报。心死、心生,心缚、心解,本所更用,心能忆念,故
知心一。又以心是一,故能修集。若念念灭,则无集
力。又佛法无我,以心一故,名众生相。
由于佛教的全部理论就在于为解脱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作论证,其解脱的重点又落实在无上菩提的获得——这实际上是一种主观认识的转变,是一种精神的解脱,而古人往往以“心’’代指主观精神,因此,心也就成为解脱的主体,佛教的解脱最终归结到了“心”的解脱:
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
若心不解脱,人非解脱相应。……若心解脱,人解
人心,佛性与解脱——中国禅宗心性论探源
[ 来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网 | 发布日期:2015-08-02 | 浏览(509)人次 | 投稿 | 收藏 ]
一、禅与禅宗
禅宗的全部理论都是建立在“心”之基础上的,无论是北宗的息妄修心,还是南宗的无念显性,都是一种心性学说,都是“心”的宗教。
从早期禅数之学到魏晋般若学,再进至南北朝佛性论,这既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大致历史过程,也体现了中国化佛教包括禅学本身演进的内在逻辑:即从对修持形式的关注转而对义理的探讨,最后突出解脱主体与解脱途径等问题。中国禅宗正是孕育于这个过程之中。它的思想主要地也是由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融会而成。因此,禅宗乃是佛教中国化的必然产物,它渊源于印度佛教而形成于传统文化之中。要全面地把握禅宗的思想及其特点,对于禅宗的印度之源与中土之根,都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目前学术界对禅宗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产物这一点强调颇多,而对禅宗来自佛教本身的思想渊源似注意不够。全面研究禅宗的佛教理论渊源,非本文所能完成,这里只想对禅宗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佛教心性论的演变发展作一初步的探索,以期更好地了解禅宗思想的形成及其对传统佛学的继承与变革。
若除垢已,名无垢器等。心亦如是。
他们认为这是符合佛说的:“圣教亦说心本性净,有时客尘烦恼所染。”他们对随眠与缠的看法也与大众部相近,认为“随眠非心亦非心所,亦无所人,眠与缠异,随眠自性心不相应,缠自性心相应。”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所说的染心、净心,始终指的是同一个心,并非有两个不同的心,这个心由染到净,体性始终不变;而且,无论心是否有随眠、烦恼的污染,都不影响心的清净本性:“烦恼未断故,心有随眠,……烦恼断故,心无随眠。此心虽有随眠、无随眠时异,而性是一。”这与洗衣、磨镜是一个道理,去掉污垢,即显清净。因此,他们强调通过禅定等“修心”实践,来去掉污染,恢复心的清净本性,并认为这就是解脱:“心性清净,为客尘染。凡夫未闻故,不能如实知见,亦无修心,圣人闻故,如实知见,亦有修心,心性清净,离客尘垢。”这些观点与大众部的“心性本净”说显然又是有很大差别的。
从上可见,部派佛教对心性解脱问题是十分重视的,争论得也是比较激烈的。这个时期的心性论直接影响到了大乘心性学说的形成与发展。甚至在中国禅宗的“时时勤拂拭”(北宗神秀语)或“佛性常清净”(南宗惠能语)的思想中,也仍然可以见到这种影响的存在。但由于早期佛教基本上坚持的是缘起论与“无我”说,因此,这个时期所说的染净之心,一般并不具有精神实体的意义,尽管佛教的解脱论实际上很需要这样一个实体。《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在解释为何解脱为“心”之解脱时说:
二、解脱与人心
解脱问题是佛教理论中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是佛教整个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了解脱论,佛教也就不成其为佛教。佛教解脱论的显著特点之一,在于它特别强调一种无上智慧(菩提)的获得,以追求一种大彻大悟的理想境界。据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证得了无上智慧,彻悟了宇宙人生的一切真谛,从而获得了根本解脱的。因此,他又被尊称为“佛陀”,省称“佛”,意即“觉”或“觉者”。随着佛教的进一步发展,对智慧有了种种不同的分类,对菩提也出现了多种解释,但解脱即在于证得智慧、断除烦恼这一点却始终为佛教各派所坚持。特别是到了大乘佛教时期,更是把菩提当作佛体,一切“菩萨行”最终都是为了成就这个菩提,证得了菩提即是成佛。
这都是说,只是将心“假说”为业报与解脱的主体,心还不是“真我”。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佛教的心性解脱论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四、佛性‘—如来藏与自性清净心
大乘佛教基本上采用了“心性本净”说,但各派对此的解释却有很大的不同。大乘空宗认为“是心非心,心相本净故”。这是用“性空”来解说心的本净,因为“毕竟空即是毕竟清净”。这样,本净的就不只是心,而是“一切法本清净相”。大乘有宗以“真如”体性清净来说“心性本净”:“已说心性净,而为客尘染,不离心真如,别有心性净。”而大乘佛教中期发展起来的佛性一如来藏思想,则把“心”与法性、佛性、解脱等联系在一起,作了新的发挥。
脱相应。
据此,佛教自始至终都十分重视对“心”的分析,强调“心”的解脱。原始佛教就要求通过观“色、受、想、行、识”五蕴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到了部派佛教与大乘佛教时期,佛教的解脱论就更是围绕着“心”而展开了。
