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画像_教学设计-丁艳

合集下载

《自画像》教案(通用5篇)

《自画像》教案(通用5篇)

《自画像》教案(通用5篇)《自画像》篇1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初步了解自己头部的外形特点,能抓住自己的头部特征,仔细观察人物特点和画出人物形象。

2、过程和方法:能仔细观察,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如:油画棒、彩色水笔等等)来表现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作画的兴趣,让孩子热爱作画,在大胆作画中树立自我信心。

教学重点:能准确抓住人物特征。

教学难点:能够大胆用不同方式把人物特征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1、教具:范画、面具、多媒体2、学具:画画材料、镜子教学过程一、游戏“抓小偷”。

1、出示小偷图片观察师:同学们,今天呢老师想请你们帮帮忙。

好吗?生:(齐声)好师: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人们都进入了梦乡,一个小偷偷了一大袋的钱向我们走来,同学们赶快记住他的样子,他的脸型是什么样的?发型?眉毛、眼睛、鼻子、嘴巴是什么样子的?不一会儿这个小偷就消失在黑暗之中了,就在这时一个警察正焦急的四处寻找小偷,可是警察并不知道小偷长的什么样子,所以想请同学们帮帮忙。

那么谁能用说一说这个小偷是什么样子的?生:观察下面图片,那张是,那张不是,为什么?(分别出示)根据小朋友们提供的线索,警察抓住了小偷并把他关进了监狱。

2、教师小结:通过抓住了(小偷),同学们学会了观察人物的形象特征。

二、观察分析(铺路)三、深入探究1、看一看: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

(发型、五官、脸型)2、说一说:请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脸部特征。

(喜、怒、哀、乐时的五官变化)3,演一演:请几位特征明显的学生上台表演喜怒哀乐的表情。

通过看、说、演进一步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及人物表情的无穷变化。

1、我们小朋友对自己的特征是否了解?拿出镜子照一照。

讨论:⑴你是哪种脸型?⑵你是哪种发型?⑶你的五官有哪些特征?⑷你觉得自己脸部最生动最有特点的地方在哪儿?2、指生:你来说一说自己脸型、发型、五官的基本特征?3、出示脸型图总结:脸型有方形、尖形、上小、椭圆形。

出示五官图:五官有各种不同的特征。

《自画像》教学设计

《自画像》教学设计
2.学生作画,教师适当指导。
3.互相欣赏作品
四、听十二生肖的故事
说说自己的属相
用剪纸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五、扩展活动
欣赏个人信息卡和名片,了解其内容和具有的独特功能、优势。
六、作品评价
城关小学二年级1班美术学科教案
周次
9
星期
一、五
教师
宋雪春
课题
第14课 自画像
教学
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制作能力。
2.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
3.了解中国传统的文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制作能力。
难点: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绘画材料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演示法




一、观察自己
1.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外貌特征。
2.和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外貌特征。
(着重对脸形、五官及发型特征进行仔仔细细地观察,并用谈话的方法交流。)
二、欣赏作品
欣赏课本中提供的自画像绘画作品,并说说他们画出了那些特点。
三、学生作自画像
1.提示:可以默画也可以边看边画,可以从整体入手也可以从最具有特点的局部画起。

13 自画像(教案)人美版(北京)(2013)美术一年级下册

13 自画像(教案)人美版(北京)(2013)美术一年级下册

13 自画像(教案)人美版(北京)(2013)美术一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自画像的定义,学会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并运用绘画技能表现自己的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己形象的认知和接纳,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自画像的定义:自画像是艺术家通过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运用绘画技能创作出的作品。

2. 面部特征的观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面部器官,了解自己的面部特征。

3. 绘画技能的应用:指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表现自己的面部特征和形象。

4. 创作自画像:学生根据观察和绘画技能,独立创作一幅自画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自己面部特征的能力,运用绘画技能创作自画像。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表现自己的面部特征,提高绘画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示范作品、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激发学生对自画像的兴趣。

2. 新课讲解:介绍自画像的定义,讲解面部特征的观察方法和绘画技能。

3. 示范与讲解:教师示范如何观察面部特征,并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观察和绘画技能,独立创作一幅自画像。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

六、板书设计1. 自画像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展示与评价、总结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板书内容,包括自画像的定义、面部特征的观察、绘画技能的应用、创作自画像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学生独立创作一幅自画像,要求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运用绘画技能表现自己的形象。

