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品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梳理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CHAPTER 04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 的学科。它主要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认知、情感、动机 和行为等方面。
性质
社会心理学具有跨学科性,它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人类 学等多个领域。同时,社会心理学也具有应用性,它对于解 决现实问题、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婴儿期
婴儿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主要任 务是解决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问题,发展 出基本的信任感。
青少年期
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五个阶段,主要 任务是解决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问题 ,发展出自我同一性。
幼儿期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主要任 务是解决自主性和羞怯感的问题,发展出 自主性和自我控制能力。
CHAPTER 02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实践相结 合的产物,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人的心 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性质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 学科,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学习心理
研究学习的本质、过程、条件、类型、 策略等,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
社会认知过程与偏差
社会认知过程
社会认知过程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和理解过程。它包括对 他人的知觉、印象形成、归因和判断等方面。
认知偏差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可能会出现认知偏差。常见的认知偏差 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等。这些偏差会影响人们对他人 和社会的正确认知和理解。
促进个性化教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 点和需求,从而进行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教师招聘--三天背完《心理学》知识点
三天背完《心理学》知识点教师招考心理学知识点整理版第一章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心理学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性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是一门中间学科2.心理现象及结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⑴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⑵情绪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⑶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⑴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⑶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二、心理学的人物和意义1.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 ?揭示心理规律 ?揭示心理机制 ?揭示心理本质2.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理论意义]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2.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完成教育工作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开展心理异常调试工作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三、心理学的历史发展1.心理学产生历史背景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论灵魂》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则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2.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研究方法上主张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它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一般心理规律,它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心个别差异以及其他不可能通过内省法研究的行为问题。
[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詹姆士;代表人物杜威和安吉尔也主张研究意识,不把意识看成是若干有限元素的集合,认为意识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梳理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梳理根据测试大纲:一、认知发展和教育1、感觉: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
学生观察力的培养:①明确观察目的,提高观察效果;②制定观察计划,提高观察的条理性;③观察过程中要进行指导。
3、学生想象力的培养:①丰富小学生的表象;②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7、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形式运算阶段(11-成年)。
二、情感、意志的发展和教育三、个性发展和教育3、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四、学习心理和教育1、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产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学习的分类:①按学习水平分(加涅):信号、刺激—反应、连锁、言语联想、辨别、概念、规则、解决问题。
②按学习结果分(加涅):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③按教育目标分(布卢姆):知识、理解、使用、分析、综合、评价。
④二维分类法(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内容和原有的知识关系(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学生学习的特点: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②学生的学习是在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③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2、学习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类型:①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②直接近景性学习动机和间接远景性学习动机;③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
3、学习动机理论:强化动机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
4、学习动机的培养:①通过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②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③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④通过先进人物的榜样和教师的师范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考试心理知识点总结
教师考试心理知识点总结一、心理知识基础1.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它是研究人类心理发展、心理现象、心理规律以及心理机制的一门学科。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心理活动、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心理机制等。
心理活动是指人类在感觉、思维、情感和意志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
心理现象是指在人类心理活动中所呈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和特点。
心理规律是指在个体心理活动中所具有的一些固定的、普遍的、基本的规律。
心理机制是指在个体心理活动中所具有的一些动态、多元的、复杂的机制。
1.2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是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状况。
它从古代心理学到近代心理学再到现代心理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古代心理学是指心理学的起源和形成阶段。
它是在古希腊时期的哲学思想中形成的,主要是通过理性分析和思辨来研究心理现象。
近代心理学是指心理学从17世纪到19世纪的发展阶段。
它主要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思想和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主要是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来研究心理现象。
现代心理学是指心理学从20世纪开始的发展阶段。
它主要是在20世纪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下形成的,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来研究心理现象。
