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6.1.4
宏观经济学简述
宏观经济学简述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运行规律的学科。
其研究的范围包括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状况、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周期性波动、经济政策的制定等。
宏观经济学主要关注经济体整体的运行状况和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包括总需求与总供给、经济增长理论、货币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等。
总需求与总供给理论解释了经济活动的总体状况,总需求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组成,而总供给则是工资、利润和租金等要素对产出的贡献。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经济长期的增长趋势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如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
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研究货币供求关系和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周期理论则解释了经济波动的原因和周期性的特征。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数据分析、建模和政策分析。
通过对大量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经济的整体状况和趋势,发现经济问题和模式。
建模则是通过构建经济理论模型来解释经济现象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政策分析是评估各种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制定和优化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对于理解和指导经济运行至关重要,可以提供政策方向和决策建议,帮助解决经济问题和实现经济发展。
同时,宏观经济学也与微观经济学相辅相成,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和市场行为,为宏观经济学提供基础和实证依据。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关于整体经济运行的学科,研究的是经济的总体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它不仅涉及到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还关注国际经济环境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简要介绍一些基本的宏观经济学知识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
GDP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状况。
除了GDP,通货膨胀率也是宏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指标。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会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
政府通常会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通货膨胀,例如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
此外,失业率也是宏观经济学关注的一个问题。
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就业的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高失业率会导致经济活动减少,降低经济的生产和消费能力。
因此,政府通常会采取就业政策来促进就业,提高就业率。
宏观经济学还研究货币供应和需求。
货币供应是指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总量,而货币需求则是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
货币供应和需求的平衡关系对于经济的稳定非常重要。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和进行货币政策来维持货币供需的平衡。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工具。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开支来影响经济活动。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调控经济。
这两种政策可以帮助政府应对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等方面的问题。
国际贸易也是宏观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
国际贸易对国内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有着深远影响。
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概念。
贸易顺差指一个国家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而贸易逆差则相反。
贸易顺差可能对国内经济产生积极影响,而贸易逆差可能对国内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在处理国际贸易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总体而言,宏观经济学是一门涉及广泛的学科,研究的是整体经济现象和宏观经济政策。
通过了解和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问题,对于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也有所帮助。
宏观经济学之失业(精品PPT课件共37页)
6.3.3 效率工资理论
效率工资(efficiency wages):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生产率而支付 的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
工人的健康 工资高的工人因其饮食的营养更丰富,所以更健康、更有生
产率。 这种效率工资理论并不适用于美国这类富裕国家的企业。这
些国家大多数工人的均衡工资都远远超出保证充足饮食所 需要的水平。较适用于欠发达国家的企业。在这些国家, 营养不良是一个普遍问题。
21
6.3.2 工会和集体谈判
工会(union):与雇主就工资、津贴和工作条件进行谈判 的工人协会。
美国现在有13%工人属于工会,在40-50年代,大约有1/3人 加入工会。在瑞典和丹麦,3/4以上的工人属于工会。
工会成员占就业人数百分比
国家 瑞典 丹麦 意大利 英国 澳大利亚 加拿大
工会工人百分比 国家
13
6.2 寻找工作
寻找工作:在工人的嗜好与技能既定时工人寻找适当工作的 过程。
6.2.1 为什么摩擦性失业是不可避免的
• 经济总是在变动。一个世纪以前,美国就业最多的四个行 业是棉纺织品、毛制品、男士服装及木材。现在就业最多 的四个行业是汽车、飞机、通信与电子元件。随着这种转 移的发生,一些企业创造出了工作岗位,而另一些企业中 的工作岗位则消失了。这一过程的最终结果是更高的生产 率和生活水平。但伴随这一过程,处于衰落行业的工人发 现他们失去了工作,并要寻找新工作。经济学家把不同行 业和地区之间的需求构成变动成为部门转移(sectoral shift)。
8
fU=sE 用公式(1)替换E fU=s(L-U) 两边同时处以L fU/L=s(1-U/L)
失业率
U/L=s/(s+f) 这个式子表明,稳定状态失业率U/L取决于离职率s和就业率f。
2024年宏观经济学课件(精简)!!!
