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思想的科学解读

合集下载

禅宗思想浅议

禅宗思想浅议

禅宗思想浅议本⽂为本⼈中西⽅哲学史课程论⽂,禁⽌转载我们再来讨论禅宗的修养论。

我们知道,传统佛法的主要修⾏有参禅打坐,吃斋诵佛,以及其他的⾏为修⾏化缘等等。

禅宗虽不反对这些⾏为,但禅宗认为这些⾏为于修⾏实⽆多⼤帮助。

因为这种⾏为常常导致⼀种“劳劳执念,以为功课”的情形,⽽这⽆疑于“嫠⽜爱尾”。

《坛经·机缘品》禅宗更多主张在现实⽣活中去发现清净本性,体验禅意,实现精神的超越。

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弥菩提,恰如求兔⾓。

”《坛经·般如品》在具体做法上,禅宗主张“恩则孝养⽗母,义则上下相连”。

(同上)在这⾥,我们看到禅宗对⼈的俗世⽣活所持的肯定态度,这与其他佛教派别否认现实⽣活形成鲜明的对⽐。

同时我们在这⾥也看到禅宗有吸收儒家思想的痕迹。

由于禅宗主张见性成佛,所以禅宗的修养论更多是注重个⼈内在⼼灵的提升。

禅宗虽然相信⼈性本净,但禅宗同时⼜认为“世⼈性常浮游,如彼云天。

”《坛经·忏悔品》这就导致“世⼈外迷著相,内迷著空”(同上)的情形。

禅宗认为正确的做法是“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内外不迷”。

⽽要做到这⼀点,禅宗主张⽆念,所谓“⽆念”,并不是什么也不考虑,除却⼀切念头,⽽是念念却不被束缚。

“何名⽆念?若见⼀切法,⼼不染著,是为⽆念。

”《坛经·般如品》禅宗认为只有只有不执著于万相,抛弃主观偏见与先⼊为主的观念,我们才能获得对当下正确的洞见。

然⽽世间万相如雷电⼀样处于瞬息万变之中,我们的认识也必须不断跟着变化,不能固守执著,正确的做法是“⽆所住⽽⽣其⼼”。

故《⾦刚经》有云:“⼀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另外值得⼀提的就是禅宗对传统佛教思想认为积德修善能增加⼀个⼈的功德的说法。

《坛经· 疑问品》⾥记载了这样⼀个故事:“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实⽆功德’。

”这个故事实际上否定了有⼀个外在的神来评价⼀个⼈的功过是⾮来定奖惩的说法,实际即是在否定传统的因果报应学说,因⽽我们可以说禅宗实际上具有反对宗教迷信的⾊彩。

禅宗的即心是佛思想

禅宗的即心是佛思想

禅宗的即心是佛思想禅宗,是一种追求内心觉悟的佛教流派。

禅宗的核心思想之一便是“即心是佛”。

那么,什么是“即心是佛”呢?简单来说,它强调了心与佛性的一致性,认为每个人的内心本质都是悟性、觉性之所在。

本文将深入探讨禅宗的即心是佛思想,并解释其对个人修行和生活之意义。

禅宗的基本概念禅宗起源于公元6世纪的中国,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流派。

它强调对心的直接体验和觉察,通过坐禅、打坐等修行方式,达到超越念头、培养觉悟的目的。

而禅宗的核心思想即是“即心是佛”。

“即心是佛”是一种颠覆传统理解的思想,它与以往佛教的诸多观念有所不同。

传统上,人们常常将佛视作一尊具体的形象,或是将佛性视为某种超越性质的存在。

然而,禅宗的即心是佛思想认为,每个人内心自有一种无边、智慧和平等的本性,即佛性。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正念、禅修等方式,直接觉知自己内心的本质,从而体验到这种佛性。

即心是佛的实践与意义禅宗的即心是佛思想并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概念,更是一种实践方式。

禅修是禅宗的核心修行,通过静坐、观察呼吸等方式,使内心安静下来,舍弃杂念,直面自己的内在本质。

通过这种直接体验,人们可以超越思考与判断,直接觉知到自己内心的智慧和平等本性。

禅宗的即心是佛思想对个人修行和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教会人们拥抱自己内心的智慧和平等本性,将其运用于现实生活中,使人们更加从容自信、具有智慧判断的能力。

即心是佛的观念可以帮助人们超越对外在物质的追求,真正拥有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禅宗的即心是佛思想还能促进人们对他人的宽容与理解,培养出无私、慈悲的心态。

即心是佛的当下意义禅宗的即心是佛思想在当下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今,人们常常忙于工作与生活的琐碎事务中,容易迷失自己、忽视内心的需求。

即心是佛的观念提醒我们要时刻觉察自己内心的存在,关注真正重要的事物,减少外在物质的追求,培养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即心是佛的思想也能帮助我们关注他人,提升内心的宽容与慈悲,创造一个和谐、共融的社会。