1.3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是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方向。
它主要包括结构主义心理学、功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社会文化心理学等。
结构主义心理学是指心理学的一种流派,主要是研究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的内在结构和组织。
功能主义心理学是指心理学的一种流派,主要是研究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的功能和用途。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指心理学的一种流派,主要是研究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的外部行为和反应。
认知心理学是指心理学的一种流派,主要是研究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的认知和感知。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指心理学的一种流派,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成长和发展。
社会文化心理学是指心理学的一种流派,主要是研究个体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
教师招聘心理学重点理论知识
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规律的科学。
2、人和动物心理活动的本质区别: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
3、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4、心理过程: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它包括A、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感知与思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是整个认知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
B、情绪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
C、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5、个性心理: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特征。
差异表现在A、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价值观。
B、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6、认知的概念: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活动。
7、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A、理论意义B、实践意义:①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②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③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适工作④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8、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9、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包括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中间)神经元。
B、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
10、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外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活动。
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是反射弧,他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得来的知识、技能、经验)。
11、第一、二信号系统:巴甫洛夫,把大脑皮层的功能分为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和第二信号系统活动。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梳理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梳理教育心理学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
掌握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知识,对于应试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教育心理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应试者系统地学习和理解。
一、心理学基础知识1.1 定义与发展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派。
1.2 心理学的科学性与应用性心理学的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可观察性、可度量性和可复制性;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意义。
二、教育心理学基本概念2.1 学习与发展学习的定义及特点;学习的主要过程和影响因素;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阶段。
2.2 认知与智力认知发展理论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智力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智力与学习的关系。
2.3 人格与情感人格的构成要素和形成机制;人格发展理论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情感与学习的关系。
2.4 教与学的心理过程教与学的基本原理和模式;有效教学策略及教师角色;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重要性。
三、学生特殊需求与教育适应3.1 学习障碍与特殊教育学习障碍的类型和特点;特殊教育的原则和组织形式;教育心理学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3.2 多元智能与差异教育多元智能的理论和分类;差异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策略;个性化教育的实施方法。
四、教师的职业素养与发展4.1 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和意义;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和作用;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4.2 教师的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教师的自我认知的意义和方法;教师的自我管理的原则和策略;教师自我发展的途径和机制。
五、评价与考核5.1 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评价的概念和作用;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差异与衔接。
5.2 考核与激励考核的目的和方式;激励的概念和原则;有效的激励措施和策略。
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重要考点。
应试者需要掌握心理学的基础概念和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通过系统学习和梳理教育心理学的重点知识,应试者将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教师招聘_心理知识点总结
1 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起源: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科学,1879年德国莱比锡冯特教授创立心理学实验室对象:心理现象 1. 心理过程:认识(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过程2. 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信仰、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二、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得进本心里规律的科学(如何学、如何教、学与教相互作用)学与教的相互作用: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发展初创:1903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教育科学运动发展:1920-1950 桑代克联结主义理论、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发射、格式塔心里组织原则、顿悟学习理论、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知发生论、维果斯基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成熟:2060-2070 美国加涅不同的学习类型及学习的内外条件、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论(认知派、行为派、人本主义学派)完善:2080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1908 日本小原又一著房东岳译《教育实用心理学》2 学习教育与发展一、学习:个体凭借经验而产生的心理结构及其外显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加涅分类 1. 按学习层次:信号学习、刺激-反应、连锁、言语联结、辨别、概念、规则或原理、解决问题学习2. 按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运动技能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1.顺序性 2.阶段性(瑞士皮亚杰: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 3.不均衡性 4.个别差异性影响因素:遗传(高尔顿)1.提供了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3.遗传素质的差异影响身心发展的个性差异环境(华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教育 1.在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 起主导作用不是绝对的,是有条件的三、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1. 试误说:桑代克①学习的实质是在一定的情境与一定的反应之间建立联结“S---R”二者是直接联结②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通过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按一定的规律建立起来的。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点汇总
