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要略】第八章禅宗文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禅宗简介_9230 共50页PPT资料

禅宗简介_9230 共50页PPT资料
禅宗,又称“佛心宗”,是完全革新的中国佛教 。传说中 国禅宗创始人是印度来华僧侣菩提达摩。经由慧可、僧璨、 道信、弘忍不断发展。至弘忍弟子神秀与慧能,观点出现 分歧,到慧能弟子神会,明确分立为北南二宗。后慧能一 系的南宗禅法大盛,在诸宗中长期保持一枝独秀之势。
一、禅宗法系
禅宗把法系推至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陀 一日在灵鹫山会上,拈金波罗花示众,尽莫 能解,唯弟子大迦叶(摩诃迦叶)破颜微笑, 佛陀说: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 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 迦叶。(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
二、禅宗的思想来源
佛教在中国的传承中,禅籍是最早传入中土 的经典的一部分,习禅在中国有长久广泛的 弘传(鸠摩罗什、慧远、竺道生、智顗)。
大乘中期如来藏思想的传译,为禅宗作了理 论准备。
《楞伽经》专讲禅法,其教理依据是如来 藏思想,即一切众生心藏有本来清净的如来 法身,即众生皆具佛性。
马鸣菩萨(十二祖)所著《大乘起信论》, 肯定内心本具的清净佛性是成佛的原因。
3.山海经·海内经卷十八:天毒,其人水居,偎人爱之(人)。
4.列子·仲尼:孔子……曰:“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 ,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丘疑其为 圣,弗知真为圣欤?真不圣欤?”
南北朝时期,随着佛典大量传译和中国僧俗 研习、体会的深入,佛教思想得到了普及和 发展,佛教信仰也在民众中扎下了根。
迦叶遂为西天初祖。经二十七传到菩提达摩(?536)。达摩为西天二十八祖,即东土初祖。
达摩传慧可,慧可传僧璨
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 到弘忍,禅宗教义才真正明确起来
至弘忍弟子神秀与慧能,观点出现分歧,到 慧能弟子神会,明确分立为北南二宗。后慧 能一系的南宗禅法大盛,在诸宗中长期保持 一枝独秀。

禅宗简介9230共50页PPT课件

禅宗简介9230共50页PPT课件

三道信:愿和尚慈悲, 祖乞与解脱法门。
(三祖)僧璨:谁
僧缚 道汝 信? :无人缚。
璨(三祖)僧璨:何 更求解脱乎? 信于言下大悟。
第二阶段:以道信、弘忍及其弟子神秀为代表
▪ 弘忍(601-674)俗姓周,从道信出家,永徽三 年(652),道信付法传衣,在黄梅双峰山东冯 茂山另立东山寺,称“东山法门”。
▪ 这一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禅的特点:对平常心的肯定。
▪ 慧能与神会讲自性清净心,把佛心归结到凡 人的心,但却仍有“悟”与“未悟”之别。
▪ 道一、希迁及其弟子,则直指平常心就是清 净心。
▪ “平常心是道”:行住坐卧,应机接物,穿
衣吃饭,莫非佛道。
▪ 因此道不用修,背离经教,呵佛骂祖。
▪ 南泉普愿:“还我本来面目” ▪ 百丈怀海:求佛人是“骑牛觅牛” ▪ 兴善惟宽:“心本无损伤,云何要修理” ▪ 丹霞天然:“成佛之一字,永不喜闻。”
▪ 这种宗风标新立异,代表了佛教中的一大变 革。
▪ 禅宗标榜“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 成佛”,实际上仍然离不开教理上的依据。相传达 摩以四卷《楞伽经》付嘱慧可;慧能以后更重视 《金刚经》。《维摩诘所说经》《大乘起信论》思 想对此宗形式亦有很大关系。
▪ 但此宗在表现上却是对六朝以来繁琐的宗教义学与 信仰实践的反动,企图摆脱一切经教束缚,用最为 简洁清通的方法,依靠主观的证悟来实现宗教理想。
第四个阶段,以马祖道一和石头希迁为代表
▪ 道一(709-788), 俗姓马,受法于南岳怀 让,先后在建阳佛迹岭、 南康龚公山、钟陵开元 寺等地说法,被尊为 “马祖”;弟子知名者有 百余人,称“洪州宗”。
▪ 希迁(700-790), 俗姓陈,端州高要人。 曾受法于慧能及其弟 子行思,后往南岳衡 山南寺,称“石头和 尚”。他与道一一主 湖南,一主江西,称 并世二大士。

