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上(人教版).课堂作业设计第5课时 加法的认识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学反思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学反思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学反思教案第5课时加法【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例题及做一做、练习五第1题的第一小题。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认识“+”“=”以及它们的书写方法,会读写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PPT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小花卡片4张。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准备1.填数。

2.5的组成游戏。

师:我说1。

生:我说4,1和4组成5。

师:我说3。

生:我说2,3和2组成5。

师:我说4。

生:我说1,4和1组成5。

师:我说2。

生:我说3,2和3组成5。

二、创设情景,谈话导入1.现场表演。

(3个学生在拍球,又来了1个学生,合起来是4个学生)2.请把你看到的说给大家听一听。

3.教师规范语言。

4.你能把刚才看到的过程借助磁扣到前面演一演吗?5.揭示课题。

三、引导探究,建构模型1.引导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24页的小丑图片1)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小丑在卖气球,左手拿了三个红色气球在卖,用数字“3”表示,右手上拿了一个蓝色的气球在卖,用数字“1”表示。

(分别板书“3”“1”)(2)(PPT课件出示教材第24页的小丑图片2)再看看这幅图,你能看懂是什么意思吗?(3)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4)说明:小丑左手拿了三个红气球,右手拿了一个蓝气球,两只手放到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2.在操作中理解合并。

(1)摆一摆。

①请你先拿出3朵红花,再拿出1朵黄花。

②把你摆的过程和同桌交流一下。

(2)画一画。

①师:刚才我们经历了同学的表演、气球图和摆小花。

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合并)②你能画一幅图把它表示清楚吗?(学生画图,教师巡视)③展示交流学生作品,并重点展示说明:④对比这两幅图,哪幅图更能表示出合并的意思?3.学习加法算式。

【精选】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优秀教案

【精选】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优秀教案

【精选】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优秀教案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本单元内容是数的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同时让学生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口算,让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1课时1~5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4~1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在观察农家小院图、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这5个数。

2.借助计数器、点子图、小棒等学习用具,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难点:1~5的写法,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课件等。

【教学设计】【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主题画:奶奶家的小院子。

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它的数量是多少?师:同学们说的数量都在1~5之间,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5。

(板书课题:1~5的认识)【探究新知】1.认识1。

师: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学生随意回答)师:凡是像图中这样,1个人、1只小狗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师: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师: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师:图中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2表示?请你说一说。

师:凡是像图中这样,2只鹅、2个盘子等就可以用数字2表示。

人教版数学教案(一上)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人教版数学教案(一上)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1~5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4~16页及做一做、练习三第1,2,4,5题。

【教学目标】1.通过主题图能够初步认识1~5这几个数字;联系生活实际能够数出数量为1~5的物体个数;渗透单个一和整体一的概念;掌握1~5各数的顺序,会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正确书写。

2.让学生们联系身边具体的、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数数,用不同方法表示数,初步感受数的意义,并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3.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认数、写数、数序(体现的还不够,可以通过直尺图来帮助学生感受)。

【教学难点】数序和写数字“3,5”。

【教学准备】PPT课件,直尺等文具用品。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1~5的认识》是数的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这节课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1.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摆一摆”等活动,把事物的个数与认数联系起来,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同时明确事物的个数相同,可以用同一个数来表示,使学生初步感知抽象出数的过程。

然后,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本含义。

通过学生进行有关数的表述,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获得了用数学的体验。

2.课堂活动卡清楚地展示了数序这一知识点,通过“拨一拨”,直观形象地展示了添加1颗珠就产生新数的过程,让学生直观感知除了1以外,后一个数都是前一个数添加1得到的,能很容易地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

并且通过尺子上认数和猜数游戏,进一步感知并理解1~5各数的顺序。

[不足之处] 学习内容比较多,教师设计的活动也有许多,并且学生操作后常常有少数学生还不能及时进入到下一个环节,所以会比较杂乱。

[再教设计] 创设一个连贯的大情境,比如童话角色等,使之贯穿整节课,这样既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把诸多知识点联系到一起,减少多余的、重复的环节。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4和5的组成,能够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2、经历探索与交流的过程,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任务:1、通过动手操作、练习等形式完成对目标1的检测。

2、通过口头提问、练习等形式完成对目标2的检测。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直观地了解4、5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教法学法:为了实现学习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注重通过设置多种问题情境来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

学生可以经历具体抽象的探索过程。

所以我采用谈话法、观察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并且使用数学课件、教具图等直观教具。