第14课《自画像》(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4课《自画像》(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4课《自画像》(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学会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自己的肖像。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识自己、关爱自己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自画像的定义和意义。

2. 讲解人物面部比例和特征。

3. 学习线条和色彩的运用。

4. 欣赏和分析艺术家自画像作品。

5. 学生自画像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自己的肖像。

2. 难点:人物面部比例和特征的描绘,线条和色彩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艺术家自画像作品图片、多媒体设备、示范画具。

2.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水彩笔、调色盘、水桶、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艺术家自画像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人物面部比例和特征,示范线条和色彩的运用。

3. 练习:学生自己观察面部特征,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自画像。

4. 讲评:学生展示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六、板书设计1. 第14课《自画像》2. 内容:自画像的定义和意义、人物面部比例和特征、线条和色彩的运用、艺术家自画像作品欣赏、学生自画像创作。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完成一幅自画像作品。

2. 家庭作业:观察家人的面部特征,为他们画一幅肖像画。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到美术的乐趣。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课堂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4.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自画像”》教案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自画像”》教案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自画像”》教案一、教学目标《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自画像”》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段落内容可以这样撰写:理解“自画像”的含义明确本次习作的主题和要求,能够准确把握自我形象的特点。

通过观察和体验生活,发现并提炼个人独特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特点,形成个性化的自我描述。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通过文字描绘自己的形象,使学生能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节描写来展现自我形象。

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1. 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包括构思、选材、表达等,能够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外貌、性格、特长等特征。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通过写作过程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和身边的人,发现各自的特点和差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自我形象的描绘,让学生更加了解和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能够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特征;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自我形象。

教学难点:如何选取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展示自我形象,使文章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一些名人的肖像画或照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简要介绍这些名人的特点和事迹。

引导学生理解“自画像”的概念不仅仅是画画,更多的是通过文字来描绘自己,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包括脸型、发型、眼睛、衣着等,并尝试用形容词和比喻进行描述。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特长、经历等,并尝试用具体的事例来展现。

写作前: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即通过“自画像”让读者了解自己。

提醒学生注意写作顺序,可以先写外貌特征,再写性格特点等。

写作中:指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来展现自己。

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等,使描写更加生动有趣。

写作后:让学生互相交流作文,听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和完善。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第十四课 自画像 ︳湘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第十四课 自画像 ︳湘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第十四课自画像︳湘美版一、教学背景自画像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和常见形式,它是一种表现自我的方式,让学生在表达自我、展现自我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此次教学的内容为自画像,将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长相特点以及提升自我认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了解自己的形象特点;2.学生学会画出自己的半身自画像;3.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特点和个性。

三、教学重点1.学生的自我观察能力;2.学生对自己的特点认知及表达的技巧。

四、教学难点1.如何准确地抓住自我形象特点,并进行技术表达;2.如何使学生良好地表达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首先在班级中播放一些有关艺术中的自画像的图片和资料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自画像和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面部特征及个性特长。

2.学习设计1.讲解主要步骤(1)学生坐在画架前,摆好自己的位置,观察面前的镜子;(2)以自己的头部作为画图的主题,用铅笔精心地在画纸上绘画;(3)细致地描绘自己的五官,头部的大小、面部特征,以及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等部位的特点;(4)完成头部的绘画后,要用水彩颜料或油画颜料进行涂色;(5)最后,把自己的名字和年级写在画作的角落里。

2.分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分组活动,让学生互相观察画作,给予建议和反馈,从画中寻找他人的个性和特点。

3.学习心得以上是本次自画像教学内容,当学生完成自画像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进行展示,并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

同时让学生总结和分享这次画自画像的经验和感受,不仅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相特点,也能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估本节课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作品和写的心得,从画作中寻找他人的个性和特点;2.教学环节的顺利度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七、教学后记通过自画像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外貌特别之处,也让学生成为艺术和生活的真正交集点。

学生能对自己的形象和个性进行深刻的思考,同时对绘画的基本技巧及应用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自画像》教学设计

《自画像》教学设计

《自画像》教学设计作者:丁明来源:《小学德育》2008年第16期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2.发挥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3.积极进行自我概念与人格的建构。

