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螺的洞庭山──刘禹锡《望洞庭》赏析

合集下载

刘禹锡《望洞庭》鉴赏答案及译文

刘禹锡《望洞庭》鉴赏答案及译文

刘禹锡《望洞庭》鉴赏答案及译文《望洞庭》是由刘禹锡所创作的,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望洞庭》,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望洞庭》唐代: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山水翠一作:山水色)《望洞庭》译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恰似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田螺。

《望洞庭》注释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白银:一作“白云”。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望洞庭》鉴赏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

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

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

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

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

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

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

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

“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望洞庭原文翻译以及赏析刘禹锡

望洞庭原文翻译以及赏析刘禹锡

望洞庭原文翻译以及赏析刘禹锡这首诗是刘禹锡在被贬到朗州(湖南常德),上任途中经过洞庭湖时写的。

诗中描写的是月夜下遥望洞庭湖的美丽景色。

全诗如下:望洞庭①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②。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③里一青螺④。

注释①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②镜未磨:古代镜子是用铜做的,磨了才能发亮。

这里比喻月下的湖面虽然平静,但有点朦胧,像没有磨平的铜镜。

③白银盘:形容平静而有清的洞庭湖面。

④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诗、诗意洞庭湖的水光与秋天的月色相互融合,水面风平浪静,好像一面铜镜还没有打磨。

远远望去,那月下洞庭湖里的君山和湖水,就好像白银盘子里盛放着一枚青螺。

鉴赏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

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

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

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

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

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

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

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

“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

刘禹锡《望洞庭》原文、译文及赏析-5068儿童网

刘禹锡《望洞庭》原文、译文及赏析-5068儿童网

刘禹锡《望洞庭》原文、译文及赏析 - 5068儿童网《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作品,这首诗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可以看出作者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作者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吧。

《望洞庭》原文唐代: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山水色一作:山水翠)译文及注释译文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

真的令人浮想联翩。

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注释1.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2.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3.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4.山水色:也作“山水翠”。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5.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白银:一作“白云”。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赏析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

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

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

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

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

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

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

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

“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刘禹锡的《望洞庭》古诗解读

刘禹锡的《望洞庭》古诗解读

刘禹锡的《望洞庭》古诗解读刘禹锡的《望洞庭》古诗解读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

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刘禹锡的《望洞庭》古诗解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早年没有读过这首诗,选入教材以后,也只是一般性地浏览,没有很好地琢磨。

真的引起我对它的注意,是这次在徐州听民主路小学刘杰老师的课。

归纳一下值得思考和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三:第一、湖光秋月两相和的和,是读第二声,还是读第四声?查《现代汉语词典》,和字的读音一共有四种,但与这一语境的意思相关的读音有两种:一是读hé。

二是读hè。

细细揣摩,我以为:此处之和还是读作第二声(hé)为妥。

其理由有三:一、从和的字义来看,它最初是相应或谐的意思。

许慎的《说文解字》有云:和,相应也。

《广雅·释古三》也说:和:谐也。

后来,引申为和睦、协调。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强调:古唱和字不读去声。

由此不难发现:和字最初的意思是由声音相应而来的。

它应读作hé,在古代,即便是唱和的意思,也不能读为去声。

如今的第四声读法是后来随着字义地不断延伸与扩大,分化出来的。

再从和字的现代解释看,此处之和也不应读作hè。

《现代汉语词典》认定:当和字读作hè时,一是指和谐地跟着唱;二是指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

但不管哪种解释,都有跟从与依照的意味。

联系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

如果将和字读作hè,解为跟从与依照,那就与诗句的意思不合了。

二、从此诗的格律来看,此诗当为首句入韵。

我们知道,按照诗词格律的规定,七绝的格律类型大体有四。

其一:⊙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韵)其二:⊙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

刘禹锡《望洞庭》

刘禹锡《望洞庭》

刘禹锡《望洞庭》《望洞庭》原文及翻译赏析篇一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古诗简介《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望洞庭》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

此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

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翻译/译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注释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白银:一作“白云”。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赏析/鉴赏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

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

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

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

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

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

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

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

“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望洞庭》原文及翻译赏析

《望洞庭》原文及翻译赏析

《望洞庭》原文及翻译赏析《望洞庭》原文及翻译赏析1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古诗简介《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望洞庭》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

此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

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翻译/译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注释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白银:一作“白云”。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赏析/鉴赏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

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

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

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

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

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

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

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

“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刘禹锡《望洞庭》原文、译文、赏析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刘禹锡《望洞庭》原文、译文、赏析

刘禹锡《望洞庭》原文、译文、赏析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

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

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

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

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

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

[注释]洞庭: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

湖中有不少小山,最有名的是君山。

相和:相互映衬。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

潭,水很深的湖。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青螺:青绿色的螺壳。

螺是一种软件小动物,体外有螺旋形硬壳。

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诗、诗意]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秋夜,月光下的洞庭湖水清澈空明,与明朗的月色交相辉映。

湖面风平浪静,波光闪动,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

远远望去,湖中翠绿的洞庭山,多像白色银盘中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呀。

[赏析]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全诗意思及赏析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全诗意思及赏析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全诗意思及赏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的意思是: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

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湖面风平浪静、山影朦胧的景色,第三句描写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与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恰似白银盘里托着一只青青的田螺,把山与湖的景色都写活了,最后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将山比作青螺,形象地写出了山的小巧玲珑。