关于学法,新课程的最高理念为: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可以做到好学、乐学。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

并且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法。

学生经历了探索、交流的过程,才能牢固掌握知识,提升技能。

教学过程:一、忆旧迎新趣味导入出示课件,复习巩固。

二、利用情境探索新知1. 情境导入师:大家复习得真好,大家掌声鼓励鼓励自己。

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一个学生主动示范)师:那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组成。

(板书课题:分与合)2. 探索4的组成出示篮子和向日葵的教具,孩子们上台来分一分,摆一摆,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

3. 了解4的组成总结孩子们摆的结果,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4可以分成3和1,3和1组成4.4. 探索5的组成出示盘子和玉米的教具,孩子们上台分一分、摆一摆。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5课时 加法》精品教案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5课时 加法》精品教案

第5课时加法【教学内容】教材第24、25页例题及“做一做”。

练习五第1、2题。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使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加法的算法过程,会用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3.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重点难点】1.知道加法的含义。

2.激励每个学生说出自己计算3+2=5的过程。

3.会用数的合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准备】课件,4个气球,小棒5根,投影仪。

【情景导入】1.数数(从1数到5)。

2.复习5以内数的分与合。

几和几合成4,几和几合成5有多种填法,可按顺序说全。

【进行新课】1.加法的认识(1)实物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

a.老师实物操作:右手3个气球,左手1个气球,再把它们放到一起。

b.引导学生交流感受与体会。

c.教师说明:把3个气球和1个气球放到一块儿(或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教师再次用实物演示表示合起来。

(2)学习加法算式a.按气球的个数写出数字3和1。

b.教师说明:把3和1合起来,在数学里我们用符号“+”来表示。

同时教师在3和1中间板书“+”。

c.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4。

认读“+”和“=”。

d.教师进一步说明:把3和1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并板书:加法。

e.读加法算式3+1=4 读作:3加1等于4教师先范读,同桌互读,自由读问:3+1表示什么意思?3+1=4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合起来的意思)f.发散思维①老师引导启发:生活中哪些问题还能用3+1=4来表示呢?②投影仪展示第24页“做一做”(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含义,多人说,相互说)。

2.探究3+2的算法(1)创设情境,引出算式电脑课件展示第25页例题情境(小松鼠)老师引发思考:“根据这一情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的问题可能很多,只要学生敢于提问,老师都要给予鼓励。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堂课练习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堂课练习

5、减
一、 摆一摆,写一写。

年班 姓名
=
=
=
二、 看一看,填一填。
=
5-

4-1=
5-

3-

4-

3-= =
4-

5-

三、 爬山我最快。 5-2= 3-1=
4-1= 5-3= 3-2= 5-4= 4-3=
2-1= 5-1= 4-2=
四、 排算式我最行。
4-2

5 -2
3 -2
5 -1



五、 魔力圆圈。 (填“>” “<”或“=” 。 ) 4-1 3-2 2+1 4-2 2+3 5-4 1+4 3-1 5-2 5-1 4-2 5-2
4、 加
一、 我能填得对。

年班 姓名
=
=
=
=
= 二、 我能连得快。
=
1+2
5
3+2
3+2
1+3
3+1 2+3 2+2
4 3 2
1+4 13+1
2+3 1+2 1+4
三、 我能算得准。 如果 那么
=1 + =( =( =( =( ) ; ) ; ) ;
=2 ) ; + + +
第三单元
1、
一、 我能写漂亮。
1
1
5 的认识和加减法
5 的认识
年班 姓名
二、 我能填正确。 1、 1、2、 ( ) 、 ( ) 、5。 2、 ( ) 、4、3、 ( ) 、 ( ) 。 3、 和2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 4、 3前面的数是( ) ,4后面的数是( ) 。 5、 在 2 和 4 中间的数是( ) 。 三、 我能连得对。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比大小)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比大小)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比大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三单元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比大小。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认识5以内的数,学会比较大小,并能用语言描述比较结果。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5以内数的比较大小还是初次接触。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能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5以内的数,学会比较大小,并能用语言描述比较结果。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数感,提高比较大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自信、合作、坚持等良好学习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5以内的数,学会比较大小,并能用语言描述比较结果。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较大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图片、小卡片等。

2.学具:学生自带小物品、数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认识5以内的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有一天,小猫和小狗在一起比较它们的玩具。