禅学佛教主题PPT模板 佛宗 禅学 主题报告PPT模板

禅学佛教主题PPT模板 佛宗 禅学 主题报告PPT模板

主创团队
/ CREATIVE TEAM
请输入文字 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 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 文字
主创团队
/ CREATIVE TEAM
请输入文字 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 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 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
禅 宗公案 The Zen Koan
目录
CONTENT
1
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
2 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
3 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
4 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
1
前言 Pface
在禅宗公案里明心见性,在静思中解脱无名烦恼,在会心一笑 中顿悟成佛。当世尊在菩提树下,夜睹长风万里的星空,星星点灯划破 常寂的暗夜,千年长冥的心灯,顿时燃起,刹那启发自心、彻悟本性, 禅宗顿悟法门,由此开始……
请输入文字 请输入文字 请输入文字 请输入文字
启动日期
/START TIME
2019年X月X日 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
输he Zen Koan
Thank You
感 谢 观 看
主创团队
/ CREATIVE TEAM
MR WANG 请输入文字 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 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 字请输入文字
宣传推广
/Propaganda&Promotion

禅宗PPT

禅宗PPT

如果是作为实存的个体, 如果是作为实存的个体,我们自然无法突破有限的身 体的界限,但是,精神却不同,它冥冥中就有一种力量。 体的界限,但是,精神却不同,它冥冥中就有一种力量。 在这里想问的问题是,我们到底是什么? 在这里想问的问题是,我们到底是什么?是独立自 觉地生活着的东西呢,还是不过是别人的梦境, 觉地生活着的东西呢,还是不过是别人的梦境,或者别人 的梦中的别人的梦?我们这么生活着,为了什么? 的梦中的别人的梦?我们这么生活着,为了什么? 记得以前看班级日志, 记得以前看班级日志,有人写 难道活着就是上学读书、 道,“难道活着就是上学读书、毕 上班、退休、等死” 业、上班、退休、等死”。 这个问题,实在是很好玩呢。 这个问题,实在是很好玩呢。
从上面的两个关键可以得出两条线索: 从上面的两个关键可以得出两条线索:
1、我们是靠舌头来品尝苹果的滋味,作为感觉中 、我们是靠舌头来品尝苹果的滋味, 介的舌头, 介的舌头,本来可以把关于苹果味道的信息传给 我们,但它现在没有做到,为什么? 我们,但它现在没有做到,为什么? 2、苹果是被感知的对象,这种感觉 、苹果是被感知的对象, 对象的什么特征使我们感觉不清, 对象的什么特征使我们感觉不清, 还是它自己本来就是不清楚的? 还是它自己本来就是不清楚的?
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命运是被感知的存在, 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命运是被感知的存在, 而不是实在。人类的一切终极问题, 而不是实在。人类的一切终极问题,也就是在这 个领域内产生的:总有些东西,是眼耳鼻舌身无 个领域内产生的:总有些东西, 法触碰到的, 法触碰到的,但又以强烈的存在感突兀地横在记 忆里某个隐秘的地方,没事的时候出来痒痒你。 忆里某个隐秘的地方,没事的时候出来痒痒你。 生前和死后的世界是现世无法体验到的, 生前和死后的世界是现世无法体验到的,所以也 没有办法前瞻也没有办法后视, 没有办法前瞻也没有办法后视, 只好干巴巴地望着, 只好干巴巴地望着,干巴巴地 着急: 着急:这命运到底是怎么回事 呢? 怎么说?怎么说? 怎么说?怎么说运”之类的口号,贝多芬 经常听到有宣传“XX改变命运”之类的口号, 改变命运 扼住命运的咽喉”也是时常被人们引用的, 的名言 “扼住命运的咽喉”也是时常被人们引用的,归 根结底,大家无非是说,通过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根结底,大家无非是说,通过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但是,也有人认为, 但是,也有人认为,命运是早已注 定的事情,你要改变什么也好, 定的事情,你要改变什么也好,要扼住 什么也好,不过都是奉天承运, 什么也好,不过都是奉天承运,命中注 定。