全诗色调清丽,意境优美,比喻生动,表现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高超的写景艺术。

这首诗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意境之美: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洞庭湖宁静、祥和的景色,后两句则以比喻的手法,将君山比作青螺,赋予了洞庭湖山水以生命和灵气。

整首诗通过对洞庭湖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宁静、优美、清新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比喻之妙:诗的后两句是整首诗的精华所在,诗人通过巧妙的比喻,将君山比作青螺,不仅形象地写出了君山的小巧玲珑,也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白银盘和青螺的对比,使得山水之间的关系更加生动、鲜明,让人更容易想象出洞庭湖的美丽景色。

色彩之雅:诗中的色彩运用也十分巧妙,“白银盘”和“青螺”两个意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首诗的色调更加清新、淡雅。

银色的月光、碧绿的湖水、青色的君山,这些色彩的组合给人以宁静、和谐的美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仙境之中。

动静之趣:诗中既有静态的描写,如“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又有动态的描写,如“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动静结合,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生机和情趣,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变化和灵动。

情感之深:这首诗虽然是一首写景诗,但诗人在描写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唐诗《洞庭湖》原文赏析

唐诗《洞庭湖》原文赏析

唐诗《洞庭湖》原⽂赏析2021-01-27 《望洞庭》是唐代⽂学家刘禹锡创作的⼀⾸诗。

此诗描写了秋夜⽉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表达了诗⼈对洞庭⻛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壮阔不凡的⽓度和⾼卓清奇的情致。

下⾯是⼩编整理的唐诗《洞庭湖》原⽂赏析,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洞庭湖》原⽂: (唐)刘禹锡 湖光秋⽉两相和,潭⾯⽆⻛镜未磨。

遥望洞庭⼭⽔翠,⽩银盘⾥⼀⻘螺。

《洞庭湖》注释: 1、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2、湖光:湖⾯的波光。

3、两:指湖光和秋⽉。

4、和:和谐。

指⽔⾊与⽉光交相辉映。

5、潭⾯:指湖⾯。

6、镜未磨:古⼈的镜⼦⽤铜制作、磨成。

此句意思⼀说是湖⾯⽆⻛,⽔平如镜;⼀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7、⼭⽔翠:⼀作“⼭⽔⾊”。

⼭,指洞庭湖中的君⼭。

8、⽩银盘:形容平静⽽⼜清的'洞庭湖⾯。

⽩银,⼀作“⽩云”。

9、⻘螺:这⾥⽤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

《洞庭湖》译⽂: 洞庭湖上⽉光和⽔⾊交相融和,湖⾯⻛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苍翠如墨,恰似⽩银盘⾥托着⻘⻘的⽥螺。

《洞庭湖》赏析: ⾸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与素⽉⻘光交相辉映,俨如琼⽥⽟鉴,是⼀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表现出天⽔⼀⾊,⽟字⽆尘的融和画⾯。

“和”字下得⼯炼,表现出了⽔天⼀⾊、⽟宇⽆尘的融和的画境。

⽽且,似乎还把⼀种⽔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光与湖⽔吞吐的韵律传达出来。

第⼆句描绘湖上⽆⻛,迷迷蒙蒙的湖⾯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镜未磨”三字⼗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洞庭⻛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光下别具⼀种朦胧美。

因为只有“潭⾯⽆⻛”,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才能两相协调。

否则,湖⾯狂⻛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便⽆法辉映成趣,也就⽆有“两相和”可⾔了。

第三、四句诗⼈的视线从⼲阔的湖光⽉⾊的整体画⾯集中到君⼭⼀点。

在皓⽉银辉之下,洞庭⼭愈显⻘翠,洞庭⽔愈显清澈,⼭⽔浑然⼀体,望去如同⼀只雕镂透剔的银盘⾥,放了⼀颗⼩巧玲珑的⻘螺,⼗分惹⼈喜爱。

如螺的洞庭山──刘禹锡《望洞庭》赏析

如螺的洞庭山──刘禹锡《望洞庭》赏析

如螺的洞庭山──刘禹锡《望洞庭》赏析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今译】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望洞庭刘禹锡赏析

望洞庭刘禹锡赏析

望洞庭刘禹锡赏析《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一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赏析二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

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

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

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

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

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

《望洞庭》的诗歌赏析

《望洞庭》的诗歌赏析

《望洞庭》的诗歌赏析《望洞庭》的诗歌赏析《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望洞庭》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

此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

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望洞庭》的诗歌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翻译/译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注释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白银:一作“白云”。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赏析/鉴赏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

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

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

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

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

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

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

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旳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旳境界。

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旳融和画面。

“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旳融和旳画境。

《望洞庭》古诗词解析

《望洞庭》古诗词解析

《望洞庭》古诗词解析《望洞庭》古诗词解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

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望洞庭》古诗词解析,欢迎大家分享。

《望洞庭》古诗词解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古诗赏析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望洞庭》古诗鉴赏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

诗人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望洞庭》全文古诗如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前言】《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望洞庭》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

此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

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望洞庭原文翻译古诗鉴赏

望洞庭原文翻译古诗鉴赏

望洞庭原文|翻译|古诗鉴赏《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

本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望洞庭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望洞庭》原文唐代: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及注释译文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

真的令人浮想联翩。

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注释1.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2.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3.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4.山水色:也作“山水翠”。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5.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白银:一作“白云”。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古诗赏析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

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

“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出来。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

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望洞庭》原文注释及简析

《望洞庭》原文注释及简析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
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螺的洞庭山──刘禹锡《望洞庭》赏析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今译】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
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