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如何体现“语文味”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让“语文味”回归课堂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让“语文味”回归课堂人教版新课标随着课改的深入,笔者在听取了大量中青年语文教师的课后,渐渐忧从心来:语文课又唱又跳又画;一忽儿合作探究,一忽儿小组交流,教师像个笨拙的主持人,将舞台全让给学生,不仅言语不出彩,且无所事事,许多时候甚至不知所措。
语文是文火细炖的慢功夫,只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品味、积累、运用,才能将语言、知识和情感等转化为语文能力,积淀为语文素养,内化为自我生命的一部分。
“大语文”观本不错,可如果一不留神成了“没语文”,我们不就成了千古罪人?从语文学科的性质而言,工具性虽至关重要,人文性也必不可少,只有还“语文味”于课堂,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春回大地。
所谓“语文味”,笔者指的是在语文教学中,以审美为途径,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师生共同体验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健康、丰富的审美享受。
一、以热情悦纳文本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这是语文教学长期肩负的任务。
笔者在小学4~6年级的学生中作过一项调查,发现最受儿童欢迎的文章有:童话故事、科学幻想故事、侦探故事、军事故事等,而一些说明文、科普类文章等往往不受青睐。
这时候,教师往往需要以自身的热情带动学生,不仅需有技巧有智慧,还需付出情和爱。
首先,在教材的选取上,除了“投其所好”,还须“学做广告”。
教师的引领是艺术,成功者能“化腐朽为神奇”,而成功的基础是教师自身必须有广博的才识,丰富的心灵,健康的情感,对生活有着浓浓的爱,对语言文字有特殊的偏爱。
优秀的教师会经常让孩子们接触各种文体的作品,将母语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其次,在教学设计中,融入热情与智慧,有些课文孩子们虽不喜好,却是必须学习的。
如《爸爸买来电饭锅》是学习阅读商品说明书,内容比较枯燥,学生不大情愿读下去。
这时候,教师的导读艺术能发挥神奇的作用。
如:“同学们,今天,小明同学的家里买来了一只新的电饭锅,可是一家人都不知道怎么用,是一位‘小老师’帮助了他们。
怎样让语文课体现“语文味”论文
怎样让语文课体现“语文味”语文教学,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使之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
语文教学是文本、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等教学要素在动态中形成的一种和谐的整体美。
语文味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语文味的形式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章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
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
久而久之,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即文化味,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层次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就意味着学生具有了获取人生幸福,特别是精神幸福的能力和素养。
因此,语文教学就是语文味的教学,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做:(一)上出语文独特的情感来。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善良和悲悯情怀,就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
首先,教师备课要备情感,即要找出教材的情感点。
课本中所有课文都渗透着作者的爱憎情感或七情六欲,找准作者的情感点,是教出情感的基础。
其次,教师要用整个身心去体验课文的情感。
教师只有自己先热爱每一篇课文,才能把自己的热爱传递给学生。
当然,语文课的语文味并不是由课文本身所决定,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本人的综合素质。
再次,还必须摸清学生的情感点。
如果说把握教师自己的情感点是“知己”,那么,把握教材和学生的情感点则是“知彼”。
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在教材、学生和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引导和促成三者之间产生和谐共振。
如何让语文课有语文味的论文
如何让语文课有语文味的论文如何让语文课有语文味的论文【论文关键词】语文课语文味人文性【论文摘要】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打破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真正享受到中国数千年文化积淀的滋养,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前几年,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教学强化了工具作用,字词句篇语修逻,再好的文章也只是语文知识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文章的皮是没有作用的,要说有作用,只是可以用来长语文知识的“毛”,用来长试题的“毛”,语文试题照搬自然学科的一套,再好的美文也被肢解成许多的选择题和判断题,语文教学一点生机都没有了,这样的语文教学时间一长,连老师也不“语文”了。
其实,语文课程的内容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表达的是关于社会人生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