禅宗PPT课件

禅宗PPT课件
15
• 第一要,根境俱忘絕朕兆。山崩海竭灑飄塵,蕩盡寒灰 始得妙。 (“第一要”,根境俱忘,將主觀和客觀掃蕩無餘。 )
• 第二要,鉤錐察辨呈巧妙。縱去奪來掣電機,透匣七星光 晃耀。 (“第二要”,指師家在使用各種粉碎學人疑情妄念的 “鉤錐”之時,要詳加察辨,隨機應變,能殺能活,不著 言句,對機才愈加巧妙。 )
• 正法眼藏:佛的心眼徹見正法,名“正法眼”,深廣而萬德含藏, 叫做“藏”。
3
以心傳心、心印、印可、心 心相印
• 以心傳心:離言說文字而以心傳於心。達摩《血脈論》 曰:“三界興起,同歸一心。前佛後佛,以心傳心,不 立文字。”《六祖壇經》曰:“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 悟自解。”
• 印可:“印”的意思是決定無疑。“印可”即認可、許 可的意思, 證明弟子之所得,而稱美許可之也。
• “不用求真,唯須息見”。 • “放之自然,體無去住。任性合
道,逍遙絕惱。”
9
四祖道信
• 道信是禪宗的實際創始人,奠定了禪宗的思 想理論基礎。
•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
• 以般若無相之實相改造楞伽心性說,強調眾 生與佛不二,使真常之心更多接近于自然的 現實人心。為慧能禪法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 “離心無別有佛,離佛無別有心。念佛即是 念心,求心即是求佛。”

1
• 禪宗 • 又名:佛心宗、達磨宗、無門宗。 • 楞伽經雲: “一切諸度門,佛心為第一。”
又雲:“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 • 無門:佛心之異名。 • 傳佛心印 佛心宗 • 釋迎牟尼 ,摩訶迦葉
2
•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 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 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 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五灯会元》

中国文化概论第八章PPT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第八章PPT课件

燧 人 氏 钻 木 取 火
2.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西周官学制度
国学
乡学
大学
(天子所设)
小学
(诸侯所设)
德、行、艺、仪 艺:礼乐射御书数




私学大师: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 《学记》、《大学》是教育思想的总结
西周学校学制系统
3.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独尊儒术”是西汉董仲舒向提出的文教政 策之一,是对百家争鸣的一个官方收束,目的 是统一思想;同时配合官学和选士提拔,为读 书做官铺设道路。
太学规模很大,平民相继入学。晋时增设国子 学 ,限五品以上贵族子弟入学。南朝宋时设 儒学、玄学、史学、文学,以四学制打破儒家 一统教育的局面。 • •
5.唐代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学制体系
弘文馆 崇文馆
府州县学 专门学校
算学
数学 武学
国子监
国子学 四门学 宗学
《开成石经》
开成石经
唐文宗时以楷书刊刻 《周易》、《尚书》、 《毛诗》、《论语》等十二 本 成于开成二年,史称开成石 经。
科举制的弊病
第一
考试内容的陈腐。八股文要求必须按照 四书五经的官方注疏,“代圣贤立言” ,不准许有个人见解。
第二
考试方法的僵化。后期格式规定极为严 格:每篇必须有破题、承题、起讲、中 股、后股、束股等部分构成,成了文字 游戏。
第三
录取人数极低,残害人才。清每三年才 录取200多人,却以读书做官为诱饵,使 数十万人皓首穷经,老死不止。
实例分析——朱熹及其教育思想
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直接从事教育活动达 四十年之久,主持重修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 精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 并为其作注,这四部书对元、明、清三代的教育 产生了深渊的影响。

