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广西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卷
广西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共25题;共50分)1. (2分)(2020·浙江) 浏览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可以看到不胜枚举异彩纷呈的珍品。
下列项中属于先秦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是()。
A . 汉赋B . 楚辞C . 话本D . 散曲2. (2分) (2019高三上·汕头期中) 周朝以王畿的方言作为雅言,相当于现代所谓“民族共同语”,当时各诸侯国都以雅言作为标准语。
秦汉时期,各地方可使用本地的方言,政府任其一然。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冈是,秦汉时期()A . 实行了郡国并行制B . 小农经济迅速发展C . 实现了文字的统一D . 大一统思想的出现3. (2分) (2020高二上·麻城月考) 古代韩非子主张法律应向全国公布,臣民必须遵守。
其“法治思想”的实质是()A . 用法律约束个人的行动B . 用法制代替君主个人意志C . 把法律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D . 将法律作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4. (2分) (2020高二下·甘肃月考) 明代一些皇帝认为,“以一人之智,处万机之繁,岂能一一记忆不忘,一一处置不误。
”设立内阁可以“拾遗补过”,“广知民事,为理道之助”。
由此可见,明朝内阁()A . 强化了君主个人独裁B . 负责行政事务的执行C . 拥有对皇帝的监察权D . 补充了中枢决策机制5. (2分) (2019高二上·乐山期中) 《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喜好不同),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在这里,班固()A . 重点探究了“王道衰微”的社会根源B . 深入阐释了“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C . 以史为鉴揭示郡国并行制的政治隐患D . 客观记述了西汉初期平民将相的兴起6. (2分) (2019·南昌模拟) 王阳明曰:“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
精品:【全国百强校】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梭伦改革的措施中,为民主制打下坚实阶级基础的是A.颁布“解负令” B.鼓励发展工商业 C.废除债务奴隶制 D.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答案】B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内容【名师点睛】梭伦改革旨在缓和矛盾,稳定城邦秩序;内容: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鼓励工商业发展,吸引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特点:梭伦厉行“法治”是为民主政治的需要;影响:梭伦改革使雅典走上民主政治的轨道;性质:梭伦改革是奴隶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2、管仲自称其安国之策是“修旧法,择其善者而用之”,这说明A.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B.齐国已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C.齐国率先废除了旧有的制度 D.春秋时期奴隶制已受到破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修旧法,择其善者而用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春秋时期奴隶制已受到破坏,管仲改革只不过是顺应历史趋势,故D正确。
管仲改革在春秋时期,故A错误。
材料无法体现齐国已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故B错误。
齐国率先废除了旧有的制度,错在“率先”,故C错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管仲改革·背景3、北魏均田制的根本受益者是A.农民 B.国家 C.鲜卑贵族 D.汉族地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北魏均田制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均田制的根本受益者国家,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促进了北方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巩固了北魏的统治,故B正确。
农民虽然收益,但不是根本受益者,故A错误。
鲜卑贵族在改革中也不是根本受益者,故C错误。
汉族地主,不是均田制的授田对象,故D错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孝文帝改革·影响【名师点睛】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北魏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创造了和平的环境,各族人民交往频繁,使民族融合步伐加快、为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使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封建化。
广西高二高中历史开学考试带答案解析
广西高二高中历史开学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人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建立起来的补充历法。
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一书记载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A.北方经济的持续领先B.天文历法科学严密C.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D.农学研究因循守旧2.“(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3.清代直隶总督署院内的山墙上雕刻有一组《御题棉花图》,由直隶总督方观承主持绘制,通过16幅图记录棉花从植棉、管理到织纺、织染成布的全过程,乾隆皇帝亲笔为每图题写七言绝句。
材料主要反映了A.棉纺织技术已经成熟B.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C.统治者重视劝课农桑D.棉花是古代重要的经济作物4.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
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向导如股。
平居不可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
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
”其意在告诫统治者要A.消灭传染病源B.削弱王国势力C.严惩贪官污吏D.发展社会经济5.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
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
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_____)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6.1839年林则徐给当时的英国女王信中写道:“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桂林十八中15~16学年度14级高二年级下学期段考试题历史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梭伦改革的措施中,为民主制打下坚实阶级基础的是A.颁布“解负令” B.鼓励发展工商业 C.废除债务奴隶制 D.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2、管仲自称其安国之策是“修旧法,择其善者而用之”,这说明A.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B.齐国已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C.齐国率先废除了旧有的制度 D.春秋时期奴隶制已受到破坏3、北魏均田制的根本受益者是A.农民 B.国家 C.鲜卑贵族 D.汉族地主4、在议论变法时,宋神宗曾说:“三代圣王之法亦有弊,国家承平百年,安得不小有更张?”这体现了宋神宗A.同意废止王安石的新法 B.对变法没有明确的态度C.在很大程度上支持变法 D.认为要进行彻底的变革5、1521年,德国威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
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
这幅图意在A.抨击罗马教廷B.推销“赎罪券” C.反对宗教改革D.倡导宗教宽容6、穆罕默德·阿里将没收的包税地的一半分配给王公贵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绅,这种做法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消灭了残余的马木鲁克势力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增加了赋税收入7、资本主义文明在对封建文明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客观推动落后地区被迫不断的变革进步。