不像数理化课程的内容都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生活相去较远,也比政治、历史等课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因而语文教学更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语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也是语文课程理应承担的重要任务。
近几年,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呼声越来越高,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注意发掘语文的美学意蕴,注意优秀作品的品读,号召学生课外阅读优秀的作品等,这些语文动向对于语文课堂这块几近干枯的园地无异于化雨的春风,颇令人欣慰。
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帮学生扶正学语文的风标,还语文课本应有的面目,让语文课有语文味,已是刻不容缓。
一、语文教师要为语文的发扬创造最适宜的课堂环境在我们当代语文教学中,思想的丧失,书卷气的消无,语言的贫乏,是有目共睹的。
因此,我们要大胆变革,激发自己去主动创新,把语文教学导向充满诗性光辉和人文精神的宽途,为学生引进诗歌的海洋吟咏性情,引进艺术的殿堂徜徉精神,引进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
1.语文课堂应是孕育美、生成美的地方无论春华、秋实,夏日的云影还是冬天的树木,无论晨曦、暮霭,正午灿烂的阳光还是潇潇不绝的夜雨,都可以在这里观赏到被精彩描摹的倩影。
语文课教育论文:小学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来
语文课教育论文:小学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来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课、思想品德课或别的什么课。
而要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
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学,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学。
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我认为,要体现以下“三味”,即语文味,儿童味,个人味。
(一)语文味所谓的语文味是语文的文学的蕴味,包括语言、文学、形象、构思、意境、感悟等蕴味,也即语文美。
所以,语文课就要有浓厚的语文味。
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
因此,要领悟语文的美,首先必须从语言入手。
从品味语言达到超越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言美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那么,如何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言作品内涵予以体味。
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感悟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
所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泳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儿童味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儿童就是儿童,儿童又是一个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儿童还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学习语文的自主权。
小学语文论文以“语文的方式”创造出“语文味儿”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以“语文的方式”创造出“语文味儿”人教版新课标不少语文课,总让人觉得像是少了些什么。
少了什么呢?少了语文味!语文味儿,语文课的“宁馨儿”——语文课所特有的个性、本色和本体。
成尚荣先生说:“语文还要再语文一点,以语文的方式进行语文教育。
”这“再语文一点”,就是指的“语文味儿”。
用“语文的方式”,上出纯正、浓郁的语文味儿──这,应是一堂好的语文课的标志。
一、“语文味儿”的个性描述“语文味儿”这个“宁馨儿”到底是什么,又是什么样?不妨先以《荷花》的教学加以描述。
《荷花》语言清新、洁净,短短百字,构成了温婉而轻柔的诗意美。
教师引导学生揣摩“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的精妙:师:“冒”字美在什么地方,你能说清楚吗?“冒”字可换成什么字?生:钻、长、穿、顶、抽……师:作者没有用“钻、长、抽……”而用“冒”,肯定有其独特的理解。
再读一读这一节课文,体会一下怎样的长才叫“冒”?生:毫不犹豫、迫不及待地长才叫“冒”。
生:这里的“冒”还指荷花面带笑容地钻出来,在荷叶丛中亭亭玉立。
生:我认为一下子钻出来才叫冒。
(兴高采烈地长;喜气洋洋地长;兴致勃勃地长;自豪地长……)师:选一个你喜欢的词填到这句话中,大声读读,用心体会是不是这种味道。
师:(点击课件)想象一下,它们长出来想干什么呢?请同学们边看图,边讨论,然后把体会到的感受写下来,可以写一句,也可以写一段,等一会儿交流。
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展示自己的美丽,让我们欣赏它的美丽。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一个调皮可爱的小姑娘,想看看世界是怎么样的。
当她看到那么美,那么神奇的世界,一定会兴奋不已的,或许还想高歌一曲呢!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在美丽的池塘里寻找自己的伙伴,一起去玩耍。
(仿佛想:跟同伴比美;邀好友跳舞;跟飞过来的蜻蜓亲吻;看日出;把池塘打扮得更美丽……)师:还有许多学生想跟白荷花说话,那就尽情地说给你的同学听。