小猫有3个球,小狗有2个球,它们谁的球多呢?”让学生观察、思考,引出比较大小的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图片、实物等,让学生直观地认识5以内的数,并学会比较大小。

如:“请同学们观察图片,找出图片中的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自带的小物品进行数的比较练习。

如:“请同学们分组,每组选一个小物品,如小球、小棒等,然后用这些小物品进行数的比较,比一比哪个组比较大小的速度快。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第5课时《加法》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第5课时《加法》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第5课时《加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个一位数相加的方法。

–认识加法符号“+”。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两个一位数相加的方法,认识加法符号“+”。

•教学难点:理解概念“加法”及其操作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教学课件、小黑板、教学实物道具等。

2.学生准备:学习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讲解“加法”的概念,并简单介绍“+”符号的含义,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学习与练习1.让学生观察教师进行两个一位数相加的实际操作,并引导学生模仿操作。

2.让学生口头解答一些简单的加法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3.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答案。

3. 拓展与应用1.让学生做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加法题目,如:班里有5个男生,加上3个女生一共有几个人?2.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加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场景。

4. 总结与作业布置•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

五、板书设计•加法的基本概念:“+”符号•例题:2 + 3 = 5•实际生活中的加法应用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示范和实际操作,激发了学生对加法的兴趣,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加法的概念,并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019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案

2019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案

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 1~5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P14-P16及练习三第1、2、4、5题知识目标:认识1~5各数,并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正确读写1~5各数。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1~5的写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1~5的基数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出示主题画:问: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中,你喜欢哪一种?数出你喜欢的动物的数目,用同样多的小圆片表示出来。

板书课题:1~5的认识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1、摆一摆你能根据摆出的圆片的个数,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吗?2、感知数的顺序(1)逐次感知数的顺序: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再摆1个呢?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出示点子图,你来给他们5个排队。

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2的后面一个数呢?……(3)数一数:让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1~5这几个数?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

2.猜数游戏一个数在2的后面,这个数可能是几?也可能是几?……写一写刚才我们认识了1~5,你们愿意写一写吗?在书上第16页描写,比一比谁写得最好。

写得好的上台展示。

(4)练一练完成练习三的1~2题。

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同桌互相说说,再告诉大家。

【板书设计】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2课时比大小【教学内容】:教材P17及练习三第3、6、7、8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符号“>”、“<”和“=”,并了解其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全册配套课堂作业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全册配套课堂作业

第1课时数一数一、数一数,再照样子在里面画“○”。

二、我能把与数字同样多的部分圈起来。

4 35 6三、数一数。

第2课时比多少一、数一数,在最多的下面画△,最少的画√。

二、仔仔细细比。

(1)()和()同样多。

(2)()比()多,()比()少。

三、画一画。

(1)画,比多两个。

(2)画,比少3个四、数一数,分一分)个有()个)个有()个比少()个比多()个。

第1课时上、下、前、后一、填一填①小马的上面是(),小象的下面是();②小鸭的前面是(),后面是()。

二、(1)小狗跑在最()面,小象跑在最()面。

(2)小象跑在小牛的()面,小狗跑在小兔的()面。

(3)小兔跑第(),它的后面还有()个,前面还有()个。

三、联系生活红灯在黄灯的_________面,绿灯在黄灯的_________面。

红灯亮,汽车停,绿灯亮,汽车行。

汽车、行人靠马路的_________侧前进。

小朋友们!你们也要遵守交通规则啊!第2课时左、右一、看图填一填。

在的边,在的边,在的边,在的边,的左边是,右边是。

二、(1)明明的左边是,右边是。

(2)红红在丽丽的边,丽丽的右边有人。

(3)请你在丽丽的左边画一个小朋友。

三、请你在小朋友的右脚处画“”左手处画“”。

四、给小朋友们穿上漂亮的衣服。

(涂一涂)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 1~5的认识一、我能填正确(1)一、二、()、()、5。

(2)()、4、3、()、()。

(3)和2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4)3前面的数是(),4后面的数是()。

(5)在2和4中间的数是()。

二、圈一圈,连一连三、按号从大到小排列各种动物23541()>()>()>()>()四、按数字画圆圈。

5() 3()2() 4()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数一数,比一比二、请在()填上合适的数5>()()<3 ()>42<() 3<()()=()1<()()>()()<()三、我会把它们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 43 5 1()<()<()<()<()四、画一画画与同样多画多画少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给小昆虫排队(1)一共有( )只昆虫。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课时《加法(一)》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课时《加法(一)》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课时《加法(一)》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加法的定义与基本性质;
2.能够使用竖式计算简单的加法算式;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加法定义的理解;
2.竖式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1.逐位相加不进位的情况;
2.进位的概念及操作方式。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教材、课件、板书和教学辅助工具;
2.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练习册和铅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介绍加法的概念及日常生活中加法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探究(15分钟)
1.让学生观察并分析简单的加法算式,引导学生找出规律;
2.引导学生观察进位现象,帮助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