阿里在抵御了英法殖民侵略的同时,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具体表现是:①创办近代工厂②改革行政制度③进行司法改革④大力发展海军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8、假如约翰是一位俄国农民,在1880年他40岁时有可能经历的是A.由于“二一九法令”的颁布,获得大片土地,过着幸福生活B.在法院里看到律师的辩护,陪审团参加审判C.在街头听取赫尔岑等知识分子宣传,要求拥护亚历山大二世D.参加农民暴动,并迫使沙皇政府作出让步9、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15—16学年下学期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
桂林十八中15~16学年度14级高二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题历史(文科)命题人:龙惠敏审核人:郭靖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分为试卷和答题卷,包括二大题,试卷共3页,答题卷共2页。
考生必须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能得分。
3、文明考风,诚信考试,自觉遵守考场纪律,杜绝各种作弊行为。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如“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于礼”;“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所属派别依次为A.儒、法、道、墨B.墨、儒、道、法C.法、儒、墨、道D.法、墨、儒、道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又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3、“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徙役”。
这句话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时期的A.墨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4、僧问: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禅师曰:谁垢汝?问:如何是涅槃?禅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禅师观点相似的是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5、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
”材料所说的“异质”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广西桂林市2014-2015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考试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
后来“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
行之二岁,秦旧俗败。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这种变化A. 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B. 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C. 有利于小农经济在秦国的确立D. 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2. 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
造成这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A. 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B. 人口素质的巨大差异C. 思想史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D. 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3. 《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以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确切的是A. 罢免不会说汉话的官员B. 提倡官员说汉话而不说鲜卑话C. 上朝议事不准说鲜卑话D. 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话的官员4. 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之人),不识干戈”。
这说明澶渊之盟A. 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B. 使辽的统治趋向腐朽C. 促进了北方畜牧业的发展D. 使宋辽维持了长久的和平5. 2012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5周年。
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直接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的思想。
这种思想的社会意义是A. 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 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 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6.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A. 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B. 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C. 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D. 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7. 《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广西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广西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40题;共80分)1. (2分) (2019高二下·临川期中) 北宋儒者在硏读儒家经典时,改变了前代学者考据字音字义的研究重点,而着力于探求儒经的新意,以至“新义日增,旧说几废”。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 宋代社会危机的日渐加深B . 道教和佛教思想广为传播C . 汉儒的纲常学说较为迂腐D . 前人考据研究已比较完备2. (2分)“《百科全书》的读者群并不是资本家构成的,而是1789年中瓦解得最快的各个部门,他们来自于高等法院和大法官裁判所,来自波旁王朝的官僚机构,军队和教会。
一种进步的意识形态竟然浸透了社会结构中最为陈旧和锈蚀的部分,这看起来有些荒谬,但大革命正式从悖论中开始的。
”这段话表明,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A . 人民攻占巴士底狱B . 特权阶级的自我崩溃C . 资产阶级要求革命D . 国王召开了三级议会3. (2分) (2015高一上·江西期中) 《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
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
”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A . 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B . 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C . 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D . 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4. (2分)(2020·新课标Ⅱ) 19世纪末,德皇威廉一世去世,威廉二世继任,支持俾斯麦的政党联盟在帝国议会选举中失败,与威廉二世意见相左的俾斯麦辞职。
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德国()A . 议会加强对政府的监督B . 皇帝个人权力强大C . 对外政策发生根本变化D . 分权制衡体制成熟5. (2分) 1786年华盛顿在写给友人的信中提到:“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其名下的议会亦是徒有其名,其政策措施多不被人们所关注、执行。
广西桂林市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公元前213年,在秦朝都城咸阳的街面上,发生了一起因买卖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事件,并惊动了官府,将对此次事件进行直接管理的官员应是()A、奉常B、太仆C、少府D、廷尉2、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的《时代》杂志报道“日本人在攻克了中国的波士顿、纽约和华盛顿后,正在向中国的芝加哥进发。