宏观经济学课件(精简)宏观经济学课件(精简)一、引言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总量、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问题的学科。
本课件旨在精简地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帮助读者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和核心内容。
二、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总体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的方法。
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总收入(GNI)、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指标。
通过国民收入核算,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
三、总需求与总供给总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对商品和服务的总购买力。
总供给是指在同一时期内,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总量。
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状态决定了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状况。
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会导致价格上涨,形成通货膨胀;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会导致价格下跌,形成通货紧缩。
四、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政策手段。
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等。
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金融市场和信贷活动;产业政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五、失业与通货膨胀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中愿意工作但未能找到工作的人。
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下降,导致价格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价格水平变化的重要指标。
失业和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两个重要问题,政府需要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平衡就业和价格稳定。
六、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能力的增加。
经济增长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实现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措施来实现。
宏观经济学学习指南
宏观经济学学习指南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整个经济体系运行规律的学科,对于理解经济现象、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建议:
1. 掌握基础概念
- 了解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如GDP、GNP等宏观经济指标
- 理解通货膨胀、失业率等基本概念
- 熟悉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2. 学习经典理论
- 研读凯恩斯理论,了解有效需求理论
- 掌握货币供给理论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研究经济增长理论,包括内生增长理论等
3. 了解当代理论
- 研习新古典综合理论
- 探讨新凯恩斯主义模型
- 关注实际困难理论和非理性预期理论
4. 把握政策工具
- 研究财政政策,如政府支出、税收等
- 分析货币政策,如利率调控、公开市场操作等
- 探讨其他政策工具,如汇率政策、收入政策等
5. 关注热点问题
- 研究通货膨胀及其影响
- 分析经济周期波动及其调控
- 探讨国际经济形势对国内影响
6. 实践案例分析
- 借鉴经济大国的政策实践
- 剖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
- 关注本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效果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
掌握理论同时也要关注实践,方能真正理解并运用宏观经济学知识。
(2024年)宏观经济学课件
2024/3/26
1
目 录
2024/3/26
• 宏观经济学概述 • 国民收入核算与经济增长 • 失业、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 财政政策与国际收支平衡 •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 • 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
2
01
宏观经济学概述
2024/3/26
3
宏观经济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2024/3/26
7
02
国民收入核算与经济增长
2024/3/26
8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介绍
21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最终
成果的计算体系。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构成
02
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总收入(GNI)等重要指标
。
国民收入核算的意义
21
汇率制度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汇率制度类型
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等。
汇率制度选择依据
国家经济规模、开放程度、通货膨胀率等。
汇率影响因素
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差异、利率差异等。
2024/3/26
22
05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与宏观经济 政策
2024/3/26
23
总需求曲线推导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需求曲线概念及推导过 程
2024/3/26
27
06
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
2024/3/26
28
国际金融市场与汇率风险管理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包括外汇市场、货币市场、证券 市场、衍生品市场等。
2024/3/26
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等。
汇率风险管理
宏观经济学概论
宏观经济学概论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国家整体经济运行的学科,它关注的是宏观层面的经济现象和问题。
本文将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和应用,并探讨其对经济政策的影响。
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消费水平等。
在宏观经济学中,还有一些重要的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消费、投资和出口等。
二、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1. 总需求和总供给宏观经济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平衡。
总需求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组成;总供给由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决定。
当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存在失衡时,会导致经济增长率的波动。
2.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的关键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国家经济产出的增加,通常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来衡量。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增加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资本投资等方式实现。
3. 通货膨胀和失业宏观经济学还关注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的普遍上涨现象,而失业则是指劳动力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这两个问题通常被认为是相互关联的,政府需要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解决。
三、宏观经济学的应用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对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政府可以根据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运行。
例如,在经济波动时期,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和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以减少失业和提高国内生产总值。
同时,宏观经济学的应用还有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
企业需要借助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把握经济环境变化,预测市场需求,以便制定合理的生产和销售策略,提高竞争力。
总之,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研究国家整体经济现象和问题,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经营策略,可以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现象无处不在。
从市场上商品价格的波动,到国家整体经济的增长与衰退,这些都与宏观经济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我们理解和分析这些大规模的经济现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工具。
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的总体运行情况。
它关注的不是单个的企业或消费者,而是整个国家甚至全球经济的表现。
这包括经济的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国际贸易收支等等。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关键议题。
它衡量的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增加量。
一个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对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至关重要。