学点禅宗的平衡思想

学点禅宗的平衡思想

学点禅宗的平衡思想佛祖说“众⽣皆有佛性”中的“佛性”,意思是说⼈内⼼都存有⼀个“超然我”。

“直指⼈⼼,见性成佛”是说放下“当然我”,就可显现“超然我”。

佛的本质是平衡,卍象形地表达了平衡循环的世界,成佛就是达到那种“空”境。

“禅”的关键在于“悟”,⼀悟众⽣成佛,不悟佛是众⽣。

证得平衡,你也如来。

“悟”分为顿悟和渐悟,顿悟是⽴马放下,渐悟是慢慢放下。

禅宗≈⼤乘+易经+⽼庄。

六祖听到⼀句“应⽆所住⽽⽣其⼼”就顿悟成佛。

放下屠⼑是放下欲望,⽴地成佛是顿悟成佛。

“佛”和“空”是平衡,“禅”和“悟”是实现平衡的过程。

本论的⽞⼦理论和奇点思维有助于你证悟世界实相为什么“空”性。

佛学系统中的三法印、四圣谛、五蕴、六度、⼋正道、⼗⼋界是要素,⼗⼆因缘、五眼是过程,⽬标是觉悟成佛。

众⽣平等就是众⽣度到各⾃的⾃然位置即可成佛。

通过勤修“戒+定+慧”的来息灭“贪+嗔+痴”。

佛说的“痴”就是剩余智慧痴迷于求名求利,所谓“⽆明”;⽽“慧”是剩余智慧⽤于求存求活,这是超然我的般若⼤智慧。

“三世因果”是多个阶段的时间循环,“六道轮回”是多个层次的空间循环。

所谓“五眼”也是思维维度问题,凡夫⾁眼只看见“⾊”,菩萨法眼却照见“空”。

修佛也许就是把——期望值⽆限⼩+容忍度⽆限⼤+吃亏吃苦成其⽣存⽅式。

⽆论神秀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还是慧能的“本来⽆⼀物,何处惹尘埃”,禅修⽆⾮是⽤好那点剩余智慧⽽已。

⼈的平衡同时包含着物我平衡、⼈我平衡和⾃我平衡三个层次。

凡宗教都要借“神”的⼒量来帮⼈实现内⼼平衡,佛教理论有助于你保持或恢复平衡。

佛教三法印:诸⾏⽆常是求物我平衡,诸法⽆我是求⼈我平衡,涅槃寂静是求内⼼平衡。

知⽆常,不逞强;知⽆我,⽆痛苦;知涅槃,⽆恼烦;知寂静,⼼禅定。

⼈只有放下名利才有可能⼤觉⼤悟,看空了“当然我”,剩下的“⾃然我+超然我”的那个“我”就是佛。

佛相当于三我⼀体理论中那个超然名利、超然⽣死的“超然我”。

当然我=0时就进⼊涅槃境界:既然⽆常⽆我,也就⽆所谓⽣⽼病死;既然众⽣平等,也就不在乎转世何物。

禅宗思想的科学解读

禅宗思想的科学解读

何谓禅观,以心观心
对于禅观,就是静虑活动,强调的 是坐禅看心、了见佛性的过程,以求达 到缄口于是非之场、融心于色空之境。 应该说,这是达到禅定的途径。白居易 的《八渐偈》之“观”:“以心中眼, 观心外相。从何而有?从何而丧?观之 又观,则辩真妄。”
禅观的范例
二祖慧可(神光)求法于达摩,有段对 话如下:“光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师曰:“将心来,与汝安。”曰:“觅心了不 可得。” 师曰:“我与汝安心竟。”
《古尊》:244
禅宗公案举例
有僧侍立,师(黄龙慧南)顾视久之问曰: 百千三昧,无量妙门,作一句说与汝,汝还信 否?对曰:和尚诚言,何敢不信!师指其左曰: 过这边来。僧将趋,忽咄之曰:随声逐色,有 甚了期,出去!一僧知之,即趋入。师理前语 问之,亦对曰安敢不信。师又指其左曰:过这 边来。僧坚住不往。师又咄之曰:汝来亲近我, 反不听我语,出去!
《都序》论色空关系
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就讲得 很明白:“真空者,是不违有之空也。 ……妙有者,是不违空之有也。” 宇宙 “零点能(场)”当作如是观。“何者? 以未学人,根器渐钝,互执空有,故清 辩等破定有之相令尽,彻至毕竟真空, 方乃成彼缘起妙有;护法等破断灭偏空, 意存妙有,妙有存故,方乃是彼无性真 空。”
《指月》:935
何为禅宗心法
清凉澄观国师云:
至道本乎一心, 心法本乎无住。
注:即所谓《金刚经》所云: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六祖闻此言而解悟。
二、色空观念的正确性说明
禅宗认为:色即是空,空即是 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禅宗的这种色空思想能够有效 解释我们的物理世界的真实情况吗?
我们的宇宙万物真的如禅宗色 空无二观念所能说明的吗?
物质存在性的物理学观点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宗思想探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宗思想探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宗思想探析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其中禅宗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对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禅宗思想起源于印度佛教,经过数百年的传播和演变,融入了中国的哲学、文化和艺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禅文化。

本文将通过探讨禅宗思想的核心理念、实践方式和影响,向读者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禅宗思想的重要地位。

禅宗思想的核心理念是觉悟和空性。

在佛教传统中,觉悟指的是超越个体的认知,认识到一切事物的本质皆为空性。

禅宗注重通过冥想和内心静默的实践,以体验这个世界的真实本质。

禅宗认为,凡事皆空,离开了表象和言语的烦扰,人们可以接触到自己内心深处最本真的存在。

这种觉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禅宗思想的实践方式以禅修为中心。

禅修是一种静坐冥想的修行方法,通过呼吸、观察和专注,使内心达到平静和清明的状态。

禅修的目的是超越物质世界的烦恼,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禅修被广泛应用于艺术、文学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文人往往通过禅修来寻求艺术的灵感和个人的境界提升。

禅宗文学也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意境而广受欢迎。

禅修的实践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卓越成就。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宗思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禅宗强调当下的存在和心流体验,鼓励人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和意义。

禅修的实践让人们学会静心思考,并更好地与自己和他人相处。

禅宗思想还注重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关系,提倡“中庸之道”。

这种关注生态和社会的价值观,至今仍对中国人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产生影响。

禅宗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对艺术表现产生了重要影响。

禅宗与中国绘画、书法、园林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禅画、禅诗和禅园。

禅画注重表现自然和内心的美,通过简洁和凝练的笔墨,传达出禅修的境界和主题。

禅诗则以简练的词句表达无尽的境界和感悟,给读者以启发和思考。

禅园以自然、简约和平和的布局,营造了追求内心平静和修行的环境。

禅宗

禅宗

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二从禅宗思想体系的内涵、结构、核心来看禅宗的基调是以心性论为基点,通过心性修持获得心性升华的心性学说,是一种摆脱烦恼、追求生命自觉和精神境界的文化理想。