”文中“中国的波士顿、纽约和华盛顿”分别借指()A、北京、南京、上海B、南京、上海、北京C、北京、上海、南京D、上海、南京、北京3、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
下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
表中“丁”指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4、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俄关系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相比,其不同在于()A、反对霸权主义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结伴而不结盟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古代雅典曾经出现“无论贵贱、无论财富的多寡,在政治上,雅典公民一律平等的奴隶制社会中的最高民主阶段”。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最高民主阶段”到来B、在雅典“最高民主阶段”期间,各级官职向全体成年居民开放C、“最高民主阶段”时期,公民参政有一定的物质保证D、在“最高民主阶段”,陪审法庭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6、在古罗马帝国时期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某人的葡萄藤被别人毁坏,但是在诉讼时只能说“树木”,不能说是“葡萄藤”,因为法律没有规定。
这种法律应该是()A、习惯法B、万民法C、公民法D、自然法7、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的指控。
这里的“保护人”实际上相当于今天的()A、法官B、陪审法庭成员C、律师D、公诉人8、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桂林十八中2016-2017学年度15级高二下学期段考试卷历史(文科)命题:苏裕明审题:赵进喜注意事项:①本试卷共4页,答题卡2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②正式开考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黑色水性笔填写清楚并张贴条形码;③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直接在试卷上做答不得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 分)一.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
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
”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A.宗法原则下的分封制 B.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C.具有严格等级的世袭制 D.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王权制2.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苛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A.“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这首诗几百年来,到处在传诵,被后人比作为与孔子在川之叹和孟子的倚栏之观相媲美。
诗人以借景抒怀、借物言志的手法,说明读书要追根溯源,找到知识的源泉,才能融会贯通。
据材料,作者意在强调()A.人性本善 B.格物致知C.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 D.知先行后4.陆游《老学庵笔记》写道:“吏勋封考,笔头不倒;户度金仓,日夜穷忙;礼祠主膳,不识判砚;兵职驾库,典了祓裤;刑都比门,总是冤魂;工屯虞水,白日见鬼”。
这主要反映了()A.六部官员工作繁忙,勤劳思政B.六部人浮于事,敷衍塞责C.六部权力及利益分配很不平衡D.冗官问题严重,吏治腐败5.看人认为“China”是昌南镇的音译,也有人认为是“秦”的音译,但也有学者认为,“China”来源于“China”,(支那)一词的语音,出自荆楚,其人文含义凸显了水田稻作农业。
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题人民版
桂林十八中13-14学年度12级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卷历史(文科)注意:①本试卷共3 页,答题卡 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②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填空题或大题用黑色水性笔书写,否则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7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1、历史纪年方法的掌握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秦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公元前三世纪早期②康熙是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农历己丑年④民国33年台湾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怀抱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2、西周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A.君臣关系等级森严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D.一夫多妻习俗的长期延续3、《剑桥中国史》在评价秦朝时说: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
这里所说的秦朝的成就可以名之为“革命”的主要依据是A.灭掉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B.废除了宗法制和分封制,推行了郡县制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废除了世官制,皇帝任免各级官吏4、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5、右图是民国时期的一幅名为《恭祝民國萬萬歲》的漫画,该漫画的历史价值在于A.体现了部分大众对民国政治的殷切期望B.表达了漫画作者对民主共和的热切追求C.证实了民国初年专制残余影响根深蒂固D.反映舆论对民国初年政策措施颇有微词6、以“中国革命”为主题的红色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财富。
广西桂林市桂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桂林中学2017届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战国时期,士已逐渐转变为社会上的一个阶层。
这个阶层成为上(统治者、官吏和剥削者)与下(被统治者、民、被剥削者)交流、转换的中间地带。
古希腊社会商业化加速了商业中产阶级的迅速发展,从而改变了古希腊社会的政治力量结构。
材料中社会新阶层的出现A.满足统治阶级需要 B.加重下层民众负担C.推动社会转型发展 D.激化已有社会矛盾2. 据《唐会要》载:“贞观年间,皇子李恪因为打猎时踩坏了庄稼,遭侍御史刘范弹劾。
据此推断当时A.中央监察机构职能增加B.御史监察受到皇权的庇护C.司法制度逐渐发展完善D.监察不回避贵族统治集团3.隋唐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据毛汉光统计,当时以科举出身者而言,69%为士族,13%为小姓,寒门占18%。
这说明A.隋唐教育得到大范围的普及 B.隋唐选举不再看重出身门第C.隋唐科举实现了社会的平等 D.隋唐政治仍有贵族政治特点4. 司马光在编篡《资治通鉴》时,在以《汉书》为依据叙述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天人三策.这一内容时,司马光选择性地保留了礼乐教化的内容,而删除了关于天人关系的讨论。
这一做法反映了A.儒学本质在悄然发生变化B.理学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C. 史学研究服务于政治需要 D.政府对人们思想控制加强5.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宣布接受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到了1924年,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则宣布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 B.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C.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列强侵略中国的加深6.1935年,当日军进一步威胁平津华北地区时,蒋介石先后向平汉路南段沿线及京沪线南段沿线调集了20余万中央军,开始把非嫡系的地方部队去应付残存在南方等地的共产党小股武装。