当经济增长迅速时,通常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以及更好的生活质量。
然而,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并非易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及有效的经济政策等。
通货膨胀也是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重点。
简单来说,通货膨胀就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温和的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经济增长的伴随现象,但过高的通货膨胀则会带来诸多问题。
它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使得人们的实际收入减少,影响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失业率则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状况。
过高的失业率不仅意味着大量劳动力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
宏观经济学致力于研究失业率的变化规律,以及如何通过政策手段来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
国际贸易收支则涉及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贸易顺差可能带来外汇储备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但也可能引发贸易摩擦;贸易逆差则可能对国内产业造成冲击,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促进国内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那么,宏观经济学是如何研究这些经济现象的呢?它主要通过构建各种宏观经济模型来进行分析。
这些模型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经济变量,试图解释经济运行的规律和趋势。
例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就是宏观经济学中常用的模型之一。
总需求反映了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经济中所有部门愿意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总供给则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宏观经济学(完整全)
六、宏观经济学形成和演进脉络
所用教材把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简史分为三 个阶段,即宏观经济思想早期发展阶段、现代宏 观经济学形成阶段、当代宏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 展阶段:
1. 宏观经济思想的早期发展:
a. 古代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b. 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c. 重农学派的宏观经济思想
d. 斯密的宏观经济思想
收入循环流量模型图:
货币收入流向
要素市场
消费者
厂
商
商品市场
(箭头是货币收入流向) 要素市场
厂商支付要素报酬
消费者 消费者 (居民户)
产品市场
居民购买产品与劳务
生产者 厂 商 (厂商)
如果居民全部收入购买产品和劳务,则:总支出 = 总收入 也就是:总需求 = 总供给 或: AD = AS
如果消费者的收入,一部分购买产品和劳 务,另一部分储蓄起来,而厂商在获得消费者 消费支出外,又获得由储蓄转为的投资,那么 收入流程图就是: 厂商支付要素报酬 居民户购买产品 劳务
GDP GNP 等都是广义的国民收入范畴,国民 收入的核算有支出法 收入法和部门法(生产法) 三种基本方法 1. 支出法:支出法又叫产品流动法或最终产品 法,它是指从对产品的购买出发,把一年里社会 所购买的全部各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加总, 来计算当年经济社会所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或 国民生产总值)。 用公式表示: GDP = Q1.P1+ Q2.P2+ ……+Qn.Pn=Σ Qi.Pi
2024年宏观经济学课件(绝对全)
宏观经济学课件(绝对全)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整体经济运行规律的学科,它关注的是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失业率、经济增长等方面。
宏观经济学课件将全面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宏观经济现象和问题。
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1国民收入和产出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整个经济的总量,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国民收入和产出。
国民收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居民从生产活动中获得的收入总和。
产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生产单位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1.2价格水平价格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所有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的变化反映了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程度。
宏观经济学中,价格水平的变化对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1.3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的比例。
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高失业率通常意味着经济不景气。
1.4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产出的增加。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就业和改善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
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2.1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
凯恩斯经济学认为,经济波动的原因在于总需求不足,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2.2货币主义货币主义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的。
货币主义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政府应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稳定经济。
2.3供给学派供给学派认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率的提高。
供给学派主张通过减税、减少政府干预和促进市场竞争来提高生产率,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2.4新古典综合派新古典综合派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主流的宏观经济学派别。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经济波动的原因在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和信息的不完全性,政府应该通过适当的政策来纠正市场失灵,以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现象无处不在。
从物价的涨跌、就业机会的增减,到国家整体经济的增长或衰退,这些都与宏观经济学息息相关。
那么,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呢?这便是我们在这第一章中要探讨的核心内容。
宏观经济学,简单来说,是一门研究整个经济总体运行状况的学科。
它关注的不是个体的经济行为,而是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经济的运行规律、趋势以及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我们生活的世界经济复杂多变,宏观经济学就像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帮助我们理清头绪。
它试图回答一系列重大的经济问题,比如:为什么有些国家经济增长迅速,而有些国家却陷入长期的衰退?是什么导致了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影响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为了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学,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主要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重点关注的是经济总量,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
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规模和增长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通过对 GDP 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态势,是在扩张还是在收缩。
失业率则是反映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关键指标。
当失业率过高时,意味着大量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不仅会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经济压力,也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通货膨胀率则关系到货币的购买力。
过高的通货膨胀会让货币贬值,人们的生活成本上升;而过低的通货膨胀甚至通货紧缩,则可能意味着经济的低迷和需求的不足。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常用的两种方法。
实证分析主要是对经济现象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解释,试图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比如,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研究,分析经济增长与投资、消费之间的关系。
规范分析则更多地涉及价值判断,探讨“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例如,讨论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等。
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
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宏观经济变量的总体变动和相互联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的规律以及宏观经济调控的方法。