3. 讲解与练习(20分钟)
1.通过示范和讲解,教授竖式加法的计算方法;
2.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相互核对答案。

4. 拓展与应用(10分钟)
设计一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与作业(5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加法定义进位的概念
竖式加法逐位相加不进位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对加法概念的导入和基本算式的学习,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学生态度积极。

但部分学生在进位的概念上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作业和下节课中着重帮助学生理解进位规律。

以上为本节课《加法(一)》的导学案,希朋亲们做好准备,让每位学生在今天的学习中有所收获!。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第5课时 加法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第5课时 加法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5课时加法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加法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的加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学重点:1. 加法的概念。

2. 10以内的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1. 加法的意义。

2. 10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3. 小棒、计数器等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如苹果、香蕉、小汽车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数量。

2. 提问:如果我们把苹果和香蕉的数量加在一起,一共有多少个呢?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用小棒或计数器进行操作,如将3根小棒和4根小棒合在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2.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加法的意义,教师总结: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合在一起,求它们的和。

3. 教师出示加法算式,如2 3=5,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算式的组成部分。

4. 学生尝试用小棒或计数器进行10以内的加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5. 教师出示一些加法题目,如4 5=?,引导学生尝试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加法题目,如7 6=?,8 5=?,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 学生互相交流计算结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拓展提高(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2个苹果,小明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运用加法进行解答。

2. 学生尝试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如加法的意义、10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完成练习本上的加法题目。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012年新编)小学一年级上册《5、4、3、2加几》作业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012年新编)小学一年级上册《5、4、3、2加几》作业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012年新编)小学一年级上册《5、
4、3、2加几》作业设计
一、设计背景
在小学一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加法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概念。

通过加法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作业主要围绕“5、
4、3、2加几”的简单加法普遍练习展开,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的加法计算能力。

二、作业设计
1. 选择题
1. 3 + 2 = □ A. 4 B. 5 C. 6
2. 4 + 3 = □ A. 6 B. 7 C. 8
2. 填空题
1. 5 + 2 = □
2. 3 + 4 = □
3. 计算题
1.计算下列各题。

1. 5 + 3 =
2. 4 + 4 =
3. 2 + 2 + 3 =
4. 5 + 2 + 1 =
5. 3 + 4 + 2 =
4. 简答题
1.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给了他3个苹果,现在小明一共有几个苹果?
2.班级里有4个男生和4个女生,共有几个学生?
三、作业完成要求
1.答题需要用铅笔书写。

2.按要求认真完成每一题。

3.作业需于规定时间内交给老师检查。

四、评分标准
1.正确答案得分,错误答案不得分。

2.答案书写规范整洁。

五、作业考点
1.理解“加法”的概念。

2.认识5、4、3、2的数字及其大小关系。

3.训练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完成这份《5、4、3、2加几》的作业设计,希望学生能够在加法的学习中掌握基本的加法运算技巧,为以后更复杂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含教学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5 以内各数的认识、5 以内各数的大小比较、第几、5 以内各数的分解和组成、5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0 的认识和加减法。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初步学会了数 10 以内各数,以及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数的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

在此阶段,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 5 以内数的口算,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它又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是学生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表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相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安排教学建议1.把写数字作为教学重点,并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书写范例,弄懂起点、笔顺、终点的标志;按照范例书写,一写一对照,养成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

2.在数概念的建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3.加强对加减法含义的教学。

在加减法含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尽可能地采用实物情境图、直观图(点子图等)以及学生自己喜欢的图画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4.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

计算方法多样化,是学生思维处于不同层次水平的必然结果,也可以视作学生思维灵活性、批判性、深刻性的表现之一。

第1课时1~5的认识课时内容教材第14~6、18~9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作业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作业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 加法基础知识在第五单元中,我们开始学习加法的基础知识。