贯穿于禅宗心性学说、文化思想的本质内容是:自然——内在——超越。

禅宗吸取中国道家的“自然”观念来诠释人的生命自然状态、人的自性。

道家把自然规定为万物的本质、本性,是不假人为、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真实存在。

“僧家自然者,众生本性也”。

(《荷泽神会禅师语录》)禅宗认为,“自然”就是众生本性,也就是佛性。

这也就是把佛性界定为自足完满、纯真朴实的生命本然。

人的本性既然是自然的,也就是内在的,是内涵于人身的本质性存在,既非外在的神灵所赋予,又非通过超越经验、违背人性的作为所获得的,同时也是各种外在因素所不能消灭的。

人的内在自性是生命的主体、成佛的根据。

人的现实感性生活是自性的外在作用和体现,人转化为佛是自性的发现,是由此而生的精神境界的显现。

人的自性是内在的又是超越的,因为内在本性是清净、圆满、纯朴、觉悟的,是离开一切现象,有别于人的外部表现的。

如何实现超越?禅宗认为修禅成佛,就是见性成佛,就是向自己心性去体认,识得自性便成佛道,便是实现了超越。

禅宗强调佛就在心中,涅槃就是生命过程之中,理想就是现实生活之中。

这样,禅宗就把彼岸世界转移到现实世界,把对未来生命的追求转换为内心反求。

由此禅宗反对舍弃现实感性生活扭曲自性去寻求超验,而是强调“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坛经》),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超越意义,实现理想精神境界。

禅宗公案中的“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法演语录》卷下)就是提倡心灵沟通,要求会心体悟。

禅宗要求以“饥则吃饭,困则打眠,寒则向火,热则乘凉”(《密庵语录》)中体会禅道,从“青青翠竹,郁郁黄花”(《祖堂集》卷三)中发现禅意。

禅宗要求从青山绿水中体察禅味,从人自身的行住坐卧日常生活中体验禅悦,在流动无常的生命中体悟禅境,从而实现生命的超越,精神的自由。

学习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禅宗和道教思想

学习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禅宗和道教思想

学习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禅宗和道教思想一、禅宗思想1.禅宗的起源和发展–禅宗的起源: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禅宗。

–禅宗的发展:从达摩东来到五家七宗,禅宗在中国逐渐繁荣起来。

2.禅宗的主要思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强调内心的觉悟,通过顿悟达到成佛的境界。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强调禅宗的教学方法,不依赖于经典文字,注重口头传授和心传。

3.禅宗的重要人物和著作–达摩:被认为是禅宗的祖师,提出了“二入四行”的说法。

–慧能:禅宗六祖,提出了“顿悟”的思想,代表作有《坛经》。

4.禅宗的修行方法和实践–坐禅:静坐冥想,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觉悟。

–公案:禅宗师父用来启发学人的话语或故事。

二、道教思想1.道教的起源和发展–道教的起源:道教起源于中国本土,以黄老道家思想为基础。

–道教的发展:从道教经典的出现到道教组织的形成,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2.道教的主要思想–道法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无为而治:主张统治者无为而治,减少干预,让人民自发地遵守道德规范。

3.道教的重要人物和著作–老子:被认为是道教的祖师,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等著名观点,代表作有《道德经》。

–庄子:道家思想家,提出了“逍遥游”等思想,代表作有《庄子》。

4.道教的修行方法和实践–内丹修炼:通过修炼内丹,追求长生不老和仙道的境界。

–道教仪式:包括道教法术、斋醮、道教音乐等,用于祭祀神灵和求得福祉。

三、禅宗和道教思想的比较1.禅宗和道教的相似之处–强调内心的修行和觉悟。

–都追求超越尘世的境界。

2.禅宗和道教的不同之处–禅宗属于佛教体系,而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

–禅宗注重顿悟,道教注重顺应自然和长生不老。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禅宗和道教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哲学和宗教的发展,以及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习题及方法:1.习题:禅宗的创始人是谁?解题方法:回忆课本或教材中关于禅宗起源的部分,找出禅宗的创始人。

色即是空的科学解释

色即是空的科学解释

色即是空的科学解释篇一:色即是空的科学解释色即空是佛教中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也被称为禅宗的一个重要思想。

这个思想主张,物质的本质是空无所有的,即不存在实体的本质。

这个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的禅宗,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佛教中最为普遍的思想之一。

在科学的层面上,色即空的思想可以被解释为以下几个观点:1. 物质的本质是能量。

根据现代物理学的理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这些原子和分子是通过能量来运动的。

因此,物质的本质就是能量,而空无所有则是能量存在的一种形式。

2. 物质的本质是波动。

有些科学家认为,物质的本质是波动,而不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等形式。

这种波动可以被称为“量子波动”,它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因此,物质的波动性也可以解释为“色即空”思想的一种形式。

3. 物质是由意念所控制的。

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认为,物质的存在是由人类的思想所控制的。

这种思想被称为“意念论”,它认为,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可以影响物质的存在。

因此,空无所有也可以被解释为人类思想的产物。

色即空的思想在哲学和科学方面都有很多解释,但都强调了物质的本质是空无所有的。

这个思想也启示我们,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不要仅仅局限于表面的现象,而要深入探究物质的本质。

篇二:标题:色即是空的科学解释正文:“色即是空的”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物质的本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演化的。

这一概念在科学上得到了一定的解释。

现代科学认为,物质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在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物质结构。