中国禅宗ppt课件

中国禅宗ppt课件
15
三、公案
• 《倚天屠龙记》
• 渡厄喝道:“咄!空固是空,圆亦是空, 我相人相,好不懵懂!”
谢逊一怔,登即领悟,甚么师父弟子、辈
份法名,于佛家尽属虚幻,便说偈道:
“师父是空,弟子是空,无罪无业,无德 无功!”
渡厄哈哈笑道:“善哉,善哉!你归我门 下,仍是叫作谢逊,你懂了么?”
谢逊道:“弟子懂得。牛屎谢逊,皆是虚
中国禅宗
方书论 2011-4-25
1
大纲
• 1.禅宗——禅的发展 • 2.禅意——禅的本义 • 3.公案——禅的掌故 • 4.禅诗——禅的审美 • 5.禅悟——禅的启示
2
一、禅宗
• 1.禅宗派别 ——佛教从释迦摩尼死后就出现了
分歧 ——佛教到中国之后,分为六家七
宗,禅宗只是其中的一派 ——不是所有的禅寺都属于禅宗
19
四、禅诗
• 春有百花秋有月, • 夏有凉风冬有雪。 • 若无闲事挂心头, • 便是人间好时节。 • ——慧开
20
四、禅诗
• 空门不肯出, • 投窗也大痴。 • 百年钻故纸, • 何日出头时? • ——神赞
•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 •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21四、禅诗3一、禅宗2.禅宗传承












不立文字
拈花一笑
西来初地 4
达摩西来
一苇渡江
面壁九年
只履西归
5
一花五叶
• 一祖达摩 • 二祖慧可 • 三祖僧璨 • 四祖道信 • 五祖弘忍 • 六祖惠能
吾本来兹土, 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 结果自然成。

禅宗介绍PPT课件

禅宗介绍PPT课件

2020年9月28日
9
“印心”即“不立文字”、“教外
别传”
• 佛在这里拈了一下花,迦叶在那边笑了一笑而已。 此即“印心”:以心印心,以我的心,印你的心, 轻松自在,什么也没有,而无上妙法,就这样代 代传传到二十八代达摩。达摩看到中国有大乘气 象,于是乘船到中国建立禅宗。从达摩、二祖、 三祖、四祖、五祖,都是这样传的法,都没有用 语言文字来表达,非常微妙。如果用现在的分别 心,用判断、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方法,试图 去测度、了解、把握,是绝对无益的,进不去的, 所以称为“不立文字”,称为“教外别传”。
2020年9月28日
2
三论宗
• 隋末唐初,吉藏开创三论宗。他师从释迦 言教,继承龙树——鸠摩罗什以来的中观 思想,提出“二藏三轮”的判教主张,认 为“真、俗二谛”概括了释迦言教的全体, 言教外别无所谓“二谛”的理境;更以 “八不中道”、“四重玄意”层剃空有, 无论立、破,均归于“无所得”;更提出 了“若于无所得,不但空为佛性,一切草 木并是佛性”的主张。
禅宗介绍
隋唐时期大乘佛教八大派: 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 禅宗、律宗、净土宗和禅宗。 其中,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的中国 文化气息浓厚。
2020年9月28日
1
天台宗
• 隋代智者大师开创。以“一念三千”说明 实相;以“空、假、中”、“三谛圆润” 来阐明止观。在中国佛教各大宗派中,最 早成一家之言。
2020年9月28日
3
唯识宗
• 唐玄奘大师共译经75部,1335卷, 以《瑜伽师地论》、《俱舍论》、《大般 若经》为中心,展现了印度佛教的全貌。 并对与这三部经有关的经论,都作了相应 的翻译和介绍,使人较为清楚地了解印度 佛教发展的脉络。玄奘对《成唯识论》的 编译,精深博大,成为历史上唯识学的唯 一代表作;因明方法的应用,为玄奘大师 的独创。唯识学的创立,为整个佛教理论 的圆满。