了解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对于我们理解国民经济运行规律、预测经济走势、制定经济政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宏观经济变量、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和政策工具等方面来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一、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总体规律的经济学分支,它关注的是大局观察,从总体角度来研究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发展。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的规律、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国际贸易等。
二、宏观经济变量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宏观经济变量,它是描述和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状况和运行情况的指标。
常见的宏观经济变量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物价水平、失业率、消费水平、投资水平、贸易顺差等。
通过对这些宏观经济变量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以及经济发展的趋势。
三、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稳定的宏观经济包括保持物价稳定、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的国际收支。
经济增长是指实现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包括增加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技术创新等。
四、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宏观经济政策是通过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的目标。
常见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
财政政策通过调整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国家总需求和经济增长;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货币市场和经济活动;外汇政策通过干预汇率市场来调整国际收支和国际贸易。
五、宏观经济学的应用宏观经济学的应用广泛,它不仅对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具有指导作用,也对企业经营决策、个人理财规划等都有影响。
宏观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经济脉搏,判断经济运行的趋势,预测经济走势,从而作出更明智的决策。
六、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与挑战宏观经济学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演变。
经济学第七讲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i K A0 Y
Kd
Y
Ms Pk
h k
i
Ms Pk
h A0 kd
hY kKd
Y
MKd 1 (kKd h) P
(
A0 Kh k K d h
)
Y
α P
β
12
例如
• 已知 IS : Y 7000480i
LM :
Y
2
00 P
0
5
2
0
i
• 则:
AD:
Y
960 P
3640
13
A D 曲 线: Y
α P
Ns
Ns(
W P
)
(
W P
)2
(
W P
)1
N1 N2
25
劳动市场均衡Nd=Ns
N
d(
W P
)
N
s(
W P
)
NS
(
W P
)1
均衡工资率
ND
N0
均衡就业量
26
三、古典总供给曲线
1. 总供给函数:价格水平与总产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货币工资与价格水平进行调整所需时间长短,分为三 种总供给曲线:古典、凯恩斯和常规总供给曲线。
IS-LM 分析模型是假定价格P是不变的
是Keynes理论,是治理萧条经济的理论 只要运用财政政策,刺激需求,实际产 出水平和就业水平就会提高
但实际经济并不总是处于萧条状态
当总需求提高时,会引起价格水平上升
本章要说明国民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 的关系
3
第七讲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 6.1 总需求(AD)曲线 • 6.2 总供给(AS)曲线 • 6.3 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 6.4 总供求模型的总结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总供给和菲利普斯曲线)【圣才出品】
第6章总供给和菲利普斯曲线6.1 复习笔记一、通货膨胀和失业1.菲利普斯曲线(1)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是由新西兰经济学家A·W·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1957年的统计资料提出来的,用来表示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交替取舍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的一种反向关系:当失业率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高。
如图6-1所示,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图6-1 菲利普斯曲线根据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理论,货币工资增长率决定了价格增长率,所以,菲利普斯曲线也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当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通货膨胀率高。
如图6-1所示,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菲利普斯曲线的代数表达式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工资膨胀率随失业率增加而递减。
令表示本期工资,表示下期工资,工资膨胀率(名义工资增长速度)定义为:令表示自然失业率,可以写出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其中,衡量工资对失业率的反应程度。
该方程描述的是:当失业率超过自然失业率,即当时,工资下降。
当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时,工资上升。
失业率和自然失业率之差,称作失业缺口。
为了考察相对于上期水平的本期工资水平,根据工资膨胀率的定义有:为使工资上涨超过上期水平,失业率必须降至自然失业率以下。
2.政策性替代菲利普斯曲线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当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通货膨胀率高。
作为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的基石,菲利普斯曲线表明政策制定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失业和通货膨胀率的组合。
如果能够容忍高通货膨胀率就可以拥有较低的失业率;另外也可以通过高失业率来维持低通货膨胀率。
(1)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种短期的替代关系。
(2)菲利普斯曲线(因而得出的总供给曲线)在短期内是相当平坦的。
《宏观经济学》每章(名词解释)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对整体经济运行的研究,包括对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1.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的上升;物价总水平的下降2.失业: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3.衰退:实际GDP的减少不严重的时期4.萧条:实际GDP的减少很严重的时期5.模型: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其目的就是说明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内生变量6.内生变量:模型要解释的变量7.外生变量:模型接受为给定的变量8.市场出清: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使供给量与需求量平衡9.有伸缩性和粘性的价格:价格能否对供求变动作出即时的调整,长期适用于假设价格有伸缩性,短期适用于假设价格有粘性10.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和个人如何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者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第二章1.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消费物价指数CPI:一个典型消费者所购买的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价格相对于某个基年同样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价格3.失业率:想要工作的人中没有工作的人的比例4.国民收入核算:用于衡量GDP和许多相关统计数字的核算体系5.存量:衡量一个给定时点上的数量;流量:衡量每一个单位时间内的数量6.增加值:该企业产出的价值减去企业购买的中间产品的价值7.估算值:对于一些不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没有市场价格,对其使用价值的估算8.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实际GDP==名义GDP/物价指数:用一组不变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9.GDP平减指数:又称为GDP的隐含价格平减指数,定义为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10.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GDP=消费+总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Y=C+I+G+NX)11.消费:家庭购买的产品与服务12.投资:包括为未来使用而购买的产品。
(投资是新资本的创造,不包括在不同个人之间重新配置的资产购买)a)企业固定投资:企业购买的新工厂和设备b)住房固定投资:家庭和房东购买的新住房c)存货投资:企业产品存货的增加13.政府购买G:包括政府用于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不包括转移支付,如社会保障和福利。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和经济运行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经济总量的变化、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宏观层面的问题。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重要的宏观经济学知识点。
一、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总量。
其中,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
GDP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计算 GDP 有三种方法:支出法、收入法和生产法。