学习攻略—收藏助考锦囊系统复习资料汇编考试复习重点推荐资料百炼成金模拟考试汇编阶段复习重点难点梳理适应性全真模拟考试卷考前高效率过关手册集高效率刷题好资料分享学霸上岸重点笔记总结注:下载前请仔细阅读资料,以实际预览内容为准助:逢考必胜高分稳过第 1 页,共 9 页2/25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点汇总一、心理现象二、感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两者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感觉阈限高。
2.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这一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3.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又叫最小可觉差差别感受性:能够感受刺激之间这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三、知觉1.社会知觉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别人、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也叫社会认知。
它包括对别人的知觉、自我知觉、人际知觉三部分。
社会知觉常出现几种偏差第 2 页,共 9 页2/25⑴社会刻板印象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中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
(南方人、北方人、亚洲人)⑵晕轮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做相似判断,也称光环效应。
比如,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那么他的其他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
其他品质尤其是重要品质的认定也具有同样的效应。
⑶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也叫最初效应。
⑷近因效应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
⑸投射效应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心理学篇
(1) 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 (2) 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 和技能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二)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1)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技能是对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 括,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 (2) 在一个人身上,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 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 (3) 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 28. 根据能力适应活动范围的大小,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 能力的核心。 根据从事活动时创造性程度的高低,可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模仿是动物和人类的 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 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可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知能力即我们一般所 讲的智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操作能力如劳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社 交能力如沟通能力,解决纠纷的能力等。 29. 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 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 30. 智力和智力理论 (一)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首先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论,他认为,智力包括两种因 素:一般因素(即 G 因素)和特殊因素(即 S 因素) 。一个人智力高低取决于 G 因素的数量。S 因素参与不同的智力活动,但每种智力活动中主要有一种特定的 S 因素存在。人在从事任何一项智力活动时都需要 G 因素和 S 因素的共同参与。 一般智力测验所测量的只是普通能力(G 因素) 。 (二) 瑟斯顿的群因素论 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提出了智力的群因素理论。他认为,智力是由几个彼此无 关的“原始的心理能力”组成。各种智力活动可分为不同的族群,每一族群中 有一种基本的因素是共同的。他概括出七种基本因素:语言理解能力、语言流 畅程度、数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知觉速度、记忆能力和推理能力。这七种 因素彼此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 (三)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论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论。他认为,智力是一个由不同 方式对不同信息进行加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系统,是一个包括内容、操作和成 果的三维结构。内容是指思维的对象,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和行为五 种。操作是指智力活动的反应方式,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辐合思维和 评价五种。成果是指智力活动的产物,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 寓意六种。每个维度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与其他两个维度中的一项结合成一 种智力因素。因此,形成的智力因素总共有 150 种(5X5X6) ,其中每一种智力 因素都是一个特殊的能力。该理论中,操作真正代表智力的高低。 (四) 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的形态。 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而晶体智力则是一个人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
教招心理学知识点
教招心理学知识点
一、心理学概念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科学,探索人的心理过程和机制,
并研究其影响行为的因素,以及行为的影响。
心理学主要包括心理发展、
行为学、心理病理学、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等领域。
二、心理学理论
1、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是一种认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外界环境
的影响,个体接受到外界环境刺激后,会采取相应的行为响应,从而形成
被称为条件反射的心理模式。
2、心理动力学。
心理动力学理论将人的心理状态归因于内在的心理
力量,如矛盾、冲突、欲望、利益、价值等,它揭示了一个人的行为与内
心力量的矛盾冲突之间的关系。
3、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心理行为受到社会因素的
强烈影响,受到社会文化、形式、价值观、习俗、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都受到社会因素的强大影响。
4、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到其内在的人格特
征所决定,人格特征不仅有外在表现的形式,而且有内在心理活动的潜在
动机,这些潜在的动机和内在的人格特征构成了个体的人格特征,影响着
其行为。
5、生物心理学。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教师招聘过程中涉及的心理学知识点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导框架。
通过这些知识点,招聘团队可以更好地评估候选人的心理素质,确保他们具备与学生有效互动和促进学习环境的能力。
二、心理学知识点的重要性- 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心理素质在教学效果中的作用- 心理素质与教师职业满意度和留存率的关系三、招聘过程中的心理学评估- 心理学测试的类型和目的- 面试中的心理学评估技巧- 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在评估中的应用四、关键心理学知识点1. 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2. 发展心理学- 儿童和青少年发展阶段- 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的里程碑 - 发展性差异和特殊需求3. 教育心理学- 学习动机- 学习策略- 评估和反馈4. 社会心理学- 群体动力学- 领导力和权威- 跨文化交流和多元包容5. 情绪与行为管理- 情绪智力- 压力管理- 行为干预策略五、候选人心理学背景调查- 背景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心理学证书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参考检查和心理评估报告六、心理学培训和专业发展- 持续教育在教师心理学准备中的作用- 专业发展计划和资源- 教师心理健康和自我护理七、结论强调心理学知识点在教师招聘过程中的重要性,并鼓励招聘团队采用综合性的评估方法来选择最合适的候选人。