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语文味”
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语文味”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新理念层出不穷,教学模式遍地开花,教学方法日新月异。
不可否然,语文课堂上承载的非语文的事物日益增多,学生不仅没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吸收,语文学习的效果也与日俱下。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语文味”是现如今语文教学讨论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文味语文课堂上,我们会发现从天文地理到思想品德,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并且冠以美丽的说法——综合、渗透、人文、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一而足。
似乎学生一学语文,便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
但在实际教学中,朝气蓬勃的学生到了课堂就缺乏了灵性。
社会实践当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却缺乏必要的交际水平。
细究之下,或是把语文课异化成政治课、历史课,或是单纯的审美教育课、思维训练课;或是杂化成各科知识的拼盘,并没有真正教给学生多少语文知识、语文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正应了吕叔湘的一句话:费时最多,收效甚微。
在此背景下,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语文课要回归正道的呼声终于应时而出。
所谓“语文味”,就是语文课要像语文课,要发挥、兼顾语文课的应有功能——工具性、人文性,不能偏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具体说来,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以及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
久而久之,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即文化味,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人格层次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就意味着,学生具有了获取人生幸福(特别是精神幸福)生活的能力和素养。
因此,“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一、教师上课之前要有丰厚的知识储备,情感体验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以后,开始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无论从时间还是形式上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小学语文论文-让语文课的结尾也结出“味”来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让语文课的结尾也结出“味”来人教版新课标一任何一件事物,有头便有尾。
课堂教学也是如此。
它不仅应有很漂亮的头,也应该有很绚丽的“尾”。
但现在往往研究如何开头的多,一讲起开头的方法与技巧来,就有点眉飞色舞,津津乐道,什么“情感导入”“故事导入”“复习导入”“提问导入”“名人名言导入”,还有“唱歌导入”“气功导入”,等等。
差不多每一个稍微成熟的教师,都会对如何开头露出那么一两手。
语文课堂教学更是如此,因为它是语言交流的工具,也是人文教育和情感抒发的载体。
许多教师对语文课的“开头”教学技巧有特别讲究的功夫,十分注重开头的艺术与方法,而且效果很好。
这当然无可非议,但结尾有没有技巧,要不要技巧,怎样去掌握结尾技巧,虽然也有讲究,但又有多少人像讲究开头那样去很投入地研究结尾教学呢?现实告诉我们:很少!语文课的结尾教学,之所以会产生许多问题,也应归咎于以前对它只有一种笼统而朦胧的认识,缺乏对结尾课的全面、深层次的研究与探索,局限性很大。
我们现在必须对此产生足够的认识,从思想上、方法上来重视关于语文课的“结尾”教学,使它像“开头”一样发挥重要作用。
二语文课的结尾教学,已经成为一个既是教学方法与艺术、也是教学观念与态度的多元化问题,所以我们要从多元、多维的角度来解决它。
可以说,讲究结尾的教学才是一种成熟的教学的表现,是一种追求善始善终的工作态度的标志,也是一种认真执著、到点到位、注重过程与结果完美统一的教学品格的体现。
因此,我们要象重视开头那样重视结尾的教学。
为了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转变教学观念,使结尾教学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创新点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化和教材改革的不断进步,我们的语文课的结尾教学,也有了新的内涵和发展。
过去对某一堂课的结尾,固然要研究,但这还远远不够,而且那种与一篇课文、一个单元,甚至一册课文相脱离的,且一味为结尾而结尾的结尾教学,则不免有点形式化了,其效果一定不很理想。
小学课堂教学“语文味儿”论文
浅探小学课堂教学的“语文味儿”每每听特级教师上课,总是不由自主地被吸引。
那别开生面的导入,那训练有素的朗读,那机智巧妙的设疑,那循循善诱的点拨,那水到渠成的内容总结。
以及教师所展现出来的独特教学个性,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等等,都会让人沉浸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而有如坐春风之感。
啧啧赞叹之后细细咀嚼,觉得这里面似乎有一种味儿——种萦绕心头而又妙不可言的味儿。
其实,这就是“语文味儿”。
语文课究竟怎样才能教出“语文味儿”?一、抓住本味“本”是课本,即抓住课本自身因素体会“语文味儿”。
一个教学过程要取得最佳效果,除学习的主体学生努力配合外,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关键的,而这种主导作用,又主要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