《首发》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桂林十八中15~16学年度14级高二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题历史 (文科)命题人:龙惠敏审核人:郭靖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分为试卷和答题卷,包括二大题,试卷共3页,答题卷共2页。
考生必须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能得分。
3、文明考风,诚信考试,自觉遵守考场纪律,杜绝各种作弊行为。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如“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于礼”;“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所属派别依次为A.儒、法、道、墨B.墨、儒、道、法C.法、儒、墨、道D.法、墨、儒、道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又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3、“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徙役”。
这句话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时期的A.墨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4、僧问: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禅师曰:谁垢汝?问:如何是涅槃?禅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禅师观点相似的是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5、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
”材料所说的“异质”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广西桂林市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2016-2017学年下学期开学考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1.古代“领地国家”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
据此,对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A.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D.实现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2.西汉匡衡“好学,家贫,佣作以助资用”。
东汉第五访“少孤贫,尝佣耕以养兄嫂,有暇则以学文”。
这表明当时A.两人都属于具有人身依附关系的“隶佣”B.农村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C.存在一种拥有人身自由、出卖劳力的雇农D.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破产沦为雇农3.从西汉以后,对孔子的思想就不断有新解释出现,其中强调中央至高无上的权威却是孔子本人未曾提及的。
题干反映出A.君主专制必须借助儒学 B.古代统治者注重礼法治国C.孔子原创儒学不合时宜 D.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4.曹操父子建立的曹魏政权,在改革选官制度时,采取了不少抑制、打击世族势力的措施,随着世家大族势力的不断发展,曹魏政权又设置了由世家大族出身的中正官去掌握地方选举。
这表明曹魏实施的九品中正制A.在执行过程中标准发生了变化B.相对于察举制具有历史进步性C.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D.有缓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意图5.隋炀帝下令地方上报风俗、物产,编成《诸郡物产土俗记》、《区宇图志》等图经;唐朝各州也大都修有图经以备考核检查。
这些做法旨在A.推动地理学的发展B. 加强对地方的管理C.变革对官吏的考核D. 丰富地方志的类型6.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
”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确的是A.隋唐时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开始实行B.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平均分配C.它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D.它有利于消除土地兼并现象7.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十八中15~16学年度14级高二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题历史 (文科)命题人:龙惠敏审核人:郭靖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分为试卷和答题卷,包括二大题,试卷共3页,答题卷共2页。
考生必须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能得分。
3、文明考风,诚信考试,自觉遵守考场纪律,杜绝各种作弊行为。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如“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于礼”;“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所属派别依次为A.儒、法、道、墨B.墨、儒、道、法C.法、儒、墨、道D.法、墨、儒、道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又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3、“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徙役”。
这句话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时期的A.墨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4、僧问: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禅师曰:谁垢汝?问:如何是涅槃?禅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禅师观点相似的是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5、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
”材料所说的“异质”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该作品的体裁是A.诗 B.赋 C.词 D.散曲7、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C.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D.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8、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因此是“反现代化”……“现代化”和“反现代化”有可能同时存在。
19世纪中后期,发生在中国的“第三种可能性”典型事例是A.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运动D.清末新政9、梅光迪说:“吾国近年以来,崇拜欧化,智识精神上,已惟欧西之马首是瞻,甘处于被征服地位。
欧化之威权魔力,深印入国人脑中,故凡为西洋货,不问其良否,即可畅销。
然欧化之真髓,以有文字与国情民性之隔膜,实无能知者,于是作伪者乃易售其术矣。
国人……对于本国一切顿生轻忽厌恶之心,故诋毁吾国固有一切,乃最时髦举动,为弋名邀利之捷径。
”以下事件与上述说法相符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0、“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
夫曰共举之,则其分际又非甚远于民,而不下侪于民也。
……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上述材料中体现的观点及其在中国最早的倡导者应该是A.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B.主权在民,资产阶级维新派C.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D.民主科学,资产阶级激进派11、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始终做到“三个代表”C.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12、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开始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问题,其代表论文《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封建王朝复辟问题》指出:“任何一次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是经过长期、反复、曲折、复杂的阶级斗争而实现的”,“反动的统治阶级”,“在被推翻之后”,“总是千方百计地企图复辟”。