但是,这些微观粒子并没有固定的形状和尺寸,也没有确定的位置和方向。

因此,物质并不是像我们所熟悉的那样,是一个实体、一个整体,而是不断地变化和分散的。

“色即是空的”这一概念也可以理解为物质的本质是空无所有的。

佛教认为,物质的本质是没有实体的,所有的物质都是虚幻的、无常的、瞬息万变的。

佛教中所说的“空性”并不是指物质本身不存在,而是指出了物质的本质是一种虚幻的状态。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佛教与禅宗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佛教与禅宗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佛教与禅宗思想佛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禅宗思想则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派别。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佛教与禅宗思想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艺术创作以及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指导。

本文将从佛教与禅宗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佛教与禅宗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贡献以及佛教与禅宗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意义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1. 佛教与禅宗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最初以经教为主,为人们带来了解脱苦难的教导。

而禅宗思想则是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与变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禅宗。

2. 佛教与禅宗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贡献佛教与禅宗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贡献。

首先,佛教强调慈悲与智慧,倡导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使得中华传统文化中注重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关怀他人的价值观得以强化。

其次,佛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诸多艺术形式中体现出来,如园林设计、山水画等,这些传统艺术形式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得以广泛传承。

此外,禅宗思想注重对内心的觉察与体悟,对诗词、书画等艺术形式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最后,佛教与禅宗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社会伦理观念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例如对孝道、义务、忍耐等价值观的强调。

3. 佛教与禅宗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佛教与禅宗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佛教与禅宗思想强调内心平静与解脱,对于缓解现代社会中的压力和焦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提供了一种冷静面对困境的思维方式。

其次,佛教与禅宗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普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佛教与禅宗思想所倡导的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对于塑造一个和谐、和平的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来说,佛教与禅宗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与演变,乃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对佛教与禅宗思想的认识与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也可以借鉴其中的智慧与价值观,为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力量。

禅宗剖析资料

禅宗剖析资料

禅宗剖析一、禅宗的历史和起源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分支,起源于印度佛教的某些教义。

在传入中国后,禅宗吸收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据传菩提达摩为禅宗的创始人,被尊为初祖。

其后,经过几代禅师的传承和发展,禅宗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之一。

二、禅宗的核心思想禅宗的核心思想是“心性本净,佛性本有”。

它主张通过修行,舍离文字义解,直彻心源,觉悟出不需外求的清净自心。

禅宗的信仰是人心本来清净,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识自性,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

这种思想体现了禅宗对于心性、佛性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三、禅宗的修行方法禅宗的修行方法主要包括禅定和参禅。

禅定是一种通过静坐冥想的方式,使内心达到平静、清净的状态。

参禅则是在禅师的指导下,通过参悟一些禅机或公案,达到心性的觉悟。

此外,禅宗还提倡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随缘任运的态度,让禅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禅宗的悟性和境界禅宗的悟性是指通过修行和参悟,达到对于宇宙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这种理解超越了常规的逻辑思维和经验认知,是一种心源性的觉悟。

禅宗的境界则是指通过修行和悟性,达到的一种心灵上的自由、超脱和圆满的状态。

这种境界超越了生死的轮回和烦恼的束缚,是一种永恒、和平的境界。

五、禅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禅宗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禅宗吸收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其次,禅宗对于中国的艺术、文学和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禅宗的“无我”思想对于中国的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此外,禅宗的“心源说”也为中国的哲学思想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六、禅宗的争议和批评尽管禅宗在中国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批评。

首先,禅宗的修行方法和理论对于一些人来说过于神秘和难以理解。

其次,禅宗的某些极端思想可能被一些人利用为逃避现实、追求个人自由的借口。

此外,禅宗的某些分支可能存在派别之争和传承上的争议。

禅宗哲学思想简介

禅宗哲学思想简介
❖ 第五,中观的空它与一切空都不一样,它是不二之空,它不是现 象与本体、主观与客观、因缘有无的空,这些都是分别见都是分
别的空。
❖ 青原惟信禅师的参禅语:老僧三十年前 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几至 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山不是山, 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 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 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 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 第二,从心与物的关系看,物由心而生心是根本物是心的影相所 以从这个角度看,物是不真实的。它的意义是心给的,所以说是 空的。
❖ 第三,从因缘上看万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其自身只是虚幻的表 象,所以说是空的。
❖ 第四,从心灵的状态来看,空就是将心灵中的染污荡涤使内心不 为外物所蒙蔽,这就是空。如心无宗的观点(支愍度)。
❖ 禅即禅那(梵语),或译静虑、思维修,它 是思维真理静息念虑的方法。就是将心 专注于某一对象,在彻底寂静中深密思 维的状态。 “禅”作为一种宗派的称呼, 始于唐中叶以后。
❖ 禅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实践层面,它是 以众生本具的真心为修行的基础;以顿 悟自心本来清净无有染着为修证的目标; 以直指本心,见性成佛为修道的宗旨; 以不立文字,以心印心为传道的准则; 以棒喝、机锋等生动活泼的形式为接引 学人的方法。
❖ 慧能于仪凤元年(676年),复于南海法性寺,依印 宗法师出家。翌年,迁至韶阳曹溪宝林寺,弘扬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其弟子法海 将其说法汇编成书,名《六祖法宝坛经》,盛行于 世,它是后来禅宗的宗经。
1.自 性
❖ 自性是世界万法的本源和根基,是宇宙 最高的真理,是清净的佛性,同时又基 众生的本心、本性。
❖ 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
❖ 亦石亦僧

禅宗思想百科知识总结

禅宗思想百科知识总结

禅宗思想百科知识总结禅宗思想是中国佛教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独特的教义和实践,对于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对禅宗思想的百科知识总结,包括其历史背景、核心概念、实践方法和影响。

一、历史背景禅宗思想起源于6世纪的中国,是由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产生的。

禅字最早在《周易》中出现,意为静心思考。

禅宗的正式建立可以追溯到6世纪中期,当时南印度的僧人鸠摩罗什将禅宗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二、核心概念禅宗思想的核心概念包括“佛性”、“无我”、“直指人心”等。