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禅宗ppt课件

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禅宗ppt课件
10
慧能与《坛经》Ⅱ
《坛经》全书主要阐述心性论,着重宣扬性净 自悟的思想。 个体自身的本性显现 自悟体证 顿悟法门
中唐以来,“凡言禅皆本曹溪”。慧能《坛经》 在中国佛教史和禅宗史上的意义,是无论怎样 估计也不会过高。
11
禅宗的实质与特征
心性本净,觉悟不假外求 认定一切众生含具同一真性:“深信凡圣(此
16
李泽厚的评论
禅在作为宗教经验的同时,又仍然保持了一种 对生活、生命、生意总之感性世界的肯定兴趣, 这一点与庄子相同:即使“形如槁木,心如死 灰”,却又仍然具有生意,这恐怕就与其它宗 教包括佛教的其他教派在内并不完全一样。
17
李泽厚的评论
由于不在世俗感性之外、之上去追求超越,而 且不承认有这种超越,强调即在此感性之中, 或仅强调某种感性的净化,因之与好些宗教追 求完全舍弃感性以求精神净化便有所不同,如 前所述,它在客观上仍包含有对感性世界的肯 定和自然生命的欢欣,而这也正是审美感受不 同于宗教经验之所在。这是相当奇怪的:否定 生命厌弃世界的佛教最终变成了这种具有生意 的禅果……而这,不正是中国化吗?
4
《起信论》与禅宗思想——真心本觉
“觉”指“心性不生不灭”的方面,
即人心本来状态。
本觉
始觉
阿赖耶识
“不觉”指“心生灭”方面。
5
道生的超前思想
一阐提人皆得成佛 :劣等根性之人,反对佛 教之人亦具佛性。
顿悟成佛:佛性不可分,只能见其全体,或是 毫无所见。所以见性成佛只可能是顿悟。
佛无净土:言到彼岸:夫大乘之悟,本不近舍 生死,远更求之也。死在生死事中,即用其实 为悟矣。 涅磐生死不二,得性便是涅磐。
涅磐就是从烦恼、迷妄中脱却出来的内在自 由境界,也就是心性本净的状态。所以禅宗的 修行并不是要脱离世间,而是要求在人们的日 常生活中去体验佛教的真理,去追求对自身心 中对佛性的认识。

禅宗教学PPT课件

禅宗教学PPT课件
课禅课宗 件宗件课 禅课禅件 宗件宗禅 课禅课宗 件宗件课 禅课禅件 宗件宗禅 课禅课宗
禅宗课件
禅宗课件
禅宗课件
禅宗课件
禅宗课件
禅宗课件
禅宗课件禅宗
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课件 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课件。
6
5
4
系列1
3
系列2
2
系列3
1
0
1
2
3
4
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课件 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课件 禅宗课件禅宗课件。

件课课宗 禅件件课 宗禅禅件
宗 课
课宗宗禅

件课课宗

禅件件课

宗禅禅件
课宗宗禅
件课课宗
禅件件课
宗禅禅件
课宗宗禅
件课课宗
禅件件课
宗禅禅件
课宗宗禅
件课课宗
。件件课
禅。件
宗禅禅
课宗宗禅

件课课宗 禅件件课 宗禅禅件
宗 课
课宗宗禅

件课课宗

禅件件课

宗禅禅件
课宗宗禅
件课课宗
禅件件课
宗禅禅件
课宗宗禅
件课课宗
课件。
禅宗课件禅宗
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课 件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 课件。
禅宗课件禅宗
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课 件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 课件。
禅宗课件禅宗
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课 件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课件禅宗 课件。
禅 溪过 宗 花雨 与看 禅松 意色 ,, 相随 对山 亦到 忘水 言源 。。

中华文化要略第八章禅宗文化

中华文化要略第八章禅宗文化
中华文化要略第八章禅宗文化
中华文化要略第八章禅宗文化
柳宗元也偏爱静寂荒冷、色彩幽暗的 景物。他在《永州龙兴寺东丘记》中 曾把让人感到畅适之景概括为两种: “游之适,大率有二:奥如也,旷如 也。如斯而已。其地之凌阻峭,出幽 郁,寥廓悠长,则于旷宜。抵丘垤dié, 伏灌莽,迫遽回合,则于奥宜。”
中华文化要略第八章禅宗文化
(250年) 3、守成时期:两宋(320年) 4、衰颓时期:元明—清乾隆(450年)
中华文化要略第八章禅宗文化
四、南禅宗对唐宋文人的影响 1、禅宗的空灵雅致影响士大夫们的
审美情趣
禅僧的机锋警语、禅理的深奥玄妙、 禅林的清净闲适、禅家自我心理平衡
的“悟”,对唐以后文人充满极大的 诱惑力。
中华文化要略第八章禅宗文化
六祖慧能《坛经》里面已经存有 许多诗偈,神会语录里也记有一首 五言律诗,虽有诗的形式,却无诗 的韵味。
中华文化要略第八章禅宗文化
而慧能的弟子玄觉(665-713)的 《永嘉证道歌》 “入深山,住兰 若rě,岑崟yín幽邃长松下。优游静 坐野僧家,闃qù寂安居实潇洒。” (《大正藏》卷48)“江月照,松 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佛性戒珠 心地印,雾露云霞体上衣。” (《大正藏》卷48)
中华文化要略第八章禅宗文化
教外别传
不需外求,只靠 人自身觉悟。
中华文化要略第八章禅宗文化
唐灵云志勤禅师见桃花开悟:“三 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 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景德传灯录》)
不立文字:不需用语言文字,强调 突然来到刹那间体验。如滴水开悟 (仪山禅师)。
中华文化要略第八章禅宗文化
直指人心:以心传心,迷在自心,悟 在自心。
南禅宗,主张单刀直入,顿悟成佛, 不立文字,不坐禅,是谓教外别传, 称为祖师禅。