1、选准切口,理解思路:选好切口,是教学中直奔主题,克服“少慢差费”的最佳途径。
万事开头难,切口选准了,整个文章的思路和教学思路就基本理清了。
如:《精彩的马戏》,可以抓住“精彩”这个关键词语来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作者先用一个精彩让我们认识了一场马戏,接着从猴子爬竿、黑熊踩球、山羊走钢丝等几个方面来分别评述;最后以马戏团的叔叔阿姨真有办法,能让动物听从人的指挥,既说明了马戏的精彩也说明了人们的能干。
这样的“切口”选入,肯定会带活课堂教学。
2、抓住特色,提挈全篇:一篇文章的写作特色,应当是作者为了突出主旨所采用的有效手段,抓住这个特色来提挈全文的教学,会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比如,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37课《狼和小羊》,这是一篇寓言,本文只要抓住“狼找的借口→小羊的反驳”,找出课文中相应的语句,安排学生进行据理力争式的小小辩论,全篇的内容就带动起来了。
学生学得饶有趣味。
由此可见,重视了教材处理这一战略环节,“语文味儿”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二、点拨体味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有好的开篇,更不能忽视了课堂中的提问与点拨,设问的重要原则必须是:问题间要相互勾联,层层递进,趋向教学目标,产生水到渠成之妙。
以充分体会语文课堂中的“语文味儿”。
语文课堂怎样体现语文味
语文课堂怎样表达语文味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我也和绝大部分语文教师一样,不再追求热闹而无效的教学,而是认真学习“新课标”。
体会“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
就是有滋味、意味、趣味、情味、韵味等。
根据新课标,我们能够这样理解: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味是教师教学激情和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养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
应该说“语文味”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
那么,语文课如何表达语文味呢?我实行了如下尝试。
一,读味语文课要有朗朗的读书声。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课堂上,我要求学生:(1)动情诵读。
读准确、读流利。
诵读遍数要多,字字响亮,不误读一字,很多读一字,不多读一字,不倒读一字。
多诵读自然上口,永远不忘。
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五册〈〈梅花魂〉〉时,为了让学生感悟外祖父的三次落泪都说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
采用不同形式的反复读课文,重点读三次落泪的段落,再思考:通过读这些段,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就能很快谈自己的体会,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得到表达,这样的读就充满语文味了。
(2)静心默读。
读中思考。
唤起学生内心思考,联系上下文,做到读有所感,读中理解;读有所悟,产生新的疑惑。
然后通过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交流,把课文学深、学广。
如在教学《窃读记》时,引导学生感悟交流课外阅读所带来的快乐与享受。
然后引导学生读课文感悟:①窃读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生边读、边思考、边交流、边归纳。
②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再读思考:从哪些词句能体会出窃读的那种苦乐交织的复杂感受。
这样不离文本,紧紧抓住读,读出语文味。
(3)有感情读,读中悟情。
这是一种美德,一种升华的读。
对课文产生了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后的朗读,这时感情得到升华,有了感情朗读,语文味更浓了。
二、品味语文课要有品词尝句。
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尝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鉴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文如何感悟语文味道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文如何感悟语文味道概要:有人说,语文的味道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嚼”出来,“品”出来的。
叶圣陶先生说:“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歌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
”这个滋味就是“语文味”。
语文学科的重点是对语言的咀嚼、品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从而领悟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
语文味,即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通过语言品味、情感激发、意理阐发等手段,让学生体验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会倾听,听出语文味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
”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
倾听是一种习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