禅宗认为人人本具佛性,即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能,只需通过禅修来觉悟。

禅宗强调超越自我、超越对物质和名利的追求,追求解脱和觉悟的境界,即“无我”之境。

禅宗主张通过直接体悟人心,而非依赖经典和逻辑推理来寻求真理。

三、实践方法禅宗的实践方法主要包括坐禅和看公案。

坐禅是禅宗最重要的实修方法,通过打坐静心来觉察自己的身心,进一步觉悟佛性。

禅宗的坐禅强调身心的一致,即在禅定中要达到身心的统一和自我意识的消失。

看公案是禅宗的一种特殊实践方法,通过直接观察公案中的问答来触发直指人心的体悟。

四、禅宗的影响禅宗思想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禅宗强调直接经验和体悟,反对理性主义和经院哲学,对中国哲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禅宗在中国文学、绘画和园林艺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塑造了中国独特的审美观念。

再次,禅宗对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文化和哲学传统产生了显著影响,成为日本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

综上所述,禅宗思想是中国佛教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直接经验和佛性觉悟,通过坐禅和看公案等实践方法来达到这一目标。

禅宗思想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文化艺术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文化传统也具有重要影响。

禅的由来以及哲学思想对禅的理解

禅的由来以及哲学思想对禅的理解

禅的由来以及哲学思想对禅的理解禅的由来要从灵山说法说起传说,佛祖释迦牟尼一次在灵山讲解佛法时,突然手拿鲜花,缄口不语,众僧感到莫名其妙,只有十大弟子之首的摩诃迦叶会心地微笑佛祖感到迦叶灵性已通,便把自己的以心传心的禅宗密法传给了他于是,迦叶便是印度禅宗的始祖这个故事叫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至于迦叶理解到什么,微笑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因为禅本身就主张个人体验,人人可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再说,禅强调无言,认为真理是说不清楚的,主要靠悟性的意会而不可言传,说得清楚的那就不是禅了若非得说说迦叶微笑的道理,大概他体会到人生如花,荣枯只在转瞬之间,不如嫣然一笑,超脱生死,得以自由禅在印度传到第28代的掌门人是菩提达摩,他有感于印度本土佛教的衰弱,便东渡到了中国传教,最后在中国有名的少林寺面壁九年,连小鸟在肩上筑巢都不知道有个中国的和尚名叫神光,他矢志追随达摩,但屡遭拒绝,最后砍断自己的胳膊,跪在大雪纷飞的门外达摩终于感动了,收他为弟子,改名慧可慧可就是中国禅宗的二祖传到第五代,掌门人是弘忍他为考察弟子,让大家写偈子,大弟子神秀按照外物实有人心本秽勤修悟道的印度禅宗思想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当时,寺院中有一个担水劈柴干杂务的小和尚,名叫慧能,写了一首偈子反驳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这首偈子变外物实有为四大皆空,变印度的悲观主义渐修主义为中国的乐观主义顿悟主义,因而导致了佛教史上的一场革命,慧能也成了中国禅宗的真正始祖自此,禅宗在中国大地上枝繁叶茂,被一千年来的中国知识分子捧为圭臬,融入灵魂,不仅成为中国人思想的一部分,而且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现代,中国禅宗流入欧美,对西方现代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存在主义实用主义意志主义人本主义以及精神分析等流派都与禅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一首偈子,何以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原来,印度禅宗认为,人的本性是污秽的,人生是痛苦的,人们眼贪好色,耳耽妙声,鼻爱名香,舌嗜上味,身触细滑,贪图金钱,爱好名望,希求安逸,这些都是痛苦的根源必须通过戒定慧三个步骤逐渐达到绝对的幸福,最后成为无需语言而能进行心理交流的佛可中国人的思想与印度人的不一样,他们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而食色,性也,无可指责!根据中国人的这一观念,慧能提出:既然人心清净,那么只要拨去人们认识上的迷雾,清除主观的障碍,直指本心,就可立刻成佛这样,就用不着修戒定慧三学,用不着苦行,用不着研读经典,只要念头一转,保持自然适意的乐观轻松状态,佛便在心中于是在中国,禅宗成为回避专制,对抗儒法,挣脱桎梏,反对异化,呼唤真实人性的人道主义哲学它使我们啜饮生命的源泉,使人类从这个世界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它倡导自然适意轻松自如的一种生活方式,饥来吃饭,困来即眠,要行即行,要坐即坐,丝毫不要克制自己的内心欲望中国的唐伯虎就自称:饥来吃饭困来眠世上闲人地上仙对这些中国人来说,哪有什么西方式的to be or not to be(Hamlet)的迷茫和对人生的质问,有的只是沉湎于生活,在生活中创造意境,调节心态,享受人生西方文化有两大来源,一是希伯莱的基督教,二是古希腊文化前者神人分离人与世界分离的思想,后者灵肉分离感性理性分离人与自然分离的思想,共同形成了西方的二元论:主体与客体本体与现象现实与理想自己与他人人类与自然的分裂,由此而发展起西方的近现代文明:主观主义,客观主义,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民主法治,科学技术而中国人与此不同,他们取消一切矛盾对立,主张一元论(或称整体思维混沌思维):天人合一,齐万物,齐生死,混淆感性理性本体现象灵与肉,由此他们感到洞察到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恢复了生命原始的活力,所以,觉得轻松喜悦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到现实生活之外去寻找解脱之道,只在吃饭穿衣等世俗之中便能获得自由禅理就在生活之中,离开了生活便没有禅!有个叫杨绂的人离别双亲,到四川拜访无际菩萨,大师告诉他应去拜访家中的反穿鞋子披着毯子的人他回到家,深夜叩门,母亲高兴急迫中反穿鞋子披着毯子来开门杨大悟禅理:佛即在家中,日常伦理即见佛心这样看来,似乎禅师与常人没有区别了其实,不尽其然禅不仅主张返璞归真,回归现实,还关心人的自我觉悟,要求悟禅者自求自证自明,以顿悟或直觉的方式进入禅境如此,虽然是在做平常的事,但禅师比常人心灵更加澄明,感觉更加真实,分明觉得自己是在与万物交流可是,我们又无法说明到底什么是禅境,因为禅主张自信自靠不外依,只强调个人体验,不同的人对同一的事物可能有迥然不同的体验,所以,百人有百禅在这里,一切偶像被摧毁了,佛不再令人膜拜,个人的尊严受到尊重禅宗还认为,不应自囿于人类的逻辑和语言的陷阱,而应让心灵处于放任状态,让潜意识随时突发出来这样,禅的语言通常是答非所问,看似矛盾百出的,但这正是禅所需要的,因为禅就是要将人的精神自由化一个和尚问赵州禅师: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赵州回答道:我在青州时,做了一件七斤重的布衫,这样的回答可谓是牛头不对马嘴,但它的确排除了逻辑思维,突出了人的瞬间无意识从上可见,禅是一种生活哲学,是中国式的直觉主义理论它与印度原有的思想不一样,反映了中国的民族性强调世俗,随波逐流,重视原始的圆满,满足于感性,崇尚语言游戏.。