支出法是通过计算经济中对各类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总和来得到GDP。
包括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净出口(NX),即 GDP = C + I + G + NX 。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收入的角度来计算 GDP,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
二、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议题之一。
经济增长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长期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总量不断增加。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劳动、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强调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
内生增长理论则认为,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技术进步是内生的,是由人力资本、知识积累等因素决定的。
三、通货膨胀与失业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现象。
它会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对经济产生多种影响。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通常有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 GDP 平减指数等。
通货膨胀的成因包括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结构性因素等。
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的人找不到工作的状态。
失业率是衡量失业程度的重要指标。
失业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等原因导致的短期失业;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变化导致的失业;周期性失业则与经济周期相关,是经济衰退时产生的失业。
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宏观经济学-第6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6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6.1考点难点归纳1.总需求函数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
所谓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提高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上升。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其机制在于: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的均衡。
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LM 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
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率水平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即利率效应),总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下降,本国的出口也会减少、国外需求减少,进口增加。
这样,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总需求水平就会下降。
2.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和移动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价格水平变动一定幅度使国民收入(或均衡支出水平)变动多少。
从IS -LM 模型分析中可知,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实际货币余额变动会使LM 移动,进而影响收入水平,而LM 移动究竟会使均衡收入变动多少,取决于IS 曲线和LM 曲线的斜率。
IS 曲线斜率不变时,LM 曲线越陡,则LM 移动时收入变动就越大,从而AD 曲线越平缓;相反,LM 曲线斜率不变时,IS 曲线越平缓(即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或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则LM 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动越大,从而AD 曲线也越平缓。
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政府支出扩大(A 增加),或扩张性货币政策(M 增加),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下方移动。
3.总供给总供给是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者总产出),一般而言是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决定的。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整体经济运行规律的学科,它关注的是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失业率、经济增长等方面。
宏观经济学旨在通过分析经济系统的总体行为,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以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充分就业。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分析方法以及在我国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居民从生产活动中获得的收入总和。
国民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通常以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表示。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会影响居民的实际收入和财富分配,对经济运行产生负面影响。
3.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
失业率的高低反映了就业市场的紧张程度,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4.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产出的增加。
经济增长是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实现国家富强的关键因素。
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1.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具有自我调节能力,通过价格机制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在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国民收入由生产要素的供给决定,政府干预经济往往会导致资源错配。
2.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经济在短期内可能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失业和经济波动。
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增长。
3.货币主义:货币主义强调货币供应量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货币主义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政府应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维持价格稳定。
4.供给学派:供给学派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配置效率。
供给学派主张通过减税、降低政府干预等手段,激发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实现经济增长。
5.新古典综合派:新古典综合派将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相结合,认为市场经济在长期内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在短期内可能出现波动。
宏观经济学原理 第六版
宏观经济学原理第六版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活动的学科,其目的是了解和解释层出不穷的经济现象。
本文将探索宏观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概念。
第一项原理是需求与供给。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由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和供给决定的。
需求量取决于价格和需求者对该商品或服务的愿望程度。
供给量则取决于生产成本和供给者对价格的期望。
当需求和供给发生变化时,市场价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第二项原理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导致物价上涨。
尽管通货膨胀有时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表现,但过高的通货膨胀可能会导致经济不稳定,甚至崩溃。
第三项原理是失业。
失业是指劳动力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的状态。
它可以分为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而造成的,摩擦性失业是指工人在不同岗位间流动时的暂时性失业,而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周期波动造成的。
第四项原理是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经济总产出的持续增长。
它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增加资本投资和改善技术进步来实现。
经济增长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减少贫困和实现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第五项原理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是由央行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
财政政策是由政府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
这两种政策可以用来调整经济的稳定性和促进经济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原理和概念只是宏观经济学的一部分,而实际的经济活动涉及到更多的变量和因素。
宏观经济学的目标是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来理解和解释复杂的经济现象,以便为经济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