从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不仅能听出语文味,提高学习质量,而且也将是学生走入社会的一种财富。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倾听的重要性,多创设倾听的氛围,培养学生乐于倾听、积极倾听的意识,耐心倾听、礼貌倾听、仔细倾听的习惯,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评的能力。
语文课上训练学生用心倾听,不仅仅是听明白话语表面的意思,还要用心感悟话里的深层意蕴,捕捉字里行间的生命情感和人生真谛。
语文课因为有了倾听,更有韵味,更有文化的气息,更有生命的灵性。
二、注重口语,说出语文味口语是语言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致使部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差。
“能说会道”、“能言善辩”是现代人际交往的重要素养,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高度评价的那样,“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从中足以看出口语表达的重要作用。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味”的缺失现象及改进策略_人教版新课标-精选文档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味”的缺失现象及改进策略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味”表达了语文教学最本质的特点。
当前,不少语文课堂“语文味”有所缺失,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语文味”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一位教师执教《麋鹿》(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一课,教学伊始就用多媒体播放一只“鹿”,然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提问:这是不是一只麋鹿?学生仔细观察,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最后判断出这是一只普通的鹿。
这位老师执教的语文课“串味”了,变成了一节科学课。
因为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中描写麋鹿外形特点的语言文字,进而在头脑中再现麋鹿的形象,而是强加给学生一个现成的麋鹿模型。
这样的语文教学,既忽视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又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麋鹿外形的,并把重点的词句圈画出来仔细琢磨。
在学生充分理解描写麋鹿外形特点的语言文字的基础上,适时出现“鹿”的图片,让学生通过比较,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和巧妙。
这样,既可以使文中描写麋鹿特点的语言在学生头脑里活化起来,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语文味”体现在对课文的情感体验仍然是刚才的教学片段,老师在让学生观察并判断图上的动物是不是麋鹿后,便叫同学们打开课文,迅速读一读课文中描写麋鹿外形特点这一小节。
随即,老师便创设情境:现在有许多游客到了大丰麋鹿保护区,谁愿意做小导游,向游客介绍这里的麋鹿。
接着便有一两个学生扮演小导游枯燥地、语无伦次地介绍着,介绍中还添加了很多滑稽的导游词和欢迎词。
学生的“语无伦次”和“滑稽搞笑”大大冲淡了语文味。
这一教学环节,要想富有浓浓的语文味,必须重视指导学生进行情趣朗读,通过朗读,体验作者在描写麋鹿外形特点中所透露的情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这种长相特别的动物肯定很感兴趣,可让他们把感兴趣的地方绘声绘色地朗读出来。
学生有的可能充满情趣地朗读鹿角的特点,有的可能对麋鹿身上毛的变化更感兴趣,有的可能会连贯起来完整地读。
小学语文论文-读出课文的味道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读出课文的味道人教版新课标(一)阅读教学要做的最基础最细腻的工作,就是科学而又艺术地进行课文研读。
课文研读,就是品析、欣赏课文;课文研读,伴随着每位语文教师的一生。
语文教材,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是美丽而博大的知识海洋,蕴藏着精粹的知识宝藏。
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读“厚”,把每一篇课文教“薄”。
(二)课文研读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功夫。
这种功夫,表现在能够读出课文的味道。
对于课文,我们必须精读、深读、细读,领会、赏析、体味,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进行品评欣赏,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读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
哪怕是小学一年级的课文也是如此。
如《阳光》:阳光像金子,洒满田野、高山和小河。
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
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
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更像长长的锦缎了。
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
谁也捉不住阳光,阳光是大家的。
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从这篇课文里,我们可以读出:音韵之美,画面之美,炼字之美,炼句之美,铺展之美,层次之美,照应之美,叙议之美,诗意之美,哲理之美。
有了这样的体味,教师的教学便有了无形的让自己自豪的力量的支撑。