八、附录- 心理学术语表- 推荐阅读和资源- 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上述内容,并确保所有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在准备文档时,应考虑到适用的法律法规、教育标准和最佳实践。
此外,为了确保文档的可编辑性和可操作性,建议使用Word文档格式,并采用清晰的标题和子标题,以便阅读者可以轻松地找到相关信息。
心理学基础知识整理(教师招聘考试)
第一章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里变化。
■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心里发展理论: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关于人格发展的八阶段划分3、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他提出儿童的认知发展既不是其内在成熟的结果,也不完全取决于儿童的自主探索。
要发展心智,儿童必须掌握文化提供给他们的智力工具——语音、文字、数学符号及科学概念等。
最近发展区:儿童独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经过他人指导帮助后所能达到的潜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为此“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教育必须面向未来”。
■教育与心理发展: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促进,教育者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教育的目的性、方向性要正确;②教育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略高的要求;③要选择适当的教育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注意力;④要考虑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作用,尽可能配合协调;⑤教育的影响是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要注意教育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特征:中小学生认知的发展与教育:从认知的具体内容(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对小学生、初中、高中三个阶段进行具体特征分析,并给出教育建议。
中小学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教育:从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的认识,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控等形式)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水平的程度进行教育建议。
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学习:狭义指人类的学习,即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的过程。
■学习的实质: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学习主要有两种类型:正规学习和随机学习。
■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①除了学习个体行为经验外,还有掌握人类世代累积下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②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而进行的;③是一种有目的、自觉地、积极主动的过程(根本区别);■学生学习的特点:1、以间接经验为主;2、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3、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前适应性4、形成良好的个性和道德品质,发展智力和体力的过程5、以掌握学习方法为主■学习的分类:■学习理论:⑴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教师编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心理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1、心理状态:是指人在某一时刻的心理活动水平。
心理状态是联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过渡阶段。
2、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3、心理学建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门中间科学。
4、心理现象及其结构第二节心理的实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2、神经系统的结构(1)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2)神经元一般分为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3)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大脑分为四叶,包括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额叶: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顶叶:调节机体触、温、动感觉等;枕叶:视觉中枢;颞叶:对听觉进行加工。
大脑左半球是抽象逻辑思维和语言中枢的优势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运算和推理等;大脑右半球是形象思维和高度空间知觉的优势半球,主要处理的信息是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情感、欣赏音乐和艺术等。
延髓被称为“生命中枢”。
3、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1)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实现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2)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又叫信号反射。
巴普洛夫把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叫作第一信号系统,如:望梅生津;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如:谈虎色变、望梅止渴。
(3)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①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②兴奋和抑制相互诱导。
由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抑制过程是负诱导,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是正诱导,互相诱导可能是同时性的,也可能是相继的。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第三节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全)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心理学》必考知识点
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心理学》必考知识点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可以说感觉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见《上岸者·教师编备考笔记》P144)2. 在味觉中,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中对咸味最敏感,舌的两侧头酸味最敏感,舌后对苦味最敏感。
(P145)3.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受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一最小刺激强调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见《上岸者·教师编备考笔记》P146)4. 差别阈限是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又称为最小可觉差。
能够感受刺激之间这一最小差异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见《上岸者·教师编备考笔记》P146)5. 知觉的整体性主要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与经验。
(见《上岸者·教师编备考笔记》P147)6. 语义编码是长时记忆最主要的编码形式。
(P150)7. 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了“遗忘曲线”。
(见《上岸者·教师编备考笔记》P152)8. 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到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学习的效果最好;超过150%时,效果并不递增,很可能引起厌倦、疲劳而成为无效劳动。
(见《上岸者·教师编备考笔记》P152)9. 回忆是记忆的最高表现。
(见《上岸者·教师编备考笔记》P153)10. 克服遗忘最好的方法是加强复习。
(P154)11. 最早进行注意广度实验的是汉密尔顿。
(见《上岸者·教师编备考笔记》P163)12. 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
(P166)13. 人的行动是以意识为中介,以自觉目的为特征的意志行动,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人主观能动性的最突出表现,是意志的首要特征。
2024年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章节重点知识点大全
一、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2.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代表性学派。