教学重点正确、客观地认识、对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培养自信、进取的人格。

教学难点介绍自己与众不同的外貌特征,大胆展示自己的特长,能够给予同学较为公正的评价。

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小镜子;填写“我的小档案”卡片(姓名一栏暂不填写);才艺(如图画、书法等作品或者歌曲、手工等)表演。

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这些名字有的叫起来琅琅上口,有的很有诗意。

你喜欢自己的名字吗?为什么?2.揭题:每位同学的名字往往都有一些独特的含义。

除了自己的名字,你对自己还有哪些认识?这节课,我们围绕这个话题真诚地来聊一聊。

3.板书课题——自画像。

[设计意图]喜欢自己从喜欢自己的名字开始。

学生的名字往往蕴含着家人对自己的殷切期盼和美好祝愿,从这一话题切入,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名字的独特含义,初步确立对自我的意识。

(二)活动一:镜子里的“我”1.师:同学们,我们都照过镜子,对自己的长相并不陌生,但大家也许并没有仔细地观察过自己。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一个机会,让大家看看镜子里的“我”到底是什么样。

2.学生拿出自备的小镜子观察自己的长相。

3.教师鼓励学生自然、大方地说一说自己的外貌特征。

4.小结:由于遗传了父母的某些特征,“我”有些地方长得像爸爸,有些地方像妈妈。

正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谁也替代不了我们。

[设计意图]有趣的“照镜子”活动旨在加深学生对自己外部特征的了解,认识到不管外形怎样,自己都是一个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人,促进学生形成自我悦纳的态度。

(三)活动二:“奇妙的圆”1.师:除了长相不一样外,我们的想法一样吗?一起来验证一下吧!同学们都喜欢动手做实验,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做个简单的小实验——奇妙的圆。

六年级美术上册《我的自画像》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美术上册《我的自画像》教案、教学设计
2.课后实践:观察身边的亲朋好友,选择一位具有特点的人物,为其绘制一幅肖像画。此作业旨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同时拓宽他们的创作思路。
3.拓展阅读:查阅资料,了解一位著名画家的自画像作品,分析其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心得体会,与同学们分享。
4.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画像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总结绘画技巧,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
六年级美术上册《我的自画像》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自画像的基本绘画步骤和技巧。
2.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描绘自己的五官和表情。
3.了解著名画家的自画像作品,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1.采用观察、模仿、创作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自画像的绘画技巧。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4.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识自我、欣赏自我,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3.接着,教师展示其他著名画家的自画像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和表现手法,激发他们对自画像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讲解自画像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自画像在艺术领域的重要性。
2.讲解自画像的基本绘画步骤:构图、勾勒轮廓、描绘细节、上色等。
3.分享绘画技巧,如如何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情感等。

一年级美术下册《自画像》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美术下册《自画像》教案、教学设计
-家长可以参与进来,与孩子一起完成这幅自画像,增进亲子互动,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提醒学生注意绘画时的光线和比例,尽量在自然光线下进行创作,以获得更准确的自画像。
2.观察并记录家人的面部特征,尝试为家人画一幅自画像,并在下节课上与同学们分享你的作品和绘画心得。
-通过为家人绘画,学生可以进一步练习和巩固所学的自画像技巧。
2.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自画像创作中的关键技巧和注意事项。
3.布置课后拓展任务,如观察家人的面部特征,尝试为他们画一幅自画像,巩固所学知识。
4.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美术与生活紧密结合,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回家后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要求线条流畅、形象生动,能够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和个性。
4.收集至少三幅名人的自画像作品,分析其绘画风格和特点,并在下节课上进行简短的作品分享。
-这个作业旨在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的能力,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同时,通过分析名人的作品,学生可以从中汲取灵感,激发自己的创作潜能。
作业布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后能够继续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通过实践和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鼓励学生在美术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4.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分析、评价自画像的优点和不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自画像的制作。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和表现自己的面部特征。
3.创设合作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提高绘画水平。

《自画像》教学设计3

《自画像》教学设计3

《自画像》教学设计一、目标设定《外国诗歌散文欣赏》分为八个单元,诗歌、散文各四个单元,其中散文部分按表达方式不同,分为叙事、写人、抒情、议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四篇课文,两篇由老师讲读,两篇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

《自画像》是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个单元的要求是:1.学习文章是如何抓住人物特征来进行描写的;2.细心揣摩文章刻画人物的手法;3. 学习它们的艺术技巧和语言运用方法。