禅宗简说

禅宗简说

禅宗简说摘自: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一、概说1、禅宗解题: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

2、禅宗特点:“以心传心”(直传佛的心印,故称佛心宗)3、传承方法:「以心传心」的心,指佛心,自心。

意思是师父与弟子本着同一的佛心,以心领神会而完成授受。

这也叫做传佛心印。

弟子为师父当下直接认可而得到的心印称为“正法眼藏”,即是得佛教正法。

被师父直接印可的徒弟可以相承嗣法,为嗣法弟子。

如此由师父传弟子,弟子传徒孙,一代一代内证传承,构成禅宗的“法脉”。

4、禅宗特征:“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不立文字”,即不依据文字,不依据经书。

“教外别传”是“不立文字”说的发展,它并不是与经教完全绝缘,而是强调在传授上不依文字、言教,即另有“心印”。

故禅宗又称作别传宗。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指探究、彻见心性本原,以成就佛果。

5、宗旨:他们把实现自我觉悟,开发自己心灵世界,作为人生的主要任务和最大追求。

强调要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实现自我超越,解脱烦恼、痛苦和生死,成就为佛,即在有限、短暂、相对的现实中实现无限永恒、绝对。

6、三大阶段:一是从印度禅法传入,尤其是菩提达摩推行「理入」和「行入」,亦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禅法以来,一直到弘忍时代,提倡凭借经典,重视整体佛法,以求参禅成佛,可以说是准备时期。

二是从慧能开始提倡自性清净,超越文字义解,直下彻悟心源,顿悟成佛,可以说标志了中国化禅宗的形成。

随后并分衍出五家七宗,禅宗臻于鼎盛,可以说是兴盛期。

三是从宋代以后,禅宗思想,包括心性思想趋于停滞,由守成渐至衰退,可以说是守成期。

二、慧能与《坛经》1、慧能禅学特征:慧能更重视文句简单且又透彻地发挥无相、无住思想的《金刚经》,摆脱繁琐名相的束缚,提倡单刀直入的顿教。

2、心、自心、本心与自本心(1)心:《坛经》认为人心的本来的原始状态是清净的,而人心的当下现状虽有时清净,但往往是迷妄的。

“心”的范畴包含了“本心”和“妄心”的对立。

[禅宗的主要思想]禅宗思想

[禅宗的主要思想]禅宗思想

[禅宗的主要思想]禅宗思想第一篇禅宗思想:禅宗对王维诗歌创作的影响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原以后,对中国古代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佛教禅定思想的影响下,将诗作写到了极其精细的程度,在自然适意中展现了个体生命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与华彩。

自汉代以来,佛教东渐,经过长期发展,在中国独立发展出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即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其中以禅宗性格最为独特,对中国古代士大夫和文人思想的影响也最为深远。

禅宗又称宗门,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

唐朝的很多文人都与佛教姻缘密切,进而影响到其文学创作,其中尤以王维最为突出,在佛教禅定思想的影响下,他把自然景物写到了极其精细的程度,富有静默、空寂的特点,主客体合二为一,在自然适意中展现了个体生命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与华彩。

笔者在研读王维诗歌作品的基础上,分析了佛教尤其是禅宗对王维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王维与佛教王维,唐代诗坛上与李白、杜甫齐名的著名诗人,以五言诗成就最高,又因他精通音乐,故其诗作容易合乐,传播广泛,声名颇高。

通读王维的诗篇,不难发现经常含有隐逸倾向,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种倾向归于逃避现实和消极厌世,他的这种状态其实是对死亡、异己力量的隐忍、退让与调和,是对人生和生活的另一种领悟,充满了禅机和佛老思想。

王维与佛教的渊源很深,他的全家尤其是他的母亲均笃信佛,《请施庄为寺表》中有记载,“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疏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

受家庭的影响,王维早年即信佛,一生虔诚,常素食素服,,《旧唐书》说他“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开元二十八年,王维与南宗禅大师神会相遇于南阳临湍驿,这次会见对王维影响极大,使他从此倾心服膺于南宗禅法。

归隐后,他更是常与高僧交游,谈经说道。

王维所交游的僧人很多,见诸于诗文的就有道光禅师、道一禅师、瑗公上人及神会禅师等十余僧,且几乎均为禅僧。

对于潜心向佛的王维来说,对方外高人的参访及与意气相投的道友们的共修,自然而然地成为他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旧唐书本传》中记载王维经常“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