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1.人的认知过程: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联想、想象等;2.人的情感过程:情绪、情感、价值观等;3.经验对学习的影响:类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行为习惯等;4.成长发展理论:儿童发展的阶段、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5.社会文化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三、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原则:1.个体差异的教学:个体差异的特征及教育对策;2.情感体验的教学:情感教育的目的、原则和方法;3.有效性和困难的教学: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困扰的解决;4.信息处理的教学:注意力、记忆、思维等信息处理过程在教学中的应用;5.自主学习的教学:自主学习的定义、特征、培养策略和教师的角色;6.教师引导的教学:引导式教学的原则、方法和效果。
四、学习与记忆的心理机制:1.多种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启示;2.记忆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五、学生发展与教育:1.儿童、青少年、成人发展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启示;2.心理问题学生的诊断与教育。
六、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1.教师行为与教师效能;2.学习策略、评价、激励和自我调节;3.教育潜能的发现与培养;5.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
七、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应用技术:1.研究方法及其实施步骤;2.数据的统计处理与分析;3.测量工具的选择与应用。
八、学习障碍的诊断与教育:1.学习障碍的概念、特征和诊断要点;2.学习障碍学生的教育矫治方法;3.学习障碍学生的教育管理策略。
总结起来,2024年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章节的重点知识点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原则、学习与记忆的心理机制、学生发展与教育、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应用技术、学习障碍的诊断与教育。
备考时,考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在考试中能够灵活运用和综合应用。
教职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职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1. 教育学心理学概述-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旨在探究教育中的心理过程和现象。
- 教育学心理学通常关注研究、发展和教学等方面的心理学原理和应用。
2. 研究理论2.1 行为主义研究理论- 行为主义研究理论认为,研究是通过外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实现的。
重点在于观察和描述可观察的行为。
- 著名的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包括巴甫洛夫和斯金纳。
2.2 认知研究理论- 认知研究理论认为,研究是个体能力的发展和信息处理的结果。
重点在于理解和解释研究者的思维过程。
- 著名的认知学派代表人物包括皮亚杰和维果茨基。
2.3 构建主义研究理论- 构建主义研究理论强调研究是个体对现实世界的构建和理解,通过主动参与和合作进行。
- 著名的构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包括杜威和维果茨基。
3. 研究过程和教学策略3.1 研究阶段- 研究阶段包括接受信息、理解信息、应用信息和评估信息。
- 教师应根据研究者的认知和发展水平,适时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
3.2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包括启发式教学、合作研究和探究研究等。
这些策略可以增强研究者的主动参与和深层次的研究。
4. 教育评估与测试4.1 教育评估- 教育评估是对学生研究成果和教学效果进行的评估和反馈。
- 合理的教育评估可以促进学生的研究动力和持续改进。
4.2 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前者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和指导,后者用于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评估。
5. 研究困难和特殊教育需求5.1 研究困难- 研究困难是指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会导致研究成绩下降和自信心受损。
-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研究困难,采取个别化的教学策略和支持。
5.2 特殊教育需求- 特殊教育需求是指学生在研究和发展上存在特殊需求,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持和适应措施。
-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提供个别化的教育服务和支持。
6. 教育心理学中的伦理问题- 教育心理学中的伦理问题包括隐私保护、研究伦理和教师道德等方面的考量。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26页)
错觉一概念: 对事物必然产生的K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M的特殊怡况。 (错误的知觉,不可克服)
种类: 大小、形状和方向、时间、倾斜
感觉规律一感受性与感觉闻限~>感受性: 对刺激的感觉能力(擅征)
2. 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晌是心理的器宵,布洛卡(选) 神经系统的结构: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I:耍物质a础
祌经元#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 结构:树究、细胞体、轴突
神经元一种类: 感觉祌经元(传入)、运动神经元(传出)、联络神经元(中间) 神经系统的组成一中枢神经系统: 脑一大脑四叶(额叶: 动: 顶叶: 感: 枕叶: 视;颞叶: 听) 大脑两半球: 不对称(左: 右半躯体;抽象逻辑思维,言语中枢) (右: 左半躯体;形象思维、
高度空间直觉) 脊髄 周围神经系统:脑、脊、植物神经
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反射: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主反射弧: 反射的生理结构。
(选)反射种类一无条件反射: 先天(吸兌、眨眼) 条件反射: 后天(第一信号系统: 具体事物,望梅生津、含梅止渴、迎风流泪; 第二信号系 统: 语词符号,谈虎、H饼、谈梅生津、望梅止渴) (人和动物根本区别在第二信号系统)
和理论思维。 概念一定义: 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填) 属性: 内涵(本质特征)、外延(范例);一个概念的内涵越丰富,所包括的外延就越小。 种类: 1)拫据讪象与概括程度: 具体概念(外在表面)、抽象概念(内在本质) 2) 根据数量及相互关系: 合取(同时存在)、析取(不同标准,好孩子)、关系(相互关系) 3) 根据槪念形成途径:前科学概念(日常)、科学槪念(教学中,定义等) 结构: 名称、定义、属性、例证 概念学概念获得、概念运用 科学概念的掌握: (简,3级)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21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充分利用“变式”; 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选(变式: 改变事物的非本质特征,突出車物的本质特征的教学方式)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常考知识点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
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
11、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1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1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1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
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1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1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史上最全)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史上最全)
前言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和心理过程的学科,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本篇文档旨在为教师招聘提供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教育心理学相关试题。
知识点
1. 认知发展
- 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期、运动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
- 分别对应不同年龄段:出生到2岁、2-7岁、7-11岁、11岁至青春期。
-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2. 研究理论
- 神经构造主义:研究是产生新的神经连接和加强现有神经连接的过程。
- 认知心理学:通过思考记忆、思考和解决问题来研究。
- 行为主义:基于奖励和惩罚来改变行为。
- 社会文化理论:研究是通过与社会交互来理解和提高的。
3. 教育评估
- 评估包括描述、判断和改进三个方面。
- 描述:了解学生、教师、教学过程和环境的特点。
- 判断:根据描述结果进行判断。
- 改进:根据判断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4. 智力理论
- 多元智能理论:人类具有多种智能,例如语言、逻辑数学、空间、音乐、体育、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等。
- 资源利用理论:强调任务和学生之间的契合度,任务难度适当可以激发学生研究积极性。