禅宗思想的科学解读PPT课件

禅宗思想的科学解读PPT课件

有僧侍立,师(黄龙慧南)顾视久之问曰: 百千三昧,无量妙门,作一句说与汝,汝还信 否?对曰:和尚诚言,何敢不信!师指其左曰: 过这边来。僧将趋,忽咄之曰:随声逐色,有 甚了期,出去!一僧知之,即趋入。师理前语 问之,亦对曰安敢不信。师又指其左曰:过这 边来。僧坚住不往。师又咄之曰:汝来亲近我,
反不听我语,出去!
“古人瓶中养一鹅,鹅渐长大,出 瓶不得。如今不得毁瓶,不得损鹅, 和尚作么生出得?”泉召大夫,陆应 诺 。泉曰:“出也。”陆从此开解, 即礼谢。
2020年9月28日
《五灯》:217 6
禅宗公案举例
昔有老宿,畜一童子,并不知轨则,有
一行脚僧到,乃教童子礼仪。晚间见老宿外归, 遂去问讯。老宿怪讶,遂问童子曰:“阿谁教 你?”童曰:“堂中某上座。”老宿唤其僧来, 问:“上座傍家行脚,是甚么心行?这童子养 来二三年了,幸自可怜生,谁教上座教坏伊。 快束装起去。”黄昏雨淋淋地,被赶出。
我们的宇宙万物真的如禅宗色 空无二观念所能说明的吗?
2020年9月28日
14
物质存在性的物理学观点
在物质存在性方面,量子场论的
观点主要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的认识:
(1)就我们日常感知而言,物质的
存在都是不真实的;(2)就微观的
粒子而言,他们的存在又是依赖于
(主观)观测的;(3)对于没有物

质的真空,却可以充满“生机”,
《指月》:935
2020年9月28日
12
何为禅宗心法
清凉澄观国师云:
至道本乎一心, 心法本乎无住。
注:即所谓《金刚经》所云: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六祖闻此言而解悟。
2020年9月28日
13
二、色空观念的正确性说明

禅文化案例PPT课件

禅文化案例PPT课件
禅意音乐
运用禅宗思想创作的音乐,以悠扬的旋律和深邃 的意境来抚慰人心。
禅意设计
将禅宗美学融入现代室内设计,营造出简约、清 新的生活空间。
04
禅文化的未来展望
禅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影响
禅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禅文化逐渐被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所了解和接受。通过各 种文化交流活动、禅修课程和禅学研究机构的建立,禅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 广泛的传播。
03
禅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 合
禅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价值
缓解压力
禅文化提倡的内心平静和专注有助于 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培养团队凝聚力
创新思维
禅文化鼓励开放思维和创造性,有助 于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寻求新 沟通和信任,提升团队凝聚力。
禅文化对现代个人生活的影响
培养感恩心态
禅文化倡导感恩和知足, 有助于个人培养积极的心 态和生活态度。
禅在艺术创作中的体现
美学理念
禅文化追求自然、简约和空灵的 美学理念,影响了绘画、音乐和
文学等艺术形式。
意境表达
禅宗强调“物我无间”,在艺术创 作中追求表达内在情感和意境。
创新思维
禅宗的“无念为宗”思想激发了艺 术家的创新思维,推动艺术领域的 突破和发展。
提升心理健康
禅修和冥想有助于减少焦虑、抑 郁等心理问题,提升个人心理健
康水平。
培养生活情趣
禅文化提倡简约、自然的生活方 式,有助于现代人摆脱物质追求,
享受精神上的满足。
促进身心健康
禅修和瑜伽等禅文化活动有助于 锻炼身体和内心的效果,提高身
心健康水平。
禅文化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的创新
禅意摄影
通过捕捉自然和生活中的禅意瞬间,传达出宁静、 和谐的意境。