禅宗思想解析

禅宗思想解析

一苇渡江
▪ 达摩急着过江,停立江岸,只见水域茫茫即没有桥,也没有船,连个 人影也不见。这怎么过江呢?达摩十分焦虑。谁知“天无绝人之路”。 正在这无可奈何之际,达摩突然发现岸边不远的地方坐着一个老太太, 身边放了一捆苇草,看样子好像也是在等船过江。达摩暗自盘算:这 位若大的年纪,为何孤苦伶仃,无人护送照料?也罢!只好向她老人 家求助了。于是他迈步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老人施了一礼,说道: “老菩萨,我要过江,怎奈无船,请您老人家化棵芦苇给我,以便代 步。” 老人抬起头来,仔细地端详达摩。见他两只突鼓的眼睛炯炯有神,满 脸络腮胡子,卷曲盘旋,身材魁梧,举止坦然,形象端壮,仪表非凡。 老人暗自点头称许,随顺手抽出一根芦苇与达摩。达摩双手接过芦苇, 向老人告谢而去,及至江边,他把芦苇放在江面上,只见一朵芦苇花, 昂首高扬,五片芦叶,平展伸开,达摩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 过了长江。
「壁观」
▪ 『传灯录』卷三附注说;「为二祖说法,祗教曰; 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 『黄檗禅师宛陵录』说: 「心如顽石头,都无缝 罅,一切法透汝心不入,兀然无着,如此始有少 分相应」。
▪ 百丈也说:「心如木石,无所辨别,……兀 兀如愚如聋相似,稍有亲分」
▪ 「壁观」可能就是「心如墙壁」的意思。 ▪ 这都是「壁观」的意义,是凝心、安心、住心的
生命纯内容透显微笑的弧度
▪ 佛学最初并非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汉初传入, 开始借道学的术语传播,在中国文化中成为 不可分割而重要的一部分.
东 汉 明 帝 刘 庄
公元一、二世纪时,中国人把佛教看作方术的一种, 与阴阳家与道教方术没有不同
公元三、四世纪,格义的方法,即类比道家思想理解佛学
公元五世纪,释义,即印度佛学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的努力

浅析禅宗思想关于“人性”的探究

浅析禅宗思想关于“人性”的探究

浅析禅宗思想关于“人性”的探究[摘要] 禅宗是中国佛教八大派之一,也是中国所特有的佛教。

禅宗的诞生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它的思想不拘泥于佛教经典学说,禅宗门人自我标榜为“教外别传”,认为自己所传的乃是佛教的觉悟之心,因此禅宗也被称为“心宗”或“佛心宗”。

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禅宗,实际上是指以慧能为代表的南宗,它因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得以在中国长久和蓬勃的发展。

禅宗思想博大精深,其思想影响深远,所以学习和研究禅宗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提高自我修养,而且还对我们今日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顿悟成佛心无念无所得从禅宗的思想来源来看,一方面它吸取了中国古代儒家孔孟一派的人性论以及道家老庄一派的崇无思想;另一方面它又继承了印度大乘佛教的“空”、“有”两宗的思想。

然后他们将这两方面进行糅合和改造。

慧能主张人人皆有佛性,强调佛性是人的本性和领悟佛教义理的智慧。

他主张“自性真空”、“空有一法可得”,而不讲“因果报应”、“西方极乐世界”,而讲“运水搬柴,无非妙道”。

所有的这些思想都是慧能对传统佛学的一大改造,他们抛弃了那种烦琐的经院哲学,而提倡“自悟自修”、“无念为宗”等修行的方法,而最终达到顿悟成佛、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

一、“本性即佛”说“本性即佛”是禅宗关于成佛根据的观点。

慧能为了宣扬“顿悟成佛”的思想,而提出了“本性即佛”说作为他的教义的理论基础。

禅宗认为,人心具有两个方面:一是人心的本体,二是人心的现象;本体的方面就是清净的佛性或智慧,现象的方面就是污染的烦恼或妄念;而前者是成佛解脱的根据,后者则是流转生死的原因。