(三)语文教师的课文研读,标高必须是精读。
可以说,如果没有教师的精读,则一定没有精彩的教读,没有生动的课堂交流。
也可以说,有了教师的精读,不能肯定有精彩的教读,但经过努力可能会有精彩的教读;或者说为精彩的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深入细致的课文研读,是阅读教学设计的开端与基奠,课文研读的领悟程度,影响着教学设计的质量;只有确有心得的阅读才能成就好课。
如对于《秦兵马俑》下面精段的“美点欣赏”: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仔细观察,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儿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儿人教版新课标近年来,在语文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们的教学思想空前活跃,教学方法也日新月异,课堂教学现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然而,欣赏过后,我们也常听到一些教师的质疑和批评:“这还是语文课吗?”“这节课的语文味儿不浓!”的确,目前很多语文课表面热热闹闹,学生一会儿唱,一会儿画,一会儿看录像,一会儿听音乐,又是辩论,又是表演,花样繁多,层出不穷。
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课究竟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发展起到多大促进作用?为了使语文教学回归本真,我们需要为它固本扶正。
那么什么是语文的“本”呢?很简单,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都只有一个宗旨,那就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偏离了这一轨道,语文课也就失去了语文的味道。
固本扶正,就是还原语文的原汁原味,恢复语文的本性,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沃土。
一、少一些串讲串问,多一些积累品味多年来,我们的老师已经习惯了用提问和分析来驾驭课堂和学生,似乎不提问学生就不会读书。
崔峦老师就曾多次指出,阅读教学的怪病就是“读书少,感悟少,提问多,分析多”。
尽管新课标颁布以来,这种现状有所改变,但是串讲串问仍然是目前课堂教学需要根治的一个顽疾。
不久前,我听了两位老师执教《珍珠泉》,感受很深。
《珍珠泉》是一篇写景的佳作,作者采用清新隽永的文字描绘了家乡的珍珠泉美丽独特的景致。
教学这篇课文,第一位老师仍沿用了传统的讲读分析法。
课上老师不停地追问学生:泉水是什么颜色?为什么这么清澈碧绿?珍珠泉为什么有那么多泡泡?泡泡有哪些特点?泡泡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颜色……教师问个不休,且问题琐碎,一篇优美的文章被肢解了。
学生在老师一大堆问题的牵引下,忙于在书中寻找答案,无暇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
而另一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则体现了以读为本的原则,将解读文本与感受自然之美巧妙合一。
他采用了初读谈印象、提问题,深读赏文字、悟景美,精读学语言、重积累的方法,层层推进。
小学语文论文阅读课应着力彰显的三味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阅读课应着力彰显的“三味”人教版新课标识字写字、表达方法与写作技巧的揣摩、口语表达能力、朗读表演能力等等“听说读写书”的能力无一不借助于阅读课的承载和培养。
那么,教师应如何让阅读课这种多重功能、综合价值和基础地位得以充分展现和落实,让我们的阅读课上得更富有语文味?让学生能从课内学到一些更加实用的阅读方法,顺利地延伸到课外阅读,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我阅读?笔者认为:阅读课应着力把握和彰显以下“三味”。
一、指导学法、构建阅读策略,彰显学生自主阅读实践“味”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引导、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比仅仅教会学生了解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更为重要。
阅读的方法、策略有很多,比如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字词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猜测词句的意思等等,就不同文体而言,语文课程标准分别有相应的提示和要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第一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的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第二学段)阅读说明性的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景……(第三学段)。
学生是发展的,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学生独特的、具有独立意识的人。
教师明确了这样一些阅读的方法和策略之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各种策略,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具体到课堂操作时,这堂课学什么,怎样学,我们都应放手让学生自作决定,决不能拘泥于教师事先预设好的框架。
课堂上,教师所需要做的:一是创设情境(创设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创设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自我解决问题的情境);二是引导;三是评价激励。