可见,当时世界史研究A.侧重英法国际关系的演变B.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D.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13、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亲自挥笔命名为“银河”,并题诗一首:“亿万星辰汇银河,世人难知有几多。
神机妙算巧安排,笑向繁星任高歌。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行列B.中国航天人流下了许多辛勤的汗水C.中国每秒运算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问世D.21世纪初中国取得的这一科技成果令人倍受鼓舞14、“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
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
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
苍蝇飞走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
”这一寓言故事可证明下列古希腊先贤那句名言的正确性A.“理性是与生俱来的”B.“人生而平等”C.“人是万物的尺度”D.“美德即知识”15、人们在谈及文艺复兴时,常常引用罗沙克的道白:“我研究了古人,为自己开辟了道路。
”这里所谓的“古人”和“道路”可以理解为A.君主专制、人文主义B.神学思想、自由主义C.经院哲学、唯物主义D.古典文化、人文主义16、下列关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与历史时期对应不正确的是17、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
”这体现他主张A .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B .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C .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D .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18、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因为它们都A .抨击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B .体现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诉求C .使理性与思想获得真正的自由发展D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19、科学理论、技术发明的突破是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下列科学理论、技术发明的突破和社会发展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20、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提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哲学的进步”,他所依据的应是A .牛顿及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 .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C .赫胥黎及其《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D .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21、下列科技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②美国莱特兄弟试飞成功③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 ④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A .④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④②③D .①④③②22、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
资本对工人的奴役以及私欲横流的社会现象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
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诞生了A.现代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荒诞派23、“如果说19世纪的文化是江是河,它流淌着理性主义的欢歌,充满着乐观主义的情调,构筑成精神憩园;那么20世纪的文化则似海似洋,它激荡着相对主义文化的泡沫,充满非理性主义的洪流,构筑成悲观主义的精神家园。
”下列作品可以代表20世纪世界文化特征的是A. 《唐璜》B. 《人间喜剧》C. 《母亲》D. 《等待戈多》24、亚里士多德说:“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
”这一原则在梭伦改革中突出地体现于A.颁布“解负令”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C.鼓励发展农工商业D.设立“四百人会议”25、某历史兴趣小组编排历史剧。
假如你的角色是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雅典的一个年收入100麦斗的平民,那么你可以:①参加公民大会②当选四百人会议的成员③当选为陪审员④在战争中提供骑兵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26、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A.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D.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27、战国时期,最能体现封建性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变化的是A.效仿秦国,变法风潮起B.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C.逃亡者“耕豪民田,见税什伍”D.封建城市的兴起28、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者,倍其赋”。
也就是说,“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诸子有份”。
此规定A.是分封制影响的产物B.推动了郡县制的建立C.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29、鲜卑孝文帝改革与下列哪种历史现象互为因果关系A.长期分裂B.民族融合C.民族战争D.阶级斗争30、一位史学家说:“北魏孝文帝强制授田露田……这对农民是一种剥削的手段……”这主要是因为A.均田制是土地国有制B.租庸调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C.孝文帝推行民族分化政策D.授田的实质是强迫农民开荒纳税31、《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北宋冗官,吏治腐败B.政府纵容土地兼并C.混战不休,人民破产D.佛教寺院强占民田32、王安石变法中,意图“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的是A.青苗法B.农田水利法C.方田均税法D.募役法33、王安石的富国之法中,体现政府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能力的是A.市易法B.方田均税法C.均输法D.募役法34、从可操作性的角度来看,王安石变法的下列措施,在当时很难真正实行的是A.募役法B.农田水利法C.方田均税法D.保甲法35、宋史专家李华瑞教授在《王安石变法研究史》中提出罗斯福曾借鉴了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下列不可能被借鉴的是A.青苗法B.市易法C.募役法D.保甲法36、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
”下列各项评述,符合引文内容与史实的是A.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他注重任人唯贤B.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但变法用人不当C.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他加强保甲制度D.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但变法只重经济37、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
马丁·路德这一主张的意义在于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38、宗教改革的实质是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C.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D.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39、加尔文学说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了宗教改革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被称为“新教的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