《自画像》虽然篇幅短小,笔法简练,但无论是人物的外貌特征,还是内心世界、性格特点,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文章在记人方面很有特色,值得我们学习:一是人物外在特征和内在精神的统一,二是采用了逐渐推进的叙述方式,三是善于引用典故,善于举例,文风流畅自然。

结合单元要求和文本特点,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置为:1.找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2.引导学生逐步领悟文章的内容及主旨;3.掌握作者刻画人物性格和精神的方法;4.引导学生借鉴本文的写法,观察自己的外貌,分析自己的性格,把握自己的精神,尝试写一篇《我的自画像》。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师活动预设(多媒体展示)1.展示课前学生从网上查询到的画家凡高的《自画像》及赏析文章《孤独的恒星--文森特•梵高自画像赏》达芬奇的《自画像》以及关于《蒙娜丽莎》是达芬奇自画像的说法2.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的"自画像":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

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3.诗人舒婷《自画像》:她是他的小阴谋家。

小学美术《自话画像》教案

小学美术《自话画像》教案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绘画自画像时,五官比例和位置的处理仍有待提高。针对这一情况,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关于人物五官比例和位置的专项训练,以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这一技巧。
此外,关于色彩运用,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畏难情绪。为了帮助他们克服这一困难,我将尝试在课堂中加入更多关于色彩搭配和光影效果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色彩运用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自话画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尝试过画自己的样子?”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举例:通过展示名家的自画像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和技巧的表现,如梵高的《自画像》与伦勃朗的《自画像》,强调线条、色彩和构图在自画像创作中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五官比例与位置的准确性:学生在描绘五官时,往往难以把握其正确的比例和位置,导致作品失去真实感。教师需提供技巧指导,如“三庭五眼”原则,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4.体验自画像创作的乐趣,增进学生对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的兴趣。
本节课将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和评价等环节,帮助学生掌握自画像的基本技巧,并鼓励他们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美术表现:通过自画像创作,培养学生观察、描绘和表现自己五官特征的能力,提高线条、形状和色彩的运用技巧,展现个性特点。
-色彩的运用:如何运用色彩表现肤色、光影和情感,是学生面临的另一挑战。教师应示范如何根据光源、环境色等因素进行色彩搭配,使作品更具立体感和情感表达。

自画像教学设计(2)

自画像教学设计(2)

自画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第7课《自画像》,主要学习如何通过观察和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运用绘画技巧来表现自己的形象。

内容包括自画像的概念、特点以及绘制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画像的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探索绘制自画像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我、勇于表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自画像的绘制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自画像作品。

难点:如何准确观察和表现自己的外貌特征,以及如何运用绘画技巧来表现自己的形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学生自带的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尺子、彩色铅笔、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名人的自画像,引导学生关注自画像这一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查阅教材,了解自画像的概念和特点,思考如何绘制自画像。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共同探讨绘制自画像的方法。

5. 实践操作:学生在画纸上绘制自画像,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们的疑问。

6.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自画像的概念、特点、绘制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绘制一幅自画像作品,要求表现自己的外貌特征,运用绘画技巧。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外貌特征,运用绘画技巧,独立完成一幅自画像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尝试绘制其他人物的自画像,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第7课《自画像》,主要学习如何通过观察和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运用绘画技巧来表现自己的形象。

《自画像》教案素材

《自画像》教案素材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自画像》教案素材学科领域:美术年级:五年级课时:1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画像的概念,掌握自画像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提高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1. 自画像的概念及意义。

2. 自画像的基本技巧(如比例、线条、色彩等)。

3. 自我观察与表达。

4. 创作自己的自画像。

5. 作品展示与评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对自己外貌的认识,引出本课主题。

2. 知识讲解:讲解自画像的概念、意义及基本技巧。

3.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绘制自画像,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说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同学互评: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给出建议和意见。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关注学生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4.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等。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材。

2. 教师准备的自画像作品示例。

3.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4. 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教师准备的自画像作品,引导学生谈论对这些作品的看法,引出本课主题。

2. 知识讲解:讲解自画像的概念、意义及基本技巧,如比例、线条、色彩等。

3. 示范演示:教师示范绘制自画像的步骤和方法,讲解如何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并进行表达。

4. 学生实践:学生动手绘制自画像,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了自画像的概念、意义及基本技巧。