中国风禅文化简白PPT模板

中国风禅文化简白PPT模板

话 , 意 境 则 是 由 若 干 形 象 构 成 的 形
之 学 所 情 一 典 诱 景 。 型 发 交 一 和 融 如 样 开 、 果 , 拓 虚 典 也 的 实 型 是 审 相 是 文 美 生 以 学 想 的 单 形 象 形 个 象 空 象 形 的 间 系 象 高 。 统 而 级 他 , 论 形 同 及 的 态 文 其
材 质 量 参 差 不 齐
解 决 国 内 设 计 素
立 志 打 造 一 个
请 在 这 里 输 入 标 题
OF THIS SCHEME, WE THANK YOU FOR YOUR READING, THE PROPOSAL IS IN WE UNDERSTAOF THIS SCHEME, WE THANK YOU FOR YOUR READING, THE PROPOSAL IS IN WE UNDERSTA
JINGYIXIUSHEN
,
,
, , .
, .
, .
JINGYIXIUSHEN
不之之芝 广有者兰 庸霸人生 知心也於 其生生深 终於死林 始会者不 乎稽命以 故也无 居是人 下以而 而晋不 无重芳 忧耳︔ 者之君 则有子 思霸修 不心道 远生立 ︔於德 处曹不 身︑谓 而卫困 常︔厄 逸越而 者王改 则勾节 志践为 . , , . , , , . ?
请 输 入 你 的 标 题

发 和 开 拓 的 审 美 想 象 空 间 。 景 交 融 、 虚 实 相 生 的 形 象 系 统 , 及 其 所 诱 意 境 是 指 抒 情 性 作 品 中 所 呈 现 的 的 那 种 情
请 输 入 你 的 标 题