三、“心性本净,客尘所染”
佛教对“心”的分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的心理活动与精神现象的研究,例如小乘《俱舍论》五位七十五法中列心法一种与心所有法四十六种,《成实论》的五位八十四法列心王一种与心所有法四十九种,大乘瑜伽行派的五位百法则立心法八种,心所有法五十一种,等等。心法是指主观精神活动的主体,心所有法是指相应于心法而起的心理活动与精神现象。
上座部的观点比较复杂。说一切有部是坚决反对“心性本净”的,他们把心分为净心与染心两种:
非贪势力令不染心转成染污,但有自性污染心起
与贪相应,得有贪号。心性是染本不由贪,故不染心本
性清净,诸染污心本性染污,此义决定不可倾动。
就是说,既有本性清净的不染心,也有本性染污的染心。所谓解脱,就是以净心取代染心。他们反对染心可以解脱,认为在解脱中“诸染污心皆无容有,故彼不可名得解脱”,解脱的是净心:“既说离贪心得解脱,即立解脱唯不染心。”说一切有部的心性论与他们“刹那灭”的观点是相一致的。由于一切皆刹那灭,便不可能有一个由染到净的恒常之心体,犹如“垢与器俱刹那灭,不可转有垢即成无垢器。但缘合故有垢器灭,无垢器生,名器除垢。”解脱也是如此,去掉染心,实现净心,就是解脱,没有一个“本性清净”的心转染成净。他们还用“刹那灭”的观点论证了“心性净,理无被染,先后与俱皆不成”的道理:
佛教对“心”的分析之另一个方面,是它对心体、心性的研究,这是从解脱的角度来探讨主体如何实现解脱。这在理论上又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否解脱;二是如何解脱。这主要表现在佛教对心性之净染,亦即善恶、迷悟等问题的讨论上。
在部派佛教时期,对于心性及其解脱问题就已经有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大众部一般都主张“心净尘染”。《异部宗轮论》中说:“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本宗同义者,……心性本净,客尘随烦恼之所杂染,说为不净。”他们把烦恼分为随眠与缠两种,随眠是指烦恼的习气,即潜在的能力,缠则是指烦恼的现行。他们认为:“随眠非心,非心所法,亦无所缘。随眠异缠,缠异随眠。应说随眠与心不相应,缠与心相应。”因此,尽管“众生无始生死以来有客尘,即是烦恼”,由于“烦恼即是随眠等烦恼”,与心不相应,因而心性还是本净的。但是,大众部是主张“过去未来非有实体”的,这就决定了他们所讲的净心解脱不能是“过去”的净心,而只能是未来解脱了的净心。同时,既然“众生无始生死以来有客尘”,哪怕是一种潜在的习气,毕竟也算不得“净心”,而且,他们所说的“随眠与心不相应”也只是说这些随眠可以离灭,心可以实现为“净心”而已。因此,大众部所说的“净心”解脱实际上是指染心未来可以实现的一种可能性。这是大众部“心性本净”说的一个特点。
佛教的全部理论可以从境、行、果三个方面来理解。由于它把人的解脱作为根本问题,因此,它的境、行、果理论也都是围绕着人这个主体来谈的。关于境的理论是佛教对宇宙人生的看法。最初,佛教主要着重在对人生现象的分析,通过“五蕴”、“十二因缘”等理论来说明人生无常,一切皆苦,以强调解脱的必要性。对于那些有关世界的本体等哲学问题,佛教一般都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著名的“十四无记”与“箭喻”等,都说明了这一点。即使是到了大乘佛教时期,关于境的理论扩大到了对整个宇宙和物质现象的说明,那也还是从主体的“所知”上来讲的,即把外境作为与主体不可分离的认识对象来加以理解的。无论是“三科”、“四谛”、“三法印”,还是“性空”、“唯识”、“缘起说”,其中关于境的理论都是为了说明主体解脱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佛教关于行与果的理论则是具体说明主体解脱的修行方法与最终实现的境界。就大小乘共修的戒定慧来看,戒者,防非止恶,有助于定与慧也;定者,为获得智慧而进行的修炼也;慧者,根本之目标也,证悟宇宙人生的实理,即获得了最终的解脱。解脱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涅槃境,佛教对此的解释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基本特点是从早期的灰身灭智逐渐向主观认识的转变这个方向发展,最终,解脱完全成为一种主观精神的境界。在“三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乘“六度”,在戒定慧之外又加上了“布施”、“忍辱”与“精进”,这无非是突出菩萨自觉、觉他的决心与慈悲精神,其最终的解脱境仍然是菩提的证得:“离先妄想心、心数法,逮得如来自觉圣智,我说是涅槃。”解脱的主体仍然是主观精神,只是由个人的解脱扩大为一切众生的解脱而已。就此而言,佛教禅学所坚持的“止观”双修、禅智并重,似可说是概括了佛教解脱论的根本内容。中国禅宗的心性论以觉性释心体,以般若之智作为众生心之本性,倡导心性本觉、见性成佛,其基本精神显然也没有超出佛教解脱论的范围。
禅宗以禅命宗。禅,原为梵文Dhya^na的音译“禅那’’之略称,意译为“净虑”。《慧苑音义》卷上云:“禅那,此云静虑。谓静心思虑也。”《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三在解释“静虑”时则说:“言静虑者,于一所缘,系念寂静,正审思虑,故名静虑。”《俱舍论》卷二也说:“由此寂静能审虑故,审虑即实了知义。”可见,禅虽为心地定法之一种,广义之禅却既包含了“于一所缘,系念寂静”之定,也包含了“正审思虑”,如实了知之慧。因此,中国禅宗以禅命宗,倡“定慧等学”之法门,而最终以慧摄定,突出人心的智慧之性,就佛教本身而言,并非毫无根据。但是,从早期禅学到禅宗,“禅”在中土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之过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