尽管现实的人心充满了种种虚妄的烦恼,但是人心当中潜在的佛性智慧不失不坏,人们只要使它发挥显露出来,就可以获得觉悟解脱,从而达到顿悟成佛的境界。

他们在心性和佛性问题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人人皆有佛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灯》:217
禅宗公案举例
昔有老宿,畜一童子,并不知轨则,有 一行脚僧到,乃教童子礼仪。晚间见老宿外归, 遂去问讯。老宿怪讶,遂问童子曰:“阿谁教 你?”童曰:“堂中某上座。”老宿唤其僧来, 问:“上座傍家行脚,是甚么心行?这童子养 来二三年了,幸自可怜生,谁教上座教坏伊。 快束装起去。”黄昏雨淋淋地,被赶出。
落浦《浮沤歌》状“量子泡沫”
秋天雨滴庭中水,水中漂漂见沤起。 前者已灭后者生,前后相续何穷已。 本因雨滴水成沤,还缘风激沤归水。 不知沤水性无殊,随他转变将为异。 外明莹,内含虚,内外玲珑若宝珠。 正在澄波看似有,及乎动著又如无。 有无动静事难明,无相之中有相形。 只知沤向水中出,岂知水不从沤生。 权将沤体况余身,五蕴虚攒假立人。 解达蕴空沤不实,方能明见本来真。
《都序》论主观依赖性
《禅源诸诠集都序》还有:“心境互 依,空而似有故也。且心不孤起,讬境 方生;境不自生,由心故现。心空即境 谢,境灭即心空。未有无境之心,曾无 无心之境。如梦见物,似能见所见之殊, 其实同一虚妄,都无所有。诸识诸境, 亦复如是。以皆假讬众缘,无自性故, 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 无不是空者。”
量子场论引入时空量子化的概念, 从而可以解释真空中物质粒子生生灭灭 的过程。由于量子的不确定性,粒子可 以从“无”中而生,格里宾: “如果说 在足够短的时间之内,粒子的可用能量
具有内禀的不确定性,… ,那么就没有
理由阻止整车的粒子“无中生有”地出 现,随后又相互复合而消失。”
物质存在性的禅宗观点
主要源自佛教的般若性空观,其代 表思想主要反映在《肇论》之中。特别 是其中的“不真空论”(应解读为“不 真∣空论”)篇,便是用中观双遣方法 来论述万物不真为“空”的思想。这里, 禅宗空论也讲物质没有真实性,也讲万 物为空,但却很好地处理了空无与色有 的关系,能够更好地解释物理世界的本 性。
慧远的生灭论
这种生灭论,中国南北朝的慧 远在《大智论钞序》中说的更加明 白:“生涂兆于无始之境,变化构 于变化之场。咸生于未有而有,灭 于既有而无,推而尽之,则知有无 回谢于一法,相待而非原;生灭两 行于一化,映空而无主。”
《古尊》:244
禅宗公案举例
有僧侍立,师(黄龙慧南)顾视久之问曰: 百千三昧,无量妙门,作一句说与汝,汝还信 否?对曰:和尚诚言,何敢不信!师指其左曰: 过这边来。僧将趋,忽咄之曰:随声逐色,有 甚了期,出去!一僧知之,即趋入。师理前语 问之,亦对曰安敢不信。师又指其左曰:过这 边来。僧坚住不往。师又咄之曰:汝来亲近我, 反不听我语,出去!
物质存在性的物理学观点
在物质存在性方面,量子场论的 观点主要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的认识: (1)就我们日常感知而言,物质的 存在都是不真实的;(2)就微观的 粒子而言,他们的存在又是依赖于 (主观)观测的;(3)对于没有物 质的真空,却可以充满“生机”, 依然会造成可观测的效果。
“量子泡沫”的生灭解释观
《都序》论色空关系
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就讲得 很明白:“真空者,是不违有之空也。 ……妙有者,是不违空之有也。” 宇宙 “零点能(场)”当作如是观。“何者? 以未学人,根器渐钝,互执空有,故清 辩等破定有之相令尽,彻至毕竟真空, 方乃成彼缘起妙有;护法等破断灭偏空, 意存妙有,妙有存故,方乃是彼无性真 空。”
禅宗思想的科学解读
中国禅宗思想体系示要
佛性论
成就佛果
万法唯识
解脱论
即心是佛 认识论
息心见性
理入行入 心性论
明心见性
顿悟 自性回归实践来自方法论禅宗宗风分流示要
慧能 南岳怀让 荷泽神会
马祖道一 圭峰宗密
沩仰 临济
法眼 云门
禅宗公案举例
宣州刺史陆亘大夫问南泉: “古人瓶中养一鹅,鹅渐长大,出 瓶不得。如今不得毁瓶,不得损鹅, 和尚作么生出得?”泉召大夫,陆应 诺 。泉曰:“出也。”陆从此开解, 即礼谢。
《五灯》:363
禅宗公案举例
昔有婆子供养一庵主,经二十年, 常令一二八女子送饭给侍。一日,令女 子抱定,曰:“正恁么时如何?”主曰: “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女子举 似婆。婆曰:“我二十年祗供养得个俗 汉!”遂遣出,烧却庵。
《五灯》:366
禅宗公案举例
师有一日向七岁兒子云:“老僧尽日来心造,与 你相共论义。你若输,则买糊饼与老僧;老僧若输, 则老僧买糊饼与你。”兒子云:“请师立义。”师云: “以劣为宗,不得诤胜。老僧是一头驴。”兒子云: “某甲是驴粪。”师云:“是你与我买糊饼。”兒子 云:“不得和尚,和尚须与某甲买糊饼始得。”师与 弟子相争,断不得。师云:“者个事军国事一般,官 家若判不得,须唤村公断。这里有三百来众,于中不 可无人。大众与老僧断:宾主二家,阿那个是有路?” 大众断不得。师云:“须是具眼禅师始得。”三日以 后,沙弥觉察,买糊饼供养和尚矣。
《指月》:935
何为禅宗心法
清凉澄观国师云:
至道本乎一心, 心法本乎无住。
注:即所谓《金刚经》所云: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六祖闻此言而解悟。
二、色空观念的正确性说明
禅宗认为:色即是空,空即是 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禅宗的这种色空思想能够有效 解释我们的物理世界的真实情况吗?
我们的宇宙万物真的如禅宗色 空无二观念所能说明的吗?
《祖堂》:592
禅宗公案举例
温州净居尼玄机,…乃往参雪峰。… 峰曰:“汝名甚么?”师曰:“玄机。” 峰曰:“日织多少?”师曰:“寸丝不 挂。”遂礼拜退,才行三五步,峰召曰: “袈裟角拖地也。”师回首。峰曰: “大好寸丝不挂。”
《五灯》:94
禅宗公案举例
师问二新到:“上座曾到此间否?”云: “不曾到。”师云:“吃茶去。”又问 那一人:“曾到此间否?”云:“曾到。” 师云:“吃茶去。”院主问:“和尚, 不曾到,教伊吃茶去即且置。曾到,为 什么教伊吃茶去?”师云:“院主!”院主应 诺。师云:“吃茶去。”
《肇论》中的色空观
《肇论》:“诚以即物顺通,故物莫 之逆。即伪即真,故性莫之易。性莫之 易,故虽无而有。物莫之逆,故虽有而 无。虽有而无,所谓非有。虽无而有, 所谓非无。如此,则非无物也,物非真 物。物非真物,故于何而可物。故经云, 色之性空。非色败空,以明夫圣人之于 物也。即万物之自虚,岂待宰割以求通 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