二、展开阅读实践、亲历阅读过程,彰显学生阅读对话交流“味”需要指出的是,要掌握阅读方法,构建阅读策略,需要老师的指导,但更需要的是要让学生亲身投入到阅读实践中去学习、去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论文-如何体现“语文味”人教版新课标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缺乏“语文味”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的是只有“人文”,或准确地讲,只有苍白的“思想”灌输,缺乏必要的言语训练和思维训练;有的是过度的言语训练,看似颇具“语文味”(狭隘的语文观导致的狭隘的语文味),实际上缺乏必要的人文熏陶;有的则是机械的言语训练,单调乏味,死读死背,大量的讲解分析充斥课堂……本文仅就阅读教学中“言语训练”来谈谈如何体现“语文味”,因为这是笔者在调研以及与广大教师合作中所了解到的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领域,其中表现之一就是上述第三种。
语文阅读教学要真正体现“语文味”,就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实践是什么?最主要的就是多读多说多写。
因此,语文教学就应当把读、说、写的能力作为主要目标,这也是“积累和运用”的具体体现。
第一,就“读”而言:首先,应强化初读,注重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整体感悟、积累与运用。
初读时,要让学生直接面对课文,进入课文。
即,一开始就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充分地读书,一直读到正确、流利,初知大意。
现在许多公开课、比赛课,由于过于注重“看点”,忽视了学生的读书,这是有问题的。
其次,在精读阶段,教师可以针对课文的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体味、领悟。
通常的策略是:可以设计一两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把握重点段落或句子,从而领悟、理解全篇内容。
例如,苏教版语文教学倡导的“变序教学”打破逐段讲读的程式,不按课文结构顺序,直接切入,直奔课文的中心或重点,组织教学。
“整体入手,直奔中心”是变序教学常用的方法。
“直奔中心”就是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然后围绕中心思想理解重点句段,推敲词句,把词、句、段的学习置于篇的整体目标下,从而形成从中心到具体内容再到词句的学习顺序。
再次,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语言文字本身的美及运用之妙,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
如有的学者认为,引导学生体味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音韵的和谐。
引导学生关注汉语音节的巧妙安排。
例如:“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里,构成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
”(《九寨沟》)引导学生关注“蓝天、白云、雪峰、森林”等双音节词,问学生能否换成单音节词。
也可以使其通过多种手段(如读)来感悟其运用之妙。
2.词语的准确。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把握词语选择之妙,尤其是那些准确地运用动词和形容词的句段。
我们知道,凡是把人和事物表现得具体形象、生动逼真的作品,其作者必然在动词、形容词的锤炼上下工夫。
因此,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词语,可以有效感悟语言文字之美。
例如:“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盔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武士俑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大多挽成了偏向右侧的发髻。
他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
3.句式的丰富。
语文中的许多课文在安排句子的时候非常讲究,要么使用非常整齐或大致整齐的结构,形成一种整齐美;要么长短结合,形成一种错综美(句式可由短而长,也可由长而短)。
例如:“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莫高窟》)整齐的排比结构表现了壁画造型的丰富多样,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悟。
4.修辞的生动。
修辞是为了使语言富有表现力而运用的一些特殊的修饰方法,如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借代、对偶等方法能产生形象感。
引导学生,尤其是中高年级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现象,也是品味语言文字之美的重要途径。
第二,就“说”而言,这里的“说”要特别注意:不是师生的一问一答,否则学生练习的还是“对话语”,而不是这一年龄段儿童急需的“独白语”。
所谓“独白语”通常是指报告、演讲、讲课等比较长时间的独自的言语活动中使用的语言。
独白语通常有一定的内容,并围绕此内容组织自己的发言或安排自己发言的前后顺序。
学生在日常生活交际中获得“独白语”训练的机会不多,运用“独白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更少。
因此,独白语材料的获得和运用的最重要场合就是学校的语文课。
具有语文味的“说”的训练重点应是“独白语”的训练。
第三,就“写”而言,主要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比较关注“读写结合”,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它既是对传统语文的回归,又是对新课程以来人文性泛滥的纠偏。
问题在于,当下的许多“读写结合”的误区是写的时候,往往只有“道”的要求,而无“文”的要求及训练(如“表达”的要求:语词、句式、修辞、结构等),这是必须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问题。
否则,学生大量的“写”只能在“题材”上拓展,而在写作能力上的发展则有可能如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