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用于计算两个或多个数的总和。

在进行加法运算时,我们要掌握以下几点: -加法符号“+”表示两个数相加。

- 加法的交换律:即改变加数的顺序不改变和的大小,如:3+4=4+3。

- 加法的结合律:即三个数相加时,先计算任意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的结果是一样的,如:(2+3)+4=2+(3+4)。

- 零的加法:任何数加0等于它本身,如:5+0=5。

2. 减法基础知识除了加法,我们还要学习减法。

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减法符号“-”表示减法运算。

- 减法的性质:减法不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即被减数与减数的位置不能颠倒,否则结果会改变。

- 减法的“被减数-减数=差”的基本形式。

- 零的减法:任何数减0等于它本身,如:7-0=7。

3. 认识数字6-10在本单元中,我们还要认识数学中的数字6至10。

这些数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掌握它们的读法和写法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分别列出数字6至10的读法和写法: - 数字6的读法和写法:六(6) - 数字7的读法和写法:七(7) -数字8的读法和写法:八(8) - 数字9的读法和写法:九(9) - 数字10的读法和写法:十(10)4. 加减法练习为了加深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

以下列出一些加法和减法的练习题,供同学们练习: 1. 2 + 3 = 2. 5 + 4 = 3. 7 + 2 = 4. 9 + 1 = 5. 6 + 4 = 6. 8 - 2 = 7. 10 - 3 = 8. 7 - 4 = 9. 5 - 1 = 10. 9 - 5 =5. 总结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我们对数字6至10的认识和加减法有了更深的理解。

加法和减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运算,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将为以后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5.5 《加减混合》学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5.5 《加减混合》学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5.5 《加减混合》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够在10以内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3.能够用文字描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和思路。

二、知识回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算方法。

加法是指将
两个或多个数值相加,而减法是指从一个数值中减去另一个数值。

三、新知讲解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加减混合运算。

加减混合运算即在同一个题目中同时包含加
法和减法运算。

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先计算加法,然后再计算减法,最终得出结果。

四、例题分析
1. 5 + 3 - 2 = ?
–首先计算加法:5 + 3 = 8
–然后计算减法:8 - 2 = 6
–所以答案是6。

2.9 - 2 + 4 = ?
–首先计算减法:9 - 2 = 7
–然后计算加法:7 + 4 = 11
–所以答案是11。

五、练习题
1.7 + 2 - 4 = ?
2. 6 - 3 + 5 = ?
3.8 + 1 - 3 = ?
六、拓展练习
1.小明有8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如果小明将其中3个苹果给了
小红,那么小明手中还剩下多少个苹果?
2.小华有10个糖果,小李有7个糖果,如果小华将3个糖果给了小李,
那么小李手中现在共有多少个糖果?
七、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步骤。

加减混合运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中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同时也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要多加练习,熟练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技巧。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5课时《 加法》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5课时《 加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下2.3《十几减5、4、3、2》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掌握“十几减5、4、3、2”的相应数学运算方法,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5、4、3、2”的具体运算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数学问题2.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5、4、3、2的运算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黑板和彩色粉笔3.教材《人教版数学一下》2.3节内容4.练习题册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利用具体的数字题目引导学生回忆“十几减5、4、3、2”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解与示范(15分钟)•结合课本内容,讲解“十几减5、4、3、2”的运算规律和方法,通过示范演示具体计算过程。

第三步:练习与训练(20分钟)•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布置与课堂练习相对应的家庭作业。

第四步:检查与点评(10分钟)•就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纠正错误,强调规范计算方法。

第五步:拓展(5分钟)•设置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思考。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十几减5、4、3、2”方面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但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下一步需要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练习“十几减5、4、3、2”。

2.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七、教学反馈1.经常性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十几减5、4、3、2”知识的掌握情况。

2.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学情分析1、知识掌握情况从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看,孩子们在课堂常规及学习习惯上的进步明显。

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主动做好笔记。

除个别学生,其余都能按时完成作业。

2、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方法及心理特征全班学生整体,在学习习惯方面,90%的学生能够做到课前预习生字、读通课。

在课上基本都能够认真听讲,有60%的学生已经有做课堂笔记的习惯。

通过课堂作业的观察发现,本班学生能够较投入地完成作业,但书写质量还有待提高。

总的来说,这个班级的孩子已经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如果能够学得再主动一点就好更好。

3、学优生的特点、学困生的成因学优生整体占班级的25% ,学生的学习踏实、认真、在语言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写作能力上的发展比较全面。

学困生占班级人数的10%,本还能跟上大家的脚步,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需要更大的关注。

4、教学策略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