2. 反思教学过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是否活跃。

3.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自画像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自画像的教学设计

自画像的教学设计

自画像的教学设计自画像是一种高度个性化和表现个人特征的绘画形式,它能够让学生敏锐地观察自我形象,进而表达出个人想法和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自画像来促进学生学习艺术知识和技巧,提高审美素养和表现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画像的特点和意义,理解自画像与自我形象的关系。

2.学习人物的基本构造、比例和特征,并且掌握人物头部的构造和特征。

3.能够掌握基本绘画技能,如线条、线段、阴影和色彩等。

4.能够进行自我观察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运用艺术语言表现个性和情感。

二、教学内容1.自画像的特点和意义自画像是以自身为模特,依据现实感观和个人创意进行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可以从不同角度展示艺术家的自我形象和内在情感,表达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对外部环境的关注和态度。

2.人物基本构造和比例教师可以讲解人物头部的基本构造和比例,包括眼睛、鼻子、嘴巴、头发等的位置、大小和形状等,帮助学生掌握人物的形象特征,并且能够准确表达自我形象。

3.绘画技能的技巧和应用教师可以教授绘画技巧的技巧和应用,如线条、线段、阴影和色彩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技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4.自我观察和情感表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我观察和情感表现两个方面入手,让他们从内心体验自己的情感和表现方式,激发创造潜力,创作出符合内心需求和表达方式的自画像。

三、教学步骤1.引入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自画像的名作或者问学生为什么要画自画像等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形象构造和比例。

通过讲解基本人物构造和比例,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如眼部轮廓、眉毛、发型等,让学生从形象上掌握人物特征。

3.线条和阴影的绘制。

通过对自画像的线条和阴影进行细致的描绘,让学生能够掌握线条和阴影的绘制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我形象。

4.颜色的应用。

在线条和阴影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颜色的应用,掌握基本的色彩知识,运用色彩表达自我感受和意向。

5.自我表达和情感体验。

自画像(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

自画像(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

自画像(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画像的定义和意义,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点的自画像。

3.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自画像的定义和意义2. 自我观察和认知3. 绘画技巧:线条、色彩、比例、构图等4. 创作一幅自画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点的自画像。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认知自己,并将观察结果运用到绘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橡皮、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自画像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关注自我。

2. 新课:讲解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比例、构图等。

3. 实践:学生按照要求,创作一幅自画像。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建议。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自画像的意义和绘画技巧。

六、板书设计1. 自画像的定义和意义2. 绘画技巧:线条、色彩、比例、构图等3. 创作一幅自画像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绘制一幅自画像,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绘画技巧。

2. 家长协助拍摄学生的自画像,上传至班级群,互相欣赏和评价。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提高教学效果。

3. 加强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后作业,提高绘画水平。

总结: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创作自画像,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绘画技巧和审美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加强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绘画水平。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自画像》教案1

《自画像》教案1

《自画像》教案1第一篇:《自画像》教案1《自画像》教案教学目标:1、能抓住人物的特点,大胆、生动、细致地进行绘画表现。

2、学会仔细观察和交流,并学会关注自己、关爱他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仔细观察和交流,并学会关注自己关爱他人。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特点,大胆、生动、细致地进行绘画表现。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纸张、学生绘画作品,辅助材料,相关工具。

2、学生准备:纸张,绘画工具,镜子。

教学过程:(一)尝试作业(了解学生基本学情,发现绘画中存在的问题)1、导言:大家对我第一印象如何?请你们用这张白色的小纸片来为我画张头像,头像是指人的头部形象。

绘画时间为两分钟。

2、学生尝试为老师画像。

3、教师展示所收集的学生作品。

作业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作画的基本要求,然后通过学生尝试解决以下问题:(1)针对第一幅学生作品进行交流,解决色彩问题。