A designer can use default text to simulate what text would look like. If it is not real text. If it is not real text. A designer can use default text to simulate what text would look lik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9月28日
20
支遁有赞佛咏怀的《四月八日赞佛 诗》《五月长斋诗》,鸠摩罗什有 类似偈颂的《十喻诗》,到唐代, 诗禅结合的情况已相当广泛。
六祖慧能《坛经》里面已经存有 许多诗偈,神会语录里也记有一首 五言律诗,虽有诗的形式,却无诗 的韵味。
2020年9月28日
21
而慧能的弟子玄觉(665-713)的 《永嘉证道歌》 “入深山,住兰 若rě,岑崟yín幽邃长松下。优游静 坐野僧家,闃qù寂安居实潇洒。” (《大正藏》卷48)“江月照,松 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佛性戒珠 心地印,雾露云霞体上衣。” (《大正藏》卷48)
南禅宗,主张单刀直入,顿悟成 佛,不立文字,不坐禅,是谓教外别 传,称为祖师禅。
神秀继承菩提达摩以来的禅学,主 张坐禅诵经,渐悟成佛,借教悟宗, 称为如来禅(神秀的禅宗称为北宗)。
2020年9月28日
9
三、禅宗发展的几个时期
1、成立时期:达摩—慧能(250年) 2、发达时期:南岳、青原—唐末五代
(250年) 3、守成时期:两宋(320年) 4、衰颓时期:元明—清乾隆(450年)
2020年9月28日
22
《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中 记载的唐代禅师作诗明禅的诗句非 常普遍。但最为精彩的当属临济义 玄与凤林的一段问答:
2020年9月28日
13
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 孙自可留。”(《山居秋暝》)。他的 “辋川绝句,字字入禅”(《鸟鸣 涧》《鹿柴》《竹里馆》《辛夷坞》 《栾家濑》),施补华《峴傭说诗》 曰:“辋川诸五绝,清幽绝俗。” (《清诗话》下,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3年9月版)
2020年9月28日
14
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 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020年9月28日
19
2、禅宗的智慧和理趣为文人学习、 借鉴,并引入诗歌创作中。
偈,又叫偈颂,是禅师们借以表 达禅悟意境的诗体。有四言、五言、 七言等形式。
诗与禅、禅与诗的结合早在佛教 传入中国不久后就开始了。东晋慧 远有表达静虑之意的《游庐山诗》
6
教外别传
不需外求,只靠 人自身觉悟。
2020年9月28日
7
唐灵云志勤禅师见桃花开悟:“三 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 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景德传灯录》)
不立文字:不需用语言文字,强调 突然来到刹那间体验。如滴水开悟 (仪山禅师)。
2020年9月28日
8
直指人心:以心传心,迷在自心,悟 在自心。
2020年9月28日
5
二、南禅宗教理
南禅宗一反印度佛学人性与佛性截 然分开的教理,使人性和佛性得到较 好的统一。推出快捷成佛的顿悟功夫。
慧能认为:人性本清静,人人皆有 佛性,只要尊佛学法,除去妄念,认 识本性,都有可能成佛。他的“教外 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 佛”正是这一思想的反映。
2020年9月28日
“高岩瞰清江,幽窟潜神蛟。” (《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
“月寒空阶曙,幽梦彩云生。” (《新植海石榴》)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2020年9月28日
17
“风窗疏竹响,露井寒松滴。” (《赠江华长老》)
“木落寒山静,江空秋江高。”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据李育仁《论柳宗元的诗歌审美情 趣》一文统计,在柳宗元一百六十多 首诗中,竟有七十三首使用了“幽 独”、“清寒”的意象。足见其审美 情色的大宗派,是完全中国化的佛教。
禅是梵语“禅那”的简称,意 为思维、静虑。常与“定”(正定) 连用,称“禅定”,意为定址一境, 不生散乱思想。
2020年9月28日
1
一、禅宗的起源
《五灯会元·七 佛·释迦牟尼佛》 记载:“世尊在 灵山会上,拈花 示众,是时众皆 默然,唯迦叶尊 者破颜微笑。世 尊云:
——《景德传灯录》卷十四
2020年9月28日
12
清、幽、寒、静的审美情趣。
释德诚和尚《船居寓意》:千尺丝纶 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 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王维热衷于对寂静境界的追求: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反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鹿柴》)“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
2020年9月28日
2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 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 传,付嘱摩诃迦叶。’”佛祖传给 摩诃迦叶尊者的这种伟大佛法,据 说就是“以心传心”的禅宗宗旨。 摩诃迦叶也就成了禅宗的开山祖师, 被尊为 “头陀第一”。迦叶之后, 禅宗在印度共传了二十七代。
2020年9月28日
2020年9月28日
18
宋代文人中也不乏有如此喜好的人。 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
一:“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 (qí)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 排闼(tà)送青来。” 《钟山即事》: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
3
到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摩时,迦叶
一脉在印度已不很吃香,所以达摩 东渡重洋,宣传禅旨。传法给慧可, 后经僧灿、道信、弘忍,到慧能时 经历一次革新。
2020年9月28日
4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有尘埃。
——神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樵夫(六祖慧能)
2020年9月28日
10
四、南禅宗对唐宋文人的影响
1、禅宗的空灵雅致影响士大夫们的 审美情趣
禅僧的机锋警语、禅理的深奥玄妙、 禅林的清净闲适、禅家自我心理平衡
的“悟”,对唐以后文人充满极大的 诱惑力。
2020年9月28日
11
石头希迁禅师的一段公案: 僧问:如何是解脱? 师曰:谁缚汝? 又问:如何是净土? 师曰:谁垢汝? 问:如何是涅槃? 师曰:谁将生死与汝?
2020年9月28日
15
柳宗元也偏爱静寂荒冷、色彩幽暗的 景物。他在《永州龙兴寺东丘记》中 曾把让人感到畅适之景概括为两种: “游之适,大率有二:奥如也,旷如 也。如斯而已。其地之凌阻峭,出幽 郁,寥廓悠长,则于旷宜。抵丘垤dié,
伏灌莽,迫遽回合,则于奥宜。”
2020年9月28日
16
他的诗中多次出现“幽”、“寒” 等充满凄冷意味的景色。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