- 研究风格理论:学生研究风格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研究风格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结语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对于教师招聘考生至关重要,掌握了这些知识,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从而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
希望本文档能够为考生提供帮助。
2024年教师编制考试必考的90个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精华版)
2024年教师编制考试必考的90个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精华版)1、心理学一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一一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一一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一一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5、反射一一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一一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
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一一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8、条件反射一一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9、兴奋过程一一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10、抑制过程一一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一一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一一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13、第一信号系统一一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14、第二信号系统一一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15、注意一一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一一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一一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一一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一一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梳理
根据考试大纲:
一、认知发展与教育
1、感觉: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
学生观察力的培养:①明确观察目的,提高观察效果;②制定观察计划,提高观察的条理性;③观察过
程中要进行指导。
3、学生想象力的培养:①丰富小学生的表象;②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7、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形式运算阶
段(11-成年)。
二、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三、个性发展与教育
3、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四、学习心理与教育
1、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产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学习的分类:
①按学习水平分(加涅):信号、刺激—反应、连锁、言语联想、辨别、概念、规则、解决问题。
②按学习结果分(加涅):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③按教育目标分(布卢姆):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④二维分类法(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根据学习内容和原有的知识关系(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学生学习的特点: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
②学生的学习是在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
③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2、学习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类型:①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②直接近景性学习动机和间接远景性学习动机;
③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
3、学习动机理论:强化动机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
4、学习动机的培养:①通过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②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③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④通过先进人物的榜样和教师的师范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①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
②适当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③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④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有效的指导。
5、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迁移的种类:①根据迁移的性质即影响效果分:正迁移、负迁移;
②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分: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③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分: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④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分: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⑤根据迁移的方向分: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促进迁移的教学:①精选材料;
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③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④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境;
⑤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6、知识直观的类型:①实物直观;②模象直观;③言语直观。
7、技能:指通过练习获得的并达到熟练化程度的行为方式。
技能的种类: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8、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如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①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②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③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④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五、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1、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和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
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①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②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③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2、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①儿童多动综合症;②学习困难综合症;③儿童过度焦虑反应;④儿童厌学症;
⑤儿童强迫行为。
心理辅导:指学校中教育者对学生的一种协助,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
发展的教育活动。
心理辅导目标: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①强化法;②代币奖励法;③行为塑造法;④示范法;⑤处罚法;⑥自我控
制法。
六、教师心理
1、教师成长的阶段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
教师成长的途径:①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②开展微格教学;③教学决策训练;④反思教学
经验。
2、教师威信的形成:①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教师威信的发展:①巩固已获得的威信;②发展不全面的威信为全面的威信,发展低水平的威信为高水平的威信;③防止威信的下降和丧失;④提高威信的教育影响力。
3、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区别:
专家型教师的特征:①观察教学情境、处理问题的非理性倾向;②教学技能的完全自动化;③教学方法
的多样性。
新教师的特征:①理性化;②处理问题缺乏灵活性;③刻板依赖规定。