师:在浅色的纸上应该用深色的笔去画,在深色的纸上用浅色的笔去画。

(2)针对第二幅学生作品进行交流,解决构图问题。

教师对比展示一张构图较小和一张构图适当的学生作品,学生辨析选择。

师:构图要尽量饱满、充实一些。

(3)针对第二幅学生作品,解决绘画表达是否完整的问题。

师:在画人物头像时一定不能少了脖子、耳朵等。

(4)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发现并解决绘画概念化的问题。

师:人的脸型除了圆形以外还有很多种。

(二)教师示范(为学生的下一部创作提供“拐杖”。

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人物的主要特点。

)过渡语:其实最了解我的还是我自己,你们想不想看看我来画我自己呢?1、教师示范画自己。

师:首先要注意抓油画棒的位置稍低一点,不然油画棒很容易被折断。

现在,画出我椭圆型的脸,注意构图要大,不能少了脖子、耳朵。

再画出我的发型,谁来说说我是什么发型?生:长头发,直发,没有刘海。

师:我的发型跟她的一样吗?她是什么发型?你是什么发型?(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画出自己的五官)师:这就是我的自画像,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自画像》(多媒体出示课题)师板书课题。

自画像初中教案

自画像初中教案

自画像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画像的概念和意义,掌握自画像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画像的概念和意义2. 自画像的基本技巧3. 自我观察、自我认识4. 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名人的自画像,引导学生了解自画像的概念和意义。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自画像的基本技巧,如比例、线条、色彩等。

3. 实践环节:学生自行观察自己,尝试绘制自己的自画像。

4.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学生之间互相欣赏、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自画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示范法:教师示范绘制自画像的过程。

3.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绘制自画像。

4. 点评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

2.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六、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名人自画像、学生作品等。

2. 绘画工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3.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

2. 教师在实践环节应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鼓励学生创新。

3. 教师在点评环节应注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既要肯定学生的优点,也要提出改进意见。

4. 教师应定期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自画像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我认识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动手能力。

教案 自画像

教案 自画像

教案自画像教案标题:自画像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自画像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自己外貌特征的能力。

3. 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能力的发展。

教学时间:2个课时教学资源:1. 纸张和铅笔2. 镜子3. 艺术家自画像的图片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自画像的概念,解释它是一种通过绘画或描绘来表达自己外貌特征的艺术形式。

引发学生对自画像的兴趣,并与他们分享一些著名艺术家的自画像作品。

2. 观察与分析(10分钟):让学生观察一些艺术家的自画像图片,并引导他们讨论艺术家是如何描绘自己的外貌特征的。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3. 自我认知(15分钟):学生使用镜子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例如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等。

让他们思考并记录自己的特点和特征。

4. 绘画实践(20分钟):学生使用纸张和铅笔开始绘制自己的自画像。

鼓励他们尽量准确地描绘自己的外貌特征,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 分享与反思(10分钟):学生展示他们的自画像,并分享他们在绘画过程中的体验和困难。

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评价。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回顾自画像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自我表达(10分钟):学生使用他们的自画像作品,写下对自己外貌特征的描述,以及他们在绘画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

3. 分享与讨论(15分钟):学生互相分享他们的自画像和描述,并进行讨论。

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提供反馈和建议。

4. 提升技能(2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自画像技巧,例如更准确地描绘细节、运用阴影和光线等。

提供一些绘画技巧和示范,并鼓励学生尝试。

5. 总结与反思(10分钟):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他们从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鼓励他们思考自画像对于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巧来创作自画像,例如彩色铅笔、水彩等。

2.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艺术家的自画像作品,比较他们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自画像》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初一年级教学时间:40分钟授课教师:丁艳
一、【教材分析】
《自画像》本课的内容通过自画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各个器官,及其各种不同的脸型,脸部各五官的比例特征。

通过自画像的教学,使学生得以增进对自我的认同,能够了解自己的特点,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a. 了解各个器官的特征,脸部五官比例。

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得到自我认同。

了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b. 让学生通过游戏说出自己的特征。

记住面部各个器官的特征。

c.引导学生能够自己发挥想象画出自己的自画像。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描绘自己的同时,进一步认识自己认可自己自信自我肯定自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绘画自画像的形式,增强对自我的自信的情感目标。

三、教学重点
重点:自我认同,动手画自画像。

尝试自己动手大胆的画出自己的自画像。

了解各个器官的要点,表现出自己的自画像。

四、教学难点
能够较完整的描绘出自己的形象。

五、课时设计: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通过本节课堂,让学生对自我认知得到认同。

充分的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特点,对自己做出正确。

教师辅导学生作业,检查学生作业情况。

普遍出现的问题马上进行讲解,使得学生能及时的矫正,个别问题就因材施教。

课程近结束的时候,教师应归纳本课时所学的内容,总结全班学生在学习中的成败得失,鼓励学生更好的能够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